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服行业的几点分析和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居服行业的几点分析和思路

商业实战2008-12-30 23:12 阅读33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行业现状分析

2002年,家居服概念真正进入中国,在这6年里,家居服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备受瞩目,家居服可能成为内衣行业最后一块巨大且发展迅猛的蛋糕。从国内诸多专业家居服品牌和内衣品牌相继投入市场可以看出,这个行业正成为香饽饽,尽管这个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家居服企业类型及特点

从市场的整体看,家居服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由家居服专业制造企业、内衣制造企业、贴牌等组成。

家居服专业制造企业,大多集中在潮汕、江浙、山东等地,除少数一二线品牌外,大部分企业处于行业处于二、三线之间,不管是产品、运作手法、营销策略,如出一辙,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市场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以峡山、两英等家居服制造企业为例,一方面,实力强大的二线品牌好像遥不可及,后面又有一批以流沙为代表的低价产品在穷追猛打,可以说,目前的市场形式比较严峻,市场处于价格战和优胜劣汰的阶段。

内衣制造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内衣在7、8年的发展中早就了一大批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国内外市场,已经积累了强大的生产能力、资金实力和渠道优势,特别是一二线的内衣品牌,基本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零售网络,拥有成熟且完善的专卖网络运营体系。它们切入家居服行业,不仅仅看好家居服行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具备的优势,是其他企业无法短时间内模仿或复制的,这样就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目前如安莉芳、嘉利诗、紫秀等品牌均切入家居服行业,但规模还没有放大,且价位偏高。

贴牌,一般由实力较强的经销商创建品牌,利用其强大的区域网络控制能力,能在区域市场形成稳定的销量,且距离市场最近,在品牌培育和市场管理方面能做的更加细致,但贴牌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营销和品质管理能力,这种类型有可能成为实力较强的经销商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另外一种类型是行业专业人士为主导,因在工作中积累不少客户关系,利用其厂、渠道等资源进行贴牌,这种方式优势在于起点低、投入少,如果做好市场的跟进和管理,潜力不容小觑。

行业特点

家居服企业整体品牌意识不浓,或者说由于家居服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尚没有很多企业重视品牌,大多数企业依靠大流通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于是,整个行业面临着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服务同质化等问题,除了个别品牌进入市场较早,或者较早在产品和定位上做了区隔,而大多数品牌没有定位和特点。可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比拼,更多的是依靠经销商

的实力,而非品牌价值。这样无形提高了市场对价格、营销政策的敏感度,遇到激烈竞争时,容易引发价格战。这种状况,对于位于中间层次的企业和品牌而言,是难以摆脱并提升品牌层次和价值,难以追上并超越二线品牌,甚至有可能被低价产品超越。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家居服市场,处于中间位置的家居服品牌如何脱颖而出,赶超在渠道上领先的一、二线内衣企业,唯有在渠道上下功夫,才有机会,并且利用渠道作为市场区隔,才能阻挡中游乃至下游企业的追击。

通过以上分析,本人认为,中游企业在面临同质化严重和价格战威胁的时候,唯有向一二线内衣品牌学习,建立优势渠道,结合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才是获胜的关键。

家居服企业运作的共性

大多数家居服品牌它们的市场战略和战术,都比较接近。康妮雅、可可儿等品牌是家居服品牌中走在前面的,它们的渠道以商场为主,且产品款式、面料等足以支撑在商场的销售,所以它们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并在区域市场得以稳健发展。这几个品牌与大多数品牌距离已经拉大,暂时不做分析。而象紫秀等内衣品牌,为丰富产品线而生产家居服,依靠自有的内衣网络进行销售,亦不在分析范围内。

众多二三线品牌,是从睡衣开始做起,并在国内主要批发市场形成客户网络,相信峡山、潮阳、流沙等地的家居服企业,都走这条路。发展到如今,有些品牌随着经销商的实力、产品质量和口碑等因素,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现在,它们仍依靠省代、市代进行销售,利用代理商的做法和渠道优势推广产品。每年两次的订货会、一两个营销人员的客户拜访,平时的客情维护由跟单人员负责,了解客户库存情况,整体做法过于粗放,不利于服务客户和了解市场,基本没有细致的渠道管理体系。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生产计划没有科学的数据依据;根据订货会的订单进行生产,可能就会出现热销产品不够卖,滞销产品积压库存(可能还有供应商等其他问题造成);季中厂家的低价清货,清理滞销产品,会损害了厂家的毛利,更影响了市场销售或经销商的积极性;每季的产品设计,很多是靠经验去判断产品款式、面料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而没有科学的数据作为决策参考,导致行业产品同质化、定位模糊等问题产生。因此,如果想在众多企业或品牌中脱颖而出,靠产品、网络等原有的优势,是无法做到的,而是应该结合市场实际,重新调整市场战略,重新确立市场核心竞争力。

