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自主学习
完成
导学案
关于新闻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亲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本篇文章属于这种。
2、新闻的特点(要求):
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
4、依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句。
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流淌。
把所有的____都抛掉,让______________。
把所有的____都抛Biblioteka ,让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课题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196907050619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第1课时
主备人
吕贤长
教研组长
分管领导
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2、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1、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2、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学习难点
掌握新闻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3、新闻的结构:
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前三个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4、消息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
导语:
主体:
2、按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的内容
申奥成功是哪一年

申奥成功是哪一年申奥,全称为申请举办奥运会,是指一个城市或国家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提出举办奥运会的申请。
而申奥成功,指的是最终通过评选并获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格。
自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开始,众多国家和城市相继申请举办奥运会,然而只有极少数成功。
本文将探讨申奥成功的年份,回顾一些标志性的申奥成功事件。
迄今为止,申奥成功的年份不尽相同,每一届申办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突出表现。
下面将列举几个重要的申奥成功年份,以展示这些年份的申奥成功事件对于当地以及全球体育界的意义。
首先,2001年是中国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年份。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的投票结果宣布,北京成功赢得了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格,成为亚洲首次主办这一盛事的城市。
这个消息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凡,意味着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力的提升。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也为当地经济、旅游业等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样令人难忘的是1993年,悉尼成功申办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年份。
这是澳大利亚首次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悉尼成为第一个在南半球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这个胜利不仅体现了澳大利亚作为体育强国的能力,同时也为整个南半球地区带来了盛会和经济效益。
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澳大利亚的旅游业和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国家走向国际体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1988年是在申陆麦奥成功举办威尔斯第五届夏季奥运会的重要年份。
陆麦奥是该届夏季奥运会的最终获胜城市,这也是韩国迄今为止举办的唯一一届奥运会。
韩国成功申奥,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振兴和发展机遇。
这届奥运会被认为是经济、科技和体育方面的重大成功,深深影响了国家和全球体育发展。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1984年洛杉矶成功申办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年份。
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历史上最具商业化特色的一届奥运会,也是第一个不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奥运会。
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资料)

文字材料一、回顾中国申奥史:2008圆梦北京2022激情冬奥2015-07-31 18:11:14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丁洁帅国际在线专稿:北京时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北京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回顾过往中国申奥之路,不免让人感觉百感交集。
时间:1993年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通报了北京的申请。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
那是中国第一次迈出申办奥运会的步伐,当时的申奥口号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不过在1993年9月23日国际奥委会的蒙特卡洛全会上,北京以2票之差败给澳大利亚的悉尼,与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擦肩而过。
时间:2001年经过5年的考虑,1998年北京第二次提出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00年6月1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这一次北京的申奥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
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初步筛选,在2000年8月28日,北京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一起,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候选城市。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是一个曾经让无数国人激动不已的日子,随着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名字,全国沸腾了,40多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狂欢,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时间:2002年哈尔滨曾经成为中国首个申办冬奥会的城市,2002年哈尔滨正式向国际奥委会发送了申办2010年冬奥会的申请。
不过在2002年8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投票中,哈尔滨和西班牙的哈卡、波黑的萨拉热窝首轮即告出局。
哈尔滨和长春此后还曾经考虑过申请2018年冬奥会,不过都没有正式提出申办。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09届高考政治备考: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一、【背景材料】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1、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提出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是指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
“科技奥运”指的是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举办以界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
“人文奥运”是指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主题:和谐之旅;接力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2008北京迎奥运全民动员口号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这个主题口号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我们每一个市民都是筹办奥运、参与奥运的主体;第二,广泛参与是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一大特点,让广大群众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得益奥运;第三,突出“奥运”惠及人民的活动主旨。
2、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
中国首都、千年古都,北京此次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文特点。
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在北京交流和发展。
千百年来遗留下来文物古迹,长久沉淀下来北京风俗,以及中国百姓的思想,将习以为常的东西以独特方式展现出来,促进中国文化内涵,产业的不断发展;奥运会对北京,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将有不可估量的作各方面的投资中将超过百亿美元。
全部用于与奥运会有关的建设和服务中。
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税收的增加。
计奥运会将影响到交通、电信、服装加工、邮政保险、食品和医疗等多方面,在北京更将涉及到几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关注奥运也就是关注北京今后各行各业的发展。
大规模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
满足奥运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要。
年客运量达到17.4亿人次。
3、2008年1月28日,北京奥运会一大标志性建筑,被人们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展示。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始于2001年7月13日,当时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成功申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也是亚洲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
在筹备过程中,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工作。
其中包括建设了新的体育场馆,如鸟巢和水立方,以及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
这些工作不仅为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保障,也为北京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开幕式在鸟巢举行,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成就。
开幕式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在各个项目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中国代表团在这次奥运会上表现出色,共获得了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
除了比赛本身,北京奥运会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奥运文化节、奥运青年营等,展示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友好形象。
总的来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它也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全民健身的热情。
北京相关的课文

