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0f190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7.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战乱的时期,三国时代的故事。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三国演义》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还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下面就是我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和感悟。
1. 关羽义结兄弟,虽然为了保护刘备而忍辱负重,但对黄忠说:“老夫虽忿怒,无以加刑于一介之民。
”(第二回)这段话让我对关羽的品格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处境艰难,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忍耐和宽容,不因为个人遭遇而对无辜的人加以伤害。
这种胸怀和气度,让我对关羽产生了赞叹之情。
2. 在战场上,关公的武艺以及义气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赤壁之战》中,关羽独上曹营救主,最终化解了危机。
这一幕让我对关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第五回)3. 曹操定陶城之时,只因古怪的能力,郭嘉为曹操所留。
(第九回)郭嘉作为曹操的谋士,能力超群,但他身有不适,最终病逝,这一段让我深感人生无常,英才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4. 关公感观世事,说:“草莽纵横,天下大乱,有何不毁!”谋士侯明宪叹曰:“人家称孟德为仲达;如今见思致之,方知为人所亲爱耳!”这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孔明高瞻远瞩的智慧。
5. 孔明上告天,念了十拜之文,乃出来,苏权忙厅上受拜,受许多官缙绅拜请,亦索不起。
孔明笑曰:“事可知矣。
”(第六十一回)诸葛孔明在《三国演义》中与先君刘备一同经历着很多艰辛,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谦卑与智慧,让我深深为他的仁爱之心所感动。
6. 三分天下,战战栗栗;两尊冠,厮杀至今。
(末回)《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了战争与权谋的故事,作者通过其中的角色命运使命运为之感慨,使人产生对虚无缥缈的悲怆。
感悟: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对于生活和处世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2a88a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f.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一、好词。
1. 初出茅庐。
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刚刚开始做某事,缺乏经验。
就像诸葛亮刚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虽然满腹经纶,但在实战方面还算是初出茅庐。
在我们生活中,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就可以说是初出茅庐,啥都得慢慢学。
2. 锦囊妙计。
诸葛亮那锦囊妙计可真是绝了。
每次刘备他们遇到难题,打开锦囊就有解决的办法。
这就像我们玩游戏,有个隐藏攻略一样。
它代表着一种非常巧妙、预先谋划好的计策。
3. 舌战群儒。
诸葛亮一个人面对东吴那么多能说会道的谋士,还能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这舌战群儒的本事可真不是盖的。
就好比在一场辩论会上,一个人单挑一群辩论高手,还能大获全胜。
4. 羽扇纶巾。
一提到这个词,脑海里就浮现出诸葛亮那潇洒的形象。
拿着羽扇,戴着纶巾,风度翩翩地指挥着千军万马。
这词儿给人一种儒雅又睿智的感觉,仿佛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人,就知道他肯定是个厉害的谋士。
5. 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追得那叫一个狼狈啊,连胡子都割了,袍子都扔了。
这个词把曹操当时那种慌张逃窜的样子刻画得特别生动。
就像我们在玩捉迷藏的时候,被发现了然后慌不择路地逃跑一样。
二、好句。
1.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可真是把他的枭雄本色暴露无遗。
他这个人啊,自私自利的一面展现得清清楚楚。
不过呢,在那个乱世,要想生存,可能就得有这种心狠手辣的劲儿。
但这话听着就让人觉得曹操这人不太地道,要是在现在社会,谁要是这么说,肯定会被人唾弃的。
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话说得太有哲理了。
就像历史的车轮一样,一直在转。
三国时期之前是汉朝的大一统,然后分裂成三国,最后又被西晋统一。
这也让我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一些小团体,刚开始可能是在一起的,后来闹矛盾分开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因为某种原因重新组合起来。
3.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说出这话的时候,那是满满的无奈和嫉妒啊。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可是诸葛亮比他还厉害。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72dab0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6.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那个混乱动荡的时代,书中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和复杂的政治斗争。
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在此分享我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一、读书笔记摘抄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此句出自于曹操初入公门时的自信,表现了他的野心和自信。
2.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出自在临沂之战时,周瑜表现出的坚决信念,也表现了他不甘示弱的性格。
4. “欲破曹公,须用奇谋。
”这句话出自刘备对诸葛亮的赞扬,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才智。
5. “奋发图强,奋发图强!”在读到关羽等人为了对抗曹操,坚持不懈地奋斗时,我深受感动。
二、感悟1. 民族精神: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都有着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种民族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2. 对人性的深刻分析:《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丰满的人物形象,有忠义之士、奸诈狡诈之辈,有正直善良的人,也有欲望膨胀的人。
这些人物的塑造非常丰满,通过他们的形象反映出人性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3. 战略谋略:书中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的谋略都非常高明,他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用谋略取胜,这也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4. 信仰与忠诚: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都有着对志向和信仰的坚守,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信仰让人深受感动。
5. 友情与仁爱: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对刘备的忠诚和义气令人感动,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友情和信任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友情和仁爱的情感在书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不仅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描绘人性、情感和思想的伟大文学作品。
它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表现了英雄人物的伟大气概和深沉情感,也启迪了后人对忠义、仁爱、智慧的追求。
