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敌人碉堡的危险经历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3则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描述(一):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
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
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
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
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原先,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
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不断在增加,特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
但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没等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
此刻隆化还没有解放,怎样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
”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
”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必须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
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战友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
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
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身边的战友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
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
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
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
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3则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3则董存瑞炸碉堡,董存瑞在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毁敌人碉堡的事迹。
董存瑞炸碉堡,是指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在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毁敌人碉堡的英雄事迹。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怀来人。
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
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眼看总攻马上开始,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
部队授予他“战斗英雄”、“模范员”称号。
黄煌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以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而享誉海内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黄煌教授如何运用经方治疗便秘,并通过三个医案的详细分析,深入了解其治疗思路及方法。
患者张某,女,45岁,长期便秘困扰着她。
每周排便次数不足3次,且排便困难,大便干硬。
她还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黄煌教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采用了大柴胡汤进行治疗。
黄煌教授认为,该患者属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以致大便干硬、难以排出。
大柴胡汤具有清胃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缓解该患者的便秘症状。
患者王某,男,62岁,有多年便秘病史。
患者自诉每次排便均需用力,且大便不成形,伴有腹部隐痛。
黄煌教授根据该患者的表现,选用桂枝汤合四逆散进行治疗。
黄煌教授认为,该患者属脾虚气滞,肠胃传导功能失常。
桂枝汤合四逆散可调和脾胃、行气导滞,进而缓解便秘症状。
患者李某,女,28岁,便秘伴有多梦、易醒、心悸等症状。
黄煌教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选用酸枣仁汤合用桃花四物汤进行治疗。
黄煌教授认为,该患者属心肝血虚,肠胃燥热,以致大便干硬、难以排出。
酸枣仁汤合用桃花四物汤可养血安神、润肠通便,缓解该患者的便秘症状。
以上三个医案展示了黄煌教授运用经方治疗便秘的实践。
黄煌教授治疗便秘的思路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明病因,然后选用相应的经方进行治疗。
在第一个医案中,黄煌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肠胃燥热型便秘,以清胃泻火、润肠通便为主要治法。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董存瑞,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抗日战士,他以一己之力炸毁敌人碉堡的事迹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传奇。
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机智,勤奋好学。
1938年,日军占领了中国东北,董存瑞毅然决定参加抗日救国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抗日义勇军。
在抗日战争中,董存瑞所在的部队多次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深受部队和人民的敬佩。
1941年,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执行了一次重要的任务,他们需要炸毁一个日军的碉堡,以削弱日军的战斗力。
这个碉堡地势险要,防守森严,一时间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董存瑞并没有被敌人的强大吓倒,相反,他决心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在前期侦察和策划中,董存瑞多次深入敌后,收集情报,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行动的当天,董存瑞和战友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敌人的防线,他们利用夜色和地形的优势,成功地接近了碉堡。
