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地形图

北美洲地形图

电气图形符号北美洲地形图

北美树种的简介

天润木业TIANRUN INTERNA TIONAL CO.,LTD 白橡 White Oak 产品名称:白橡 White Oak Quercus spp 其他名称:白栎木、柞木、橡木 产品描述:白橡广泛分布于美国东部区,木质坚硬沉重,机加工性能良好,干燥收缩率大;白橡木的颜色、纹理、特征及性质会随产地变化,南方白橡生长速度较快,且木质较硬和较重,纹理粗犷易加工,涂装效果好,在家具业有广泛应用。按南方北方产区分别销售,南方材色质较白,有色差;北方材颜色偏灰但颜色均匀,南北方价差不大。 主要用途:建筑材料、家具、地板、室内建筑装饰、室外装饰、模制品、门、橱柜、枕木、木桥、制酒桶用木条、棺材及吊桶等。 红橡 Red Oak 产品名称:红橡Red Oak Quercus spp 其他名称:红栎木橡木 产品描述:广泛分布于美国东部地区,木质坚硬沉重,机加工性能良好,干燥缓慢;红橡木的颜色、纹理、特征及性质会随产地变化,南方红橡比北方红橡生长迅速,且木质较硬和较重,通常按产地区分并分南方北方出售,南方材颜色偏红,有色差,适合做较深色涂装产品;北方材颜色偏浅红,偏白,且颜色均匀,适合做浅色产品,南北方价差大。 主要用途:建筑材料、家具、地板、室内建筑装饰、木线条、门、橱柜、棺材及吊桶等。 水曲柳 White Ash 产品名称:美国水曲柳 White Ash Fraxinus spp 其他名称:白腊木白元南槐北槐白橼 产品描述:分布于美国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总体强度性能,加工性能良好,适合干燥气候;木材通常平直,带有粗糙均匀纹理,木材颜色和供应情况随产地而变,故常以地区分类,并以南槐及北槐出售,南方材较白,一般质地较轻,有色差;北方材偏淡黄色,质地较硬,但容易有心边材现象,南北方价差很小。 主要用途:家具、地板、建筑室内装饰、高级细木工制品及模制品、橱柜、门、手柄、体育用品及车制品等 朴木 Hackberry 产品名称:美国朴木Hackberry 其他名称:朴木、孔雀木 产品描述:分部在美国东部,其边材与心材之间差异很小,心材为灰黄色至浅棕色,有黄色条纹,朴木烘干前后均极易进行蓝染,具有不规则木纹,纹理精细均匀。朴木硬度、重量均适中,具有中等抗弯曲强度,抗震动性能好,但刚性较差,具有良好的抗蒸汽弯曲能力。 主要用途:家具厨柜、细木工制品、门及装饰线条。 比重(当含水量为12%时): 0.68 平均重量(当含水量为12%时): 769公斤/立方米 平均体积收缩率(湿材到含水量6%的木材): 12.6% 硬度: 6049牛顿 弹性模量: 12237兆帕 比重( 当含水量为12%时): 0.63 平均重量(当含水量为12%时): 705公斤/立方米平均体积收缩率(湿材到含水量6%的木材): 10.8% 弹性模量: 12549兆帕 硬度: 5738牛顿 比重(当含水量为12%时): 0.6 平均重量(当含水量为12%时): 673公斤/立方米平均体积收缩率(湿材到含水量6%的木材): 10.7% 弹性模量: 11977兆帕 硬度: 5871牛顿 比重(当含水量为12%时): 0.53 平均重量(当含水量为12%时): 593公斤/立方米平均体积收缩率(湿材到含水量6%的木材): 13.5% 弹性模量: 8205兆帕 硬度: 3914牛顿

北美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培训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北美洲的自然基本特征 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位于西半球北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其中美国经济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力。 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除了美国与加拿大两国为发达国家,其余的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 北美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有着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水平,是思想最开放、最自由的大洲,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面积:2422.8万Km2(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地形: 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 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000-5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岭等。美国阿拉斯加洲的麦金利山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 水系: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属大西洋流域的面积约占全洲的48%,属太平洋流域的各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为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 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国西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240米。北美洲是个多湖泊的大陆,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Km2,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

