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光学基础
视光学基础
睫状体
• 睫状体的组织结构:睫状肌、实质层、睫状上皮层
• 睫状肌收缩,与悬挂的晶状体参与调节
• 实质层:睫状体血管层的突起形成睫状突,其前表面产生房水。 后表面朝向玻璃体。
脉络膜
•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分为血管层和Bruch膜 • 脉络膜的功能: 营养视网膜的外层组织 含有大量色素细胞可吸收穿过视网膜的过量光线,防止光线在 眼内反射并起暗房作用 调节与视网膜之间的热量交换
近反射三联动
•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视觉的组成
• 形觉——中心视力、周边视力
• 色觉——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
• 光觉——感觉光亮、光源的位置,称光定位(包括明适应、暗适
应)
• 立体觉——是双眼视觉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双眼能辨别物体深度、
距离、凹凸的能力。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
角膜分层示意图
巩膜
• 巩膜的弹性:巩膜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具有一定弹性的 纤维膜,与角膜共同构成眼球的外壁。主要功能是:保护眼内容 物,维持眼球的正常外形。 • 巩膜的遮光性:保证眼球视轴以外的部分无光线进入。 • 巩膜的创伤愈合:表面肉芽组织、巩膜、脉络膜组织共同参与修 复。
虹膜
• 为一圆盘状的色素隔膜,将眼前节分为前房和后房。
正常眼底图片
视杯视盘
• 视盘中央没有神经纤维的凹陷区域 • 颜色较浅 • 大小和形状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黄斑
• 视盘颞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5mm的椭圆形的浅凹陷区,色泽淡 黄色,称为黄斑。 •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位于视盘颞侧缘处3.5-4mm处 略偏下,此处仅有锥细胞,为视力最敏锐的区域。眼底镜检查时可 见中心凹有一针尖大小的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编写时间:2012年《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内容提要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三)考核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第一节:调解幅度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2、掌握其方法第二节:眼外肌运动1、熟悉各眼外肌的作用、各配偶肌2、熟悉各眼位、诊断眼位3、掌握眼外肌运动检查目的和方法第三节:遮盖试验1、掌握遮盖试验的检查目的和方法2、重点是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第四节:集合近点检测1、熟悉何谓集合近点2、掌握集合近点检测方法及记录方法第五节:瞳孔反射、视野检查、瞳距测量1、熟悉瞳孔反射的内容及检查法2、熟悉何为视野3、掌握视野对比法的检查方法及瞳距测量方法第四章、正视及屈光不正第一节:眼的屈光、近视、远视1、了解眼的屈光原理2、掌握近视、远视的临床表现,分类第二节:散光、屈光参差1、熟悉散光的定义,屈光参差的定义2、掌握散光的屈光特点及症状、分类第五章、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分析1、熟悉双眼视觉的检测方法和步骤2、重点掌握正、负相对调节、交叉柱镜的检测方法第六章、老视及临床处理1、熟悉老视和远视的不同2、掌握老视的验光流程第七章、眼部健康检查1、熟悉眼前节的检查方法2、熟悉眼前后的检查方法第八章、屈光不正的临床处理1、掌握近视、远视、散光的临床处理(治疗方法)2、熟悉主觉及客观验光的方法第九章、特殊视觉功能1、了解对比敏感度测量2、熟悉何谓暗适应3、熟悉婴幼儿视力的检查方法4、了解眩光及潜视力。
视光学基础-推荐下载
第三章 视光学知识第一节 眼及眼的结构人们认知世界,75%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人们用眼睛的瞳孔缩小或扩张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睫状肌牵动其相连的悬韧带调节人眼晶状体屈光度,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象,由于人眼所观察的物体是三维的,双眼的瞳孔距离不断的调节即眼集合又称辐辏,从而产生双眼单视现象。
眼球结构图眼球成像结构图角膜:眼球前端表面的透明圆形表层结构, 直径为11.5~12mm ,厚度约0.6mm 。
瞳孔:角膜后虹膜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隙,光路就是通过该小孔,它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或视近视远来改变大小。