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董存瑞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他冲上了碉堡,手持炸药,不顾自身安危,将炸药安放在了敌人的重要设施旁。
在炸药引爆的一刹那,碉堡轰然倒塌,敌人的重要设施被摧毁,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董存瑞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为他的英勇行为而感动和敬佩。
他的事迹也成为了抗战史上的经典,激励着无数的后人。
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他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决心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关键。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艰巨的任务时,只要我们鼓起勇气,坚定决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董存瑞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董存瑞,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却因为他的英勇事迹而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
董存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懂得艰苦奋斗。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董存瑞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1941年,董存瑞所在的红军部队奉命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炸毁日军的碉堡。
这座碉堡是日军的重要据点,守备森严,是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
董存瑞和战友们深知这是一次生死搏斗,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战胜侵略者,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战斗。
在执行任务的前夕,董存瑞写下了“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我愿献出生命,粉身碎骨”的誓言。
他用鲜血和生命宣誓,决心誓死完成任务。
当夜幕降临,董存瑞和战友们悄悄接近了碉堡,他们爬上了碉堡,准备引爆炸药。
就在这时,一颗手榴弹炸响了,日军警觉了过来,董存瑞的战友被打死了,他自己也身负重伤。
面对生死关头,董存瑞没有丝毫动摇,他咬紧牙关,爬到了炸药堆旁,点燃了引信,然后大喊一声“为了中国!”便让自己被炸药炸成了碎片,与碉堡一起化为了尘土。
董存瑞的壮举震惊了整个抗日根据地,他的英勇事迹被传为美谈,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勇敢抗敌。
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题词“英勇顽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并亲自为他送行,全国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董存瑞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永恒的英雄赞歌。
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勇敢抗敌,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董存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
他出生在河北省,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董存瑞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深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凌和压迫。
他的家乡被日军占领,他的父母被迫流离失所。
这一切,激起了董存瑞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董存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部队中,他积极参加各种战斗,表现出色。
最让人瞩目的,是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炸毁了敌人的碉堡,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据史料记载,1941年8月26日,董存瑞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占敌人的碉堡。
碉堡上的机枪火力非常猛烈,我军部队多次攻击均未能攻克。
董存瑞看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他决定自己去炸掉碉堡。
董存瑞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引信,挂在背上,手持手榴弹,向碉堡冲去。
他冲到碉堡下,投掷手榴弹,瞬间碉堡内传来一声巨响,整个碉堡被炸开一个大口子。
敌人的机枪火力也随之停止了。
但是,董存瑞却因伤势过重,在战友们的搀扶下,英勇牺牲了。
董存瑞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被追认为独立师的战士,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他的事迹被载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册,成为了永远的英雄。
董存瑞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的英勇行为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他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迹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董存瑞的故事告诉我们,正义勇敢的人永远不会被遗忘。
在保卫祖国的正义事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董存瑞一样,勇敢无畏,甘愿为了民族的利益和幸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愿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英雄,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是一位英勇的战士。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部队遭到敌人凶猛的火力阻拦,前进的道路被一个桥上的碉堡给死死卡住。
