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络监控与供热安全(标准版)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团体标准《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团体标准《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提升城镇供热效率的关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我国城镇供热协会发布的《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团体标准,则成为了提升城镇供热效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标准进行评估和解读,旨在为读者全面展现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的重要性和影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概述1. 什么是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是指通过各种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楼宇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的设备。
它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保障供热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为城镇供热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的应用范围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广泛应用于各类居住、商业和公共建筑的供热系统中,包括住宅小区、写字楼、商场、医院、学校等。
它为不同类型的建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供热解决方案,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
三、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的关键技术及优势1. 先进的控制技术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供热设备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这种先进的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2. 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能力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能力,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维修和停机时间,提高了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高效能的换热设备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采用高效能的换热设备,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四、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的重要意义1. 提高城镇供热的能效智能化楼宇换热机组的应用能够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供热运行成本,为城市供热行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智慧供热系统硬件配置要求建设方案

产业链完善:智慧供热系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汇报人:
建设成本高:智慧供热系统硬件配置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技术难度大:智慧供热系统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和调试 维护成本高:智慧供热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推广难度大:智慧供热系统的推广难度较大,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智慧供热系统 给予智慧供热系统建设企业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 建立智慧供热系统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智慧供热系统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 监测和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 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
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供热服务的质量 和效率,满足用户对舒适度和节能环保
的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后期维护:系统投入使用后,定期进行 维护和保养,确保供热系统的长期稳定 运行。
节能减排:智慧 供热系统能够降 低能源消耗,减 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高效稳定:智慧 供热系统采用先 进的控制技术和 智能设备,能够 实现高效、稳定 的供热服务,提 高用户满意度。
智能化管理:智 慧供热系统能够 实现智能化管理, 对设备运行状态、 能源消耗等进行 实时监测和数据 分析,为管理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技术研发团队,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 高研发效率
加强与高校、科研 机构的合作,引进 先进技术
智慧供暖运营方案策划书3篇

智慧供暖运营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智慧供暖运营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传统的供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智慧供暖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暖模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等诸多优点,正逐渐成为供暖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智慧供暖技术,提高供暖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智慧供暖运营方案。
二、项目目标1. 建立智能化的供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
2. 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3. 提升供暖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对舒适、便捷、个性化供暖的需求。
4. 推动供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树立行业标杆。
三、项目实施计划1. 系统建设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完成智能化供暖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安装和调试各类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等硬件设施。
2. 系统测试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对智能化供暖运营管理平台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化系统功能和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3. 项目推广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智慧供暖运营方案,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4. 项目运营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4])持续优化供暖运营管理平台,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
