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技术实验报告2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7540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d.png)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具体要求是: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创建,维护和应用技术;
4.掌握基于SQL查询语言(SQL)的SQL语句的使用;
5.学习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6.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的实用技术;
7.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
8.熟悉数据的事务处理;
9.掌握数据的并发控制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环境为Oracle Database,版本为11g。
三、实验内容
1.概念部分: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概念主要是指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数据库结构与模式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综合的数据管理软件,它有助于保护组织内的数据,并帮助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
(3)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是一种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组织、存储、操作和检索数据,以满足组织内的信息需要;
(4)SQL查询语言:SQL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库查询语言。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fc73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4.png)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3.学会使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和查询。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2.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三、实验过程1.创建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界面上,点击“新建数据库”按钮,输入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并确定创建。
2.设计数据表在创建完数据库后,我们需要设计数据表结构。
点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界面上的“表设计”按钮,弹出数据表设计界面。
根据实验需求,在数据表设计界面上添加字段、设置字段类型、设置主键等,最后确定设计。
3.插入数据数据表设计好后,我们需要将数据插入到数据表中。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点击“插入数据”按钮,弹出插入数据界面。
在插入数据界面上,输入要插入的数据信息,点击确定插入。
4.查询数据将数据插入到数据表中后,我们需要查询特定的数据。
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点击“查询数据”按钮,弹出查询数据界面。
在查询数据界面上,输入查询条件,点击确定查询。
系统将会返回符合条件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新的数据库,设计了数据表结构,并将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查询数据并获取到结果。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具有熟练掌握的能力。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数据管理和查询中。
通过实验,我们意识到数据库系统在现代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且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库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应用数据库系统,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dfc3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6.png)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数据库试验报告篇1一、实训时间:20_年5月13日至5月24日二、实训地点:三、实训目的与意义:1,这次实习可以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学问用于实践增加了我对电脑技巧的一些认知。
2,通过这次实习也可以让我体验到上班族的生活为我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3,并且这次实习可以非常好的关心我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
四、实训感悟:还依旧记得来的第一天对这里很茫然,不知道实习要做些什么。
然后经过老师的急躁讲解,熟悉了自己实习要做些什么,得到了许多心理熟悉,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
同时,我熟识了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中国丝网出口基地“—河北省安平县。
使我们队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经过这半个月的实习训练,我了解到自己所学的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当然学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更新网站内容和添加商品,每天不厌其烦的更新添加,观察自己的胜利更多的是兴奋。
还有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司产品的博客,比如新浪,网易。
而后又尝试在百度知道上提问与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网站搜寻相关内容来回答各种丝网问题,通过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我对公司又了更一步的了解。
经过半个月的实训我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的东西,熟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尽快的学会在社会上生活,敢于面对社会的压力,使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成长进展。
数据库试验报告篇2由于平常接触的都是一些私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一些类库,其他人的沟通相对可以忽视不计,因此也就不考虑规范化的文档。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受来看,我们接触的学问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进展快速的IT行业相比许多状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
虽然这次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资料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8a964877232f60ddcca1f9.png)
南京晓庄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13软件工程转本1班学号:13131151姓名:薛伟1.实验目的(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的基本方法;(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
2.实验要求(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的示例方法如下:一、打开安装好的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对象资源管理器里找到【数据库】--右键【新建数据库】,到下图界面:1、在数据库名称处输入要创建数据库的名称。
2、表格中的两个路径分别为:2.1 上为数据库存放物理地址。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0069bb916bec0975f465e22a.png)
实验一1.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联机丛书”的内容;掌握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的基本操作及模版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熟练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和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并删除数据表、修改表结构,更新数据。