董存瑞主动请战去炸碉堡。
他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地前进,敌人的子弹像雨点般射来,可他毫不退缩。
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是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紧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英勇牺牲了。
他的牺牲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让隆化得以解放,他的英勇壮举永远被铭记。
《黄继光英勇堵枪眼》黄继光也是战场上的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时,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部队在进攻敌人阵地时,被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压制得抬不起头来,部队伤亡惨重。
黄继光挺身而出,他带着两个战士去执行爆破任务。
在前进的途中,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身负重伤。
黄继光自己也多处受伤,但他忍着剧痛继续前进。
最后,他奋力扑向敌人的枪眼,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正在疯狂扫射的机枪口。
他的牺牲为部队夺取高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部队最终成功拿下了敌人的阵地,他的英勇无畏让所有人敬仰。
《刘胡兰英勇就义》刘胡兰是一位年轻而勇敢的女英雄。
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部队突然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庄云周西村。
刘胡兰因为被叛徒出卖而被捕。
敌人对她威逼利诱,想让她说出村里共产党员的情况。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
她坚决不肯透露党的秘密,敌人用死来威胁她,可她坚定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最后,刘胡兰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她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让大家看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意志。
《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1941年,在河北易县的狼牙山。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壮士所在的部队被日军包围。
他们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他们边打边退,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还击。
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_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_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_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董存瑞,河北张家口怀来县人,中国著名战斗英雄,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董...董存瑞,河北张家口怀来县人,中国著名战斗英雄,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董存瑞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应该是从小开始的,董存瑞十一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儿童团的团长,与当时区委书记王平的联系非常紧密,王平也常常和董存瑞将许多英雄事迹。
有一次王平的踪迹被日本人所探知,对王平进行了搜捕,也是董存瑞用自己作掩护,成功使王平顺利脱逃,因此被称为是抗日小英雄。
加入抗日自卫队的董存瑞也多次立下战功,被授予了三次勇敢勋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而董存瑞最英雄的事迹就应该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了。
当时共产党军队想要解放隆化县,但是被一个暗堡的火力牵制住了,无法进一步攻打,就在这个时候董存瑞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用自己的身体支撑起了炸药包,成功把暗堡给炸毁,加快了隆化县解放的进程。
董存瑞是人民解放军六位经典的英烈之一,他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关注,后世也用写赞诗、修建纪念碑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为人民解放事业付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他的精神也在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
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
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
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
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二年级作文】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叔叔_500字
【二年级作文】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叔叔_500字董存瑞叔叔是我非常佩服和敬慕的英雄人物。
他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县的一个贫苦农家,家庭条件非常困难。
但是他不畏艰难,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1937年,日本侵略者进犯中国,全国人民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董存瑞叔叔虽然只有二十一岁,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军保卫国家。
他从军后不断训练,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为的就是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1941年8月,董存瑞叔叔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占敌人的碉堡。
为了能够全身而退,他们需要用炸药炸开碉堡的铁门。
炸药只有一根,必须要有人去牺牲才能保证任务的成功。
董存瑞叔叔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了炸哨铁门的危险任务。
