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教学设计张丽红习作要求: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的启示或感悟。

习作目标: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2、引导学生将第一次的经历写完整,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掌握如何把作文写好。

习作重难点:1、引导学生将“难忘”之处写详细具体,突出“第一次”。

2、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

习作准备:教师:一份利用学生们的童年照片制作的动画相册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童年难忘的“第一次”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营造写作氛围教师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总是给我们带来那激动而又难忘的感觉,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我们“第一次”的点点滴滴吧!(教师展示PPT,并播放课前利用同学们的照片制作的简单动画相片,学生边看边想想自己的第一次。

)二、自由说说,拓宽写作思路1、教师引导:是呀,从我们记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校门;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帮父母做家务;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让你忘不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

2、指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第一次难忘的童年经历。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在,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三、组内交流,分享写作材料:教师谈话:老师发现几个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话想说吧,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聊一聊,将你第一次的故事说给你的小组的其他成员听,看谁说得最好。

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让小组成员自荐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第一次发生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习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习作

习作:家乡的风俗本次的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本次话题不仅与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选编本次习作的意图是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一步理解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并在习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重点:合理安排详略,表现出家乡风俗的特点以及魅力。

难点:能发现别人和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1.教师课前设计资料收集单,引导学生从风俗的由来、内容或活动形式、寓意以及人们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等方面搜集资料。

2.在学生完成搜集资料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班内交流。

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习作内容,列出习作提纲。

3.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详略安排,确定本次习作重点介绍什么内容。

4.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写相同风俗,或是习作内容相似的同学一起交流评改,互相启发。

1.教师设计“我最喜欢的风俗”调查问卷,学生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完成调查问卷。

2.与本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2课时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合理安排详略,表现出家乡风俗的特点以及魅力。

一新课导入1.教师课件出示诗词,学生读诗词并且说一说分别描写了什么节日的风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分别是写哪一个节日的。

2.师:春节、元宵节、重阳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庆祝这些传统节日,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那么风俗是什么呢?3.学生交流自己对风俗的看法。

预设: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俗,用手中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和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和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目标]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1.什么是风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

(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

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

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

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

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

“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

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

这么多的风俗都有着它存在的一定道理,我们如何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请走进第一单元的习作阅读提示。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观察事物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4. 习作的撰写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观察事物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观察事物方法在习作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掌握读音、写法、词义。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5. 习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2)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2. 课题下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 配合教学内容,适时呈现相关图片、关键词等。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背诵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五、日积月累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交流你的心得,想一想这首古诗的意思。不明白的 跟小伙伴交流一下。
1.出示古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了解乐府。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 构。汉代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 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它是 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3.学生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从这首诗中你得到哪些启发呢? 预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多好,我们一定珍惜时间,好好读 书学习,以免为老大时候碌碌无为而后悔。
5.你还可以用哪些诗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预设: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板块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无 论是读文章还是写作都要分清主次。在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 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词句段运用”旨在 让学生了解一些习俗及其寓意,并学会在习作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 同的意思,为习作增色。“书写提示”则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书写 速度。“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长歌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可以写一写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也可以写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还可以写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

二、习作目标:1.抓住重点写“家乡风俗”,写出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特点写出重点,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前向长辈们了解家乡的风俗,并写一段简单的介绍词。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一、谜语引入主题1.节日习俗知多少:“十里一风,百里一俗。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各地都有各自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民风。

老师先带同学们进入猜谜板块。

2.看图猜节日:课件逐一出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的一些风俗。

学生一边猜一边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师生一起品味中华大家庭浓浓的家乡情。

二、初步了解民俗1.何为“民风民俗”: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春节习俗大百科:“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

你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和长辈们了解家乡的风俗,并写一个简单的介绍词。

现在开始同一个籍贯自由组合,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特色的风俗。

3.图文出示:师生共同梳理各省的春节风俗【浙江】杭州:罗神竹舞、赶十八、打年糕绍兴:送灶、社戏。

温州:分岁酒。

东阳:抲年鬼。

【四川】走人户、游喜神方、人日祭诗圣【福建】过火群、隔年饭、长年菜、分圆【江西】板凳龙、吃隔岁、换茶、掸青、起牙【山东】贴年红、送百神【陕西】做面食、做顶针、扭秧歌……【设计说明:由于寄宿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班级学生籍贯基本不少于10个省。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检讨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检讨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检讨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进行全面的检讨,总结研究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研究亮点在第一单元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亮点:1. 研究目标清晰: 第一单元的研究目标明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熟悉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理特点。

学习目标清晰: 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熟悉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理特点。

