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一)
老有所依人生感悟(精选22篇)

老有所依人生感悟(精选22篇)老有所依人生感悟篇1已过不惑的我虽也感受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艰辛,但因孩子尚在读书,父母身体还算可以,这种艰辛仅仅停留在父母生病需要陪护时,至于父母的养老问题还从未有过困扰和纠结。
而电视剧《老有所依》通过一些生活琐事,讲述了三个不同生活背景却又同样面临养老困惑的三个家庭的生活百态,进而折射出养老困局,将父母养老问题提到了生活日程上来。
剧情反映的是80后独生子女如何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的普遍困惑,也通过江木兰夫妇体现了坚韧乐观的当代精神,看后令人回味。
“作妈”方琼剧中方琼的“作”给不少青年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世人眼里子女孝顺、衣食无忧的方妈本应快乐地享受幸福的晚年,可她偏偏爱“折腾。
”为证实自己怀疑小保姆偷家里馒头的猜测,一口气蒸了50个馒头;为证实女婿与小保姆有染,偷偷盯梢,还在邻里间大肆诽谤、诋毁;为证实外孙女的“不孝”,不惜与孙亲家大动干戈;为证实女儿的孝心,从头至尾地拍片、检查,还无理地提出换家医院再做更细致地检查,她的霸道彻底惹火了女儿,“谁有病,谁忍着”。
方妈不止在家“作”,在养老院也不省心,整天闹得鸡飞狗跳,别人不安心,她自己也不痛快,常常一肚子委屈。
其实,她的种种“作”就是为了引起女儿的注意,得到家人的重视。
方妈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吃穿不愁,就是感到孤单寂寞、无依无靠,这让我联想到春晚上的小品“”,年迈的父母需要的不再是子女物质上的孝,更多的是子女时间上的孝和意愿上的顺,正如歌词所写“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啃老余淼余淼和田咪这对小夫妻虽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却好高骛远,总想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换取不劳而获的幸福,他们对母亲雅芝的啃和榨令人发指。
田咪时常利用余淼的“癫痫”骗取雅芝的同情和怜悯,可他们像个总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做生意需要赞助、买房子需要交定金、养孙子需要婴儿房……他们在啃老上可谓是绞尽脑汁,就连最后雅芝车祸后他们还要趁机大捞一笔。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观看了电视剧《老有所依》,感触颇深。
这部剧以其真实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代社会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养老问题,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剧中的几个家庭,各有各的困境和烦恼。
江木兰和吕希这对夫妻,在北京努力打拼,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却面临着双方老人的养老难题。
江木兰的父亲江开国,善良朴实,却因白内障几近失明。
吕希的母亲身体不好,需要时刻照顾。
他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努力平衡,身心俱疲,却始终坚守着对老人的责任和关爱。
这种艰辛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子女在面对养老问题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另一个家庭,田咪和余淼这对小夫妻,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对老人毫无尊重和关爱。
余淼自私懦弱,任由田咪欺负自己的母亲亚芝,甚至将母亲赶出家门。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哀。
亚芝对儿子的无私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让人不禁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不孝的子女,将父母的养育之恩抛之脑后。
还有雷颂华,虽然事业有成,但在照顾母亲方琼的问题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方琼性格强势,与女儿的相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这也反映出,在养老问题上,除了物质的保障,精神层面的沟通和理解同样重要。
子女即使给予了老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缺乏心灵的交流,也无法让老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
通过这部剧,我看到了养老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身体上的疾病以及精神上的孤独。
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为子女、为社会付出了所有,到了晚年,却无法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实。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的义务。
我们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老人,更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心和陪伴。
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唠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此外,社会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法治新征程》老有所依观后感

《法治新征程》老有所依观后感篇一法治新征程——《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看了《老有所依》这部剧,真的是感慨万千啊!咱就说,这法治新征程,可太重要了!剧里那些老年人面临的种种困境,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电视剧,能有多真实?但我觉得,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说不定现实中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呢!那些被骗光养老金的老人,他们的无助和绝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时候,法治就该站出来说话呀!我就在想,要是没有法律的保障,那这些老人得惨成啥样?可能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法律就像是一把大伞,得给这些弱势群体遮风挡雨。
可这伞是不是够大、够结实呢?我觉得也许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比如说,对于那些专门骗老人钱的坏蛋,是不是应该加大惩罚力度?让他们不敢再伸出那罪恶的手!还有啊,社区和相关部门在保障老人权益这方面,是不是能做得更多?我觉得这都是法治新征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然啦,光靠法律也不行,咱们每个人都得有点法治意识。
要是看到老人被骗,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勇敢站出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
也许有人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要是人人都这么想,那这社会还能好吗?这一路的法治新征程,任重而道远啊!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每一位老人都能真正老有所依!篇二法治新征程——《老有所依》观后感嘿,朋友们!看了《老有所依》这部剧,我真是被深深触动了。
这法治新征程,到底该咋走?剧里那些老人的遭遇,让我又心疼又生气。
你说那些个无良商家,咋就忍心骗老人的钱?还有那些不孝子女,把老人扔一边不管不顾,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这时候,法治要是不发挥作用,那还得了?我觉得吧,现在的法律是有,可执行起来是不是还得更给力点?有时候,那些违法的人没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是让更多人有恃无恐吗?也许有人会说,法律也不是万能的。
可我就想问了,法律要是不万能,那还能靠啥?再说说咱自己,咱们懂法吗?别光指望别人,自己也得学点法。
不然遇到事儿了,都不知道咋维权。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看了《老有所依》这部剧,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剧里的那些情节,就好像是把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揪心的一面给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
特别是江木兰和吕希这对夫妻,上有老下有小,那种被生活的压力追着跑,却又始终不放弃的劲儿,让我感触特别深。
江木兰的父亲江开国,是个特别朴实的老人。
他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总是小心翼翼地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
记得有一个情节,江开国的眼睛不好,却还自己摸索着在家里做家务,不小心打碎了碗。
