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合集下载

关于公布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获奖名单的通知
杭州教研(2010)第94号各区、县(市)教研室,
杭州市区各高中:
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杭州赛区的竞赛工作已圆满结束。

现将竞赛结果公布如下:
附件(1):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附件(2):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高一组)获奖名单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杭州市物理学会
2010年5月6日
附件1:
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附件2
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高一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24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2024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选择题: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 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增加C.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正确答案)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答案)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特例B. 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C.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互抵消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正确答案)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 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变化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间的相互作用B.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正确答案)C.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D.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形象描述场的假想线,实际并不存在(正确答案)D.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不存在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正确答案)C.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D.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正确答案)B.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而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正确答案)C. 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D. 频率越大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正确答案)C. 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D.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正确答案)。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00,000 km/sD. 100,000 km/s答案:B2. 以下哪个物体是绝缘体?A. 铁B. 橡胶C. 盐水D. 铜答案:B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力为10牛顿,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15 m/s²C. 20 m/s²D. 50 m/s²答案:A4. 电流的单位是:A. 米B. 安培C. 瓦特D. 焦耳答案:B5.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于能量守恒定律?A. 机械能守恒B. 能量转换C. 永动机D. 能量转移答案:C6. 一个理想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成反比,这个关系称为:A. 查理定律B. 波义耳定律C. 盖-吕萨克定律D. 阿伏伽德罗定律答案:B7.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因为电磁波是:A. 横波B. 纵波C. 需要介质传播的波D. 不需要介质传播的波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基本力?A. 强力B. 电磁力C. 弱力D. 重力E. 摩擦力答案:E9. 根据相对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A. 质量增加效应B. 长度收缩效应C. 时间膨胀效应D. 多普勒效应答案:A10. 以下哪个公式描述了电场力和电势能之间的关系?A. F = qEB. U = qVC. F = m*aD. E = m*g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

答案:惯性定律12. 一个电路的电阻为5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那么这个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伏特。

答案:2513.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__。

答案:蓝14. 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合力为________。

答案:零1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将其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________定律的表述。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1. 选择题1.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态是物质的一种,其特征主要由它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

B. 物质的不同物态之间的转变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无关。

C. 物质由其中的元素组成,元素间的结合方式不影响物质的性质。

D. 物质的物态只与温度、压力有关,与组成和结构无关。

1.2 高空中的飞机通常选用哪种燃料?A. 煤炭B. 天然气C. 汽油D. 航空煤油1.3 热传导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A. 粒子间的相互碰撞B. 粒子内部的运动C. 粒子的空间位置移动D. 粒子的色散与吸收1.4 光线经过一透镜后经过折射,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B. 凸透镜对平行光线折射的光线不会汇聚于焦点C. 凹透镜对平行光线折射后与凸透镜相同D. 凸透镜对平行光线折射后发生发散2. 解答题2.1 请使用公式说明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定义,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量。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能力是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的数值,因此功率可以表示为功率 = 力 ×距离 ÷时间,即功率等于能力除以时间。

2.2 简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与时间的比率,它与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或者用公式I = V/R表示,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3. 分析题3.1 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能否判断这两个力一定相等?不能。

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只能说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互抵消,但不能确保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只有在另外给定的条件下,才能判断这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

3.2 如果一个物体绕着固定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哪个方向的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算的负?为什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在给定方向上的加速度。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应用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人分享,其中在光纤通信技术方所做的原创性工作而被称为“光纤之父”的美籍华人是()A.钱永健 B.朱棣文 C.高锟 D.丁肇中2.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3.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如图2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4.小明发现户外地面以上的冬季供热管道每隔一段距离总呈现型,如图3所示。

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避开行人和建筑物B.为了美观C.为了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损坏D.为了方便工人师傅安装和检修5.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活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

体操运动员在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积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D.上述各种功能都有6.小新同学家中的墙壁上竖直悬挂着一指针式电子钟,当其因电池电能不足而停止时。

第三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第三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萧山中学
项尧成
萧山三中
韩一江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徐厚潮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叶涛
临安天目高中
李安翔
临安中学
应俊
杭州二中
沈一飞
杭十四中
过域焘
杭州四中
余乐
杭州四中
章磊
杭州外国语学校
唐聿劼
杭州高级中学
邹瀚辉
杭州七中
葛佳文
淳安中学
方晓康
淳安中学
程惠莹
萧山三中
何泽平
萧山三中
陈良
萧山三中
毛汉洪
临安中学
江洁斌
临安中学
谢加勇
杭州高级中学
严霄玮
富阳中学
章茵
杭州高级中学
骆昕
余杭高级中学
谢敏娜
余杭高级中学
泮文韬
余杭高级中学
陈佳
浙大附中
傅佐
萧山五中
王奕均
杭州四中
楼世超
浙大附中
陈林涛
余杭高级中学
倪鹏
富阳中学
蔡知进
富阳中学
何栩华
富阳中学
冯函
淳安中学
方琦骏
杭州外国语学校
周辰星
萧山中学
郑叶峰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裘家伟
杭州学军中学
吕羽飏
杭师大附中
周源
富阳中学
蒋杭君
淳安中学
王宏跃
杭州长河高中
吴则珠
杭州二中
张聆天
杭十四中
寿康
余杭高级中学
赵以诚
余杭高级中学
孟仲杰
杭州高级中学
吴渊
杭州高级中学
黄以何
杭州二中
陈坤羽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竞赛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竞赛考试大纲(试行)(高中部分)一、竞赛的宗旨与原则1.通过课外竞赛的途径,进一步配合我国本世纪的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实施。

