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物效应动力学

合集下载

2《药理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药理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Weak selecBiblioteka ivity :唾液分泌 ↓
口干 扩瞳
阿托品
(Atropine)
M受体阻断
抑制瞳孔括约肌
解除迷走神经对 心脏的抑制
心率↑
内脏平滑肌松弛
解痉
疗效, 二. 治疗作用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
—— 临床用药时,符合用药目的并 临床用药时, 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疗效)? 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疗效)?
药理学
2、根据作用部位分: 、根据作用部位分: (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局部作用: 在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作用。 在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作用。如 口服硫酸镁导泻, 口服硫酸镁导泻,外用酮康唑治皮肤真菌感染 . (2)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 )吸收作用: 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产 生作用。如口服地高辛被吸收后产生强心作用。 生作用。如口服地高辛被吸收后产生强心作用。
一.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作用 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是分子反应 机制, 具有特异性。 机制 具有特异性。 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药理效应 机体组织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变化。 机体组织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变化。 药物作用是动因, 药物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是结果
最大效应: 最大效应:(maximum efficacy,Emax) ,
在量反应中,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在量反应中,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效价强度: 效价) 效价强度:(potency) (效价) 效价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原发(直接)作用:指药物被吸收后对 机体首先产生的作用。
继发(间接)作用:通过神经反射或体 液调节机制引起远隔器官功能改变。
(四)药物的作用性质
(1)调节功能:调整机体原有 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兴奋(亢进)/抑制(麻痹)
(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杀灭或抑制 病原体和抑瘤,达到治疗目的作用。
(3)补充不足(补充治疗):补充机体 某些物质如维生素、激素、微量元素 不足。
2. 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循环 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也 称为吸收作用。
(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按用药目的分: 1. 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子, 如P-G治疗脑膜炎。
2. 对症治疗(治标):减轻或消除疾 病症状,如吗啡镇痛,阿斯匹林解热。
(三)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
从药物作用先后分:
麻醉药品:如吗啡、大麻等 可产生生理依赖性。
精神药品:如镇静催眠药、中兴药、 致幻药等
其他:烟草、酒精等可产生心理依赖性。
小结
药 物 作
防治作用 (治病)
预防作用 如接种乙肝疫苗 治疗作用 如抗菌,降压

的 双 重 不良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 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

(致病)
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
3、不良反应的种类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 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之。
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所引起的、 较严重、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如 GM引起的N性耳聋。
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 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 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 反 应、药物依赖性等。
(一)副作用(副反应)(side reaction) : 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 的与治疗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2)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2)
生物活性物质与受体结合后-受体 构象变化-引起信息转导过程。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 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可 以把受体的跨膜信息传递机制分为下 列六类:
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由配体结合部位及离子通道两部分 组成。如N-胆碱受体、GABA-R 、甘 氨酸受体等。R兴奋时离子通道开放, C膜去极化,产生效应。
能促进酪氨酸激酶残基的磷酸化,激活细胞 内蛋白激酶,增加蛋白合成,产生细胞的生 长分化等效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 小板生长因子等的受体。
4、细胞内受体 指甾体激素受体与亲脂性的激素等结合,形 成复合物,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生作用。
(十)细胞内信号传导(小字排)
多数信息转导需要第一信使、第二信使 及第三信使的转导。 1、第一信使:指多肽类H、N递质、细胞因 子等,能与特异性R结合,调节细胞功能。 2、第二信使:R与药物或配体结合后,细胞 内第二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 器才能发挥效应。
2. 受点:受体某个部位的构象具有高度 选择性,能正确识别并特异地结合某些 立体特异性配体,这种特异的结合部位 称为受点。
3.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 合的物质称配体。是指内源性递质、激 素、自身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的药物。
(五)受体特性
(1)特异性
药物能准确识别并与
(2)敏感性 (3)饱和性 (4)可逆性 (5)变异性
(1)cAMP
ATP AC cAMP PDE 5`-AMP 、D1、H2受体激动药,通过Gs作用AC活化 cAMP; 、D2、Ach受体激动药,通过Gi作用 AC 抑制cAMP
(2)cGMP
GTP GC cGMP 心肌抑制、血管扩张、肠腺分泌
(3)肌醇磷酯 血小板1、聚H 集1、,5N-CT活H、化M,受细体胞兴生奋长、腺代体谢分、泌, 分化,Ca2+释放。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一、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后遗反应B.停药反应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E.副反应1. 苯巴比妥引起的宿醉现象是:答案:A2. 长期应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可引起:答案:B3.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答案:C4. 青霉素可产生:答案:D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患者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C.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才可能保持药效不减E.长期用药,产生生理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1. 高敏性是指:2. 习惯性是指:答案:C3. 过敏反应是指:答案:A4. 成瘾性是指:答案:E5. 耐受性是指:答案:DA.治疗作用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C.副作用D.毒性反应E.继发反应1. 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是:答案:A2. 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是:答案:C3. 药物过量出现的对机体损害的是:答案:D4. 抗感染治疗先呈现病情好转,随后发生腹泻的不良反应:答案:EC.部分激动药D.竞争性拮抗药E.非竞争性拮抗药1. 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且使最大效应也降低:答案:E2. 与受体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答案:A3. 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但最大效应并不改变:答案:D4. 与受体亲和力不弱,内在活性小:答案:CA.LD50较大的药物B.LD50较小的药物C.ED50较大的药物D.ED50较小的药物E.LD50/ED50比值较大的药物1. 毒性较高是:答案:B2. 疗效较强是:答案:D3. 安全性较大是:答案:EC.效价强度D.治疗量E.ED501. 引起一群动物中一半阳性反应的量是:答案:E2. 药物刚刚引起效应的量是:答案:A3. 最大有效剂量产生的最大效应是:答案:B4. 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是:答案:C。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2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2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2受体理论受体(R)是指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并引发生物效应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受体理论是探究生物效应物质作用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受体上,引起的生物效应是由受体的激活程度和受体的数量共同决定的。

