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练习及答案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2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②下:即为胯下。
③蒲伏:同“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
C.三秦、河南,古地名。
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
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文言文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
”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
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龜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T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甑渡军/袭安邑/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龜渡军/袭安邑/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甑渡军袭安邑/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飯渡军/袭安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史记-淮阴侯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史记-淮阴侯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
非臣所及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B.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C.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D.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阴,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水北山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北岸区域。
精选一饭千金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饭千金文言文阅读答案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信钓于城下,诸母②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④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注解]:①无行:品行不好。
②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③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④有:语气助词,无义。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始为布衣时( )(2)大丈夫不能自食(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吾必有以重报母3、引文写乡人讨厌韩信的目的是。
4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答案1、(1)平民,百姓 (2)喂养,供养(各2分2、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3、通过对比,反衬“漂母”的善良品质4、略(言之成理即可,2分)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仔细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通读全文,做阅读理解的题一定要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相信一定有这样的同学,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看见长篇文章就觉得头疼,就失去了读文章的兴趣,往往这样都是不会帮助你做好阅读理解的。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最少要读两遍以上,第一遍在读文章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文章写的内容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第二遍读的时候就会知道文章中大致讲了些什么,当读到第三遍的时候就会清楚文章总所包含的含义了。
审题要有一定的技巧在初三生进行语文的答题的时候是要一定的技巧的,无论是你在答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时候,审题是非常之关键的,因为如果你连题目都读不好那再怎么答题都是思路对不上的。
任何一个初三学生在做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是要自己仔细审题的,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然后才能做好文章的后续工作,答题的时候才会做到总结好每一个问题都清楚问题的思路。
名词知识点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淮阴侯韩信者 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淮阴侯韩信者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淮阴侯韩信者阅读答案,仅供参考:9.B(准备饮食)10.D(A、终于/竟然;B、虽然/即使;C、拿/表原因;D、都是疑问副词,哪里,怎么)11.C(均从侧面体现韩信的过人才能。
)12.D(因果推断不当。
)13.见译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不行动B.不为具食具:准备C.坐法当斩坐:犯罪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居:过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信亦知其意其出人也远矣B.若虽长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诸将亡者以十数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韩信与众不同的一组是①常从人寄食饮②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③信仗剑从之④次至信,信乃仰视⑤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⑥能用信,信即留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曾经在一位亭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惹得亭长妻子很不高兴。
B.淮阴有位卖肉的年轻人,认为韩信虽然身材高大并佩带刀剑,却内心胆小,当众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
C.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纳滕公的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
D.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了韩信的长处,并劝说刘邦沐浴斋戒,修筑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5分)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分)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3分)淮阴侯韩信者阅读答案,仅供参考:(12分)9.A 10.C 11.B 12.C13.(10分)(1)韩信多次和萧何交流,萧何认为他很奇特。
到了南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这件事告诉刘邦,亲自去追韩信了。
【最新】淮阴侯韩信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淮阴侯韩信阅读附答案淮阴侯韩信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
”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B.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C.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D.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这里意指韩信与樊哙等都是行伍之人。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②下:即为胯下。
③蒲伏:同“匍”。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 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
C. 三秦、河南,古地名。
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
D. 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江西修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任,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坐法当斩。
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没有品行B.信往,不为具食具食:吃饭的器具[来源:高考资源网]C.坐法当斩坐法:犯法判罪D.何曰:幸甚!幸甚:很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以亏人自利也D、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文言文《史记_淮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而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尊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尿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③。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④信,遂将兵会垓下。
项羽已破,离祖袭夺齐王军。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鉴王,都下邳。
信之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徳不卒,"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
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酵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
②漂:漂洗衣服。
③蒲伏:通“匍匐”,在地上爬行。
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岀/胯下蒲伏/B.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浦伏/C.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D.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岀跨下/蒲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侯,爵位需,是古代帝王对贵戚或功臣的封赐名号之一,传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 布衣,借指平民。
富贵人家穿绸锻,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 高祖,刘邦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高祖。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篇一:浅谈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形象的看法浅谈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形象的看法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去年新拍的电视剧《楚汉传奇》一度成为银屏大热,我也经人推荐看了这部电视剧,并且很快喜欢上了由段奕宏饰演的韩信形象。
本文以《史记-淮阴侯列传》为本,尝试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及其辉煌与灭亡的原因。