<我们成功了>二上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北京>二上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
立交桥的四围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
站在高处一看,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
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北京亮起来了>二下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
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街道上,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长城四上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

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 17:55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正式宣布2020年冬奥会由瑞士洛桑举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由中国北京举办。
这次申办成功,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张家口也是第一个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2001年 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在此之前,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以及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兴奋剂、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
2001年 7月12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著名的大剧院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开幕。
随后他向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颁发了俄罗斯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萨马兰奇也充满感情地回顾了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来的工作历程。
来俄罗斯参加本次全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李岚清也出席了开幕式。
同日中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京奥申委代表团按照以往抽签顺序排在大阪、巴黎、多伦多之后第四个出场。
2001年 7月10日国务院副李岚清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二次全体会议。
随同李岚清一同前往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和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等。
2001年7月9日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在市政府会见了北京市市长刘淇。
卢日科夫向中国客人介绍了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的筹备情况,双方还就加强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文化和经贸合作交换了意见。
同日,在莫斯科世贸会议中心,北京代表团首先把展台搭建起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在五城展台搭建现场,第一轮宣传大战开始了。
宣布2008年申奥成功是哪一天

宣布2008年申奥成功是哪一天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权。
申奥成功日期: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兴奋、激动和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一次公平、公正和历史性的抉择。
7月13日,莫斯科当地时间18时15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重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
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经过委员不记名投票,悬念到第二轮后终于被揭开。
第二次申办奥运会的北京,面对强大对手的挑战,以高水平的申办工作和泱泱大国的实力,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奥林匹克圣火7年后将在中国点燃!这将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第一次。
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公关策略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公关策略第29届奥运会北京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非常荣幸应邀出席200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也感谢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评审委员会将北京奥申委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评选为"2000-2001年度中国杰出公关大奖(特别奖)",众所周知,在中国政府和全体人民的支持下,承蒙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界人士的信赖,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北京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梦想。
回顾这段不平常的申办历程,我们感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申办的过程就是一个特殊的公关过程。
因为,我们参加申办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举办权,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取得大多数国际奥委会委员对我们的的信任和支持,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让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
一、北京申奥面临的新情况首先,对手城市多且竞争力强。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近20年间的蓬勃发展,参与申办的城市越来越多,围绕举办权展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次申办2008奥运会的城市有10个之多,其中加拿大的多伦多、法国的巴黎、日本大阪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因此申办一开始,我们就面临着一场与诸多强手的较量。
其次,新的申办规则增加了委员直接了解北京的难度。
从1999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在内部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定了新的申办规则和程序。
新规则概括起来是"9个不准",如不允许委员与申办城市进行互访;除国际奥委会组织的活动外,不允许委员与城市就申办问题进行接触;不允许互赠礼品等。
第三,自上次申办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半以上的委员没有来过中国,对我们的实际情况缺乏起码的了解。
如悉尼奥运会后新增加的11个运动员委员都是"生面孔",彼此的接触和了解不多。
这三个新情况形成了我们在申办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然而,与其他城市综合比较,北京也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北京喜获2008年奥