受体的激活程度当生物活性物质结合于受体上时,能够改变受体的构象,在受体内部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和功能,最终产生生物效应。

因此,受体的激活程度是影响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受体的数量如果低浓度的药物能够引起生物效应,说明体内存在足够数量的受体。

如果受体数量减少,就需要增加药物浓度才能达到相同的效应。

因此,受体的数量也是影响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作用的量效关系。

它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传导和产生生物效应等多个环节。

药物的吸收过程药物吸收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药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等。

药物的分布过程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分子大小、形状、极性和脂溶性等,以及组织血流、组织对药物的亲和力,血浆蛋白结合率等。

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也可以在肠道、肾脏、肺等部位发生。

药物代谢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药物的排泄以及降低毒性。

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肠道、肺和皮肤等部位进行。

药物的排泄速度受到药物的排泄机制、肾功能、血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是药物发挥生物效应的前提条件。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最终产生药物效应。

药物的效应过程药物的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所引起的生物效应。

药物的效应主要受到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受体的数量和生理状态等因素影响。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课件

二、药理效应(effect)的性质(基本类型)
药理效应的性质有两种 : 兴奋 - 原有功能的提高excitation
抑制 - 原有功能的降低inhibition
药物可依此分为兴奋药(stimulant)和抑制药(depressant)。少数药 物引起机体过度兴奋,可导致功能衰竭转为抑制。
须注意:
药物只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发生改变,而不能产生新的功能
2020/9/30
14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二重性)
(二)不良反应 (掌握)
是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不利或 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包括:
1. 副作用(side effect) 2.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3.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1. 副作用(side effects)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 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病人可能带来不适 或痛苦。
①轻微、可逆、可自动消失,有些需停药后才消失
②可以预知,有助于采取措施预防
③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
④副作用可随治疗目的改变而改变(阿托品)
⑤为了防止副作用,可采用合并用药的方法(麻黄 碱与催眠药)
相反,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不强,应用时副作用较多。
如抗癌药,既可杀灭癌细胞,也杀伤某些器官与系统的正常
细胞,因此毒性大,但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较广。如
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混合感染,故选择性高低是评价药物优劣
的20一20/9个/30重要依据。
11
第二节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二重性)
(一)治疗作用 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作用
况或进下称对毒对一因治物症般治本消治对疗。除疗因(如的、治et抗i重补o疗lo生要g充比ic素a性体对l tr消不e内症at除亚m营治e于体n养疗t )对内重物:因致目要质治病的,的疗菌在但不。、于在足解消某(替毒除些代药病情因促疗, 法)例。如:剧烈的疼痛往往引起休克,镇痛药虽