四、项目运营管理1. 人员配置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和管理。
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
运营人员:负责供暖系统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客服人员:负责处理用户的咨询和投诉。
2.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3. 绩效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考核。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成员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成员进行督促和改进。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标准DB13(J)T 8375-2020

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城市智慧供热管理系统 (6)4.1架构设计 (6)4.2数据采集与智能应用 (6)5企业智慧供热监控系统 (8)5.1架构设计 (8)5.2数据采集与智能应用 (8)6热源自控系统 (10)6.1一般规定 (10)6.2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 (10)7热力站自控系统 (13)7.1一般规定 (13)7.2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 (13)8智慧终端系统(装置) (17)8.1一般规定 (17)8.2系统组成与功能 (17)9系统验收 (21)9.1一般规定 (21)9.2验收内容 (21)9.3验收结论 (22)10运行维护 (23)10.1一般规定 (23)10.2运行 (23)10.3维护 (24)附录A数据编码规范 (25)附录B中间数据库结构标准 (26)附录C城市智慧供热管理系统数据抽取规范 (30)本标准用词说明 (31)引用标准名录 (32)附:条文说明 (33)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3)3Basic Requirements (5)4Smart Heat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ity (6)4.1Architecture Design (6)4.2Data Acquisition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6)5Smart Heating Monitor System of Enterprise (8)5.1Architecture Design (8)5.2Data Acquisition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8)6Control System of Heating Source (10)6.1General Requirements (10)6.2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Function (10)7Control System of Heating Station (13)7.1General Requirements (13)7.2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Function (13)8Smart Terminal Heating System(Devive) (17)8.1General Requirements (17)8.2System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17)9System Acceptance (21)9.1General Requirements (21)9.2Acceptance contents (21)9.3Acceptance conclusions (22)10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23)10.1General Requirements (23)10.2Operation (23)10.3Maintenance (24)Appendix A Rule of Data Encoding (25)Appendix B Structure of Intermediate Database (26)Appendix C Rule of Data Extracting from Smart HeatingMonitor (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1)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2)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3)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智慧供热系统建设,做到合理适用、技术先进,保证建设质量,制定本标准。
城市供热监控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供热监控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当城市供热的时候,主要将热水、蒸汽当成热媒,借助一个,亦或多个热源依靠热网为广大居民供热,所以,进行供热系统控制的过程当中,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优势。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为目的,需要加快城市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控研究速度,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为此,深入探究与分析城市供热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谓十分关键。
本文通过阐述了城市供热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且说明了供热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情况,以便带给有关供热系统监控与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人员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城市;供热监控系统;智能化;设计;实现引言:受到经济飞速增长的影响,让城市供热管网与换热站的规模变大,面临着非常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的难题。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热源、换热站以及管网属于其中非常关键的基础设施,做好热源的调度、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非常必要。
基于智慧化城市建设战略之下,让城市的供热监控系统逐步趋于智能化、自动化,通过构建高效的智慧热网管控平台,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管控技术,一方面,实现了对供热系统运行当中相关参数、管网信息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另一方面,与相关历史数据信息加以对比和分析,使热源调度得到完善,以便提升了供热工作的效率,确保一定的安全性,增强了智能管理的效果。
1.城市供热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目的第一,通过构建智慧化热网全息控制平台,能够紧密结合热网运行的特征情况,以使相关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作为目的,然后参考相关热力企业具体的发展需要,加快对热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速度,不仅可以进行调度,而且增强了管理的实际效果,第二,在功能方面,则涵盖了人机界面、数据库控制、远程数据信息的采集、远程管控、报警信息说明、势态控制以及报表的利用等等。
第三,科学应用新型的通讯网络,有利于完成跟踪监控相应的供热链路目的,其中涵盖了热源厂、换热站、相关管网、公共建筑以及分户的计量等等。
供热技术监控技术要求