通过竞赛过程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新教材,推动现代教学方式改革等,以利于新的课改精神在课内外的落实。

2.通过应用物理竞赛,提高广大中学生学物理、用物理、爱物理的创新意识,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下的发展空间,进而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3.在竞赛过程中,通过应用与实践的环节,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达到大面积地发现人才的目的。

4.竞赛活动必须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各省、市、地区、学校和学生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的目的。

竞赛活动尽可能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竞赛活动的对象和内容1.竞赛活动的对象竞赛以基本学完高中主要物理知识的高二学生为主要对象。

高一和高三学生视自身情况,也可参加。

2.竞赛的内容鉴于本竞赛的宗旨是强调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所需的物理知识既主要来源于物理课堂教学,同时也有来自于学生平时多种课外渠道获得的,不完全拘泥于教材。

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

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见下面的“知识内容表”。

为了便于考生了解相关知识内容的要求水平,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实际问题中识别或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灵活地应用。

知识内容表2:选考内容及要求(在下列3个模块中自选两个模块)三、题型示例1.(2009年,必考)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是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隧道效应而设计成的,当原子尺度的探针针尖在不到一个纳米的高度上扫描样品时,在针尖与样品之间加一大小在2mV~2V 之间的电压,针尖与样品之间产生隧道效应而有电子逸出,形成隧道电流,电流I 随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r 的增大而指数减小(如图 7甲所示)。

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

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

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题试拔选分)10*3(一、选择题:.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1)(。

产生这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1,如图一条长长的“尾巴”在这一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D .蒸发C .液化B .熔化A 月,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1年2010.2)(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2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这是因为: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A ,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融雪盐”产生“保暖层”.B“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C 雪熔化.D “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3)(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

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相机)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B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A D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C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4)(可用的是:A .铁棒及细棉线B .小灯泡及导线.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 .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D .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5)(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B .车速太快。

A .突然起动。

D .紧急刹车。

C .车速太慢。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6.1999)(造成电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一种石墨炸弹,厂停电。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B. 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C.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受到一个恒定的重力。

D.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10N,若摩擦力为2N,求物体的加速度。

A. 4 m/s²B. 6 m/s²C. 8 m/s²D. 10 m/s²3. 一个弹簧振子的周期为2秒,振幅为0.1m,求弹簧振子的频率和振幅。

A. 频率:1Hz,振幅:0.1mB. 频率:0.5Hz,振幅:0.1mC. 频率:1Hz,振幅:0.2mD. 频率:0.5Hz,振幅:0.2m4. 关于光的折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

B. 入射角和折射角随光的波长变化而变化。

C. 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成反比。

D. 折射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

5.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阻R=10Ω和一个电感L=0.1H串联,通过一个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电源电压为220V。

若电感的感抗XL=2Ω,求电路的总阻抗。

A. 12ΩB. 10ΩC. 8ΩD. 6Ω二、填空题6.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20N,求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 m/s²。

7. 一个电路中,电阻R1=5Ω,电阻R2=10Ω,并联后接在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源上,求通过R1的电流________ A,通过R2的电流________ A。

8. 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入射角为30°,水的折射率为1.33,求折射角________°。

9. 一个简单的单摆,摆长L=1m,摆幅θ=5°,重力加速度g=9.8m/s²,求单摆的周期________ s。

三、计算题10. 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以初速度10m/s沿水平面运动,受到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阻力大小为物体速度的两倍,求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4秒后的速度。

2024物理竞赛高中试题

2024物理竞赛高中试题

2024物理竞赛高中试题2024年物理竞赛高中试题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关系为:- A. \( s = \frac{1}{2}gt^2 \)- B. \( s = gt \)- C. \( s = gt^2 \)- D. \( s = \frac{1}{2}gt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若物体的质量为\( m \),作用力为\( F \),则加速度\( a \)的表达式为:- A. \( a = \frac{F}{m} \)- B. \( a = mF \)- C. \( a = \frac{m}{F} \)- D. \( a = \frac{F^2}{m} \)3. 以下哪个是描述电磁波的方程?- A. \( E = mc^2 \)- B. \( F = ma \)- C. \( E = h\nu \)- D. \( U = qV \)二、填空题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从高度\( h \)自由落下,其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时的动能为\( \frac{1}{2}mv^2 \),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 v \)是落地时的速度。

如果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高度为10米,则落地时的速度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 \),其中\( P \)代表压强,\( V \)代表体积,\( n \)代表物质的量,\( R \)是气体常数,\( T \)代表温度。

若将气体从状态1的\( P_1, V_1 \)变到状态2的\( P_2, V_2 \),且变化过程中气体经历等温过程,则\( \frac{V_2}{V_1} \)等于_________。

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

如果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公布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公布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获奖名单的通知
杭州教研(2009)第129号各区、县(市)教研室,
杭州市区各高中:
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杭州赛区的竞赛工作已圆满结束。