晶状体:是人眼内的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焦距的凸透镜,人自所以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改变。
又称调节。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初生婴儿的眼轴长度为17.6mm;0-3周岁小孩子眼轴增长约5mm;3-7周岁儿童眼轴再增长约1mm;7周岁以后眼轴增长趋向于成人,成人的眼轴为24mm。
如眼轴每增长1mm,就会有300度左右近视。
缩短1mm就有300度左右远视。
眼轴的长短是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视力:眼科临床所谓视力系指视网膜中心凹处型觉的视锐度,也就是人眼对客观物体的形态的辨析能力。
习惯上称视力均为远视力或视力表视力。
(视力分为:远视力、近视力、视力表视力及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第二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弱视、老花、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属于屈光不正。
一、近视近视: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投射入眼内,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即视网膜的位置在眼睛的主焦点之后,平行光线在眼内先形成焦点而后再行分散,当其到达视网膜时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象,而是一个弥散的环状区域,从而影响视力的清晰度,。
近视眼成像图远视眼成像图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
而且近视的产生和增加的原因很复杂,至今我们还不能全部清楚近视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基本上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大体上有以下一些因素。
眼视光知识
眼视光知识1.近视可以恢复吗?答:假性近世经过治疗有恢复的可能,而真性近世不可能。
2.为什么会有假性近视?答: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处于发育期,长期近距离视近物眼睛睫状肌易紧张,形成睫状肌痉挛,肌肉拉紧眼球拉长,形成看远时物体不清,而当休息得当时,睫状肌松弛,视力恢复正常。
3、什么叫瞳距?答:眼睛正视并且视线平行时,两瞳孔中心间的距离。
4、什么是弱视?答:弱视是指眼镜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这种现象,弱视要从小治疗,最佳年龄在5—8岁,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弱视的现象是可逆的,如果过了最佳的治疗阶段,弱视只能得到改善,也有可能或不可逆的现象,延误终身。
5、近视怎么预防?答:端正姿势眼和书的距离保持在30cm以上,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望远,做眼保健操,光线暗的地方不能看书,强光下也不能看书,台灯放在左前方,使光不直接进入眼里,不可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东西,例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看电视的理想位置在3m以上,近视眼中戴眼镜看时,从看清位置起后退50cm观看较好,不要熬夜,特别是通宵使用电脑,保证眼眠8—9小时,眼睛感到疲劳时,做眼保健操。
6、视光学名词解释(1)、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统称屈光不正;(2)、正视:眼球在无调节的情况下,来自5米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称为正视;(3)、近视:眼球轴度过长或角膜及晶状体屈光力过大,使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形成了模糊的影像,以致无法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可配戴凹透镜矫正;(4)、远视: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太短,使物体的影像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以致看远、看近的事物皆无法清楚,可配戴凸透镜矫正;(5)、散光:指角膜不规则,形状上是非球面的。
这种情况改变了光线的光路,造成视网膜上影像模糊,有阴影或重影。
近视和远视常常伴有散光,散光在医学上用来描述角膜的凹凸不平,它是先天性,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可用柱面镜矫正。
