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诗句_描写竹子的诗句_赞美竹子的诗句_古诗大全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2、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阎选《河传·秋雨》3、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4、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刘孝先《咏竹诗》5、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李白《题楼山石笋》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7、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方志敏《咏竹》8、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10、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11、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12、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13、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14、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郑思肖《爱竹歌》15、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16、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17、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18、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19、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2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李商隐《瑶池》21、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22、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23、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竹》24、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戴叔伦《女耕田行》2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大全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大全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坚韧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一些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让我们一同感受竹子的美妙之处。
1. 杜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云:“好风凭借力,送我到长空。
萧萧管叶陈、冷浸灞陵树。
”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秋夜的竹林中,凉风袭来,竹叶随风摇曳,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绘了草原风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其中提到的“离离原上草”,暗喻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风雨,它依旧能焕发生机。
3. 苏轼《定风波》中写到:“折苇蒸之、竹帛熻之,薪蒸炊之、善用宜之。
”其中“葛藟席瓢,蓬户瓮牖”,把竹子与日常生活琐事相结合,强调了它的实用价值和多样性。
4. 陆游《题碧雁轩陈侍郎晟双竹诗》中提到了竹子的独特之处:“声尽枯蓬间,影斑独夜沉。
叶叶附香烛,群材又异心。
”这部诗表达了竹子的坚韧品质和不同于众的气质。
5. 黄庭坚《竹石》以竹子和石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一腔热血以及对坚毅品质的赞美:“大香紧筠似傅粉,朱脣疑戴锦眉针。
隔黄反白身如雪,丑陋滑稽虽可笑。
”这种对竹子乃至自身意志坚定的赞美,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6. 杨万里《竹园》一诗中以“竹园”为题,诗中提到了竹子的宜人之处:“竹影落溪水,荷香浮夜阑。
清风来自远,和雨静回銮。
”这种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竹子围绕的清幽环境中,感受到了它们带来的静谧和宜人。
以上是一些赞美竹子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竹子作为一种象征着坚韧和刚毅的植物,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希望这些诗句能够让您对竹子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欣赏。
让我们尊重大自然,珍爱生命,感受竹子带给我们的美好与力量。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描写竹子的古诗词大全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描写竹子的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高竹临水上》元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3、《员当谷》宋苏辙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宋黄庭坚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1、《新竹》宋朱熹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2、《种竹子题爱心亭》宋范成大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3、《新竹》宋惠洪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4、《书舍竹》宋蔡确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1、《新竹》宋杨万里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2、《移竹》宋辛弃疾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3、《种竹》宋刘克庄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4、《龚平甫森玉轩》元孟宗献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有关竹子的古诗10首
有关竹子的古诗10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的花木包含竹子等植物,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
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
乍移伤粉节,终绕著朱栏。
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
赞美竹子高雅的诗句
赞美竹子高雅的诗句
竹子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优雅高贵的
向往。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赞美竹子高雅的诗句:
1. “叶有所营,枝有所依,它就这样静静地站立在这片土地上。
”——《竹枝词》
2. “竹皆八尺,直符其性,宛然屹然,临风不倒。
”——《明嘉靖竹枝词》
3. “我谓道竹之高,不以其冠之高也,以其平之高也。
”——《庄子》
4. “翠翠竹林中,青青竹笋稀。
清风绕竹舞,岁月荡人悲。
”——《古诗十九首》
5. “高节竹,宁辞华彩草。
墨翠含英,清短无踪。
傲霜修竹笠,縠雪擎青松。
”——《唐八家文》
6. “竹影斜风里,细丝一线牵。
翠幕轻遮月,清香小院深。
”——《水调歌头》
7. “竹兮竹兮,从天而降。
彭咸彭咸,下具盈箱。
陶彭咸兮,良观可彰。
竹兮竹兮,为何物。
生之复生,死之复死。
”——《先秦诗》