供热技术监控技术要求1.1 设计阶段监督技术要求供热规划应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政策,合理布局、优化用能,确定合理的年耗热量、设计热负荷、采暖综合热指标及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等设计指标。
供热企业技术监督专业工程师应参加设计审查、招标文件审查及设计联络会等设计阶段相关的审查工作。
对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进行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详细的热负荷分析、水力分析过程以及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主要设备材料清册,图纸应包括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系统图及水压图。
设计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节能部分,通过监督审查设计方案、供货厂家的方案和图纸等,与同容量、同参数、同类型设备对比选出最优设计方案。
在设计及安装时,应设必要的热力试验测点,以保证热力性能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一次及二次管网管道、热水循环泵及换热器等设备选型时应留有合理的裕量。
当热水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时,应采用钢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成一体的预制保温管道,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采用先进节能保温工艺。
关口表计量的选型应符合《热量表》(CJ 128)和《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T 173)规定。
水力计算应包括最不利环路压降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一次管网及二次管网系统补水定压压力。
监督审查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管材、管件、阀门、补偿器、固定支架及保温等选型设计方案。
一次管网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采用直埋无补偿等先进工艺。
设备选型时,不使用已公布的淘汰用能设备,确保所选设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供货厂家的方案和图纸,优先采用高性能、低能耗的设备,通过技术经济方案比较,确定最佳的设备选型方案。
热力站内泵的设计选型应按照《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等技术标准有关要求,择优选用技术成熟、运行业绩良好的产品,并符合节能要求。
热力站内泵的流量、扬程等选型,应根据管道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采用合理的调速方式。
基于DCS的换热站智慧供热监控系统的研究

基于 DCS 的换热站智慧供热监控系统的研究万学志 周海珠 吴春玲 王照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换热站智慧集中供热监控系统。
该系统能够采集各个换热站中设备状 态和管网监测点的数据, 并通过数据分析控制设备运行, 使用户末端温度维持在最佳状态。
本文从软硬件方面详 细介绍了系统组成, 并且分别从物理架构和层级架构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 它具有智能化控制, 无人值守和 管网平衡与供热质量反馈的功能。
通过供热管理平台, 运维人员能够直观地掌握所监测设备和管网的状态。
同时, 该系统具有集中管理、 分级监控、 针对性强、 操作灵活的特点, 能够满足居民小区集中供热的智能化需求, 实现智 慧集中供热,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 集中供热 分布式控制系统 智能监控技术 供热管理平台 管网平衡Research of Intelligent Heating MonitoringSystem of Heat Exchange Station based on DCSWAN Xuezhi,ZHOU Haizhu,WU Chunling,WANG Zhaobo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central heating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The system collects data of equipment status and pipeline network monitoring points in each heatexchange station.Meanwhile,the system maintains the terminal temperature in the optimal state by controll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equipment through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and analyses th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architecture and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The operators can grasp the status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pipeline network,intuitively, through cloud monitoring platform.It possesses the functions of intelligent control,unattended,pipeline network balance and heatsupplying quality feedback,realizing centralized monitor and decentralized control.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ertinence,hierarchical monitoring and flexible operation.It can meet the intelligent demand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central heating,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intelligent central heat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Keywords: centralized heating,DCS,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hea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pipeline network balance收稿日期: 20191216作者简介: 万学志 (1990~), 男, 硕士, 助工;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100013); Email:******************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FC0704406)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 国家和城乡居民对节约能源和供热质量的要求 越来越高, 需要有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换热站监控管理系统[12]。
智慧供热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供热综合管理平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城市供热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发展。
同时,本项目也是沛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1.2综合智慧能源供热项目意义本项目建设将采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项目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章综合智慧能源供热项目建设方案3.1综合智慧能源供热项目总体规划本项目总体规划包括供热管网建设、换热站建设、供热设备建设等。