儿童屈光特点验光配镜讨论
儿童眼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程度不等(>2D以上) 屈光参差矫正原则尽量充分矫正,常戴, 治疗弱视。
三、儿童验光检查
二、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
儿童远视眼的特点: 1、早年远视的生理性 2、通过调节,远近视力可保持正常 3、调节过强可致假性近视 4、调节与辐辏保持生理协调与平衡可 导致多种眼肌与屈光异常,如过度调 节、辐辏过强内斜等
儿童远视眼的配镜原则
单纯远视眼,指视力可矫正到正常, 可按“验光度数轻度低矫,以最佳视 力而又不引起视疲劳”予以配镜。生 理性远视可不予配镜。(度数减得越 多使用调节越多,越容易引起视疲劳)
远视合并外斜 在最佳矫正视力的前提下,给予尽可 能的低矫。
无晶体眼的矫正 包括:配戴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人 工晶体的植入。 无晶体眼屈光调节功能完全消失,需 要配戴不同距离的眼镜。
儿童近视眼的配镜原则 儿童期出现的近视眼总是发展的,且 多为病理性,是不可逆的。 近视的概念: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 常,近视眼(屈光概念)静态屈光为 近视状态。如动态屈光呈现的假性近 视眼,其实质常常是远视眼,并非为 近视的早期阶段。近视眼病(疾病概 念)为病理性近视。
儿童屈光特点验光配镜讨论
夏红玉
一、儿童视光学 儿童视光学是利用现代视光技术研究 儿童眼屈光视功能特点及二者间的关 系,并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方法 与手段,促进和保证儿童眼的正常发 育,矫治屈光不正,恢复、保护、增 进视觉功能。临床视光学是属于小儿 眼科及儿童眼保健的范畴。
儿童眼病的防治原则
早防早治,争取功能矫正,维持 或恢复双眼视功能。
远视合并弱视 以提高视力为主,同时尽量足矫,可 在验光度数上减0.5~1D,(弱视眼为 懒眼),待视力提高再多减,调用调 节。(一般减1/3验光度数)
视光学培训手册
员工培训手册第一章、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的屈光系统,通过其折射和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后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眼的总屈光力为+58.64D。
(看5m 以外,不使用调节时)2、人眼最大屈光力,约+70.57D。
(看近处物体,使用调节时。
最大调节力12.00左右)3、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05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70~75%,为主要屈光介质。
晶状体屈光力为+19.11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23%。
二、正视眼5m 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眼。
三、屈光不正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致使视物不清称为屈光不正。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弱视,屈光参差,等。
第一节、近视眼一、定义:5m 以外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至使人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称为近视眼。
二、分类(一)、按屈光成份分类 1、轴性近视眼轴长度矫正常眼长,人眼眼轴正常长度平均为24mm ,每长1mm ,产生-3.00近视。
2、屈光性近视角膜、晶状体等屈光力(弯曲度过强)过强所至。
3、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屈光指数过高。
(二)、按程度分类一般来说,-3.00D 以下轻度近视;-3.00D~-6.00D中度近视;-6.00D 以上高度近视(三)、按近视性质分类1、单纯性近视:度数基本在-6.00D 以下,24岁后,度数基本不变。
多为环境因素造成,可用镜片矫正到正常视力。
2、渐变性近视:遗传为主,环境次之,多先天性;平均每年度数增加-0.50D 或-1.00D 以上。
常伴有眼底病变,并易产生并发症。
-8.00一般很难矫正到正常视力。
3、继发性近视:一般由眼病及全身疾病引起。
三、近视产生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50%近视,双方高度近视,子女93~100%近视。
视光学基础资料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视光学基本知识s
-8.00DS
视光学基本知识(9)
视觉的形成
来自物体的光→眼→视网膜→视皮质→产生视觉 看清外界事物的三个基本条件
(1)眼的屈光系统是完全透明的
(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 (2)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