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 语句并进行结果分析。
2.实验内容(1)查看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
(2)查看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内容。
(3)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环境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4)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脚本模版环境并掌握起模版使用方法。
(5)创建数据库(6)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属性(7)修改数据库的名称(8)删除数据库(9)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表,修改表结构,输入并更新数据。
3.实验步骤1)配置安装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后要对SQL Server 2005进行配置。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配置服务和配置服务器。
2)“联机丛书”SQL Server“联机丛书”提供了对SQL Server 2005文档和帮助系统所作的改进,这些文档可以帮助用户了解SQL Server 2005以及如何实现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项目。
3)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是为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提供的新工具。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4ce851fdc8d376eeaeaa31d8.png)
实验2.1 数据查询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T-SQL语言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的方法,包括简单查询、多表连接查询以及嵌套查询。
2.理解在数据库表中对暑假的UNLL值的处理方式。
3.掌握T-SQL集合运算。
二、实验内容对提供的数据库LibraryLib,按以下要求进行查询操作:1.查询图书价格在15~30元之间的所有图书的书名、书号、出版日期、价格和库存册书,且结果按书号进行升序排序。
2.查询图书名称中包含“计算机”的所有图书信息。
3.查询借书应归还日期在2009年8月1日前的用户账户。
4.找出还没有联系电话的出版社信息。
5.查询所有图书的平均价格。
6.查询各个出版社的图书的平均价格。
7.查询已经归还且超期图书数至少超过2本德借书证号及其超期图书总数。
8.查询库存册数低于10的图书书名、库存数和其出版该图书的出版社名称。
9.查询一年相同月份里出版的不同图书的书名、出版日期和出版社标识。
10.查询用户信息和该用户的借出图书标识、应归还日期。
如果该用户没有借阅图书,只显示该用户信息。
11.查询借阅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且尚未归还的用户总人数。
12.查询借阅了书名包含“Delphi”和“编程”的图书且还未归还这些图书的用户姓名、图书名、应归还日期。
13.查询借阅图书应归还日期为“2009年8月1日”前且库存册数小于10的图书的用户姓名、所在院系、联系电话、借阅图书的出版社名称、书名。
14.找出和书号为“730200899X”的图书有相同购书数量的图书名称、书号、出版社标识及库存数。
15.查询图书价格高于出版该图书的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平均价格的图书名称、出版社标识和图书价格。
16.查询在书库中的从来没有被读者借阅过的图书信息。
17.查询有图书价格大于或等于标识为“2”的出版社的所有图书价格的出版社标识。
18.查询每一本图书的书名、图书书号、出版社标识、图书价格及该图书书号的前一个书号。
19.利用集合运算,查询图书号为“5084-3567-7”或“7050191836”的图书名称、书号和库存册数。
数据库原理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a9275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f.png)
数据库原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常用操作,培养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2. 实验环境和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编程语言:Python- 开发工具:PyCharm3. 实验内容3.1 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在MySQL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在实验结束后删除该数据库,以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
3.2 数据表的创建和删除在创建的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表,并设定表的字段(列)和类型,以及主键和外键约束。
在实验结束后,删除该数据表。
3.3 数据的插入和查询在创建的数据表中插入一些测试数据,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查询操作,如根据条件查询,排序查询等。
3.4 数据的更新和删除修改已存在的数据,并删除不需要的数据,观察数据库的变化,并验证操作的正确性。
4. 实验过程及结果4.1 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在MySQL中执行如下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atabase;DROP DATABASE IF EXISTS mydatabase;结果:成功创建数据库mydatabase,并成功删除数据库mydatabase。
4.2 数据表的创建和删除在创建的数据库中执行如下SQL语句:USE mydatabase;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mytable (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address VARCHAR(100));DROP TABLE IF EXISTS mytable;结果:成功创建数据表mytable,并成功删除数据表mytable。
4.3 数据的插入和查询在数据表中执行如下SQL语句:USE mydatabase;INSERT INTO mytable (id, name, age, address) VALUES (1, 'John', 20, '123 Main St');INSERT INTO mytable (id, name, age, address) VALUES (2, 'Amy', 25, '456 Park Ave');INSERT INTO mytable (id, name, age, address) VALUES (3, 'Mike', 30, '789 Broadway');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age > 20;结果:成功插入3条测试数据,并成功查询出年龄大于20的记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6ce0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4.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原理与应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场景。
二、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数据库的组成要素,关键概念解释等。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的ER图,熟悉数据库建模工具的使用,如Eclipse、PowerDesigner等。
3.数据库语言与操作:学习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等,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4.索引的使用与优化:了解数据库索引的原理和作用,学习索引的创建、使用和优化技巧,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
5.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进行数据的完整备份和恢复操作。
三、实验步骤1.确定数据库需求,设计ER图。
2.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创建数据库表,定义字段和关系。
3.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
4.插入数据并进行增删改查操作,验证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5.创建索引并对查询语句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性能。
6.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进行数据备份,测试数据的完整恢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作为实验的对象。
首先,根据需求设计了ER图,确定了数据库表的结构和关系。
