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下课外古诗PPT

部编版七下课外古诗PPT

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试
着翻译每一句诗。
思考: 1.表现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哪 一句?
一山放过一山拦。
莫言下岭便无难,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便没有困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ຫໍສະໝຸດ 地欢喜一场。)正入万山圈子里,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
一山放过一山拦。
(当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又会将你阻拦。)
译文
汉文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 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 样无与伦比。可叹的是,空有了文帝挪前席 位与臣子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 的不是天下民生大事,而是那些虚妄的鬼神 之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 首句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 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 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 “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 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 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 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 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 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 狡狯之处。
艺术特色
①运用典故,借古讽今,通过讽刺文帝来
讽刺当今圣上的昏庸。
同时诗人自己又是羁旅他乡,怀才不遇,以 贾生自况,感伤自己。
②欲抑先扬:
诗的前两句,似乎赞扬汉文帝极为爱惜贤才, 求贤若渴, 但是,“可怜夜半虚前席”,这句 承上启下,笔锋一转,引出下句:“不问苍生 问鬼神。” 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 ,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 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 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

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课外古诗词诵读1《竹里馆》课件(共27张PPT)

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课外古诗词诵读1《竹里馆》课件(共27张PPT)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1)拟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 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诗人 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 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
学习写法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2)反衬: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1.学习诵读,理解诗意。
学会诵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诗意
交流积累
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 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同桌交 流,仍然不能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记一记
幽篁:幽深的竹林。篁(huáng),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调任监察御史 ,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安史之乱后,王维被捕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 息后,他又被下狱,后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乱有功而 得救,降为太子中允,后来官至右丞,半隐半官。
了解作者:王维
早在张九龄执政时,王维就利用官僚生 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建造 了别墅,修养身心。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 山有湖,有林有溪,馆舍若干。在这期间,他曾 写了一组诗,叫《辋川集》,来描写辋川这一带 的景色,《竹里馆》是《辋川集》组诗中的第十 七首。他自己曾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奏古 琴以抒寂寞情怀。
整体感知
1、感知诗歌内容:景物、人物、心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15张PPT)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 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 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 主题思想 诗歌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通过环境描写和动 作描写,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诗人寂寞、烦闷 的心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 朦胧冷寂的水边夜色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 之音”。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二字抒发了诗人对 “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巩固提升 1.说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诗人对汉文 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之情。 2.这首诗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在结构上,诗人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求贤”逐步 升级,节节上扬;后两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表达了 诗人对统治者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批评之意。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文学家。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 诗人运用典故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统 治阶级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重 忧虑。
巩固提升 1.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04
诗词的应用与拓展
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 以掌握丰富的语言表达技 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 宝,学习赏析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 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传承中华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赏析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引用古诗词,可以在人际交 往中增加语言的魅力,提高沟通
效果。
丰富文化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引用古诗词,可以丰 富语言环境,提升文化生活品质。
拓展个人素质
通过学习赏析古诗词,可以拓展知 识面和个人素质,提高个人综合竞 争力。
05
课外古诗词赏析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总结词
思乡之情,离别之痛
《登幽州台歌》的意象和意境
通过描绘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 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 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词的语言艺术特色
《泊秦淮》的语言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句式工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此诗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 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全诗语 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沉郁悲愤的人生感慨 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总结词
忠心报国,大义凛然
详细描述
此诗是作者将自己的遭遇和心境浓缩在一个画面中来 表达的:雪拥蓝关、前路险艰、家书难寄、大义凛然 、不怕牺牲、忠诚报国。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 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风雪兼程的惨淡情景,又吐露了 路途奇险、人事艰难的悲苦心境,表达了除去弊政的执 着信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总结词
描绘古原草的景象,表达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描绘古原草的景象,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 展现出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使至塞上》赏析
总结词
描绘诗人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诗 人的豪情壮志。
特点
古诗词具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情感丰富等特点,常常以抒发 作者的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 。
古诗词的历史背景
起源与发展 古诗词起源于古代民间歌谣和祭祀仪 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 独特的文学形式。
代表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诗词发展的高峰期,涌 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词人。
古诗词的文学价值
艺术价值
《早发白帝城》赏析
总结词
描绘诗人清晨离开白帝城时的壮丽景色,表达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情怀。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离开白帝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情怀。 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情怀。
《望庐山瀑布》赏析
总结词
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意境美赏析
意象
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人 如何通过意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画面感
感受古诗词的画面感,体会诗人如 何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 身于诗歌所表现的场景之中。
音乐美
欣赏古诗词的音乐美,体会诗人如 何通过音韵、节奏等手段,使诗歌 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
情感表达赏析
情感类型
识别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类型,如离别、思念、爱国等,理解诗 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各种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深入挖掘意象
总结词
意象是古诗词中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的形象和物象,通过深入挖掘意象, 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注重分析诗人所 使用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文化 内涵。达
总结词
情感表达是古诗词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理解情感表达,可以更加深入地领悟诗词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
《逢入京使》艺术手法
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通过“双袖龙钟泪不干”和“故 园东望路漫漫”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 思念之情。
诗词的语言特色
1 2
《竹里馆》语言特色 语言简洁、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给人以清新自 然之感。
《春夜洛城闻笛》语言特色
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准,如“散入春风满洛 城”的“散”字,表现了笛声的悠扬和动人。
辅助。
艺术学科的借鉴
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元素, 可以为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学 科提供创作灵感和借鉴。
地理学科的印证
一些古诗词描写了地理景观和自然 风光,可以为地理学科提供印证和 补充。
诗词的创作与拓展训练
01
02
03
模仿创作
通过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 风格,让学生尝试自己创 作诗词,培养其创作能力 和创新精神。
详细描述
在鉴赏古诗词时,要关注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其情感来源、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和 意象来传达情感。同时,要注意把握诗词中情感的起伏变化,以及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
04 诗词的应用与拓 展
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的手段
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和欣 赏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 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欣 赏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 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赏析(8首)优质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CONTENTS
• 课外古诗词的背景与特点 • 八首古诗词的具体赏析 •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 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01
CHAPTER
课外古诗词的背景与特点
背景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赴扬州的场景,表达 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泊秦淮》
总结词
此诗表达了杜牧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详细描述
杜牧夜泊秦淮河畔,触景生情,感时伤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贾生》
总结词
此诗讽刺了汉文帝的虚伪和冷漠。
详细描述
李商隐以贾生召见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汉文帝对贾生的虚伪和冷漠,讽刺了统治者的无情和虚伪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意境领悟
总结词
把握古诗词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基调,理解诗人所创造的独特艺术境界。
详细描述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通过语言的表达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艺术境界。读者需要用心感受这种境界,才能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语言品味
总结词
关注古诗词中的用词、修辞、节奏等语言要素,深入体 会诗人的语言风格和技巧。
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
03
CHAPTER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意象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对古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和思想。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诗人 的内心世界,进一步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1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1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31张PPT)