《药理学》教学课件第2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教学课件第2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的非受体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如:吸附,络合作用,酸碱中和,改变渗透压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影响酶的活性:酶促或酶抑制剂 2.参与或干扰细胞物质代谢,抗代谢和促代谢药 3.影响物质转运:干扰离子激素等转运 4.作用于受体
2.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范围) 局部作用: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全身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相 关部位发挥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进入机体以后,只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 作用,而对另一些组织、器官则作用很弱甚至无 作用,这种在作用性质和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 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LOGO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 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
1.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药物作用引起机体的反应 举例:肾上腺素 兴奋:使组织、器官原有功能的提高(肾上腺素) 抑制:使组织、器官原有功能的降低(氯丙嗪)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式) 直接作用: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
强心苷
毛果 芸香碱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1)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 (2)对症治疗: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
2.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导致患者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三致)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 残存的药理效应
药物的受体机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学习目标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效价、效能、向上调节、向下调节、激动药、拮抗药2.熟悉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的量效关系等。

3.了解其他内容。

基础知识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药物作用:始发于药物与机体细胞之间的分子反应。

药物效应: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机体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包括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兴奋作用: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增强的作用。

抑制作用: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1.药物的选择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显作用。

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引发的其它作用。

4.药物的两重性(二重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②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

(2)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药物反应。

①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切随治疗目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机体产生不适感觉的作用。

②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

③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和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④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⑤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有关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有关知识

1.4.2 任务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有关知识任务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有关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激动药与阻断药的概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2)熟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效能与效价强度以及治疗指数的临床意义;(3)了解药物作用的机制。

能力目标(1)能预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2)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能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

案例引导感冒是临床常见疾病,有些患者为减轻痛苦,早日康复,自行到药店购买几种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感冒片、三九感冒灵等,并按各自的药品说明书服用,此用药法会对患者造成怎样的后果?案例分析:三种感冒药中均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将三者按各自的药品说明书服用,有可能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超过最小中毒量,引起毒性反应。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包括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效应、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物效应(drug effect)是指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所发生的功能或形态的变化,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前者阐述的是药物与机体间的分子反应机制,后者则是药物作用的外在表现。

例如,肾上腺素激动心肌β1受体是药物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则是药物效应。

通常情况下,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不加以严格区别,相互通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机体的反应形式有两种:兴奋和抑制。

因此,药物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如尼可刹米使呼吸频率加快、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等,称为兴奋作用;药物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弱,如西咪替丁使胃酸分泌减少、普萘洛尔使心率减慢等,称为抑制作用。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药物改变与之直接接触的组织器官的功能称为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

药物名词解释药理学

药物名词解释药理学

药物名词解释药理学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4.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5.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6. 代谢:药物作为一种异物进入体内后,机体要动员各种机制使药物从体内消除,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

7.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泄,其次经粪排泄。

挥发性药物主要经肺随呼出气体排泄。

药物的汗液和乳汁排泄也是药物的排泄途径。

8. 离子障:不论弱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的pKa都是该药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值,各药有其固定的pKa值。

当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

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书上暂时未找到,来自百度)9. 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百度)10. 药酶诱导剂:凡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11. 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某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控制某种酶的活性,来调节或阻抑某些代谢过程,还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钝化酶,故可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12. 干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干肠循环。

02(本)药物效应动力学

02(本)药物效应动力学

◈反应停事件
时间: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 原用: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 结果: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 、多发性神经炎等。
全世界超过1万人!
我国重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时间
20世纪 60年代 50-70年代 70-80年代 60-90年代 90年代 90年代 2003-2005年 2006年6月1日
异 质 反 应
15
定义:
(一)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
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
16
哪种治疗方式最重要?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亦称治本
3
前瞻思考?
●什么是 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 应、特异质反应? ●什么是 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4
第一节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一、定义 NE
●半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 LD50) 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药量。
59
(4)安全性评价指标
1.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半数致死量LD50 TI =
半数有效量ED50
2. 安全范围 ED95 ~ LD5之间的距离,或 ED99 ~ LD1。其距离越大越安全。
药品
出现的不良反应
甲喹酮