然后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创建了对应的数据库表。
接下来,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了初始化和插入数据,并通过增删改查操作验证了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在插入大量数据后,使用索引对查询语句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查询性能。
最后,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完整备份,并进行了测试恢复操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技巧。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并掌握了索引的使用和优化方法。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操作也让我加深了对数据库安全性的认识。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https://img.taocdn.com/s3/m/d86462c88bd63186bcebbcaa.png)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表的信息:Sage smallint 6Sdept varchar 20course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Cname varchar 40Cpno varchar 4 与course表中Cno关联Ccredit smallint 6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 9 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Grade smallint 6(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d4aa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e.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报告一、引言数据库是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中。
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实践对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都是必备的知识。
本报告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实践。
二、数据库的原理1.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式来组织和访问数据,使得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更加高效和方便。
2.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持久性: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持久存储的,即使系统崩溃或断电,数据也不会丢失。
(2)数据共享性:数据库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不同的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并发访问和操作。
(3)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中的数据与程序和存储介质无关,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4)数据安全性:数据库提供各种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如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
3.数据库的模型数据库根据数据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型,常见的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的形式,便于理解和操作。
4.数据库的查询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QL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包括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三、数据库的应用实践数据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实践:1.企业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个管理模块的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数据库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种业务数据,支持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2.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交流和分享平台,如Facebook、微博等。
数据库在社交网络中起到存储用户信息、关系网络等功能,支持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关系管理。
3.电子商务数据库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存储和管理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用户信息等。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c3ba18af0912a2161579296a.png)
LIAOCHENG UNIVERSITY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2015 ~ 2016 学年第 2 学期】【一、基本信息】【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设课形式】独立□非独立√【课程学分】0.5【实验项目】实验二、SQL数据操作及查询【项目类型】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其它[ ] 【项目学时】 4 【学生姓名】傅雪晨【学号】2014204359【系别专业】电子商务【实验班组】 2014.06【同组学生】【实验室名】综合实验楼【实验日期】【报告日期】【二、实验教师对报告的最终评价及处理意见】实验成绩:(涂改无效)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要将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及课程考核办法明确告知学生,并报实验管理中心备案3.将教材P70表中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SPJDB中. 体会执行插入操作时检查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的效果.Insert into S59select's1','精益','20','天津'unionselect's2','盛锡','10','北京'unionselect's3','东方红','30','北京'unionselect's4','丰泰盛','20','天津'unionselect's5','为民','30','上海'Insert into P59select'p1','螺母','红',12 unionselect'p2','螺栓','绿',17 unionselect'p3','螺丝刀','蓝',14 unionselect'p4','螺丝刀','红',14 unionselect'p5','凸轮','蓝',40 unionselect'p6','齿轮','红',30Insert into J59select'J1','三建','北京'unionselect'J2','一汽','长春'unionselect'J3','弹簧厂','天津'unionselect'J4','造船厂','天津'unionselect'J5','机车厂','唐山'unionselect'J6','无线电厂','常州'union4.删除student表中学号为201215121的学生,体会执行删除操作时检查参照完整性规则的效果.将参照完整性中的删除规则改为“级联(层叠)”(CASCADE),重新删除该学生信息。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SQL语言的DDL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SQL语言的DDL](https://img.taocdn.com/s3/m/ee7cf27d7fd5360cba1adbef.png)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9-3学号:409417080332姓名:张华超SQL语言的DDL一、实验目的: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是一种特别用于交互式执行SQL语句和脚本的极好的工具。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功能并不仅仅是查询,SQL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在本次实验中熟悉表的创建、删除、修改及索引的创建与删除二、实验内容1.启动数据库服务软件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用如下语句对表进行操作,详细的语法格式参看课本相应章节:Create Table 建表Drop Table 删除表Alter Table 更改表2.如下语句对索引进行操作,详细的语法格式参看课本相应章节:Create Index 建立索引Drop Index 删除索引三、实验任务1.打开数据库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用Create Table建表aa,表2.用Create Table建表bb,表结构如下所示(其中Bb1与Bb2的组合是主键):3.用Drop Table删除表aa。