北美洲地形,气候特点

北美洲的山脉走向基本为三个纵列带:东部山地和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北美洲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气候,落基山为北美洲最大的分水岭,造成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匀,阿拉斯加、加拿大沿太平洋海岸(水汽通道的迎风坡)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而落基山西经120°以东(水汽通道的背风坡)除东南部佛罗里达半岛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外,大部分地区仅有500毫米左右。 北美洲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河口形成典型的鸟爪状三角洲,就是因为北美洲的山脉走向(西北---东南向)基本为三个纵列带所形成的。 1.北美洲位置: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温度带),中纬度(纬度带);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临北冰洋。 2.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分西、中、东三大地形区,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中部平原、 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北美洲地势的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具有这种地势特点的大洲还有哪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3.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广、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狭长。 4.北美洲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1)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西部高山阻挡了太平洋水汽深入内陆,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狭长地区的原因:西部高山阻挡了太平洋水汽深入内陆。 (3)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冬季有时短时间内气温会下降20℃,用地形解释原因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冬季寒冷的极地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也可以深入内陆,导致温差变化大。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密西西比河的水流平稳,原因是流经地区地势较平坦。其干流流向是自北向南。其支流流向是从两侧向中部汇集,原因是东西高、中部低。 密西西比河水量变化不如亚洲季风区内河流的水量变化大,原因是亚洲季风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大。

中国空白地图

中国地理填图集 一、 填写特殊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 二、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三、填写省级行政区简称 认读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记忆轮廓) 四、填写五类地形名称 五、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 六、填出图中37条河流的名称 七、填出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水电站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 ; B ; C ; D ; E ; F ; G ;H ; I ;J ;K :L________________。 (三)填写湖泊名称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 (四) 在图中填注“ ”符号所在的城市名称 来

东南侨乡物华天宝齐鲁大地中原之洲九省通衢芙蓉国度 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 岭南热土锦秀壮乡天涯海角西南山城天府之国壮美高原 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 彩云南国雪域高原古朴秦川丝路咽喉江河之源塞上江南 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海上花园三山两盆繁华都会祖国宝岛 澳门新疆香港台湾 其中:省_______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___个 特别行政区___个 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 从北到南位于沿海的省区: 自东向西按逆时针方向延边的省区: 沿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 沿长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 沿珠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的省区: 你知道哪些省区之最……: 面积最大:新疆面积最小:澳门跨经度最多: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多:海南省岛屿最多:浙江邻国最多:新疆海岸线最长:广东临省区最多:内蒙古陕西跨热量带最多:甘肃跨自然区最多:甘肃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 我国地震最多:台湾管辖海域最广:云南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云南 海外华侨最多:福建人口总量最多:河南人口密度最大:澳门 甘蔗最多:广西小麦最多:河南米最多:湖南 花生最多:山东煤炭最多:山西 中国地理填图练习7(中国的交通) 填出图中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 填出图中主要的交通干线及所示城市的名称,并思考从哪些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 填出图中主要的航线及港口城市的名称,并分析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知识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一、选择题 读“北美洲地形图”,回答1~2题。 1.关于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主要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C.主要位于热带 D.西北隔白令海峡与欧洲相邻 2.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够体现沿图中MN 一线地势特点的是 A.B. C.D.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后完成3~4题。 3.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4.导致A、B两地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分布C.地势因素D.地形因素 5.美洲自然环境南北各异,经济发展部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美洲地势起伏大,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B.南美洲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 C.北美洲混血人种所占比例超过其他大洲 D.南美洲电脑软件产业居世界首位。 6.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 7.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B.落基山C.喜马拉雅山D.阿尔卑斯山8.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工作组启动了“两洋铁路”(连接巴西和秘鲁、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拟建中的“两洋铁路”将穿越世界著名的 A.喜马拉雅山脉B.落基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9.下图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关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处为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B.南、北美洲均分布着山地、高原和平原 C.南、北美洲高原、平原均是南北相间分布