中心凹处,其成像清晰且足够大 (3)视觉分析系统必须完整并具有正常的功
能
眼的光学结构
角膜+43D,占眼光学系统屈光力2/3以 上
散光眼
眼的两条子午线上度数不相等所导致
老视
调节 ---人眼通过改变晶状体曲率以增加眼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
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能力 老视症状
老视初期,在习惯性阅读工作时出现模糊或容易出现视疲劳 短时间阅读后有眼花的感觉;光线好的情况下阅读效果好 喜欢把阅读物移远,时时感觉手臂不够长 摘掉近视眼镜阅读
老视的矫正方式
框架眼镜
单光眼镜、双光眼镜、渐进镜
弱视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0.9且不能 矫正者
分类 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
临床表现
拥挤现象:弱视眼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 体识别能 力要高得多
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 弱视治疗:遮盖、视觉训练
虹膜及瞳孔,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通量。 晶状体17.35D,最大可达70.57D。调
节功能。 视网膜,接收光学图像,并将信息转化为
神经信号传入大脑。
眼屈光的概念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中心 凹处形成清晰的物象,眼球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眼屈光。
人眼的屈光状态
正常眼
屈光不正
△ :代表棱镜度 B:代表棱镜的基底方向 BU:代表棱镜的基底朝上 BD:代表棱镜的基底朝下 BI:代表棱镜的基底朝内 BO:代表棱镜的基底朝外 PD:代表瞳距,单位mm DPD:代表远用瞳距;NPD:代表近用瞳距 PH:代表瞳高 ADD:代表老视的下加度数
视光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角膜、房水、晶 体、玻璃体)
屈光系统
感光与传导 机能
大脑中枢功 能
角 膜
• 直径:约11.5mm • 厚度:边缘1.1mm,中央0.5-0.6mm • 屈光指数:总屈光力58.64D。
角膜+房水48.38D,角膜+43.25D
• 角膜弧度:垂直+水平/2=平均值
平均值+常数值=角膜之弧度
• 垂直弧度7.7mm 平均值7.8mm
调节范围与调节力、调节 幅度: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称调节幅度。
1.调节力与年龄有关:青少年调节力强;老年人调节
力弱,视近困难症状(老花眼)。
2.调节与屈光状态无关:无论正视、远、近视及散光
人其绝对调节力基本相同,但是调节近点、远点与屈 光不正有密切关系。
近 视
概念: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
3、老视眼
正视眼
正视眼(emmetropia):在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的平行 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
调节范围与调节力、调节 幅度: • 调节近点: 经过眼的调节所能看清楚的最近距离。
• 调节远点: 无调节作用下所能看清楚的最远距离。 • 调节范围: 远点与近点距离之差称为调节范围。
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近视的区分
1. 按近视程度:
近视程度表
≤ -3.00D 轻度
-3.25D—-6.00D
-6.25D—-9.00D ≥-9.25
中度
高度 重度
2. 按屈光成份 轴性: 眼轴长 多见 屈光性:球形晶体、圆锥角膜
《视光学基础知识》PPT学习课件
1
2
圆锥角膜 夜视力变差
3 青光眼
4 白内障
5
玻璃体混浊、
6
液化、后脱 巩膜后葡萄肿
离
7 眼球改变
8 视网膜脱落
眼底改变
近视弧形斑
眼轴伸长,巩膜 扩张快,脉络膜 扩张慢,而暴露 出白色弧形巩膜 斑。
豹纹状眼底
后极部巩膜扩张 引起视网膜色素 上皮脱失,脉络 膜毛细血管伸 长,呈豹纹状。
黄斑变性
出血、新生血 管、白色萎缩 斑、黑色Fuchs 斑。
眼球的构造
1.纤维膜 前部透明的角膜占1/6 后部不透明的白色为巩膜占5/6
眼
虹膜
球 2.葡萄膜 睫状体
眼壁
脉络膜
球
3.视网膜:球后中心部视网呈内陷状为黄斑部
内 房水 容 物 晶状体
玻璃体
获正常视力的三个条件
1
屈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 体、玻璃体)
2
感光与传导 机能
3
大脑中枢功 能
角膜
• 直径:约11.5mm • 厚度:边缘1.1mm,中央0.5-0.6mm • 屈光指数:总屈光力58.64D。
遗传 学说
环境 学说
近视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2.眼位改变 3.视力疲劳 4.眼球改变
5.
