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口腔微生物学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gA:分泌型抗体,是唾液中的主要抗体 IgG:由血清中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是龈沟 液中的主要抗体,能保持龈下菌丛的稳定。
2、唾液中的其他蛋白组份 唾液粘蛋白:对口腔细菌的生长具有选择性,维持
口腔正常菌群的相对恒定。 溶菌酶、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对多种菌有非特
异性溶菌作用。 唾液素:碱性四肽物质,含量很少,调节 PH。
? 用法:放入口中,用双侧牙齿将其充分嚼碎,用舌 尖舔食内外侧,吐出口内残余物,充分漱口,照镜 观察红染部位。
? 牙菌斑的清除方法:
1.刷牙 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 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 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牙线 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减少邻面龋的发生; 3.牙签 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下,可借助横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一、口腔正常菌丛
? 口腔正常菌丛的来源和成立 ? 菌丛的类型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一、概念★
口腔正常菌丛是指健康人口腔中由暂居菌群、常 居菌群、固有菌群所形成的复杂菌丛。
二、正常菌丛的形成
与宿主的年龄、饮食习惯、咀嚼器官的健全有密切的关系; ? 刚出生的婴儿口腔内无菌,出生后6h有少量的细菌,6-
? 生态连续(ecological succession)
生物体 (或细菌 )栖息在一个 变化 的环境中的过 程
? 牙菌斑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就是生态连续的典型范例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二、口腔生态系
? 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口腔正常菌 群 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 腔生态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氧张力 口腔内氧张力的特点:在口腔各个部位上氧的浓 度有很大的差别,氧张力也有很大差别,氧化还 原电势( Eh)也不同。
舌前部表面 氧张力为16.4% 适于需氧菌生长
牙周袋
氧张力为0% 适于厌氧菌生长
·
3.pH
a、口腔 pH的特点:口腔可提供给微生物相对恒定的 pH环境( 5.0-8.0 )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Anton van Leeuwenhook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一、生态系与生态学
? 生态系 (ecosystem) 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生物与 其环境的相 互依赖和相 互制约的科 学称为生态 学(ecology)
? 正常菌丛(normal flora),或固有菌丛 寄生在健康人体各特殊部位或表面的生物 群。 正常菌丛中的成员被称为常居菌或固有菌。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作用
? 有益作用:
竞争营养物质 产生抑制性代谢产物(乳酸杆菌分泌乳酸盐抑制白色 念珠菌生长) 占据空间(轻链菌的生长抑制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 菌的生长) 减低口腔pH值
可能对宿主造成损害。
口腔生态系组成:
? 颊黏膜上皮生态系统:以 G+链球菌 为主
? 舌背部生态系统:以 G+纤毛菌为主 ? 龈上菌斑生态系统:以兼性厌氧菌
为主 ? 龈下菌斑生态系统:以厌氧菌为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三、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
? 物理化学因素 ? 宿主固有因素 ? 细菌因素 ? 宿主可控制的因素
? 龈下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a、龈上菌斑 :附着在牙表面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 以G+ 菌为主,主要为微需氧菌和需氧菌。
光滑牙面菌斑:以链球菌为主(轻链菌、血链菌、 变链菌、唾链菌)
点隙裂沟菌斑:以 G+球菌为主(变链菌、乳杆菌)
b、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的菌斑(龈沟和牙周袋 内),以兼性厌氧菌为主。
? 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和网络作用,控制基质 中营养成分的移动; —营养仓库
? 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滞留从 菌体内遗漏出的营养物质; —营养鱼网
? 膜内的蛋白分子中的巯基可综合氧自由基,保护 细菌免受氧化作用的损伤。 —免受伤害
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牙表面获得性膜的形成
排列。在MS琼脂平板(轻唾琼脂培养基 )上菌落 呈淡蓝色,嵌入琼脂,质硬,菌落表面粗糙。
致病性: 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机制: ⑴ 变链菌的胞壁表面物质在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
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⑵ 变链菌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糖代谢的
终末产物主要是乳酸,菌斑内 pH为4.5-5.0,促进 了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
? 增补菌丛:口腔内常居的数量低于 1%的菌丛,在 生理、病理条件下可转变成固有菌丛。
? 暂时菌丛:食物和饮水中的过路菌暂时存在于口腔 中,一般不引起口腔疾病,但是可引起其他器官疾 病,如肠炎等。
二、口腔正常菌丛成员
门 (Phyla): ? 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 梭杆菌门 (Fusobacteria) ? 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 螺旋体门 (Spirochaetes) ? 柔膜菌门 (Tenericutes)