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摘抄(7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摘抄(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3e76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d.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摘抄(7篇)《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读后感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摘抄篇1也许,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因为作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而流传千古吧,这段时间里我就读了这本流传千古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有聪明机灵的诸葛亮,一身是胆的赵云,单纯狂野的张飞,还有武艺高强的吕布……,他们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但我最喜欢赵云了,他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投靠关羽,忠心耿耿地和刘备在一起。
在长板桥时,他不为自己的生命着想,而为刘备和老百姓的安全着想,在和曹操的兵力交接时,他一点儿也不害怕,都是三下五除二地把敌人打败的。
有时候有好几员大将把他团团包围时,他也豪不畏俱,反而越来越勇,令曹操望而生畏。
再说说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攻打吴国吧!刘备在攻打吴国时一连吃了几个败仗,逃跑时被吴国包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迅速赶来,带着刘备和士兵们浴血奋战,冲出了重围,那时候的赵云已经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将了。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感慨万千,我喜欢赵云,因为他临危不惧,智勇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怪不得刘备在长板桥自信地说:“子龙是不会背叛我的”。
当然《三国演义》有名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望梅止渴、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一个个故事心动曲折、扣人心弦。
这真是一本好书,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
我一定会再多读几遍,去更深地领悟它其中的道理。
三国演义读后感笔记摘抄篇2在假期,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了春秋末年时汉朝分裂为三个国家,而三个国家都想统一天下,最后同归于尽,司马家族统一天下的故事。
故事情节很吸引人,书中人失败了,我跟着伤心;书中人得到成就,我也沾沾自喜。
我痴迷在其中。
何况书中又出了许多吕布、赵云、关羽这样的英雄,我更是眼睛“长”到了书上。
三国演义好句摘抄及感悟
![三国演义好句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3e4cf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7.png)
三国演义好句摘抄及感悟1. 好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感悟: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
- 例子:几个朋友在聊天,一个说:“你看现在这世界,变化多快呀!就跟那《三国演义》里说的似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咱这生活不也一样嘛,有时候好,有时候坏,起起落落的。
”另一个说:“可不是嘛,所以咱得学会适应变化,才能过得好。
”观点: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要适应变化。
2. 好句:既生瑜,何生亮。
- 感悟: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无奈和不甘,也让人感叹人生的竞争之残酷。
- 例子:两个同学在讨论考试成绩,一个说:“哎呀,那谁谁咋每次都考那么好呢?我咋就不行呢?真像周瑜说的,既生瑜,何生亮。
”另一个说:“你别这么想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也有他比不上的地方呢。
”观点:不要因竞争而气馁,要发现自己的优势。
3. 好句: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感悟:这句话描绘了英雄的特质,让人向往成为有志向有谋略的人。
- 例子:几个年轻人在谈理想,一个说:“咱得像《三国演义》里说的英雄那样,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咱不能整天浑浑噩噩的,得有点追求。
”另一个说:“对呀,咱得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干出一番大事业。
”观点:要有英雄之志。
4. 好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目标。
- 例子:一个人在为工作烦恼,朋友劝他:“你别那么着急上火的,你看《三国演义》里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你得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啥。
”他说:“嗯,你说得对,我得冷静冷静。
”观点:淡泊宁静才能成就大事。
5. 好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感悟: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积小善成大善,防小恶成大恶。
- 例子:家长教育孩子,说:“你可记住了,《三国演义》里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感悟(精品7篇)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感悟(精品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27db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8.png)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感悟(精品7篇)读书笔记三国演义感悟篇1《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
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
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好词好句读后感悟范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好词好句读后感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a1965df242336c1eb95ebd.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赏析好词好句读后感悟范文精选16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三国演义》好词摘抄: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三国演义》好句摘抄:1、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
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
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
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
操大怒,欲捕斩之。
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
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
”百姓皆垂泪而去。
3、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
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4、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
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
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
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
”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5、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
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
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
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
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6、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