现将竞赛结果公布如下:
附件(1):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附件(2):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高一组)获奖名单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杭州市物理学会
2009年5月11日
附件(1):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全国一等奖(48名)
全国二等奖(66名)
附件(2):第四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高一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49名)。

全国高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题号 一 二 三总分1 2 3 4 1 2 3 4分数 复核人一、本题包括11小题,考生只需做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 ( )内。

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分。

1.如图1所示,消防队员在进行训练时有一项爬绳练习,如果队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绳索匀速攀上和勻速下滑时,绳索对他的摩擦力分别为 F 上和F 下,那么关于F 上和F 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与F 下等大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大于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与F 下等大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大于F 下2.由乎地磁场的作用,可有效地减少来自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对地球的“侵袭”。

若宇宙射线中一颗带负电的粒子从太空沿指向地心方向射向地面, 则哲它在接近地球附近时的实际运动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下B.偏西斜向下C.偏东斜向下D.偏北斜向下3.电铃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如果在使角过程中发现这个、电铃小锤敲击铃的频率过,现要将敲击频率调高一些,则下列措施中一定可行的是( )A.适当提高电的电压B.增大小锤的质量C.换用更软一点的簧片 D .将电源改用交流电来供电4.由青岛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墙壁清洁机器人,利用8 只“爪子”上的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通过这8只“爪子”的交替伸缩吸附,就能在竖直墙壁和玻璃上行走并完成清洁任务。

如图3 所示,假设这个机器人在竖直玻璃墙面上由A 点沿直线“爬行”到右上方B 点,在这一过程中,若此机器人8 只“爪子”所受玻璃墙对它的摩擦力的合力为F ,则下列 受力注意事项: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答卷过程中可以使用普通型计算器。

120514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获奖名单(校对版)

120514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获奖名单(校对版)

第六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171中学杯)(北京赛区)获奖名单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2011年5月16日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简报(北京171中学杯)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是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由全国中学应用物理竞赛委员会主办的中学生学科竞赛。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北京赛区),是在市教委、市科协领导下,由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承办,学生自愿参加的中学生物理竞赛。

通过举办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进一步配合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实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推动现代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竞赛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是促进中学物理教学与技术、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每年4月份举行,竞赛分预赛、决赛。

竞赛采用统一试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

预赛:各区县中学物理教研部门或物理学会分会负责组织本赛区预赛的考试、阅卷及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考试、阅卷、评奖等工作。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北京赛区),预赛于4月15日举行(约6000人参加), 4月22日举行决赛(520人参加)。

通过预赛、决赛评出北京市一等奖62名、二等奖124名、三等奖176名。

本届竞赛得到了北京市第171中学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区县物理学会分会、中学物理教研室的支持。