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口腔微生态,以及这一生态 环境的主体 ——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应掌握 牙菌斑生物膜 的概念,口腔中的微 生物是以生物膜这一生态形式而存在的,重点了 解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及其组成 ,了解生态平衡 对维持口腔健康的作用,熟悉常见的口腔微生物, 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 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刺激 正常菌群有助于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例:无
菌动物的盲肠占体重的2-3%,恢复正常喂 养,盲肠可占体重的15-40%) 营养功能(肠道菌群可提供Vitk、B6、B2和生物素等)
? 损害作用:
导致内源性感染 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
a、正常菌群可为外源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b、正常菌群营造的pH和Eh可适于某些菌生长 c、正常菌群可产生青霉素酶等利于外源菌生长 d、正常菌群可降解保护性抗体 使宿主致敏:正常菌群可引起肌体产生免疫反应,
b、影响口腔 pH的因素: 外源性物质:饮料、食物等; 细菌发酵: 牙菌斑和唾液的缓冲能力 :碳酸盐缓冲系统
4.营养物质的利用: 口腔中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与其所 寄居的部位密切相关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二)宿主因素:
口腔粘膜表面的光滑程度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口腔内 正常菌群的构成不同 宿主唾液和龈沟液中不同的物质组成 1、抗体: SIgA 和IgG
聚集 ? 各菌属、种的增殖 ? 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形成机制
可逆性结合 不可逆性结合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釉质
共聚集
形成机制
菌斑成熟
生物膜脱落再植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ENAMEL
附注:牙菌斑显示剂
? 简介:牙菌斑显示剂安全无毒,含有食用色素。通 常有液剂和片剂两种,专业人员一般使用液剂蘸湿 后给患者使用,患者使用片剂。
断面呈三角形牙签来清除邻接面的牙菌斑; 4.牙间刷 牙间刷也适用于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能有效
的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 5.冲洗器 冲洗器的高压水柱可将牙面及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
细菌冲洗干净。
二、牙菌斑的生物学作用★
? 保护牙菌斑菌丛细菌抵制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 在口腔环境中正常生长; —遮风挡雨
10h口腔内细菌快速增多; ? 老年人咀嚼器官老化,牙齿脱落后口腔内血链菌和变链菌
的数量明显减少,无牙颌中检不到这两种细菌;(是与牙 有亲和力的细菌) ? 老年人戴义齿后口腔内菌群恢复正常。
菌丛的类型 ? 固有菌丛 ? 增补菌丛 ? 暂时菌丛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 固有菌丛:存在于口腔内,数量大于 1%的菌丛。 主要分布于龈上菌斑和舌表面,主要为兼性厌氧菌 和厌氧菌, 如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等,宿主的 食物残渣为主要营养来源。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面上,以 G+球菌、轻链 菌、血链菌为主。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上,却与 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接触,以 G-厌氧菌为主, 其代谢产物可引起牙周组织炎症。
三、牙菌斑的成分
? 细胞成分 细菌 蛋白质
? 非细胞成分 糖 脂肪 无机物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 葡萄糖基转移酶(GTF)
细菌
GTF-I:能合成不溶性葡聚糖(α -1,3-糖苷键) 黏附
GTF-sd:能合成水溶性葡聚糖(α -1,6-糖苷键)
细菌 营养
GTF-si: 两者
? 果糖基转移酶(FTF)
蔗糖 果聚糖(水溶性果聚糖/不溶水果聚糖)
?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 葡聚糖酶(右旋糖苷酶)
microorganism)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2.氧张力 : ? 绝对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 ? 绝对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 ?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 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 微嗜氧菌(microaerophiles)
葡聚糖 葡萄糖+异麦牙糖
致病性
? 变链菌群的产酸能力和 耐酸性在菌斑酸化 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
? (三)细菌因素:
a、抵抗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大小 b、对所附着的粘性表面或牙体表面的亲和力大小 c、细菌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d、对口腔内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导致菌群的
不同分布
? (四)宿主的可控制因素:
饮食习惯、口腔卫生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 牙菌斑 堆积在牙表面或 修复体表面,不 能被中等速度的 水冲去的细菌团 块。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口腔正常菌丛成员
