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一代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一代人》PPT课件

《一代人》PPT课件

营销管理中心
9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这位天才诗人,使我想起了另一位同样才华洋溢的诗人— —杜甫。他出生于唐朝。他经历了唐王朝的盛衰:从其鼎盛时期的 “开元盛世”到使其衰亡的“安史之乱”及之后“学得文武艺,贷 与帝王家”这是杜甫一直的心愿。为了报效国家,向往地直接进谏, 却因为触怒权贵而遭贬谪,被贬后杜甫心中苦闷,为排忧遗闷,以 写诗的方式来抒发对仕途失意、世事炎凉的感叹和愤怒,可是尽管 个人遭遇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他时刻的关注着时局 的发展,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们的负担。当讨伐 叛军的劲旅路过华州时,写下《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以 表达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当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探亲时,唐军与安 史叛军在邺城会战,唐军大败。杜埔在回程途中看到战乱给百姓带 来无穷灾难和人们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心中感叹万千, 便奋笔创作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忧国 忧民,人格富尚,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他 的诗被誉为“诗史”,而杜甫本人也被尊为“诗圣” BY: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一代人》 赏析
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三个重音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 第二节中的“光明”。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 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 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 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 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 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一代黑色的眼睛是黑夜悲剧发展的结果,在黑夜和黎明之间有着联系 的是"我",我在这里是黑夜的承受者也是眼睛的拥有者.而利用着黑夜给的黑 色眼睛去寻找,结果也许是更大的悲剧,这里顾成写出了人类精神上的一个 永恒的悲剧,一种悲剧性的循环,这黑色的眼睛是黑夜给你的,要找到光明何 其艰难?虽然在诗的第二行中的"我"已经不象第一行中的我一样是一个被动 者,"我"不要黑夜,不要苦难.但是,黑夜给了我黑暗的悲剧.第二行中的"我"转 而为主动者,觉醒者主动的去寻找光明,但是这只是当时的一个理想.在当时, 这个寻找的结果是无法预料的.现在才被历史所见证!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 个,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 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

第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一代人》

第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一代人》

❖ 经过磨难的理想与信念导向个性的自觉, 导向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 神,这是《一代人》及“朦胧诗”整体上 给人的印象,也是70年代末期文学中富有 激进色彩的一面。这首诗仅有的两句之间 意义上的转折,无疑也体现出了同北岛的 《回答》相一致的精神取向,面对“黑夜” 毫不妥协,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 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可以说这便 是北岛、顾城和他们这“一代人”对苦难 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
❖ 其实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代人“心灵史” 的缩影:像顾城和其他“朦胧诗人” 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 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 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 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 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 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 与追寻中战胜苦难。这一类的表达可 以一直追溯到食指在60年代“文革” 初期的创作,例如那首著名的《相信 未来》。
朦胧诗的特点:
1、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
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 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
2、在艺术上,追求意象化。讲究精炼、暗示、含蓄,
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 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并用象征、暗示、通感等。
顾城简介:
❖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 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 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 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评析:见教材p349)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顾城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

顾城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
我也许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可是却 也总是 很踏实 ,很认 真的学 生;我 也许不 是一个 很善于 交流的 学生, 可是也 总是一 个很积 极的学 生;我 也许不 是一个 很出众 的学生 ,可是 也总是 一个独 特的学 生。 有时候,在缺点面前接受自己,在优点 面前表 扬自己 ,这样 的生活 才有动 力,才 能够更 积极的 面对人 生。
••••••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却生活在一 个特殊 的家庭 。 我原本有个圆满的家庭,后来却是守住 了一个 单亲的 家庭。 我本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一路走来却总 是有一 段不平 凡的经 历。 我从不认命,可在有时候,我又不得不 低头, 因为我 没有能 力去抵 抗,所 以,每 一次低 头,我 都暗暗 告诉自 己,我 要变强 ,变强 ,好好 地活着 ,活出 自己来 。
因为休学了一年,我贷款重新来到学校 ,开始 重新的 生活, 我渐渐 发现自 己没有 了迷茫 ,没有 了自卑 ,我就 奔着一 个信念 “我想 好好的 活着” ,一切 我都有 了勇气 去面对 。 在别人眼中,我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有一个 残缺的 身世, 有一段 曲折的 经历。 甚至有 一幅不 健康的 身体, 我就应 该有理 由埋怨 生活, 有借口 逃避生 活。可 是,我 觉得, 就因为 这样, 更应该 奋斗, 更应该 追求, 哪怕没 有达到 预期的 目标, 也会努 力,努 力,更 加努力 的去挑 战。
去大学教书。谢烨,在支持这个家。
• 谢烨失望了,决心与顾城离婚,更准确 的说,离开幻想的生活,重过实实在在的群
体生活,终于与顾城离了婚。而英儿在这段
空虚的日子里,结识了洋人约翰,也离开了 顾城。顾城失去了所依赖及所爱惜的两个女 人,不知道怎样活下去,不知道怎样适应现 实生活,他在迷茫,失落,恐惧的情绪下砍 死了太太谢烨再而自毁了生命,留下给世界 的, 只有一个五岁的孤儿,一本控诉英儿的 小说,百多首精彩的新诗。