远视力减退,近 视力正常或减 退。
看近时不用或 少用调节,集 合功能相应减 弱,易致外斜 视或外隐斜。
调节集合失 调;近点、远 点较近。
眼轴长,轻度 突眼。
夜视力差,飞 蚊症,漂浮 物,闪光感 等。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凹透镜矫正
视“觉”训练
劣势
视野受限、度 数每年增加
炎症、使用 不便、度数 增加
视光学基础知识
镜片
镜片的基本参数
• 折射率 • 球面&非球面 • 色散系数 • 中心厚度 • 直径 • 镜片光度 • 膜层及膜色 • 透光率 • 生产日期 • 执行标准 • 生产许可证 • 生产厂家及地址 • 其他
近视眼的特征
• 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原因�近视眼的远点比
正视眼的远点近�
• 中度近视有时会感到有黑点�或黑带�在 飘动�飞蚊症�
• 高度近视有时发生视力疲劳�高度近视远点距眼
球很近�
• 近视眼一般带有外隐斜
近视的矫正
在眼前配戴负屈光度镜片---近视片 近视片的特点� 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凹透镜�
• • • • •
1.人眼的结构与生理
人眼的解剖图
眼的成像原理
晶状体 虹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眼睛视物时的变化
调节是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 而改变屈光力的过程.
调节现象与机制
远点
近点
视 网 膜
调节范围(调节幅度) 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
角膜
晶状体
晶状体曲率的改变
看远或看近
屈光力的改变
调节力
• 调节力 =焦距�距离�的倒数�1/dist� • 单位�D�和镜片单位一致� • 例�某人看0.4m远的物体�他所需要使
近视按屈光成分分类 • 屈光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屈光指数性近视、调节性
近视� • 轴性近视
近视的分类
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
• 单纯性近视 • 病理性近视
按照是否有动态屈光�即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 假性近视�pseudomyopia� • 真性近视�true myopia� • 混合性近视�mixed myopia�
视光基础PPT课件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
7
近视筛查 国家规定 5米视力表 视力表应置于被检 眼(前点)前方5米, (即远视力表标准 距离)处,或被检 眼(结膜)前方2.6 米处有一面垂直的 镜子,以确保经反 射后的总距离为5米, 镜中的视标图像必 须无明显变形 2.6m 是 指 镜 子 到 墙 的距离
.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视光基础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
1
视光基础课操作技能
01 视力 视力表
02 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验光标准
03 视功能部分检测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
2
01
视力 视力表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
3
视力
• 视力也称视敏锐度、是指视觉器官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 力
• 视力的定量:视力等于以分为单位最小分辨角的倒数
《用爱点亮未来 共创无限精彩》
.
6
视标的设计
视力表
•设计原理
五倍一分的原理
(1)视标大小为5分视角
(2)笔划宽度与间隙均为1分视角
设计距离:根据五倍一分设计原理、视力表上每个视标所对应的 距离称为该视标的设计距离
• 标准距离(检查距离)
视力表规定的单一检查距离 如6m、5m/25cm、30cm
我国规定标准的检查距离为5m。也就是说1.0视标大小所对应的 设计距离为5m
同视机
1. 受检者戴矫正眼镜,取舒适坐位,头部固定于颌托和额靠上,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 使两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
“ 2. 使两个镜筒上的各指针刻度全部归零,并将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视光学基础习题集——12眼本2班一、名词解释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34页
屈光参差治疗: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屈光手术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35页
老视(prebyopia):
定 义:因为年纪增加所致生理性调整力减弱。 老视≠远视
普通规律:45岁左右+1.50D; 50岁左右+2.00D; 60岁左右+3.00D。 远视“早花”,近视晚花或不花。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3页
眼屈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4页
几个概念:
屈光: 光线经过光学界面后改变行进方向 现象。
屈光力:光线在界面偏折程度。 单位为屈光度.D=1/f(f:焦距) 晶状体19D 角膜43D 3/4
屈光状态:指人眼对于外界物体成像特征
或情况。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48页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49页
第5页
眼调整与集合:
调整(Accommodation):为了 看清近距离目标而改变眼屈光力 功效称为调整。
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整同时 引发双眼内转现象。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6页
调整产生机制: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7页
眼三联动现象:
调整 集合 瞳孔缩小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8页
屈光状态与发育:
视或近视状态,后者称“假性近视”.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第24页
远视临床表现(二)
视力疲劳: 较近视显著,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 甚至恶心、呕吐,尤其近距离阅读时.