他那种自责又无奈的表情,真的让人心疼。
他嘴里念叨着:“我这老了,不中用了,净给孩子添乱。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
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
可是他们心里想的,还是怎么能为子女多分担一点,怎么能少给子女添一点麻烦。
而我们做子女的,又有多少时候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这份心思呢?还有吕希的母亲,一个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的老人。
吕希和江木兰为了照顾她,付出了太多。
每天的翻身、擦洗、喂饭,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地做下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次,吕希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可是母亲却因为身体不舒服一直哼哼唧唧。
吕希强忍着疲惫,耐心地安慰着母亲,给她按摩,舒缓她的不适。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到,当我们面对生病的父母,能不能也像吕希这样,毫无怨言地付出呢?剧中还有很多老人,他们在养老院里的生活也让人感慨万千。
有的老人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有的老人身体不好,每天都在盼着子女能来看望一眼。
那个小小的养老院,就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反映出了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期待。
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我家隔壁的王爷爷。
王爷爷一个人住,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
有一次,王爷爷不小心在门口摔了一跤,还是路过的邻居把他扶起来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王爷爷出门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脸上也没了往日的笑容。
我妈妈看在眼里,经常会做一些好吃的给王爷爷送过去。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观看了一部名为《老有所依》的电视剧,感触颇深。
这部剧以其真实而深刻的视角,展现了当代社会中老年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年轻一代在赡养老人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让我对“老有所依”这个话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极具代表性。
江木兰,一位善良、坚强且有责任感的女性,她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努力平衡,为了给父亲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她的父亲江开国,一位朴实的老人,因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而默默承受着许多困难。
还有余淼和雷颂华等人物,他们在面对父母养老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都让人深思。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剧中所呈现的养老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难题。
剧中的老人们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身体上的病痛以及精神上的孤独。
有的老人因为子女工作繁忙而无人照顾,有的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得到良好的医疗保障,还有的因为与子女观念不同而产生矛盾。
这些问题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江开国,在年老体弱时,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选择去养老院生活。
然而,养老院的条件参差不齐,他在那里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照顾。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中那些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养老之所而四处奔波的老人们,他们的无奈和心酸让人动容。
还有余淼的母亲田咪,为了获取老人的钱财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及亲情和孝道,这也反映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一些人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对老人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同时,这部剧也让我看到了年轻人在赡养老人时所面临的压力。
江木兰作为一个职场女性,既要应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又要照顾好家庭中的老人和孩子,身心俱疲。
她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当代年轻人的不易,他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还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江木兰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孝道,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老有所依》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次深刻揭示。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观看电视剧《老有所依》,对我很有感触。
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使人倍感亲切。
由此也可以发现中国家庭亲情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于是我也想到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爱情。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在家庭伦理道德中,孝是最被重视和官方提倡的,几百年前“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的名句就在中国流传,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是为什么?这还需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说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朝董仲舒建立“三纲五常”以来,中国的儒家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层层剥削、从层管控的文化,于是打造了古代官吏明目张胆的对老百姓横征暴敛的现实;虽然历朝历代都在叫喊对黑道的打击,其实质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政权,而对于仅仅扰民的黑道历代皇帝都并不是很重视的,甚至说是不作为的。
况且,历代统治者也发现:“只要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造反”的真谛,由此他们依此确定着对老百姓蚕剥的程度,致使几千年来的中国人始终处于为解决饥饱而奋斗的状态之中。
由此中国古代的先人一生中要经受朝廷与各种黑暗势力的掠夺。
经过黑道、白道等各种利益集团掠夺之后,于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先人,劳其一生,也不会为自己的晚年留下多少财产积蓄,当他年迈体衰不能劳作之时,其生存不可避免的就会陷入危机之中;面对这一现实,历来讲究“仁”的儒家圣人们,于是提出了由其儿子为其养老的伟大构思,然而作为古人们的儿子,他们同样面临着与其父辈同样的命运,他们又有多少剩余积蓄来孝敬他们的父母呢?虽然中国的“孝”是历朝历代都在被官方赞扬,然而残酷的现实使“孝”的状况总是难于改变。
不过,正是这一伟大构思,却保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王权的稳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也就是中国人在虚伪的仁义道德掩盖下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基础。
如果说历朝历代在弘扬“孝”的文化是由于老百姓物质的匮乏所导致的,那么对于婚外情的打击也同样是出于对物质利益的需要。
婚外情是导致离婚的前提,离婚就面临家庭中的母亲将失去年迈时儿子对自己养老的义务,于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了对“淫”的打击。
观《老有所依》后感

观《老有所依》后感
之前只知道《老有所依》是一部播的很火的电视剧,只是到了今年我才看,因为以前会觉得,这样题材的电视剧对我来说似乎还有些遥远,有些沉重,因为感觉我还小,爸妈还年轻,只是在毕业两三年之后这样的感觉也就渐渐消散了,想法不再是刚毕业那会儿的想法,想想也会想一想,要是我一直是现在这样的状态,父母老了,我该怎么办,拿什么为他们养老?