童话诗人——顾城ppt

童话诗人——顾城ppt
中 陈 明
顾城(1956—1993)
是我 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 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 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他的诗纯真无瑕、扑朔迷 离。但是,在充满梦幻和 童稚的诗中,却也充溢着 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 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 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 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 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 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 产生的忧伤。
纯真无暇的激流岛生活
他们在新西兰的南太平洋上,找到了一个原始的小 岛——激流岛。他们住了下来,一穷二白,没有吃的。 曾经啃过树,还吃过能够制造幻觉的野草。最后,牡 蛎救了他们。这样,他们就做了岛上的渔民。然后, 顾城就去种菜了,他每天扛着锄头去开荒,锄子扎进 泥土又翻起泥土的一瞬间,他喜不自禁。顾城深翻了 泥土,播下菜籽,等待菜籽发芽,长出叶子,叶子再 被各种无名的虫子吃光。最后,他心满意足地扛着锄 子回家。 他们那个小屋是他们两个人亲手盖的,吃了很多苦。 顾城跟我讲,怎么从山上把石头搬下来,为了盖这石 头屋,盖了洗澡,又没自来水啊,做个蓄水池在屋顶 上,怎么艰苦。讲了很多这种事。这小屋是顾城整个 的心血。
顾城: 1956年生于北京。 12岁时辍学放猪。 “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 京在厂桥街道做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 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 生活。1985年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 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 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 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 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 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童话诗人
顾城说他从小就想要一块地,然后在上面耕作, 他很早就在为垦荒作准备,他甚至收集了关于 木耳的知识,他知道所有的木耳都能吃,只除 了一种生长在西藏的有毒素。 顾城在上海找到了他的妻子谢烨。他们生活在 这拥挤的寸土为金的城市里一间租赁来的小屋, 那里的空气使顾城窒息。这城市的天空被楼房 与高墙分割为一条条、一块块,路面也是支离 破碎的,而且车水马龙,走在路上,简直险象 环生。 有一天,顾城决计要走了,

顾城PPT课件

顾城PPT课件
顾城将眼泪在生活的蚌贝中磨砺成晶莹
的诗句,将“遥远而清晰”的,梦,雕琢 成高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天国。
第17页/共24页
《感觉》
——顾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第18页/共24页
读顾城的《感觉》,你不难发现:感 觉与色彩的关系,即由感觉到色彩形相, 他历经了一份沉痛的生命思考,这份思 考,是诗人所要向世人倾诉的。

轻松自如地创造出了一个独属顾城所有的诗 的世界:澄淡含远,简静留蕴,畅然自得,

境界无涯,富有弥散性的文本外张力,进而
提升到一种真正抒写灵魂秘语和生命密码的
艺术境地——当代汉语诗歌艺术在顾城这里回
到了它的本质所在:既是源于生活与生命的
创造,又是生活与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第20页/共24页
comments
职隐居激流岛。 ➢ 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 ➢ 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
第2页/共24页
顾城的帽子
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 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 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 引用“谌赫”的话: 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 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了一层薄薄 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那 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顾城诗歌鉴赏课件

