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件第九章波动光学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课件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19 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 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 理论,揭示了光是一种 电磁波,为波动光学提 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根 据。
在这些重要人物和理论 的推动下,波动光学逐 渐发展成为物理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并在现代 光学、光电子学等领域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2 光的干涉
干涉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分波前干涉 分振幅干涉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叠加产生加强或减 弱的现象。
根据光源的性质,干涉可分为两类,分别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波前干涉和分振 幅干涉。
波前上不同部位发出的子波在空间某点相遇叠加产生的干涉。 如杨氏双缝干涉、洛埃镜、菲涅尔双面镜以及菲涅尔双棱镜等
。
一束光的振幅分成两部分(或以上)在空间某点相遇时产生的 干涉。例如薄膜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以及迈克耳孙干涉
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的比较
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是研究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光学分支,它主要关注 光线的方向、成像等,基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定律 。
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的区分
波动光学更加关注光的波动性质,如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而几何光学则更加关注光线传播的几何特性。两者在研究 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彼此相互补充,构成了光学的完 整体系。
VS
马吕斯定律
当一束光线通过两个偏振片时,只有当两 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为特定值时,光 线才能通过。这就是马吕斯定律,它描述 了光线通过偏振片时的透射情况。这两个 定律在光学和物理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障碍物的大小和光波波长的相对 关系,衍射可分为菲涅尔衍射和夫琅 禾费衍射。
单缝衍射与双缝衍射
单缝衍射
波动光学

p O
§2.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 一.实验装置 二.衍射条纹 衍射条纹 明纹等间距
I
2.平行光会聚在 的焦平 平行光会聚在L的焦平 平行光会聚在 面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面上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会聚在O点 平行于副光轴 会聚在 点,平行于副光轴 的光会聚于P点 的光会聚于 点. 3.各子波在 点光程相 各子波在O点光程相 各子波在 点为亮条纹(中 同,故O点为亮条纹 中 故 点为亮条纹 央明纹). 央明纹
a sinθ = 0
(3)暗纹条件 暗纹条件: 暗纹条件 a sinθ = ±kλ,k = 1,2,3… 明纹中心条件: 明纹中心条件 λ a sinθ = ±(2k′ +1) , 2 k′ =1 2,3… , 中央明纹中心: 中央明纹中心
a sinθ = 0
注:上述暗纹和中央明纹 中心)位置是准确的, (中心)位置是准确的, 其余明纹中心的位置较 上稍有偏离. 上稍有偏离. (4)中央明纹的角宽度 两 中央明纹的角宽度(两 中央明纹的角宽度 旁第一暗纹对应的角度) 旁第一暗纹对应的角度
1 2 1′ ′ 2′ ′
半波带 半波带
θ
a B 半波带 半波带 A
1 2 1′ ′ 2′ ′
把光程差δ分为的半波长 把光程差 分为的半波长 λ/2倍数进行分析 倍数进行分析. 倍数进行分析 a a sinθ = λ 时,可将缝分 两个“半波带” 为两个“半波带”
λ/2
两个“ 半波带” 两个 “ 半波带 ” 上发的 光在 P处干涉相消形成暗 3 . 当 a sinθ = 2 λ 可将缝分成三个“ 时 , 可将缝分成三个 “ 半波带” 半波带”
缝较大时, 缝较大时,光是直线传 播的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二. 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 表述: 表述 : 波传到的任何一点 都可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 都可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 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射 的子波在空间某点相遇而 的子波在空间某点相遇而 相干叠加, 相干叠加,决定该点波的光强 . n
波动光学讲课课件

结论:
h E2 E1
h
诱发光子
E2
受激辐射光子
h
h
诱发光子
E1
受激辐射过程所发出的光是相干光.
2021/2/20
4.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1) 分波前法(分波面干涉法) 当从同一个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出的光波到达某平面时,
由该平面(即波前)上分离出两部分.
(2) 分振幅法(分振幅干涉法) 利用透明薄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对入射光进行反射,产生
中央明纹上移
2021/2/20
例: 用折射率 n =1.58 的很薄的云母片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 缝上,这时屏上的第七级亮条纹移到原来的零级亮条纹的 位置上. 如果入射光波长为 550 nm.
求: 此云母片的厚度.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 d. 无云母片时, 零级亮纹在屏上 P 点, 则到 达 P 点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零. 加上云母片后, 到达P点的两 光束的光程差为:
如果
I Imin I1 I2 2 I1I2
I1 I2 I0
I 0
2021/2/20
3. 非相干叠加 若 在时间τ内等概率地分布在0 ~ 2π, 则干涉项:
cos 0
I I1 I2
如果
I1 I2 I0
I 2I0
4.相干条件、相干光源
(1)频率相同
相干条件 (2)相位差恒定
x
0.065
2021/2/20
例: 用白光 (400~760nm) 作光源观察杨氏双缝干涉. 设缝间距为d, 缝与屏距离为 D.
求: 能观察到的清晰可见光谱的级次. 解: 在 400 ~ 760 nm 范围内, 明纹条件为:
xd k
D 最先发生重叠的是某一级次的红光和高一级次的紫光
医学物理学-波动光学课件