在别人的劝阻声中,董存瑞叔叔说:“为了部队顺利攻占碉堡,我愿意舍身炸哨,拼死尽忠!”他拿起了炸药,毅然决然地走向敌人的碉堡。
董存瑞叔叔的決定讓全体将士感到万分尊敬。
他们无比感激地望着董存瑞叔叔的背影,默默地祈祷他的安全。
就在炸药爆炸的一瞬间,董存瑞叔叔舍身炸碉堡,为部队打开了胜利之门。
董存瑞叔叔用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祖国。
他的英勇壮举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了民族英雄。
我们应该向董存瑞叔叔学习,学习他舍身忘我,为国家和人民拼搏奋斗的精神。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安定的环境。
只有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我们也要勇于追求梦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正如董存瑞叔叔一样,他不辞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到底。
董存瑞叔叔是我们伟大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舍身献身,才能体现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
我们要铭记董存瑞叔叔的牺牲,传承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却因为他的英勇壮举,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
英雄。
他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人。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难的时期,日军侵略者在中国大地肆虐,无数无辜百姓遭受着苦难。
在这个时候,董存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决心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1941年,董存瑞所在的游击队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炸毁日军的碉堡。
这个碉堡,是日军的重要据点,阻碍了抗日游击队的行动,必须尽快摧毁。
然而,这个碉堡却十分坚固,一般的炸药难以将其摧毁。
董存瑞知道,这是一次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任务,但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
他
带着炸药包,冲向了碉堡。
在日军密集的枪林弹雨中,他毫不畏惧,冲到了碉堡下面。
他用尽全力,将炸药包安置好,然后高喊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引爆了炸药。
碉堡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董存瑞也在这一刻壮烈牺牲了。
董存瑞的英勇事迹,震撼了整个中国。
他的壮举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激励了无数的抗日战士。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无数同胞的安宁,成为了永远的英雄。
董存瑞的事迹也被搬上了舞台和银幕,成为了经典的抗日题材作品。
他的故事,被传颂了数代人,成为了中国人民不朽的精神财富。
董存瑞,一个平凡的农民,却因为他的无畏和牺牲,成为了永恒的英雄。
他的
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愿英雄们永远长存,愿和平永远长存。
人物故事-战场上,炸一个碉堡到底有多难?
战场上,炸一个碉堡到底有多难?手拿炸药,战场上闪转腾挪,点燃引线,塞进射击孔,一声巨响,碉堡被炸上了天;又或者是这样,手榴弹超远距离的高精度投掷,一发入魂,扔进碉堡,碉堡被炸的四分五裂,这是不是你在抗日神剧经常看到的炸碉堡场面,不夸张的说,如果现实真实这样,抗战都打不了14年。
碉堡,战争中最常见的防御工事,因为太多太常见,我们总是容易忽略,真实战场上,炸一个碉堡有多难。
1948年3月至5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攻坚临汾,临汾是老城,城坚墙固,外围阵地,敌人设下31处碉堡群为主阵地,同时修筑环城外壕和环城内壕,5.3万余名战士打临汾,光是突破外围阵地,大家知道用了几天吗?整整两个多月!原因无他,碉堡群,是拖慢战局的直接原因,突破阵地后,攻城部队将破城坑道挖至城墙底部,分别放置足足6200公斤黑色炸药和3000公斤黄色炸药才炸破城墙,攻入城中,临汾战役可谓是我军爆破战法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种战法在我军中有个别名“土飞机”,意思是让坚守城池或堡垒的敌人在巨大的爆炸中犹如坐上飞机一般被炸飞,解放战争中““土飞机”战法的强悍,来源于抗战的磨练,因为14年中,日军的碉堡,就像噩梦般可怕。
横跨14年的抗战,日寇在中国建造了多少碉堡,已难以计数,能找到的数据,是1942年10月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自己发出的公告:仅在华北地区它们就修筑碉堡7700余个,筑成了11860余公里长的封锁沟,平均每1.5公里的封锁线上就有一座堡垒。
日军碉堡最常见是建于城镇边缘的碉堡,又称炮楼,有两到三层,有眺望功能,配备重火力、生活物资、有指挥员、机枪手、火炮手,分工明确,射击孔极小,外窄内宽,碉堡前挖战壕,拖慢进攻方的速度。
还有一些碉堡,比如牡丹江畔遗留的这座日军碉堡,体量巨大,射孔密布,连它的顶端,排列着一圈几乎垂直的、可以向碉堡底部射击的射孔。
这意味着当攻击者突破火力封锁,携带炸药贴近碉堡试图爆破时,顶部的士兵可以通过这些射孔,轻而易举地将攻击者击毙,使之功亏一篑。
党的故事我来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党的故事我来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大家好,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
今天我要讲的红色故事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在河北省怀来县有这样一位抗日小英雄,他13岁就被选为儿童团长,15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而就是这样一位作战勇敢、机智的小少年,却是在1948年解放隆化战斗冲锋时,遭到了敌人的一座桥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阻止了解放军的进攻。
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董存瑞申请作战。
在战友的掩护下,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
桥下,他手托炸药包,大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他拉燃导火索。
一声巨响之后,敌人的碉堡被他炸的粉碎,而他也用自己年仅19岁的身躯为战友们开出了胜利通道。
同学们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骄傲!。
革命小故事:董存瑞炸碉堡
革命小故事:董存瑞炸碉堡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
