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合集下载

建筑构件:隔墙隔声量组合设计及效果对比解析

建筑构件:隔墙隔声量组合设计及效果对比解析

建筑构件:隔墙隔声量组合设计及效果对比解析大部分国家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隔墙大多采用粘土砖,240mm 粘土砖墙的隔声量在50dB以上,隔声效果好。

但当今的建筑隔墙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为了环保需要,建筑已禁止使用粘土砖, 因为制作粘土砖会破坏耕地;另一方面,由于新型建筑体系以及高层建筑要求自重轻,使隔墙结构趋向于轻薄。

轻质墙体的隔声量普遍较低,单层墙一般都达不到50dB.通常在45dB以下,这就使得隔声效果与传统的粘土砖墙相比要差.目前常用的隔墙材料和构件主要有5大类,它们的隔声状况大体如下:(1).混凝土墙200mm以上厚度的现浇实心钢筋混凝土墙的隔声量与240mm粘土砖墙的隔声量接近,150〜180mm厚混凝土墙的隔声量约为47〜48dB,但面密度200kg/m2的钢筋混凝土多孔板,隔声量在45dB以下..砌块墙A砌块品种较多,按功能划分有承重和非承重砌块。

常用砌块主要有陶粒、粉煤灰、炉渣、砂石等混凝土空心和实心砌块;石膏、硅酸钙等砌块。

砌块墙的隔声量随着墙体的重量厚度的不同而不同。

面密度与粘土砖墙相近的承重砌块墙,其隔声性能与粘土砖墙也大体相接近.水泥砂浆抹灰轻质砌块填充隔墙的隔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墙体表面抹灰层的厚度•两面各抹15mm〜20mm厚水泥砂浆后的隔声量约为43〜48dB,面密度小于80kg/m2的轻质砌块墙的隔声量通常在40dB 以下.(3).条板墙砌筑隔墙的条板通常厚度为60mm〜120mm,面密度一般小于80kg/m2,具备质轻、施工方便等优点.条板墙可再细划为两个分类:一类是用无机胶凝材料与集料制成的实心或多孔条板,如(增强)轻集料混凝土条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钢丝网陶粒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等,这类单层轻质条板墙的隔声量通常在32〜40dB之间;另一类是由密实面层材料与轻质芯材在生产厂预复合成的预制夹芯条板,如混凝土岩棉或聚苯夹芯条板、纤广 • *ay 维水泥板轻质夹芯板等。

隔声计算噪声

隔声计算噪声

xxxxxxxxxx构件隔声及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8年10月目录1基础条件 (4)1.1项目概况 (4)1.2分析条件 (4)2围护结构构件隔声量 (9)2.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要求 (9)2.2外墙和内墙结构的空气隔声量 (11)2.3楼板结构的空气隔声量和标准化撞击声压级 (12)2.4门窗的空气隔声量 (14)2.5屋顶空气隔声量计算 (14)3背景噪声计算 (15)3.1外围护结构组合隔声量 (15)3.2实际噪声衰减量 (16)3.3室外噪声源对室内背景噪声影响 (17)3.4其他噪声源室内背景噪声计算结果 (17)4结论 (17)1基础条件1.1项目概况项目选址xxxxxxxxxxxxxxxxxxxxx。

项目总投资xxxxxxxxxxxxx万元,建筑用地面积为xxxxxxxxm²,总建筑面积xxxxxxx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xxxxxxxxxm²,地下室建筑面积xxxx㎡,其中计容建筑面积xxxxxxxxm²,基底面积为xxxxxxxxm²。

建筑基底面宽xxxxxxxx米,进深xxxxxx米。

效果图图 1.11.2分析条件(1)环境噪声影响值1)室外交通噪声根据项目环评报告可知,项目所在地为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2 类标准。

项目北侧10m 处为XXXX,因此项目北侧30m 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 类标准。

南侧15m 处为既有XXXX,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对于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 dB(A)、夜间55dB(A)执行。

图1-2,监测结果见表1-1。

X图 1.2 项目噪声监测点位置示意图表1-1 周围环境噪声值检测结果单位:dB (A)根据室外声环境分析报告,场地内4a类声环境功能区1.5m高度处昼间噪声最大值为68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55dB(A),传达到建筑表面处为64dB(A),本次分析室外昼间噪声取值为64 dB(A)。