03
光子能量
与光子频率成正比,与介 质折射率有关。
光子作用截面
表示光子与原子或分子相 互作用面积的物理量。
光子作用力
光子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 用时产生的力,可导致原 子或分子发生位移或转动 。
07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X线影像技术
X线影像技术概述
X线是一种穿透性强的电磁波,能够被记录并形成人体内 部结构的影像。
椭圆偏振
电场矢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改变其振幅大小和相 位,并且旋转方向也在不断改变。
偏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反射和折射
当偏振光遇到介质表面时,部分光会被反射,部分光会进入 介质中并继续传播。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与入射光的 偏振状态相同。
双折射
当光线穿过某些晶体或生物组织时,会分解为两种偏振方向 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即寻常光和非寻常光。这种现象被称为 双折射。
05
光的散射
散射现象
散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均匀 、微小的介质(如大气中的尘 埃、悬浮颗粒等)时,会发生
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散射的微观机制
光与介质中的粒子发生碰撞,导 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散射的分类
根据散射机制的不同,散射可分为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
散射的定量描述
01
02
03
散射系数
描述介质散射能力的物理 量。
瑞利判据
在一定条件下,瑞利散射 的散射系数与波长四次方 成反比。
米氏判据
在一定条件下,米氏散射 的散射系数与波长和粒子 半径之比有关。
散射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01
X射线散射成像
利用X射线在介质中发生散射的原理,可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波动光学》ppt课件

马吕斯定律是定量描述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强与入射线 偏振光和检偏器透振方向夹角之间关系的定律,是波动光学中 的重要公式之一。
晶体中双折射现象解释
双折射现象
当一束光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时,会分成两束光沿不同方向折 射的现象。
产生原因
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的规律性使得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导致不同方向 上折射率不同。
研究中的应用。
03
非线性波动光学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域
概述非线性波动光学在光通信、光计算、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量子波动光学发展动态
量子波动光学基本概念
阐述光的量子性质及其与波动光学的关系,包括光子、量子态、量子纠缠等。
量子波动光学研究方法
介绍量子光学实验技术、量子信息处理方法等在量子波动光学研究中的应用。
薄膜干涉实验操作
阐述薄膜干涉实验的基 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包 括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 的实现方式及条纹特征。
衍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分享
衍射实验基本概念
解释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基本原理,介绍衍射光栅、单 缝衍射等实验方法。
01
衍射光栅数据处理
分享衍射光栅实验的数据处理技巧,包 括光栅常数、波长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和 误差分析。
03
复杂介质中波动光 学应用领域
概述复杂介质中波动光学在生物 医学成像、环境监测与治理、新 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06
实验方法与技巧指 导
基本干涉实验操作规范介绍
干涉实验基本概念
阐述干涉现象的产生条 件和基本原理,解释相 干光波的概念及获得方 法。
双缝干涉实验操作
详细介绍双缝干涉实验 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 和注意事项,以及双缝 干涉条纹的特点和分析 方法。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波动光学(ppt模板)

2ne
k
3
空气
1
2
n 1=1
k 0, 0 1.70 106 m k 1, 1 5.67 107 m k 2, 2 3.40 10 m
7
肥皂膜
空气
e
n=1.33 n 1=1
绿色
5 4
由反射光减弱的条件得: 2ne ( 2k 1 ) 2 2 k 0 ,1 ,2 ,
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
分波阵面法
从同一波阵面上的不同部分产生的次级波满足相干条件。
分振幅法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将同一光束分割成振幅 (能量)较小的两束相干光。
分波阵面法 分振幅法
P
S*
S *
P · 薄膜
3、光程与光程差
c u (1).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n (2).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的波长: n n
波动方程
x y A cos[ ( t ) ] ut x Acos[ 2 ( ) ] T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 平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 的波(相干波)相遇时,使某 些区域振动始终加强,而另一些区域振动始 终减弱的现象 3 、干涉的讨论 设两列相干波的波源 s1 和 s2 其振动方程 r1
5 4
四、常见的两种等厚薄膜干涉 1.劈尖干涉 (1)装置:图示G1下表面和G2上 表面形成劈尖中间为空气(n=1)— 空气 劈尖 G1 (2)干涉条纹 n G2 光线垂直入射,反射光 (1)(2)的干涉,光程差 2nd S(1) 2 (为什么) (2) (明) k n 2nd (暗)
(光在介质界面反射时相位突变引起)
2
波动光学课件