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
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
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
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却换来了许许多多人民的生命,死得其所。
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与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性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感人的故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在 1948 年的解放隆化战斗中,解放军战士董存瑞为了摧毁敌人的碉堡,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 狼牙山五壮士:在 1941 年的狼牙山战斗中,八路军 5 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奋勇阻击敌人,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宋明瑞炸碉堡作文
宋明瑞炸碉堡作文
今天咱得讲讲宋明瑞炸碉堡的英勇事迹,那可真是一段超级酷的故事。
宋明瑞啊,他就是个浑身充满胆气的家伙。
在战场上,敌人的碉堡就像一个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恶魔,里面的机枪“哒哒哒”地响个不停,咱们的战士往前冲的时候被压制得死死的,就像一群被凶猛野兽拦住去路的小绵羊。
可是宋明瑞眼睛一瞪,心里想:“哼,这碉堡还能嚣张多久!”他抱起炸药包,就像抱着一个能把恶魔打倒的法宝。
他弯着腰,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飞,那感觉就像是死神在他周围跳舞,可他一点儿都不害怕。
只见他瞅准机会,像一只敏捷的小豹子一样朝着碉堡冲了过去。
敌人发现他了,碉堡里的火力更猛了,就像雨点一样朝着他打来。
宋明瑞咬着牙,心里默念:“今天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你这碉堡给炸了!”
他靠近碉堡的时候,那真是千钧一发啊。
他迅速地把炸药包放到碉堡的一个要害位置,就像一个大厨把菜精准地放到锅的最佳位置准备爆炒一样。
然后,他拉响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就像一条小火蛇在扭动。
这时候,宋明瑞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跑。
他跑的时候,那姿势虽然有些踉跄,但速度却快得像一阵风。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碉堡被炸得粉碎,就像一个被大力士一拳打散的积木城堡。
敌人在里面鬼哭狼嚎的,而咱们这边的战士们可高兴坏了,都欢呼起来,大家都把宋明瑞当成了大英雄。
宋明瑞呢,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就像个得胜归来的大侠。
这宋明瑞啊,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纯瑞炸碉堡作文
纯瑞炸碉堡作文今天咱得唠唠董存瑞这位超级英雄。
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董存瑞所在的部队遇到了一个超级大麻烦——敌人有一个碉堡,就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恶魔,从它那黑黝黝的枪眼里不断喷出火舌,好多战士都被这凶猛的火力给压制住了,冲上去的战友们一批批倒下,这情况可太危急了。
董存瑞当时心里就像有一团燃烧的火焰,他看着战友们不断地受伤牺牲,那股子血性就彻底被激发出来了。
他瞅着那个碉堡,就想着一定要把这可恶的东西给干掉。
他主动请战,眼神里透着无比的坚定,那就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他抱起炸药包,就像抱着摧毁敌人的希望之光。
可是要接近碉堡谈何容易啊,敌人的火力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但董存瑞可不管这些,他就像一只勇猛的猎豹,在枪林弹雨中左躲右闪,一点点向着碉堡靠近。
当他好不容易来到碉堡下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大难题。
碉堡的构造很奇特,没有合适的支撑点能把炸药包放好。
这时候的每一秒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因为后面是无数战友的生命在等待着他的行动。
董存瑞一咬牙,心一横,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
他用自己的身体当作支撑,托起了炸药包。
他就那么高高地站着,面对着敌人的碉堡,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大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那声音就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震得敌人都胆寒。
随着一声巨响,碉堡被炸得粉碎,敌人的火力点没了,可董存瑞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董存瑞的英勇事迹,那可不是简单的一个故事,那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他让我们知道,在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危险时,要有勇气,要有牺牲精神,要为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大家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
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就像一颗最闪亮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就想想董存瑞那英勇无畏的身影,就又有了向前冲的力量。
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传承他的精神,让这种英勇和奉献永远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董存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必须怀着敬重和感激之情纪念他的伟大壮举。
炸敌人碉堡的危险经历
巧建浮桥炸碉堡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抗战老兵方队的车辆经过天安门西观礼台时,87岁的抗战老兵董成森马上站起来,与车上的老兵们一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阅兵式。
1949年,董成森曾作为军人代表参加了盛大的新中国阅兵仪式。
保护情报巧夺赶牛鞭1928年,董成森出生于平度市南村镇前双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时母亲和弟弟被土匪掳走,父亲讨说法也被打成重伤。
小小年纪的董成森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幼小的心灵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恨死了万恶的旧社会。