8. “青山绿水竹苑中,从今千古是清风。
”——《白雨春风·送伊东梅》
9. “屈子幽人梦,嵩山群仙寻。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七步诗》
10. “竹箫声里雨润笙,手引台前不放僮。
”——《清平乐·松下问童子》
以上是一些关于竹子高雅的诗句,读来使人陶醉于竹子的清新高洁之气。
竹子不仅被
人们赞美为高雅之物,它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无论是作为文化符号、建筑
材料还是日常生活用品,它都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赞美竹子的古诗大全
赞美竹子的古诗赞美竹子的古诗大全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竹子的.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赞美竹子的古诗篇1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送卢主簿》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
——李白《长歌行》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张淑芳《满路花·冬》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李世民《元日》砌花含露两三枝。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竹根流水带溪云。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释宝月《估客乐四首》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白居易《村居苦寒》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湘娥竹上泪痕浓。
——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际智《咏新竹》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戴复古《除夜》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杜甫《咏春笋》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燮《新竹》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林景熙《冬青花》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词》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形容竹子的诗10首
形容竹子的诗10首竹(学名:Bambusoideae),别名竹子,属禾本科竹属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竹子对水热条件要求高,性喜富含有机质、水分充足的土壤环境。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写竹子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笋竹朝代:宋朝|作者:李新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雪竹朝代:宋朝|作者:魏野溪南一向几多垂,欲咏终难比并伊。
应是彤庭将御试,麻衣群见折腰时。
题画竹朝代:元朝|作者:萨都剌小雨春池湿凤毛,天孙深夜织鲛绡。
何人更立湘江水,独倚薰风忆舜韶。
庭竹朝代:五代|作者: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题竹朝代:宋朝|作者:陈绎丛篁不盈尺,叶叶生秋风。
凤凰何时来,食实巢其中。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题画竹·谁谓籊籊竿朝代:元朝|作者:仇远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
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
题墨竹画扇朝代:宋朝|作者:黄庚淇澳分清入素纨,一梢潇洒胜千竿。
此君不受人间暑,叶叶生风夏亦寒。
李仲宾墨竹四首·心空节劲翠筠浓朝代:元朝|作者:方回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春日山中竹朝代:唐朝|作者: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形容竹子的诗10首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关于竹子诗句古诗
1. 竹影低垂浸碧波,疏风飘拂韵无多。
清泉流淌徐徐过,世外仙居乐融融。
2. 竹竿飞翦碧天遥,笛声萦绕绿荫腰。
清幽竹径无尘染,一叶扁舟自在潮。
3. 纤秀翠竹抚春风,昆仑仙子践虹踪。
清韵遥传古往今,百鸟争鸣沐绿浓。
4. 竹叶摇荡水中舞,穆清山水拥斜暮。
世事淡然空浩渺,心随竹韵独飘渺。
5. 竹径幽香禅意浓,风吹叶叶曲相送。
青山绿水永相随,闲步清风晚归空。
6. 碧竹含烟日影斜,风霞流转绿洲娃。
万籁寂静山寺间,修身养性旖旎花。
7. 竹叶舒展拂乌云,清风徐徐舞岚纹。
世事虚幻如幻梦,一枝竹影映心神。
8. 绿意蔓延竹影稠,世态炎凉心更柔。
无尘竹屋庇繁华,凡尘世界心自由。
9. 茫茫竹海韵长存,翠影莹莹心空明。
洒清露滴滋心田,一片竹情寄乡情。
10. 碧翠烟霞纸翩翩,几曲清风竹叶转。
世外桃源梦飘远,山长水阔心悠然。
竹子十首有名的诗五言
竹子十首有名的诗五言篇一: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象征。
以下是十首有名的五言诗,以展示竹子的美丽和魅力: 1.《新竹》- 唐代王之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竹里馆》- 唐代杜甫高簳楚江濆,婵娟映建溪。
夜深清月照,深院静竹时。
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竹石》- 宋代苏轼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蜀冈挺秀,赤壁怀古,空山新雨,嫩竹鸣蝉。
”他赞美了竹子的挺拔秀丽,并把它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
5.《山园小梅》- 元代邱锡鹏小阁藏春,闲窗夜雨,香深锁竹。
雁阵南飞,人归北渚,思遍天涯。
6.《墨竹》- 唐代王维王维的《墨竹》诗云:“石阶隐半醒,深院静无人。
夜露滴梧桐,秋风吹古木。
半醒半睡看,月照花影中。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夜间滴露和秋风吹拂的描绘,表现出竹子的静谧和高雅。
7.《题竹林》- 宋代陆游山绕竹根半掩扉,夜来寒雨细如丝。
夜雨初收时照处,翠烟笼舍似遮帘。
8.《咏竹》- 宋代朱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新竹》- 明代冯梦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0.《竹石》- 清代郑板桥缠枝莲叶绿,洒石竹影红。
水声山色里,寒意远芳中。
篇二: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象征。
以下是十首有名的五言诗,以展示对竹子的赞美和感悟:1. 《新竹》- 唐代王之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 《竹里馆》- 唐代杜甫高簳楚江滨,婵娟映晚霞。
细竹红粉翠,寒泉白璧滑。
夜深清月照,野色入高楼。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
关于竹子的古诗100首古代文人墨客们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植物,在古代文学中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主题。
下面是一百首关于竹子的古诗,欣赏古人对竹子的赞美和表达。
1. 草长莺飞深院,青梧夜,报答湘江人事。
2. 分蓼系竹江,景深人稀。
3. 风紧竹摇,惊映人辉。
4. 罗浮桂吹箫声寒,揽景诸翰,纵风亦扰寒。
5. 江上庞公沐秋风,百篇辞篇,遥相望不同。
6. 破帘月满竹阴凉,醉声袅袅,对月独得诗般。
7. 青竹无人见,举措在心田。
8. 神奇和瑞竹,有句芳菲。
9. 回马枣花飞,竹留香满汀洲。
1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 又是秋江寒竹,一鞭红叶。
12. 这次萧瑟竹林寒,拂晓风光好,瑟瑟瑟,变。
可以深思、可追究。
13. 寒螀高架竹影,马蹄荡,湖水中国10种力量。
14. 山鸡发草声,难竭梅桑。
15. 游人半壁马蹄痕,竹林中。
这些诗句以诗意予取予求和作者的感受、病愈感、书写和用以赋予新生命和新灵魂的物有修饰机制。
作者用予取予求和予取予求的景象、描述,为读者所达到和理解(力量、受法和诗意)的效果。
