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详细解析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507e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c.png)
八年级物理压强易错知识点总结:1.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根据公式可知,压强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2.单位换算: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除了帕斯卡,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等。
换算关系为1Pa=1N/m²、1kPa=1000Pa、1MPa=1000kPa。
3.压强的应用:压强是很多物理现象和工程中的重要概念。
例如,气球被吹起、喷泉、水龙头和水管的水压等,都涉及到压强的概念。
4.不同物体的压强:当相同的力作用在面积不同的物体上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这是由于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关系。
5. 水压的计算:计算液体的压强时,需要考虑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高度。
压强的公式可以表示为P=ρgh,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6.水压的应用:水压是水流和水工程中的重要概念。
例如,水泵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时,利用的就是水压的原理。
7.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总压力。
常用单位是标准大气压(atm)和帕斯卡(Pa)。
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8.杠杆原理:压强与力的大小有关,当力离受力面越远,压强越大;当力离受力面越近,压强越小。
这可以由杠杆原理来解释,即杠杆平衡条件F1d1=F2d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d1和d2分别表示力与支点的距离。
9.压力传递:液体或气体在容器中传递压力的原理是基于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指出,在一个封闭的液体中,当外部施加压力时,液体将传递相同大小的压力到所有部分,并且该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10.压强的方向:压强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并且它与受力面也垂直。
这意味着,压强不仅与力的大小和角度有关,也与受力面的方向有关。
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讲解归纳
![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讲解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840ab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8.png)
压强与浮力知识点讲解归纳压强与浮力学问点归纳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假如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_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状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___ G_ _G_ F+G G - F F-G F2 .讨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试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然。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然。
概括这两次试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试验讨论问题时,采纳了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离是: P:帕斯卡(Pa); F:牛顿(N)S;米1 2 3 4(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_______ F(普通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重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p gh。
⑷压强单位Pa的熟悉: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x lO5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x 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4.大气压的试验测定:托里拆利试验。
2 试验过程:在长约1m,—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敞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3 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由于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 结论:大气压Pp=760mmHg=76cmHg=1.01 x 105Pa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5 说明:A、试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2d0fe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9.png)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办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办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缘由: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淌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强而增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试验是马德堡半球试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缘由: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上升。
高山上用一般锅煮饭煮不熟,是由于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简单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压强和浮力》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推荐】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专题七压强和浮力
![【推荐】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专题七压强和浮力](https://img.taocdn.com/s3/m/7cce62dacf84b9d529ea7a6d.png)
专题七压强与浮力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大小压力由于物体间的挤压物体垂直于接触面受力物体接触面上只有在水平面上F=G重力由于地球吸引地球总是竖直向下物体重心G=mg(2)压力一般不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b)G-F;(c)F;(d)F;(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改变压强方法实例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斧头的刃很薄、冰鞋上的冰刀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载重汽车有多个车轮、纪念碑宽大的底座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禁止超载、中空的石柱对地面压强小2.阿基米德原理及五点透析(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亮点将是“结合最新的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的新材料进行考点的考查”.【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 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 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2014·江苏苏州·模拟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甲变小,乙不变B. 甲变大,乙不变C. 甲不变,乙变大D. 甲变小,乙变大2. (2014·辽宁沈阳·模拟)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3. (2013·江苏镇江扬中·模拟)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 N/m2B. m/sC. kg/m3D. J/s4.(2013·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A. 一样大B. 乙的最小C. 丙的最小D. 甲的最小二、填空题5.(2014·浙江嘉兴·模拟)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的深度的江水对堤坝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6.(2014·广东广州·模拟)如左下图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某时刻h=5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则铁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取g=10N/kg,ρ水=1.0×103kg/m3)7. (2014·安徽合肥·模拟四)如图所示的玻璃杯里装有重3.6牛顿的煤油,油面高0.2米,已知杯底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帕斯卡,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牛顿.(煤油密度0.8×103kg/m3)8.(2014·江苏徐州·模拟)如左下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 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 dm3,g=10 N/kg,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9. (2013·江苏南通·模拟)如右上图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10.(2013·江苏徐州·模拟)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 (g=10N/kg,ρ=1.0×103kg/m3)三、实验题11. (2014·黑龙江齐齐哈尔·预测卷)(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2)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12. (2013·甘肃兰州·模拟)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方法如下:(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记为G;(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记为F;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小石块的密度ρ=(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四、计算题13.(2014·河南郑州·模拟五)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为2kg.现将质量0.5kg 的木块浸入水中. (g=10N/kg,木的密度为0.5g/cm3)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多少?(2)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大?14.(2013·老河口·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参考答案与解析1. C2. A3. A4. C5.密度压强6.减小500 57. 15683.1368.减小20N9.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0. 3×1051.2×10811. (1)①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②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2)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没有说明弹簧测力计应对船施加水平方向的力;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测力计读数无法显示差异.12. (2)G-F13. (1)F浮=G=mg=0.5×10N=5N.(2)F=mg=(2+0.5)×10N=25N.14. (1)6N(2)6×10-4m3(3)100 Pa。
