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新解-2019年精选文档
里仁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
里仁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古文典籍】【本篇引语】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注释】(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
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评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
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
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
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
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
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2006-03-29 08:57:51 来自: 先论语新解(上篇)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
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
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上篇一、学而篇第一二、为政篇第二三、八佾篇第三四、里仁篇第四五、公冶长篇第五六、雍也篇第六七、述而篇第七八、泰伯篇第八九、子罕篇第九十、乡党篇第十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
”或说:”五等爵名。
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
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
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
”《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
学:诵习义。
凡诵读练习皆是学。
旧说:“学,觉也,效也。
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
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测二义仍相通。
时习:此有三说。
一指年岁言。
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
二指季节言。
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
三指晨夕言。
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
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
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悦:欣喜义。
学能时习,所学渐熟,人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
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
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
当从上读。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
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
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论语》全文及翻译(宪问篇)
《论语》全文及翻译(宪问篇)《论语》全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第十四章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
孔子说:“国家太平时,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黑暗时,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几种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算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政局清明时,应该说话正直,行为正直;政局混乱时,应该行事依旧,但说话要谦逊谨慎些。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
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
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
”孔子没有回答。
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是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也有没有仁德的,而小人之中是不会有有仁德的人的。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教诲他吗?”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及相关章节解读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及相关章节解读《论语》里的“君子”和“小人”有多种涵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究竟该如何理解?一、“君子”与“小人”的多种涵义《论语》里“君子”共出现108次,“小人”共出现24次,其中19次“君子”和“小人”同时出现。
“君”指天子,“君子”本义则是指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古代汉语词典》),在《孔子家语·五仪解》里“君子”则是指个人修养比较好的人(参见前言)。
“小人”有三种含义:地位低下的人;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谦词(《古代汉语词典》)。
《孔子家语·大婚解》里孔子与鲁哀公对话,对话之初孔子说:“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中间有:“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与名,谓之君子,则是成其亲为君,而为其子也。
”最后说:“君子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这里君子指统治者,与百姓、臣相对,并说明了“君子”名称的由来。
《孔子家语·问礼》里鲁哀公向孔子问礼,孔子对曰:“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以遂其心,以怨其政,忤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虐杀刑诛,不以其治。
夫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是即今之君子,莫能为礼也。
”这里的君子当然不是指有道德的人,也是指统治者。
“不闻小人之劳”(《尚书·无逸》)“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诗经·小雅·采薇》)“君子”和“小人”也是以位言。
“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
”(《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襄公九年》)“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