很喜欢《老有所依》里面的江木兰,感觉她身上具备的一些品质正是我一直追求的,果敢,孝顺,能干,我想这就是几年后我想要成为的样子吧,但是最希望的也是想像她一样在一个自己有归属感的城市,有自己的房子,在婚后还能跟爸爸妈妈住一块。
喜欢《老有所依》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真实,比如老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里面老人面对自己养老时做出的一些糊涂事(当然,这也正是因为爱),还有一些反面的,比如于淼的老婆田咪(那是骨子的坏心眼),还有江木兰的婶婶(不喜欢她,但是想想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吧!!)
面对木兰爸爸眼睛的问题,卖房的问题,面对吕希爸爸的意外,吕希妈妈的瘫痪,我想这应该是把老年人的最糟的老年状态全部反应出来了吧,而这也真实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真实的原因,很多电视剧对然结局是完美的,但是就是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老有所依电视剧观后感

老有所依电视剧观后感作为一部真实题材的情感剧,《老有所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感慨。
剧中展现的老年人生活的细节和情感,让我不禁思考起年老后的生活和对待老人的态度。
首先,剧中对老年人生活的刻画非常细致入微。
剧中展现出老年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不仅在日常琐事中孜孜不倦地做着各种家务,还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和交流。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而且,在剧中每一个人物的故事中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和乐观。
这些细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年人的可贵之处,也让我思考起年老后应如何过好每一天。
同时,《老有所依》给我带来了对待老人的思考。
剧中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涵盖了老年人所面临的不同困境,比如生病、失去亲人、环境变迁等。
剧中,有的亲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冷漠,有的则关心备至。
这让我意识到,对待老人的态度和行为对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用爱心和耐心对待老年人,给予他们关怀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温暖。
剧中还展现了老年人面临的社交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曾经熟悉的街道、邻居和朋友们,渐渐地离去或消失。
老人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小,他们面临着孤独和无所依靠的境地。
这无疑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社区和家庭可以组织更多的活动,让老人们有机会交流和结识新的朋友。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老人福利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设施,让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除了剧情上的感受,剧中的演员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个演员都为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他们通过细腻的眼神和动作,传递出了老年人的情感和内心的世界。
特别是主演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塑造得十分真实可信。
观看他们的表演,我不禁被他们所传递的情感所打动,感觉自己与剧中人物产生了共鸣。
总的来说,电视剧《老有所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剧中的故事和角色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了老年人所面临的现实和困境,引发了我对待老人和关注老年人问题的思考。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多篇)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这几天看金牌导演赵宝刚的新剧《老有所依》情绪不是太,这倒不是因为剧情不,恰恰相反,因为剧情太能反映生活,太贴近现实,所以感触尤为深重,共鸣尤其强烈。
此前一直被媒体、观众挂在纸间、嘴间的养老话题也瞬间变得不再那么遥远,甚至如此之近,让人不敢想象老了以后该怎么办?!《老有所依》一开篇就将镜头对准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更直击独生子女家庭上上下下所面对的各种难题。
江木兰系超市主管,工作忙得不得了,老公吕希也忙忙碌碌,再加上一个女儿,一家三口虽繁忙却也透着令旁人艳羡的幸福与快乐。
但这一切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问题所打破:江木兰爸爸被车撞,住医院;年迈的爷爷没人管,走失在街头“老无所依”的尖锐矛盾顿刻立显。
在女儿江木兰非常孝顺,冒着工作被责罚的危险坚持回家照顾老人,并将老人接到北京。
与此同时,就医难等突出的社会矛盾也被摆上台面但如果仅仅如此,江木兰的遭遇也不算太惨。
接下来,她还有公公婆婆要伺候,要照料,还会有更多的矛盾与问题。
现实生活中诸如江木兰这样的七口之家并不少(妻子、丈夫、孩子+四位老人),小夫妻俩在接受各种工作重压的情况下还要兼具繁重的养老问题。
尤其是当老人病重或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时候,那种压力足以令人喘不过气来。
而由此带来的家庭纠纷、矛盾,甚至会让原本和谐的家庭濒临解体的边缘而现实也真的就是这么残酷。
这也难怪江木兰会对老公吕希慨叹——如果我还有兄弟姐妹该多?!至少他们能为我照顾照顾老人,帮我分担一下。
其实,江木兰的爸爸、爷爷还算是幸运的。
毕竟,女儿(孙女)很孝顺,(孙)女婿也不错,而且还能同住在北京。
现实生活中比他们凄惨的老人还很多很多。
子女不在身边或远在外地打工挣钱,自己有事没人照顾,尽管政府也在尽力做养老工作,力图让每个人都老有所依,事实却很难很难。
老无所依成了很多老年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有人认为老有所依就是让老人有房住,有吃穿,有钱花,实际情况远非这么简单。
观《老有所依》观后感

观《老有所依》观后感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虽也感受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艰苦,但因小孩尚在念书,爸爸妈妈人体还算能够,这类艰苦只是滞留在爸爸妈妈得病必须看护时,对于爸爸妈妈的老龄化问题还难以想象困惑和担心。