4.请描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 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 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诗人把个人置放到广袤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 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 孤独和苦闷之情。
巩固提升
1.诗中描写远望泰山之景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 2.诗中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3.诗中表达作者的远大抱负,充满乐观豪迈的情怀的句子是: 会当 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4.简析诗中“凌”字的妙处。
“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 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①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②从“疑无路”到“又一村” 的欣喜之情;③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原文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 自主学习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诗人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 无边的离愁别绪,举起马鞭向东一指,从此走向天涯(故乡)。诗人 用“浩荡”表现“离愁”之广,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 ”之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 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要为国效力的心志,表达 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23张PPT)

逢入京使 岑参
眼前实景,路途遥远,回家不易 故园东望路漫漫,
【夸张】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双袖龙钟泪不干。
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 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练习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 首句写眼前之景,“故园”指位于长安的家,“东望”点明了方位。 B. “龙钟”指沾湿的样子,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无法振作精神。 C. 三、四句写出了诗人和返京使者相逢时,彼此行色匆匆的口气。 D. 本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语言平实,出语自然且含蓄凝练。 【解析】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尽管“泪流纵 横”,但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B项表述 有误。


岑 参

使
作者
岑参,唐代诗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为“高 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 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唐天宝八载(749),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这首诗写 于赴任途中。
读通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读通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
百般红紫斗芳菲。
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争艳,人间万紫千红。
杨花榆荚无才思,
可怜杨花榆钱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没有艳丽姿色,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读懂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 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同 时也表达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 态度。