在此,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向北京市第171中学及支持竞赛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2012年5月14日第六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获奖名单(北京171中学杯)一等奖(62名)1 闫一明北京四中2 王晨北京四中3 周星宇北大附中邓思成北京四中5 王子璇十一学校陈博轩十一学校杨逸宸人大附中8 张浩然清华附中9 孙逸天北大附中王思真北大附中赵天同实验中学12 高飞北京四中刘绍文实验中学武晨希清华附中15 欧阳嘉林北京四中胡文墨北京四中17 任新宇牛栏山一中刘博宇北京四中19 李泽阳人大附中20 李元瀚十一学校康昱城人大附中22 许文睿人大附中薛尚捷人大附中彭泽昀景山学校25 乔袭明北大附中刘政北京四中27 腾怀远北京八十中段思迪十一学校刘晨冉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李承璋人大附中王彰元人大附中32 王昕朋人大附中李远昭北京四中34 周喆北大附中35 梁雨潇北京四中李煜实验中学37 毛易北京101中学冉紫愚北京101中学朱子霖北京四中程舒羽北京四中张元雪密云二中42 赵一明十一学校43 王语馨十一学校叶方轲实验中学45 胥晓宇人大附中罗昕颉十一学校谷天宇实验中学柏瑞乔实验中学陈梦瀚北京八十中黄昌鸣景山中学51 端韵成北京四中陈政道北京八中李双宁人大附中54 刘默雷人大附中郝泽锟北大附中彭思琦实验中学王时超北京四中钟诗航中央民族大学附中59 王泽玮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王烨北京四中61 毛江人大附中何悦北京八十中二等奖(124名)63 段雅琦北大附中殷达北京四中刘念珩十一学校汪远北大附中67 石磊北大附中高劲洋北京四中69 曲祺汇文中学彭诚北京二中孔梓任实验中学72 白冰北大附中李双平人大附中李闰超北师大附中75 徐传阳北京八中连震北大附中蔡天泊北师大附中张晨茜北京四中79 严轶飞十一学校李瀚卿北京四中刘行健北京四中陈雨潇北京101中学刘蔚景山学校董瑞祎北京二中85 张原汇文中学何逸伦北京二中李江北京四中88 于佳恒人大附中王天奇北京四中任镜泽北师大二附中孙文武人大附中范子豪北师大二附中陈博文北京四中杨月洋汇文中学朱桁实验中学96 徐涵清华附中王梓言北京二中孙鸿陆汇文中学油元北京十二中汇勇北大附中韩北宇北京四中102 余佳晨人大附中张普晨朝阳外国语学校耿嘉兴人大附中刘乔祎北京101中学田元贺北大附中尤欣然实验中学108 何鉴鹏十一学校吴荻十一学校任梦溪北京二中111 王蕴哲北京四中刘君雨朝阳外国语学校113 张元昭十一学校王子瑞北大附中巢明瀚北京四中116 刘畅十一学校邢雨北京十二中118 陈潇潇北大附中杨直地清华附中张翼十一学校汪雨晴北京101中学孙博朝阳外国语学校123 高佳然实验中学刁梓桓朝阳外国语学校王瑀韬朝阳外国语学校黄异人大附中张丰人大附中杨森北师大附中李思轩北京171中学张宇檀北京四中刘凯铭北京五中胡远丰台二中133 孙昊十一学校王心冉人大附中张钧铎十一学校136 刘思缇十一学校杜大有人大附中杨正航密云二中139 张正雨清华附中卢思奇北京四中郑天行十一学校成昕伦北京二中张浩翔朝阳外国语学校徐帅北师大附中145 卢逸雪十一学校146 魏漪实验中学刘为一北大附中周昊北京四中姚睿首师大附中陶雨祺实验中学高源北师大附中彭湃北京四中孟繁策北师大附中吴嘉林实验中学155 姚一由页十一学校周一剑北京八十中乔桥北京十二中张锐北京101中学向奕蓉民族大学附中郑新然朝阳外国语学校张峥北京十二中赵晨颖北师大附中163 张玉晨实验中学王新玉密云二中李玮芃北京八中孟圆北京五中赵逸博实验中学丁大中牛栏山一中李宏嘉牛栏山一中金煜辉人大附中王一茗十一学校王震南京源学校曾费隐北师大附中174 杜若谷朝阳外国语学校冯绍宸北京四中谭思楠北京171中学潘自航北京四中178 朱垣金北京八中郝岳北京十二中陶松盛北京十二中181 薛靖凡清华附中郭悦汇文中学苏瀚辰北京十二中魏枫北京二中祝平北京八中王天塑北大附中三等奖(176名)187 李晨十一学校刘岑北师大附中王可十一学校马岩北师大附中宋安捷人大附中王涛北京171中学193 虞湛源北京二中李玮琪景山学校延冲十一学校王韧骋北京十二中197 邓誉清华附中李子晗北大附中成昊鹏清华附中200 郭湛北京八十中曹睿杰北大附中宋旭陶怀柔一中朱翔潞河中学204 马然汇文中学杜智博工大附中陈艺丹实验中学207 凌文鑫朝阳外国语学校陈宇晨北师大附中王彬旭人大附中李雪琦北京五中陶畅北师大附中冯海文北京五中王子昂首师大附中214 张文元平谷中学钱雨运河中学范宇晴朝阳外国语学校朱瑞哲北京十二中吕斌工大附中陈金戈杨镇一中220 王晗北京171中学李铮北大附中高尚北师大良乡附中尹超毅北京十二中高丰北大附中费伦汇文中学郑若亭清华附中杨幻睿北京八中骆霄东直门中学张晟源北师大附中230 孙天毅北京八中冯宇轩北京二中管超杨镇一中233 杨哲人大附中岳新禹景山学校李航洁密云二中王墨瀚大兴一中237 谢家熹人大附中赵方正育才学校谢涛北京171中学姚夏圆汇文中学张旭腾延庆一中王昕宇大兴一中周天正北京二十五中朱伟华北京五中245 张京瑶朝阳外国语学校246 邵治臻景山学校王弘北京九中朱超景山学校华天瑞清华附中张京潞河中学张皓涵北京二中尉蓝清华附中吴清晖北京171中学张卫星北京十二中许可回民学校256 陈禹志北京九十四中王擎乐北京十二中郑佳格十一学校王晨广渠门中学孙阳霆顺义一中261 郭晋光北京十四中王空景山学校王毅铭汇文中学孙志玉北京八中范镇同北京十五中余晨潇昌平二中张琦朝阳外国语学校268 张思远运河中学曲昊丰台二中张文鑫杨镇一中呼延天如北师大附中张松宇杨镇一中冯文梅牛栏山一中杨明宇汇文中学275 董剑峰汇文中学余海阔潞河中学陕思宇北京二中张浩顺义一中279 吴俊毅怀柔一中马辰北师大附中段博楠人大附中分校施迈北京十二中李逸北京八中朱猷为北京101中学宋恩格杨镇一中袁泽林密云二中刘子健怀柔一中曹爽北京十四中289 孙庆达北京五中安泽牛栏山一中吕明亮西城外国语学校刘梦馨北京十二中293 李明华牛栏山一中范轶翰牛栏山一中路雨楠北京101中学侯大林顺义一中贾雨潇北京九中王秋硕杨镇一中299 郑昌雨汇文中学黄乔景山学校张若思人大附中付豪丰台二中周腾北师大附中文悦潞河中学305 戴一伟景山学校肖思佳北京二中田甜汇文中学张子尧北京四中孟月北京八十中310 谢忱北京十二中张赛顺义一中孙笛杨镇一中傅绪林北京九中李艺璇北京171中学王垚天人大附中316 魏思杰北京171中学郭嵩浩北京171中学童宁永乐庄中学吴丽寺北京十二中魏铄懿北京八中321 祁辉丰台二中柳笛牛栏山一中侯陛泽北京五中段有牛栏山一中刘冠池牛栏山一中326 杨一凡朝阳外国语学校孙鑫牛栏山一中张敬然潞河中学左充北京五中戴天琛潞河中学331 陈彦博北京十二中孟昕延庆一中王若宇牛栏山一中郑鑫日坛中学刘士奇理工大附中黄壮广渠门中学刘宇翔首师大附中李翰程大兴一中苏振宇北京二十二中340 徐越北师大附中吴优朝阳外国语学校342 王宇北师大良乡附中王时敏实验中学郭庆双北京十七中单宇飞北京十四中宋宇杰北京五中孙梦北京二十二中刘少哲北京十二中王新爽平谷中学350 李玥北京五中马越北京二中闫博文育才学校张雯东直门中学李嘉禾汇文中学355 杨阳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赵诗萌北京171中学杨晨北京二中王艺铭北京十四中359 彭天宇杨镇一中张灏汇文中学刘雨宁北师大附中王清泉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北京物理学会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2011年5月16日。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A. 加速度B. 速度C. 力D. 动能答案:B解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因此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A. 重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合力为零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快答案:C解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通过水滴时发生折射,形成七彩的光谱。