而电视连续剧《老有所依》通过一些生活琐事,叙述了三个不一样日常生活情况却又一样遭遇养老服务疑惑的三个家中的日常生活百相,从而体现了养老服务困境,将爸爸妈妈老龄化问题提及了日常生活日程上去。
故事情节体现的是八零后独生子怎样应对爸爸妈妈的老龄化问题的广泛疑惑,也根据江花木兰夫妻展现了坚毅开朗的当今精神实质,看后让人回味无穷。
“作妈”方琼剧里方琼的“作”给许多青年人观众们留有了深入的印像。
在大家眼中儿女孝敬、锦衣玉食的方妈本应快乐地享有幸福快乐的晚年时期,可她偏要爱“瞎折腾。
”为确认自身猜疑小保姆偷家中馍馍的猜想,一口气蒸了50个馍馍;为确认姑爷与小保姆有一腿,悄悄跟踪,仍在左邻右舍间大张旗鼓诬蔑、贬低;为确认孙女的“大逆不道”,甘愿与孙亲家母予人口实;为确认闺女的孝道,从头到尾地拍片子、查验,还蛮不讲理地明确提出换家医院门诊再做更细腻地查验,她的王道完全完美了闺女,“谁得病,谁强忍”。
方妈不仅在家里“作”,在敬老院也没皮没脸,一天到晚闹得鸡犬不宁,他人不舒心,她自身都不爽快,经常一肚子憋屈。
实际上,她的诸多“作”便是为了更好地造成闺女的留意,获得亲人的高度重视。
方妈是当代读书人的意味着,吃穿不愁,便是觉得孤独寂寞、孤苦伶仃,这要我想到到春夜里的搞笑小品“陪聊天”,年老的爸爸妈妈必须的不会再是儿女化学物质上的孝,大量的是儿女時间上的孝和意向上的顺,如同歌曲歌词所写“回家看看,就算给爸爸捶捶背部轻揉肩……”啃老族余淼余淼新疆和田咪这对小两口尽管拥有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但却眼高手低,老想凭着自身的自以为是、小招数获得投机取巧的幸福快乐,她们对妈妈雅芝的啃和榨骇人听闻。
田咪常常运用余淼的“癫痫病”骗领雅芝的怜悯和同情,可她们像个总也填不满意的无底深潭,做买卖必须冠名赞助、买房必须交订金、养小孙子必须孩子房间……她们在啃老族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就连最终雅芝车祸事故后她们还需要借机大捞一笔。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人物:江木兰吕希江开国江多福江援朝贾幸梅谢雅芝雷颂华淼淼田咪听着这名字就感觉有些新奇,老有所依,怎么养老啊?这是我担心但也得面对的问题,新闻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那么养老问题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有些感兴趣了,再看看是刘涛演的,我就决定看了……电视剧以北京这个大城市为北京,展现了现在年轻人一代一边要挣钱买房挣钱养家一边又要照顾家庭的多重任务,在北京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竞争激烈,物价高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矛盾一直在升级……木兰以一个女强人的身份出现,但是她确实很脆弱的,为了处理家庭的事情,工作差点被辞掉,但是正是她的孝顺,她的那颗孝心感动了我,我曾多少次被感动得留下了热泪,想想木兰,想想自己,我是怎么对待我的父亲的,她为了能让父亲和爷爷安享晚年,坚持要将父亲和爷爷接到北京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她的父亲为了不给女儿和女婿增加麻烦,都不愿意去北京,想就在老家养老,但是一连串的事故,买老年公寓被骗,几乎花光了两个老人所有的积蓄,还向银行抵押了老房子,最终一无所有只有勉强答应到北京和女儿一起生活……木兰为了让两老人安心养老,决定辞掉北京的一切,毅然回到老家和父亲、爷爷生活在一起,要知道,她从大学一毕业就一直在北京生活在超市上班,而且此时正值她提升店长的好时机,为了能让父亲和爷爷回老家安享晚年,她放弃了所有,她处处为两老人考虑,她的孝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感到汗颜…..吕希,木兰的老公,北京户口,虽然不是所谓的富二代,有钱人,但是他工作踏实,勤俭持家,特别爱护自己的老婆,家庭生活也看似和谐美满。
但是天不遂人愿,接二连三的不幸正在发生在他身上,母亲中风瘫痪在床,多亏他父亲那细腻的爱和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看到他们两个的爱情时,我真的感动了,这就是所谓的真爱,不离不弃,天荒地老,但祸不单行,一次更大的意外正悄然发生,吕希的父亲在洗澡时摔倒致死,从此,吕希的家庭就彻底破裂了,但是他没有消沉,因为他还有爱他的老婆和可爱的女儿…..江开国,木兰的父亲,一个和蔼、坚强、有爱心的老人,看到他我觉得很亲切,很舒服,是一个伟大的父亲……雅芝,一个善良、勤劳、溺爱的母亲,她爱自己的孩子,即便不是亲生的,但她给淼淼的爱是无穷尽的,为了淼淼的幸福她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但是她的爱也是对淼淼的害,溺爱杀儿,真的是哈,她的一生就没有为自己活过,除了在敬老院的日子,我想在敬老院的时光应该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吧,就在准备和开国(木兰的爸爸)结婚的那天,意外又一次出现了,这次是她的永别,为了救一个婴儿自己被车撞死,或许只有这样才是她最好的归属,她应该休息了,因为她太累了…….淼淼,田咪,恩爱的小两口,任性的小两口,也是我最讨厌的两个人,作为儿子、儿媳不但没有为母亲做过一点事,还永无休止的压榨母亲的血汗,特别是田咪,太恨他了,这样的人不晓得是怎样炼成的哈,在她自己认为是因为贫穷的原因,因为贫穷所以她想到的只有钱,成天想不劳而获或者走捷径致富,自己卖二手衣服、卖假药、炒股票,但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因为她想的全是歪门邪道,其实凭她的能力完全可以干好一样平凡的工作,但是她不走平常路,以至于在淼淼的妈妈死了后也没有一点悔意,还组织闹事者要求无理赔偿,看到这我真是心寒,为了钱可以致亲情于不顾,到最后他们也没有想明白雅芝为什么而死??我恨淼淼的无能软弱,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婆无休止地让步,让自己的妈妈无休止地伤心,他不知道自己的妈妈的心在滴血…..喜欢雷颂华的果敢和温柔的脾气,在超市里当店长,给职工的印象是不苟言笑,要求严格,但是一到家面对自己的妈妈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虽然她也会对自己的妈妈发脾气,但是她的出发点和心意完全是关心自己的妈妈,或许她的错就在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吧,她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以至于疏忽了或者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妈妈…..韩冬,一个让人鄙视的小三,但是她真的那么不能让人们原谅吗?她暗恋吕希七八年,她不图吕希什么东西,她看重的是吕希对老婆好、体贴人……或许吕希对她也有喜欢之情吧,但错就错在吕希已是有妇之夫,而且家庭和睦。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5篇)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5篇)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篇1)故事主要描述了三个家庭的老年人养老问题。
一个是日常老百姓,也就是刘涛饰演的木兰一家。
一个是中产阶级家庭,方老太太那家。
还有一个略贫困,就是那个一愿打,一个愿意挨的最气人的家庭。
三家里的老年人都是丧偶。
这使得很多问题就更为突出了。
