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3课时)同步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导学案(共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导学案(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15e26f00975f46527d3e1ed.png)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巡视指导。
4.完成试一试。
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仿照上面解决第一题的过程,先想一想这道题和上面的第一题有什么不同,解题时先算什么?然后自己试一试,并能解题结果进行检验。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并进行比较。
5.回顾与反思。
请同学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说说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指名口答
二、练习
1.第8题
口算,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说说运用到哪两个数量关系呢?
2.第9题
审题
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还可以怎么想?
列表,再列式计算
3.第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下11题,两个问题的区别。明确什么时候用除法,什么时候用乘法?
4.13题
将已知条件列表
求什么呢?列综合算式计算
(2)列表整理:
桃树
杏树
梨树
3行
8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6棵
每行5棵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并解答。
提问:题目要求什么?如何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选择哪些条件进行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
提问:如何进行检验?(学生讨论交流)
3.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如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4.回顾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问题是什么?
2.练习九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条件和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从图中看出“每瓶果汁的含量相等”这一条件。
3.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九第5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b77d6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4.png)
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问题的分类:将问题分为四类:计算问题、应用问题、图形问题和逻辑问题。
2. 解决问题的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查结果。
3. 解决问题的策略:试错法、画图法、列表法、公式法、方程法、分类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对问题解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提问:你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问题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2. 解决问题的步骤: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解决问题的策略:逐一介绍各种策略,并举例说明。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结果。
3.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等。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ebe9d76a20029bd642ddb.png)
二、巩固熟练 1、回忆解题步骤。 提问:回忆一下,解决实际问题的_般步骤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2、做练习九第 7 题。 (1)整理、分析。 让学生阅读第 7 题,找找有哪些条件和求哪些问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用自己的方式整理题里的数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想想
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2)列式解答并检验。 让学生列式解答,检验结果。(指名板演) 交流:第一个问题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3)比较异同。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可以总结出哪
些体会? 作业设计:
1、练习九第 4 题和第 5 题。 2、练习九第 6 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 61~62 页练习九第 7~12 题。
3、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归一)或总数量(归总),再求问题结果的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根据下面条件提出问题。 (1)①栽了 3 行树,一共 24 棵; ②6 头牛吃了 18 千克饲料。 (2)①一批树栽了 3 行,每行 24 棵; ②有 6 头牛,每头吃了 18 千克饲料。 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说说两组条件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根据数量的联系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里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
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例《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例《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4b4d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4.png)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探讨,增强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提升数学抽象和模型构建素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其能够将数学策略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素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解决涉及多个步骤的实际问题,理解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解析:学生在解决多步骤的实际问题时,容易混淆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步骤逐步分析,明确各步骤间的联系。
举例: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每个人或物体的移动情况,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画图和列表这两个重点策略。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解决问题策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列表策略在购物问题中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一些环节中,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入,学生们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然而,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画图和列表策略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扎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基础概念的讲解,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课时)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1e6c94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9.png)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计划及教案(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找出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根据基本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清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等方式,找出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通过画图或列表等方式找出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通过画图或列表等方式找出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通过画图或列表等方式,找出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193f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b.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讲述了简单的列举和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列举和画图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列举策略的运用,二是画图策略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够熟练掌握。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还存在着不会思考、无从下手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列举和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列举和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列举和画图策略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列举和画图策略,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列举和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列举和画图策略,并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列举和画图策略的优点。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列举和画图策略。
4.实践运用: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列举和画图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列举和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列举和画图策略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单元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单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5274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4.png)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情景导入
你发现了什么条件。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 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探究新知
你能想办法整理 题中的条件吗?