内斜视: 调整发生时必定出现集合. 远视→过多调整→过多集合→ 调整性内斜视→斜视性弱视.
小儿视光学3-弱视ppt课件
17
遮盖疗法
• 复诊时必须检查双眼视力
• 主眼对周围光线和环境的适应 • 若主眼视力确实下降,应立即改为遮盖弱视眼,以便主动 促进主眼的功能 • 采用遮盖疗法时,一般要坚持到双眼视力相等时(初诊时 视力极低者除外)
18
遮盖疗法
• 遮盖疗法适用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发育性弱视 1.斜视性弱视患者手术前先行遮盖疗法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 一眼或两眼有屈光不正,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同一物体在 两眼视网膜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等,屈光不正即使获得矫 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 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日久便形 成弱视。
6
屈光参差性弱视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 屈光参差是影响双眼单视,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 • 功能性的,多为中心注视或旁中心注视,早期治疗预后较 好,但多因一眼视力尚好常常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 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病例,患者常用近视度数较深的一眼做 近距离工作(极高度近视除外),用近视度数较浅的一眼 做远距离工作,这样两眼都能获得清晰物像,不产生弱视。
4
斜视性弱视 (strabismic amblyopia)
• 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
• 两眼视轴不平行—两个物象—斜视眼黄斑功能长期被抑 制—弱视 • 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性、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 预Hale Waihona Puke 较好,据统计斜视眼中有1/2发生弱视
5
屈光参差性弱视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 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双眼黄斑在一定 程度上都参与了视觉发育过程,进入双眼的光线是等同的, 在幼年时进行适当治疗,这三种弱视都是可逆的。 • 形觉剥夺性弱视,单/双眼在视觉发育未成熟期,都没有 接受到足够的光刺激,治疗预后不佳
眼视光技术基础知识
眼视光技术基础知识一、视力人眼睛最大特征是辨认细节的能力,常以视角分辨率来表示,并称为视力。
正常人的眼睛视力在1.0以上,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视力而不是最小可见视力,所以视力表反映被检者注视目标两点分开来的最小视角,即最小可分视力、或1’视角视力,能代表被检者最佳视觉功能。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0就算是达到正常了。
实际上,1.0的视力只能说明人眼部分视力正常,是视力正常的最低标准。
严格地说,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以下内容:中心视力:即人们通常查看视力表所确定的视力,包括远视力(在5米以外看视力表)和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视力表)。
远视患者的表现是远视力比近视力好;近视患者则相反。
散光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均不好。
当远近视力达到0.9以上时,才能说明其中心视力正常。
周围视力:当眼睛注视某一目标时,非注视区所能见得到的范围是大还是小,这就叫周围视力,也即人们常说的“眼余光”。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周围视力范围相当大,两侧达9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75度。
近视、夜盲患者的周围视力比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围视力丧失。
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一类最高级的视力,即在两眼中心视力正常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两半球的调和,使自己感觉到空间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有些人中心视力正常,但立体视力却异常,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立体盲。
虽然我们通常只是检查中心视力,但在医学上,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才能算作视力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同一个人同一只眼睛在不同的机构检测视力的时候数值会不一样,怎样检测才是标准的?只有半暗室加国标视力表的标准检测环境,只有在五米处位置眼睛与视力表1.0视标平行,只有清晰读出1.0视标没有磕巴,这样才能形成眼睛无调解的前提条件,外界物像经过眼屈光系统准确落在视网膜上,这样的视力检测结果才是相对标准的。
二、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医学用语,是指眼睛在不使用调节的情况下(完全放松的状态),平行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作用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的焦点不能集中在一点或者集中一个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
培训基础(视光学)
光的性质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自身所发出的 或经过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经过 眼睛的折射最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 的视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大脑,物 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线因物体的不同或物体 的部位或部位的颜色不同而不同。由于这 种光的反差而使得我们可以识别物体及其 状态。