完整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完整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118-20101总则1.0.1为减少民用建筑受噪声影响,保证民用建筑室内有良好的声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学校、医院、旅馆、办公建筑及商业建筑等六类建筑中主要用房的隔声、吸声、减噪设计。

其他类建筑中的房间,根据其使用功能,可采用本规范的相应规定。

1.0.3本规范中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采用A声级作为评价量。

本规范中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为关窗状态下昼间和夜间时段的标准值。

医院建筑中应开窗使用的房间,开窗时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标准值宜与关窗状态下室内允许噪声级的标准值相同。

昼间和夜间时段所对应的时间分别为:昼间,6:00~22:00时;夜间,22:00~6:00时;或者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

室内噪声级的测量应按本规范附录A 的规定执行。

1.0.4民用建筑隔声、减噪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A声级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2.1.2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 pressure level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

单位为分贝,dB。

2.1.3空气声air-borne sound声源经过空气向四周传播的声音。

2.1.4撞击声impact sound在建筑结构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

2.1.5单值评价量single-number quantity按照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规定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关注对象在100Hz~3150Hz中心频率范围内各1/3倍频程(或125Hz~2000Hz中心频率范围内各1/1倍频程)的隔声性能后,所确定的单一隔声参数。

《建筑隔声》PPT课件

《建筑隔声》PPT课件

提高轻型墙隔声能力的措施: (1)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弹性材料(玻璃棉、岩棉、泡沫塑料)分隔,
做成夹层结构。则隔声量比同重量单层墙提高很多。
(2)避免板材的吻合效应引起的谐振,应使各层材料的体(面)密度不同而 厚度相同,在质量定律范围内,可以得到较理想的隔声。
(3)当将空气层的厚度增加到7.5cm以上时,在大多数的频带内可以增加隔声 量8~10dB。
A:接收室的吸声量 A0=10m2 (规定的标 准) 共测100-4000Hz的17个1/3 倍频带的隔声量,得到隔声曲线。
撞击声的计量
撞击声是建筑空间围蔽结构(通常是楼板) 在外侧直接撞击而激发的,但接收的是被 撞结构向建筑空间辐射的空气声。为了能 比较不同材料和构造方式的楼板对撞击声 的隔绝性能,须保证各自的撞击能量和形 态是一样的,为此,需使用一个国际标准
二、建筑隔声基础
1、声波传入围护结构的三种途径 1)空气。通过孔洞、缝隙传入。 2)透射。声波结构产生振动再辐射 3)撞击和机械振动。结构振动再辐射
空气声(air borne sound) 固体声(solid borne sound)
2、声音的透射:
声音透过建筑物从一个侧面向另一个侧面传播的现象为声音的 透射,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直接透射与间接透射两类。
如果板在斜入射声波激发下产生的受迫弯曲波的传播 速度C f 等于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波传播速度Cb时,即出现C f = Cb时,将产生“吻合效应”,这时,墙板非常“顺从”地跟随 入射声波弯曲,使大量声能透射到另一侧去,形成隔声量的低 谷。 声波无规入射时,每种隔声材料都会在某一频率上发 生吻合效应,也只会发生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这一范围有一 下限频率,被称为“临界频率”,在隔声曲线上的低谷称为 “吻合谷薄”、。轻、柔的墙体吻合频率高;厚、重、刚的墙体吻 合频率低。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整理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整理

1.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①多孔材料,板状材料,穿孔板,成型顶棚吸声板,膜状材料,柔性材料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1。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2。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其他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强吸声结构,帘幕,洞口,人和家具,空气吸收(空气热传导性,空气的黏滞性和分子的弛豫现象,前两种比第三种的吸收要小得多)。

吸声与隔声有什么区别?吸声量与隔声量如何定义?它们与那些因素有关?答:吸声指声波在传播途径中,声能被传播介质吸收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隔声指防止声波从构件一侧传向另一侧。

吸声量:指材料的吸声面积与其吸声系数的乘积,单位为m2。

隔声量:指建筑构件的传声损失,,单位为(dB)。

它们主要与构件的透射系数有关,和构件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有关。

2. 衍射的定义: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影响因素:障碍物的尺寸或缝孔的宽度与波长接近或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3.解释“波阵面”的概念,在建筑声学中引入“声线”有什么作用?答:声波从声源发出,在某一介质内向某一方向传播,在同一时刻,声波到达空间各点的包迹面称为“波阵面”,或“波前”。