(一)链球菌属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内,多为口腔 正常菌丛;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 0.7-0.9um, 链 状或成对排列;
链球菌电镜结构
分类:根据血琼脂板上的生长情况分三类。 ? α-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狭窄的草绿色
溶血圈,又称草绿色链球菌,口腔内链球菌多为此 型。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 温度 ? 氧张力 ? pH ? 营养物质的利用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1.温度因素: ? 嗜冷微生物(psychrophilic
microorganism) ? 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 ? 嗜温微生物(mesophilic
? β-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宽的透明的完 全溶血圈, 生脓链球菌属此型 ,又称为溶血性链球 菌;
? γ-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口腔 内少有此菌,又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
β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α-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wenku.baidu.com
1.口腔链球菌属
是一群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口腔链球菌属,主要包 括变异链球菌群、中间链球菌群、口腔链球菌群 和 唾液链球菌群四个菌群。 (1)、变异链球菌群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 0.6-1.0um ,链状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 生物膜(biofilm) :由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需氧 菌、兼性厌氧菌或绝对厌氧菌等)嵌入多糖、 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共同构成的膜 性结构。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发育的5个阶段 ? 形成获得性膜 ? 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的吸附 ? 同种细菌间的聚集和异种细菌间的共
附注:成熟牙菌斑的细菌分类 成熟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
兼性厌氧链球菌 兼性类白喉杆菌 厌氧类白喉杆菌 胨链球菌 韦永氏菌 拟杆菌 梭状菌 奈瑟氏菌 弧菌
27% 23% 18% 13% 6% 4% 4% 3% 2%
熟牙菌斑中致龋菌为: 变形链球菌 放射菌 血型链球菌 乳杆菌
二、牙菌斑的分类
? 龈上菌斑 光滑牙面菌斑 点隙裂沟菌斑
细菌附着 菌斑成熟:栅栏样结构
(约出现在菌斑成熟的5-6天,并可看到谷穗样的结构)
3、成熟菌斑的光镜结构: ★
①基底层是获得性膜:无细胞, HE染色为粉红色。 ②中间层:主要为细菌,有球菌、杆菌、丝状菌
等,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 栏状。 ③表层:为散在的球菌、杆菌、脱落的上皮、食物 残渣及衰亡的细胞。
2、唾液中的其他蛋白组份 唾液粘蛋白:对口腔细菌的生长具有选择性,维持
口腔正常菌群的相对恒定。 溶菌酶、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对多种菌有非特
异性溶菌作用。 唾液素:碱性四肽物质,含量很少,调节 PH。
? 用法:放入口中,用双侧牙齿将其充分嚼碎,用舌 尖舔食内外侧,吐出口内残余物,充分漱口,照镜 观察红染部位。
? 牙菌斑的清除方法:
1.刷牙 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 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 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牙线 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减少邻面龋的发生; 3.牙签 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下,可借助横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一、口腔正常菌丛
? 口腔正常菌丛的来源和成立 ? 菌丛的类型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一、概念★
口腔正常菌丛是指健康人口腔中由暂居菌群、常 居菌群、固有菌群所形成的复杂菌丛。
二、正常菌丛的形成
与宿主的年龄、饮食习惯、咀嚼器官的健全有密切的关系; ? 刚出生的婴儿口腔内无菌,出生后6h有少量的细菌,6-
? 生态连续(ecological succession)
生物体 (或细菌 )栖息在一个 变化 的环境中的过 程
? 牙菌斑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就是生态连续的典型范例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二、口腔生态系
? 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口腔正常菌 群 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 腔生态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氧张力 口腔内氧张力的特点:在口腔各个部位上氧的浓 度有很大的差别,氧张力也有很大差别,氧化还 原电势( Eh)也不同。
舌前部表面 氧张力为16.4% 适于需氧菌生长
牙周袋
氧张力为0% 适于厌氧菌生长
·
3.pH
a、口腔 pH的特点:口腔可提供给微生物相对恒定的 pH环境( 5.0-8.0 )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Anton van Leeuwenhook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一、生态系与生态学
? 生态系 (ecosystem) 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生物与 其环境的相 互依赖和相 互制约的科 学称为生态 学(ecology)
? 正常菌丛(normal flora),或固有菌丛 寄生在健康人体各特殊部位或表面的生物 群。 正常菌丛中的成员被称为常居菌或固有菌。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作用