先说余淼那一家。
因为穷,围绕的主要问题就是钱钱钱。
把老太太的存款压榨光再盯着养老金。
最后老太太车祸去世,连追悼会都不愿意开。
这样的人很夸张吧?但是世界上真的是有这样的人的。
没有钱,又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
钱的确可以衡量人心,但是钱买不来幸福,爱才能啊。
咪子这个角色吧,肯定年少的时候就不懂爱,看着她妈那样就知道。
长大后是变本加厉。
她也很可怜。
雅芝老太太就是太惯着儿子儿媳,太软弱。
再说木兰那一家。
四代一起的,迄今为止我的圈子里只见过一家。
眷顾的太多,责任就成为负担,最后只好一步步卸下自己的所拥有的。
有的时候,你的亲人能对你不好,你也能那样对你亲人吗。
何况是养育之恩。
有的时候去承担无法承担的东西,找不到理由放下啊。
到底是在大城市承受压力拼命赚钱一年见父母几次,还是留在小城守着父母没有什么奋斗的空间好呢?这里面,还牵扯到孩子的教育资源的问题,如果孩子长大后知道了会不会怪自己呢?人生到底怎么去选择,也只有去选择了才会知道。
最后说方老太太那家。
其实老太太就是一个字作。
她想引起关注,想去为女儿发现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以显示自己还能对孩子好的意义。
这样的老人,物质上是不空缺的,才可以撒娇——跟儿子要钱买药。
物质饱满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还只是有人陪自己说说话。
所以她能原谅骗自己钱的人,她觉得跟咪子在陪她说话。
赚够了钱,有了别墅和名车,最后发现自己想要的,不过是懂自己,能陪自己说话的人。
——这样比那种一开始没钱的或许更可悲。
这又不光光是老年人的问题。
多陪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说说话吧,至少我们还能陪在身边儿。
再插一点关于吕希出轨的事儿。
观《老有所依》有感

观《老有所依》有感
当电视剧《老有所依》播出后,作为现代的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中的养老问题。
我相信现在大部分家庭是和睦的美好的。
家里有爱自己和关心自己的父母以及超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在这个无比坚固的城市里或许只有钢筋水泥最有安全感但却总是冷的。
在现代年轻人的心里有生机的活着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此不断奋斗(这也是所有父母所盼的);但现在的老年人们最多的却是孤单的空巢老人居多。
在人老年的时候是最需要儿女陪伴的时候,但有大部分人都在忙碌事业无暇照顾老人。
当看到江木兰为能让家里的老人爸爸爷爷幸福的安详晚年和吕希产生过矛盾分歧;当木兰看到亚芝阿姨无助的身影时和弟弟(余淼)的不孝被人深深的痛责。
电视剧里演的这些虽说不是真的但他的题材是源于生活的,有人说电视剧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是让我们反省的深思,是让我们直观的看到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所以当这部电视剧播出后社会养老问题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看了《老有所依》这部剧,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剧里展现的那些老人的生活状态,真的是太真实,太戳心了。
就说其中有个情节,一位老人独自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地上半天起不来,那种无助和恐惧,让我心里揪得紧紧的。
他不停地呼喊着,声音越来越虚弱,可周围没有一个人能听到他的求救。
最后还是过了好久,子女下班回家才发现。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的父母、我们自己,老了以后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情况?还有一对老夫妻,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的时候,日子倒也能凑合着过。
可后来老爷子生病了,老太太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
想把老爷子送去医院,自己又搬不动,打电话给子女,子女却因为工作忙走不开。
老太太急得直掉眼泪,那种无奈和心酸,真的让人特别难受。
剧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下雨天,一位老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眼神里充满了孤独和失落。
他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却好像浑然不觉。
他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无关。
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那种寂寞,那种对陪伴的渴望。
也许他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许他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再想想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人。
我家隔壁的王奶奶,子女都在大城市打拼,很少回来。
王奶奶每天就一个人买菜、做饭、散步。
有一次我碰到她提着一大袋菜,走路都有点吃力,我就帮她提回家。
到了她家,看到屋子里冷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王奶奶一个劲儿地谢我,还说看到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孙女。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我们总是在说要让老人老有所依,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很多时候,我们忙着工作,忙着自己的生活,却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我们以为给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吃好穿好就是孝顺,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是我们的关心啊!就像剧里演的那样,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他们不图别的,就希望能有个依靠,能有个人在身边说说话,能在生病的时候有人照顾,能在孤单的时候有人陪伴。
原创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我看《老有所依》晓晓草41节的电视剧《老有所依》,真的看得我很心酸。
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不仅仅在反映80后一代独生子女要面对的养老问题,它揭示了更大更根本的人生的问题:生、老、病、死。