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11《论语》十二章 解读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 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 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 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 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 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 相互批评, 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 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 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 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 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 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 ‘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 ‘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 终于“尧曰”, 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 终于“尧问”。
学者称, 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 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 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那他便算一个“君子”, 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 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 “子服尧之服, 诵尧之言, 行尧之行, 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 诵桀之言, 行桀之行, 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全文及释义》课件
阐述做人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君主等。
为政篇
总结词
讲述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为政篇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君子的品 德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理想社会。
八佾篇
详细描述
公冶长篇主要讲述了人才评价和治世 之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强调 了人才的重要性和治世的智慧。
03 《论语》全文释义
CHAPTER
学而篇释义
总结词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
详细描述
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智慧的必经之路。同时,该篇 还提出了做人应具备的品德,如孝顺、诚实、友善等,认为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才必备
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瑰宝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对世界文化 产生了广泛影响。
智慧的结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智慧 结晶,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 之道。
05 《论语》的现代应用
感和忠诚度。
团队协作
孔子提倡的“和为贵”思想有助 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战略决策
孔子的智慧对于企业战略决策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面 临重大抉择时,企业可以借鉴“ 三思而后行”的原则,审慎思考
,避免盲目决策。
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论语》,个人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 境界,培养谦逊、宽容、自律等品质,更好地面对生活中 的挑战和困难。
《论语》(含拼音注释翻译)第18章,值得我们一起学习
《论语》(含拼音注释翻译)第18章,值得我们一起学习★《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第十八章论语微子篇wēi zǐ qù zhī jī zǐ wéi zhī nú bǐ gān jiàn ér sǐ kǒng z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yuē yīn yǒu sān rén yān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微子:名启,是纣王的同母兄。
纣王无道,微子多次劝谏不听,后微子隐居。
去:离开。
箕子:名胥馀,殷纣王的叔父。
子爵,官太师,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装疯,被降为奴隶,被纣王囚禁。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
官少师,竭力劝谏纣王,“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不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纣王大怒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诸?”将比干剖心而死。
【大意】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被他囚禁降为奴隶,比干因为劝谏被杀。
《论语》里仁篇注释与翻译
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4·26】子游曰:“事君数① ,斯辱矣,朋友 数① ,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ò,密,屡屡。这里依上下文 译为“繁琐”。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繁琐,就会招致侮辱; 对待朋友过于繁琐,就会反被疏远。”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 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 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 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 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 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因(其寿高) 而担心。”
[提示: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 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 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 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 仁的境界的。]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① 矣。”
【注释】①仁:同“人”。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 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道:“老师的话是 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 了。”
[提示 :忠恕之道是孔子立身处世之道。忠道对社会负责,恕道对自己负责。]
【4·16】子曰:“君子①喻于义,小人②喻于利。”
【注释】 ①君子:这里的“君子”是指在位者,还是