“声线”主要是可以较方便地表示出声音的传播方向;利用作图法确定反射板位置和尺寸。

波阵面为平面的称为“平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称为“球面波”。

4.什么是等响线?从等响线图说明人耳对声音的感受特性。

答:等响线是指响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频谱特征曲线,从等响线图可知:1.人耳在高声压级下,对声音频率的响应较一致;2.在低声压级下,人耳对于低于1000Hz的声音和高于4000Hz的声音较不敏感,而对1000Hz~ 4000Hz的声音感受最为敏锐;3.在同一频率下,声压级提高10dB,相对响度提高一倍。

建筑声学介绍与墙体隔声应用

建筑声学介绍与墙体隔声应用

建筑声学介绍与墙体隔声应⽤建筑声学介绍与墙体隔声应⽤ ⼀、声学术语名词诠释 共振:空⽓中传播的声能激发物体产⽣振动。

质量定律:在理想条件下(墙⽆限⼤,墙体是⽆刚度⽆阻尼的柔性墙⾯),墙体的单位⾯积质量越⼤,墙体的隔声性能越好,质量每增加⼀倍,隔声量增加6分贝。

粉红噪声:对⽩噪⾳低频声的补偿。

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原理:材料中存在多个贯穿微孔,声波导致孔中空⽓运动,与材料边缘摩擦,使声能转换成热能。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共振结构在声波激发下振动,部分振动能量转换成热能⽽损耗。

允许噪声等级:为了保证某区域所需的安静程度⽽规定的⽤声级标准的噪声限值。

空⽓声:⽣源经过空⽓向四周传播声⾳。

撞击声:在建筑结构上撞击⽽引起的声⾳。

隔声量:墙或间壁⼀⾯的⼊射声能与另⼀⾯的透射声能相差的分贝数。

单位dB计权隔声量RW:建筑构件在实验室测量所确定的空⽓隔墙的单值评价量。

频普修正量C (A计权粉红噪声):当声源为粉红噪声频率特性时,因空⽓声隔声频普不同⽽对空⽓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修正值。

单位dB频普修正量C tr(A计权交通噪声):当声源为交通噪声频率特性时,因空⽓声隔声频普不同⽽对空⽓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修正值。

单位dB降噪系数NRC:通过对中⼼频率200-2500HZ范围内的各1/3倍频带来的吸声系数测量值进⾏计算,所得到的材料吸声特性单⼀值。

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DnT,W:房间之间空⽓声隔声在现场测量所确定的空⽓声隔声单值评价量。

⼆、隔声与吸声的区别: 隔声: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的影响,房间之间需要隔声。

隔声与吸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的吸声材料不⼀定是好的隔声材料。

声⾳进⼊建筑维护结构有三种形式。

1)通过孔洞直接进⼊。

2)声波撞击到墙⾯引起墙体振动⽽辐射声⾳。

3)物体撞击地⾯或墙体产⽣结构振动⽽辐射声⾳。

前两种⽅式为空⽓声传声,第三种⽅式是撞击声传声。

吸声: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

第七章 建筑隔声ppt课件

第七章 建筑隔声ppt课件
➢ 双层玻璃之间最好留较大的间距,同时两层玻璃不 要平行放置,以免引起共振和吻合效应。
➢ 在两层玻璃之间沿周边填放吸声材料,把玻璃安放 在弹性材料上,如软木、海绵、橡胶等。
精品课件
10
fc fc fc
精品课件
11
wall_H wall_M wall_L
source
Sound transmis精s品io课件n through a wall 12
精品课件
13
三、双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绝
单靠增加墙的厚度来提高隔声量既不经济,也不合理。
把单层墙一分为二,做成留有空气层的双层墙,则 在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隔声量有显著的提高。
21
五、门窗的隔声
门窗是隔声的薄弱环节。一般门窗的结构轻薄,而且 存在较多的缝隙,隔声能力往往比墙体低很多。
1、门的隔声 门的隔声特性比墙体差。 原因:重量比墙体轻;门周边有缝隙;
提高门的隔声能力的方法:
➢ 做好周边的密封处理。 如采用橡胶、泡沫塑料条、毛毡处理,加垫圈。
➢ 采用厚而重的门扇,如钢筋混凝土门。 ➢ 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精,品课用件 性质相差较大的材料叠合22
精品课件
9
2、吻合效应
随着频率的升高,隔声量会有一个较大的降低,这种现象是
由吻合效应产生的,临界频率称为“吻合临界频率”f c 。 薄、轻、柔的墙,f c 高;
厚、重、刚的墙,f c 低。
噪声对人影响的频率范围主要在100~2500Hz,吻 合效应发生在这一范围的处理方法:
➢采用硬而厚的墙板来降低临界频率 ➢采用软而薄的墙板来提高临界频率
问题: 墙体轻,根据质量定律,隔声性能差,难以满足隔声 要求。
措施: ➢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隔开,做成复合墙板。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一、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没有进行声学处理的房间里,人们听到的声音,除了由声源直接通过空气传来的直达声之外,还有由房间的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它设备经多次反射而来的反射声,即混响声(reverberant sound)。

