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一、友好同盟阶段(1949-1958)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任务。

在这个时期,苏联给予了新中国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强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9)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在这一阶段,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和争议。

例如,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在越南战争期间,苏联支持越南对抗中国等。

这些事件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三、正常化开启阶段(1969-1982)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减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恢复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两国领导人开始进行高层互访和会谈,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

此外,两国还恢复了在一些领域的合作,如能源、科技等领域。

四、成熟稳定阶段(1982-2001)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苏关系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和接触,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协商。

此外,两国还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同时,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更好地推进中苏关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俄(苏)关系

中俄(苏)关系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中俄关系发展的对策 (1)加强经贸合作 (2)密切人文交流 (3)加强政治领域的机制建设
(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前景展望 1.国内当前对中俄关系发展趋势的代表性的 看法
乐观派: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俄 关系,两国关系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悲观派:受本身固有的文化认同感所决定,俄罗 斯的发展战略仍然倾向于西方,加之20世纪以来非敌 即友的中俄关系形式上过于单一,两国已经很难再发 展出新型的伙伴关系。 中间派:由于在很多层面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未来20年内中俄关系总体上会平稳快速地向前发展, 但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如果中俄在很多问题上的分 歧进一步严重,就会有引发冲突的可能。
• 俄罗斯是我先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比较先进的飞机、 军舰以及防空导弹都与俄罗斯有着比较大的联系; • 双方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以 及2007年8月举行“和平使命-2007”的反恐军演,表明 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关系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
C--30MK歼击 机,956A导弹 驱逐舰目前正 在洽购956E预 警机
2.中俄关系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 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俄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俄大国沙文主义 俄外交政策的历史传承 俄老大哥心态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 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俄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2)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3)俄国内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亲西方派、反西方派、四周敌人论、均衡战略
三次结盟 :1896年、1945年、1950年 现 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俄关系、中苏关系 1.沙俄对中 国的侵略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苏联关系发展历程一、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1949-195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苏联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

苏联对新中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帮助中国重建国家经济和基础设施。

此时期,中苏两国关系可谓友好融洽,密切合作。

二、中苏友好关系的巩固与深化(1956-1969年)然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分歧。

苏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有所不同。

中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也开始分歧加大。

尽管如此,中苏两国仍然保持着合作的关系,继续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中苏关系的恶化与破裂(1969-1989年)1969年,中苏两国爆发了中苏边界冲突,使得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苏联对中国的支持逐渐减少,甚至开始支持中国的敌对国家。

在国际舞台上,中苏两国的立场越来越对立。

1980年代,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所不同,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最终,在1989年苏联解体前夕,中苏关系完全破裂。

四、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991年至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国,中俄关系逐渐开始改善。

199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邻国友好与合作的条约》。

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双方还建立了定期高级别会晤机制,加强了战略协作。

总结:中国苏联关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友好合作、巩固深化、恶化破裂和友好发展等阶段。

尽管中苏关系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但两国在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以及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中,始终保持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

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_免费下载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_免费下载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摘要:世界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新中国外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也站在了一个空前的起点上。

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最曲折的道路可以说是与苏联的关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和苏联的关系正是如此,经历了联合、反对、抑制再到正常化的外交关系。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中苏关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

从此,中国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

从50年代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联合苏联,对抗美国,60年代“两个拳头大人”的外交战略,既反对苏联又对抗美国,到70年代“一条线”的战略调整,逐步确立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由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一、联合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人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自然而然得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前苏联便是我党、我国依靠和学习的对象,加之,当时社会主义阵营还不是很强大,想要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中苏需要联合。

此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政策,“一边倒”也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坚定的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将发展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根据该方针,我国与苏联、东欧以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近的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外,我国还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亚非会议。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同非洲各国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新中国建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话题,中苏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充满了坎坷,充满了曲折。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过程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

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

回顾1950年初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平等因素,斯大林虽然在旧的中苏条约基础上做出了许多让步,但事实上仍然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保证了苏联的战略需求。

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在朝鲜战争中无私无畏的英勇表现,新中国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相对提高,而斯大林的去世又为中苏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和新的转机,使苏联第二代领导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1953年9月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即开始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华政策,1954年苏共新的领导集团调整对华政策至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前,中苏关系进入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其对华政策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对此期中苏“蜜月”型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

1956年后到1966年是中苏开始论战并走向决裂的阶段。

分歧的开始,固然有思想意识上的关系,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家利益的矛盾。

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主要表现在: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关于台湾海峡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关于中东局势的分歧。