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A. 速度B. 加速度C. 角速度D. 力答案:C解析:角速度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5.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干涉?A. 镜子成像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双缝干涉答案:D解析:双缝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填空题1.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这个原理称为__________。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

答案:3×10^8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为3×10^8m/s。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衍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答案:D解析: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是光波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mv^2/r解析: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mv^2/r,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r为圆周半径。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应用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人分享,其中在光纤通信技术方所做的原创性工作而被称为“光纤之父”的美籍华人是()A.钱永健 B.朱棣文 C.高锟 D.丁肇中2.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3.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如图2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4.小明发现户外地面以上的冬季供热管道每隔一段距离总呈现型,如图3所示。

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避开行人和建筑物B.为了美观C.为了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损坏D.为了方便工人师傅安装和检修5.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活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

体操运动员在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积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D.上述各种功能都有6.小新同学家中的墙壁上竖直悬挂着一指针式电子钟,当其因电池电能不足而停止时。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是一场高水平的竞赛,必须好好练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希望有帮助!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在玻璃表面处发生折射现象,这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于真空中的速度有关B.白纸上有两个非常靠近的小黑斑,实际上是分开的,没有重叠部分。

但通过某一显微镜所成的象却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没有分开的光斑,这与光的衍射现象有关C.雨后虹的形成与光的全反射现象有关D.老年人眼睛常变为远视眼,这时近处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瞳孔与视网膜之间),故看不清2.α粒子和β粒子都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均匀磁场中,发现这两种粒子沿相同半径的圆轨道运动。

若α粒子的质量为m1、β粒子的是质量为m2,则α粒子与β粒子的动能之比(用m1和m2表示)是()A.m2mm4m2B.1C.1D.m1m24m2m13.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有可能()A.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减少B.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增加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4.两条虚线之间为一光学元件所在处,AB为其主光轴,P是一点光源,其傍轴光线通过此光学Q元件成像于Q点。

该光学元件可能是()A.薄凸透镜B.薄凹透镜C.凸球面镜D.凹球面镜二、填空题和作图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把图画在题中指定的地方。

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过程。

5.(8分)国际上已规定133BCs原子的频率f9192631770Hz(没有误差)。

这样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上已规定一个公认的光速值c299792458m/s(没有误差)。

长度单位由时间单位导出,则米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全国物理竞赛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全国物理竞赛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全国物理竞赛真题及答案解析是一项重要的学科竞赛活动,它通过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

本篇文章将选取近几年的真题,结合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解题思路。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电磁感应的,题目要求给出由下向上看一个磁铁掉入一个无电阻导体圆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

通常,当磁铁下落时,磁场通过圆环会产生感应电流,导致圆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楞次定律解读电流变化的规律,即根据磁场引起的感应电动势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得出图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二道题目是有关光的干涉与衍射的。

题目要求举出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实例,并解释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成因。

这里可以以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为例,解释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现象的物理原理。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电路中的电流的分布。

题目要求解释为什么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恒定不变,而在并联电路中会发生分流。

对于这道题目,可以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角度进行解答,说明电路中电流的守恒和发生分流的原因。

第四道题目是有关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

题目要求解释为什么电流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

这里可以通过比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定律的表达式,说明电流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定量关系。

第五道题目是关于光的折射的。

题目要求解释光线在折射界面上的折射规律,并给出典型的折射现象。

这里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的表达式和实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通过对这五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真题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需要考生对物理知识有扎实的基础和理解,还需要掌握物理公式的运用和解题技巧。

此外,物理竞赛还要求学生具备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种科学竞赛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逻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参与物理竞赛,学生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培养自己在物理学科方面的潜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学科学习的动力。