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
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
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体会(3篇)
![三国演义摘抄笔记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1d1a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6.png)
第1篇一、忠诚与信仰《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都展现出了忠诚与信仰的品质。
刘备被尊称为“仁德之君”,他忠诚于汉室,心怀天下,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关羽、张飞、赵云等忠臣良将,始终跟随刘备,为维护汉室天下而战。
而曹操虽然野心勃勃,但也有着坚定的信仰,他追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信念,最终统一北方。
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与信仰的力量,它们是支撑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
1. 刘备的忠诚: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仁德之君,他忠诚于汉室,心怀天下。
在刘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力量。
他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不惜与曹操、孙权等势力周旋,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利益。
正是这种忠诚,使得刘备赢得了众多忠臣良将的追随。
2. 曹操的信仰:曹操虽然野心勃勃,但他也有着坚定的信仰。
他追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信念,这种信仰使得曹操在乱世中崛起,最终统一北方。
曹操的信仰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二、智谋与勇气《三国演义》中,智谋与勇气是英雄们必备的品质。
诸葛亮、庞统、郭嘉等智囊人物,凭借过人的智慧,为各自的主人出谋划策,使得局势扭转。
而关羽、张飞、赵云等勇将,则凭借过人的勇气,冲锋陷阵,为国家和民族立下赫赫战功。
1. 诸葛亮的智谋: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为著名的智囊人物,他凭借过人的智慧,为刘备出谋划策,使得蜀国在三国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
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智谋与计谋,他的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了智谋的力量。
2. 关羽的勇气:关羽是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他勇猛善战,以勇冠三军著称。
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单刀赴会,展现出了他的勇气。
关羽的勇气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敢于担当,勇往直前。
三、友情与亲情《三国演义》中,友情与亲情是英雄们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桃园结义,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这些情感纽带,使得英雄们在乱世中相互扶持,共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61e8e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e.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个寒假,我再次捧起这本书,重温古典名著的魅力。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最崇拜的便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了。
他的英雄事迹有很多,无一不让人佩服或赞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伤”这两件事了。
关羽“水淹七军”一文中,他深思熟虑,诱敌深入,利用有利地形,大败曹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勇有谋、卓尔不群的武圣。
在生活中,“勇气”固然重要,但是有勇无谋,那是蛮干。
只有像关羽这样有勇有谋方能成大事。
关羽“水淹七军”体现出了他的智勇双全,而“刮骨疗伤”则体现出关羽惊人的毅力,这种毅力源于他那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
关羽中了毒箭后,华佗要用刀刮他右臂骨上的箭毒,而在当时还没有麻药,尽管如此,在刮骨过程中,关羽还一边和张良下着棋,一边喝酒吃肉,谈笑风生。
鲜血整整流了一盆,一旁的将士看了,无一不心惊胆战,连华佗也佩服起关羽的勇气来。
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使关羽对这刻骨铭心的巨大疼痛视若等闲啊?看到这,我对自己前几天那次小手术也不禁有些小得意。
我的眼睑上长了一个小囊肿,需要动个小手术。
刚一放寒假,妈妈便带我来到了浙一医院的眼科。
手术开始前,医生一看要动眼部手术的我那么小,似乎也有些不放心。
医生很郑重地让我坐在她对面,严肃地对我说:“待会手术呢肯定会有点疼的,但是你这个手术呢肯定是要做的,所以待会在手术过程中你可以哭,可以叫,但头绝对不能动,如果头动了,我的刀片一不小心划到你的眼球那就糟了。
记住了吗?”我也很严肃地点了点头,便躺到手术台上闭上了眼睛。
医生先往我眼里滴了几滴眼药水消毒,接着用手指揪起我的眼皮,然后把一个金属圆环从我的眼皮下塞进了我的眼睑,又用螺丝在我的眼皮上固定住金属圆环。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ce2f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0.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5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纷争……”,一排排带有中华文化气息的文字映入我的眼帘,感染着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对于塑造人物方面我十分佩服。
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以及精神,他可是作者热烈颂扬的一个人物,被广大人民称为英雄,“刮骨疗伤,征战群雄”等赞语不计其数,关公被推举为集“忠”、“义”、“信”、“勇”于一身的道德楷模,还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不过,关公也有缺点,他骄而自矜的性格,使他最终导致了败走麦城的悲剧。
曹操,京剧里的白脸,奸雄的代名词。
我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说孙权的江山是继承来的,刘备的江山是器出来的,那么曹操的则是奋斗出来的。
”曹操这一形象中雄才大略和奸诈狡猾融为一体,成了个特殊的人物形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听着婉转动听的歌声,我沉浸在无限遐想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主要内容:三国时期董卓进京,刘备拜诸葛亮庞统为正副军师,周瑜火烧赤壁,诸葛亮三气周公谨,刘备攻雒城时庞统牺牲,诸葛亮帮刘备进川,七摛孟获,之后使空城计,最后司马氏统一中国。
好词:焦头烂额、没精打采、乘人之危、怒目圆睁、飞马纵横。
好句:(1)正当孙权急得坐立不安、手足无措之时,大臣阚泽提议让陆逊出任主帅。
(2)这陆逊身高八尺,面如美玉,看上去像个白面书生。
(3)魏延押着孟获到大寨来见诸葛亮,诸葛亮早已杀牛宰羊,设宴在寨。
好段:刘禅和文武百官穿着孝服,出城二十里迎接。
刘禅见诸葛亮的棺材,放声大哭起来。
老百姓听说诸葛亮死了,也都家家痛哭,个个流泪,整个城里一片哀声。
读书感悟:《三国演义》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看不出一分虚假,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宽厚仁慈,赵云武艺高强,这四个人物使我佩服,《三国演义》里的内容精彩丰富,让人看了一遍还想看一遍,百读不厌。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及收获五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及收获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509f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3.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及收获五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及收获1近段时间,我读了一部小说,名叫《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们斗智斗勇,主要有:刘备,诸葛亮,孙权,曹操,关羽,司马懿等,最后三国归晋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神机妙算,他为刘备制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名族搞好关系的策略,旨在兴复汉室,一统中原。
