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旅游发展纲要doc-云南省滇西北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云南省旅游局二〇〇九年九月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

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和纵贯全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构成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云南旅游发展历程回顾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特征。

1、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的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我省正式筹建成立了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开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旅游开发地区。

当时全省仅有一家旅行社和8家宾馆,并且大部分是政府招待所,标准客房不足300间。

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到1988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99人次发展到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发展到1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从13万人次发展到129万人次。

这一阶段,我省的旅游业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内容,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

2、旅游经济产业建设阶段。

1988年至1995年七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阶段。

1988年,省政府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腾冲县旅游发展战略

腾冲县旅游发展战略

腾冲县旅游发展战略腾冲县是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边境县,地处滇西北旅游经济区、中缅泰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是云南省唯一与缅甸和泰国接壤的县。

腾冲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为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以下是关于腾冲县旅游发展战略的分析和建议。

1.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腾冲县要发掘和挖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腾冲县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可开发温泉度假、养生养老等相关产品;腾冲县还有多个风景名胜区,如腾冲火山、九龙潭等,可以开发相关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此外,腾冲县还有丹巴千年古镇、哈尼梯田等人文景观,可以开发人文旅游产品。

要注重特色与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增强腾冲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强化旅游宣传推广腾冲县要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宣传腾冲县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

要完善旅游宣传平台和推广渠道,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广网络。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4.拓宽旅游融合发展渠道腾冲县应积极与缅甸和泰国开展旅游合作,加强旅游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发跨境旅游产品,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同时,腾冲县还可以与云南省其他地区开展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旅游合作共赢的局面。

5.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腾冲县的旅游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腾冲县可以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引导游客进行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体验。

总之,腾冲县作为云南省边境县,在旅游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腾冲县应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强化旅游宣传推广,拓宽旅游融合发展渠道,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61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21.5%。

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日趋明显,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树立和巩固。

4、旅游经济强省阶段。

2005年以来,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和周边省市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面,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在充分借鉴学习旅游先进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实施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全面启动和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通过旅游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带动我省旅游产业由观光型旅游方式为主,积极向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康体健身型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努力实现将云南省建省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二)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基本情况旅游“二次创业”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连续三年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先后召开了一系列旅游现场办公会和专题调研会,进一步理清了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解决发展难题,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旅游发展,全省上下呈现出新一轮加快旅游发展的新态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地新局面。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8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1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八、西部第一的地位;接待国内游客10250.1万人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663.3亿元,跃上了600亿元的新台阶,全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保持在15%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全国海外游客下降4.4%,旅游创汇下降12.3%的情况下,我省实现了海外、国内两大市场的双增长。

其中,接待海内外游客588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6%;旅游业总收入达367亿元,同比增长21.5%。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多民族、多文化和多样地貌著称的省份。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云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繁荣。

为r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制定了详细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

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高山、湖泊、瀑布、森林等。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景观,云南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比如建立国家级和自然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比如生态旅游区、生态农庄等,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其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文化保护与传承。

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比如丽江古城、大理洱海等。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云南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修旦古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等。

同时,云南也鼓励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民族民俗村、文化艺术表演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旅游体验。

口再次,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云南的交通运输•直存在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南计划修建更多的公路、铁路和机场,并提升现有交通网络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云南还计划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修建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最后,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还着重强调r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目前由于知名度不高,国内外游客的数量还相对较少。

为了改变这个同面,云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目光和游客。

同时,云南还计划与国内外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开展营销活动,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

□总的来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口标是保护生态、传承文化、提升基础设施和拓展市场。

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云南旅游产业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提升云南作为旅游口的地的竞争力和魅力。

