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集团军编制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解放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建国以来解放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建国以来解放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实施的较大规模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就有10次,先后有数十个大军区和兵团级单位被撤销,近千所军队院校、医院等被裁撤、缩编或改隶,全军员额从抗美援朝时的627万人减为目前的230万人。

回顾建国以来我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2年,确立国家军事领导体制和人民解放军进行精简整编。

1949年10月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组成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将全国划分为13个军区;调整了总部和战区的领导机构;组建了新的军兵种,改建和新建了军事院校。

到1950年,人民解放军总人数骤增至近550万,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1.1%。

1950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复员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央军委于5月16日至31日对整编复员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和部署。

决定军队复员150万人,将全军的总员额由550万压缩到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

这是我军建国后的第一次精简整编。

整编方针是:缩减陆军,尤其是步兵员额,加强空军、海军及各特种兵部队员额。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

之后,由于战争需要军队又进行了扩编,到1951年底总兵力达到611万人,最高时达到627万人。

朝鲜战场形势基本稳定后,中共中央决定再次进行精简整编,毛泽东于1952年1月批准了《军事整编计划》。

到1952年10月底,共精简19个军部、73个师,近200万人。

基本实现了朝鲜战争爆发前国家计划将军队员额压缩到400万的目标。

军费开支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由1951年的43%下降为32.9%。

这是第二次精简整编,更确切地说是第一次精简整编任务的继续。

通过这次精简整编,陆军初步完成由分散领导向集中统一指挥、从单一步兵体制向诸兵种合成体制的转变。

同时,海军、空军和院校建设得到了加强。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8年底,人民解放军按照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确定的精简整编规划和贯彻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又进行了第三、四两次大的精简整编。

中国陆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中国陆军历史上的70个军

? 从1927年人民解放军诞生开始,历经82年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陆军基本战役军团经过多次体制编制调整,由番号多达70个步兵军演变为现在的18个集团军。 Βιβλιοθήκη [ 转自铁血社区 / ]
正在集结中的解放军集团军机械化步兵部队。
200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中国政府《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注1]。2009年1月20日,又发布了《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重申了保留的集团军数量。从1927年人民解放军诞生开始,历经82年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陆军基本战役军团经过多次体制编制调整,由番号多达70个步兵军演变为现在的18个集团军。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一野系统从现存的陆军集团军番号可看出,由于历史和政治斗争的原因,原彭德怀的一野系统裁减最多,在21个集团军中只有1军是唯一一支一野部队。

部队驻地从大西北到后来的河南开封到文革后的江南鱼米之乡-浙江。

而且在八十年代裁军整编中,由于1军是在编的24个军中硕果仅存的一野部队,在原一野系统老干部的鼎力支持下,为平衡军中各派力量,1军被光荣的确定为全军七大甲类集团军之一,同属南京军区的原二野系统的12军只能屈列乙种集团军。

二野系统,在解放战争中,从中原大地一直打到云南边境的14军是一支二野劲旅,即陈(赓)谢(富治)兵团。

在80年代的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14军以两山血战一战成名,获得了"丛林猛虎"的称号。

两山血战,以老山战场最残酷,以者阴山之战打得最有魅力,时任14军49师师长廖锡龙不愧将才,大战之前,亲自赴前沿侦察敌情,为迂回部队选择最佳迂回道路。

总攻之前,两度推迟总攻时间,在老山之战开战后40分钟才发起攻击,使得迂回部队得以及时到位,匆忙赶到的部队指战员得以利用宝贵时间调整部署。

事实证明,两次调整总攻时间十分必要,部队战前准备了200口棺材,战后100口都多。

此战之战果,不仅军区首长没想到,许多参战官兵都没想到。

战后,悍将廖锡龙升任14军军长,当选"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又晋升成都军区司令员,现为总后勤部部长,上将。

80年代中期,昆明军区被裁撤,14军由此改换门庭归属成都军区。

由于14军担负热带丛林的山地作战任务,作战以传统的步兵为主,而且在成都军区内14军属于合并前的昆明军区相当于外来户。

所以原成都军区的嫡系部队13军荣幸列编甲类集团军,把同军区在对越战争中有出色表现的"山地猛虎"-14军活活挤出了甲类军的行列。

原14军军长廖锡龙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后,与麾下的13军也因此始终有一份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三野系统:甲类集团军中的21军和27军是原陈毅、粟裕的三野二纵和九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发展_军事理论教程_[共6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发展_军事理论教程_[共6页]