由于苏联当局坚持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致使中苏矛盾凸显。

到50年代末,中苏两国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上的分歧,由内部争论发展到公开化,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1960年是中苏关系演变的一个决定性年份:1960年7月,苏联片面决定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作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

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作者:史平来源:《现代妇女·理论版》2013年第10期[摘要] 中苏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是不平坦发展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中苏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60年中苏关系的演变,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应始终把坚持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 中苏关系;演变;启示【中图分类号】 D8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01-1中苏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是不平坦发展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国之间利益的冲撞,另一方面是国际局势对两个国家的影响。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中苏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49年到1959年,是中苏关系的“亲热”期1949年前夕,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中国的半壁江山,斯大林急于了解中共取得政权后将采取怎样的立场和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派遣联共(布)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

这次访问使双方领导人初步了解了彼此的立场、观点、意向和要求,为双方互访和进一步沟通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迈出了中苏走向同盟的第一步。

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后,毛泽东坚信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必须同苏联结成联盟。

随后,1949年6月,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出访苏联。

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向斯大林表明中共在国内外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为中苏结盟铺平道路,同时争取苏联给予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刘少奇向斯大林阐明了中共在两党和两国关系上的原则和立场,即新中国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

为了向斯大林表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坚定态度,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公开宣布新中国将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要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实践证明,“一边倒”战略并不完美,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战略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中苏(俄)两国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中苏(俄)两国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C60年代末):对抗
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根本原 因);二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新中国成立后,又 采取孤立政策。
2.第二阶段(20C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原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 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等。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 际地位提高;应对苏联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20C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 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援助;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 策;,在国际事务中,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中国在建设 中采用了“苏联模式”,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政权巩固起了巨大作用。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其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 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两国关系,为 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2.第二阶段(20C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对抗僵持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 的建议,遭到中国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 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 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构成对中国 威胁。
3.第三阶段(20C80年代末以来):恢复正常化。
原因:中美之间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统一与反统一、强 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等);中美之间存在共同的政治经 济利益(经济上互相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双方可作出妥 协;中美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和发展都负有 重大责任。

新 中 国 的 三 次 建 交 高 潮

新 中 国 的 三 次 建 交 高 潮

新中国的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建交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很快得到前苏联政府的承认,中苏两国于1949 年 10 月 5 日互派大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南斯拉夫于 1949 年 10 月 5 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 年 1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新中国还努力争取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

从 1949 年末到 1950 年上半年,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以色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亚洲国家相继承认中国。

随后,缅甸、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与新中国达成了正式建交协议。

第二次建交高潮50 年代中期以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在非洲仅1960 年就有17 个国家宣告独立,这一年被称作“非洲独立年”。

这些国家在肃清殖民势力残余,发展本国经济等方面,迫切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帮助,它们愿意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

同时,由于遭受殖民统治和民族独立的共同经历,由于巩固主权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愿望,中国对亚非拉国家怀有较强的认同感。

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1955 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 个,到60 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 年内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时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24 个,除法国外全部是亚非拉国家。

它们是: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扎伊尔、老挝、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突尼斯、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贝宁、毛里塔尼亚和民主也门。

第4章中苏关系

第4章中苏关系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三)朝鲜战争中中苏的初次合作 • 2、中苏在停战谈判协调和统一 • 毛泽东斯大林一致要求彭德怀发起第四次战役,遭遇到5万人的 重大损失,被迫放弃了汉城和仁川 • 斯大林不满中国的撤退,但形势与苏联的空中掩护有重大关系 (礼拜攻势、月夜攻势) • 斯大林决定:将两个苏联歼击机师转移到朝鲜境内的机场;调拨 一个大型歼击机师到按动;为在朝鲜修建几个机场提供金属跑道、 高射炮和其他必须的物资;为进入朝鲜的每一个歼击飞行员配备 10个后备飞行员,为中国提供372架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 • 提供6000辆运输汽车、37个步兵师的装备、苏联火炮组建的4个 炮兵师、4个高射炮师 12
19
第四章 中苏蜜月
20
第四章 中苏蜜月
21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五)朝鲜战争小结 •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尤其是在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后,中苏方面特 别是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在有关战争的一切重大问题上都一直 保持着协调的步骤和统一的立场。 • 这次合作,为中苏同盟关系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苏同 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但是,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斯大林在国际共运和中国党内的 威望以及斯大林成熟的外交手段,迫使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与苏联的交往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和服从的地位,因此,构成了隐 含在中苏同盟之间的一种潜在的矛盾。
16
第四章 中苏蜜月
• 一、朝鲜战争
• (四)朝鲜战争苏联对华军事援助一览 • 11月1日,驻守在沈阳的苏联米格-15在安东——新义州投入战斗, 击落两架美国飞机 • 在沈阳组建了第64独立歼击机航空军,保护鸭绿江上的桥梁、发 电站和大坝以及北朝境内的(75公里)交通线和飞机场 • 1951年3月,两个歼击机师转移到朝鲜境内(但未能进驻) • “米格走廊” • 帮助中朝联合空军,训练飞行员,协助作战 • 12个空军师投入空战,轮番参战的人数72000人,击落1097架敌 机,高射炮并击落212架敌机,苏联航空兵损失335架飞机和120 名飞行员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爆发。