顾城诗歌鉴赏课件
顾城诗歌鉴赏
《一代人》 《远和近》 《打开窗子的声音》
1
顾城简介
顾城, 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 , 并于“文革”期间开 始诗歌写作。他是 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当代 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 一一位“ 童话诗人 ”。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 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 的少年生活。后期隐居激流岛, 1993年10月8日在其 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代表作品: 《一代人》、《远和近》、长篇小说《英儿》(与谢 烨合著)、诗集《白昼的月亮》等。需要注意的是 顾 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 ,他为什么戴帽 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 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 , 由此也可以看出 他对纯净的渴望 。
11
打开窗子的声音
打开窗子的声音 你听见了 远处是海
光滑的船 伏在沙丘上 远处是 蓝蓝的海
你听 最小的声音 是海
船伏在沙丘上 远处是蓝蓝的一片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作背景
顾城作为“童话诗人”渴望纯净的 世界。在这一首诗中,顾城就借大 自然之手,描绘出一番理想中浪漫 的风光,以表达诗人追求纯洁以及 憎恨黑暗的现实世界的思想感情。
2
朦胧诗
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 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 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 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 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 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 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 “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 之树的崛起。
4
童话诗人
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 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 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 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 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 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 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没 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 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 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 风尘。

顾城诗歌素材-PPT课件

顾城诗歌素材-PPT课件

赏析《致橡树》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 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 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 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 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 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把握了这一点,舒婷的朦胧诗是不难解读的。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 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 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 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 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 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 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 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
赏析二
2.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 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 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 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 片漆黑。
赏析二
2.3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 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 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 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 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 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 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顾城《一代人》课件

顾城《一代人》课件
象征的层次
顾城在《一代人》中运用了多层次的象征手法,既有浅层次的具象象征,也有深层次的抽 象象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意象的创造与组合
意象的选取
在《一代人》中,顾城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如“黑色的眼睛”、“光明”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 效果,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01
《一代人》的影响 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顾城的《一代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 和文学作品。它被视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一,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和 借鉴。
思想启示
这首诗所表达的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启发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思 考,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实和追求真实的人生体验。
《一代人》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长的句子。这种简洁
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凝练有力,能够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02
语言的节奏感
顾城在《一代人》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节奏感,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等变化,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律和美感。
03
语言的形象生动
在《一代人》中,顾城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黑色的眼睛”
01
《一代人》的诗歌 赏析来自意象的运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通过“黑夜”和“黑色的眼睛”这两 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黑暗的深刻 体验和对于光明的渴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通过“寻找光明”这一行为,诗人表 达了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于光明 的执着追求。
节奏与韵律
01
本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 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
当代的评价
文学地位
在当代文学史上,《一代人》被高度评价为顾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广泛 传颂和引用。它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一,奠定了顾城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朦胧诗派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朦胧诗派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朦胧诗派 课件
❖ 即使现在读起来,不少朦胧诗人的诗作仍深具魅 力,比如北岛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 一个人”(《宣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 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顾城 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杨炼的“高原如猛虎,焚烧于 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或许召唤只有一 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诺日朗》)、 舒婷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 痛哭一晚”(《神女峰》)等等,当年称得上传 诵一时,在当时思想解放、人性开放的启蒙思潮 和时代背景下领风气之先,自然好评如潮。如今 读来虽然已无当初震撼,但还是不错。有些甚至 可以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但也有些诗作,不乏 概念化、简单化甚至口号化的痕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朦胧诗派 课件
❖ 。在男权本位的人类社会,女性自古就处于被动和 从属的地位,男性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 要求和改造着女性,派定给她们“贤妻良母孝妇” 的角色,并且打造和删削出一些“永远的女性”,以 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和典范,使女性不但认同着 这些规范和界定,而且逐渐将其内化为自我道德律 令。“巫山神女峰”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在 诗人看来,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守贞 的典范而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 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被风干的一 个虚幻祭品。“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 种基于生命本真的向往和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 诫的背叛,也是对被男权文化异化扭曲了的女性 自我的背叛。
❖ 从人们普遍的猎奇心态下对惠安女子的浅表性
的欣赏的背后,看到了世人浅薄。南国家乡的姐
妹的生存处境,普天之下女性的“并未苦难已经
绝迹”的命运,激发诗人“为妇女请命”,抗议