第七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卷

第七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卷

第七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卷(北京171中学杯)注意事项: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区县、学校、姓名和考号. 2.本试卷共有9个题,总分为150分.3.答卷时刻:2012年4月22日上午9:30~11:3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总分 分数 复核1.(10分)常见望远镜可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 原始的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构成.这种结构所成像是倒立的,因此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才能使看到的像符合观看适应. 现在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多数属于开普勒望远镜,采纳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图1-1).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也减小了望远镜的长度和重量.(1)请画一个简图说明通过物镜后射到第一个全反射棱镜上的平行光如何传播.(2)正像系统中的两个全反射棱镜应采纳图1-2中的哪种放置方法?简述理由.2.(12分)目前比较流行的燃气灶熄灭爱护方式是热电偶式.当燃气灶的火焰因某种缘故被熄灭时,气阀自动关闭,从而保证安全.(1)什么缘故点火时在旋转旋钮的同时需要按住它几秒钟才能松手?(2)请简述燃气灶热电偶式熄灭爱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简化的原理图(电路图).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 物镜目镜图1-1图1-23.(12分)如图3-1所示是某型号的多用表的刻度面板,刻度面板上得分评卷人从上向下的第三条刻度线是AC10V刻线(细节见图3-2).该刻度线的左边起始部分可明显看出是不平均的.图3-3是其交流电压挡的简化原理图.(1)请简要说明AC10V刻线不平均的缘故.(2)图3-3中二极管D1、D2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图3-2图3-1图3-34.(12分)《科学技术社会辞典》物理卷“飞行鸟害”条目中写道:“飞鸟与飞机高速撞击而给飞机带来损害和事故,称为飞行鸟害.飞鸟的质量专门小,但在飞机高速运动时它相对飞机的速度极大.经测试可知,一只质量450g 的鸟,在撞击时速80千米的飞机时,可产生1500牛的冲击力,假如撞在时速960千米的飞行器上,可产生21.5万牛的冲击力. 质量7.2千克的大鸟若撞在那个飞行器上,则可产生127万牛的冲击力,那个力足以使发动机遭到完全破坏.”请通过以上文字给出的信息,估算上述7.2千克大鸟的躯体长度.5.(12分)图5-1是一种简易的电烙铁调温装置的示意图. 这种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电烙铁因长时刻通电过热而造成烙铁头“烧死”现象. 图中R 为20W 的内热式电烙铁,虚线框是附有调温装置的电烙铁支架.当电烙铁搁置在支架D 上时,由于电烙铁的重力,支架下方的绝缘柄N 推动开关K ,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电烙铁离开支架D 时,开关K 下方的弹簧L 推动开关使其闭合.图中P 为半导体二极管. 描述二极管特性的有正向起始工作电压(一样不超过 0.7V ),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反向漏电电流(μA 级,甚至更小),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等.问:(1)当电烙铁搁置在支架D 上时,电烙铁实际功率约为多大? (2)选择图中二极管时,对其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有什么要求?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图5-16.(18分)现代先进加速度传感器是以集成电路工艺和微机械加工工艺为基础,在硅片上制造出来的微机电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等领域.某型号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体积专门小,呈薄片状.当其固定于运动物体上时,可测量物体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值.传感器的三个敏锐轴沿薄片长方体的三条棱,当其“TOP ”面向上静止水平放置时,其输出读数为:Ax=0,Ay=0,Az=1(单位为g ,g 是当地重力加速度) .以其它方位静止放置时的输出读数见图6-1所示. 当其“TOP ”面向上沿其Ax 敏锐轴正方向以加速度a (以g 为单位)运动时,其读数为:Ax=a,Ay=0,Az=1;当其自由下落时,三个读数均为零.将该传感器“TOP ”面向上水平安装于车内(即与车身底面平行),其Ax 敏锐轴正方向指向车头方向.当车沿某一斜坡向下运动时,传感器的三个读数分别为Ax=-0.400,Ay=0,Az=0.866.试求现在车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及斜面的坡度(斜面的倾角). .得 分 评卷人图6-17.(20分)光盘是一种常见的信息载体,其结构可分为五层,即基板、记录层、反射层、爱护层、印刷层.光盘的信息记录在密集分布于其上的光道上.光道上布满了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凹坑”(如图7-1).由于反射层的作用,光盘(局部地看)相当于一种一维反射光栅.利用那个光栅,能够作某些测量.现在给出下列器材:红色激光笔一支,CD 光盘一张,白色光屏一个,钢卷尺1把.测量装置如图7-2所示,将光盘D 和白屏P 平行竖立,让激光器L 位于两者之间,光束接近垂直于盘面射到盘上,则屏上会显现衍射条纹.中央最亮的光点为0级(k =0)条纹,两侧对称分布的是1级(k =1)、2级(k =2)、……等衍射条纹,各级条纹的衍射角θ不同.已知衍射公式 λθk d =sin ,式中d 为光栅常数,即光盘上相邻光道间的距离.若激光的波长λ已知,便可通过上述实验测定d 值.(1)假如要测定d ,实验中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在图中画出示意图表示这些物理量. (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刻纹之间的距离d 的表达式.得 分 评卷人图7-2图7-18.(24分)小华同学为了探究弹性球与其他物体碰撞的情形,他先从网上猎取如下信息:通常用复原系数e 表示两物体一维碰撞机械能缺失的情形.它等于碰撞后两球的分离速度1t2t v v -,与碰撞前两球的接近速度2010v v -之比,即: 复原系数由碰撞两物体的材料性质决定. 小华的探究实验如下:让质量为10.75g ,直径为26mm 的塑料弹性球从80cm 高处自由下落,碰到地面的瓷砖后弹起;再下落,再弹起;再下落,再弹起;……,当塑料弹性球与瓷砖碰撞10次后,还能弹起8cm . 假如不计空气阻力,并假定弹性球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运动.(1)请依照以上实验数据求弹性球与瓷砖碰撞的复原系数e .(2)请用e 表示出弹性球每次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缺失与碰撞前的机械能之比.20101t 2t v v v v e --=9.(30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相关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确定的高度,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它的轨道是正圆形,称为“静止轨道”.在卫星上的不同位置分别安置有小型燃气发动机,可依照需要在某一时刻短时刻点燃发动机向某个方向喷出气体,以调整卫星的姿势及轨道.发动机运行的时刻相关于卫星的周期来说是专门小的,因此这种调整可看作是瞬时完成的.在一堂物理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个原先位于东经90º处静止轨道上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转移到90º±Δx(Δx≤5º)处,要求开动发动机的次数最少.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给出了一个方案,先让卫星进入椭圆形的“漂移轨道”,再让其回到静止轨道.图9-1是他给出的方案的示意图,其中正圆形的实线表示静止轨道,椭圆形的虚线为“漂移轨道”.请回答:(1)按他的方案,该卫星将漂向东方依旧西方?(2)按他的方案,该卫星完成这次转移需要至少点燃发动机几次?这几次各是向哪个方向喷出气体?各次点火的时机如何把握?(3)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5.98×1024kg,卫星总质量(包括内部的仪器设备及储备的燃料)为m=200kg,万有引力恒量为G = 6.67×10-11 m3 kg-1s-2,要求卫星只在漂移轨道上转一圈,且转移量Δx恰好等于5º.点燃发动机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相比卫星总质量专门小,能够忽略.①漂移轨道的远地点比静止轨道高出的数量Δh等于多少?②卫星从静止轨道转移到漂移轨道需要增加的机械能ΔE等于多少?(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平均的球体,以相距无穷远为势能零点,则它们的距离为r时的引力势能r mGm Ep 21 -=)卫星图9-1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题答案与评分参考1.(10分)(1)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求学”杯)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