由于混响声的叠加作用,往往能使声音强度提高10多分贝。

如在房间的内壁及空间装设吸声结构,则当声波投射到这些结构表面后,部分声能即被吸收,这样就能使反射声减少,总的声音强度也就降低。

这种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来降低室内噪声的降噪技术,称为吸声(sound absorption)。

1.吸声材料材料的吸声性能常用吸声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来表示。

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用α表示。

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01~1.00之间。

其值愈大,表明材料的吸声效果愈好。

材料的吸声系数大小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声波频率及声波入射角度等有关。

通常把吸声系数α>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absorptive material)。

吸声材料不仅是吸声减噪必用的材料,而且也是制造隔声罩、阻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不可缺少的。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它分纤维型、泡沫型和颗粒型三种类型。

纤维型多孔吸声材料有玻璃纤维、矿渣棉、毛毡、苷蔗纤维、木丝板等。

泡沫型吸声材料有聚氨基甲醋酸泡沫塑料等。

颗粒型吸声材料有膨胀珍珠岩和微孔吸声砖等。

表10-2如前所述,多孔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声有较好的吸声能力,但对低频声的吸声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低频声的吸收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共振原理制成了一些吸声结构(absorptive structure)。

常用的吸声结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把不穿孔的薄板(如金属板、胶合板、塑料板等)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背后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这就构成了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建筑声学] 第3讲 吸声、隔声与噪音控制

[建筑声学] 第3讲 吸声、隔声与噪音控制
• 影响多孔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 • (4)材料的密度
• 对于同一种吸声材料,当厚度一定而密度改变 时,吸声特性也会有所改变,但是比增加厚度 所引起的变化小。
对于玻璃棉, 较理想的容重 是12-48Kg/m3, 特殊情况使用 100Kg/m3或更 高。
二、多孔吸声材料
【 材 料 、 构 造 与 吸 声 】
• 驻波管法
• 驻波管法是测量材料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方 法。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测试材料的表面而被反 射时,在管内就形成驻波。测出极大声压级和 极小声压级的比(驻波比),可按下式计算材 料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0
1 10
4 10L 20
L 20 2

• 式中,ΔL—声压级极大值和声压级极小值之差, 单位为dB
三、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 材 料 、 构 造 与 吸 声 】
三、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 材 料 、 构 造 与 吸 声 】
• 共振频率:
c f0 2 p L(t )
• 上式使用的条件是孔距在孔径的2倍以上 (即 穿孔率一定时,孔径不能太大而孔数不能太 少),穿孔率和空腔厚度都不应过大。当穿孔 率大于0.15、空腔厚度大于20cm时,应按下 式计算。
建 筑 声 学
第三讲 吸声、隔声与噪音控制
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 概念。
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 概念。 材料的吸声性能: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 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
材料的隔声性能: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 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
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 概念。 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 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象, 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 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的结构特性是:材料中具有大量 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 一定的透气性。

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

离心玻璃棉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

离心玻璃棉可以制成墙板、天花板、空间吸声体等,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减少室内噪声。

离心玻璃棉的吸声特性不但与厚度和容重有关,也与罩面材料、结构构造等因素有关。

在建筑应用中还需同时兼顾造价、美观、防火、防潮、粉尘、耐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离心玻璃棉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离心玻璃棉能够吸声的原因不是由于表面粗糙,而是因为具有大量的内外连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