北美木材知识介绍

北美木材知识介绍 中文英文拉丁文 白云杉White Spruce Picea Glauch 红云杉Red Spruce Picea Rubens 黑云杉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恩氏云杉Engelmann Spruce Picea engelmannii 屋柱松Lodgepole Pine Pinus contorta 短叶松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高山冷杉Alpine Fir Abies Lasiocarpa 冷杉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 铁杉/冷杉群 (Hemlock/Fir) 中文英文拉丁文 加西铁杉 Western Hemlock Tsuga heterophylla 便冷杉 Amabilis Fir Abies amabilis 大冷杉 Grand Fir Abies grandis 花旗松/ 北美黄杉 Douglas 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白松木树种群 (Spruce/Pine/Fir) 【产品简介】SPF(云杉Spruce-松树Pine-冷杉Fir)俗称加松,是一种针叶木规格材的名称,由云杉、松树和冷杉树种组合而成。这些树种的性质相近,广泛分布于加拿大的森林中。SPF规格材的纤维强度高,重量轻并且易加工,是建造木结构房屋和桁架的优良材料。SPF 规格材经过窑炉干燥,使木材线条平直、尺寸稳定。其洁净、偏白色

并带有小树节的优美外观使其也适合用于室内装饰。用途:建筑工地口料、木方,装修龙骨,托盘面板,包装箱板,家具板材,楼梯踏板、扶手,木结构房屋墙体和桁架等。 产品等级:SE A级 J级二级三级四级 欧洲云杉/赤松 木材品种:云杉 一般而言,云杉木颜色浅。大多白色到浅黄色,边材和心材区别很小。生长轮形状较淡,通常纹路垂直、非渗水、质地细微到中等。 用途 由于容易成型和粘合,云杉用于造船。由于共鸣品质优良,它也用作大钢琴、声学吉他和其它弦乐器的共鸣板。由于比同等重量的钢制组件强度高,加西云杉也用于建造飞机模件组件。它几乎无嗅无味,因此适用于食品储存和加工。

区域地理(北美洲)部分

北美洲 北美与北美洲,拉丁美洲与南美洲有什么区别?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区。 北美是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区,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 一、位置围 1、绝对位置:纬度:10°N---85°N 经度:50°W---170°W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以温带为主) 相对位置: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邻太平洋,北接北冰洋 南临墨西哥湾。(三洋一湾) 2、.北美洲: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 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概况: (1)以高原山地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地势:西高东低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 (2)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公里。 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 西岸南半部海岸较平直。 重要的海湾海峡:白令海峡、哈得湾、墨西哥湾 (3)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 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4)地形大致如图 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 海岸山落基山密西西比河谷地 A、西部高山区:山脉 ,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北美落基山南美安迪斯山脉) B、中部平原: 特点--广阔 , 密西西比平原和大平原 北部湖泊众多成因与冰川活动有关; 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 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C、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美国) 特点:古老,低矮 ( 2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