统部编初中7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PPT课件

统部编初中7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PPT课件

知识备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 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诗中的第十 七首。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 故名。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 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 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 性悠然相会,而提笔成篇的。
板书白
借景
抒情
↓ 《折杨柳》 ↓
玉笛声
故园情
联想
逢入京使
知识备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
(今湖北荆州)人。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 经史。长于七言歌行。由于从军西域多年, 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 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 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的真实生 活写照。到天宝三年春,李白上书请求还家,玄宗同意了。这一年春 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思归故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整体感知
课外古诗词诵读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
音、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课外古诗词诵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 诗歌主旨。(难点)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 情,从而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4张PPT)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4张PPT)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主旨:不要被一时的顺 境迷惑,要对生活中 “困难”的出现做好充 分准备。 特点:说理生动,语言 明白如话。
任务二:小小鉴赏家
以阅读提示中的诗歌手法和诗歌特色为切入点,选择 精妙的字句,写下自己的赏析文字。
赚得行人错喜欢
“赚得”是骗得的意思,山并不会骗人,实则是 人们被自己的错误认知所骗。和“错”字连用,好 想让人想到了“行人”的懊恼神态,灵动活泼。
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遂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须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遂”应写做“逐”。诗句的意思是汉文帝 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逐”是 放逐贬官的意思。而“遂”一般表示于是,最终。
“须”应写做“虚”,意思是“徒劳”。即 汉文帝就算靠近与贾谊谈话也是徒劳的。
任务一:小小批改家
小江默写完四首诗歌,有些地方出现了错误。请你批改, 并以老师的口吻对正确的内容进行指导。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栏。
“栏”应写做“拦”。根据偏旁来看, “栏” 是名词,表示栏杆等。“拦”是动词,表示阻拦。 诗句的意思是刚走出一座山,又有一座山阻拦在 面前。
一山放出一山拦 品味修辞
“放”“拦”拟人手法,“一山”的重复,让 山成为了设置重重障碍的形象。 这样 “坏心眼” 的形象,使诗歌意趣横生。“行人”心情的起起伏 伏,跃然纸上。
任务二:小小鉴赏家
以阅读提示中的诗歌手法和诗歌特色为切入点,选择 精妙的字句,写下自己的赏析文字。
《约客》
情感:表达了诗人待客久等 不来的淡淡寂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代〕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4 韩愈《晚春》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19张PPT)

主旨点拨
这首诗通过描写晚春情景,表达了诗人 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了应抓住 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谢谢听课
诗歌鉴赏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以入睡,忽然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了诗人。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 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 心人的主观感受的极度夸张。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第三句强调“此夜”,是针对所有客居洛阳的 人而言,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蓄势。这是主观情感 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的感触之深,思想之 切。
主旨点拨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 起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唐代诗人。唐天宝年间, 亮度出塞,居边塞多年,颇有 雄心壮志。于高适并称“高 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代表。 其实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 集》传世。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在长安的家, “东望”点名长安的位置。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 味,强调自己思念亲人的深情。第三、四句完全 是行者的口吻。岑参此行抱着“功名祗向马上取” 的雄心,但他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 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有开阔 豪迈的胸襟。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 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 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 的本色。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 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诗人体物入 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 感,描写花草灿烂之情状,展万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感 受。
主旨点拨
此诗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 托带回家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 场面,抒发了诗人渴望共鸣和思念故乡、 亲人之情。

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63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63张PPT)

客人留恋,表达了诗人对
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
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
村生活的情感。
首联:农家——丰年足食物
游 山 西 村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颈联:村内——民风古朴 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无喜 限庆 向欢 往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
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
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
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
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
型的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
悠悠 怆然

寂 寞 苦 闷
望 岳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 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 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等。
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 眼前的利益,应 该放眼大局和长 远。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
神境界。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登 飞 来 峰
写景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无坚 私定 无果 畏断
议论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游 山 西 陆 村 游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
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8首)优质ppt