02药 物 效 应 动 力

02药 物 效 应 动 力
E(%) pD2
-logC
x
y
z
2)两药内在活 性相等时,效价 强度取决于亲和 力。
50
-logC pD2x pD2x pD2x
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概念
• 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 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 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可分为完全激动药 (full agonist)和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 而无内在活性(α= 0)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药 (competitive antagonists)
• 当竞争性拮抗药的浓度逐渐增加时,激 动药量效曲线逐渐平行右移,但最大效 应不变。 • 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亲和力通常用 pA2表示,
• pA2值的大小反映竞争性拮抗药对相应激 动药的拮抗程度。 在实验系统中加入拮抗药后,若2倍浓度 的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 抗药时激动药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 药的摩尔浓度(mol/L)的负对数称为pA2值。
累加量 效曲线
频数分 布曲线
E(%) 100
Emax
50
logC C
最大效应(效能) Maximal Effect
50%
效价强度 Potency 阈值
ED50
• 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最小有 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亦 称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 • 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 ED50) 或半 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 LD50)。

《药理学》2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2药物效应动力学
(三)有效量
即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 可使机体产生疗效而不引起毒 性反应的剂量,又称治疗量。
(五)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药物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为 最小中毒量。介于最小中毒量和 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为中毒量。
(二)最小有效量
即剂量增大到开始出现药理 效应时的最小剂量。
(四)极量
即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 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
(二)选择作用和普遍作用
1. 选择作用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各 组织、器官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不同组 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大多 数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组织器官有明 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 显作用。 2. 普遍作用是指有的药物对与它接触的组 织、器官等都有类似的作用,如苯酚可使 细菌和人体的蛋白质变性。
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阿托品对内脏 平滑肌产生抑制使其松弛,但对心脏呈现的却是兴奋,使心率加快, 传导加速。化学治疗药如抗微生物药和抗寄生虫药等则是通过抑制或 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而除去病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激素等则 是通过补充机体的不足而呈现治疗作用。
(二)药物的基 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01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
02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
03 影响 酶的活性
04 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05 影响免疫功能 06 受体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一)受体概念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特异 性,并与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药物结合,产 生特定的生物效应。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 受体均有其相应的内源性配体。配体与受体大分子中的一 部分结合,该部分称为受点。

药理学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阿托品 抑制腺体分泌 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滑肌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者用药 时间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 明显损害的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剂量过大而迅速发生的毒性反 应,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 毒性反应,常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等 器官功能,一般比较严重,危害较大。
特异性:受体对其配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
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特异性结合。特定的受
体只与某种特定的配体结合,受体结合部位与配 体的结构具有专一性,从而产生特定的效应。
敏感性: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 生显著的效应。
饱和性:因受体的数目是一定的,当配体达到某
一浓度时,其最大结合值不再随配体浓度增加而 增大。因此,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作 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竞争结合现象。
2、 药物的普遍细胞作用
普遍细胞作用:有的药物对机体的各种 组织都产生类似的作用,可影响酶的活 性,干扰组织细胞的代谢,甚至引起细 胞原生质变性,这种作用称为普遍细胞 作用又称原生质毒。
二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一)防治作用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 状发生的作用
二 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
是药物被吸收之后 随血液循环分布到 组织器官所发生的 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是指未被吸收的 药物在用药部位 所呈现的作用。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是指药物对其所 接触的器官、 细胞直接产生的 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 间接作用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是由于机体的整 体性而通过机体 血管收缩 反射机制或生理 性调节间接产生 血压升高 的药物作用。