第九章 波动光学内容:1.光波及其相干条件 2.杨氏双缝干涉 3.薄膜干涉 4.迈克尔孙干涉仪 5.单缝衍射 6.光栅衍射 7.X 光衍射 8.自然光与偏振光 9.起偏与检偏 10.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 重点与难点:1.杨氏双缝干涉2.等倾干涉; 3.等厚干涉; 4.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应用 5.单缝衍射 6.光栅衍射 7.马吕斯定律; 8.布儒斯特定律; 要求:1.掌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本质; 2.掌握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干涉; 3.了解迈克尔孙干涉仪。
4.掌握夫琅和费单缝衍射5.了解圆孔衍射艾理斑公式及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6.掌握光栅衍射的基本规律;7.理解X 光衍射 8.了解光的偏振性;9.了解起偏与检偏,掌握马吕斯定律;10.了解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掌握布儒斯特定律。
§9-1 光的相干性 光程一、光波1.光波的概念:光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仅占电磁波谱很小的一部分,它与无线电波、X 射线等其它电磁波的区别只是频率不同,能够引起人眼视觉的那部分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 1.1666年,牛顿研究光的色散,用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由红到紫的可见光谱(V isible Light )。
●2.1800年,J.F .W. Hershel 发现在可见光谱的红端以外,还有能够产生热效应的部分,称为红外线(Infrared Ray )。
● 3.1802年,J.W . Ritter 与W .H. Wollaston 发现,在可见光的紫端以外,还有能够产生化学效应的部分,称为紫外线(Ultraviolet Ray )红外光:波长λ>0.76μm可见光:波长λ在0.40μm 与0.76μm 之间 紫外光:波长λ<0.40μm广义而言,光包含红外线与紫外线。
2.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而频率一般仅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单色光(Monochromatic light )——只含单一波长的光,如激光 复色光——不同波长单色光的混合,如白光 3.光的速度与折射率: 光在介质中传输时的速度为 εμ1=v真空中,1800100.31-⋅⨯==s m c με介质中,r r r r c v μεμμεεεμ//1/100===其中r r n με/1=为介质的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 ),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如 真空 1=n 空气 1≈n 水 33.1=n玻璃0.2~50.1=n折射率大的物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物质,称为光疏介质。
波动光学复习课件

超快光学现象可以用于研究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例如,利用超快激 光脉冲可以产生高强度磁场和高热流,从而实现对材料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现代波动光学的研究方向
在现代,波动光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光的相干性、光的偏振态、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以及这些现 象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传感和光学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波动光学的应用
01
波动光学在物理领域的应用
波动光学在物理领域的应用广泛,如光学干涉仪、光学纤维、光学陀螺
仪等,这些仪器在测量、通信和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光纤传感器实验与光学多普勒测速仪实验
光纤传感器实验
利用光纤传感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光学多普勒测速仪实验
利用光学多普勒效应测量流体速度。
05
波动光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量子通信中的偏振编码和解码技术
偏振编码和解码技术是量子通信中的 关键技术,利用光的偏振态作为载体 ,将信息编码成特定的偏振态,在接 收端通过解码恢复出原始信息。
超快光学现象及其在信息处理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超快光学现象
是指时间尺度在飞秒(10^-15秒)和阿秒(10^-18秒)范围内的光学现象。
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超快光学现象可以用于实现超高速和超高效的信号处理和信息传输。例如,利用超快激光 进行超快摄影和电影制作,以及利用超快激光脉冲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加工等。
要点一
量子纠缠现象
要点二
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神奇现象,当两个或多个粒子在某些性 质上纠缠在一起时,它们的状态将相互依赖,对其中一个 粒子的观测将瞬间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大学物理D-09波动光学