关于奥运会
具有欧洲文明发源地之称的古 代希腊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 发祥地。
在希腊首都雅典西南面,在湍急 的阿尔菲斯河和克拉德河交界处的 奥林匹亚“圣地“,就是古代奥林
匹 克运动会的会址。古代奥运会起源 于宗教庆典活动,以奥林匹克山而 命名。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 年,古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次,共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明确:
1、何振梁噙著泪水飞度翩翩向支持中国的朋友表示感谢
2.奥委会委员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并祝福
3.刘淇珍藏签字钢笔
4.郎平高兴
小组合作分析
1、文章标题分正副标题,你从正标题读出哪些信息? ——正标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字贯穿全文。
2、副标题使用具体数字有何作用? ——副标题,用具体数字突出得票数多。 体现自豪之情。
分析主体
• 这篇新闻的主体展开分析了哪几方面的内 容?如何为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第 3 段: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 第 4、5 段: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 第6-11段:报道了中国人和国际体育届人士
的反应。
从上述可以看出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按 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时间先后、事情发展顺序
反馈检测.拓展提高
3、电头:“新华社莫斯科7月13 日电”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了这个消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说明是真 实的。“7月13日电”反映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 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 的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
齐读导语部分,感受消息语言简明的特点。 感受中国举办奥与会的众望所归。
单兵作战后再团结协作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神州大地 沸腾无比。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 无不为之泪下。记者在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祖国,迅 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 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北京成功申奥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国际大公关——北京成功申奥北京申奥成功不只是一个城市的胜利,一个国家的胜利,一个民族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国策划人对世界发出的一声宣言:中国也具有世界气魄的公关策划家,北京中奥的历程是一场全中国人一起参加的比赛,在比赛进程中,有欢欣,有悲伤,有挫折,但最终中国人赢得了这场比赛。
我们回望这次让人牵肠挂肚的申奥历程,看到的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工程。
1.背景早在1978年,萨马兰奇先生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第6届全运会时,就曾建议中国申办1988年奥运会,但当时中国申办奥运的时机尚不成熟。
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掀起了亿万人民心向奥运的热潮。
1991年2月22日,北京市向中国奥申委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同年4月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2月4日向国际奥委会呈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
1993年1月11日,北京正式向国际奥委会呈交了《申办报告》。
3月,国际奥委会一行12人在北京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
临走时留下一句“祝你们好运”。
但是萨马兰奇先生对北京的祝愿并没有成为现实,9月24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30分,最后一轮投票中,悉尼和北京的得票数为45和43,北京以2票之差落选,由悉尼获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
2.现状时隔八年,北京再次提出申办奥运会。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的是更有凝聚力的中国心、中国情,社会各界都对我国这次申奥充满信心。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国奥申委递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从此拉开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序幕。
此后。
北京开始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展开申奥行动。
3.调查与策划(1)形象与口号:1999年9月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们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大幕正式拉开。
在奥申委成立大会上,奥中委开始向全国征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整体形象和口号的设计方案。
2008年奥运会画卷的资料

2008年奥运会画卷的资料
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届奥运会被誉为中国的“世纪盛会”。
北京奥运会的画卷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画卷展现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开幕式上的大型舞台和制作精良的表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
尤为令人难忘的是,著名女孩杨舒婷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了《歌唱祖国》。
中国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形象使整个开幕式变得壮观而难以忘怀。
在比赛场地方面,中国建造了许多世界级的新场馆,包括鸟巢、水立方和国家游泳中心。
这些现代化的场馆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建筑实力,也为运动员提供了卓越的竞技环境。
中国特色的装饰和设计使这些场馆成为开赛以来的焦点之一。
北京奥运会期间,运动员们展示了出色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争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比赛。
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在奖牌榜上名列第一,这使中国成为自1904年以来第一次以金牌数量领先的国家。
除了竞技项目,奥运村也是一个亮点。
这个奥运村为全球各地的运动员提供了一流的住宿和休息设施,展示了中国的热情好客。
运动员们在村里结交了许多朋友,增进了友谊和理解。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实力和独特魅力。
这届奥运会画卷上的每一页都展现了中国的多样性和活力,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08申奥历程

北京08申奥历程
1998年11⽉,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1998年11⽉25⽇,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1999年4⽉7⽇,国际奥委会正式接受北京的申请。
1999年9⽉6⽇,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组成。
2000年2⽉1⽇,确定了奥申会徽和奥申⼝号,奥申⽹站正式开通。
奥申⼝号为:新北京、新奥运(英⽂为New Beijing,Great Olympics)。
2000年5⽉27⽇上午,在王府井⼯美⼤厦⽴起申奥倒计时牌。
2000年6⽉19⽇,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
2000年8⽉28⽇19时39分,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
2000年9⽉8⽇,奥申委考察团从前往悉尼,宣传“新北京、新奥运”。
2000年9⽉9⽇,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上报的带有英⽂候选城市
(CandidateCity)字样和国际奥委会五环标志的会徽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
2000年9⽉13⽇,国际奥委会第111次会议进⾏了新委员的选举。
12⽉上旬,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雅典,在国际举重联合会代表⼤会期间设置展台,进⾏申奥陈述。
2001年1⽉17⽇,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
2001年5⽉15⽇,国际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官员⽹站上公布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北京为三个领先城市之⼀。
2001年7⽉13⽇,国际奥委会第112届全体会议投票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同⼀个世界同⼀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中国奥运会的发展历程