2. 教学内容生动: 教材中使用了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图表,使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各个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生动: 教材中使用了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图表,使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各个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3. 多样化的研究活动: 研究过程中设计了多样化的研究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地图绘制和报告演讲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地图绘制和报告演讲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研究问题然而,我们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1. 知识记忆不牢固: 有些学生在研究后容易忘记或混淆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强记忆和巩固。

知识记忆不牢固: 有些学生在学习后容易忘记或混淆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强记忆和巩固。

2. 研究活动难度不一: 一些学生反馈部分研究活动的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和完成任务。

学习活动难度不一: 一些学生反馈部分学习活动的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和完成任务。

3. 关注度不高: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可能缺乏吸引力,需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关注度不高: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可能缺乏吸引力,需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策略为了改进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并提高研究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复巩固: 加强对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的复,使用记忆法和巩固练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1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龙集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班级:六(3)班
姓名:尹寒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第1篇】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写出作品的梗概。

需课前准备阅读完整本书及相关资料。

首先让学生读懂作品,梳理情节发展,了解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训练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效果:。

读懂原作,先列提纲,理清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人物性格。

二、指导写作:。

首先了解什么是梗概。

然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4、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

最后,学生自由习作,多种形式进行评议。

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发挥学生的概括力、创造力,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不足之处:有些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有些情节梳理不够清晰。

同时,语言不够简练,过于啰嗦冗长。

正是年级低练笔缺乏的原因,影响成文效果。

四、改进措施:1、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2、多注意引导学生锤炼语言,简化语言,平时强加训练。

3、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多思考,多交流,整体把握作品的文学性,人文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反思第2篇】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

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心愿反思第1篇】在上课之前,我们在备课时把此次习作内容归为以下四个问题:1、我的愿望是什么?2、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愿望?3、为了这个愿望,我努力做过什么?4、如果愿望实现了,我会怎样做?开课伊始,我抛出习作要求问孩子,你知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什么吗?他们说,是我的愿望。

那什么是愿望呢?他们说是心愿、想法,我以参考书里的解释作为结论:对一件事情的美好想法和期待。

根据期初备课,为了区分开理想,我武断地下结论说,愿望通常是通过短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理想必须是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达成的目标。

那么,要写我们的愿望,首先要明确什么呢?孩子说,得知道愿望是什么?我请孩子轮流说出自己的愿望,我现在很庆幸我强硬地请每一个孩子说出了那时那刻他们自己的愿望,尽管有的孩子也是在因为听了他人的表达后受的启发,有雷同。

因为这正是孩子的一次口语表达。

但是我现在觉得如果这个问题提前布置的话,给他们更长时间去思索,或许孩子的思维会放得更加发散,想得更加开阔。

知道了愿望是什么?接下来该告诉别人什么呢?孩子说,得让别人知道为什么有这个愿望。

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啊。

当我再请孩子我愿望和原因连在一起做完整的表达时,这次多数孩子们陷入了思考。

接着,一部分孩子纷纷举起了手,我很感谢孩子们是在认真思考后说出的心里话。

我们认真听着,即使愿望一样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我以养小动物为例,肯定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同样是想养小动物,他们养的一样吗?同样是养小狗,他们的原因一样吗?真好,我说我喜欢这样个性化的表达。

我想,习作,正是因为它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具有个性化的见解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才更耐人寻味。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把前两个问题细说了一下,但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我们是以想养小动物为例进行的展开,先请那几个孩子说,再请其他孩子帮忙。

我很后悔为了避免有的孩子不会说,不会写,我竟然根据孩子的回答和我的想法归纳了一下从哪几方面努力实现和实现了愿望要从哪几方面去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积累“髻、奢侈、眷恋”等词语,体会其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2. 交流平台3. 日积月累4. 口语交际5. 习作6. 语文园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积累“髻、奢侈、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2. 教学难点: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2)教师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并进行讲解。

2. 交流平台(1)学生分享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点评。

3. 日积月累(1)学生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

4. 口语交际(1)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主题为“我向往的地方”。

(2)教师点评学生的口语交际,并进行指导。

5. 习作(1)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主题为“家乡的景物”。

(2)教师点评学生的习作,并进行指导。

6. 语文园地(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2. 交流平台3. 日积月累4. 口语交际5. 习作6. 语文园地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2. 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小学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家乡的风俗》是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风俗的实际体验,或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来历,突出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对家乡常见的风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学生来说选择写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把重点内容介绍清楚。

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对学生加强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介绍家乡的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学难点:通过介绍风俗习惯时,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谈话法。

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

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

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家乡安阳正在蓬勃发展,作为小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宣传安阳贡献力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从写家乡风俗做起吧。

二、目标航船因为有了目标才能顺利达到彼岸,学习因为有了目标才能事半功倍,一起读。

写作目标1、我能画出习作材料中的关键词,提炼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作重点;2、我能根据习作要求选材,确立中心。