当声波入射到离心玻璃棉上时,声波能顺着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引起空隙中空气分子的振动。

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和空气分子与孔隙壁的摩擦,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

离心玻璃棉对声音中高频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影响离心玻璃棉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厚度、密度和空气流阻等。

密度是每立方米材料的重量。

空气流阻是单位厚度时材料两侧空气气压和空气流速之比。

空气流阻是影响离心玻璃棉吸声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流阻太小,说明材料稀疏,空气振动容易穿过,吸声性能下降;流阻太大,说明材料密实,空气振动难于传入,吸声性能亦下降。

对于离心玻璃棉来讲,吸声性能存在最佳流阻。

在实际工程中,测定空气流阻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厚度和容重粗略估计和控制。

1、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显著地增加,但高频变化不大(高频吸收总是较大的)。

2、厚度不变,容重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亦增加;但当容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变得密实,流阻大于最佳流阻,吸声系数反而下降。

对于厚度超过5cm的容重为16Kg/m3的离心玻璃棉,低频125Hz约为0.2,中高频(>500Hz)的吸声系数已经接近于1了。

当厚度由5cm继续增大时,低频的吸声系数逐渐提高,当厚度大于1m以上时,低频125Hz的吸声系数也将接近于1。

当厚度不变,容重增大时,离心玻璃棉的低频吸声系数也将不断提高,当容重接近110kg/m3时吸声性能达到最大值,50mm厚、频率125Hz处接近0.6-0.7。

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

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

K — 结构的刚度因素,kg /(m2s2 )
f0

1
2
1
1.4 107 (

K)
mL
一般情况下,K=(1~3)×106kg/(m2s2),当板的 刚度因素K和空气厚度L都比较小时,根号内第二项 可以略去。但是,当L较大,超过100cm,共振频率 就几乎与空气层厚度无关了。该结构的共振频率一
般在80~300Hz之间,属低频率吸声,常见的薄板厚 度为3~6mm,空气层厚度为3~10cm。其吸声系数 一般在0.2~0.5之间。
具有二者的特征
薄的板材如钢板、铝 板、胶合板、塑料板、草 纸棉板、石膏板等按一定 的孔径和穿孔率穿上孔, 在背后留下一定厚度的空 气层,就构成了穿孔板共 振吸声结构。
•单腔共振吸声结构(如左
图)的腔体中空气具有弹 性,相当于弹簧,孔颈中 空气柱具有一定质量,相 当于质量块,整个结构可 以看作是质量块和弹簧的 共振系统。当声波入射到 共振器时,空气柱将在孔 颈中往复运动,由于摩擦 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
• 声波传入围护结构的三种途
径:
• (1)经由空气直接传播,即
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和孔洞 传播。例如敞开的门窗、通 风管道、电缆管道以及门窗 的缝隙等。
• (2)透过围护结构传播。经
由空气传播的声音遇到密实 的墙壁时,在声波的作用下, 墙壁将受到激发而产生振动, 使声音透过墙壁而传到邻室 去。
• (3)由于建筑物中机械的撞
当入射声波频率与单腔共振结构的固有频率一致 时,产生共振,吸声效果最佳。单腔共振结构的固有 频率为:
f0

c
2
P (t 0.8d )L
f0 — 共振频率(Hz) c — 声速,一般取34000cm / s;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培训目的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分析: 噪声传播途径
声波传入维护结构的三种途径: 1.经由空气直接传播,即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和孔洞传播。 2.透过围护结构传播。经由空气传播的声音遇到密实的墙壁
时,在声波的作用下,墙壁将受到激发而产生振动,使声 音透过墙壁而传到邻室去。 3.由于建筑物中机械的撞击或振动的直接作用,使围护结构 产生振动而发声。
前两种情况,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称为 “空气传声 ”。而第三种情况,是振动直接撞击构件使构件发声,这 种声音传播的方式称为 “固体传声”,但最终仍是经空气 传至接收者。对空气传声与固体传声的控制方法是有区别 的。
构造隔声方法:
• 1,石膏墙体隔声构造-----减弱隔壁传来的 固体声和透射声
• 2,楼板的隔声构造------减弱固体声 • 3,隔振设计------消灭噪声源 • 4,吊顶构造
石膏墙基本隔声构造
设计及施工说明
LOGO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4章 建筑隔声