中国奥运的发展历程最早的中国奥运参与可以追溯到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中,中国选手未能获得突出的成绩。
此后,中国奥运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奥运才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体育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之一。
1951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奥委会,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然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奥运事业再次陷入低谷。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体育的热爱和重视从未减弱。
在七十年代,中国体育开始逐渐复苏,并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中国选手首次获得了多项金牌,并在奥运会历史上崭露头角。
1984年后,中国奥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了体育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水平。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再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个项目夺得金牌。
进入21世纪,中国奥运事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到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中国政府投入巨大的资源和精力,进行场馆建设、运动员训练和赛事筹备工作。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展现了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实力和魅力。
中国奥运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更多中国人对体育的热情和参与度。
中国政府提出了“体育强国”战略,将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国体育项目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选手在国际奥运赛场上屡创佳绩。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再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项项目夺得金牌。
这一成绩再次证明了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未来,中国奥运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体育教育的普及程度,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
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国际奥运事务,推动奥运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
对于北京,这是一项重大的荣誉,也是对中国近几十年来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
这是中国在奥运史上第二次获得奥运主办权,并成为第一次在亚洲举办奥运会,也是一次件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为什么北京能够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首先,北京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广泛的经济实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一直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和城市设施,如北京国际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天安门广场和北京鸟巢体育馆等大型项目。
这些设施是让北京面向世界,承办国际大型赛事的基础。
其次,北京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经验。
北京一直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推手,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经验,如全国性别别、种类别、年龄别体育比赛,大型运动会、亚运会等比赛的承办经验,以及大量的体育文化和人才资源。
这些条件是北京成功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基础。
最后,北京拥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体制。
在申奥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申办计划和组织方案,并成立了由政府和体育界领导掌管的申奥委员会,领导实施申办工作。
此外,北京市还向世界各地派遣了大量的宣传队伍,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和宣传申办的理由。
北京成功获得奥运主办权的历程自1993年在莫斯科成立申奥组委会开始,前后历时8年,共申办4次,北京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在此期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同时努力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打造国际舞台下的优良形象。
3次申办都未成功,但北京决心坚定,不断提高申办技能。
在2001年的伊甸园水晶宫,2008奥运会庄严宣布北京胜利。
八年级语文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第二单元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基本特点,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重点)2.掌握新闻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难点)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指导】导言设境、启发引导、勾画圈点、讨论法、师生互动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播放音乐,《北京欢迎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奥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八年艰难的申奥历程。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回顾那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解消息的特点与结构,并品味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知识卡片1.关于“新闻”(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本篇文章属于后者。
(2)新闻的特点(要求):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
(3)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4)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①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②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一段话(不一定只是第一段),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④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⑤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
(5)消息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知识板块二字词积累2.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度翩.翩(piān)淘汰.(tài)赢.得(yíng)流淌.(tǎng)水泄.不通(xiè) 矜.持(jīn) 抛.掉(pāo) 噙.住(qín)3.解释词语。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严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北京!
其中日本的大阪在第一轮中被淘汰,北京获得44票,距离获胜所需的52票只差8票。
在第二轮投票中,候选城市只剩下北京、巴黎、多伦多和伊斯坦布尔四个城市,最终北京以56票压倒性优势胜出。
第二轮多伦多得22票,巴黎得到18票。
本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是从北京时间13点(当地时间上午9点)开始举行的。
随后5个申办城市进行了最后的陈述,依次顺序是日本的大阪、法国的巴黎、加拿大的多伦多、中国的北京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北京市是于1999年11月25日向中国奥委会提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
中国奥委会在2000年1月6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决定批准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
北京市市长刘淇和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2000年4月7日正式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报告。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1.消息的结构 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五个部分。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 阐释。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消息的特点 真、短、快、新:“真”即真实可
靠;“短”指篇幅短小;“快”指报 道迅速及时;“新”指最近发生,内容 新鲜,形式活泼。
竞争对手:多伦多、伊斯坦布尔、 巴黎、大阪。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说:“北 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 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 “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 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 会。”
这则消息有正副两个标题。这两个标 题分别有什么作用?饱含怎样的感情?
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
权,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贯穿全文。
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突
出得票数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语内容, 不超过50个字。(要求包含何人、何 时、何地、何事四个要素。)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 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3.消息的要素
消息一般有事件(何事)、当事 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 (何地)、原因(何因)和如何发生 (如何)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 或“六何”。
速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
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 有哪几个竞争对手?
2001年7月13日 莫斯科世界贸易 中心
(2)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消息第4、5段 用确凿的数据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 北京战胜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正义、强盛、 进步的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广泛的支持。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丼办权
——正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 “喜”字贯穿全文。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副题,用具体数字突出 得票数多。 体现豪情满怀。