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详细解析
![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7d72fab0717fd5360cdcda.png)
压强与浮力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2)压力一般不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 (b)G-F; (c)F; (d)F; (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2.阿基米德原理及五点透析(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 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 【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 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2.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甲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判断3.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 N/m2B. m/sC. kg/m3D. J/s4.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A. 一样大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甲的最小答案:C A A C二、填空题5.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的深度的江水对堤坝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6.如图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某时刻h=5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则铁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取g=10N/kg,ρ水=1.0×103kg/m3)7. 如右上图所示的玻璃杯里装有重3.6牛顿的煤油,油面高0.2米,已知杯底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帕斯卡,煤油对杯底的压力牛顿.(煤油密度0.8×103kg/m3)8.如下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 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 dm3,g=10N/kg,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8. 如图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10.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 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g=10N/kg,ρ=1.0×103kg/m3)三、实验题11.(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答案:5.密度压强6.减小50057. 15683.1368.减小20N9.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0. 3×1051.2×108答案:11. (1)①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②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没有说明弹簧测力计应对船施加水平方向的力;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测力计读数无法显示差异.四、计算题1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为2kg.现将质量0.5kg的木块浸入水中.(g=10N/kg,木的密度为0.5g/cm3)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多少? (2)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大?14.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答案:13. (1)F浮=G=mg=0.5×10N=5N.(2)F=mg=(2+0.5)×10N=25N.14. (1)6N(2)6×10-4m3(3)100 Pa。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4678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0.png)
液体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一、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 =ρgh其中,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N/kg;h 表示液体深度,指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m)。
4、应用(1)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举例:水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2)液压机原理:根据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二、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浮= G 排=ρ 液 gV 排其中,F 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N);G 排表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上浮。
(2)当 F 浮= G 物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3)当 F 浮< G 物时,物体下沉。
6、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从而依靠浮力升空。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工作。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57b9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2.png)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初二物理浮力与压强考点详解题目+答案
![初二物理浮力与压强考点详解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ee2f9a6c30c2258019ebe.png)
【知识点】中考物理浮力考点、题型超详细思路解析,攻破浮力难题!2018—07 近年中考中有关浮力难题多以阿基米德原理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通常会跟压力、压强、质量、密度、杠杆、滑轮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
一、浮体浮体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1)先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只受到重力G物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并处于静止状态.(3)列出二力平衡的方程:F浮= G物 .(4)展开求解:将求浮力的公式F浮=ρ液 gV排、重力公式G物=m物g(或 G物=ρ物 V物g)求未知量。
1.漂浮体例1 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四分之三;将这个木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它也浮在液面上,并且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五分之二.求:(1)这个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变式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24cm3 。
把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切去,将剩余部分再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又有18cm3的体积露出液面。
这个木块的密度是多大?提示:根据浮沉条件利用两个等式F′=G+ G′,F浮=G展开解题。
例2 边长为1dm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酒精液面上,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底部去掉一部分,粘上体积相同的玻璃后,投入某种液体中,它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980Pa,酒精和玻璃的密度分别为ρ酒精=0。
8×103kg/m3,ρ玻璃=2。
4×103kg/m3,胶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求:(1)木块的密度(2)玻璃的质量例3 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
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
8cm。
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3475f3910ef12d2af9e7c6.png)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复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2、 大气压强的测定3、 什么是浮力4、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5、 难点:1 、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与压强的区别联系2、深刻理解P=SF 和P=gh 的两个公式 3、理解并正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掌握沉浮的条件。
4、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有了压力这一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压强的概念呢?这是因为相同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同一块砖,平放在松软的砂地上,和将这块砖竖放在松软的砂地上,砂地上留下的压痕的深浅是不同的。
当这块砖平放时,压痕浅些,这块砖竖放时,压痕深。