第4章 建筑隔声

RW确定方法
1)使用空气声隔声的标准曲线与实际隔声频率特性曲 线进行比较,同时满足32分贝原则和8分贝原则的隔声最
大的标准曲线的500Hz的隔声量为Rw。
2)32分贝原则:100~3150Hz的16个1/3倍频程构件隔声 量比标准曲线低的分贝数总和不大于32dB。
3)8分贝原则: 任一100~3150Hz的1/3倍频程构件隔声量 比标准曲线低的分贝数不超过10dB。——单值
窗玻璃:足 够间距、密 封
吸声
(3)保证玻璃与窗框、窗框与 墙壁间密封。两层玻璃窗樘上应 布置吸声材料(玻璃棉)。
密封
间隔
4.2 撞击声隔绝
1、测量
标准撞击声级 Ln=Li+10lg(A/A0) A:接收室的吸声量 A0=10m2 (规定面积标准)
使用标准打击器打击楼板,在楼
下的房间中距地板1.5m高度处测 出倍频带的撞击声级Li,然后根
D=L1-L2=R+10lgA/S 意义: 1、已知L1、L2,接收室吸声量A与隔墙面积S,可求出隔 墙隔声量R——选择恰当的隔墙构造方案。
2、已知R、L1、L2,接收室的吸声量A与隔墙面积S,可判
断隔声量R是否满足隔声要求。若D≥L1-L2——隔墙设计满足 隔声要求。
例题
【例】甲乙两室相邻,其隔墙面积18m2,甲室有一台 风机发出噪声95dB。乙室为一计算机房,其允许噪声 为40dB 。已知乙室尺寸为3m×6m×12m,室内混响时 间0.8s。问该隔墙应具有的隔声量为多少?
空气声: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传播途径
固体声(撞击声)——通过结构传播
第4章 建筑隔声
4.1 空气声隔绝 4.2 撞击声隔绝
4.1 空气声隔绝
一、 透射系数与隔声量

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

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

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2010-09-0209:59室内装修已成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大大小小的装饰装璜公司像雨后春笋,遍地林立。

不少装璜公司,以新风格、新材料、新工艺给室内建筑装修带来新面貌,达到了新水平。

在很多情况下,室内装修有一定的声学要求。

不仅是各类剧院、体育场馆和歌舞厅以及与声学有关的录音室、演播室等专业用房本身有一定的声学技术指标,而且凡是公共场所,一般都需要传播语言或音乐,即使是家庭用房现在也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

所以室内装修工程必须重视声学要求。

如果忽视这一点,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例如有一水上健身娱乐场所,地面基本上都是水面,上空是一大玻璃圆穹项,由于没有声学设计,致使厅内混响时间特别长,当有文娱表演时连报幕的话也听不清。

再如有的走廓或门厅,做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但即使是普通的谈话声或背景音乐,也在空间内久传不衰,形成令人烦恼的干扰噪声。

造成音质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声学设计。

不少装饰工程公司本身没有合格的声学设计人员;有的一开始邀请声学专家做设计,以后自以为有了"经验",便大胆地把设计也承包了;有的是东抄西袭,以为找到了人家的奥秘,你做软包,我也搞软包,你用穿孔板,我也做穿孔板,实际上没有掌握真正的声学要求;也不排除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懂得一些声学知识,但并不精于室内声学的原理和实践,做出了并不合格的声学装修设计。

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门系统学科,涉及面较广,本文只就与室内装饰有关的吸声和隔声的材料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作简单介绍,希望装饰工程人员和业主对声学材料和结构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声学设计为什么作这样那样的处理,从而使装饰工程在美观和声学要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1.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

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

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及具体步骤

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及具体步骤

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及具体步骤一般而言,建筑声学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控制和音质设计两大部分。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级与投Z规模,参照国际或国家规范来确定建筑物室内噪声标准,是噪声控制设计的首要内容。

通常音乐厅、剧场等厅堂都要求很低的室内背景噪声,因此,这些厅堂的选址很重要,应尽可能远离户外的噪声与振动源。

另外,还要进行场地环境噪声与振动调查、测量与仿真预测,目的是为进行厅堂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厅堂建成后能达到预定的室内噪声标准。

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分为空气声隔声设计及固体声隔声设计两部分,均包括隔声量的计算、隔声材料的选择以及隔声构造设计等内容。