七八岁时,董成森随父亲到了青岛。
父亲卖苦力,每天早出晚归,卸船装船,拉扯着董成森艰难度日。
1938年1月,日军占领青岛,原本坎坷的生活再起波澜。
“在青岛,小男孩到了12岁就得上学,上日本学,管吃管住,上完学之后就成了日本兵。
我父亲听说之后,说这不行,中国人不能当日本兵!带着我回到了老家。
”董成森说。
回到老家后,11岁的董成森先是给地主家割草,后来又到外村的杀牛坊给人放牛。
一天下午,董成森放牛经过一片青纱帐时,发现一支扛枪的队伍。
领头的说,他们是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打鬼子的队伍。
这是董成森第一次与八路军接触。
随后,他就开始给八路军送情报。
“那时候,村里有地方武装委员会,简称武委会。
到了晚上,他们就把给地主扛活的人召集到一起,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一个空场上睡觉。
他们没有枪,提着小包,也不穿军装,他们给我们讲共产党的好,有时候会给我们一些任务,让我们去送信。
”董成森说,当时家乡南村镇一带属于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的区域,这里敌我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地与敌占区犬牙交错,交通不便,军事情报更是难以传递。
董成森非常机灵,人小目标小,再加上小孩子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借助放牛、外出扛活的机会,董成森为八路军通风报信,当起了交通员,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
村子离日军的据点不远,日本兵经常出来扫荡。
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事迹
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事迹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
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 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打手榴弹! 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
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仍一阵,董存瑞再前进几步。
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点点尘土和白烟。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又向前滚了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
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织成一道火网。
董存瑞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
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
郅顺义接二连三地仍手榴弹。
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
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
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2023-11-06contents •英雄背景•英雄壮举•纪念与传承•历史意义与价值•学习与借鉴目录01英雄背景董存瑞的个人背景董存瑞,河北怀来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幼年时,父亲曾给他讲述过抗日英雄的故事,这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存瑞从小就表现出勇敢、坚毅的性格,他曾多次帮助村里抗日团体搬运物资,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010203英雄事迹概述•在1948年5月25日的隆化战斗中,为了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
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眼看总攻马上开始,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
历史背景介绍•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02英雄壮举炸碉堡任务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隆化县修建了一座碉堡,威胁到我军前方阵地的安全。
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要求消灭敌人,拔掉这个碉堡。
制定作战计划部队领导和董存瑞所在的连队领导一起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
决定采用爆破的方法炸毁碉堡,而董存瑞被选为爆破组组长。
董存瑞炸碉堡的过程董存瑞带领爆破组在敌人的炮火中前进,到达碉堡附近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
为了完成任务,董存瑞毅然决定自己抱着炸药包,冲向碉堡。
在碉堡附近,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撑,将炸药包顶在碉堡上,拉响了导火线。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英勇牺牲。
01030203纪念与传承位于河北省隆化县,是纪念董存瑞英雄事迹的重要场所,展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纪念活动每年的纪念日,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升旗仪式、宣讲报告、文艺演出等,以此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董存瑞纪念馆纪念设施与活动VS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题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大量涌现,歌颂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
多部电影、电视剧以此为题材,如《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等,生动再现了董存瑞的英雄形象和英勇事迹。
关于董存瑞爱国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 道路。
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
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打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 了上去。
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 郅顺义再仍一阵,董存瑞再前进几步。