例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九
复习旧知
四年级舞蹈组有4队,每队16人;合唱组有6队,每队11人;航模组 有7队,每队9人。舞蹈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
舞蹈组 ( 4 )队,每队(16)人 合唱组 ( 6 )队,每队(11)人 航模组 ( 7 )队,每队( 9)人
可以列表整 理数据。
检验:
三年级
四年级
4个班
3个班 4+20×4=84(棵)
20×4=80(千克) 20千克
28千克 84÷3=28(千克)
28×3=84(千克) 84-80=4(千克)
所以计算正确。
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4千克。
课堂练习
实验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五年级有2个班,四年级
每班有40人,五年级每班有45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多
小红
小丽
10张软盘 每张6元
3张光盘 每张15元
10×6=60(元) 15×3=45(元) 60-45=15(元) 答:小丽比小红少付15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用列表法解决两积之和(差)的实际问题时,可以根 据题中的问题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整理成表,再看表分析关系, 进而解决问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word版)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2638e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4.png)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课本65—67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感受“策略”1.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2. 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1. 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迷”兴趣小组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各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
(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
出示表格: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用的钱数是18元)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列式:18 ÷ 3 = 6(元)6 × 5 = 30(元)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 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d9ff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c.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
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已经有所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机械地运用运算符号进行计算,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画图策略,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够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想到使用画图策略,并能够正确地画出图来帮助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画图策略的学习,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画图策略的含义,并能够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主动想到使用画图策略,并能够正确地画出图来帮助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出画图策略。
2.新课导入:讲解画图策略的具体含义和运用方法,通过示范例题,让学生理解画图策略的好处。
3.学生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画图策略的优点,并能够主动想到使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画图策略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含义: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优点:直观、清晰、易懂•运用:步骤清晰、正确画图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课堂小结来进行。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609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7.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这时画图的策略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掌握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际问题、画图过程和解决方法。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画图工具,如白纸、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如何画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图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画图的过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画图策略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c98dce2bd960591c677b7.png)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用列表法解决问题1.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基本方法)(1)用列表法解决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指每份数量不变,解题时要先求出每份是多少。
(2)用列表法解决归总问题:“归总问题”是指总数不变,解题时要先求出总数是多少。
2.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列表整理相关信息;(3)分析数量关系;(4)解决问题;(5)检验。
3.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4.运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决问题.............。
(能力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从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出发,分析两积(商)之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二、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1.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基本方法)(1)从条件出发,先找出有联系的两个信息,求出两个中间问题,然后求出题目中的问题。
(2)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然后去找与这些条件相关的信息。
2.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假设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找到答案。
假1.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入手。
2.解决问题时,要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
3.列表法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要选取相关的条件和问题。
举例:买2根棒棒糖用10元,买5根同样的棒棒糖用多少元?列式为()A.10÷5×2B.10÷2×5C.10÷2÷5错解:A正解:B解题技巧:解决问题时,要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准确、有序地排列,避免弄混。
2016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6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c2fd51602020740be1e9b20.png)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教科书56-63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对学生在第一学段积累起来的解决问题经验,策略的综合运用,也是对这些认识的总结和提升。
它对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有意识地,积极主动的运用策略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材主要结合两积之和,归一等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等策略。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根据需要合理确定解题思路;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有理有据的表达,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和他人合作等良好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光盘课件课时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1、教材第56-57页例1和第58页“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2题 1课时。
2、教材第58-60页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3-5题 1课时。
3、完成练习九第6-11题 1课时4、完成练习九第12-18题 1课时。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秋](https://img.taocdn.com/s3/m/7fc5574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2.png)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根据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3.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是否能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否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掌握程度,如是否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是否能将所学的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情感评价: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对数学产生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3课时 练习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3课时 练习九](https://img.taocdn.com/s3/m/2e07a8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d.png)
336÷48=7(个)
答:都买篮球能买7个。
练习九
10.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买球,他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者8个排球。
336÷8=42(元)
答:每个排球42元。
练习九
11. (1)敬老院买6双同样的布鞋,一共用去384元。一双运动鞋比一双布鞋贵32元。买一双运动鞋要多少元?
1.食堂买了45袋大米和40袋面粉。
(2)买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2250-1000=1250(千克)
答:买的大米比面粉多1250千克。
练习九
2.同学们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8千克。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多少千克?
4×20=80(千克)
3×28=84(千克)
练习九
17.
180÷2=90(千米)
270÷90=3(小时)
答:到南京还要3小时。
练习九
18.亮亮记录了上星期李奶奶的报刊亭每天卖出的报纸数量。
答:一个月(30天)卖出2040份报纸。
照这一周每天卖出报纸的平均数计算,一个月(30天)卖出多少份报纸?