在美苏冷战中,中国被称为关键性少数派。

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中苏双方的论战和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苏两国国内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的发展,影响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还影响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迁。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下的几个阶段。

一、友好合作阶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在这一阶段,中苏双方进行了亲密的互助合作和互相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正式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协定。

五十年代前半期,双方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密切合作。

这一阶段中苏双方在政治上互相支持,在经济上密切合作,中苏关系基本上是亲密友好的。

二、苏关系分歧,论战和彻底破裂阶段从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5年3月的“19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这一阶段的历史又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会议。

这是内部交换意见阶段。

双方主要围绕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的“和平过渡”和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期。

此外,双方还在两国内政,对外关系和民族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第二阶段,是从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到1963年7月14日苏联共产党《公开信》的发表。

这是不点名的论战阶段,双方主要围绕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会议、苏共二十二大,以及“加勒比海危机”、中印边界冲突、中国公民逃往苏联和苏联撤回专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争吵。

中俄重大历史事件

中俄重大历史事件
中俄重大历史事件
建筑经济管理系 物流107刘晓琳
中俄建交60周年
近几十年来(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关 系史上交往的一些重大事件
• 1、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 • 2、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其实中国付出了很高的经 济代价); • 3、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久,中苏关系因“长波电台”和 “联合舰队”方案谈崩而破裂,中苏开始对抗,苏军70万 大军重兵压境,中国岌岌可危; • 4、七十年代,中美交好,共同对抗苏联; • 5、八十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中苏关系开始缓和; • 6、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最高领导人,中俄关系渐 渐好转; • 7、普京上台后,中俄关系不断增进,但不时有不和谐因 素出现

• •
戈尔巴乔夫上台,中苏关系开始 缓和
苏联解体
中 俄 关 系 不 断 增 进
现今的中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 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
• 1949年10月2日晚9时45 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 罗米柯受苏联政府的委托 致电周恩来外长:苏联政 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 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并互派大使。 • 此前,葛罗米柯代表苏联 政府发表声明,断绝与广 州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冷战中的中美苏三角关系
• 与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同时,苏联也开 始考虑调整其在70年代推行的遏制中国 的政策。在苏共26大上,苏联领导人初 步表达了希望缓和中苏关系的意愿。 1982年3月24日,勃烈日涅夫在塔什干 就对华政策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三 点重要内容表明苏联有意改善中苏关系: 1,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不否认中国 是社会主义国家;2,中国过去和现在 都完全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3, 准备同中国讨论边界问题,并采取改善 中苏关系的措施。 导致苏联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是多 方面。首先从外部环境看,苏联70年代 推行的扩张政策,已经造成它在世界上 空前地孤立。尤其是在亚洲,苏联入侵 阿富汗和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使它遭 到绝大多少亚洲国家的反对,它在亚洲 陷入极度的孤立。 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苏联的扩张是促 成中美战略合作的主要原因,结果是苏 联的战略地位被严重地削弱。 苏联面临的军备竞赛压力也越来越大。 美国于7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 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红军的一次尝试杨奎松中国革命究竟在多大程度 上得益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这或许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问题。但共产国际和苏联究竟给了中国革命,特别是给了中国共产党 人哪些具体的帮助,这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从已经发现的 各种文献记载看,过去流传的关于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战以后, 苏联和共产国际已经不再信任中共,不再援助户共的说法,是过于简 单化了。事实上,自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决定撤出江西中央苏区 之日起,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军事及情报机关内部,就迅速开始提出和 酝酿着一个用于直接援助中国红军的跨国界的重大行动计划了。这个 计划最后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完全成功,但它的存在及其实施经 过,足以说明,苏联和共产国际至少这时并没有放弃大力援助中国革 命的想法。一、从中亚细亚直接援助中共的设想当毛泽东最初领导一 支工农武装在中国南方江西的井岗山地区建立起一块革命根据地的时 候,莫斯科的领导人曾经迅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但依照苏联革命先 有政权后有红军的经验,作为当时共产国际最高领导人的布哈林,开 始时对于中国红军能否在落后的乡村支撑到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 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