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三大模式比较分析

滇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三大模式比较分析

位 和规 模 ; 以较 为稳 健 的 步伐 开发 出 了“ 理风 光 并 大

E游 ” “ t 、 白族 三 道 茶 ” 白族 民 间 扎 染 和 大 理 石 工 、
艺 品等 为代 表 的旅 游 产 品 , 游 者 人 数 和 旅 游 收 入 旅 增 长稳 中有 升 , 19 但 9 9年 接 待 旅 游 者 突 破 5 0万 人 0
次 后发 展 速度 明显放 缓 。
和滇 西 交通 枢 纽 的 区位 优 势 , 之 大 理 历来 在 人 们 加
心 目之 中具 有 的 美 好 印象 , 级 领 导 到 大 理 视 察 或 各
3 开发 先行 、 划 后 补 、 修 补 补 。受 8 . 规 修 0年 代 后 期重 开 发 、 轻规 划 的倾 向影 响 , 之 规 划 意识 普遍 加
助资 源优 势 发 展 旅 游 业 的 意 见 , 一 定 意 义 上 推 动 从
[ 稿 日期 ]02— 5 0 修 订 日期 ]02—0 —2 收 2 0 0 —2 20 7 8 [ 者 简 介 ] 建 雄 (93一)男 , 族 , 为 云 南 省 大 理 学 院 作 张 16 , 白 现 旅 游 系 主 任 , 教 授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旅 游 资 源 开 发 和 民 族 副 主
三 地 , 于旅 游 资 源 特 色 和 开 发 时机 、 由 开发 思路 的 差 异 , 之 加
了大 理旅 游 业 的发 展 ; 另一 方 面 , 府官 员 与外 界 接 政 触 较 多 , 国 内外 一些 地 区 旅 游 业 的发 展 及 其 对 地 对 方 财政 的 贡献 有 着 相 对 全 面 的认 识 , 之 受 当 时 流 加 行 的“ 游业 投 入 少 、 出大 ” 观念 影 响 , 了尽 快 旅 产 等 为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和战略罗明义博士教授(云南省旅游局局长,云南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云南,即彩云之南。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云南旅游资源和特色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ˊ39″—106°11′47″和北纬21°8′32″--29°15′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

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云南神秘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一)良好的区位条件云南的国土总面积39.4万km2,总人口4400万人,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

陆路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水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相通;有10个国家级口岸和近20 个省级口岸,有中缅公路、昆洛公路、昆河公路、滇越铁路及澜沧江—湄公河航道直通国外。

良好的区位条件,不仅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使云南具有秘境特色和异国风情的边境旅游优势;而且为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构成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客源对流通道。

(二)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是西北部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东南部河口县境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海拔76.4米。

在南北跨距不到1000公里的范围内,平均相对高差超过4000米。

全省属层状立体地貌,在39.4万km2平方公里大地中,包含了高山、峡谷、中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地、盆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仅占6%。

(三)典型的立体气候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几乎囊括了中国从南到北的各种气候类型,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点。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

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介绍及发展目标作者:kmcctlyw标签:旅游2010-08-30 22:09 星期一晴(一)六大旅游片区发展目标云南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立足国内外旅游大格局,以创新旅游区域体系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六大旅游区域,即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腾冲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现在云南正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完善六大旅游区域,提升面向世界的游击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面向亚洲和世界的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积极开发建设完善滇西“腾冲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面向全国和亚洲的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面向云南省周边省市的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

(二)六大旅游区的发展方向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包括以昆明为中心的昆明市、玉溪和楚雄。

依托滇中良好的区位条件及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为基础、度假休闲、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为重点,完善以高尔夫球、自驾车、体育娱乐运动为主的康体娱乐设施,使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成为中国西南著名的观光度假国际旅游胜地,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内外旅游集散地。

(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以世界、文化遗产为重点,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依托融合少数民族风情的生态旅游精品,使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香格里拉旅游的核心区,并使大理、丽江、迪庆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区和连接西藏、四川的旅游休散中心。

(四)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以热带雨林、民族风情和边境旅游为特色,完善生态旅游、跨国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精品和水电工业旅游产品、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旅游线路,使滇西南成为云南面向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解读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解读

滇西旅游区
包括保山地区、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州。该区以自然景 观为主,同时也有 民族村寨和宗教旅 游地。该区发展战 略以重点开发腾冲 火山地貌和温泉旅 游资源、众多的文 化和宗教旅游地、 姐告的中缅边境旅 游(这里的边境贸易 已较为繁荣)为主。
滇西南旅游区
包括临沧地区、思茅 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该区有风景 秀丽的亚热带和热带 原始森林和多种民族 的风情习俗。该区发 展战略以重点发展生 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 主,这两种旅游方式 通常可以相互结合。 在勐腊可发展边境旅 游,在澜沧江—湄公 河可发展跨国航船旅 游。
制作人:马维静 旅游管理2班
参考资料: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云南省旅游局,
世界旅游组织 《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云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云南旅游资源分布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2006年—201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81万人次增加到
3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6.58亿美元增加到13.24亿美元, 年均分别增长12.7%和15%; 接待国内游客从7721万人次增加到13837万人次,国内旅游 收入从447.1亿元增加到916.8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38% 和15.45%;旅游总收入从499.78亿元增加到1006.8亿元,年 均增长 15.04%。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266.8万人次, 比“十五”期间增长109.8%;旅游外汇收入达50.2亿美元, 比“十五”期间增长141.8%; 接待国内旅游者5.3亿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90%;国 内旅游收入达3184.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15.2%;旅 游总收入达3539.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41.1%。