当带电粒子被激发或加速时可发生电磁波。 光一般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其波长范 围从红光的0.78um到紫光的0.38um,称为 可见光。波长在0.78-1000um左右的波称为 红外线,波长在0.2-0.38um左右的波称为 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 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来看见发射这种 光线的物体。所以在光学上光线也包括红 外线和紫外线。
视光学基础
彭秋萍
基础知识
眼的屈光系统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的屈光系统,通过其折射和调节,在视网膜上 形成影像。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后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屈光不正
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不能成 像在视网膜上,致使视物不清称为屈光不 正。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弱视, 屈光参差,等。
抗划伤性:指镜片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对镜 片表面的透光率的伤害程度。镜片的划伤 是影响镜片使用寿命、视觉效果的重要因 素。通常我们所指的加硬性树脂镜片,它 的抗划伤性要比一般树脂镜片好。日常生 活中,我们可以将两片不同镜片对擦或用 牛仔布、0000钢丝绒测试,观察它擦伤情 况。
UV截止率:又称UV值,是评价镜片有效阻挡 紫外辐射的重要指标。其值必须大于315nm, 一般应大于350nm和小于400nm。我们在眼 镜店经常听到的UV400镜片,它就可以有效地 阻挡紫外辐射。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检查镜片的防紫外辐射效果。将防伪标志的印 刷品(如人民币)臵于紫外灯下,镜片放在两 者中间,观察印刷品上是否有紫光。
眼视光基础知识大全
眼视光基础知识大全眼视光是指有关眼睛和视觉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眼视光的基础知识:1. 眼球结构:眼睛由角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组成。
角膜是透明的前表面,虹膜是具有色素的圆环,晶状体是调节焦距的透明结构。
2. 视觉的光学原理:当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透明结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
3. 远视与近视:视力问题中最常见的两种情况是远视和近视。
远视是指眼球过于短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近视则相反,是指眼球过于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外,导致近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4. 散光: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造成的视力问题。
这种情况下,光线在眼球内的焦点会分散成不同的方向,使视觉产生变形。
5. 弱视:弱视是指一只或两只眼睛在儿童期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刺激,造成视觉功能受损。
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弱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6. 视觉矫正: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可以改善远视、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7. 验光:验光是指通过对眼睛进行测试,确定视力问题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
8. 眼保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护眼姿势、定期做眼睛检查、远离过度用眼、避免在弱光环境下工作以及戴适当的护目镜等。
这些是眼视光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不是详尽无遗的。
眼视光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概念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如果你对眼视光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眼视光师,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视光学基础
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特别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弱视、斜视、近视和先天性眼病,视觉的发育正常与否不仅关系到儿童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智力思维和心理发育,对幼年视觉异常者,应予以重视,要早期加强儿童光学干预,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及眼病,只有采取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屈光矫正手段,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防治斜视、弱视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保护和增进双眼视功能。
1、儿童视觉的发育特征
1.1双眼视觉的发育对于视觉发育的了解极为重要,首先眼视光医师需要对婴幼儿作视觉评估检查,其次是能预知婴幼儿的某些异常情况的起因,后果及治疗处理。
1.2视力是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由低常---正常在进行儿童视力检测和作视觉评估检查时,先要了解儿童的视觉发育特点:(1)发育早:从母亲怀孕起就开始了生长发育全过程,6—7个月视神经发育,在三个月前的x线,药物等都可引起儿童的视神经异常造成先天性眼病。