百家论点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孔令慧(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邻邦,两国的地缘关系将会是永久的。

目前,作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两国正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然而,中俄两国关系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当今世界大国主导国际关系的时代,中俄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大方向是由国际关系格局决定的。

关键词:国际结构;中俄关系;问题;发展1中俄关系的演变过程1.1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从建交至今中苏关系经历了“四个十年”。

(1)第一个十年从1949~1959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友好。

赫鲁晓夫曾提出,国际关系命运由中苏共管,苏联管西方,中国管东方。

(2)第二个十年从1960~1968年,这十年的时间被称为十年论战。

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持久的大论战,对抗模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3)第三个十年从1969~1978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对抗。

在这十年间,中苏关系完全破裂,造成两国不同程度的利益与损失。

(4)第四个十年从1979~1989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对话。

这十年间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两国关系开始回暖。

1.2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在苏联解体第三天,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并建立外交关系。

1992年,叶利钦提出要把两国“互为友好国家”。

1994年,江泽民主席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中俄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6年,叶利钦二次访华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普京出任总统以来,将复兴俄罗斯经济放在头等地位,把发展国内经济作为主要目标,给中俄关系添加了新的活力。

2中俄关系能够逐步发展的原因2.1历史性因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总体上趋于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点。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当改革开放,俄罗斯为实现重振大国雄风的政治理念,同样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中苏建交: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开门红

中苏建交: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开门红

史 上 的 开 门 红 ,它 为 新 中 国 国 有 7家 : 联 、 国 、 国 、 国 、 见 周 恩 来 ,就 苏 方 拟 任 命 罗 申 苏 美 英 法
际 战 略 思 想 和外 交 政 策 的 进 一 荷 兰 、 L J 和 意 大利 。柯 柏 年 为 苏 联 驻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大 使 I, 时 : ̄

史 林 一 叶

塔 ,并 从那 里换乘 专列进 入 中 呈 交 外 长 ,然 后 听 候 通 知 向 驻 位 。 国境 内。 在 国 元 首 递 呈 国 书 的 具 体 时 罗 申走 到 距 毛 泽 东 四 步 远
的 ” 。
还通 过 电台 向全世 界 声 明 , 苏 罗 申 来 不 及 做 充 分 的 准 开 国 大 典 一 结 束 ,外 交 部 维 埃 社 会 主 义 共 和 国联 盟 承 认 备 ,0月 4 日即从 莫 斯 科 乘 飞 1 办 公 厅 主 任 王 炳 南 就 立 刻 按 照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 上 1 晚 0时 左 机 飞 抵 接 近 中 国 的 边 境 城 市 赤
表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围 全 国人 民 的 到 了 齐 赫 文 斯 基 的 手 上 。
按 照 国际 惯 例 ,首 任 使 节
唯一合法 政府 。 愿 遵守平 等 、 凡 齐 赫文 斯 基 收 到 信 函后 , 当 互 利 及 互 相 尊 重 领 土 主 权 等 项 即把 它 译成 俄 文 报 告 了莫 斯 科 。 原 则 的任 何 外 国 政 府 ,本 政 府 1 0月 2 日 , 苏 联 外 交 部 是 均 愿 与之 建 立 外 交 关 系 。 ” 十 分 忙 碌 的一 天 。 在 外 长 缺 位
到达 驻 在 国并 递 交 了国 书 。 才 意 味着 外 交 关 系 的正 式建 立 , 大 使 被 认 为 是 国 家 元 首 的 全 权 代表。

中俄建交70周年回眸

中俄建交70周年回眸

自1949年中苏建交以来,中苏(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合作关系处于全面发展时期;60年代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甚至发展到边境武装冲突;70年代两国关系基本处于僵冷、对峙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为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采取了许多实际步骤,最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中苏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结盟苏联长期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