4.用Alter Table修改表bb,添加一个字段Bb4,类型Varchar,长度20。
5.用Create Index对表Bb的Bb3字段建立一个升序索引,索引名Indexbb。
6.用Drop Index删除索引Indexbb。
Create Table aa(Aa1 Varchar (20) primary key,Aa2 Int,Aa3 Decimal);Create Table bb(Bb1 Varchar (30),Bb2 Int,Bb3 Decimal (6,2),primary key (Bb1,Bb2));Drop Table aa;Alter Table bb add Bb4 Varchar (20);Create Index Indexbb on bb(Bb3 asc );Drop Index bb.Indexbb;。
数据库学习实验报告(3篇)
![数据库学习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d4574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对SQL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数据库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3. 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三、实验内容1. 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2. 表的设计与数据类型3. 数据的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4. 索引与视图的应用四、实验步骤1. 数据库的创建与删除(1)创建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db_student;```(2)删除数据库```sqlDROP DATABASE db_student;```2. 表的设计与数据类型(1)创建学生表```sql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age INT,gender ENUM('男', '女'),class VARCHAR(50));```(2)创建课程表```sqlCREATE TABLE course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credit INT);```3. 数据的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1)插入数据```sql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gender, class) VALUES ('张三', 20, '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NSERT INTO course (name, credit) VALUES ('高等数学', 4);```(2)查询数据```sql-- 查询所有学生信息SELECT FROM student;-- 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信息SELECT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20;-- 查询课程名称为“高等数学”的课程信息SELECT FROM course WHERE name = '高等数学';```(3)修改数据```sql-- 修改学生张三的年龄为21岁UPDATE student SET age = 21 WHERE name = '张三';-- 修改课程“高等数学”的学分UPDATE course SET credit = 5 WHERE name = '高等数学';```(4)删除数据```sql-- 删除学生张三的信息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张三';-- 删除课程“高等数学”的信息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name = '高等数学'; ```4. 索引与视图的应用(1)创建索引```sql-- 创建学生表id字段的索引CREATE INDEX idx_student_id ON student(id); -- 创建课程表name字段的索引CREATE INDEX idx_course_name ON course(name); ```(2)创建视图```sql-- 创建包含学生姓名和课程名称的视图CREATE VIEW student_course_view ASSELECT , FROM studentJOIN course ON student.class = course.id;```(3)查询视图数据```sql-- 查询视图中的数据SELECT FROM student_course_view;```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掌握了SQL语言的运用。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4c405cba1aa8114431d9ef.png)
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姓名谢志兴学号20104030342专业电气信息类班级1003班地点8—209教师刘征海实验 1 认识 DBMS一、利用管理工具创建数据库、表和表间关系(一)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实验目的: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基本操作,进一步理解数据库、表、表间关系的概念。
注意事项: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时应认真,如果出现错误,应相应地修改结构或删除。
(二)实验内容(1) 利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创建数据库,名称为【学生选课XXXX】。
XXXX为各位同学的学号中的最后四位(2) 在【学生选课XXXX】中建立数据表,表的定义如下所示。
学生XXXX(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院系名称,备注);课程XXXX(课程号,课程名,选修课,学分);选修XXXX(学号,课程号,分数)。
要求定义每张表的主码,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决定是否允许为空,为【性别】和【学分】属性定义默认值。
(3) 定义表之间的关系。
(4) 分别为表录入几行数据记录,同时练习数据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三)实验步骤(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进入SQL ServerManagement Studio 主界面。
(2) 右击【对象资源管理器】|【数据库】,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新建数据库】命令,弹出【新建数据库】窗口,在各属性页中设置新建数据库的属性,包括设置数据库逻辑名、所有者、文件的逻辑名、文件的物理名、文件类型、文件增长方式、文件的路径、文件组等属性,如图下所示。
(3)保存新建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逻辑名为【学生选课XXXX】。
(4)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学生选课XXXX】|【表】,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新建表】命令,弹出表设计器对话框,新建“学生XXXX、课程XXXX、选修XXXX”3个表,如图所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https://img.taocdn.com/s3/m/2e06a31510a6f524ccbf85ff.png)
1. 完整备份和完整差异备份有什么区别?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2.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 3.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附加和分离?附加和分离的关系是什么? 4.以后上实验课你会使用以上技术吗?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4
5.请把上述操作在使用 SQL 语句完成一遍。包括创建数据库 EDUC 和删除数据库,创建数据表 student、 course、sc。 6.使用 SQL 语句对数据库 EDUC 中的数据表的定义进行修改。
注意:每次实验过程中创建的各种数据库及其他一切档案,建议同学们都保存好,
以备接下来的实验课中使用。每次上课前,请也请带上之前实验课的数据备份。
二、实验内容
1.用 Management Studio 创建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bookdb,bookdb 数据库采用系统提供的默认设置;查看数据库相关参数设置。
(2)删除 bookdb 数据库。 (3)使用 T-SQL 命令创建数据库 EDUC,EDUC 如下表:
数据文件
日志文件
逻辑名
EDUC_dat
先行课
Ccredit
Int
学分
SC: 字段名 Sno
类型 Varchar
长度 20
主键 Y
允许空 N
含义 学号
Cno
Varchar
15
Y
N
课程号
Grade
Decimal
9,2
成绩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2.请在各表中添加数据 对于 Student 表,请自行输入如下数据