【4·23】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
【注释】 ①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乎两个意义:(甲 )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旬 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
D_(精选版)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附参考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论语》之信、仁、义、智
《论语》之信、仁、义、智《论语》之信、仁、义、智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人世间有多种智慧。
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
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从这一节的内容,我们能感受到孔子怎样的大智慧?孔子生存的大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启示人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无知。
孔子认为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
——聪明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第二,告诉人们怎样由无知到有知。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一个人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
第三,告诫人们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
要正视错误,勇敢地面对错误,不要文过饰非;有了错误就应该改正,改掉了错误是最大的“善”,不改正错误是最大的过错。
第四,教给人们怎样处理事务(包括政事)。
做事不能贪图快,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贪求眼前的小利益就成就不了大事。
第五,谆谆教导人们如何自初和处世。
一方面,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于责求自己,少去责求别人,如此一来,就不会招人怨恨;另一方面,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2.孔子特别强调“信”,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可是他在另一种场合又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这两种说法是不是相矛盾呢?为什么?这两种说法是不矛盾的。
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的推崇“信”。
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违背道义,不能不问是非黑白。
因此,他所张扬的“信”不能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
那种无原则的甚至丧失了善恶标准的所谓“信”,只知道兑现自己的诺言、贯彻自己的言行的人,只不过是“小人”而已。
我们还可以用孟子的话来作注释,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大学语文(第三版)散文-《论语》五则-20页精选文档
二十六、《论语》五则
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 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即学习要 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 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 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 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论语·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 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 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二十六、《论来自》五则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论语一一全文注释翻译
论语一一全文注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论语》与《易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目录《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论语》——八佾《论语》——里仁《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述而《论语》——泰伯《论语》——子罕《论语》——乡党《论语》——先进《论语》——颜渊《论语》——子路《论语》——宪问《论语》——卫灵公《论语》——季氏《论语》——阳货《论语》——微子《论语》——子张《论语》——尧曰《论语》——学而十六篇【原文】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论语》里“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一句如何翻译?
《论语》里“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一句如何翻译?本章是本篇中唯一一章不引用孔子本人论述的章句,而是引用了子游的论述。
前面提到过子游这个人,是孔子的弟子,其修养程度与子夏不相上下,属于二等资质的学生。
为什么在讲“仁”这么重要的一篇的最后一章中,不引用孔子的论述,却要引用一个二等资质的学生的论述呢?孔子绝不可能没讲过相关言论,之所以不采用孔子的论述,应当是有很强的目的性。
从道德修养的境界上看,采用孔子的论述易使人高推圣景,往往从较高的境界上去作理解,易脱离现实。
反过来,采用子游的论述则与一般“学”者修行的实际行为较为接近。
因为子游亦是一个未悟道的修道者,更重要的是,子游注重社会实践,即能够把所“学”与实际修行紧密统一起来。
采用子游的论述,就是提醒学者修养要结合实践,即“仁”要靠实际生活去修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理解。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句话可以说是子游修养的实践经验,放在这里用作修养“仁”的一条准则。
“数”,本义指计算,引申为责备。
此处“数”就是列举过错而责备之义。
“事君数”,即在为君主做事时,只要君主存在过错,就一一列举出来。
“事君”是臣子的事,作为臣子,“事君”的基本原则是“臣事君以忠”。
“忠”的本义指不离正道,表面上则指不背叛、不变节,含有顺从之义。
作为臣子要顺从君主,根本目的是为君主做事,对君主好。
作为忠臣,若真心对君主好,则不能不做“事君几谏”之事,这就如同前面章节中所说“事父母几谏”一样。
见君主有过失,及时指出来,使其改过,这既像是“事君数”,又像是“事君几谏”。
但这里用“数”不用“几谏”,就有了天壤之别。
“数”更强调对方的过错,并不强调“改过”。
而“几谏”则更强调“改过”,而不强调过错本身。
这种区别,显示出“数”离“忠”的含义很远。
简单来说,“数”就是列举他人过错。
列举他人过错,可能出于“忠”的意愿,但更可能出于“怨”的意愿。
另外,一般而言,所列举的过错于“道”而言是否真的为过错并不是“数”的前提,过错的定义更多地基于列举者的主观看法,这就使得“数”更远于“忠”了。
【儒】《论语·里仁篇》(13)《礼崩乐坏的祸根在朝廷》
【儒】《论语·里仁篇》(13)《礼崩乐坏的祸根在朝廷》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1)以:凭借,用。
(2)礼让,依照礼的规定谦让。
(3)为国,治理国家。
为,治理。
(4)何有,哪里有。
(5)如……何,把……怎么样。
【译文】孔子说:“能用礼让治理国家吗,哪里还有这样的人?既然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礼还有什么用处呢?”【解读】孔子何以喊出“礼让为国”的感叹来,这也是本章的核心。
礼,是仁之用。