北美AAR介绍

关于美国铁路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摘要:根据1 966年交通运输法案(49U.S.C103第3(E)(1)条),美国成立了联邦铁路管理署(FRA),其最主要职责是保证铁路安全条例颁布实施,负责铁路系统的安全监管。美国铁路技术法规由FRA负责组织相关协会制定草案、递交法规提案,经国会讨论通过后,以“联邦法Title 49交通运输”颁布施行,涉及轨道铺设、旅客服务、货车安全、信号安全及检查维护的规定。英国铁路的技术标准均由相应的协会和技术机构制定发布实施,最著名的是北美铁道协会(AAR)发布的技术标准,保障各公司的机率车辆及其部件的互换性、兼容性,协调各成员之间安全与运输方面的问题。按照AAR标准规定,美国铁路运行的机车车辆及其部件必须经过认证,确保制造材料、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互换性和经济性。 1、美国铁路的管理体制及技术法规 1.1美国铁路管理体制 美国铁路网由700条铁路构成,线路总长35 298 km,拥有130万辆货车,2 000台货运机车,8 900列客运机车车辆及动车组。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美国铁路货运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每吨公里的雇员数量却大幅下降。美国铁路网拥有7个I级铁路公司、数百个Ⅱ级区域性铁路公司和Ⅲ级短途铁路公司。美国铁路50%的机车归运营公司所有,各大公司拥有自己的车辆和线路,其货物运输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营公司联合完成。 根据1966年交通运输法案(49U.S.C103第3(E)(1)条),成立了联邦铁路管理署(FRA),其主要职责是保证铁路安全条例颁布实施,提供铁路管理援助计划,支持改进国家铁路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的研究及发展,恢复东北铁路客运通道,加强政府对铁路运输服务的支持。FRA不直接管理铁路企业。铁路企业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依照技术法规和标准自主管理,约束各企业的行为。与FRA有关的协会主要有3个:北美铁道协会(AAR)、美国铁路小运输公司协会(ASRRA)和美国公共运输协会(APTA)。 FRA日常最主要的职责是负责铁路系统的安全监管,其安全处负责具体的安全监察业务,下设8个地区安全监察部,共有750名安全监察员(其中总部2 5 0名),分为联邦一级和州一级。FRA的安全监管工作对象是铁路运营公司,除了对铁路运营公司提出安全建议并与其签约外,主要依靠分布于各地的工作人员遵照技术法规和现场工作人员工作手册对铁路运营公司以及设备进行现场检查。采用日常抽查和轨检车检测方式,检查项目包括设备的状态和铁路运营公司安全项目管理手册的执行情况,铁路机车车辆、线路、信号、桥梁等设施、设备及列车运营状况,对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事故调查,对大桥的安全也有专人监管。检查人员可以随时按照现场工作人员工作手册进行检查,如有违反规定的,依照法规出具罚单,罚款进入财政部通用项,如遇紧急情况,检查人员有权停止列车运行。 1.2美国铁路技术法规 美国铁路技术法规由FRA负责组织相关协会制定草案、递交法规提案,经国会讨论通过后,以“联邦法Title49交通运输”颁布施行。“联邦法Title49交通运输”有A、B两个副标题,标题A部分为“运输部行政法规”,标题B部分为“与运输有关的其他法规”。FRA铁路法规一般以“联邦法Title49交通运输”《第2章---联邦的铁路运输部》编号No.200—299发布,内容涉及轨道铺设、旅客服务、货车安全、信号安全及其检查维护的规定,其中与铁路动力设备有关的技术法规主要包括9个方面:货车安全标准--CFR2l 5,机车安全标准--CFR 229,蒸汽机车安全标准--CFR 230,铁路安全设备标准--CFR 231,客运设备安全标准--CFR 238,货车制动系统安全标准--CFR 232,货车尾部反光设备安全标准--CFR 224,防误撞系统安全标准--CFR 229、238和电控制动安全标准。 FRA通过以下措施确保铁路安全性:(1)联邦法(CFR,其中运输为Title 49);(2)执行

北美洲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

东西高、中部低。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山系,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因为处在板块之间的交界处,碰撞形成各种地形,最后在东部形成山系,也是北美洲最早发展农业和工业的地方,中部形成平原,适合发展平原,以及在东部形成了山地,发展了园艺业和采矿业。 北美洲地势的特点是() 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地势的特点为东西高、中部低.故选C. 北美洲地形概况 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岭等。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麦金利山海拔6193米,为北美洲最高峰。 东带和中带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关于北美洲的地理知识介绍

关于北美洲的地理知识介绍 【北美洲概况】 名称: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 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 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区域: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 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 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居民】 人口:462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以纽约附近和伊利湖周围人口 密度,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而面积宽敞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 陆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

民族:大多数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人。此外还有因纽特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语言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 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 半岛与岛屿: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 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兰岛为世界岛。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20%,海拔200?00米的平原和丘陵约占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全洲平均 海拔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 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东部山地 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 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落与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 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 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 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 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000?500米;中带包 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 斯喀特岭等。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峰。东带和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北美洲-美国》练习题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北美洲-美国》练习题

《北美和美国》基础知识点 1.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观察地形对北美天气变 化的影响图 (1)落基山脉对北美气 候产生了什么影响?(当温 和湿润的西风①到达西北部 海岸时,受到落基山脉的阻挡,使其影响仅限于沿海地区,与西风有关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就仅分布在沿海地区。广大的大陆内部难以受到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它也是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的原因之一) (2)中部平原对北美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③可从北冰洋上空长驱直达南部墨西哥湾,气温突然下降,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墨西哥暖湿气流④也可自由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3)从图中可看出,从北部来的干冷风②为何可越过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达东海岸?(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为