滇西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滇西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丹 松赞林寺和普达措 国家生态 公园八个景 区对游客的停 客的年 龄抽样中, 滇西北游客年 龄主要集中在2 3 岁之 卜 0 留时间进 行 了问卷调查。 设计了“ 您安排在人理( 丽江/ 香 问, 占比重分别为5 . % 4 . 9 、 1 9 , 所 1 3 、3 0 % 4 . % 其中6 岁以上 0 格 里拉 牌 留时问 约为” 此处 , , 我们把不在该地过夜的游 的所 占比列较小, 分别为55 、. 、.% 游客的总休受 . % 3 1% 3 7 。 9
客 归 为一 日游 , 该 地过 夜 的 归 为 过夜 游 , 夜 游 包 含 一 教 育 程 度 集 中 在 大 学 本 科 , 占比 重 分 别 为 4 . % 4 . 在 过 所 3 、 8 9
天半的游 客。
1 % 5 . % 代表最低学历 的高中以下和研究生所 占比例 、 1 , 7 7
作用 的结果 。1广 义上讲 , 【 旅游 流是一个包容着旅游 信息 问为3 8 通过分析数据, 客在滇西北各地旅游的停 留 . 天。 游 流、 旅游 客流 、 旅游物流 、 旅游能流的综合体系。 在 多数 时间不均衡, 游客在滇西北的平均停 留时 间为3 6 , . 天 说明
情 况下 , 游 流 仍 宵 狭 义的 旅 游 客 流 。 文 主 要探 讨 省 外 旅游 产 业链 正在 不 断 拉 长 , 游对 滇 西 北 乃至 整 个 云 南 省 旅 本 旅
人 6 _ ^ j 6 、 4 6 l 数 - 比 .% 6 .%17 1 64 0 l%02 例 34 ,% 17 %3{ 22 .% 34 5 1 5 . .% .7 9 l ,%
表3 香格 里拉 国 内游 客的客源地分 布
向流动 , 基本上是按照大理一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路组

中国云南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为国内旅游

中国云南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为国内旅游

中国云南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为国内旅游一、相关政策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

云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随着旅游业在云南全省的兴起,这一新兴产业成为了云南省的经济支柱。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同外界的沟通交流。

既带动了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资金、物流、人员的互动联通。

还培养了当地的最初的商品市场,改变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从此脱贫致富走上逐步富裕的道路,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

云南省人民政府更是颁布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旅游行业,如发布的《云南省大旅游产业建设方案(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滇西北城镇群规划(2014-2030)(公示稿)》,提出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并将滇西北建成联动川藏的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型城镇群。

二、人数及收入近年来,云南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云南省旅游收入为8991.44亿元,同比增长29.89%,2019年云南省旅游收入为11035.2亿元,较2018年增加2043.76亿元,同比增长22.73%。

云南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为国内旅游,2018年云南国内旅游收入为8698.97亿元,国际旅游收入为292.47亿元;2019年云南国内旅游收入为10679.51亿元,国际旅游收入为355.69亿元。

近年来,云南大力推进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城镇、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努力打造品牌旅游目的地,云南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9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旅客1484.9万人次,接待国内旅客79977.8万人次。

生态规划作业例子

生态规划作业例子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第一章旅游区概况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下简称滇西北旅游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横断山纵谷地带,是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域。

地跨东经98°~101°31′,北纬24°40′~29°16′之间。

北面分别与西藏和四川相连,西面与缅甸毗邻,东连楚雄州,南接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

全区总面积8.92万平方公里第二章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 2一、旅游资源概况滇西北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特色突出,是云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级、国家级高品位旅游资源,计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1处(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1项(丽江东巴古籍),分别占全省的10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森林公园4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0%、60%、31%、15.4%、25%。

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和良好市场潜力的优选景区景点15个,占全省总数的65.2%。

二、旅游资源特色自然景观神奇壮丽:滇西北旅游区独特的地质构造,构成了世界一流的地质地貌遗迹区,世界最著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容纳了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所有风景,雄、险、秀、奇、幽、奥等各类景观齐备。