476份
476÷7=68(份)
68×30=2040(份)
练习九
思考题: 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
答:每杯水重120克。
980-740=240(克)
240÷2=120(克)
第 3 课时 练 习 九
第 五 单元 解 决 问 题 的 策 略
练习九
1.食堂买了45袋大米和40袋面粉。
(1)买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45×50=2250(千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be8a3f121dd36a32d822e.png)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内容:课本P56-58例1,“想一想”,“练一练”和P61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步骤。
教学难点:从条件想起与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唤起旧知。
问: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过渡: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1)出示例1。
瞧,这是小芳家的果园,里面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呢?谁来读一读。
(2)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那你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现在如果添上线就形成了表格。
比较列表整理后的信息与整理前的信息,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像刚才这样,运用列表的策略,按照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将相关联的信息一一对应地整理在表格里,使条件更有序、简洁,题意更清晰。
板书:列表(一一对应)(3)现在如果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你还想像刚才那样把所有条件都整理出来吗?为什么?电脑出示表格,口头整理。
小结:像这样,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分析问题。
(4)(板书表格)现在对照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说说解题思路吗?同桌两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提示可以从条件想起,还可以从问题想起。
小结:不管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是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只要用“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树=总棵树”。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d8e43908a1284ac9504308.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 1)授课方案授课教师:张修强授课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科书p56-58,例 1,练一1、2,练12。
授课目的: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责问题的过程中,初步领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责问题所供应的信息,会经过列表的过程解析数量关系,搜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授课重、难点:重点: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相关条件,解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学习解答近似一、归总的实责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搜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授课方案:课前三分钟:一、填空,感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依照问题填空:(1)师:想求买 5 本笔录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生:一本笔录多少元?(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刚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
(板书:从问题下手→找条件)2、依照条件填空:(1)已知买了 4 块蛋糕,每块蛋糕 10 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2)已知每枝铅笔 2 元,师:依照这个条件能够提出什么问题?生:不能够够。
(也许回到能够,自己增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生:一个条件不能够够。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 枝),能够提出问题吗?生:能够。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师:你们会解答吗?生:.2*10=20(元)导入:闯关游戏(一)小芳家栽了 3 行桃树、 8 行杏树,桃树每行7 棵,师:能够提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行树?师:怎么解答?生: 3+8=11(行)师:还能够够提什么问题?生:桃树一共有多少棵?师:对于这个问题,用到了题目中哪些条件?生: 3 行桃树,每行 7 棵师:若是老师把题目信息写成这样(桃树 3 行每行7棵),两种表达方式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下面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复习
轻松起点
1.现提出问题,再列式,不需要解答
(1)小明7分钟口算270道口算题,?()
(2)超市卖一箱12瓶可口可乐共36元,?()
2.一种玩具汽车原来每辆90元,降价后,原来买6辆的钱可以多买3辆;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的单价是()元。
3.学校买来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
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快乐成长
4. :?:64元
王阿姨买6双同样的凉鞋,如果用这些钱买高跟鞋,只能买4双。
每双高跟鞋多少钱?
5.一本故事书465页,小华前3天看了93页,照这样计算,她两个星期能看完这本故事书吗?
6.小红记录上星期家门前每天过路行驶的汽车数量,
照这一周每天行驶车辆的平均计算,一个月(30天)大约有多少量汽车行驶?
7.王大伯今年丰收40箱的西瓜,现在想知道他今年总丰收的总重量,于是他任意挑选出6
通过上表,王大伯今年丰收多少千克西瓜?
8. :48元56元:?
王老师去体育馆用品商店买球,他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者8个排球,如果都买篮球,能买多少个?每个排球多少元?
答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复习
轻松起点
1.现提出问题,再列式,不需要解答
(1)小明7分钟口算270道口算题,每分钟可以算几道口算题?( 270÷7 )
(2)超市卖一箱12瓶可口可乐共36元,一瓶可乐多少元?( 36÷12 )
2.60元
3.24×3=72盆 72÷4=18个
快乐成长
4.64×6=384元 384÷4=96元
5.93÷3=31页 14×31=434页 434<465 不能
6.75+67+52+60+70+78+74=476辆 476÷7=68辆 30×68=2040辆
7.65+56+52+57+68+62=360千克 360÷6=60千克 60×40=2400千克
8.56×6=336元 336÷48=7个 336÷8=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