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的基本设计要求
电气机房对建筑的要求

概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 ,电气设备用房主要有:开闭所、变配电 所、柴油发电机房、配电间、 弱电机房、电缆井道 等。
二、变配电所 一)变配电所的分类1、10KV 配电所:也就是俗称的 10KV 开闭所。
指 电源进出线均为10KV,没有变压器。
一般对于住宅区、综合 类大型建筑,因为用电量大,需要设置开 闭所。
2、变配电所:是供电系 统的中心环节,它由变压器、高低压配电 民用建筑高压侧电压 等级采用的是10KV ,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9、当供电距离超过 250m 时,要考虑增设 变电所。
三)变电所平面布置1 、开闭所:有户内式和户外式。
户外 式多用在多层住宅区和别墅区,跟总图专 业有关,在 室外留出高压环网柜的安装位置即可。
户内式一般要求设在主 体建筑地面一层,或者是在 室外设置单独建筑。
一个开闭所的建筑面积大约是 60 平方,杭州市供 电局要求预留开闭所 最小面积是6mx10m ,开闭所内要设置不小于1m 的电缆沟,建筑层高不低于4.6m 。
2、变电所:一般有户内式、户外式和 半户外式三种。
民用建筑采用户内式为主 ,设置在主 体 建筑内,可以设在 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在地下室最底层。
变电所能否设在地下层 要 根据当地供电部门 的要求确定。
变电所面积一般可以根据变 压器台数估算,每台变压器大约为40平方米,变电所层高不小于4.6m ,其中电缆沟深度不小于 0.8m 。
户外箱式变电所:主 要用于别墅、排屋、多层住宅区及风景区 旅游点。
设置考虑到变压器噪声及 电磁环境对住户的影响,住宅小区变电所 不应与住户上下及左右相邻。
四)变配电所对建筑 专业要求1 、变配电所的所有门均应使用防火门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为了变配电所外 部火灾时不 应对变电所造成大的影响,二是在变配电所内部火灾时,尽量 限制在本范围内): 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走道的门应为或裙房)内,通向其它相邻房间的门应为3)位于多层建筑一层内 ,通向相邻房间或走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的条件要求

一、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变配电室、发电机房(含人防电站)不得设在卫生间、浴室、厨房及其他经常积水场所正下方,也不得设于消防水池等正上方。
不宜与上述场所水平方向贴临,当不能避免需要贴临时,应按双墙处理且双墙之间间距应≥200mm,必须做好防水措施。
2、变配电室不应设置在住宅住户的正上、下方(规范可行,当地供电部门不行),柴油发电机房尽量避免设置在住宅住户的正上、下方。
应避免毗邻住户,当不能避免时,应按双墙处理且双墙之间间距应≥200mm、且靠住户侧墙体在施工时应采取挂钢丝网进行电磁屏蔽。
3、变配电室应避免设置在商业下面,因商业的使用不确定,可能会有用水房间,柴油发电机房不得设置在商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出入口上方、下方。
4、变配电室、发电机房不能设置在教学用房、医疗、老年用房上方、下方或贴临。
5、当变配电室、发电机房设置在办公室的上方、下方或贴临时,应采取挂钢丝网进行电磁屏蔽、降噪等措施。
6、平时变配电室、发电机房应尽量避免设置在人防区,当不能避免只能设置在人防区时,需要按战时的送、排风考虑。
当设置在战时物资库、汽车库时不受影响。
7、变配电室、发电机房不宜利用建筑外墙作为配电室、发电机房的墙体,当不能避免时,建筑外墙的外侧做防水及保温处理。
8、变配电室、发电机房所在位置不得有伸缩缝,内部尽量不设置柱、剪力墙,当不能避免时须与专业负责人协商确定。
9、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用于设备运输的防火门规格不应小于1824, 人员运行维护和疏散门不应小于1021。
10、配变电室、发电机房一般采用甲级防火门且所有门均应向外开启。
10、变配电室与柴油发电机房宜靠近设置,并宜设置在一个防火分区内。
配变电室、发电机房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至少应设置1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当建筑面积大于200㎡时,至少应设置2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当变配电室的长度大于60m时,至少应设置3个直接通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或室外的疏散门(《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图集:《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4728.1-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2部分: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GB/T 4728.2-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3部分:导体和连接件》GB/T 4728.3-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4部分:基本无源元件》GB/T 4728.4-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5部分:半导体管和电子管》GB/T 4728.5-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6部分:电能的发生和转换》GB/T 4728.6-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7部分:开关、控制和保护电器》GB/T 4728.7-2005/IEC 60617 《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8部分: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GB/T 4728.8-2005/IEC 60617 《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9部分: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GB/T 4728.9-2005/IEC 60617 《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10部分:电信:传输》GB/T 4728.10-2005/IEC 60617《电气简图用图符号第11部分:建筑安装平面布置图》GB/T 4728.11-2005/IEC 60617 《电气技术文件的编制第1部分:规则》GB/T 6988.1-2008/IEC 61082-1:2006《电气设备用图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图号》GB/T 5465.2-2008/IEC 60417 DB:2006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GB/T 5094.2-2003/IEC 61346-2:2000《技术产品及技术产品文件结构原则字母代码按项目用途和任务划分的主类和子类》GB/T 20939-2007/IEC PAS 62400:200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T 7947-2006/IEC 60446:1999《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 4025-2003/IEC 60073:199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GB/T 4026-2004/IEC 60445:1999《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T 2900.18-2008《电气工程CAD制图规则》GB/T 18135-2008《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T15544-1995《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YD/T 5015-2007《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T 4327-2008《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GA/T 229-1999《广播电影电视工程设计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GY/T 5059-199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建筑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1总则1.0.1 为了统一电气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探讨一、前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话题。