3.请把 student 表中的 0110 号同学的年龄改为 25。 4.请删除学号为 0106 号的同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b409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4.png)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引言:数据库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和存储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高效地组织、存储、管理和访问大量的数据,并且具备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以及实际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法;3.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4.进行数据库的实际应用实验。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库的原理和概念学习,第二部分是实际应用实验。
第一部分:数据库原理和概念学习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数据模型等;2.关系数据库模型:表、列、行、主键、外键的概念及关系模型的基本组成;3.ER图:实体、属性、关系的概念及其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4.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模型设计和规范化的原理和方法;5.数据库查询语言(SQL):SQL基本语法、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实验1.数据库环境的搭建:安装数据库系统、创建数据库、创建表等操作;2.SQL语言的应用: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3.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并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等操作;4.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将已有数据导入数据库或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到外部文件。
实验步骤:1.搭建数据库环境: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安装并配置好相关环境;2.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和相应的表结构;3.插入数据:使用SQL语言插入初始数据,保证数据库中有足够的数据进行后续操作;4.查询数据: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操作,通过不同的查询条件获取所需的数据;5.更新和删除数据: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和删除操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6.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根据实验需求将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库或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到外部文件进行备份。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875b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3.png)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第一篇: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1.你的老板要求你创建一个数据量为20G的数据库,但是你现在的硬盘上没有一个这么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只有3个空闲容量为8G的分区,请问,你该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答:为该数据库创建3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只需保存小于8G的数据,将这3个数据文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硬盘分区即可。
注:数据库中的数据都保存在该数据库的若干数据文件中,而非日志文件!2.你想创建一个初始大小为2MB的数据库,但是你却发现你创建的数据库的初始大小是5MB,而且不能小于这个值,请问是什么原因?答:系统数据库中的model数据库为用户创建数据库提供模板,也就是说,在创建数据库时,数据库引擎首先通过复制 Model 数据库中的内容来创建数据库的第一部分,然后再用空页填充新数据库的剩余部分。
因此,用户创建的数据库的初始大小不能小于model数据库的大小。
该问题的原因在于model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被设定为5MB。
/***************************SQL语言部分*****************************/ /*创建数据库student*/create database studenton(name=student_data,filename='C:DATAstudent_data.mdf', size=3,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log on(name=student_log,filename='C:DATAstudent_log.ldf',size =1,maxsize=20,filegrowth=10%)/*修改数据库student--添加数据文件*/alter database student add filegroup studata /*先增加一个文件组studata*/ goalter database studentadd file(Name=student_data1,filename='D:DATAstudent_data1.nd f',Size=50,Maxsize=500,Filegrowth=30%)to filegroup studata /*删除数据库student */ drop database student第二篇:SQL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2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1.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莫鸿斌学号:201601030137 班级: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日期:2018-3-16
一、实验项目
了解SQL Server2012常用组件
二、实验目的
1.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运用;
2.掌握SQL Server 2012常用组件;
3.如何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及表。
三、实验内容
1.了解SQL Server2012常用组件;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factory,要求将数据库文件
factory_data.MDF存放在E:\data下面,其文件初始大小5MB,自动按5MB增长,将事务日志文件factory_log.LDF存放在E:\data目录下,其文件大小按1MB自动增长。
3.在数据库factory下创建如下表:
职工表(职工号(int),姓名(char(10)),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time),党员否(bit),参加工作时间(datetime),部门号(int)),其中职工号作为主键。
部门表(部门号(int),部门名(char(10)),其中部门号作为主键。
工资表(职工号(int),发放年份(int),发放月份(int),工资(decimal(6,1))),其中职工号、年份、月份作为主键。
4.建立第三步创建的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5.在上述表中输入数据,每个表至少10条记录。
6.备份数据库,考走以备下次试验使用。
四、实验环境
安装有SQL Server2008的PC一台。
五、实验步骤及结果
1.了解SQL Server2012常用组件;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factory;要求将数据库文件
factory_data.MDF存放在E:\data下面,其文件初始大小5MB,自动按5MB增长,将事务日志文件factory_log.LDF存放在E:\data目录下,其文件大小按1MB自动增长。
3.在数据库factory 下创建如下表:
职工表(职工号(int ),姓名(char(10)),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time ),党员否(bit ),
参加工作时间(datetime),部门号(int)),其中职工号作为主键。
部门表(部门号(int),部门名(char(10)),其中部门号作为主键。
工资表(职工号(int),发放年份(int),发放月份(int),工资(decimal(6,1))),其中职工号、年份、月份作为主键。
4.建立第三步创建的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5.在上述表中输入数据,每个表至少10条记录。
六、结论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