Chapter2药物效应动力学

Chapter2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分布的差异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 分布随用药剂量的不同会有所改变
•组织生化功能差异 许多药物通过干扰组织的某一生化代谢过程 不同种属或不同组织的生化过程不同
•细胞结构的差异
原生质毒作用
• 药物干涉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 程,使细胞中的原生质变质或蛋白质沉 淀。即药物作用于一切生活组织,又称 一般原生质毒作。 – 重金属与细胞内含巯基的酶结合,破 坏其功能。 – 酸、醛、醇、碱及含氯、碘的消毒剂 等使蛋白变性。
2.1.3 药物的治疗作用
• Therapeutic action –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 作用。
• 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 底治愈疾病,是治本。
• 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是治标,不 能根除疾病。病因未明时是必要的。
和剂量无关,不可预测。 • 与动物种属和个体状况相关。 • 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
或其代谢物,也可以是药物中的杂质。
继发效应与三致反应
• secondary effect 指药物治疗之后引起的一 种不良后果,即治疗矛盾。
– 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长期应用导致微生 态平衡的破坏,导致真菌继发性感染(又称 二重感染)。
量-效关系基本概念
安全范围
无效量
最小有效剂量 常用量
最大治疗量 最小中毒剂量
中毒量
最小致死量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Effect
Rectangular hyperbola 直方抛物线
EC50
Concentration or Do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死量(lethal dose):大于最小致死量 的剂量。
四、剂量概念
无效量 常用治疗量
中毒量 致死量

极最


量小










剂量
量效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
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
量效曲线 dose-effect curve •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
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使用某药,突然停药时原 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也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者,非肽类药物作
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引起的 免疫反应 其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严 重程度与剂量无关,药理性拮抗药 无效
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
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和 作用强度上的差异
特点: 有高低之分,选择性高,针对
性强,应用范围小,不良反应少 有相对性,常与应用的剂量有关
药物的作用方式 Fashion of Drug Action
直接作用 direct action 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 的作用,如血压升高
间接作用 indirect action 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如 反射性心率加快
药物的作用范围 Range of Drug Action
局部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 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 各部发生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Drug
药物作用的效果具有两重性
治疗效应 Therapeutic Action 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坐标所作的曲线 • 如将浓度取对数值,曲线为典型
的对称“S”型.
%fall inblood pressure
%fall inbloodpressure
50
40
30
20
Control
L-NAME
10
0
00.1.31 3
10
Acetylcholine nmol/kg
50
40
30
20
Control
10
L-NAME
➢ 补充治疗:也称替代疗法,用药的目 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 质的不足
Adverse Reaction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 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 效应、继发反应、停药反应、变 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副作用 Side Effect 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 无关的效应,与选择性低有关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
药物与机体生物分子的初始作 用,是产生效应的起因
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
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药物引起机体功能生理、生化
继发性改变,是机体对药物作用的
反应,即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机体功能的改变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 危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 毒性以及特殊毒性反应(三致:致 癌、致畸、致突变)
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水平 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 直接由药物的治疗效应引发的
量反应量效曲线
100
100
% maximal responses % maximal responses
50
0
EC50
C
直方双曲线图
50
0
EC50
log C
对称的S型曲线图
量反应量效曲线分析
100
% maximal responses
50
阈浓度
最大效应
0 C
EC50
EC50
log C
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
0
-2 -1
0
1
2
0.1 0.3 1
3
10
Acetylcholine nmol/kg
量反应和质反应
药理效应根据资料类型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
➢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能用各种 连续增减的量变指标即计量资料来 表示的药理效应。
➢ 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quantal response):只能用有效和无效,阳 性或阴性来表示的药理效应。
增强 兴奋(excitation) 减弱 抑制(inhibition)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初始反应(action)常是药物与机 体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与某 些靶点结合),进而改变机体固有 的生理、生化功能而导致效应 (effects)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Selectivity of Drug Action
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 敏感的反应,为药理遗传异常所致
不是免疫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 常所致的反应
与剂量有关 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 药理性拮抗药有效
第二节 药物量效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Drug
一、剂量与效应 剂量(dose):药物的用量 无效剂量(ineffective dose):剂量过小
极量(maximal dose):能引起最大 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又称最 大治疗量。
最小中毒量(minimal toxic dose):引起 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中毒量(toxic dose):介于最小中毒量 与最小致死量之):引 起死亡的最小剂量。
不产生效应的剂量 阈剂量(threshold dose):剂量增加到
效应开始出现,也称为最小有效剂 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剂量增 加,效应也随之增加,达到疗效而 又不引起毒性的剂量,又称为治疗 量(therapeutic dose)
Therapeutic Action
用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良性效果, 与药理效应不是同义词
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 对因治疗: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 致病因子(治本)。
➢ 对症治疗: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 症状(治标)。治标虽不能消除病病 因,但某些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