第二讲 顾城《一代人》ppt课件

第二讲 顾城《一代人》ppt课件

2019
-
27
新奇的组合
意象的营构上匠心独具。诗人采用了与生活 中生命感受密切相关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 组合表达了他对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鲜体 验。他的诗和其他“朦胧派”诗歌一样,打 破了政治式的一味吼叫和说教,用丰富的想 象和意象来打动读者,从而还诗歌以本真形 态。
2019
-
28
相悖的转折
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
《一代人》 顾城
2019Hale Waihona Puke -1教学目的
1、欣赏朦胧派代表诗歌《一代人》,理解诗
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感受诗歌丰富的情感, 理解诗歌深刻的思想; 2、结合对其他诗作的欣赏,把握朦胧诗的基 本特点,学习朦胧诗人反思国家命运、思索 和批判社会生活、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态度。
2019
-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2019
-
17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顾城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019
-
18

《小巷》 顾城
2019
-
19
诗歌的意象分析
这首诗由三个主要的意象构成:
黑夜——眼睛——光明
黑夜——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十
年浩劫
光明——希望,象征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2019
-
20
35
2019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朦胧诗著名诗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
★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 下: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 位置,脚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树》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顾城《一代人》PPT课件

顾城《一代人》PPT课件
11
本体而是跳到“损害”的对立面。
.
李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认为,中 国人一直在远离现代人的情感世界之 外,作一些古典主义幻想。这种幻想从 坏到好,从恶到善,从丑到美,甚至从“黑 夜”到“光明”,重复着线性、二元对立 直至“天人合一”的简单方式。 又如,从语符来分析,《一代人》由破 碎到完整,由失落到振奋,崛起的是简 单的理性。从句式组合上看出,《一代 人》的诗句:主语+谓语+宾语,一应俱 12 全,完美无缺
.
《一代人》表达作者的追求的或理想的 执著的,利用黑夜与黑色的眼睛相同的 颜色,利用黑夜和白天象征的黑暗和光 明,来表达尽管在黑暗的环境下,却要 执著地追求光明,这是将一种理想或人 生的追求,付之于黑夜和光明的意象之 中。 诗人极其善于把错综复杂的感情付诸于 简单明朗的形式,让诗意明朗化,让诗 2歌3 的形式富有韵味。作者总能抓住感受 上的二元对立的苦恼,并赋予艺术的诗 意。
.
这巨大的黑暗的空洞将会把一切化作 乌有,吞噬着一切生机与活力,黑化 着一切善良与美好,袪魅着一切崇高 与神圣,诱惑着一切单纯与可爱,改 变着一切不可改变的,是对真善美的 颠覆与解构。“黑夜”与“光明”、“黑夜” 与“眼睛”、“我”与“一代人”等构成二元 对立项,其间就包孕着相互转化的内 在动力与“张力”。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 寻找光明。”
这是顾城的诗歌《一代人》。一代人指着是遭 受“文革”十年浩劫的那一代人,这首诗仅仅 只用了18个字,将这一代人的庞大主题高度浓 缩成短短的一句话,简洁、凝练却不仅道出了 一代人的自我阐述和探索真理的心声,而且展 现了一代人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体现的反抗与不 屈服的精神。诗人仅用一句话来抒发自己对 “一代人”的期望,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 是诗人心中确切的一句心里话来呐喊,简短而 铿锵有力,似乎用尽体内的力量呼唤和带领 “一代人”不畏“黑夜”,共同坚决奋进。 27