作为赵宝刚的又一部力作《老有所依》,经过了《奋斗》、《北京青年》这次将剧情锁定了当下养老问题,当走过奋斗的青春,历经无悔的青年期,开始面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这样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外加社会工作压力,生活怎能按部就班?记得我准备看这电视剧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说,她不想看,因为她不想面对自己的“老”这个问题,等到老了再看老的问题也不迟,现在看这个太伤感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老的时候我们再考虑“老”的问题还来得及吗?人生就如这列列车,我们终究是要下车的,无论你是愿意或者是不愿意,你做好准备还是没有做好准备。
只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必须下车而已……我看这部电视剧,想到更多的就是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养老问题?说实在的,我们的父母一辈,比起我们而言,真的是幸福多了,一般家庭至少有兄弟姐妹三个以上。
遇到事情有人分担,有人商量,老大事情忙有老二去做;儿子没有时间有闺女帮着;我们那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基本还是很传统的教育,赡养父母,啃老为耻。
不能说是愚忠愚孝,也谈不上什么道德楷模,至少受过一些教育的人都明白,必须做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这一代人很少会把我们的父母送进养老院之类的。
可是,我们的孩子,80后,90后的他们,独生子女,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他们的思想中有很强的自私欲和占有欲,他们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的,父母把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他们,无论是他们眼里的“白富美”,还是“高富帅”,都以父母的财富在给自己贴金。
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我们那一代人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下,滋养了多少像于淼那样的一类啃老族啊!作为中年的我们,我们不能不考虑我们自己的养老问题,靠国家的那点养老金可以养老吗?物价上涨那么快,那点养老金能解决什么问题?靠我们的子女吗?等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要养4个老人,有可能还有上上一代的老人,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又放开政策,可以养第二胎,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要面对4个老的,2个小的,这压力何其巨大啊?他们自己2个小了负担已经是够大的了,哪还有精力、还有能力赡养我们老的呀?我们60后一代的养老,必须要靠我们自己。
老有所依电视剧观后感(精选5篇)

老有所依电视剧观后感(精选5篇)老有所依电视剧观后感(篇1)昨天又看了几集《老有所依》,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好久没有看电视剧这么感动过了。
还好早上爬起来的时候眼睛木有肿起来。
子女有子女的难处,父母有父母的苦楚。
看到吕希的妈妈为了不拖累儿子咬舌自尽,泪水模糊了双眼。
养儿防老,养儿防养,余淼的妈妈养到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地痛。
不敢说以后要做一个多孝顺的人,可做人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拉扯大自己的父母。
城市的灯红酒绿有时候会迷离了我们双眼,看不清眼前的路,放大了我们如尘埃小的哀伤,无限延伸,以为着全世界都欠你的,你的父母也是欠你的。
其实,不然。
如果曾经有抱怨,有过这种想法的人,都是幼稚的表现。
从你呱呱坠地是一个完整的你的那一刻开始,这个世界就不欠你什么。
父母或许给不了你想要的,可是他们却给了你他们所仅有的,这份爱比天高比地大。
我既然是一个健康的人,那么就应该少一点抱怨少一点烦恼,多一点进取多一丝希望。
我有手有脚,想要的东西自己去创造,我有头脑和思想,渴望的东西自己去争取。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
不用刻意去在乎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想,我需要清楚地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快乐不快乐,活在别人的眼里将永远失去自我。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那么这个世界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不堪。
就算是不堪也是你自己的不堪,与世界无由,更与父母无关。
妈妈说,她后悔着那一年没有让我再复读一年,我是那么地想去复读。
现在的我觉得我不后悔,虽然没有考上本科会是我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我不会让这个遗憾束缚着我的一生。
我在大学里认识几个很好很好的人,她们很善良对我很好,她们的好,她们的真让我感到了温暖,这个城市因为有她们而更加地吸引着我。
暖心而温情!我眷恋着这份美好,我亦舍不得这份真情!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在这几年中的变化,人亦变得成熟起来。
工作了,漂泊在红尘中人亦染上了尘埃,心却变得越发清晰了。
我越来越渴望阳光,越来越希望自己做一个温暖的人。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老有所依》,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这部剧里的人物和情节,就跟发生在咱身边似的,特别真实。
就说江木兰和吕希这小两口吧,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江木兰的爸爸江开国眼睛不好,还不小心走丢过,这把一家人急得哟,满世界找。
那种着急和担心,真不是演出来的,我感觉就像是真事儿。
木兰这角色,真是让人心疼又佩服。
她在超市上班,工作累得够呛,回家还得照顾老小。
有一回,她刚下班,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结果一进家门,就看到孩子在哭闹,老人身体又不舒服。
她连口气都没喘,就又忙前忙后。
那场面,我看着都觉得累,可木兰愣是咬着牙撑着。
还有吕希,一个大男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也有扛不住的时候。
他妈妈瘫痪在床,他得伺候着。
有一次,他给妈妈换尿布,动作稍微重了点,妈妈就不高兴了,说了他几句。
他心里委屈啊,跑到外面偷偷抹眼泪。
这一幕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谁都不容易,谁都想把日子过好,可有时候就是力不从心。
剧里的老人也各有各的难处。
田咪和余淼这两口子,那叫一个不省心。
田咪整天就想着从老人那里弄钱,对婆婆是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有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婆婆生病了,想吃口热乎的,田咪在那阴阳怪气,就是不给做。