解放前夕,1949年2月,斯大林派米高扬到西柏坡同毛泽东主席会晤,双方进行了内部沟通。

6月,毛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提出向苏联“一边倒”;刘少奇奉命秘密访苏,向斯大林通报情况,同时为毛主席访苏作准备。

斯大林邀请刘少奇参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在会上宣布,新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立即予以承认。

会谈中,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斯大林作了自我批评,称“由于不了解情况,有时干扰或妨碍了你们。

”毛主席很重视这句话,认为这实际上是斯大林承认了错误。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正式宣布予以外交承认,并互派大使。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

除了为斯大林祝寿外,双方签署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废除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有损中国权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约草案文本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修改确定的。

1957年11月,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

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主席提出社会主义阵营要“以苏联为首”。

对此,一些东欧国家有不同意见,毛主席还亲自做说服工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合作,保障两国的安全和维护战后远东与世界和平,曾起过积极作用。

无论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都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援助,帮助中国奠定了工业基础。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陆南泉中苏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曾有过顺利发展的时期,也遭受过挫折。

回顾与总结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与把握未来。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它可解惑、可益智。

一历史回顾中苏经贸合作,实际上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

1949年6月20日,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 8月14日结束访问回国。

其间,双方讨论了由中共代表团提出的9大问题,其中主要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问题。

经过会谈, 7月23日,双方就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达成初步协议; 7月30日,刘少奇同马林科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贷款协定。

考虑中央人民政府还未建立,刘少奇又是秘密访问莫斯科,所以,该贷款协定是以中国东北人民政府的名义与苏联签订的。

这笔贷款由苏方以机器设备、各种原料和其他商品形式提供,年均6 000万美元,分5年贷完,年利率1厘。

1950年,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苏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从而正式建立了两国贸易关系。

1958年,两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奠定和巩固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法律基础。

中苏两国的贸易,是以每年一次的国家间的谈判达成的政府协议为依据的双边易货贸易,采用划拨清算的记账和结算方式,缔约国双方不用支付自由外汇,统称为政府协定记账贸易。

根据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双方是以国际价格确定大类商品价格的。

由于当时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波动小,后来双方就把合同价格固定下来,称为固定价格。

在1970年以前,两国贸易以卢布为计价和结算单位进行结算。

从1970年起,经两国政府商定,相互贸易改用瑞士法郎进行结算。

从1975年起,两国贸易的作价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价。

由于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中苏经贸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60年代的大滑坡阶段、70年代的缓慢回升阶段和80年代的全面恢复与发展阶段。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

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陆南泉中苏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曾有过顺利发展的时期,也遭受过挫折。

回顾与总结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与把握未来。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它可解惑、可益智。

一历史回顾中苏经贸合作,实际上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

1949年6月20日,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进行秘密访问, 8月14日结束访问回国。

其间,双方讨论了由中共代表团提出的9大问题,其中主要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问题。

经过会谈, 7月23日,双方就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达成初步协议; 7月30日,刘少奇同马林科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贷款协定。

考虑中央人民政府还未建立,刘少奇又是秘密访问莫斯科,所以,该贷款协定是以中国东北人民政府的名义与苏联签订的。

这笔贷款由苏方以机器设备、各种原料和其他商品形式提供,年均6 000万美元,分5年贷完,年利率1厘。

1950年,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苏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从而正式建立了两国贸易关系。

1958年,两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奠定和巩固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法律基础。

中苏两国的贸易,是以每年一次的国家间的谈判达成的政府协议为依据的双边易货贸易,采用划拨清算的记账和结算方式,缔约国双方不用支付自由外汇,统称为政府协定记账贸易。

根据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双方是以国际价格确定大类商品价格的。

由于当时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波动小,后来双方就把合同价格固定下来,称为固定价格。

在1970年以前,两国贸易以卢布为计价和结算单位进行结算。

从1970年起,经两国政府商定,相互贸易改用瑞士法郎进行结算。

从1975年起,两国贸易的作价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价。

由于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中苏经贸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60年代的大滑坡阶段、70年代的缓慢回升阶段和80年代的全面恢复与发展阶段。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摘要:世界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新中国外交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也站在了一个空前的起点上。

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最曲折的道路可以说是与苏联的关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和苏联的关系正是如此,经历了联合、反对、抑制再到正常化的外交关系。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中苏关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由此,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开始启动。