在他辅佐刘备的过程中,利用智慧取得多次胜利。
赤壁之战,他巧借东方,火烧连营,打败曹操;草船借箭,他不费吹灰之力,让敌人“送”来十万利箭;空城计,他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城,淡定从容;六擒孟获,他彰显自信大度,让敌人心服口服……他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成为我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诸葛亮还是忠诚的典范。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打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从此,他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出使吴国,说服孙权,蜀国吴国联合抗曹。
刘备病死,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感念刘备知遇之恩,尽心尽力辅佐刘禅。
他时刻不忘先帝遗愿,不顾自己的安康,多次北伐,希望实现北定中原的愿望,最后病死在北伐的路上。
诸葛亮的一生,是为国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对国家忠诚无二的一生。
杜甫写诗称赞“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千百年来,得到世人的敬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诸葛亮的智慧和精神。
做任何事都不能只靠蛮力,还要用智慧,用智慧来克服困难。
长大后,我要做一个有智慧,对祖国做贡献的人。
怎样才能获得智慧?惟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掌握知识。
我国提出“名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的努力。
虽然现在我们还是小学生,但我们认真学习,掌握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出一份力。
合上《三国演义》书页,我打开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做起来……《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及收获2《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由罗贯中所写,看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初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_1
![初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ec8ab5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9.png)
初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初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写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异之花,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地陶醉于其中。
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
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
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
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初中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清楚地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开始,到黄巾起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借东风火烧赤壁等,直至西晋统一全国。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7bfe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8.png)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部名著,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惊险曲折的故事,还让我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英雄。
说起赵云,也就是常山赵子龙,大家肯定很耳熟。
从“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再加上他具有武艺高强、正义凛然的英雄本色,难怪刘备说他“浑身是胆”“乃真丈夫也”。
他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硬汉子!再说关羽,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忠勇人物。
因为他髯发长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样子,所以被人们誉为“美髯公”。
他不仅是个美男子,还是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
不管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千里走单骑”,都能反映出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
他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提到刘备,在作者眼里,他是个“乱世枭雄”,但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虽说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体现了他的遇事老练,工于心计,但他为了一个“义”字,不听众将的忠告,竟大动干戈,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草率伐吴,最后被陆逊用火攻破,最终蜀军全军覆没。
读到这里,我真为他的这种行为感到惋惜!谈起诸葛亮,他可谓是书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
他凭借自己的绝顶聪明,成功运用了“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等一系列妙计。
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虽说他灭魏吞吴统一天下的雄心没有成功,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经流芳百世。
他永远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伟丈夫!反复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高了我的个人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从书中的众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为人诚信、机智勇敢、胸怀天下、无私奉献。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谦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坐拥了成功者的高位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748fc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8.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感悟《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战争、英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种种面貌。
以下是我从《三国演义》中摘抄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以及我的感悟:好词:1. 运筹帷幄:形容善于策划和指挥,深藏不露。
2. 英勇善战:形容勇猛善战,战斗力强大。
3. 斩草除根:形容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4. 雄心壮志:形容抱负远大,志向坚定。
5. 赤胆忠心:形容忠诚坚定,毫无保留。
好句: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 独步天下,谁与争锋。
4.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好段:1. 三英战吕布:描绘了张飞、关羽、刘备三人与吕布的激烈战斗,展现了英勇善战的精神。
2. 草船借箭: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地从曹操手中借得了十万支箭,展现了智者的智慧和勇气。
3. 空城计:诸葛亮以空城之计吓退司马懿的大军,充分展示了他的胆略和智慧。