读《淮阴侯列传》,韩信此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孤高自傲:“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就是说韩信少年时经常到一个亭长家蹭饭吃,亭长老婆讨厌他,变着法子不给他饭吃,他一气之下竟跟亭长断绝了关系。
可见韩信自尊且自负,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冷言冷语。
那么为什么韩信在少年会有这样的性格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1、韩信没落贵族的身份。
文中说韩信好带刀剑,后面又说:“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那时候只有有贵族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戴剑,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很可能是个没落贵族,而空有身份而无家底,空有才能却无人赏识令他性格较为极端,他不愿蝇营狗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2、韩信从小家贫为大多数人歧视,加上常常寄人篱下造就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而后来他“亡楚归汉”和“萧何夜下追韩信”亦由此性格导致。
虽然韩信性格孤傲,但他却能在关键时刻隐忍。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2023届高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淮阴侯列传》(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淮阴侯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魔下,未得知名。
项渠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①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③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
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魏王盛兵蒲坂。
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矩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史记·淮阴侯列传之韩信拜将》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
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
(文言文阅读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文言文阅读题江西修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任,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坐法当斩。
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没有品行B.信往,不为具食具食:吃饭的器具C.坐法当斩坐法:犯法判罪D.何曰:“幸甚!”幸甚:很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以亏人自利也D、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课外文言文阅读《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练习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练习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6分)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未得知名,为连敖①。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5.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画线句断句。
(限断三处)(2分)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A. 若.虽长大()B.项梁败,又属.项羽()C.于是信熟.视之()D.上未之奇.也()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信数.与萧何语②珠可历历数.也B①顾王策安.所决耳②安.能郁郁久居此乎C①不能用,信终亡.耳②亡.羊补牢D①王素.慢无礼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8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2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
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②下:即为胯下。
③蒲伏:同“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
C.三秦、河南,古地名。
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
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语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摘编自《史记•淮阴侯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无行:不行动B.不为具食具:准备C.坐法当斩坐:因犯……罪D.居一二日,何来谒上居:过了【答案】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
Th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on the team, not on the individual.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答案1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
项王死后,亡归信。
汉王怨眜,闻其在楚,诏楚捕眜。
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
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①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
实欲袭信,信弗知。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人或说信曰:斩眜谒上,上必喜,无患。
信见眜计事。
眜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眜在公所。
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
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②。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
遂械系③信。
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注:①巡狩,天子亲往诸侯境内巡视。
天子所至,诸侯都要来朝见。
②后车,随皇帝出行的副车。
③械系,用桎梏锁起来,拘捕关押。
)(《史记·淮阴侯列传》)1.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素与信善善:友善、交好B.高帝以陈平计以:用C.信由此日夜怨望怨望:抱怨、希望D.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畏恶:害怕、嫉妒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乃骂曰:公非长者!B.弃甲曳兵而走C.赦信罪,以为淮阴侯D.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3.下列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B.信初之国项王死后,亡归信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C.欲谒上,恐见禽D.高祖且至楚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行县邑,陈兵出入: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卫队B.所以不击取楚,以眜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为我在您这里C.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我当然就应该享受D.生乃与哙等为伍:我这一辈子竟然与樊哙这般人为伍5.下列对__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信位尊权重,招致疑忌,险酿杀身之祸。
淮阴侯韩信文言文阅读答案
淮阴侯韩信文言文阅读答案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罌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汉王南出,之宛、叶间,得黥布,走入成皋,楚方复急围之.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B.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C.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D.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任职授官的词常有:任、除、授、征、辟等.B.郡,汉代是州的下级行政单位.郡的行政长官称"太守""尹"等.C.传舍,原指贵族供门客食宿的地方.文中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D.血食,享受祭祀.因为古代祭祀时要杀牛、羊、猪三牲,所以叫血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早年韩信投奔项梁,在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后来又投奔蜀地的刘邦,虽有膝公推荐,但未受重用.B.攻打魏王豹时,韩信假装要在临晋渡河,实则从夏阳渡河偷袭安邑,最终俘虏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地.C.在赵军营垒,韩信和张耳被刘邦突袭,刘邦夺取了他们的兵权,命令韩信防守赵地,并派张耳攻打齐国.D.在汉王被困荥阳时,韩信趁机要求封自己为王.汉王经张良、陈平劝说答应,并派张良前往册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②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5)文末司马迁评价韩信"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案解析【解析】(1)“魏王豹谒归视亲疾”是说“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视亲疾”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未得知名,为连敖①。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5.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画线句断句。
(限断三处)(2分)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A. 若.虽长大()
B.项梁败,又属.项羽()
C.于是信熟.视之()
D.上未之奇.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信数.与萧何语②珠可历历数.也
B①顾王策安.所决耳②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C①不能用,信终亡.耳②亡.羊补牢
D①王素.慢无礼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做平民时,生活贫穷,一个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饥饿不堪,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大为感激。
B.滕公与萧何都是发现赏识韩信的伯乐。
滕公救了韩信一命,萧何追回逃亡的韩信,又都极力推荐,使韩信得到汉王的重用。
C.韩信先投奔楚军,追随项梁,后归顺汉军,都只是担任低级职务,难以得到施展才能
的机会,在汉军中更是差点掉了脑袋。
D.淮阴市中一个年轻屠户看不起韩信,说他人高马大,佩带刀剑,实际内心懦弱,还让
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耻笑。
【答案】5.(2分)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6.(4分)①你②跟随③仔细④对感到惊奇 7.(3分)B。
8.(4分)①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
希望你报答吗!
②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
9.(3分) B(文中滕公并没有使韩信得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