从此,中国告别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的历史。

从50年代的“一边倒”的战略抉择,联合苏联,对抗美国,60年代“两个拳头大人”的外交战略,既反对苏联又对抗美国,到70年代“一条线”的战略调整,逐步确立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走向独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由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一、联合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人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自然而然得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前苏联便是我党、我国依靠和学习的对象,加之,当时社会主义阵营还不是很强大,想要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中苏需要联合。

此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政策,“一边倒”也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坚定的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将发展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根据该方针,我国与苏联、东欧以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近的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外,我国还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亚非会议。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同非洲各国的联系。

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积极 的 回应 。 1 1 B 1 4 日,国务 委员兼 外交 部长 黄华 飞抵莫斯 发展道路 。 派遣联共( 布) 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 科。 这是 中国高层领 导人 近2 0 年来首 次踏上 苏联 的国土 。 这 次 外交 活动 , 对 中苏关 系的改善起 到 了重 大推 动作用 , 表明两 国 这次访问使双方领导人初步了解了彼此的立场、 观点、 意向和
林急 于 了解 中共取 得政权 后将采 取怎样 的立场 和走上 怎样 的
要求 。 为 双方互 访和进 一步 沟通打下 了基础 , 同时也迈 出了 中 苏走向同盟的第一步。 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后 , 毛泽东坚信为了
之 间 的“ 政 治气 候 ” 从“ 乌云 密 布 ” 开始 逐 渐转 “ 晴” 。1 9 8 5 年 戈尔 巴乔夫上台后 ,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步伐加快。 1 9 8 9 年2 月,

化 ,最后 回归 到正 常化 发展 。也使 中国的外 交路线 由最初 的 边倒 ” 到 中期 的“ 两条线 ” , 最后 回归到 “ 全方位 ” 外交。 纵观


6 0 年中苏关系的演变,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 制定外交政策时 , 应始终把坚持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国家利益是 满足一个 国家 的生存与 发展 等重 要 的各 种 因 产 党二 十八 年 经验教 给我们 的 . 深知要 胜利 和巩 固胜 利 , 必须 素的有机综合。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 、 社会制度、 友谊和历 边倒 。 中国人 不是倒 向帝 国主义 一边 , 就是倒 向社会 主义一 史 恩怨 。 5 O 年代, 新 中国确立 “ 一 边倒 ” 对外 战 略 , 这是 由当 时
边,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实践证明, “ 一边 的 国内和 国际形势决定 的。即当时 的国际形 式要 求新 中 国必 倒” 战略并不完美, 有很大的局限性 , 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个 须 选择 站在 以苏联 为首 的社会 主义 阵营一边 ,争 取社会 主义 符合逻 辑的 战略选择 。 1 9 4 9 年1 2 月, 以毛泽东 为首 的中 国代 表 阵营各 国 的承 认与支持 ,防范以美 国为首 的帝 国主义 国家颠 团访问苏联 , 签署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确定了中苏之 覆 新 中国 的人 民政权 。 6 o 年代 , 中苏两 党 、 两 国关 系不断 恶化 , 间 的同盟关 系 。5 0 年代 。中苏两 国的经 济合作取 得 了显著 效 两个 国家逐 步从盟友 演变为 敌人 。 与此 同时 , 中美关 系不仅没 果。 有改善 , 而且还有所恶化 。 面对此现状 , 为了国家利益 , 中国对 二、 1 9 6 0 年到 1 9 7 8 年。 是 中苏关 系的“ 破裂 、 恶化 ” 时期 外 战略逐步从 “ 一边倒 ” 转 向“ 反帝 、 反修 ” 的“ 两条线 ” 战略 。 6 O 1 9 5 8  ̄之后 ,赫 鲁晓夫 加强 了对社会 主义 各 国的干预 和 年代末开始 , 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特别是1 9 6 9 年中苏 控制。1 9 5 8 年4 月, 赫鲁晓夫先后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 边界武装冲突说明,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来 自其北方邻国 联合潜 艇舰 队问题 , 遭 到 中方 拒绝 。 1 9 5 9 年苏 联停 止向 中国提 的极 大威胁 。 6 O 年 代末 , 中国领 导人不 得不认 为 同美 国相 比 , 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材料 。 9 月在中印边境冲突 苏联 对 中国构成 了更大 的威 胁 。中美这 对 曾经在 5 0 年代兵 戎 中, 塔斯社 发表 了袒护 印度 的声明 , 将 中苏分歧 公诸 于世 。到 相见 的 国家 , 在对付 苏联这个 共同利益 基础上 走 向和解 。 组成 了1 9 6 0 年7 月 ,苏联 政府 撕毁 中苏 之 间 的专家 合 同 .并撤 走 联美 抗苏 的“ 一条线 ” 战略。