由此可以看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两物体接触时的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产生的效果是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决定的。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大;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小,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小。
仅用压力的概念就不能完全表示其作用效果了。
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来反映压力作用的效果,这就是“压强”。
我们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如何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P=gh ρ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④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正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
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gh ρ。
⑴公式P=gh ρ的物理意义:P=gh ρ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 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⑵公式P=gh ρ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gh ρ,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gh Sgsh S gV S G S F ρρρ====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gh ρ来计算。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分析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e06440b1c59eef8c7b4ce.png)
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 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
![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4e03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2.png)
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1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1.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2.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压强和浮力中考物理知识点2一、压强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 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d48519dd88d0d233d46ac8.png)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2)压力一般不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 (b)G-F; (c)F; (d)F; (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 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2.阿基米德原理及五点透析(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 span>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1.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 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 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 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2.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判断3. 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A. N/m2B. m/sC. kg/m3D. J/s4.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 span>A. 一样大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甲的最小【答案】C A A C二、填空题5.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的深度的江水对堤坝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6.如图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某时刻h=5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则铁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取g=10N/kg,ρ水=1.0×103kg/m3)7. 如右上图所示的玻璃杯里装有重3.6牛顿的煤油,油面高0.2米,已知杯底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帕斯卡,煤油对杯底的压力牛顿.(煤油密度0.8×103kg/m3)8.如下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 dm3,g=10 N/kg,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9. 如图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10. 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 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g=10N/kg,ρ=1.0×103kg/m3)三、实验题11.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答案】5.密度压强6.减小500 57. 1568 3.1368.减小20N9.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0. 3×105 1.2×108【答案】11. (1)①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②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没有说明弹簧测力计应对船施加水平方向的力;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测力计读数无法显示差异.四、计算题1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为2kg.现将质量0.5kg的木块浸入水中. (g=10N/kg,木的密度为0.5g/cm3)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多少?(2)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大?14.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答案】13. (1)F浮=G=mg=0.5×10N=5N.(2)F=mg=(2+0.5)×10N=25N.14. (1)6N(2)6×10-4m3(3)100 Pa。
初中物理易混淆点解析——压强、浮力部分
![初中物理易混淆点解析——压强、浮力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abc176851e79b89690226be.png)
【错误认识49】压力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纠错】压力与重力无因果关系,很多情况下压力的产生与重力无关。
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 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该木块所受重力以及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1)过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2)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 ;如图所示:【错误认识50】压力的受力面积是施力物体的表面积。
【纠错】压力的受力面积不是施力物体的表面积,而是压力的作用面积,即两物体相互接触部分的面积。
★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F 、p 不变,f 变大B.F 、f 不变,p 变大C.F 变小,p 、f 变大D.F 、f 不变,p 变小【答案】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用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 不变,故C 错误;因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p=F S 可知,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 变大,故AD 错误;(2)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水平力F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f 不变,故B 正确。
故选:B 。
Part 5 压强、浮力部分★ 如图1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 =1dm 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 1=3dm 2,下底面积S 2=12dm 2.把零件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
图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图3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F 1_____F 2,p 1______p 2(填“>”、“=”、“<”)。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190eee0b4c2e3f572763da.png)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 F浮 < G,下沉;2 F浮 > G ,上浮3 F浮 = G,悬浮。
压强浮力知识点与测试
![压强浮力知识点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bdd70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9.png)
压强浮力知识点与测试一、压强知识点1.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2.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3.压强的影响因素:a)受力大小:压强与受力大小成正比,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压力的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的,即使是斜向施加的力也可以分解为垂直于面的分力和平行于面的分力。
4.应用:a)液体压力:液体中任意一点所受压力都会传递给液体中的所有部分,液体的压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所受外力大小无关。
b)气体压力: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速度和密度有关,与气体所受外力大小和容器的形状无关。
二、浮力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上升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除体积内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与被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的体积有关。