大学物理
极值条件 相长干涉(明)
2k ,
cos 1
(k = 0,1,2,3…)
I I max I1 I 2 2 I1I 2
相消干涉(暗) (2k 1) , cos 1 (k = 0,1,2,3…)
I I min I1 I 2 2 I1I 2 k k 0,1,2,3 即 r2 r1 k 0,1,2,3 2k 1 2
2 E 2E 1 2E 0 0 2 2 2 2 x t u t
2 H 2 E 1 2 H 0 0 2 2 2 2 x t u t
大学物理
2.实验证实:赫兹(1887 年完成)
火花
感应圈
用电磁波重复了所有 光学反射、折射、衍 射、干涉、偏振实验。 理工v11-赫兹 实验4m
E
E
B
c
c
大学物理
极轴
E
传播方向
H r p0
r E (r , t ) cos (t ) u 1 4π r u p0 2 sin r H (r , t ) cos (t ) 4π r u
p0 sin
2
大学物理
E
o H
两种理论无法解释对方的现象→无法统一 20世纪,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概念才得以统一 光和物质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光学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激光、纤维光学(光纤)、红外技术 光学分类 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大学物理
物理光学 波动光学 ——干涉、衍射、偏振 量子光学 ——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现代光学 1960年 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信息光学、全息、 光纤通讯、集成光学、统计光学等
2024版大学物理物理学波动光学ppt教案

大学物理物理学波动光学ppt教案•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干涉现象及其应用•衍射现象及其应用•偏振光及其应用目录•波动光学实验方法与技巧•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01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光具有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包括电场和磁场的振动以及传播速度等。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波动性表现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具有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性质,这些性质是光作为波动现象的重要表现。
光既具有波动性质,又具有粒子性质,这种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030201光的波动性质1 2 3描述光波传播的基本方程,包括振幅、频率、波速等参数。
波动方程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这一关系在波动光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波速、波长、频率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波动方程与波速、波长、频率关系光的偏振现象及原理偏振现象光波中电场矢量的振动方向对于光的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它是横波区别于其他纵波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偏振光的产生通过反射、折射、双折射和选择性吸收等方法可以获得偏振光。
偏振光的检测通过偏振片、尼科耳棱镜等可以检测偏振光。
干涉和衍射现象概述干涉现象01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加强,在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产生干涉的条件是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位差恒定。
衍射现象02光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大或比波长小。
干涉和衍射的应用03干涉和衍射现象在光学测量、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2干涉现象及其应用03干涉条纹特点等间距、等光程差、明暗相间。
01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与原理通过双缝的相干光源产生干涉现象,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和变化。
02干涉条件分析满足相干条件的光源,如单色光、点光源等,以及合适的双缝间距和屏幕距离。
双缝干涉实验及条件分析光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产生干涉现象,形成彩色条纹。
薄膜干涉原理肥皂泡、油膜等薄膜干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课件

偏振的应用与技术
01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偏振现象可以改良光学成像的质量,如通过使用偏振眼镜来消除反
射光的影响,提高观看3D电影的视觉效果等。
02
光纤通讯技术
在光纤通讯中,利用偏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同时
也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03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利用偏振现象可以实现光学信息处理,如光学图像处理、光学模式辨认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视察和分析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光的电磁性质。
实验原理
利用偏振片将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视察不同角度下偏振光的强度变化。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自然光源、偏 振片、检测器等。 2. 将自然光源通过偏振片转化为 偏振光。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3. 在检测器上视察不同角度下偏振光 的强度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不断进步,未 来波动光学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有望解决一些 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未来波动光学将会与量子力学、光子学等领域更 加紧密地结合,有望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场 景。
谢谢您的凝听
THANKS
VS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视察到不 同角度下偏振光的强度产生变化,分 析得出这是由于光的电磁性质导致的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定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讲授了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光 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概念,以
及波动光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实验二:光的衍射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单色光源、单缝或圆 孔衍射装置、屏幕等。
大学物理物理学波动光学共98张