? 有益作用:
竞争营养物质 产生抑制性代谢产物(乳酸杆菌分泌乳酸盐抑制白色 念珠菌生长) 占据空间(轻链菌的生长抑制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 菌的生长) 减低口腔pH值
可能对宿主造成损害。
口腔生态系组成:
? 颊黏膜上皮生态系统:以 G+链球菌 为主
? 舌背部生态系统:以 G+纤毛菌为主 ? 龈上菌斑生态系统:以兼性厌氧菌
为主 ? 龈下菌斑生态系统:以厌氧菌为主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三、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
? 物理化学因素 ? 宿主固有因素 ? 细菌因素 ? 宿主可控制的因素
? 龈下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a、龈上菌斑 :附着在牙表面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 以G+ 菌为主,主要为微需氧菌和需氧菌。
光滑牙面菌斑:以链球菌为主(轻链菌、血链菌、 变链菌、唾链菌)
点隙裂沟菌斑:以 G+球菌为主(变链菌、乳杆菌)
b、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的菌斑(龈沟和牙周袋 内),以兼性厌氧菌为主。
? 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和网络作用,控制基质 中营养成分的移动; —营养仓库
? 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滞留从 菌体内遗漏出的营养物质; —营养鱼网
? 膜内的蛋白分子中的巯基可综合氧自由基,保护 细菌免受氧化作用的损伤。 —免受伤害
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牙表面获得性膜的形成
排列。在MS琼脂平板(轻唾琼脂培养基 )上菌落 呈淡蓝色,嵌入琼脂,质硬,菌落表面粗糙。
致病性: 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机制: ⑴ 变链菌的胞壁表面物质在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
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⑵ 变链菌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糖代谢的
终末产物主要是乳酸,菌斑内 pH为4.5-5.0,促进 了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
? 增补菌丛:口腔内常居的数量低于 1%的菌丛,在 生理、病理条件下可转变成固有菌丛。
? 暂时菌丛:食物和饮水中的过路菌暂时存在于口腔 中,一般不引起口腔疾病,但是可引起其他器官疾 病,如肠炎等。
二、口腔正常菌丛成员
门 (Phyla): ? 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 梭杆菌门 (Fusobacteria) ? 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 螺旋体门 (Spirochaetes) ? 柔膜菌门 (Tenericutes)
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口腔微生态,以及这一生态 环境的主体 ——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应掌握 牙菌斑生物膜 的概念,口腔中的微 生物是以生物膜这一生态形式而存在的,重点了 解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及其组成 ,了解生态平衡 对维持口腔健康的作用,熟悉常见的口腔微生物, 了解不同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 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刺激 正常菌群有助于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例:无
菌动物的盲肠占体重的2-3%,恢复正常喂 养,盲肠可占体重的15-40%) 营养功能(肠道菌群可提供Vitk、B6、B2和生物素等)
? 损害作用:
导致内源性感染 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
a、正常菌群可为外源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b、正常菌群营造的pH和Eh可适于某些菌生长 c、正常菌群可产生青霉素酶等利于外源菌生长 d、正常菌群可降解保护性抗体 使宿主致敏:正常菌群可引起肌体产生免疫反应,
b、影响口腔 pH的因素: 外源性物质:饮料、食物等; 细菌发酵: 牙菌斑和唾液的缓冲能力 :碳酸盐缓冲系统
4.营养物质的利用: 口腔中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与其所 寄居的部位密切相关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二)宿主因素:
口腔粘膜表面的光滑程度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口腔内 正常菌群的构成不同 宿主唾液和龈沟液中不同的物质组成 1、抗体: SIgA 和IgG
聚集 ? 各菌属、种的增殖 ? 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形成机制
可逆性结合 不可逆性结合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釉质
共聚集
形成机制
菌斑成熟
生物膜脱落再植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ENAMEL
附注:牙菌斑显示剂
? 简介:牙菌斑显示剂安全无毒,含有食用色素。通 常有液剂和片剂两种,专业人员一般使用液剂蘸湿 后给患者使用,患者使用片剂。
断面呈三角形牙签来清除邻接面的牙菌斑; 4.牙间刷 牙间刷也适用于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能有效
的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 5.冲洗器 冲洗器的高压水柱可将牙面及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
细菌冲洗干净。
二、牙菌斑的生物学作用★
? 保护牙菌斑菌丛细菌抵制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 在口腔环境中正常生长; —遮风挡雨
10h口腔内细菌快速增多; ? 老年人咀嚼器官老化,牙齿脱落后口腔内血链菌和变链菌
的数量明显减少,无牙颌中检不到这两种细菌;(是与牙 有亲和力的细菌) ? 老年人戴义齿后口腔内菌群恢复正常。