中苏关系发展史探析

中苏关系发展史探析

中苏关系发展史探析摘要:1949 年建国前,毛泽东曾与斯大林联系,商讨建国大计与两国关系问题,中共原计划1950 年1 月1 日建国,斯大林经过考虑,建议中方于1949 年当年建国,这样就可以避免苏俄在1918—1922 年被资本主义国家干涉、围攻的被动处境。

于是,中共决定于1949 年10 月1 日宣布建国。

10月2 日,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样,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政府。

关键词:中苏关系;历史发展;原因中苏关系是一部漫长的人类关系史,它大约经历了开端、深化、转折和分裂等几个阶段。

它不仅是两支文明力量在地域上的交锋,更体现了两国在起伏跌宕的国际风云形势下所左右的世界格局。

也可以说,中苏关系体现的是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一种微妙的变化,一种利益的均衡,一种发展模式针锋相对的较量谈起中苏关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俄国与清王朝之间的关系谈起。

俄国原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

俄国自中国清代以来,通过战争、条约、诡计占领了中国的许多领土,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被俄国占领的中国领土包括(自东向西):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土地、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土地、贝加尔湖以东土地、唐努乌梁海等。

而随着二月革命的爆发,沙皇俄国的倒台,苏维埃政权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而此时的中国则处于军阀割据之中,在北京是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在广州有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冯玉祥则各执一方。

中苏同时处于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然而十月革命之爆发,仿佛有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在北伐时期,中国的黄埔军校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而与此同时,苏联的一五,二五计划也生气勃勃的展开。

此时中苏之间似乎有着志同道合的友谊。

在抗日战争末期,由于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冲突,苏联方面强制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同时允许其在大连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同时并没有得到中方的承认,而与美方私自签订了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关系发展史新中国建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成为世人所关注的话题,中苏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发展,充满了坎坷,充满了曲折。

一、中苏关系的演变过程对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

苏联诚心帮助了我们,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

回顾1950年初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平等因素,斯大林虽然在旧的中苏条约基础上做出了许多让步,但事实上仍然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保证了苏联的战略需求。

此后,由于中国人民在朝鲜战争中无私无畏的英勇表现,新中国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相对提高,而斯大林的去世又为中苏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和新的转机,使苏联第二代领导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1953年9月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即开始着手调整苏联的对华政策,1954年苏共新的领导集团调整对华政策至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前,中苏关系进入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其对华政策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对此期中苏“蜜月”型关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

1956年后到1966年是中苏开始论战并走向决裂的阶段。

分歧的开始,固然有思想意识上的关系,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国家利益的矛盾。

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主要表现在:关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关于台湾海峡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问题;关于中东局势的分歧。

由于苏联当局坚持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致使中苏矛盾凸显。

到50年代末,中苏两国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上的分歧,由内部争论发展到公开化,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1960年是中苏关系演变的一个决定性年份:1960年7月,苏联片面决定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作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

同年9月,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苏共在会前散发一封长达6万字的粗暴攻击中国共产党的信件,并在会上带头组织对中共代表团的围攻。

1962年,苏联当局趁中国经济暂时困难、美蒋敌对势力不断骚扰大陆之机,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策动和胁迫6万多中国公民越境跑到苏联那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

同年12月,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指责中国反对印度入侵的战争,并认为中国在加深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把印度往资本主义国家一方推。

伊犁叛乱和中印边界战争使中国感到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已受到来自苏联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这一年苏联的对华政策和行为完全没有苏联老大哥的兄弟友谊,反目成仇。

1963年,中苏两党举行高级会谈。

其间,苏共于7月14日公布了《苏共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指名道姓地全面攻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

1965年3月,苏共单方面发起召开“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协商会晤”的莫斯科会议,中共等7个反对苏共路线的党拒绝参加。

1966年3月,中共中央拒绝邀请,没有参加苏共二十二大,从此,中苏两党彻底断绝关系。

正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冲突、苏联大国主义政策与中国的独立自主方针的严重对抗,导致了双方重大方针政策的分歧,这是中苏矛盾发生发展并最终导致论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70年代,这是一个转折时期,从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形势变化十分微妙。

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

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

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作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