24军事理论教程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构成。

(一)陆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是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其使命是“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成为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

1.发展历程人民解放军建立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由陆军组成。

陆军长期以步兵为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了少量的骑兵、炮兵、工程兵和通信兵,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坦克兵和防化兵。

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领导机关。

80年代以来,陆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增设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并于1985年组建陆军集团军。

现在,陆军已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

2.体制编制陆军目前未设立独立的领导机关,领导机关职能由四总部代行,七大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

陆军部队包括机动作战部队、警卫警备部队、边海防部队、预备役部队等,实行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

集团军由师、旅编成,隶属于军区,为基本战役军团。

师由团编成,隶属于集团军,为基本战术兵团。

旅由营编成,隶属于集团军,为战术兵团。

团由营编成,通常隶属于师,为基本战术部队。

营由连编成,通常隶属于团或旅,为高级战术分队。

连由排编成,为基本战术分队。

3.部队建设近年来,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

合理压缩规模,改革体制编制,逐步推进部队编成向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重点加强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地空导弹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建设,不断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

军队人员配置数量的专业术语

军队人员配置数量的专业术语

每个军兵种的部队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

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有的朋友说的也不错,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

下面我以我军陆军步兵师为例进行说明,简单的谈谈,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还请各位网友指正!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

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

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

刚刚进行师改旅的时候,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

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

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

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

另外,现在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的师和旅的建制都是不一样的,在《军事史林》杂志中叶介绍过,我也简单的复述一下。

军兵种知识

军兵种知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 和第二炮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军衔及各军 兵种简介
军服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国威、军威的象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 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 现代军服已不单纯起识别象征作用,而是朝着 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功能发展,朝着 系列化方向发展。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 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
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 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 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它经历 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 军等阶段,在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军军服回顾
南昌起义部队军服
红军第一次发放的军帽
军事与国防概论
红军第一次发放的军服
毛泽东主席戴过的军帽
红军时期的军服 红军配戴的袖章
军事与国防概论
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穿过的布军衣 八路军与新四军区别在臂章
军事与国防概论
50式男军服
50式女军服
1950年1月,“五O”式军服开始装备 部队,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军统一了服装。
神秘之旅----特种部队
军事与国防概论
“五五”式军衔服
陆军将军礼服 海军女尉官礼服 海军舰艇尉官礼服
“五五”式军衔服是我军 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武装力量建设

中国武装力量建设

中国武装力量建设武装力量是一个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武装警察、后备部队、群众武装等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组成。

武装力量是国家常备不懈,维护国家平安,保卫领土主权和其他各种国家利益的重要保证。

所以,国家一般在平时都非常重视建设开展本国的武装力量,在战时积极应用武装力量以盈得战争的胜利。

随着国际平安形势的开展变化,特别是非传统平安威胁的上升,国家进行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以及武装力量应用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

中国武装力量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在国家平安和开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开展利益的荣耀使命和神圣职责。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局部,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平安的主要力量。

1927年8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

各地的起义部队陆续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那么,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当时,红军部队分散于各个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

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

一般按方面军、军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那么编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通常区分为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主要靠缴获日、伪军的武器装备来补充和改善自己。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

炮兵、工程兵、通信兵部队有了较大开展,铁道兵部队和坦克兵、防化学兵分队开始组建。

中国军警分类

中国军警分类

第二部分.中国军警的分类中国军队的编制体制:1、陆军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

它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经过7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诸兵种合成军种。

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还编有电子对抗、测绘和航空兵部队。

步兵有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步兵是徒步或搭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是地面作战的主要力量。

炮兵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和地空导弹部队,炮兵是以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装甲兵部队在编制上以坦克部队和装甲步兵部队为主体,还编有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学、工程及其他勤务保障部(分)队,装备除主战坦克外,还有水陆坦克、轻型坦克、扫雷坦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工程兵由工兵、舟桥、建筑、工程维护、伪装、野战给水工程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通信兵由野战通信、固定台站通信、通信工程和军邮勤务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防化兵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