“三江并流”世界奇观、雪峰冰川气势磅礴,大江峡谷雄伟深邃,森林草甸风光迷人,高原湖泊妩媚秀丽,丹霞泉华光彩照人,野生动植物珍稀名贵。

历史文化丰富深邃:滇西北旅游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理名邦曾经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丽江古城和丽江东巴古籍是走向世界的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古道”承载着弥足珍贵的“古道文化”。

云南旅游如何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云南旅游如何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云南旅游如何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云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云南拥有壮观的山水景观,如石林的奇峰异石、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洱海的波光粼粼等。

为了让这些美景得以长久留存,我们必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内的开发活动,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推广生态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景区设置明显的环保标识,提醒游客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植被。

加强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开发也是关键之举。

避免过度开发和盲目建设,要根据各地的特色和承载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例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可以限制游客数量,采取预约制,以减轻环境压力。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和古村落,要注重保护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避免过度商业化。

在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对当地生态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文化保护评估。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吸引游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导游、酒店服务人员等,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知识。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要传授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同时,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比如,优化旅游交通线路,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提升酒店的设施和服务标准,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推动旅游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产业,让他们从旅游发展中受益,从而增强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例如,让游客参与到当地的农事活动中,品尝农家美食,购买手工艺品。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明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云南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如玉龙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虎跳峡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2.多民族文化独特:云南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25个少数民族。

这里的民族文化多样,民族风情浓厚,如彝族、白族、哈尼族等。

游客可以在云南享受到丰富的民俗文化。

3.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云南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元阳梯田等。

这些古建筑和遗址代表了云南的历史文化,是了解云南历史的重要窗口。

4.特色旅游资源丰富:云南拥有独特的特色旅游资源,如洱海风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丽江古镇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基于以上的旅游资源优势,应通过以下策略来开展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1.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国内外游客宣传云南的旅游资源。

可以通过举办旅游节、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云南旅游的知名度。

2.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酒店、机场、景区等。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3.开展精品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精品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

可以通过开展自然风光观赏、民族风情体验、古建筑参观等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4.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大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云南的民族文化。

总之,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重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应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开展精品旅游项目、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旅游产业链的建设等策略,实现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云南大理旅游策划书3篇

云南大理旅游策划书3篇

云南大理旅游策划书3篇篇一云南大理旅游策划书一、目的地概述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是云南的 16 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 2090 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 8 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 3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二、行程安排第一天:抵达大理上午:乘坐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抵达大理,入住酒店休息。

下午:游览大理古城,感受古城的历史文化氛围。

晚上:在古城内品尝当地美食,如破酥粑粑、饵丝等。

第二天:洱海一日游上午:乘坐游船游览洱海,欣赏洱海的美景。

下午:在洱海边的咖啡馆或茶馆休息,享受悠闲的时光。

晚上:品尝洱海的特色美食,如酸辣鱼等。

第三天:苍山一日游上午:乘坐缆车或徒步登山,欣赏苍山的美景。

下午:在苍山的寺庙或景点参观,了解佛教文化。

晚上:在苍山附近的餐厅品尝当地美食,如烤鸡等。

第四天:喜洲古镇一日游上午:乘坐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前往喜洲古镇,游览古镇的建筑和景点。

下午:在古镇内品尝当地美食,如喜洲粑粑等。

晚上:返回大理市区,入住酒店休息。

第五天:返程上午:收拾行李,办理退房手续。

下午:乘坐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返回出发地。

三、交通指南飞机:大理有机场,可以乘坐飞机直达大理。

火车:大理有火车站,可以乘坐火车直达大理。

汽车:大理有汽车站,可以乘坐汽车直达大理。

四、美食推荐破酥粑粑:是大理的传统名小吃,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饵丝:是大理的特色美食,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酸辣鱼:是洱海的特色美食,口感酸辣,味道鲜美。

烤鸡:是苍山的特色美食,口感香脆,味道鲜美。

喜洲粑粑:是喜洲古镇的传统名小吃,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五、住宿推荐大理古城内:有许多客栈和酒店可供选择,价格适中,交通便利。