这些诗句是看作者对竹子的赞美和表达,展现了古人对竹子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界的崇敬。
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竹子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从中领略到竹子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无论是用来写墨客们的生活和情感,还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竹子都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竹子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味到了古代文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总结来看,古人对竹子的古诗,不仅展现了他们对竹子的热爱和崇敬,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能够领略到竹子独特的魅力,并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竹子作为自然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不仅让人们陶醉于其独特的美景,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爱护和保护。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对竹子的诗作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1. "采得百篇竹石诗,压却西江翠竹枝。
" ——陆游《有耻思源轩题严时敏以示忠孝整荣堂西峰竹籍》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 "轻罗小扇掀徐徐,拨叶披花栉比修。
江听露珠落篷曲,林拂经声长簇裘。
" ——温庭筠《竹石》4. "蜀江水竹两依依,根蒂地深摇碧涕。
惟烟雨愁华亭寂,更有西湖半萧疏。
" ——陆游《西湖》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杜牧《秋夕》6. "一色西山寒碧玉,半丛东云古翠竹。
" ——王之涣《宿王昌龄隐居》7. "欲吐言归无绪,时看竹影乍斜暗。
" ——王安石《寻柴门的山中重过元丹谷而宿明眼表韵》8. "换了新篴细丝牙,小楼山外山又来。
杨万侵村晓砍竹,绿钱红粉山河财。
" ——李白《新篴》9. "静听林泉竹径幽,唯思紫社红楼悠。
" ——冯延巳《宿泊山寺后送刘司厅》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杨万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11. "只把萧郎情自古,柔条紧娇世未有。
" ——王之涣《答萧曹》12. "烟波桃叶渡江船,风帆竹影遥相连。
" ——赵佶《渡江云——七律·思江南》13. "青竹映疏窗,兰延香屋梁。
" ——郑燮《五言古诗》14. "世上行人正嘻嘻,一径翛然入竹林。
庭宇有诗堪探迹,长风泛泛起寒砧。
" ——卢炳《竹院夜坐》15. "花开东篱与西篱,白日看山出翠微。
" ——王之涣《和薛人共看竹院花》16. "萧萧竹叶动轻声,小舫凌波垂绿绳。
描写竹子的诗词
描写竹子的诗词
以下是十首描写竹子的诗词原文,附上作者,以满足您的要求:
1. 《竹石》 - 郑燮(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竹里馆》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新竹》 - 郑燮(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4. 《庭竹》 -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 《咏竹》 - 张九龄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鸣条已秀,龙去骨遗奇。
6. 《于潜僧绿筠轩》 -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7.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 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8. 《咏竹》 -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9. 《题画竹》 - 郑燮(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10. 《咏竹》(另一首) - 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十首关于赞扬竹子的著名诗词
十首关于赞扬竹子的著名诗词竹子的生命力很强。
山岩上、乱石旁,都有它的身影。
即使在凛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机勃勃、翠色欲滴。
所以,它和松树、腊梅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首关于赞扬竹子的著名诗词,欢迎大家阅读!1、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3、竹径——李得裕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4、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5、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6、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7、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8、洗然弟竹亭——孟浩然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9、葺夷陵幽居——李涉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10、新竹——韩愈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竹子十首有名的诗五言
竹子十首有名的诗五言篇一: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一直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以竹子为题材的名篇佳作。
下面将介绍十首有名的五言诗,以展示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1. 杨万里《竹石》竹石俱老,江山代有客。
从容发尽千人敌,居高临下无抵抗。
2. 崔护《竹枝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十首诗中,既有以竹子为背景描绘自然景观的,也有以竹子比喻人格品质的。
这些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将竹子的坚韧和纯洁、清高和崇高等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常被视为君子之象征。
这些诗作用竹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人格品质的追求。
这些诗作中的竹子,像诗人心中的理想,常被描绘得高洁不凡,挺拔而坚韧。
诗人将竹子与自身及社会形态相结合,彰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有名的五言诗,不仅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通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和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竹子作为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主题,在这些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竹子的美丽和魅力。
篇二: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赞美为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品质的象征。
关于竹子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诗句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是我们诗人喜爱的物象之一。
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竹子的诗句,欢迎阅读。