(2)发育快:开始光感、半岁时视力大约发育到0.2;2岁时视力可达04—0 5;3岁时视力可达()6 O 7;4岁时视力可达0 8;5岁时基本上看到1 O—l 5左右的视力。
O-3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3—6岁是敏感期。
(3)变化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大概有l%一2%左右的小孩出生后就有近视,也有部分儿童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改变。
2、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干扰因素
2.1在儿童视力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人眼最完善最重要的双眼视(即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觉)也在逐渐发育和成熟,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上,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纤维传人大脑的视中枢枕叶进行整合,将分别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进行识别,分析、综合形成一个完整具有立体感的物像渭之双眼视觉。
在出生时视网膜对应已发育,但是运动系还不成熟,不协作的眼运动可能导致间歇性复视,双眼功能在出生后二个月才开始,在3—4个月后才发育较佳的立体视,5-6个月能迅速达到成人的1分视角的立体视。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力的提高逐渐完善,双眼视觉功能大约8岁左右得以巩固。
2.2双眼视觉的关键时期在6个月到1岁迅速发生,在l一2岁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减退,在关键时期,若有异常的视觉经验,则能破坏正常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和斜视。
形觉剥夺更能破坏关键时期长的视觉功能,如空间视觉或双眼视觉,而较少破坏关键时期短完成早的视觉功能如色觉。
因此,正常的视觉除单眼视力正常外,还包括感知形象、颜色、运动,双眼同时视,融合功能和立体觉。
2.3弱视是空间视觉发育异常的结果,通常,我们将因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矫正视力≤O 8的视力称为弱视,由于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及斜视,矫正的最好办法是配矫正眼镜。
使视
觉系统得到刺激而正常发育。
4岁前是儿童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超过6岁后疗效相对而言变要差些,因此,弱视的治疗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弱视训练。
2.4斜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眼病有先天性,主要是双眼视功能的紊乱引起的,如果能在发育期及时治疗,大部分可获得治愈。
2.5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眼病的常见病,包括先天性,外伤、炎症、肿瘤等。
先天性的白内障是指出生时已存在,也有的于生后数月,数年甚至到青春期才逐渐发生的一组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可伴有其他眼部先天性异常。
目前大部分学者强调先天性的白内障的手术应在生后2个月前完成,尤其是单侧白内障,手术时间应更早些,儿童白内障,必须强调早期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应及早配戴矫正眼镜以免发生弱视。
2.6在发达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小儿致育的主要眼疾,近lO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CC)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
ROP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原因。
胎龄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
3、儿童眼球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屈光的关系
3.1儿童眼球尚未发育完善,出生后眼球长约18mm,生后一年屈光系统变化极快,大约在3岁左右眼球发育才相对稳定。
刚出生的婴儿屈光呈远视状态,生后4个月视功能发育最快,2岁之内眼轴经历一个快速生K期,4—6岁为慢速生长期,屈光逐渐由远视化向正视化发展。
8岁左右基本发育完善。
如果人眼发育停止过早,为发育不良,屈光呈远视状态,过度发育,屈光旱近视状态,人眼屈光的演变遵循远视一正视一近视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3.2儿童较理想的眼屈光范围
5—4岁,+2.1D — +2.2D ; 6岁 +1.6D—+1 7D ;7岁 +1.3D — 1.5D ; 5—6岁屈光度将来可能发展 0—0.5D 近视;+0.5一+1.5D 多为正视;大于+1.5D(尤其)+2.OD者仍为远视眼
4、儿童视力检查
4.1检测小儿视力时注意观察瞳孔对光反应,观察眼球运动,眼位的变化,是正位还是偏斜。
4.2检测儿童视力时必须要有耐心,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应了解在进行小儿视力检查时必须一开始先用双眼检查,当小儿变得很合作后,再进行两眼的分别检测。
4.3在测定儿童特别是幼儿的视力时,行为学的原则和行为学的观察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4.4对于由儿童视力,特别是2岁以下或婴幼儿视力的评估时,可以看其是否追光或追随眼前的移动目标(玩具跟随运动)。
做厌恶遮盖试验时,既用遮挡板分别遮盖小儿一眼,当其视力好的眼被遮盖时,小儿会表现出用手推开遮盖物、烦燥哭闹。
若双眼视力接近,则厌恶不明显。
对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可用检测形象视力表、E字表,必要时检查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诱发电位(V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