其中,供热管网建设包括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的建设,换热站建设包括换热器、泵站等设备的建设,供热设备建设包括锅炉、热水器等设备的建设。
3.2建设规模及内容3.2.1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建设期为1年。
供热管网总长度为10公里,换热站建设规模为4座,供热设备建设规模为2台。
3.2.2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供热管网建设、换热站建设、供热设备建设等。
其中,供热管网建设包括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的建设,换热站建设包括换热器、泵站等设备的建设,供热设备建设包括锅炉、热水器等设备的建设。
3.3技术方案3.3.1供热营业收费系统方案本项目采用预付费流量计量终端配合热网软件实现远程管理,实现供热营业收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3.2语音客服系统方案本项目将采用语音客服系统,实现用户在线咨询和服务,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效率。
3.3.3工业蒸汽IC卡预付费系统方案本项目将采用工业蒸汽IC卡预付费系统,实现供热费用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计费。
3.3.4无人值守换热站系统方案本项目将采用无人值守换热站系统,实现换热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背景下,集中供热作为一种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供热方式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城镇的主要供热方式。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3篇)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是指对采暖系统的运营、维护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文件。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草案,总字数约为____字。
第一部分:引言1.1 目的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供热采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用户的采暖需求得到满足,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供热采暖系统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
第二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2.1 设计原则2.1.1 满足用户需求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包括供暖时间、室温要求等。
2.1.2 节能环保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包括使用高效的锅炉、热泵等设备,优化管道布局,减少能量损失等。
2.2 设计要求2.2.1 设计参数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应包括热负荷计算、管道布局设计、设备选型等。
2.2.2 安全性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包括锅炉安全规范、管道安全规范等。
第三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运营管理3.1 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3.1.1 温度监测对供热采暖系统各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供暖温度,保证用户的室温要求。
3.1.2 压力监测对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和设备进行压力监测,及时处理压力异常,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2.1 检查与清洁定期对锅炉、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检查与清洁,排除故障和污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2 润滑与维修对供热采暖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润滑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3.3 安全管理3.3.1 设备安全定期对锅炉、热交换器等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3.3.2 管道安全对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管道的泄漏和破损。
第四部分: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措施4.1 设备的优化选择选用高效节能的锅炉、热泵等设备,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率。
4.2 管道的优化布局优化供热采暖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减少能量损失。
智慧供热平台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对热用户的实时室温采集,24小时在线监测,使供热企业变被动为主动,打破供热企业对供热效果难以 把握,只有等到热用户投诉才能发现问题的困境。通过对一个片区的室内温度数据的采集分析,适时进行供热 策略调整,达到供热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
3.2.3 能耗分析
根据耗水量、耗电量、耗气量、耗煤量以及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的供热区域能耗情况,结合企业财务管理 系统的能源消耗和供热消费数据,分析、预计、核算进行能耗与效益分析。
实数 时据 监分 控析
分析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
智能采集终端
物联网监测系统
考核计划目标制定 根据热力公司总体计划能耗指标,结合财务管理系统制定各级单位 的水、电、热能耗指标,作为管理考核目标。 实时能耗数据追踪 水、电、热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排序。 能耗超标站点预警提示,通知调度系统及时修正,达到供热需求的 同时实现节能降耗、节约成本的目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历史能耗数据追溯 自定时时间间隔,对历史能耗(水耗、电耗、热耗)数据进行统计 计算,以报表、饼图、柱状图等形式展示,对结果按照能耗排名显 示,生成企业管理能耗报表,为供热管理提供依据。
02
改善供热质量
通过传感器和信息化技术,
改善不均衡的供热质量问题。
企业目标
03
升级
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帮助
供热企业生产、运营方式和
经营模式的升级。
智慧
04
启动“智慧供热”建设,利
用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智能
化生产运营水平。
05
效益
以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基
础,增强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效益。
提高热用户满意度
智能化控制装置在供热领域中的应用

约 了能 源
本 智 能 化 控 制 装 置 价格 低 廉 、 容 性 好 . 但 兼 不
适用 于 新技 术设 备 的换热 站 系统 . 也适 用 于 传统 换 热机 组 的 自动 化 改造 ,具 有 相 当大 的扩展 功 能 . 可 建立 与 上位 监 控 系统 的数 据 通信 . 完成 运 行 参数 的 自动 监 测 、 传输 和 分 析处 理 。实 现 了用 一 个 调 度 中
0 : : : : :: ‘ 室 温 {器 : : : : : — : 外 地曲 删
一 - -・ —- - - 一 - - - ・・
一一 - 一・ 1
: :
造 了条件 . 同时达 到 了节 能 降耗 的 目的
二 . 变 关键 词 : 能 化 ; 智 自动控 制 ; 能减 排 ; 压. 节 恒 .;
以及 受 控 设 备 的实 际运 行 状 况 等 相 关参 数 进 行 综
合 处 理 ,然 后 再 对 相 应 的受 控 设 备 进行 控 制 和 调 节 。 过程 循环 往 复 , 该 以达 到连续 调 控 的 目的 其 工