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我归纳的症结是,厂家距离零售太远。如果厂家能够收集零售渠道的信息,那么就可以依据数据作出促销等有利于市场运作的政策,避免在季中低价清货;如果厂家能通过零售渠道收集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在设计时就不会单纯依靠经验判断,也能清晰品牌定位;如果厂家能及时、随时掌握零售渠道的进销存情况,就能预判畅销款与滞销款,能更好管理库存和制定生产计划;如果厂家能了解零售店各品牌销售情况,就有利于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战略,等等。因此,提升渠道核心竞争力的要点,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渠道管理体系,而渠道管理的核心,就在于零售渠道的管理,包括如何提升零售渠道业绩。

在行业大多数企业未着手建立渠道管理体系之时,如果能成功切入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我相信,这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优势。

中间渠道现状

中间渠道是指企业到零售店之间的渠道,包括省代、市代等。目前渠道可谓各显神通,其中南方市场较为成熟,不仅有内衣和成衣行业作为参照,更有些经销商借鉴了其他行业的做法,相对而言,南方市场渠道的运作种类更为丰富,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中间渠道类型和特点

“坐商”,传统的经销商做法,在批发市场找处店面,代理几个甚至十几个品牌,由零售客户或二级代理上门点货。其有点在于切入行业较早,积累了客户和厂家资源;对行业及传统产品非常熟悉,在市场拥有较好的人脉。缺点在于服务不够系统,对市场敏感度不强,在如今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无法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与零售终端距离较远,市场和渠道管理不够细致,无法为厂家提高足够价值的信息;做法欠缺系统,且不够先进,容易被改进服务和做法的经销商超越,失去原有市场基础。在如今这个供远远大于求的市场环境,这种做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中不乏些具有良好前瞻性的经销商正在逐步转变。

“行商”,是传统经销商发展起来的,其做法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几个品牌,将精力集中在代理品牌上,并注重产品种类及风格的搭配,最常见的就是家居服和大内衣、内衣的搭配,形成较好的产品结构。在经营上,成立营销队伍,主动拜访终端和二级客户,并提供退换、品牌宣导、市场信息收集等服务。这类做法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且对品牌的培育和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类经销商往往能在市场迅速发展,且能配合品牌形象推广等工作,但这类经销商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不很熟悉品牌和产品。家居服行业有别于内衣,款式几乎每季一换,特别是定位为时尚的品牌,传统的睡衣寿命会长些。经销商没有厂家那么了解产品的设计风格和特点,在向下级客户推荐时无法引导。其次,经销商的业务队伍很多是由推销能力很强的人员组成,他们能将产品挂上货架,但却无法给客户提供诸如店内陈列、人员培训、卖点介绍、语言设计等关乎客户销售业绩提升的服务,这些细节将会影响到品牌的销售成绩,于是市场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产品合适市场,那么卖的就很好,而不适合,那销售就会降下来,品牌容易陷入价格战。也就是说,这种经销商虽然能保证渠道的优势,但却无法帮助企业和品牌提升。

第三种做法,是代理商切入零售,即在大流通的基础上,开设自营零售,并向连锁、加盟的发展发展。这类做法的优势在于,他们参与零售,更接近消费者,知道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消费者之间的需求,能为厂家产品变革、品牌定位带来具决策价值的信息。另外,在品牌推广和培育方面,这种做法更加直接,并能在区域市场建立有效的消费忠诚,对于品牌的提升作用较大。弱点在于这种做法容易使品牌定位模糊,即零售与大流通同时开展,虽可以把握销量与品牌发展的平衡,但容易造成两种类型相互竞争,会造成消费者认知的模糊,对零售价格管理也会成为一种弊端。

第四种做法,是零售连锁企业切入批发业务。一些零售巨头发展起来后,即在原有的零售系统的支撑下,开始切入批发市场,这种经销商拥有足够强大的零售体系,在某个区域市场拥有自营店和加盟店,他们熟悉产品、品牌,能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其零售体系拥有足够的销货能力,利用这种优势,他们向厂家争取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向那些与自营店或加盟店没有冲突的零售网点供货,成为某品牌代理商。这种做法,相信是对品牌发展和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