4.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而不杀他,充分展现了他的仁慈和智慧。
5. 长坂坡之战:张飞在长坂坡独挡曹军,为刘备争取时间,展现了勇猛无畏的精神。
感悟:《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种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经历和命运。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诚以及曹操的智勇。
这些人物的形象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描写也是极为精彩的。
这些战争不仅展现了英勇善战的精神,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
在书中,各种战争都有其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而这些原因又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紧密相连。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避免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社会环境。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beb8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一、摘抄部分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甘宁见众人有难色,乃拔剑在手,怒叱曰:“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众人见甘宁作色,皆起拜曰:“愿效死力。
”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
原来中军人马,以车仗伏路穿连,围得铁桶相似,不能得进。
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
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
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
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
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
孙权令周泰引一枝兵来接应。
甘宁将百骑回到濡须。
(选自《三国演义。
第六十八回》)二、感想部分上文是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故事。
从上文可以看出甘宁有勇有谋的特点。
首先,他有勇气只带领百骑就去劫曹营,十分难能可贵,值得敬佩。
要知道在当时,曹操的实力已被天下人所惊叹,孙权的`手下听见曹操来了个个面露惧色。
其次,甘宁不是只有勇,他更有谋略,在分析了曹军的薄弱之处后,经过巧妙安排,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少胜多。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我们就不禁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一代枭雄曹操出生卑微,却能闻名诸侯,成就一番事业。
其实曹操有功有过,他知人善用,采纳良言,也颇具领导人的能力,从无名小卒变成一代奸雄也是极其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同时,他也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至少表里如一。
反观,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是顶着“正人君子”的头衔干着不光彩的事情,这样的人更恐怖,也更让人难以提防。
足智多谋、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智取天水城、走马取陈仓……这些均是一个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飘飘洒洒的英雄––诸葛亮。
在除了被他的才智吸引之外,他从事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他的出师表将它深深的爱国忠心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后来杜甫所写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75c3e3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7.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1. 摘抄: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感悟:曹操心胸广阔,大志向气,敢于背负天下人的责任和期望。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更是为了天下人的福祉与安康。
这种担当精神是任何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
2. 摘抄:刘备:“吾乃世之希有之英雄,国家之光明之星。
”感悟:刘备自信而又谦虚,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志向,但并不自视甚高,反而自称为光明之星。
这种对自己能力和地位的准确评估,使得刘备能够在自己的领导职责中担当起更大的责任,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3. 摘抄:孔明:“常胜之道,先知己而后知彼。
”感悟:孔明认为,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战略和策略。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手,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取得成功。
4. 摘抄:关羽:“大哥,丞相让我人去征南,护我家人。
”感悟:关羽是一个忠诚而有责任感的人,他不仅把自己的使命看得重于一切,还非常关心家人的安危。
在面对危机时,关羽选择放下个人的情感纠结,为了国家和家人的安全,义无反顾地执行曹操的命令。
这种忠诚和责任感是任何一个在职业和家庭中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5. 摘抄:诸葛亮:“箭无虚发,有所谓也。
孔明之计,皆有前案。
”感悟:诸葛亮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他深谙历史和兵法之道。
他在制定计策时,总是会参考历史上的成功案例,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这说明了他深厚的学识和过人的智慧。
只有去学习借鉴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在新的情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人物的伟大和智慧,也感受到了与现实生活的对应之处。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本政治、军事和人情世故的教科书。
读这本书让我对领导力、忠诚、责任感、智慧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它也让我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1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5002f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10篇《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书中不但有真人真事,而且还有虚幻情节,深深的刻画了200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10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1滚滚长江向东,波涛冲走英雄。
对错,成败,转空,古今多少事,都为段子买单。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当时,魏、蜀、吴三个强国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逐渐崛起。
他们是三足鼎立,为了一统天下,尔虞我诈,浴血奋战,最后还是把机会给了司马家。
刘备身边有那么多足智多谋的先贤,谁也坚持不到最后;诸葛亮是如此忠诚,但他就是不能帮助阿逗;曹操是一个英雄,但他的权力被司马家族尽了最大努力窃取就像三只老虎之间的竞争,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竞争。
虽然我们经常失败,但还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竞争重在过程。
我记得上学期在竞选队长时我又报名了。
和以前一样,我怀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填写了申请表,并再次成功通过了第二次测试。
最后说到我的生死。
一开始我是充满期待的,但是当我真的临阵退缩的时候,我担心自己很内向,不能在老师面前发光,不能展现自己。
开始访问的时候,我看着队友们叽叽喳喳转着嘴唇。
我也努力给自己创造机会。
虽然我没有别人那么有活力,但足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同时,我也在努力管理团队的秩序,让孩子们听话。