作 原理 如 图所示 :
《 源 节 约 与环 保 》 0 1年 第 四期 资 21
到 了积极 的作 用 参 考文献 【 】贺 平 主 编 孙 刚 王 飞 吴 华 新 编 著 供 热 1
供 水 温 度 的 自动化 调节 远 远 比人 工 手 动 调 节 要 经 济 、 定 、 确 。人工 调 节只 能是靠 运行 人员 的 稳 准 经验 进 行 , 节 量 的 大小 往 往 不 准 确 , 常 为 了达 调 经
: l
、6 、0
/
智慧热力集中供暖大数据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研究不足与展望
技术创新空间
尽管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大数据技术在热力供暖领域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应 用将为行业带来更大效益。
行业标准待完善
目前大数据管控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行业标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推 广。
推广应用前景
04
软件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与存储设计
数据采集
平台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从热力站、热网和用户端采集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力相关数据,以 及环境数据如天气、湿度等。
数据存储
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同时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 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设计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方案
服务器选型
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的服务器,同时考虑多核处 理器、大容量内存、高速存储等配置。
存储设备选型
选择高效、可扩展的存储设备,如分布式存储系统或高性能SAN 存储等,以满足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要求。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布局
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中心架构,合理布局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 高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03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选址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稳定、安全可靠的数据 中心,同时考虑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规模和容量。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采用模块化、标准化、高可用性的设计原则,确保数据中心具备 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
计算资源规划
根据业务需求,规划合理的计算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 等,以满足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01
智慧热力集中供暖大数据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安全模块
数据安全模块应该支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功能。
数据安全模块应该能够抵御外部攻击和内部威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安全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安全保障,负责保护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05
平台部署与实施
服务器选型
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满足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智能调度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和热力预测结果,实现智能化调度和优化,提高供热效率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03
关键技术实现
分布式文件系统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可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备份,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象存储技术
利用对象存储技术,将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并支持数据的索引和查询,提高数据存储效率。
监管和运营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管控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智能化监管和运营,提高供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高供暖效率
通过大数据管控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设目标
02
大数据管控平台架构设计
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等层次。
大数据存储技术
VS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热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规律。
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
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热力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计算,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数据挖掘技术
大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
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热力数据以图形化、图像化的形式呈现,便于用户理解和分析。
xx年xx月xx日
智慧供热解决方案

测控一体化智能供热球型阀智慧供热系统解决方案(二次网单元阀测控)沈阳泰科流体控制有限公司一、行业背景:1、关于供暖市场;截至2018年,北方供热区域城市集中供热约110亿平方米;其中居民建筑约82亿平方米,占比75%;公共建筑约28亿平方米,占比25%;根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统计数据,供热平均热耗约0.31GJ/㎡,折合约15kg/平方米(5000大卡标煤),即全年燃煤消耗总量1.65亿吨;二、智慧供热1、智慧供热的定义:(1)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智慧供热制冷产业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石兆玉给出的定义为“利用机器代替人进行智能行为的供热制冷,才叫智能供热智能制冷。
也就是说智慧供热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台机器,那么这台机器这套系统是必须要具有智能行为的”(2)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专家组组长王雅珍认为“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地节能环保,这才叫智慧供热”;2、智慧供热系统的搭建及包含的内容:(1)热网监控系统(含热源、一次网、热力站);A.热源生产运行情况;无论是单热源局部区域供热,还是多热源的联网供热,都需要将热源的生产情况传输到智慧热网调度平台,应包括热源实时的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热量、补水流量等重要数据;同时还应具有热负荷预测功能,可以根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信息,自动计算出未来几天的热量需求情况,并根据调度预案制定热源出口参数的运行策略,辅助于实时天气情况的修正,提前协调安排热源生产的规模和参数,保证供热管网运行稳定,根据需要调度热源生产。