电气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关系到建筑的能源利用和智能化水平。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话题。
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基本概念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电气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综合措施的整合和安排。
这其中涉及到建筑用电负荷计算、照明设计、电气线路布置、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不仅要满足建筑的基本用电需求,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的深度分析1. 建筑用电负荷计算建筑用电负荷计算是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建筑的总体用电需求、照明、空调、动力等方面的用电负荷计算。
在建筑用电负荷计算中,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性质、用电设备种类和数量、同时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等因素,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建筑内部的照明需求,更是为了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照明的亮度、色温、光色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兼顾节能与环保要求。
随着LED等新型照明技术的广泛应用,照明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3. 电气线路布置电气线路的合理布置对于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电气线路的布置中,需要考虑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电缆规格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损耗和故障率。
还需要考虑线路的防火、防水、抗干扰等特殊要求。
4. 保护与控制保护与控制是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保护和监控。
在保护与控制中,需要考虑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各种保护装置的选型与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远程监控与智能化控制的要求。
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线路布置的要求

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线路布置的要求建筑安全标准是保障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安全的重要规范,其中对建筑物电气线路的布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正确的电气线路布置不仅可以保障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就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线路布置的要求进行探讨。
一、电气线路布置应符合建筑结构建筑安全标准要求电气线路的布置必须符合建筑的结构特点。
在建筑物设计初期,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确定电气线路的布置方案。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电气线路应布置在专门的隔离通道内,以便管理和维护;对于防火墙隔离的建筑区域,电气线路应采取防火措施,确保在火灾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
二、电气线路布置应考虑安全防范建筑安全标准要求电气线路的布置必须考虑安全防范措施。
例如,在高温、潮湿等特殊环境下,应采用防水、防爆等特殊材料,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易爆、易燃场所,电气线路应布置在安全距离内,避免火灾的蔓延。
三、电气线路布置应合理设置配电盘建筑安全标准要求电气线路的布置必须合理设置配电盘。
配电盘是建筑物内电力供应的核心部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易于检修的地方,并保持距离易燃、易爆源的安全距离。
此外,配电盘的电缆应采用阻燃、耐高温的材料,并保持干燥清洁,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四、电气线路布置应标明清晰标识建筑安全标准要求电气线路的布置必须标明清晰标识。
在建筑物内,应设置清晰的电气线路图,标明电缆的类型、规格、电压等信息,便于维修和故障排查;在电气设备上,应设置标示牌,标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总之,建筑安全标准对建筑物电气线路布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遵守标准要求,合理布置电气线路,才能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建筑师、设计师、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应密切关注建筑安全标准的更新和变化,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共同维护建筑物电气线路的安全与稳定。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布线、调试等工作的技术。
本文将从电气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气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1.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熟悉电气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
2.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指标。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具备相关合格证明。
5. 施工设备应齐全、完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二、电气工程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和工具;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2.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发电机、变压器、配电柜等电气设备;确保设备安装稳固、接线正确。
3. 布线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电缆桥架、电缆沟、电线导管等布线工作;注意线缆的防火、防鼠咬等保护措施。
4. 电气调试:对电气设备进行单体调试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性能优良。
5. 验收: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三、电气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美观。
2. 布线施工时要保护电缆,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潮湿、高温等影响。
3. 电气设备安装应遵循“先明后暗、先难后易”的原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电气设备调试前应确保设备安装合格,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掌握精湛的施工技术,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才能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益。
建筑电气强制性条文及专业规范

8
12.2.1电缆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 设计要求位臵,有防火隔堵措施; 高层防火建筑分类: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住宅 为一类;十层至十八层住宅为二类。一、二类 住宅竖井桥架封堵分别可以2-3层或3-4 层封堵一次。
12.2.2桥架内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 :S 指 柜 ( 屏 、 台 、 箱 、 盘 ) 电 源 进 线 相 线 截 面 积 , 且两者(S、Sp)材质相同。 系统配电:VV-4×70+1×35 设备配电: VV-3×70+1×35 VV-5×70 VV-4×70