古老的高原山地,经过长期侵蚀,海拔低,对气流运动影响不明显) 2.美国自然条件的四个特点: ①绝大部分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②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③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条件。密西西比河在29oN处注入墨西哥湾;④美国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 3.美国的农业。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地区生产专门化程度高,其好处是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诠释美国农业带分布: 农业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有密切关系,我们只要将两者对照,就能根据气候的分布理解农业带的分布特点。

2020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15北美洲__美国

第二部分第十五讲北美洲——美国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导致A处的自然带向高纬地区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 C.洋流D.海陆位置 解析:A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该自然带向高纬延伸。 答案:C 2.造成甲→乙→丙三处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的原因是( ) 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 C.海拔差异D.地形差异 解析:由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甲、乙、丙三地降水存在明显差异,进而造成自然带的差异,故造成甲→乙→丙三处自然带变化规律的原因是水分差异。 答案:B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动100米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塞布尔岛是由( ) A.板块挤压隆起形成B.生物遗体堆积形成 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D.海流携沙冲积形成

解析:由题干可知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可知,塞布尔岛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由图可看出,塞布尔岛远离陆地,所以可以推断塞布尔岛由海流携沙冲积而成。 答案:D 4.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B.向东 C.向南D.向北 解析:根据塞布尔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岛位于盛行西风带,在盛行风作用下,该岛向东移动。 答案:B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 ) A.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荒漠带 C.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的气候类型由北向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带,图示迁徙线路不会经过该自然带,故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 A.2月至6月B.4月至8月 C.7月至11月D.11月至次年3月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美洲王蝶停留于墨西哥米却肯州的季节应是北方寒潮多发的季节。每年的秋冬季节北美洲受北冰洋附近强冷空气和中央大平原的地形因素的影响,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气候寒冷,致使美洲王蝶迁徙到纬度更低的米却肯州。故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018·烟台期末)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渔业产值名列全美之首,水产品加工业发达,安克雷奇是该州最大城市及主要渔港。读下图,完成7~8题。

北美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北美洲的自然基本特征 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位于西半球北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其中美国经济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力。 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除了美国与加拿大两国为发达国家,其余的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 北美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有着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水平,是思想最开放、最自由的大洲,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面积:2422.8万Km2(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地形: 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 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000-5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岭等。美国阿拉斯加洲的麦金利山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 水系: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属大西洋流域的面积约占全洲的48%,属太平洋流域的各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为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 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国西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240米。北美洲是个多湖泊的大陆,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Km2,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

北美的地形与气候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北美洲地形与气候》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七一班章节名称北美洲的地形与气候学时 1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限定为北美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①将所学的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及地图的使用,运用到分析具体的区域特征中去。②学会如何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情感。 学生特征 从年龄特点看,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在心理上,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只学习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地球和地图;从空间认知来说,学习了陆地和海洋。学习了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气候,为北美洲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区域,没有形成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接触过地形、气候等概念,但没有实际运用的能力。不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概括地理事物特征、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能力还有待培养。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① ② 1 2 运用并分析已有知识 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 用 方 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1 2 3 4 1 1 1 2 多媒 体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形雨的形成 北美洲的三大地 形区 气候区的分布 农业区分布 A C B G E C E B 地形会影响气候 三大地形区 气候分布的特征 农业区的分布规 律与气候 2 5 8 8 气象 频道 光盘 光盘 光盘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归纳北美洲 地形、气候和农业区 通过读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 教学难点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 相互关系 注意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北美洲试题

期末复习三《北美洲》 一、单项选择题(16*3=48分) 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处南部是某种农作物的故乡,并且至今是这种农产品的主产区,这种农作物是() A. 小麦 B. 玉米 C. 咖啡 D. 天然橡胶 2.关于图中各地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发展亚热带水果 B. ②处发展乳肉、家禽、蔬菜 C. ③处发展棉花 D. ①处发展粮食作物 图1表示某海城。回答3—4题 3.影响B地区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和极地东 风B.洋流和地形 C.太阳辐射和西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

4.若B地所临大洋上低气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北京秋高气爽 B.江淮地区正值伏旱 C.北半球冷空气频频南下D.开普敦温和多雨 下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 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 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 是() ① 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 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 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 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 ③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8.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9.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0~11题。 表1