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 点点尘土和白烟。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又向前滚了 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
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织成一道火网。
董存瑞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
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
郅顺义接二连三地仍手榴弹。
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
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呢?他想 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
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 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 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
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 了全部敌人。
名人爱国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
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 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打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
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仍一阵,董存瑞再前进几步。
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点点尘土和白烟。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又向前滚了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
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织成一道火网。
董存瑞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
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
郅顺义接二连三地仍手榴弹。
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
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
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 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建浮桥炸碉堡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抗战老兵方队的车辆经过天安门西观礼台时,87岁的抗战老兵董成森马上站起来,与车上的老兵们一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阅兵式。
1949年,董成森曾作为军人代表参加了盛大的新中国阅兵仪式。
保护情报巧夺赶牛鞭1928年,董成森出生于平度市南村镇前双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时母亲和弟弟被土匪掳走,父亲讨说法也被打成重伤。
小小年纪的董成森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幼小的心灵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恨死了万恶的旧社会。
七八岁时,董成森随父亲到了青岛。
父亲卖苦力,每天早出晚归,卸船装船,拉扯着董成森艰难度日。
1938年1月,日军占领青岛,原本坎坷的生活再起波澜。
“在青岛,小男孩到了12岁就得上学,上日本学,管吃管住,上完学之后就成了日本兵。
我父亲听说之后,说这不行,中国人不能当日本兵!带着我回到了老家。
”董成森说。
回到老家后,11岁的董成森先是给地主家割草,后来又到外村的杀牛坊给人放牛。
一天下午,董成森放牛经过一片青纱帐时,发现一支扛枪的队伍。
领头的说,他们是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打鬼子的队伍。
这是董成森第一次与八路军接触。
随后,他就开始给八路军送情报。
“那时候,村里有地方武装委员会,简称武委会。
到了晚上,他们就把给地主扛活的人召集到一起,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一个空场上睡觉。
他们没有枪,提着小包,也不穿军装,他们给我们讲共产党的好,有时候会给我们一些任务,让我们去送信。
”董成森说,当时家乡南村镇一带属于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的区域,这里敌我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地与敌占区犬牙交错,交通不便,军事情报更是难以传递。
董成森非常机灵,人小目标小,再加上小孩子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借助放牛、外出扛活的机会,董成森为八路军通风报信,当起了交通员,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
村子离日军的据点不远,日本兵经常出来扫荡。
董成森去送信,要躲避日军的搜查。
“给人放牛就牵着牛,有时候牵着其他牲口,碰见日本兵或者‘二鬼子’,他们也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因为是小孩,牵个牛,没人在意。
我就把信放在篓子里或者牛身上的小背搭子里,把信送下后再把牛牵回来,就这样送信。
”利用自己孩童的身份作掩护,董成森与敌人斗智斗勇,多次完成了送信任务。
“以前我们放牛的鞭子是用一整棵麻编的,有一次,我去送信,把信编到了鞭子里藏着。
不巧遇到了鬼子,想把我的鞭子要过去。
我灵机一动,照着牛腚打了一鞭子,牛受惊跑了。
我假装急忙撵牛去了,躲过了日军的搜查。
”董成森回忆着当年送信的经历。
还是因为放牛鞭,董成森差点惹上麻烦。
那天傍晚,交通员带着一位八路军的指挥员,将一封信交给了他,并叮嘱他,天黑以前,一定送到南村据点附近的后斜子村,交给村西的一位铁匠,千万不能落到敌人的手中。
董成森明白,八路军的队伍肯定又有重大行动了。
他将情报藏在赶牛用的鞭子杆里,赶上牛就出发了。
路上很顺利,眼看就要到后斜子村了,董成森遇到了一个非常刁钻的伪军。
那伪军吊着个三角眼,将董成森从头打量到脚,也没看出啥破绽。
最后,一把将他的鞭子夺去:“小孩子,你的鞭子挺好,给我玩两天。
”董成森上去欲夺回鞭子,就和伪军撕扯在一块,他宁肯丢了牛也不能丢了那根鞭子。
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哪是伪军的对手,伪军将鞭子高高地举在手里,董成森跳着高也够不到。
千钧一发之际,董成森猛地咬了伪军一口,那伪军恼羞成怒,将鞭杆一折两段,恶狠狠地扔在地上,那封信也掉了出来。
就在鞭杆落地的刹那间,董成森猛扑了上去,将卷成圆筒状的情报压在了身子底下,嚎啕大哭起来,嚷着要伪军赔他的鞭子。
幸好天有点黑,再加上董成森应对机智,伪军没有发现这一切,放下吊桥让他过了关卡。