浮力大小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加速度、体积有关。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gV,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所排除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3.浮力的性质:a)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液体或气体的表面。
b)浮力的作用对象:只有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才会产生浮力,天空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4.浮力的应用:a)浮力原理在船舶设计中应用广泛,船只通过控制浮力达到漂浮和平衡的状态。
b)水上潜水器利用浮力的原理实现潜水和浮出水面的操作。
c)气球和飞艇利用浮力的原理实现升空和悬浮。
三、测试问题1.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2.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气体的压强会比海平面上的气体压强大还是小?3.为什么气球可以升空?4.为什么水上潜水器可以在水下停留和上升到水面?5.为什么一个人在游泳时可以浮在水面上?6.如何用浮力原理解释水上物体比气中物体重一些?以上内容涵盖了压强和浮力的基本知识点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和测试问题。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常考易错点】专题七压强与浮力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常考易错点】专题七压强与浮力](https://img.taocdn.com/s3/m/794c7b9a998fcc22bcd10ddb.png)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常考易错点】专题七压强与浮力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2)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b)G-F;(c)F;(d)F;(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2.(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亮点将是“结合最新的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的新材料进行考点的考查”.【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 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 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2014·江苏苏州·模拟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甲变小,乙不变B. 甲变大,乙不变C. 甲不变,乙变大D. 甲变小,乙变大2.(2014·辽宁沈阳·模拟)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3.(2013·江苏镇江扬中·模拟)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 N/m2B. m/sC. kg/m3D. J/s4.(2013·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 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A. 一样大B. 乙的最小C. 丙的最小D. 甲的最小二、填空题5.(2014·浙江嘉兴·模拟)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的深度的江水对堤坝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6.(2014·广东广州·模拟)如左下图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某时刻h=5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则铁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取g=10N/kg,ρ水=1.0×103kg/m3)7.(2014·安徽合肥·模拟四)如图所示的玻璃杯里装有重3.6牛顿的煤油,油面高0.2米,已知杯底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帕斯卡,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牛顿.(煤油密度0.8×103kg/m3)8.(2014·江苏徐州·模拟)如左下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 dm3,g=10 N/kg,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9.(2013·江苏南通·模拟)如右上图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10.(2013·江苏徐州·模拟)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 (g=10N/kg,ρ=1.0×103kg/m3)三、实验题11.(2014·黑龙江齐齐哈尔·预测卷)(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2)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12.(2013·甘肃兰州·模拟)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方法如下:(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记为G;(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记为F;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小石块的密度ρ=(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四、计算题13.(2014·河南郑州·模拟五)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为2kg.现将质量0.5kg的木块浸入水中. (g=10N/kg,木的密度为0.5g/cm3)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多少?(2)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大?14.(2013·老河口·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参考答案与解析1. C2. A3. A4. C5.密度压强6.减小50057. 15683.1368.减小20N9.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0. 3×1051.2×10811.(1)①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②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没有说明弹簧测力计应对船施加水平方向的力;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测力计读数无法显示差异.12. (2)G-F13. (1)F浮=G=mg=0.5×10N=5N.(2)F=mg=(2+0.5)×10N=25N.14. (1)6N(2)6×10-4m3(3)100 Pa二、电磁学综合题2.用快加热比用慢加热节约的时间:∆t=t’-t=8264s-4132s=413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易错点和常考点详细解析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2)压力一般不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 (b)G-F; (c)F; (d)F; (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2.阿基米德原理及五点透析(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 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 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 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2.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判断3. 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A. N/m2B. m/sC. kg/m3D. J/s4.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 一样大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甲的最小答案:C A A C二、填空题5.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的深度的江水对堤坝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6.如图所示,将一铁块慢慢提起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某时刻h=5cm,铁块的底面积以1.0×10-2m2计,则铁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取g=10N/kg,ρ水=1.0×103kg/m3)7. 如右上图所示的玻璃杯里装有重3.6牛顿的煤油,油面高0.2米,已知杯底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则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帕斯卡,煤油对杯底的压力牛顿.(煤油密度0.8×103kg/m3)8.如下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 dm3,g=10 N/kg,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8. 如图所示,两手指按住铅笔尖和铅笔头,两手指受到的压力,两手指受到的压强(两空均填“相等”或“不相等”),这表明.10. 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Pa, 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N. (g=10N/kg,ρ=1.0×103kg/m3)三、实验题11.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答案:5.密度压强6.减小500 57. 1568 3.1368.减小20N9.相等不相等在压力一定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0. 3×105 1.2×108答案:11. (1)①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②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控制使用同一艘船模型;②没有说明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没有说明弹簧测力计应对船施加水平方向的力;④没有控制船的运动速度相同;⑤船模型在水中低速运动时,两艘底面粗糙程度不同的船受到的阻力差别可能不大,弹簧测力计读数无法显示差异.四、计算题1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为2kg.现将质量0.5kg 的木块浸入水中. (g=10N/kg,木的密度为0.5g/cm3)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浸在水面下的体积为多少?(2)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大?14.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加多少.答案:13. (1)F浮=G=mg=0.5×10N=5N.(2)F=mg=(2+0.5)×10N=25N.14. (1)6N(2)6×10-4m3(3)1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