菌丛的类型 ? 固有菌丛 ? 增补菌丛 ? 暂时菌丛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 固有菌丛:存在于口腔内,数量大于 1%的菌丛。 主要分布于龈上菌斑和舌表面,主要为兼性厌氧菌 和厌氧菌, 如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等,宿主的 食物残渣为主要营养来源。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面上,以 G+球菌、轻链 菌、血链菌为主。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上,却与 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接触,以 G-厌氧菌为主, 其代谢产物可引起牙周组织炎症。
三、牙菌斑的成分
? 细胞成分 细菌 蛋白质
? 非细胞成分 糖 脂肪 无机物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 葡萄糖基转移酶(GTF)
细菌
GTF-I:能合成不溶性葡聚糖(α -1,3-糖苷键) 黏附
GTF-sd:能合成水溶性葡聚糖(α -1,6-糖苷键)
细菌 营养
GTF-si: 两者
? 果糖基转移酶(FTF)
蔗糖 果聚糖(水溶性果聚糖/不溶水果聚糖)
?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 葡聚糖酶(右旋糖苷酶)
microorganism)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2.氧张力 : ? 绝对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 ? 绝对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 ?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 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 微嗜氧菌(microaerophiles)
葡聚糖 葡萄糖+异麦牙糖
致病性
? 变链菌群的产酸能力和 耐酸性在菌斑酸化 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
? (三)细菌因素:
a、抵抗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大小 b、对所附着的粘性表面或牙体表面的亲和力大小 c、细菌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d、对口腔内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导致菌群的
不同分布
? (四)宿主的可控制因素:
饮食习惯、口腔卫生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学
? 牙菌斑 堆积在牙表面或 修复体表面,不 能被中等速度的 水冲去的细菌团 块。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口腔正常菌丛成员
(一)链球菌属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内,多为口腔 正常菌丛;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 0.7-0.9um, 链 状或成对排列;
链球菌电镜结构
分类:根据血琼脂板上的生长情况分三类。 ? α-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狭窄的草绿色
溶血圈,又称草绿色链球菌,口腔内链球菌多为此 型。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 温度 ? 氧张力 ? pH ? 营养物质的利用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1.温度因素: ? 嗜冷微生物(psychrophilic
microorganism) ? 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 ? 嗜温微生物(mesophilic
? β-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宽的透明的完 全溶血圈, 生脓链球菌属此型 ,又称为溶血性链球 菌;
? γ-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口腔 内少有此菌,又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
β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α-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wenku.baidu.com
1.口腔链球菌属
是一群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口腔链球菌属,主要包 括变异链球菌群、中间链球菌群、口腔链球菌群 和 唾液链球菌群四个菌群。 (1)、变异链球菌群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 0.6-1.0um ,链状
第二节 牙菌斑与生物膜
? 生物膜(biofilm) :由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需氧 菌、兼性厌氧菌或绝对厌氧菌等)嵌入多糖、 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共同构成的膜 性结构。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一、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发育的5个阶段 ? 形成获得性膜 ? 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的吸附 ? 同种细菌间的聚集和异种细菌间的共
附注:成熟牙菌斑的细菌分类 成熟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
兼性厌氧链球菌 兼性类白喉杆菌 厌氧类白喉杆菌 胨链球菌 韦永氏菌 拟杆菌 梭状菌 奈瑟氏菌 弧菌
27% 23% 18% 13% 6% 4% 4% 3% 2%
熟牙菌斑中致龋菌为: 变形链球菌 放射菌 血型链球菌 乳杆菌
二、牙菌斑的分类
? 龈上菌斑 光滑牙面菌斑 点隙裂沟菌斑
细菌附着 菌斑成熟:栅栏样结构
(约出现在菌斑成熟的5-6天,并可看到谷穗样的结构)
3、成熟菌斑的光镜结构: ★
①基底层是获得性膜:无细胞, HE染色为粉红色。 ②中间层:主要为细菌,有球菌、杆菌、丝状菌
等,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 栏状。 ③表层:为散在的球菌、杆菌、脱落的上皮、食物 残渣及衰亡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