北美树种的简介

白橡 White Oak 产品名称:白橡 White Oak Quercus spp 其他名称:白栎木、柞木、橡木 产品描述:白橡广泛分布于美国东部区,木质坚硬沉重,机加工性能良好,干燥收缩率大;白橡木的颜色、纹理、特征及性质会随产地变化,南方白橡生长速度较快,且木质较硬和较重,纹理粗犷易加工,涂装效果好,在家具业有广泛应用。按南方北方产区分别销售,南方材色质较白,有色差;北方材颜色偏灰但颜色均匀,南北方价差不大。 主要用途:建筑材料、家具、地板、室内建筑装饰、室外装饰、模制品、门、橱柜、枕木、木桥、制酒桶用木条、棺材及吊桶等。 红橡 Red Oak 产品名称:红橡Red Oak Quercus spp 其他名称:红栎木橡木 产品描述:广泛分布于美国东部地区,木质坚硬沉重,机加工性能良好,干燥缓慢;红橡木的颜色、纹理、特征及性质会随产地变化,南方红橡比北方红橡生长迅速,且木质较硬和较重,通常按产地区分并分南方北方出售,南方材颜色偏红,有色差,适合做较深色涂装产品;北方材颜色偏浅红,偏白,且颜色均匀,适合做浅色产品,南北方价差大。 主要用途:建筑材料、家具、地板、室内建筑装饰、木线条、门、橱柜、棺材及吊桶等。 水曲柳 White Ash 产品名称:美国水曲柳 White Ash Fraxinus spp 其他名称:白腊木白元南槐北槐白橼 产品描述:分布于美国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总体强度性能,加工性能良好,适合干燥气候;木材通常平直,带有粗糙均匀纹理,木材颜色和供应情况随产地而变,故常以地区分类,并以南槐及北槐出售,南方材较白,一般质地较轻,有色差;北方材偏淡黄色,质地较硬,但容易有心边材现象,南北方价差很小。 主要用途:家具、地板、建筑室内装饰、高级细木工制品及模制品、橱柜、门、手柄、体育用品及车制品等 朴木 Hackberry 产品名称:美国朴木Hackberry 其他名称:朴木、孔雀木 产品描述:分部在美国东部,其边材与心材之间差异很小,心材为灰黄色至浅棕色,有黄色条纹,朴木烘干前后均极易进行蓝染,具有不规则木纹,纹理精细均匀。朴木硬度、重量均适中,具有中等抗弯曲强度,抗震动性能好,但刚性较差,具有良好的抗蒸汽弯曲能力。 主要用途:家具厨柜、细木工制品、门及装饰线条。

区域地理之北美洲与北美地区

区域地理之北美洲与北美地区 区别:北美与拉丁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它们的划分依据及分界线各是什么? 北美与拉丁美洲的划分依据 经济发展水平 分界线:美国与墨西哥边界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划分依据 自然地理特征相对独立 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170°W—90°W----20°W 读图查找: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多半岛、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巴芬岛、墨西哥湾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 1、地形特征:以山地、平原为主:①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②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③冰川地形广布(北部多湖泊)。 北美洲地形剖面图(沿40N°纬线)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

地形对水系的影响: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北部,纵贯大平原,是世界第四长河。水量大,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条件。 科罗拉多大峡谷: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罗拉多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 死谷:-86米西半球陆地最低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构造性洼地,该地是北美大陆最低、最热和最干燥的一部分。

北美地区和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定稿版

北美地区和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北美地区和美国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25oN—85o N,20oW—120oW -180o)西半球北部,大部分处于西经度。 2、海陆位置: 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范围: 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2.主要河流和湖泊: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1)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

(2)圣劳伦斯河: 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 (3)五大湖 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是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五大湖的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相通,注入大西洋。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①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 ②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地形 ③为什么在北美东部降水量是从沿海向 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东部山脉低缓

3.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 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纽芬兰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三、人文区域特征 当地居民: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均为黄种人 外来移民:欧洲各国白人、非洲黑人、拉丁美 洲移民和亚洲移民及其后裔 语言:以英语为主 宗教: 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加拿大考点:原P123 (1)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 (2)国土面积世界第二-----地广 (3)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 (4)南部地区工农业发达的原因: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市场 E开发历史(工业+资源+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