关于竹子的诗句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竹》梁·刘孝先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清·郑燮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郑谷6、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唐·韦式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长竹》唐·陈陶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竹》宋·黄庭坚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10、道院竹繁教略洗。
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
——《洗竹》唐·王贞白11、万物中潇洒。
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
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
浓烟日正熏。
因题偏惜别。
不可暂无君。
——《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12、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慈竹》宋·乐史13、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新竹》宋·朱熹14、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
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写竹子的诗句古诗大全
写竹子的诗句古诗大全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郑燮《竹石》
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5.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 杜甫《咏春笋》
6.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
堂》
7.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 王庭筠《绝句》
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9.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
秋》
10.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 孟郊《苦寒吟》
11.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 李白《姑孰十咏・慈姥竹》
1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13.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 张淑芳《满路花・冬》
14.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
山明竹隐墙》
15.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 戎昱《桂州腊夜》。
竹子的诗句古诗9首
竹子的诗句古诗9首竹子是一种速生型草本植物,其叶呈狭披针形,竹笋长10至30cm,成年竹通体碧绿节数一般在10至15节之间。
竹子花像稻穗,开花后竹子的竹干和竹叶则都会枯黄。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竹子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雪夜看竹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
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
老竹朝代:宋朝|作者:艾性夫苍黄瘦硬立颓垣,疑是栽时第一根。
早岁孤君惟二子,暮年千亩尽诸孙。
雨鞭老迸苍龙骨,霜节寒封古藓痕。
消得培滋号尊者,把诗题作野人轩。
疏竹三禽图朝代:明朝|作者:高启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月落山空秋梦断,不知谁个最先啼。
对竹图朝代:明朝|作者:唐寅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
榻上氍毹黄叶满,清风日日坐阳春。
此君少与契忘形,何独相延厌客星。
苔满西阶人迹断,百年相对眼青青。
感竹吟朝代:元朝|作者:王冕云溪老竹持苦节,玉质萧森出岩穴。
苍苍古色谁为摩?凛凛清风自然别。
劲直不肯降雪霜,潇洒不肯栖凤凰。
愿杀长身载经籍,要为吾道垂休光。
谁信嚣风满漓俗,红紫纷纷乱人目?遂令此君受羁束,荆棘凌夷刀锯辱。
青虫网叶蠹食筠,野老更欲锄其根。
闭塞阳和绝土脉,绝之不许生儿孙。
东里先生有遗族,午夜闻之皆痛哭。
拟以余音问伯夷,首阳烟雨莓苔绿。
呜呼老竹老愈奇,岁寒心事无人知。
孤梅在溪松在壑,焉能与余论襟期?飘声夜落山阴道,欣赏多情愁欲倒。
固知遇合各有时,何必区区挂怀抱?君不见穷陬荒草非所种,开花犹解供王贡,那有此材无此用!新栽竹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题仲宾竹石朝代:元朝|作者:仇远淇园绿猗猗,昌谷黑离离。
谪仙砚池底,茁此两三枝。
辅以小峥嵘,标度尤崛奇。
愿坚岁寒心,勿为风雪欺。
爱竹歌朝代:宋朝|作者:郑思肖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咏竹子的诗句
咏竹子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咏竹子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咏竹子的诗句有哪些竹郑板桥(郑燮) 1节复1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1枝1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 1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1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清)郑板桥 1竹1兰1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青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 1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1千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10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10万竿,1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9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1尺. 虽然1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1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郑板桥且让青山出1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1筹. 题画竹郑板桥 410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适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清)李方膺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杨万里.宋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很多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稀稀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1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33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唐韦式竹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宋陆游东湖新竹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听见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处处随. 