三江并流-香格里拉旅游概况

三江并流-香格里拉旅游概况

湖光山色,宁静至极
漫步在林间的牧场上,马儿叮咚的脖铃声、一片浓绿, 显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是那么和谐。
夏天鲜花盛开的普达措国家公园
每年夏季,满山的杜鹃花与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小鸟们也纷纷前来凑热闹 景区鸟语花香,令人沉醉。原始森林里的各种林木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秋日的普达措国家公园
冬日的普达措国家公园
在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卡瓦格博曾是当地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 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历经八大劫难, 驱除各般苦痛,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 从此受居士戒,改邪归正,皈依佛门,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 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 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 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 因此梅里雪山仍然是一个没有人攀登过的处女峰
金沙江(Chin-sha River )是中国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 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 由於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 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 形成著名的虎跳峡, 虎跳峡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0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峡谷之一。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重点深度开发大理石工艺品、 剑川木雕、、白族扎染银器、纳西东巴文 化旅游商品、藏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 茶叶药材、野生食用菌、高原花卉等地方 民族特色旅游购物品;结合滇西北旅游区 的城市发展,分别在大理市、丽江古城区、 香格里拉县城按照当地民族风格,新建或 改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集购物、观光、 休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城。
神奇的三江并流 永远的香格里拉
滇西北香格里拉 生态旅游区发展 规划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位于青藏高 原的东南延伸部分,横断山纵谷地带, 是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包 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 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州市.

滇西城镇群规划

滇西城镇群规划

滇西城市群规划(2011-2030年)文本(公示稿)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原则 (4)第三章目标与战略 (6)第四章滇西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 (9)第一节空间结构规划 (9)第二节生态功能分区与发展指引( (10)第三节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 (13)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6)第五节城乡空间开发建设指引 (19)第五章滇西城市群支撑体系规划 (20)第一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20)第二节给水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排水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电力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通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人文环境体系规划 (25)第八节环境保护规划 (28)第六章空间管制和重点空间规划指引 (29)第一节重点发展及控制发展地区 (29)第二节空间管制分区政策 (29)第七章次区域及重点空间规划导引 (31)第一节大理都市圈空间规划导引 (31)第二节隆腾芒都市圈空间规划导引 (33)第三节沿边经济发展带空间规划导引 (35)第四节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空间规划导引36第五节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规划导引 (38)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39)第六节近期建设重点 (39)第一节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41)第二节近期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42)第三节近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3)第四节近期社会设施建设规划原则 (43)第九章机制与政策保障 (44)第一节政策引导机制 (44)第二节法律保障机制 (46)第三节机构建设机制 (47)第四节制度建设机制 (48)第五节规划协调机制 (48)第六节反馈及评估机制 (49)第七节其他机制保障 (49)第一章总则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区域(城市群)为单元的竞争日益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推荐…………………………………………………神奇的三江并流永远的香格里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旅游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二00四年一月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罗明义副组长:张李昆袁光翰左伯俊张先安谭崇访成员:董进云余繁李炳富文淑琼张大运陈述云骆静珊田里明庆忠杜靖川许南垣滇西北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组组长:骆静珊成员:陈仁远杨敏窦志萍陈衠蒋宏蒋素梅王丽萍幸岭马继刚环绍军王静前言云南是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大自然的神斧在这里造就了罕见的奇山异水,历史的巨澜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让这里孕育了绚丽的民族风情:滇中高原的春天般气候和湖群,滇西北高山峡谷的香格里拉秘境,滇西边境的珠宝贸易与火山热海,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畔的热带雨林,滇东南如诗如梦般的喀斯特岩溶山水,滇东北红土地上的历史古道和瀑布群……在这片堪称旅游资源大省的土地上交相辉映,特色山水、民俗风情、边疆秘境、国际通道、南药花卉、土特名产、风味小吃等等熠熠生辉,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云南旅游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并与云南省旅游专家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此后各地州市以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先后编制了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县市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州、县市四个层次的旅游规划体系。

随着国家旅游局进一步强调区域旅游协作和云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整合,编制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规划和科技兴旅规划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

为发挥全省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促进跨区域特色旅游发展,推动云南省旅游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云南省旅游局组织了省内旅游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通过历时近一年的紧张而有序的对全省六大旅游片区规划和科技兴旅规划编制,经过调查研究、初步方案编制、征求地方意见、咨询论证、最终评审等工作阶段,终于完成了现在提交给省政府的七个规划成果。

云南省六大旅游区旅游规划和科技兴旅规划的编制,得到了省政府、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省十六个地州市的高度关心和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

在此,我们谨表深深的谢意。

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1月《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评审意见由云南省旅游局主持的《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评审会于2004年1月15日在昆明举行。

来自省内经济发展、旅游管理、规划设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在认真听取了《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汇报和审阅图纸的基础上,就《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发表了评审意见。