我那么努力,还是失败了。
几次失败只是你未来成功的.垫脚石。
而且,我们不需要在意比赛的结果,只需要看比赛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以及感受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想三国当年,多少英雄人物,在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智的化身,勇的传奇……今天,我又一次读了《三国演义》,里面一位位英雄人物让我感慨万分。
这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多少英雄人物,创造了一个个壮举、传奇。
单刀赴会,舌战群儒,火烧赤壁……魏、蜀、吴三国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神圣。
诸葛孔明,智的化身。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写下了《出师表》、《隆中对》等千古名篇;他才智过人,大敌当前,临危不惧,出使东吴,舌战群儒,他不卑不亢,击败了一个个谋士;他羽扇纶巾,用自己的满腹才华,说服了孙权,共同抗曹;他不畏强权,才智过人,与千古一相管仲乐毅、文天祥可比。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笔记5篇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13ea4be23482fb5da4c3d.png)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笔记5篇《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十一个名着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
里头是整理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笔记1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明白了先是黄巾起义,后来刘玄德与两位弟弟在桃园结义,这本书一共五个阶段先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大战三国鼎立三国为晋。
这本书里写了许多英雄豪杰忠义之士文学才官,其中有气量片面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忠义的关羽,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其中诸葛亮是个主要人物,他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在书里利用火烧了濮阳,利用天理借了东风,向曹操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神料华容道,妙摆八阵图,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以假关羽退司马懿,妙计杀魏延,使到我们不由的大振,因为这是普通人想不到的。
书中还写到了刘备的礼贤,对百姓的尊重,还写了他三顾茅庐。
才把诸葛亮请来说明了他的求贤若渴的心里,使我们对他有了种从心底里发出的敬佩。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有些蔑视人对他有着投合的仇恨。
不过他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嘴边肉”。
这使我感到不在意了曹操并不是奸恶,况且敬佩他还有些对人才的敬佩。
周瑜这人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气量狭小。
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眼中只有刘备,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刘宋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反面人物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吴国的天下才会太平,但后来被诸葛亮救走,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话,使周瑜吐血身亡。
后来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黄盖受罚巧用苦肉计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经典故事传说。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有好有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好句摘抄:
1.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备
2.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
3.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
4.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
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
6.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
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
9.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孔明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1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
1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4.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周瑜
1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16.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7.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
--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
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
19.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
--关羽
20.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
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
--杨顒谏孔明
好段摘抄:
1.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
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
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
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
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
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
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
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
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
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
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
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却是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
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好句摘抄:
1、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的跟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难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2、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与生活的理想,应该像教徒对宗教一样赤诚与热情!
3、这两个人先后发生的变化,应该提醒我们不能老是用一种眼光来看待人。
不要以为一个人一时正确,就认为他永远正确。
也不要因为一个人犯过错误,就断定他永远不可能再加入优秀者的队伍。
4、大时代的浪潮不仅改变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也在改变人。
许多原来没出路甚至看来没出息的人,变得大有作为,并且迅速走上了广阔的生活大道;而可悲的是,有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