11
14 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14.1.2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 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 熔焊连接。 导管施工要点: ①现场检测导管壁厚。钢管壁厚根据批价 不低于2.2mm;预埋PVC管应为中型管, 壁厚 ②钢管接口应光滑,毛刺一定要清除干净。 ③钢管内壁应做除锈防腐处理。 ④钢管进盒(箱)应顺直,管口套丝,用 锁紧螺母固定。 ⑤管内穿线截面积不大于40%管内空截面。12
27建筑物等电位联结271主控项目2711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路环形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
建筑电气工程 强制性规范条文及专业规范
主讲人: 邢红刚
1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 展司发布了《2006年度全国施工 图设计文件审查情况》。 审查项目总数2006年为271,820个, 一次审查合格率50.1%,平均每 100个项目违反强条数97条次。
14
22.1.2 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 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 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 左孔与零线连接; 2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 接地(PE)或接零(PEN)线接在上孔。 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 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 3 接地(PE)或接零(PEN)线在插座间 不串联连接。
配电室对建筑设计要求

根据以下这三本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电气专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的规定,把有关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摘录出来,放在一起,供大家参考。
配变电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3.3.2第13条配电室内通道应畅通无阻,不得设门槛。
3.3.2第14条配电室应设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通往配变电所其他房间的门应为双向门。
3.3.2第15条高压开关柜下设有地沟时,其地沟深度应考虑电缆弯曲半径及电缆数量,一般为1.0~1.5m,宽度不小于0.8~1.0m,当设有可以进人的电缆夹层时,其净高不小于1.8m。
3.9.1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配变电所各房间的耐火等级按下列要求选择:1)油浸变压器室为一级;2)非燃或难燃介质的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少油断路器)、高压电容器室(油浸式电容器)、控制室、值班室等不应低于二级3)低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真空断器或非燃介质断路器的高压配电室、低压干式电容器室,不应低于三级。
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
2、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甲级防火门。
3、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甲级防火门。
4、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的防火门标准。
5、配变电所各房间之间的通道门宜为双向开启门或向低压侧开启。
6、配变电所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7、配变电所开向室外的门窗、通风窗等应设有防雨雪和小动物进入室内的设施。
8、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以设能开启的窗,但临街的侧墙不宜开窗。
9、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室的门宽及高,应按最大运输件加外部尺寸0.3 m。
10、配电室长度大于7m时,应设有两个出口,并宜设置在配电室的两端,两个出口的距离超过60m宜增加一个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设备机房位置的选择
1、通信接入交接设备机房应设在建筑物内首层或在 地下一层(当建筑物有地下多层时); 2、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宜设于建筑的中心位置, 并应与信息中心机房及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设备 机房规划时综合考虑; 3、重要弱电机房不应与变配电室及电梯机房贴邻布 置; 4、各设备机房不应设在水泵房、厕所和浴室等潮湿 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布置。
塔楼机电管井协调(+334.4m以下)
电信间(弱电间)的布置
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 积来确定,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宜 设置一个电信间; 2、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 3、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 4、电信间可以与弱电间合并; 5、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 6、电信间的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0.3m。
柴油发电机房位置的选择
1、高层建筑的发电机房可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 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 层或地下一、二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发电 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的裙楼的首层或地下一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上述要求是《高规》、 《建规》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建议发 电机房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并宜靠近配变 电所设置。 2、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电气(强电、弱电)竖井的布置
1、电气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电负荷性 质、各支线供电半径及建筑物的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不应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 邻近不应有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2、电气竖井不应设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共用空间内;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8.12.5条: 竖井大小除应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 必需尺寸外,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维护距 离,当建筑平面受限制时,可利用公共走道满足操作、维 护距离的要求。
配变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4、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应装 锁。相邻配电室之间设门时,门应向低电压配电 室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 5、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 动物进入屋内的设施。;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 8.3.1.1条之5款:“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 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 做屏蔽处理。”;