收集资料,列出提纲;3、我能根据习作要求确立独特的写作方法,抒真情实感,显个性特点。

4、我能做到字体工整,字数600左右,和同学分享,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三、学习过程自学:(1)、审题请大家默读材料,边读边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并在书上批注。

1、本次作文属于命题?半命题?自拟题目?2、本次习作的要求我们写哪两个文体?3、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建议、特别强调了什么(加分项重涂)?(根据学生回答,列出板书)自学(2)、梳理导学案——学习任务1、确立题目要新颖,列出提纲我能行。

2、精彩开头和结尾,且听我给你说明。

3、典型事件排时间,特点来历穿插好。

4、写作方法有新意,模仿魔方要发扬。

四、队学交流、合作、预展、抽取任务五、群学展示展示一:定题目,列提纲,说开头,道结尾。

展示二:定内容,说过程,插来历,听谁说。

六、后展示提升亲爱的孩子们,你知道“好作文”的标准吗?一篇好文章有三个标准。

1、语言表达的准确性;2、布局谋篇的创新性;3、主题思想的正确性。

模仿就是魔方,读是为了写。

最近你学到的哪种写作方法可以运用到你的习作中?(指名回答)七、写作歌:家乡风俗并不难,认真审题是关键。

列提纲,分详略,穿插来历和特点,字儿不够事来凑,活动现场和感受。

开头结尾有方法,模仿魔方是高手。

八、结束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与反思【第1篇】《家乡的习俗》教案教学目的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

(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节》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

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
1.什么是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

(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

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

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

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

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

“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

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
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

这么多的风俗都有着它存在的一定道理,我们如何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请走进第一单元的习作阅读提示。

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审读题目,明确内涵。

本次习作要求大家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写自己参加过的一种风俗活动。

2.化大为小,选好切口。

通过认真审题,明确了题目要求和内涵后,就要学
会化大为小,选择一个最易于表现主题的切入点进行构思写作。

“家乡的风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整个春节从开始到结束,前后有几十天,但作者只选取了其中最具特色的几件事来写。

同学们刚才交流家乡的风俗的时候就提到了好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着重选择一个方面,用具体的事迹、生动的细节和典型的材料来以小见大。

可以写家乡的一种节日习俗,或者写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还可以写家乡的奇人俗事等。

3.抓住特点,细致描绘。

选好了文章的切口,同学们还要善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较多或体验真切的内容来写。

有的风俗喜庆,有的风俗庄重,有的表达思念,有的传递孝道。

不同的风俗表达的内容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体会,抓住想要表达的风俗活动的特点,细致描绘,才能写出特色,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你所写的是什么。

如:《寒食》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的景象,就是作者感受最深切的,也是当时寒食节最有特色的风俗。

4.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某一风俗活动中常常有许多程序,有许多内容,在写作时就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从早写到晚或从开始写到结束,而应该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写。

如:《腊八粥》中作者在详写八儿等粥的过程,略写一家人吃粥的情景。

5.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如何进行写作。

四、搜集材料,构思思路
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本地的民俗风情,确定习作主题、选用材料、行文思路等,并试着列提纲。

1.我随爸爸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略写)
2.路上,爸爸给我讲东汉时期青年桓景,在重阳节刺死瘟魔,带领父老乡亲登
高避疫的传说。

(详写)
3.午饭时,虽然没有菊花酒,但爸爸还是恭恭敬敬地向爷爷奶奶敬酒,表达了
我们对长辈的祝愿。

(略写)
4.下午,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爬山赏景。

(详写)
结尾:过重阳节,让我明白了每一个风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插茱萸、喝菊花酒、
登高预示着驱灾避祸,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双九”蕴含着生
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

1989年起,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是对孝亲敬
老的最好诠释。

(略写)
五、根据提纲,自行作文
1.学生根据自己所列的提纲,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化。

2.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六、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学生习作的内容,集体修改,教师适时指导。

2.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在草稿上自主完成习作修改。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4.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板书]
家乡的风俗
审读题目,明确内涵
化大为小,选好切口
抓住特点,细致描绘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因为有前面几篇写风俗民情的课文作基础,似乎进行得很顺利,但细细想来还是缺少突破。

虽然在交流回顾时我给了示例,表明家乡的风俗不仅仅指节日方面的,还有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等方面,但因学生对这些方面缺少了解和观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避开了这些话题,都写了较常见的节日来表现家乡的风俗。

现在过节的气氛变淡,少了过去浓厚热烈的节日气氛的冲击,同学们的感受也变得平淡了,笔锋也少了锐气,特点变得不像特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