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

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美国公布承认一个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1973年,毛主席提出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横线,联合起来对付北极熊。

1974年,毛主席进而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具体指团结亚、非、拉第三世界,争取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第二世界,反对第一世界--美苏两霸,侧重打击苏联霸权主义。

中苏敌对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1980年满30年。

条约中规定,在期满前一年,如任何一方不表示中止,则条约自动延长五年。

这一条约早已名存实亡,但如何处理,是废除还是中止,费了一番周折。

最后,于1979年4月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的方式指出:鉴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并非中方的原因,条约遭到践踏,决定期满后不延长。

同时,通过外交途径将上述内容照会苏方,并建议就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改善两国关系举行谈判。

苏方表示同意。

1979年9月至1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中苏国家关系的谈判。

这是自1964年以来中国派往苏联的第一个高级代表团。

这次谈判的核心问题是,要苏联从中苏边境和蒙古撤军,停止支持越南侵柬反华。

由于双方立场尖锐对立,谈判没有取得进展。

1979年底,苏联出兵阿富汗。

1980年1月,中方公布,在苏侵略阿富汗、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制造新的障碍的情况下,进行中苏国家关系谈判显然是不适宜的。

后来,实际上两国边界谈判也中断了,而且一断就是9年。

——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

进人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两国都开始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

1982年重开国家关系谈判,1982~1985年的三次“葬礼外交”、纽约外长会见,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改善关系的步伐加快,1987年恢复边界谈判。

中苏两国于1989年按邓小平设计的方案实现关系正常化。

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从中国与美国在70年代的建交;苏联解体形成新的国际框架;俄罗斯辗转与中国建交,相互取得,相互稳步发展。

二、中苏关系的意义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中国同苏联的关系,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苏(俄)建立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别国的新型友好合作国家关系,已成为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典范。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苏关系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他大国关系。

中苏关系集两国关系、两党关系和两国以及两党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交往于一体,它同时包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家间关系、新型民族国家和欧洲传统大国间的关系等广泛内容,并且掺杂了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一部中苏关系史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50年代的“蜜”,到60年代的“争”,再到70年代的“斗”,最后过渡到80年代的“缓”,直至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并形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新格局。

这段过程中的中苏关系几乎经历了当今世界各种国家关系形态的全部变体:从一般的国家关系到亲如兄弟的战略同盟,进而摇身一变为势不两立的战略对手,然后又经历了艰难的正常化过程回归到友好国家关系,最终在苏联解体后建立起可作为大国关系典范的新型战略协作关系。

中苏之间这种从过于亲密到过于敌视,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国家关系在当代国际关系上可谓罕见。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苏关系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是一个很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样本。

第二,中苏关系的进程对中苏两国的内政和外交曾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

自中国建立至上个世纪70年代前,中国内政外交的许多重大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中苏关系的走向联系在一起。

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到最后取得政权,更和苏联、苏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结成同盟,中国又奉苏联为样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又成为中国反对的主要对象,两国关系由同盟发展到对立、对抗乃至兵戎相见。

正是在苏联强大的压力之下,中国从70年代开始调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并进行改革开放,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可以说,不了解跌宕起伏的中苏关系就无法很好地认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发展史。

而对于苏联而言,尽管中苏关系在苏联人心目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中苏关系的阴晴圆缺无疑也同其国内事务的演变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对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这正是中俄(苏)关系所具有的与众不同之处,而双边关系的研究也因此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

第三,中苏关系的历史轨迹与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这种关联性在冷战时期首先表现为中苏美大三角关系的互动及其所产生的广泛政治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中国外交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处理同苏联的关系进行,并把中苏关系带进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参与的大博弈。

从50年代的联苏抗美,60年代的既反苏又反美,70年代的联美抗苏,直到80年代的不结盟都成为牵动大国关系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40余年间每一次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莫不如是,每一次中苏关系地位和模式的变化莫不如是。

有学者精辟地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 从历史承继性来看,冷战结束前,中苏、中美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和外交实践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核心地位。

顺延这一轨迹,在现阶段以至未来发展中,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依旧是我国外交当中两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即使中俄美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三国之间事实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牵动作用,尽管当前这种三边互动关系明显不同于冷战时期中苏美三角的互动。

在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

从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经1994年确立为建设性伙伴关系,到1996年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及2004年两国元首北京会晤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持续、稳定、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双边交往的最好时期。

由于双方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友,这使两国关系置于更现实的基础之上,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两国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