B.换热站控制;包含二次网供水温度、流量调节、补水控制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要有相关的压力、温度、电流等报警、保护功能,保证换热站安全稳定运行。
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控一次网水流量来控制二次网供水温度,同时具备气候补偿功能,能够根据温控曲线或时间段自动调节二次网供水温度,温控曲线和时间段可以根据换热站和小区情况不同设定,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热水供热管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贺传博

热水供热管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贺传博发布时间:2023-05-30T06:55:42.2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6期作者:贺传博[导读] 与其他供热系统相比,热水供热管网在设计要求上更为严格,因其应用中会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内部流体的影响,一旦在材料性能或是安装工艺上存在问题,便会使得整个管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大幅度下降,使得工业体系的运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不但会引发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一些较为重要的功能也会遭到冲击与限制。
身份证号:21088119860312xxxx 摘要:与其他供热系统相比,热水供热管网在设计要求上更为严格,因其应用中会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内部流体的影响,一旦在材料性能或是安装工艺上存在问题,便会使得整个管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大幅度下降,使得工业体系的运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不但会引发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一些较为重要的功能也会遭到冲击与限制。
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工业行业的建设需要,实现人员安全的有效保障,需要在热水供热管网运行中,结合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热水供热管网;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引言目前,集中供热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一种主要供热形式。
随着人们对冬季供热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确保供热设备的高效平稳运行、用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等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集中供热的舒适性,同时解决能耗利用问题,国内外学者们研究提出了供热末端控制算法、现场监控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密闭空间内的温度高效调控,较好地满足日常的生活或工作需求。
1热水供热管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1.1管道超压超温危害管道超温超压的危害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乎相关工程质量与人员的安全。
与其他工程相比,热水供热管网对于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
一旦有人员在操作中存在问题,或是管道结构本身难以满足预期标准,便会引发超压超温一类问题。
虽然说轻微的超压现象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但长此以往,管道结构的使用寿命会不断下降,当超压程度加重时,便会引发局部变形或者是泄漏的情况,产生爆管,这对人员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需要人员多加重视,从而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运行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网络监控与供热安全(标准
版)
智能网络监控与供热安全(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丰台铁路供热厂依靠科技力量,投入大量资金,安装了智能自动网络监控设备,使供热自动化程度大为提高,为供热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智能自动化监控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厂内智能控制中心,另一部分则是换热站的自动控制。
厂内控制中心监控设备具有数据采集、控制运算、状态监视、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管理、事故顺序识别、事故追忆、控制调节、图形显示以及信息的组态、诊断等功能。
它能够对锅炉及系统的压力、温度、压差、流量、炉排、鼓引风机等重要运行参数进行统计处理和保存,同时,根据需要对系统数据进行准确的趋势分析,提供最佳运行模型,并通过炉排、故引风机、一次循环水泵变频控制系统,实现系统动态控制调节。
换热站自动控制则是由采暖数字控制器参照温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换热站二次水水温和室外温度,根据预先设置的工作曲线,调整电动
阀的开度,并同时将有关数据传输到厂内控制中心的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当中,控制中心则通过数据自动访寻采集并通过现场电动三通阀实施调控。
另外控制中心设置的供热和外网系统监控网络模拟屏使各换热站及锅炉上所有测量数据均在模拟屏流程图上显示,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当出现超压、超温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发生报警,显示报警变量,并有声光显示。
此时系统会自动停机,待报警消除后,可自动恢复运行,保证安全生产。
特别是炉上各主要参数除在模拟屏和微机屏幕上显示之外,也同时在二次仪表上显示,而且,仪表也有报警显示输出。
一旦微机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工作,司炉人员仍可通过仪表监视锅炉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由自动运行状态切换到手动运行状态,保证安全生产。
通过丰台铁路供热厂智能自动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不难看到:
a、智能自动化监控,采用智能全数字计算机管理,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强能够实现目标管理,为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b、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使供热系统实现智能自动化监控成为可能。
c、智能自动化监控,通过实时数据控制运行分析,减少了人为因
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d、智能自动化监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完善供热系统;高达20%的节能效果,使供热安全与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的结合。
实践证明,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供热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