看着老人可怜巴巴的样子,我真想冲进电视里把田咪骂一顿。
再说说江开国,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自己偷偷去养老院。
到了养老院,他看着陌生的环境,心里别提多失落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的都是女儿。
他那小心翼翼、又满怀牵挂的样子,真让人心酸。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好几次都忍不住掉眼泪。
不是我泪点低,实在是这剧太戳心了。
它把生活里那些难事儿、那些无奈,全都摆在你面前,让你没法逃避。
咱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快,年轻人压力大,顾不上家里的老人。
老人们呢,也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总是自己默默忍着。
可到头来,一家人的关系反而变得生疏了。
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的爷爷奶奶。
小时候,他们把我带大,给我做好吃的,陪我玩。
《老有所依》观后感

《老有所依》观后感《老有所依》是由赵宝刚导演、陈彦编剧的一部很接地气的电视剧,凡是看过此剧的人无不感慨万分。
我非常喜欢这部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真实反映老年生活的故事了,不仅仅是因为居中有众多实力派演员挑大梁,更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现实生活中的我。
剧中以江木兰和吕希的家庭生活为主线,演绎出了当代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沉重,这种沉重一方面反映在经济压力上,另一方面反映独生子女在父母患病后所面临的那种无奈。
江木兰从安徽考到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超市做经理。
她的父亲江开国和爷爷江多福都生活在老家,江开国因为白内障看不清楚在寻找多年失散的儿子时被车撞了,此时江木兰意识到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江木兰把父亲和爷爷街道北京照顾,这就意味着她和吕希要买一个更大的房子,但是江木兰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了,江开国为了不拖累女儿,将自己的住房抵押并交了六万元购买生态养老中心的房子,没想到竟然是一个骗局,骗子卷款逃跑了,江开国只好卖掉房子还贷款搬到北京和女儿住在一起。
吕希的父亲因心梗意外死亡,他的母亲丧失语言能力瘫痪在床,通过家政他们找了一个保姆,保姆是一个人格扭曲的人,经常虐待吕希的母亲,事发后保姆逃走了,几经交涉家政赔款四万元。
可是瘫痪在床老人怎麽办?江木兰和吕希跑了很多家养老院,条件好的费用要八千至一万,条件一般的没有床位,两千多的条件又太简陋,老有所依这四个字在剧情中显得是那么空洞。
我受剧情的感染,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
我也是个独生女,与江木兰与吕希所不同的是,我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生活的经历是一样的,我特别同情剧中的江木兰和吕希的处境,时常被纠结的剧情而伤心落泪,我太理解他们的苦衷了。
我的父母现如今都已九十岁高龄了。
母亲身体状况还好,父亲身患多病,九七年做了喉癌全喉切除手术,带喉管不能说话;零六年又做了膀胱造瘘,插尿管挂尿袋,腿不能行走,丧失了自理能力。
为了照顾二老,九七年我们一起搬到三居室居住。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电视剧老有所依》是一部由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出品的家庭情感剧,该剧以普通家庭为主线,讲述了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倡导了积极的价值观和人性的温暖。
该剧的主角是一个中年夫妇,他们名叫李明和王丽,他们有一个年轻的儿子。
他们与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面临着工作和经济压力、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婚姻生活的种种矛盾。
然而,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却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困境的坚守与执着。
在我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被剧中人物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真实性所打动。
无论是李明还是王丽,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特别的聪明才智和特殊的背景,他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他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庭,我看到了自己在剧中人物中的影子。
本剧以细腻的刻画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矛盾。
特别是在剧中的一些关键时刻,李明和王丽之间的争吵和激烈的情绪引起了我深思。
他们的冲突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利益,更多的是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情节,剧中将关系和爱情的复杂性呈现出来,让人有所共鸣。
同时,剧中还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都会面临的困境。
在剧中,李明和王丽都是普通的职场工人,他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生活的困难。
他们努力工作,付出了很多,但生活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这种现实的描绘打动了观众的内心,让人们对生活中的不公和不平感到焦虑。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电视剧老有所依》展现了人性的温情和满足感。
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有,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对家庭和亲情的承诺,他们依然相互支持和关怀。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到敬佩和感动。
通过这部剧,观众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