配变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2.3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通向相邻 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4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 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2.5 配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 应为甲级防火门; 2.6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3、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 卸部件宽度加0.3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 高度加0.5m;
电信间(弱电间)布置
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 积来确定,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宜 设置一个电信间; 2、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 3、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 4、电信间可以与弱电间合并; 5、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 6、电信间的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0.3m。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 它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本要求是《高规》、 《建规》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不应超过8.00h的需要量, 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 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本要求是 《高规》、《建规》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柴油发电机房宜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和配电室、储油间 等,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房间进行合并或增减; 4、发电机房应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口的大小应满足 运输的需要,否则应预留吊装孔;
消防控制室位置的选择及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 级;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 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 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 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 外的安全出口,本要求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消防控制室可以与安防监控室公用同一个控制室。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
地下层 (-5.0m) 地下二层 (-10.0m)
配变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1、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 在配电室两端。当配电室双层布置时,楼上配电 室的出口应至少设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 全出口; 2、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 4.9.2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 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2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 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 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电气(强电、弱电)竖井的布置
4、弱电竖井宜与强电竖井分别设置,其地坪或门槛宜高出 本层地坪0.15~0.3m; 5、十三层~十九层住宅强电井与弱电井合并布置时,竖井最 小尺寸1800×850,二十层以上2200×850。强、弱电竖井 分开布置时尺寸均不宜小于1500×800。十二层及以下住 宅每层只需设置电缆井,电缆井尺寸不小于600×600;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8.12.4条: 电气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 竖井在每层楼应设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廊,其耐火 等级不应低于丙级。楼层间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钢结构楼板 应做防火密封隔离,线缆穿过楼板应进行防火封堵。
电气专业对规划、建筑专业的基本要求
1、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2、配变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3、柴油发电机房位置的选择 4、柴油发电机房对建筑的要求 5、电气(强电、弱电)竖井的布置 6、消防控制室布置 7、智能建筑设备机房的布置 8、电信间(弱电间)的布置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1、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 2、接近电源侧 3、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4、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介质的场所 5、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 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如果贴邻, 隔墙应做无渗漏防水处理; 6、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应设置在地势低洼 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配变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7、开关房应设置在首层直接对室外开门。开关房之 间距离不宜少于150m。每间面积不小于4m×6m。 开关房净高不小于3m,但在开关房有地下室的情 况下,净高不小于3.8m; 8、公变房的设置应尽量节省面积,但应符合供电局 的要求,单公变综合房尺寸5×6m,双公变综合房 尺寸8×6m,所有电房净高不小于3.8m。 9、配变电所应设置工具间(建议不小于9平方米), 专变房设值班室。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7、配变电所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 在最底层。设在地下室最底层时,应采取防止水 进入配变电所的措施; 8、民用建筑宜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当供电负荷较大, 供电半径较长(250m)时,也可以分散设置; 9、住宅小区可设独立式配变电所,也可附设在建筑 物内,在建筑规划时,一般别墅建筑设置独立式 公变房,高层住宅设置附设式公变房。 10、公用变压器房和综合房不得邻近住宅单元 。
柴油发电机房对建筑的要求
5、发电机房出入口的门应向外开启,发电机房与控 制室或配电室之间的门和观察窗应采取防火措施, 门开向发电机房; 6、发电机房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时,至少应有 一侧靠外墙,热风和排烟管道应伸出室外,排烟 管道的设置应达到环境保护要求,《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8.3.3; 7、柴油发电机机房高度净空不小于4.5米; 8、发电机房应考虑足够面积的进、排风井; 9、发电机房要考虑排烟管能以最短路径直上建筑物 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