《朦胧诗欣赏》课件

《朦胧诗欣赏》课件
朦胧诗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朗诵时应注 意把握诗歌的整体节奏感,以及韵脚、音节等方 面的特点。
注重声音的表现力
通过声音的变化、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等表 现手法,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增强朗 诵的表现力。
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在朗诵朦胧诗时,应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 过自己的演绎方式表达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02
朦胧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北岛及其作品
01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杰出代表,他 的作品以深沉、含蓄、富有哲理 而著名。
02
《回答》、《一切》和《远行》 是北岛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反映 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 对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舒婷及其作品
舒婷是另一位重要的朦胧诗人,她的 作品以细腻、柔美、富有情感而著称 。
03
培养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通过学习和实践朦胧诗的鉴赏与实践,可以帮助作家培养个性化的文学
风格,拓展文学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06
总结与展望
朦胧诗的地位与影响
朦胧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 流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 想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朦胧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意 象表达,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 ,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呼唤社会变革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 呼唤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追求更加公正和合理的社会制 度。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诗人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和角色,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和互动。
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自然之美
朦胧诗赞美自然的美丽 和神秘,表达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命意义
诗人思考生命的起源和 意义,探索生命在宇宙
活力。

朦胧的美——顾城PPT课件

朦胧的美——顾城PPT课件
亮》、《黑眼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等 • 所属诗派:朦胧诗派
.
3
他的一生
• 顾城,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
工,顾城写诗功力深厚,不但新诗了得,还精于 写旧体诗及创作寓言故事诗,顾城是朦胧诗派的 主要代表人之一,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 人。他12岁时辍学,“文革”前即开始写诗。 1974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 调编辑等。《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 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重新开始 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 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 代表诗人。
.
9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哪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黄庭 刘杰辉 徐季然 钟贯西 郑华鑫 制作
.
1
寄语
•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顾城的诗的意境太 朦胧了,都快被他的诗给整晕了。而那 些能理解他的诗的人,已经是非常不错 了。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内心,给大 家带来对这位“神秘”的人物——顾城 的解读。
.
2
顾城简介
• 姓名:顾城 • 民族:汉族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56年9月24日 • 逝世日期:1993年10月8日 • 职 业:诗人 • 代表作:《一代人》、《英儿》、《白昼的月
.
10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像山谷, 白昼像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过磨难的理想与信念导向个性的自觉, 导向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 神,这是《一代人》及“朦胧诗”整体上 给人的印象,也是70年代末期文学中富有 激进色彩的一面。这首诗仅有的两句之间 意义上的转折,无疑也体现出了同北岛的 《回答》相一致的精神取向,面对“黑夜” 毫不妥协,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 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可以说这便 是北岛、顾城和他们这“一代人”对苦难 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
❖ 他的诗集有《黑眼睛》等。
❖ 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 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
❖ 对顾城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舒婷的《童话诗 人》中找到答案。
顾城的诗作:
《一代人》
❖ 《生命幻想曲》 ❖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7月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第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 《一代人》
❖ 什么是朦胧诗?
❖ 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 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
朦胧诗的定义:
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 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 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 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上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一代人》赏析
❖ 主题意蕴

❖ 这首诗概括的是从“文革”漫漫长夜中挣 扎过来的一代人所赋有的精神特质:历经黑 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仅有的两行诗浓缩了丰富 的内涵,成为一代追求者的象征。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朦胧诗的特点:
1、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
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 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
2、在艺术上,追求意象化。讲究精炼、暗示、含蓄,
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 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并用象征、暗示、通感等。
顾城简介:
❖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 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 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 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评析:见教材p349)
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
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作品分析
❖ 顾城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总共只有短短的两 行,它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 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 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自明的,类似的意象 组合在其他“朦胧诗”作品中也常可见到:比如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 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 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比如顾城的另一首诗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 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一代人》的意象则更为简约、自然,明白地表 达出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感受和意愿。
❖ 其实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代人“心灵史” 的缩影:像顾城和其他“朦胧诗人” 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 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 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 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 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 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 与追寻中战胜苦难。这一类的表达可 以一直追溯到食指在60年代“文革” 初期的创作,例如那首著名的《相信 未来》。
❖ “朦胧诗”的崛起一直伴随着整个社 会的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个人 的情感表达往往也是整个社会的情感 的投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时代留给 我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 族的命运,这是笼罩了所有诗人的疑 问。向来被称作为“童话诗人”的顾 城,尽管一直沉醉于他的梦幻般远离 尘嚣的“生命幻想曲”中,却也开始 探索时代的问题,这首《一代人》就 是一个最直接的回答。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的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