除理论计算外,经常需要进行隔声构件的实验室或现场测量,来确定其各频带的隔声量。

噪声控制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针对厅堂建筑内部的噪声振动源进行控制。

这些噪声振动源包括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变压器、某些灯光设备、舞台机械设备以及来自相邻房间通过空气及固体传声传入的噪声和振动等,都将对观众厅的安静造成干扰。

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声学顾问就必须介入,以便审视建筑内部各种房间的平、剖面布置是否合理,尽可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将可能的噪声振动干扰减至最低。

此外,建筑声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室内音质设计。

音质设计通常包括下述工作内容:一、确定厅堂体型及体量。

为看得清楚、听得清晰,各类厅堂都有个长度的限制。

厅堂的宽度会涉及到早期侧向反射声的组织,与音质的空间感有重要关联。

厅堂的高度不仅影响竖向早期反射声的组织,而且影响早后期声能比和混响声能的大小及方向。

厅堂的体积和每座容积都直接影响混响时间等音质参数。

厅堂的体型更是关系到是否存在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声影区等音质缺陷。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初步方案设计阶段就提供建筑声学的专业意见。

二、确定音质设计指标及其优选值。

根据厅堂的使用功能选择混响时间、明晰度、强度指数、侧向能量因子、双耳互相关系数等音质评价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优选值,是音质设计的重要任务。

居住建筑楼板三种隔音构造之比较?

居住建筑楼板三种隔音构造之比较?

居住建筑楼板三种隔音构造之比较作者:王崴范桂芳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住宅楼板考虑低造价的原因,隔音不经构造处理,居住者经常听到上下楼邻居说话声、脚步声、冲便器水流声、搬挪家具声等,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基于住宅建筑应向绿色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住宅楼板隔声差的原因,探讨其楼板设置三大隔声构造的措施和应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住宅;隔声;楼板;构造1. 引言目前,住宅的商品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得到了迅速发展,住宅正由生存型向健康型发展,住宅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处所,更是一个具有温馨品质的人居环境,因此对室内的声、光、热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楼板隔声是住宅声环境重要保障之一,楼板隔音差是我国住宅产业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住宅楼板考虑低造价的因素,隔声不经构造处理,居住者经常听到上下楼邻居的说话声、脚步声、冲便器水流声、搬挪家具声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住宅的隔声问题已是居民对住宅质量投诉最多的问题。

楼板隔音效果不好不仅会影响健康住宅的发展及开发商的形象,而且会影响楼上楼下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演变为社会问题。

如何在日趋嘈杂的环境中创建出绿色的居住空间,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吴硕贤院士曾提到过“欲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健康,就必须大力发展建筑技术”。

2. 住宅楼板存在隔声差的原因建筑物中噪音有空气和固体传声两种方式,空气传声指说话、电视、乐器声通过空气传播等。

固体传声指楼上的步履声、孩子的跑跳声、拖动家具的滑动声、洗衣机冰箱等对楼板的振动而发出的噪声。

楼板的隔声包括对空气和撞击声两种声的隔绝性能,一般来说,达到楼板的空气隔声标准不难,因为目前常用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绝空气声的能力,如果再加上面其他的构造层次效果会更好,但钢筋混凝土楼板对撞击声的隔绝声却很差,因为声音在固体传递时,声音衰减很小,处理较难,所以楼板的隔声更多的是针对于撞击声进行隔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设计及施工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 2,楼板的隔声构造------减弱固体声 • 3,隔振设计------消灭噪声源 • 4,吊顶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石膏墙基本隔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4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前两种情况,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称为 “空气传 声”。而第三种情况,是振动直接撞击构件使构件发声, 这种声音传播的方式称为 “固体传声”,但最终仍是经空 气传至接收者。对空气传声与固体传声的控制方法是有区 别的。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构造隔声方法:
• 1,石膏墙体隔声构造-----减弱隔壁传来的 固体声和透射声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4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分析: 噪声传播途径
声波传入维护结构的三种途径: 1.经由空气直接传播,即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和孔洞传播。 2.透过围护结构传播。经由空气传播的声音遇到密实的墙壁
时,在声波的作用下,墙壁将受到激发而产生振动,使声 音透过墙壁而传到邻室去。 3.由于建筑物中机械的撞击或振动的直接作用,使围护结构 产生振动而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