宋陆游云溪观竹戏书2绝句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1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适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10年饥. 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4首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1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3茎,晓看阴根紫生疏.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1枝入酒樽. 清郑板桥题画 1竹1兰1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青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郑板桥题画我有胸中10万竿,1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9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郑板桥题画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1尺.虽然1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郑板桥篱竹 1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1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丘逢甲题画竹2首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行.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明李日华竹清风1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宋朱子谢刘仲行惠笋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宋黄庭坚咏竹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2月天. 南北朝谢朓咏竹诗窗前1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疎已密,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萚,根株长别离. 白居易咏竹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竹子的诗句_描写竹子的诗句_赞美竹子的诗句_古诗大
全
《竹石》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郑板桥。
其古诗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新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
其古诗全文如下: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题竹石牧牛》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
其古诗全文如下: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翻译】
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
牧牛娃手执
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
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
《斑竹管笔》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墨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
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
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
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
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竹里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赋得临池竹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题墨竹》作者为元代文学家杨载。
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冉冉孤生竹》出自经典古诗《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其全文如下: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竹竿》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
籊々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浟々,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慈姥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翻译】
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
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a/22517,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
的声音的确比凤凰的歌声好。
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池上竹下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题李次云窗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
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题画竹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郑燮。
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翻译】
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地区,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威势。
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地挺立着和恶风斗争一千场。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翻译】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
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
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题本竹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光庭。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
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
《早发苦竹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峤。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修竹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赋得临池竹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石竹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绩。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答陈拾遗赠竹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
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