04
诗词拓展阅读
同主题的诗词比较阅读
总结词
通过比较同一主题的不同诗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诗 词鉴赏视野。
详细描述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中,可以选择以“送别”为主题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送友人》等,通过对比不同诗人对送别主题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让 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详细描述
古诗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文化氛围和作者的人生境遇。通过了解诗词所处 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和主题思想。例如,唐代诗歌繁荣,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开放和进取;而宋代词则多抒发离愁别绪,与当时 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有关。因此,结合时代背景来 鉴赏古诗词,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主题思想。
《晚春》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竹里馆》的意象和意境
通过描绘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宁静。
《晚春》的意象和意境
通过描绘晚春时节百花争艳、杨花飘飞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竹里馆》的语言艺术
同作者的不同时期诗词比较阅读
总结词
通过比较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诗词作 品,可以了解作者创作风格的变化和心 境的变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 能力和对作者的理解。
VS
详细描述
例如,可以选择杜甫的《春望》和《登高 》进行比较阅读,前者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后者写于安史之乱后期,通过对比两首 诗的意境和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在 安史之乱中的心路历程。
验和感受。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翻译: 峨 眉 山 升 起 半 轮 秋 月 ,月 影 映
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去。 夜晚我 乘的船从清溪出发驶向山峡, 思念 你却不能看见你,我乘的船驶下 渝州。
.
结合背景,说说诗中“思君不 见下渝州”一句中的“君”指什 么?
• 对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说。有的说是指作 者怀念的友人,或为其“送行之人”;沈德潜则 云“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 字即指月。”(《唐诗别裁》)
.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从缝隙中看。 ③檐:房檐。
.
说说1、2两句诗的 大意: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山边飘来的烟霭,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 到落日。
.
说说3、4两句诗的大意。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鸟儿在屋檐上飞来飞去,远远看 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 的一样。
.
思考:在这首诗里,作者抓住了哪些
景物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首描写优美景物的诗, 在这首诗里,作者抓住了山峦、 烟雾、竹林、落日、归鸟、运气、 房屋等景物,把它们交织起来进 行描写,让读者在这些自然景象 中慢慢回味。
.
说一说:
根据诗句内容,发挥你的想象,用自 己的话描绘出作者诗中表现的生活情 趣。
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 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 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 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 里飘出来。 .
.
.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 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 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 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 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 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 《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 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 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 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 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
.
写作背景
诗的第1、2句描写了什么景象?诗句中哪 赏析
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本诗第1句从笛声落笔,(抒写了)已经 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 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其中 “暗”字用得十分精妙,是这一句的诗 眼。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 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 所以说是暗中飞出。第二,不说自己听到笛 声,而说是笛声暗送,好象是特意飞来给在 外作客的人听,以触动其离愁别恨。 第三, “谁”与“暗”照应。.
.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
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 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 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 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 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 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 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 体了。
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 怎样的心情?
诗歌描写了诗人住在山 中的有趣生活,随意而传 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 的心情。
.
返回
.
竹里馆 王维 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 明 月 来 相 照。
.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 人,后迁至蒲(今山西省永济县),故又是蒲人。盛唐山水田园诗 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调太乐丞,以罪谪济州司仓。曾 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张九龄执政,开元二十三年擢其为右拾遗, 后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兼判宫。 累官至给事中。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车辋川隐居。安史乱起, 他被叛军俘获,送至洛阳,他虽饮药称瘖,又写《凝碧池》诗以悲 时事,但终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 中,终尚书右丞。他早年曾有进取之心,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 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 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 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更趋消极。他是诗人,又兼画师, 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他还精通音乐。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 积极的影响。
• 峨眉山是作者实际上的故乡,月是故乡圓。 作者对峨眉山月的怀念。无疑也是对故乡的依恋。 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 一种宽泛的乡情。
.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峨眉 山月幽静的景象,抒发 了诗人对友人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
.
返回
.
.
你从诗歌的题目获得了 题解 哪些信息? •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点 出季节及具体时间,题中“洛城” 表明诗人是客居他乡。“闻笛” 表明本诗是因闻笛声而感发,因 闻笛声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
返回
.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
写作背景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 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 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 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 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 念不已。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王维)
外 古
峨眉山月歌(李白) 诗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
逢入京使(岑参)
1 )
.
均吴
.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背景简介
吴 均 ( 469~520) , 字 叔 庠 , 梁 吴 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初任吴兴太 守柳恽主簿,历官建安王记室、国侍郎、 奉朝请等官,因私撰《齐春秋》免官。 作诗清拔有古气,有人学仿他的诗风, 世 称 “吴 均 体 ”。 本 诗 共 三 首 , 这 是 第 一 首。它描写了山中幽居的景象,同时表 现诗人闲适的心情,刻画自然而传神, 是吴均山水诗代表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