治理国家就是“仁”最大的作用,如果能把“礼”实施到治理国家中去,那么这个作用就是“礼让为国”。
后人把本章的“礼让”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这里特指的是“为国”也就是治理国家,如果指一个人,那就是国君,如果指很多人,那就是位居高官的士大夫阶层。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早已礼崩乐坏。
孔子想通过改变国君甚至周游列国去游说,来恢复礼制,都没有取得效果。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礼让为国,是我国古代立国的大原则,就是谦让就位,或者说是上古时期的禅让制。
上古时期,以礼让为国,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
其实,禅让制并非看好谁就把王位让给他,而是通过数十年的考察。
舜让位于禹,就经过了“典职数十年”,是通过做事考察后才让位的。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选一个什么样的国君继承王位,如果选错了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不幸。
朝政荒废,奸佞当道,以至于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几乎每个朝代都是这样。
孔子在这里呼吁“礼让为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无奈。
当时,当然也包括现代社会,社会崇尚武力,崇尚权谋,礼让为国是何其难呀!对于本句的理解,尤其是“何有”,后人认为是“何难之有”,说“能以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何难呀?”实际上,从春秋到现在,礼让为国是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本意是,能够凭借礼让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吗,还有这样的人吗?何有?是对还有这样的人的反问。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个用否定形式做出的肯定回答,说明老夫子近乎绝望了。
论语三章原文翻译
论语三章原文翻译论语三章原文翻译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论语三章原文翻译!论语三章原文翻译原文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
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
一说可以容忍。
原文翻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作品赏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32 三家(1)者以《雍》彻(2)。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经周颂》中的一篇。
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
相,助。
维,语助词,无意义。
辟公,指诸侯。
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原文翻译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
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
’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作品赏析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
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新解《论语?里仁》篇的最后一章是:“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自汉代以来便异解纷呈、莫衷一是。
本文在厘定历代学者注疏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典籍中的相关情况,以及孔子的思想特点来重新审视这一章(以下简称“事君数”章)的真确含义。
一“事君数”章的诸种解释自汉代以降,对于《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的不同解释,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于该章中“数”字的解释不同。
有关此字的不同具体解释,直接涉及到对整章章旨的整体理解。
对于“数”字的不同解释,现择其要者胪列于下:1数,谓数己之功劳也根据现存《论语》类注疏文献,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东汉学者郑玄。
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援引郑玄注曰:“数,世主反。
谓数己之功劳也。
”在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唐写本《论语郑氏注》中,此章的郑玄注为“数,□之功□。
”当代学者王素先生根据《经典释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校勘,认为此“前一□应为‘谓数己’三字,后一□应为‘劳也’二字。
”以郑玄为代表的上述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经典释文》所引相关内容,梁武帝萧衍对“数”的解释与郑玄观点相同。
清代学者赵良猷在《论语注参》一书中亦征引梁武帝萧衍的观点,并加如下按语:“人臣挟功而要其君,朋友恃劳而干其友,无厌之求,至不可忍,而辱与疏随之。
”值得注意的是,赵氏在这里综合讨论事君以及与朋友相交的问题,指出如若“挟功而要其君”,抑或“恃劳而干其友”,做出“无厌之求”之举,那么,无论事君或者交结朋友都会招致“辱与疏”的不良后果,这就揭示了“事君数,斯辱矣”与“朋友数,斯疏矣”互文见义的特点。
另据《隋书?李谔传》记载: 谔上疏云:“舜戒禹云:‘女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女惟不伐,天下莫与女争功。
’言偃又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此皆先哲之格言。
’”这里,李谔的上疏内容表明,他的观点正本郑说,以“数”为数己之功劳也。
2数,谓速数之数这种解释最早由何晏提出。
后人对于此一说法,有赞同者,亦不乏批评反对者。
清代学者毛奇龄对此说既有继承又有所发挥,他指出:“旧注数是速数,所谓逼促繁琐也。
《祭义》:‘祭不欲数’,《曾子问》:‘不知己之迟数’,贾谊文‘淹数之度’,指烦速言。
故《尔雅》、《说文》皆以疾注数,而《广韵》、《增韵》即以频繁屡数为解。
此即仆属不绝、龌促取憎之意。
”(《论语稽求篇》卷二)清代学者胡绍勋在《论语拾义》一书中进一步申说何晏之注,认为“数者,疾谏也。
”韩愈在《论语笔解》中则对“速数”之说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君命召不俟驾,速也。
岂以速为辱乎?吾谓数当谓频数之数。
”今人程石泉于《论语读训》一书中亦明确地指出“亦有训数为速或骤者,于意皆属牵强。
”笔者认为,释“数”为“速数之数”有欠妥当。
个中原因:其一,“数”字含义若作此训解,则当直接写作“事君速”“朋友速”,因为《论语》文本中已经存在有类似的用例,如:“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其二,前人已有怀疑此训即“速数”之训之误,不过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
陈在《论语古训》中援引钱广伯观点说“速数”乃“疏数”之讹,刘宝楠则认为其说“非是”。
(《论语正义》);其三,经检索《十三经注疏》中的相关内容,发现“速数”一词仅在《论语?里仁》篇的注释中一见,而“疏数”一词在经文及相关注疏中则计有17处之多见。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尽管何晏《论语集解》的原书究竟是用何种字体书写,现在已经不可确知,但根据文字学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速”、“疏”在字形、读音上都有相近之处。
“速”的篆文与“疏”的篆文二者字形相近。
3数,当谓频数、烦数之数,即屡次首持此说者当推韩愈,他在《论语笔解》一书中指出:“吾谓数当谓频数之数。
”后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援引程子之观点曰:“数,烦数也。
”又引胡氏主张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