董成森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了任务。
后来,武委会的工作多了,晚上有时候要跑两个地方去送信,上午有时候还要到南村日本鬼子据点附近盯着,半头晌才能去掌柜家干活。
每每这时候,董成森总说自己肚子不得劲,闹肚子了。
“时间长了,武委会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颗手榴弹。
我不敢让掌柜的知道,就藏在牛栏的土里。
其实掌柜早就知道了,他看我三天两头生病,又经常跟武装委员会的人交往,心里很明白。
他跟我说:‘伙计,你别跟着他们瞎忽忽,忽忽大了,小心让日本鬼子抓去。
我们村的人抓去了,保长可以去保出来。
你不是俺村的人,抓去了也没有人保你。
’”本来大家都觉得董成森干活实在、不偷懒,争着雇他。
可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二上工前,没有人家敢雇佣董成森了。
遭遇战第一次负伤找不到雇主,就没有饭吃。
董成森跟父亲说,要去当兵。
“我爹同意我去当兵,因为我爹对共产党的兵有好感。
”董成森说,“穷家富路,我爹给了我20块钱,让我去找区中队。
区中队很难找,今天在这个村,明天过去就找不到了。
第一次我晚上走了20多里路没找到,到白天又四处打听,终于找到队伍了。
“董成森很高兴,伙房给他做了饭,队长和一个副排长出去商量。
“研究回来,他们说我太小,让我回家再住一年,明年再来。
我坚决不同意。
他们问我:‘你这么小,给你枪你敢拿?’我说,我在武委会就发过手榴弹,摸过枪,当然敢啦。
我拿过枪摆弄了一下,他们一看还行呢,就把我留下了。
”就这样,1944年2月,董成森正式参军入伍,成为南海军分区兰底区中队的一名战士。
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董成森负了伤。
1944年五六月间,董成森所在的区中队与正在扫荡的日军遭遇了。
“那时候我们区中队住在杨家丘,那天指导员与通信员去赶吴家口集了,走了不一会儿,有老百姓跑来告诉我们,日本鬼子要来了,他们已经把集给炸了!”听说日本鬼子要来了,老百姓赶紧往外跑。
董成森却没有感觉是多大的事,因为在他们村口安排了岗哨,发现问题会及时报警的。
“我们在驻地三等两等,也不见指导员和通信员回来,转眼间,十几个日本骑兵就把村子包围了。
”必须要撤退了,再不走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区中队决定从敌军兵力较弱的村子西南角撤出来。
“那一拨敌人有三百多人,我们才七八个人,只能是边打边跑,日本鬼子的骑兵追着我们蹿过来蹿过去。
”董成森说,他知道骑兵最怕手榴弹,“一个手榴弹扔过去,鬼子骑兵连人带马被当场炸死。
后面的鬼子骑兵见势不妙,勒马掉头。
”董成森和战友趁机突出重围。
“我们就这样一路跑到大栏村的河边,到了河沿鬼子就不撵了,按兵不动。
因为天黑了,鬼子不喜欢打夜仗,怕不熟悉地形会吃亏。
恰好,我们这时候在河边遇到了胶高支队,他们也是被日本鬼子从南边撵过来的。
我们商量好分头打,胶高支队顺着河往东打,我们往西打,这样终于甩开了日本鬼子。
”董成森和战友顺着河东下到了吴家口,当地老百姓说,有两个八路在河边牺牲了。
董成森他们这才知道,指导员和通信员已经在这里牺牲了。
原来,鬼子炸吴家口集的时候,指导员他们并不知道,走到村口,才看见日本兵,他们只好下了河,隐蔽起来。
看到日本骑兵到眼前了,便用手枪、手榴弹打,就这样一直战斗到最后,壮烈牺牲。
终于安全了,董成森无力地倒在地上,战斗中他早已受了伤。
“我被打中了腿部,弹头在肉里炸了,裤子也破了,跑的时候一路提着裤子跑,回去之后在医院待了两个月。
”董成森说着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伤疤。
巧建浮桥炸碉堡自1938年春,日本人进驻兰底,常设兰底据点,储存了大量弹药。
1944年7月,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和南海军分区一、三营集结,欲拔掉兰底据点这颗“眼中钉”。
“兰底是我们攻打的最早的日军据点,因为它的战略位置比较重要。
”董成森说,攻打兰底的战斗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可以说是一场伏击战,也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
“在打仗之前,我们就采用喊话的方式教育汉奸队,瓦解他们的心理防线。
常喊的口号是:中国人都有中国心,不能当汉奸!”“第一次是伏击战。
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在汉奸队白天出操的操场埋伏好。
早上,他们出操跑步以后,往往要听汉奸队的头头儿冷官荣训话,我们就想趁他们没有防备时突袭。
可是,在汉奸队出完早操休息调整的时候,一个士兵到草垛后面解手,不巧看到了我们,没解手就边喊边往回跑,我们没办法只能提前开火。
”面对着比自己多数倍的敌人,硬碰硬是肯定行不通的。
“我们这次去的人少,正面交锋肯定是打不过,但是他们跑操把枪都放到了一边,我们把枪一划拉,抱着枪就跑了。
我们缴获了200多支枪,还打死了汉奸队的一个营长。
”董成森得意地说。
第二次正式攻打兰底据点之前,八路军再一次喊话汉奸:“我们要进攻了,我们的目的是打日本人,你们要跟日本鬼子撇清关系!”“教育喊话倒不是为了让他们直接投降,我们也会告诉他们哪天就要开始打了,我们是希望他们听了我们的喊话,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他们摆摆样子不要开枪,毕竟那些汉奸也都是中国人,家属还在农村。
对于他们的家属,我们也做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规劝那些做了汉奸的人。
”董成森说。
因为是新集结的队伍,配合尚不默契,以冷官荣为首的汉奸又拼死固守兰底据点,所以头一天晚上的攻打并没有成功。
董成森回忆说:“头一天晚上战斗很残酷,我们牺牲了二三百人。
我们为过壕沟做的桥,还有爬炮楼的梯子,全都被打得破破烂烂,用不了了。
”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安排分配任务后,第二天晚上,攻打兰底据点的战斗再次打响。
炸鬼子的碉堡必须要过壕沟,由于壕沟水深沟宽,我军负责爆破的战士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在壕沟以外,不能前进。
我参战部队的重点火力不能前移,形不成有效的支援。
已经是一名重机枪手的董成森向连长建议,利用夜色掩护,尽快修一座浮桥,将重机枪阵地前移到敌人的外围,这样,敌人的火力点就在我们的射程之内了。
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这时候,我之前在教导队学的测量方法就派上了大用场。
要建浮桥,首先得测量桥的宽窄,我用有坠的线撇过去,线多长桥多长。
”董成森骄傲地笑着说,“就这样用木头架起来浮桥,有五米来长。
”浮桥修好了,接下来就是去炸碉堡了。
董成森在机枪班,负责掩护战友送炸药包过桥。
董成森和战友们轮番冲锋,坚决突击,终于将重机枪阵地设在了敌人的鼻子底下。
攻击部队总攻开始,董成森的重机枪发出了吼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点。
敌人使用了小钢炮,妄图摧毁董成森的重机枪阵地。
但董成森选的射击位置,是便于自己射击而敌人又打不到的一个死角,敌人的小钢炮成了废铁。
待敌人的炮击完毕,派出一群敢死队时,董成森的机枪又发出了“怒吼”。
当时非常惨烈,董成森回忆:“有的炸药包一次到不了对面的炮楼,一个人跑着送,没几步就被敌人打倒了;第二个人就马上跑过去,抱着炸药包继续往前送。
就这样一个倒下去一个接上来,徒手送炸药。
”最后终于引爆了炸药,成功解放了兰底。
这场战斗毙伤伪军386名,缴获轻机枪6挺、小钢炮1门、长短枪150支、子弹5000余发、手榴弹250枚。
冷官荣率部夺路逃往平度城。
此战,董成森荣立三等功。
两次参加大阅兵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妄图霸占胜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