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一大亮点。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整个剧情,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除了李明和王丽之外,还有他们的亲戚朋友、同事和邻居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几天北京、东方、安徽、浙江四大卫视黄金时间热播电视剧《老有所依》,我不但一节不拉地自己盯着看、且还拉着家人看、介绍给朋友看。
无论白天黑夜眼前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剧中那个瘫在床上不能言语的老太太被
保姆惨打的情景,一想起就心惊胆颤,以至于有天正儿八经地同儿子说起我们将来的养老问题,弄得孩子愣愣地看了我好久,最后扔下句你还这么年经想那些干吗呀?就头也不回地做自己的事了。
为什么我对这个剧如此着迷呢?其实这个剧说起来就是时下独生子
女4+2+1的生活模式,三个家庭呈现出三种看似不同实质相似的老人生活,生活富足不愁吃穿的“作妈”;为儿子奉献了一切最终却被赶出家门的慈母;不想给女儿添麻烦却不经意间总是给女儿惹麻烦的纯朴父亲。
表面是《老有所依》实质是老所无依。
孩子们不是不孝,实在是生活的压力逼得他们孝不起来,作妈方琼的子女条件都很好,她自己也是个退休的知识分子,生活优渥但精神空虚,为了引起别人的关心注意屡次买假药上当受骗,自己却心甘情愿,只因为骗子的花言巧语能逗她开心。
在家里嫌保姆不好,到养老院仍是不合群,她的种种“作”就是为了引起女儿的注意,从而觉得自己没被人忽略,她就是觉得没人重视孤单寂寞无所依靠,她渴望与人交流,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一天的工作做下来早已精疲力竭那还有闲情逸致与她聊天,她们只能尽量满足她的物质生活却无法将她的精神丰盈起来。
吕西一家是这个剧的重点描写对象,小两口是双独,他们自己也生了一个独生女儿,吕西的父亲意外身亡后留下了中风的母亲,这个母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不能动不能说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一切,心知肚明就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儿子媳妇要上班只好请了个保姆服侍,那个乡下女人将自已在家所受的怨气全都发泄到老太太的头上,对老人不是打就是骂,让老人忍饥挨饿,家里的好吃的全被她偷吃了,最可气的是她老公每打她一次她就会打老人一次,甚至将老人打得头破血流也不屑一顾,每次老人见到自己的儿子媳妇只是流泪想说却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保姆虚情假意的的演戏,看着这个老太太流泪我也跟着流泪,人要是走到了这一步真是生不如死啊。
当最终老太太生命垂危再一次送到医院抢救时久不能开口的母亲拚尽全力从牙缝里崩出了“别救了!”三个字,这一刻儿子是心如刀绞推开大门一头冲到了门外泪如雨下。
说句良心话这个儿子媳妇是相当孝顺的,但他们都是普通的职工,两头的父母加上自己的孩子以及房子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压得他们睡下去就不想爬
起来,他们要工作要挣钱要照顾老人孩子分身泛术。
联想到我们同样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有一天老了身体也不能动了那该
怎么办呢?看了这个剧我总是和尚念经似的来来去去地念叨这个事,老东西倒很淡定说:“上养老院呗。
”可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没儿没女才上养老院,我有儿子干吗要去养老院呢?再说养老院的人假如打我怎么办呢?听说好点的养老院在经济上是常人无法消受得起的,为这事一想起就头大就害怕,那天我郑重其事地同儿子说:“等你结婚成家之后我们就自己余钱防老为将来上养老院做准备了。
”儿子笑着说“上什么养老院啊,那里可有人打你的唉!”我知道他是在吓我,但是对将来进养老院的事我的确是畏惧的。
这些日子来身体连连出故障,头脑老是昏昏沉沉,颈椎连同半边身子疼得日夜不能睡觉,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于是尽量多做运动,有天早上去拉单杠,刚刚跳起来双手吊上单杠双脚离地好高,陡然眼前一黑双手一滑整个身子硬生生的摔了下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好久好久动弹不了,当时我以为肯定骨裂了,还好因为我平时总是猴子似的坐不住所以骨头没那么脆弱,只是软组织受伤,其时只有一个人在家,好在有姐姐,一个电话打过去,四姐给我吊了两瓶水总算将眩晕暂时压了下去。
好景不长前几天晚上下班路上,有人跟我打招呼,当时头上载着头盔,头一扭肚子不能动了,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脖子就那么僵僵的挺在那里一动不能动,夜里翻来覆去不能睡觉,其时家里仍是光棍一条,老东西在北京出差,儿子在南京学习,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千里迢迢,电话打过去又能怎样?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不说,只好自己忍着吧。
好在姐姐多,电话打给了五姐,诉了半天苦,姐午睡都没睡就带我去推拿,几天下来虽有所恢复坐在这里敲字脖子仍是扯着疼。
一连串的打击让我真有点望老却步,随着岁月的流逝,你突然觉得不服老不行,尽管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说我不像将做奶奶的人,而且我的心理年龄的确还很年轻,可是生理的老化让你不得不慨叹岁月的无情,这一年最明显的就是本来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如今是银丝飘飘了,且头发的数量也直线下降;额上的皱纹也庭院深深深几许了;最要命的是动不动就失眠就腰疼就头晕就脑胀就有一股无名之火要暴发。
这不是更年期而是典型的心理障碍,人一病气就多,身体好不起来一切烦恼就纷至杳来,夜里睡不着时爬起来看书,看着看着就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世界靠谁都靠不住,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人变老是自然规律,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去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我那不老的心。
人生在世必
须时时记得角色的转换,无论对人对事问心无愧就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自己的身体养好才是头等大事,这不论于子于已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回头再看《老有所依》中的那个江家,之所以儿子媳妇啃老归根结底还是儿子无能,因为儿子有病身体不好,母亲一直宠他爱他为他付出了一切,到最后不但不知道报恩,还将老母逐出家门。
养出这样的儿子她能老有何依?由此得到启示,对孩子切忌百依百顺无条件地付出,否则只能老了流浪街头,后悔莫及。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为了老有所依,我们在积累好经济实力的同时更要加强体能的锻炼,切不可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老人不缺吃不缺穿,缺少的是温情是健康的体质,这老有所依依谁呢?只能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