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胡氏“求亲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之说,触及到了孔子思维中辨证思维特点的某些方面,但“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存在着增字解经之嫌。
增字解经,除非万不得已,为历代训诂学者所反对。
4数,责其罪也,面数其过清人刘宝树在《经义说略》中批评郑玄“数己之功劳”之说时这样指出:“如郑此说,则下‘朋友数’不可通,当训为数君友之过。
《汉书?项籍传》、《陈馀传》、《司马相如传下》、《主父偃传》注并云‘数,责也。
’《国策?秦策》注‘数让’,‘责让’,皆数其过之义。
《儒行》:‘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
’谓不可面相责让也。
”刘氏此说,广泛征引《汉书》、《国策》、《礼记》等典籍为据,如若单就本章而言,刘氏之说似乎不无道理,文意亦通顺,但此说的缺点在于――具体诠释脱离了孔子的思想特点。
5数,与“僭”同焦循在《论语补疏》一书中持此观点,他说:“《诗?小雅》‘僭始既涵’,毛传云:‘僭,数也。
’《释文》:‘数音朔’,与此色角反同。
郑笺云:‘僭,不信也。
’然则此数宜与僭同。
事君不信,则辱矣。
朋友不信,则疏矣。
所谓信而后谏,不信则以为谤己也。
”焦循此说以针对毛诗的解释来套解《论语》,实在难免牵强之嫌,因为“数”乃多音多义字,若要正确地训释其含义,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不可生搬硬套。
诚如今人徐复先生在为刘如瑛《诸子笺校商补》所作序言中所云:“汉语一词多义,抉择为难。
笺校稍疏,便致讹误,故须审慎从事。
”二“数”及“事君数”章的真确含义在“数”字含义的诸种训释中,“频繁”、“烦数”说赞同者颇多,但笔者认为,在“事君数”章中,“数”字含义的正解当为“亲近”、“亲密”。
这种观点的提出,在论语学史上亦曾有痕迹。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一书中曾经援引吴嘉宾之说:“数者,昵之至于密焉者也。
”1 由旧说得失看“数”及“事君数”章的含义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一书中援引吴嘉宾之说曰:“‘数’与‘疏’对,《记》曰:‘祭不欲数’是也。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事君与交友皆若是矣。
‘数’者,昵之至于密焉者也。
惟恐其辱,乃所以召辱,不欲其疏,乃所以取疏。
”分析吴氏之说,可以发现至少有两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事君数”章的正确含义具有启发价值:其一,吴氏指出“数者,昵之至于密焉者也。
”;其二,吴氏指出,“数”与“疏”对。
这就是说,在本章中,“数”与“疏”意义相对,对举成文。
杨树达先生在《词诠?序例》中曾指出:“凡读书有二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
训诂治其实,文法求其虚。
”吴氏正是从训诂、文法这样虚实两个方面来解读“事君数”章的。
吴嘉宾从“数”“疏”对举出发,训释“数”“疏”的确切含义,可以说是抓住了理解“事君数”章的一个关键所在。
但吴氏的失误在于,他混淆了“数”、“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2由古代典籍中“数”“疏”的使用情况看“事君数”章的含义前文吴嘉宾所引语例出自《礼记?祭义》,其原文是:“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
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
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秋尝。
”郑玄注曰:“忘与不敬,违礼莫大焉。
合于天道,因四时之变化,孝子感时念亲,则以此祭之也。
”原文的意思是,祭祀的次数不可太多,否则,就会使人心生厌烦,心生厌烦就难免丧失敬意。
祭祀的次数亦不可太少,否则,就会使人懈怠,如若懈怠就会忘记先祖。
因此,君子配合天道的运行,春天举行祭,秋天举行尝祭。
这里,“数”与“疏”对举,分别指的是祭祀次数的多和少。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当“数”字表示次数多时,常常指某个具体的动作或者行为,“祭不欲数”即指祭祀这一动作或者行为的次数而言。
古代典籍中“数”字的如此用法,如:《诗经?郑风?将仲子》第一章孔颖达疏曰:“祭仲数谏庄公,庄公不能用之”;《诗经?魏谱》“其与秦、晋邻国,日见侵削,国人忧之”一句,孔颖达疏曰:“魏国西接于秦,北邻于晋。
桓四年《左传》曰:‘秦师围魏。
’是秦数伐之”;《史记?李斯列传》:“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在上述诸例中,“数”字均表示具体动作的次数之多,或是进谏,或是攻伐,或是惩罚,或是受到惊吓而恐惧。
而在《论语》“事君数”一章中,与“数”字连用的“事君”“朋友”,并不是表示某一具体的动作或者行为,而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待人接物的具体规范,这涉及到人的行为方式。
在“事君数”章中,“数”字如若义训为“屡次,次数多”,则于整个句意龃龉难通。
如若从“数”与“疏”对举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为恰切的答案。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指出:“疏,远也。
”与“远”相对应的就应当是“近”。
以远近亲疏来表述和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应该说是比较恰当的。
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人在其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对“疏数”一词的使用,构成了我们上述主张的一则强有力证据。
据《礼记?哀公问》记载,孔子在回答哀公之问时说到:“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3结合孔子的思想特点探解“数”及“事君数”章的含义“事君数”章是孔子中庸思想在人际交往上的一种具体体现。
“孔子所讲的中庸,从根本上讲是用来规范人的思维的,是指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
这种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不要走极端,要恰当地把握事物的度。
用现代哲学的语言说,就是要有辩证思维。
”“事君数”章记录的虽然是孔子弟子子游的言语,但“子游在此实际上是转述孔子关于人际交往的见解。
”这种见解具体而言就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可走向极端,而要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努力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否则,“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如果以过于亲近、过于密切的方式去求得亲近和密切,到头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招致耻辱与疏远。
所以,当弟子子贡询问交友之道时,作为老师的孔子作了如下充满智慧的建议性回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孔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经权相融之思,让人于此读后顿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效。
此外,根据《礼记?曲礼上》篇记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曾告诫其子伯鱼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礼的功用是用来“定亲疏”“别同异”的,亦就是要规定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
在《论语》“事君数”一章中,孔子的意思是,无论事君抑或与朋友交往,都不可过于亲近、亲密,而应该依礼而行,采取恰当的方式。
这种观点,是符合孔子关于礼的具体思想的。
约而言之,《论语》“事君数”章中的“数”与“疏”,义训当为“亲近”与“疏远”。
这样,既符合文法与古籍用语习惯,又和孔子的中庸思想、践礼主张一脉相承、彼此呼应,实乃当属真确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