02 干涉仪原理及应用举例
分波前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
通过双缝将单色光源的波前分割为两 部分,在屏幕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 条纹。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
洛埃镜实验
通过半透半反镜与反射镜的组合,实 现波前的分割与干涉。
利用双棱镜将波前分割,产生类似于 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分布。
分振幅干涉仪
薄膜干涉
光线经过薄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反 射后产生干涉现象。
根据光波叠加方式的不同 ,干涉可分为相长干涉和 相消干涉。
衍射现象及规律
衍射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障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 线传播路径并绕到障碍物 后面的现象。
衍射的分类
根据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 光波长的关系,衍射可分 为夫琅禾费衍射和菲涅尔 衍射。
衍射的规律
衍射现象遵循惠更斯-菲涅 尔原理,即光波在传播过 程中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 是一个新的波源。
辐射现象。
二次谐波产生过程包括基频光的 入射、非线性介质的相互作用和
二次谐波的出射三个步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次谐波产生效率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入射光功率、非线性
介质性质、相位匹配条件等。
参量振荡器和放大器原理
参量振荡器是一种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波振荡的器件,具有可调谐性、高效 率等优点。
参量放大器是一种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光波放大的器件,具有宽带宽、低噪声 等特点。
根据晶体内部原子排列方式和对称性,可将晶体分为七大晶系和十 四种布拉维格子。
晶体中光传播特性分析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在晶体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遵循斯涅尔 定律和菲涅尔公式。
光的偏振
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其振动方向会受到限制,形成偏振 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1
r2
E20
E0
振相幅位:差E 0 :2 E 1 2 0 E 20 2 2 0 2 10E 1 0 2 E 2 (0 rc 2o s r1 ) 2 13
1E10
三、光程和光程差 1.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 率不变,波速、波长改变,即
' u c/n
vvn
2.光程:
解:平行光向物镜入射将发生圆孔衍射,圆孔衍
射的中央亮斑就是位于无穷远处的一个物点的像。
则
D' 2x1
21.22f
D
21.2251 0.0 0 1 1 0 0 932.0103m
2.44106m
DD
41
例已题知显微镜物镜口径D =1.0nm(物镜相当于 直径为D的圆孔和一个会聚透镜的组合,由于
光的衍射,物点通过透镜所成的像点已不是一
个 几 何 点 ) , 焦 距 f =2.0mm, 波 长 为
λ=5.00×10-7m的绿色平行光沿光轴入射,求
像点的直径D′。
O θ
x1 D′
第一暗环
f
42
37
④明纹
asin(2k1),k1,2,3,
2
将缝分为2k+1个“半波带”,其中2k个“半波带” 的光在光屏处两两相邻半波带的衍射光相消,余 下1个半波带的衍射光不被抵消。
对应各级明纹位置:
xftan(2k1)f
2a
38
⑤光强分布 中央亮纹最亮。其他各级明纹
,随着级数的增加,由于被抵 消的半波带越来越多,抵消比 例越大,亮度逐渐降低。
632.8nm的光射在间距为0.022cm的双缝 上,求距缝1.8m的光屏上所产生的明纹间 距。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缝的间距为 0.45cm,在距缝120cm的光屏上形成的 明纹间距为0.15cm,求光源的波长并说明 是什么颜色的光。
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相干光源: 六、薄膜干涉 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
E1
频率,相位,振动 方向,传播方向
完全一样!
例如:氦氖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12
二.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满足相干条件的几束光
相干条件: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有恒定的相位差
相干光相遇时合成光的振动:
E1E10cos(t10-2r1)
1
E2E20cos(t20-2r2)
2
P点: E E 1 E 2 E 0 c o s (t )
波列
E2
E1 =(E2-E1) /h 波列长 L = c
10-8秒
10
普通光源:自发辐射
不同原子发的光 互相独立
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互相独立 互相独立:前后发光间隔,频率,相位,振动
方向,传播方向 例如:普通灯泡发的光;火焰;电弧;太阳光等等
11
激光光源:受激辐射
E2
=(E2-E1) /h
28
解:玻璃的折射率为1.50,故在增透膜的前后 表面两次反射都会有半波损失,欲使反射光干 涉相互削弱,应满足
2ne(2k1)
2
即:e(2k1) (k1,2,)
4n
550
em in4n4 1.38nm 99.6nm
29
例题(增反膜)
n0
n0 < n1 > n2 < n3 > n4
e1
n1 当入射光垂直入射时,欲
解:x332x323f
6f
a
a
fa x3 32 .5 1 0 4 3 .0 1 0 3m 0 .2 5 m
6 6 5 0 0 1 0 9
40
O
θ
D
第一暗环
f
二、圆孔衍射
1.衍射图样:
x1
D′ 中央亮斑(占光能的84﹪), 周围是明暗相间的圆环条纹。
2.中央亮纹的半角宽度:
arcsin(1.22)1.22
e2
n2 使反射光因干涉加强,各层
e3
n3 膜的最小厚度应满足
n4