现将评审意见归纳如下:一、滇西北旅游区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区,其开发建设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滇西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作了分析评价,对旅游市场趋势和旅游需求作了分析预测,对其旅游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作了深入分析,在《云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对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进行了系统规划。

规划内容要素齐全,总体布局合理,重点主题突出,对策措施可行,对滇西北旅游区旅游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滇西北旅游区的高山峡谷、森林生态、大江河流、高原湖泊、草甸雪山、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的把握准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和旅游活动项目,对旅游项目开发的主题和开发方向定位准确,达到了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突出旅游优势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文本规范,图件齐全,内容丰富,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等相关要求,专家们一致同意《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评审。

专家们并就规划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

最后,建议规划编制单位在充分吸收和采纳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便尽快按程序上报审批,以促进滇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建设云南旅游强省做出积极的贡献。

专家组组长:罗明义副组长:杨寿川张明光2004年1月15日目录第一章旅游区概况------------------------------- 1一、地理位置------------------------------------ 1二、社会经济概况-------------------------------- 1三、交通概况------------------------------------ 1 第二章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 2一、旅游资源概况-------------------------------- 2二、旅游资源特色-------------------------------- 2三、旅游资源比较-------------------------------- 3 第三章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4一、旅游发展现状-------------------------------- 4二、旅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优势---------------- 5三、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四、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趋势------------------------ 7 第四章旅游发展总体战略与目标------------------- 8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战略---------------------- 8二、旅游区性质定位与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9三、规划目标------------------------------------ 9 第五章旅游开发总体布局------------------------ 11一、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1二、旅游产品开发------------------------------- 13三、旅游形象与推广----------------------------- 15第六章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16一、近期重点旅游项目--------------------------- 16二、中远期重点旅游项目------------------------- 17 第七章旅游配套设施---------------------------- 17一、旅游接待地布局----------------------------- 17二、旅游交通建设------------------------------- 18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8 第八章实现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20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领导作用----------------- 20二、实行有效的旅游发展优惠政策----------------- 20三、建立旅游开发资金支撑体系------------------- 21四、加快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市场化进程----------- 21五、加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21六、加强社区对旅游开发的参与和合作------------- 22七、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与旅游开发科技水平 -- 22 图件:一、旅游区区位图二、旅游区(点)开发现状图三、主要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图四、旅游道路交通规划图五、旅游项目分期建设规划图六、旅游总体规划图附件: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说明书第一章旅游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下简称滇西北旅游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横断山纵谷地带,是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域。

地跨东经98°~101°31′,北纬24°40′~29°16′之间。

北面分别与西藏和四川相连,西面与缅甸毗邻,东连楚雄州,南接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

全区总面积8.92万平方公里。

二、社会经济概况人口与民族:2002年,滇西北旅游区总人口527.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3%,共有26个少数民族,白、纳西、藏、傈僳、怒、独龙、彝族等10余个为世居少数民族。

大理州、怒江州、玉龙县分别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傈僳族自治州、纳西族自治县,迪庆州是全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社会经济水平: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20.43亿元,人均GDP 418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0.7%。

滇西北旅游区尤其是迪庆州和怒江州,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三、交通概况滇西北旅游区的区内外交通以公路为主,320国道和214国道构成全区公路交通的骨架,其中,楚大段为高速公路,安楚段正在改造为高速公路。

全区100%的县(区)已通油路,通县油路构成区内公路交通的基础。

滇西北旅游区目前拥有大理、丽江、迪庆3个通航机场,正在筹建泸沽湖机场。

广大铁路是滇西北旅游区目前唯一连接内地、通向全国的对外铁路交通线。

第二章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一、旅游资源概况滇西北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特色突出,是云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级、国家级高品位旅游资源,计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1处(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1项(丽江东巴古籍),分别占全省的10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森林公园4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30%、60%、31%、15.4%、25%。

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和良好市场潜力的优选景区景点15个,占全省总数的65.2%。

二、旅游资源特色自然景观神奇壮丽:滇西北旅游区独特的地质构造,构成了世界一流的地质地貌遗迹区,世界最著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容纳了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所有风景,雄、险、秀、奇、幽、奥等各类景观齐备。

“三江并流”世界奇观、雪峰冰川气势磅礴,大江峡谷雄伟深邃,森林草甸风光迷人,高原湖泊妩媚秀丽,丹霞泉华光彩照人,野生动植物珍稀名贵。

历史文化丰富深邃:滇西北旅游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理名邦曾经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丽江古城和丽江东巴古籍是走向世界的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古道”承载着弥足珍贵的“古道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