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411H→42He+ 2β+B.147N+42He→178O+11HC.23592U+1n→14156Ba+9236Kr+31n D.23892U→23490Th+42He2、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前脚掌先着地.并在着地的过程中曲腿下蹲。

这是为了()A.减小人脚所受的冲量B.使人的动量变化量变得更小C.延长人体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脚的作用力D.增大人对地的压强,使人站立得更稳,起到安全作用3、对于如下几种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人用力将乒乓球和与乒乓球大小相似的小石块抛出,小石块飞行的距离要远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抛出后的乒乓球比石块所受空气阻力大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压缩空气要用力,这说明此时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斥力C.把笔尖紧压在化妆用玻璃镜面上,看到笔尖与它在镜中的像的距离约为4mm ,则玻璃的厚度约为4mmD.打开香水瓶后,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这表明香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有一种手电筒和台式电子钟都是使用l节干电池作电源。

将新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当手电筒的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而不能正常使用时,把电池取出来,用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基本等于1.5V 。

把这节旧电池装在台式电子钟上却仍能使电子钟正常工作。

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比新电池的电动势小很多B.这个电池的内阻比新电池的内阻大很多C.台式电子钟的额定电压一定比手电筒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小D.台式电子钟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定比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小5、如图1所示,表演“飞车走壁”的杂技演员骑着摩托车飞驶在圆台形筒壁内,圆台筒固定不动,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演员驾驶摩托车先后在M和N两处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虚线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此时不计车轮与墙壁的摩擦力,则()A.M处的线速度一定大于N处的线速度B.M处的角速度一定小于N处的角速度C.M处的运动周期一定等于N处的运动周期D.M处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N处对筒壁的压力6、春天在广场上有许多人放风筝。

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

图2中的四幅图中,MN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

在图2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风筝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7、“二分频”音箱内有高频、低频两个扬声器。

音箱要将扩音机送来的含有不同频率的混合音频电流按高、低两个频段分离出来,送往相应的扬声器。

图3为音箱的简化电路图,高低频混合电流由a、b端输入,L是线圈,C是电容器。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扬声器是低频扬声器B.C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C.L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甲扬声器D.乙扬声器中的电流的最大值一定比甲中的大8、麦收时,常要用拖拉机拉着一个圆柱形的石滚子在场院里压麦秸。

如果石滚子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4所示,其中的虚线表示它的运动轨迹。

那么关于石滚子经过某点P时受到拖拉机对它的牵引力F的方向,图5中几种情况中可能正确的是()9、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6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10、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宇宙线含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若这些粒子都到达地面,将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

但由于地磁场(如图7所示)的存在改变了宇宙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得很多高能带电粒子不能到达地面。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磁场对宇宙线的阻挡作用与观测点的纬度及宇宙线的方向无关B.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宇宙线的阻挡作用在南、北两极附近最强,赤道附近最弱C.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的阻挡作用在南、北两极附近最弱,赤道附近最强D.地磁场会使沿地球赤道平面内射来的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向两极偏转二.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请按题目的要求简要的回答。