n1e1
n2e2
n3e3
4
*高反射膜:在玻璃表面交替镀上高折射率和低
折射率的膜,达到更好的增反效果。
*一般情况下,玻璃表面不镀膜是其反射率小于
5%,镀三层膜时其反射率可达70%;激光器光
学谐振器一侧的镀膜多达15层,反射率高达
99%。
2
一、几何光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 光学基础。
•李普塞(1587~1619)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延森(1588~1632)和冯特纳(1580~1656)最早
制作了复合显微镜。
•1610年,伽利略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发 现了木星的卫星。
斯涅耳和迪卡尔提出了折射定律
23
例题 1.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的距离是0.2mm,
在双缝后80cm处的屏上,第一级明纹与第 三级明纹的距离为5mm,求所用单色光的 波长是多少?
2.杨氏双缝实验中,波长为500nm的第三级 明纹与某光波的第三级暗纹恰好重合,求 此光波波长是多少?
24
例题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波长为
2′ 相消
1 2 1′ 2′
A /2
半波带 半波带
将缝分为2k个“半波带”,偶数个“半波带”发 的光在光屏处干涉相消形成暗纹。
36
a
a sin
f
asink
对应各级暗纹位置:
xf tankf
a
③中央亮纹宽度(即:两第一暗纹间的距离)
x0
2f
tan0
2f
a
其他各级明纹宽度:xxk1xk f a
可见:中央明纹宽度是其他各级明纹宽度的2倍。
不宜太大(一般≯ 103 )
32
3.衍射的分类:
光源S
*
障碍物
观察屏
L
D
①菲涅耳衍射
L 和 D中至少有一个是有限值(如点光源S)。
②夫琅禾费衍射
L 和 D皆为无限大(如平行光入射)。
33
一、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实验装置:
S 光源
D
L2
a
L1
A
θ Oθ
BC
x P
P0 光屏
强度
(a) 实验装置
f (b) 衍射图样及强度分布
3
二、波动光学时期
• 1801年,托马斯·杨做出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 1808年,马吕发现了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反射时的偏振性。
托马斯·杨
惠更斯
牛顿
• 1815年,菲涅耳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1845年,法拉弟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强磁场中的旋转, 揭 示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
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
30
例题 用一厚度为6.64×10-4cm,折射率为1.58
的云母片盖在双缝的一条缝上,这时屏上 的中央明纹移到未覆盖时第七级明纹处, 求入射光波的波长。
31
10-3 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绕过不透明的障碍物或小孔偏离 直线传播的现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
阴 影
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可以和光波波长相比,
10-1 光 一、光的电磁理论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 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产生 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 不断地相互激发并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电磁 波。
6
二、光是电磁波
光是电磁波,把电磁波按 波长或频率的次序排列成谱, 称为电磁波谱。可见光是一种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范 围400nm~760nm频率范围为
通过以上研究,人们确信光是一种波动。 4
三、量子光学时期
光的电磁理论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的 分布和1887年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的量子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1923年康普
顿和吴有训用实验证实了光的量子性。至此, 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爱因5 斯坦
22
解:由杨氏双缝干涉明暗条纹位置关系,可得
x 2 2 2 x 2 2 2 d L 4 1 5 .8 2 9 .3 1 0 1 3 0 9 0 .6 m 1 .1 8 1 0 3 m
1 3 x L 1 3 2 d 2 1 5 .8 2 9 .1 3 0 1 3 0 9r a d 9 .8 2 1 0 4 r a d
①光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对应时间一个 T )
相位改变量为2 π
14
②在真空中,几何路程l,引起的相位改变为
2π l
在介质n中,几何路程l,引起的相位改变为
2πl' 2πl/n2πn l
等价于:真空中的路程nl带来的相位改变
15
③定义光程(即真空中的等效距离)
S1 n1
S2
L
x n2
L
1 n1L
2n1(Lx)n2x
P
n1L(n2n1)x
光程差: 21(n2n1)x
相位差: 2π2 12π(n2 n1)x
16
四、光的相干性
1.相干光源的获得(分波振面或分振幅)
分波面法: 分振幅法:
将点光源发出的P波阵面分割为两 部S分* ,使他们分别通过某些光学 装置,经反射、折射或者衍射后 在一定的区域里叠加而产两生束干相涉干
7.51014Hz~3.9 1014Hz,它
是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在真 空中,光的不同波长范围与人 眼不同颜色感觉之间的对应关 系如下
红 760nm~630nm 橙 630nm~590nm 黄 590nm~570nm 绿 570nm~500nm 青 500nm~460nm 蓝 460nm~430nm 紫 430nm~4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