分析导语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2 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 争对手?
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112次会议. 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大阪.
自研自探
1、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文重点字词 3、朗读课文,根据新闻文体 划分结构。分析导语。
展示一
了解新闻相关信息
新闻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 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 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 等)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 活进行报道。
•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社论)、报告文学等。
这只笔见证了申奥成功这个具有 历史意义的时刻,见证了北京的发 展和进步.也表现了他十分珍视中 国人民为支持奥运所做的努力!
思考:
办 奥运会了!”一句中的“该” 字 赋有怎样的内涵? 蕴含着梦想成真后的 激动与喜悦,作为中国人 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 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第8段中“该轮到北京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的 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 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人 民无比振奋的心情。
在希腊首都雅典西南面,在湍急 的阿尔菲斯河和克拉德河交界处的 奥林匹亚“圣地“,就是古代奥林 匹 克运动会的会址。古代奥运会起源 于宗教庆典活动,以奥林匹克山而 命名。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 年,古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次,共
•
1984年7月29日,对亍所有关注中国 关心奥运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特别的日 子,许海峰以566环的优异成绩摘取了 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实现 了我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萨马 兰奇亲自为他颁奖,并说:“这是中 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我为能够 亲自将这块金牌授给你们而感到荣 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把握舆论,赢得各方支持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
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
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
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
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
”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
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
”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
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结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
挪威籍国际
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
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
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
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
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近13亿人口和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
”“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各国媒体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新闻报道自由。
”
2001年4月4日,是申奥揭晓倒计时100天,北京奥申委提出了4月4日为全国支持北京申奥统一行动日的倡议。
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积极响应,申奥热潮风起云涌。
5月8日,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联合委员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以“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6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台北田协共同举办了“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
6月23日,美国西部华人在雄伟的居庸关举办了祝北京申奥
成功的“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
所有这些都是加强内部公共关系行为的体现。
2001年6月12日,北京奥申委派代表参加了在肯尼亚举行的非洲国家奥委会联合会第9次大会。
6月23日晚上,古老的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全世界都为这种中西文化合璧之美而赞叹,这是一个难眠的“6.23'’奥林匹克之夜。
作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申奥代表团顾问的何振梁,从2001年2月以来的5个多月里,他就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
有这些都是为发展外部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更要让人家看”。
为此,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
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 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
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7月13日北京申奥团陈述报告一结束,立刻就有各国奥委会委员轮番提问,涉及环境、场地、语言、运动设施、反兴奋剂、交通、资金盈余等问题。
代表团成员用英语一一作答,列出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
正如北京申
奥代表团助理所说:“提问多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北京特别关注,很想知道详细情况。
”
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与众不同。
它包含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坚实的保证,二是明确的优势,三是调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情感。
在看似平淡中隐含着“玄机”,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朴实和实在。
难怪美籍国际奥委会委员德弗朗茨女士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
”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2001年7月13曰,北京申奥代表团第一个出场陈述的李岚清副总理庄严承诺;“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
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这不仅增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北京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信心,而且激发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的好感和敬意。
这为中国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任何组织的发展和成功都有赖于良好的公众环境,都需要得到公众和舆论的认可和支持。
北京奥申委秘书长在申奥投票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的六点理由:第一,北京市民对申办的支持率达到95%,北京奥运会的确代表“人文奥运”;第二,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参与到文化与体育交流中,渴望成为国际体育大家庭中
的一员……北京在申奥投票第二轮就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中很多票源来自亚非拉国家。
因为中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这些国家中的部分国家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承诺用奥运会所得来发展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这些国家虽然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却享有平等投票权。
中国奥申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这些国家的成员们大为感动,所以支持北京申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正由于中国有这种良好的公众关系,才确保了北京申奥的成功。
社会组织往往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中达到双向的信息传递。
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把北京辉煌的,成就、迷人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中至少有一半未来过中国,该片除了从运动员、运动会角度展现外,还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来展示北京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满足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对北京浓厚的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对中国、对北京更加了解,更为中国、北京的变化所惊叹,深深地被中国、被北京所吸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正如澳大利亚籍国际奥委会委员高斯帕说:“和中国申办2删年奥运会相比,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种变化将会带动体育的发展。
”高斯帕毫不讳言自己的一
票投给了北京。
请运用所学公共关系知识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提示:
◆相关知识链接: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运作公共关系活动,必须首先明确公关主体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公关主体即使是面对同一类公众,其运作方式也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
如对于顾客公众,政府、医院、商店、银行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也应该不同,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的
◇公众:是社会组织的公关工作对象,它是与社会组织的利
益和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
运作公共关系,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对象,研究其认知发展的规律,以便为科学的公关策划奠定基础
◇传播:是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是组织在明确传播
目的、对公众有确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设计的。
组织形象塑造、公众关系的协调都要通过运用沟通的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