1、(6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设备,近年来国产手机在手机市场上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如图8所示是某型号国产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你可以知道哪些与手机有关的物理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数值(包括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2、(10分)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II号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

当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土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感慨万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飞跃!”航天员发现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有很多不同之处:(1)月球的天空是黑色的;(2)星星不会闪烁;(3)白天和夜里的温差高达100摄氏度;(4)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交谈要通过无线电话;(5)人们要穿航天服才能维持生命。

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没有空气。

试分析为什么没有空气就会有以上情景。

3、(9分)北京向阳中学的小明和小刚都是住校生,小明住在小刚的上铺。

冬季暖气供暖后,小明发现躺在上铺比躺在下铺要感到更暖和。

于是,他得出了结论: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小刚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高山上积雪常年不化,说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实两人说的现象都是事实,只是得出结论的条件不同。

请你分析为什么在室内和室外会出不同的结论?三.本题共5小题,共75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量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4分)在我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神舟”系列试验飞船的某次实验过程中,一监测系统采用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相方法,从火箭点火时刻开始,每隔2.0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张记录火箭在开始运动最初l0s内6个不同位置的照片。

已知火箭的长度为58.3m ,起飞质量为479t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 。

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有关长度,结果如图9所示。

根据上述条件和图示,请回答:(1)分析在火箭点火后最初的10s内,火箭的运动性质。

要求写出分析的依据和结论。

(2)估算火箭点火最初10s内它受到的平均推力的大小。

2、(16分)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干旱少雨,我国北方地区春天会出现扬尘天气甚至沙尘暴。

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出现严重沙尘暴时,最大风速可达到12m/s ,同时由于大量微粒在空中悬浮,天空呈橙黄色,能见度只有50m左右。

(1)根据光的散射规律可知,当空中悬浮的微粒直径d与入射光的波长λ之比d/λ = 0.1时,该波长的光散射最强。

在空气洁净时,主要是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散射日光,其中蓝光被散射得最强,所以天空呈蓝色。

发生沙尘暴时由于悬浮微粒对光的散射,使得天空呈橙黄色,已知橙黄色光波的平均波长为6.0×10-7m ,请计算悬浮微粒的平均直径为多大。

(2)若某次沙尘暴使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 5.8×10-6kg/m3,已知单个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m3,这时1.0cm3的空气约含多少颗悬浮微粒?(3)在一般扬尘天气,风力发电机还可以正常工作。

已知风力发电机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空气密度为1.29kg/m3,某风力发电机风车的有效受风面积为4.0m2,此风力发电机在风速为l0m/s时的输出电功率为多大?3、(15分)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并在当日的15:54:45开始变轨。

变轨发动机工作了t=63 s后,将飞船送入了绕地球的圆轨道,其运行周期T=90min,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α=430。

13日上午,航天员费俊龙用DV(数码摄像机)拍摄了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景象。

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半径为R的球面面积为S=4 πR2,半径为R、高度为h的球冠面积为S=2πRh。

如果航天员能垂直地球表面进行拍摄,根据以上数据解答以下问题。

说明:第(2)、(3)两问用字母代表物理量,不必算出数值。

(1)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飞船内的航天员在24 h内看到多少次日出?(2)不考虑大气层对光传播的影响,求摄像机某时刻所能拍摄的地面最大面积。

(3)若考虑到大气层对光传播的影响,实际拍摄到的地面最大面积比第(2)问的结果大些还是小些?画出简图并说明理由。

4、(16分)为了测量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可采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它由一块安装在列车车头底部的强磁体和埋设在地面的一组线圈及电流测量记录仪组成(测量记录仪未画出)。

当列车经过线圈上方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被记录下来,就能求出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

如图11所示为铁轨和列车的俯视图,假设磁体端部磁感应强度B = 4.4×10-2T ,且全部集中在端面范围内,与端面垂直,磁体沿铁轨方向的宽度与线圈宽度相同,线圈的匝数n =5 ,垂直于铁轨方向长l = 0.20m ,电阻r = 0.40Ω(包括引出线的电阻),测量记录仪自身电阻R = 4.0Ω ,其记录下来的电流一位置关系图,即i-s 图如图12所示。

(1)试计算列车通过线圈I 和线圈II 时的速度v 1和v 2的大小。

(2)假设列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列车在两个线圈之间的加速度的大小。

5、(14分)有一种“滚轴冰”的游艺活动,游艺时“溜冰”者脚穿带有小轮子的鞋,在场地内像溜冰一样滑行。

为了使此项活动更具有刺激性,有的场地设计了一些凸起的地面(如图13所示)。

但为了使“溜冰”的过程中不发生危险,要求“溜冰”者运动时不能脱离凸面。

已知“溜冰”的最大速度为v m ,“溜冰”场地要设计一段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圆柱形的凸起面,那么该圆柱形凸起面的水平长度,与其高度h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保证“溜冰”者停止蹬地后冲上凸起面的过程中,既能从凸起面上通过而又不脱离凸起面而发生危险?(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惯 性 力参考王建忠主编的奥林匹克竞赛集训教材1. 如图,定滑轮A 的一侧挂有m 1=5kg 的物体,另一侧挂有轻滑轮B ,滑轮B 两侧挂着m 2=3kg 和m 3=2kg 的物体,求每个物体的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