防空兵是以高射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基本装备,遂行对空作战任务的兵种。

陆军航空兵是装备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其他专用直升机及轻型固定翼飞机,遂行空中机动和支援地面战斗的兵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本组织层次为: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团以上大多采用合成编组,如集团军通常辖若干个步兵师(旅)及装甲(坦克)师(旅)、炮兵旅、防空旅、直升机大队、工兵团、通信团及各种保障部(分)队等。

陆军按任务还划分为野战部队、边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未设置独立的领导机关,由总部有关部门行使领导职能。

集团军至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通常设置司令部、政治部(处)、后勤部(处)、装备部(处)。

2、海军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

抗日战争中各军队编制及其历史

抗日战争中各军队编制及其历史
第七集团军 1937 年 8 月中旬由驻扎在晋北及察哈尔的中国军队编组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 令为傅作义、副总司令为刘汝明,下辖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第六十八军、第十七军和 第十三军,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平绥路南口保卫战、雁北作战和忻口保卫战等。在 张家口保卫战中,第六十八军保安第二旅旅长马玉田阵亡殉国。 1938 年初,傅作义率其基 本部队第三十五军赴绥远组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第六十八军、第十三军、第十七军也 奉令脱离该集团军指挥。但第七集团军番号仍留在第二战区,后赵承绶继任第七集团军总司 令,下辖第八十三军、骑一军等部。1941 年以后,赵承绶的第七集团军一直指挥管辖第三十 三军和第三十四军。 1942 年 6 月,其第三十四军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在晋西南与日 军作战中阵亡。
二军,该集团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是担任坚守任务的主力作战部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 了巨大贡献。后韩复榘旧部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宋哲元旧部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也加入该 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8 年 11 月 3 日,该集团军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在大别山战役结束 后转进襄樊途中遭敌机轰炸而牺牲。1939 年初,该集团军调归第一战区指挥。1940 年又划回 第五战区,长期驻守豫西南鄂北地区,曾参加过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策应作战。1943 年 孙连仲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其基本部队随其调至第六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刘汝明 代理,下辖第六十八军、第五十五军及石友三旧部米文和的第六十九军,参加过常德会战及 豫西鄂北会战。
第九集团军 1937 年 8 月中旬在上海地区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治中,下辖第三十六 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均系原国民政府警卫军,由德国顾问训练的精锐之师,是最
早投入淞沪战场的部队,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1937 年 8 月 13 日,在淞沪战场最早阵亡殉 国的黄梅兴将军就是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9 月中旬,朱绍良接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第十八师、第六十一师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这时该集团军担任淞沪战场中央地段防守任 务。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就是由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的官兵组成。10 月 25 日,该集团军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因所扼守的大场防线被突破,官兵伤亡惨重,无力恢复 而自戕殉国,成为抗战爆发后首位自杀殉国的中国将军。后在南京保卫战中,该集团军第八 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第二六二旅旅长朱赤均 阵亡殉国。1938 年夏,第九集团军番号调归第九战区指挥管辖,集团军总司令为吴奇伟,下 辖第六十四军、第七十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第八军和第六十六军等部,驻扎江西,曾 参加武汉会战,是万家岭大捷的主力参战部队,该战全歼日军四个联队。到 1939 年春,第九 集团军只辖第四军、第四十九军,参加过南昌战役。1940 年,第九集团军番号转归第四战区, 集团军总司令为关麟徵,下辖第五十四军、第六军。1943 年,第九集团军又调归昆明行营指 挥管辖,关麟徵仍任集团军总司令,其起家部队第五十二军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后第五 十四军、第六军调离该集团军。1945 年春,第九集团军及第五十二军奉令编入中国陆军总司 令部直辖的、专门用于战略反攻任务的四个方面军中的第一方面军,关麟徵任第一方面军副 总司令。

兵团和军团有什么区别

兵团和军团有什么区别
军团:在我国,军团只是一种军事称谓,即集合了两个军以上的大部队;方面军和集 团军的统称为军团,战役军团为集团军,战略战役军团为方面军。
简单理解他们的区别就是兵团和集团军是指具体的实体性部队,是构成军队主体的基 本力量,是具体执行作战行动的部队,而军团只是一个称谓,是军事学上的术语,只是特 指进行某次战役或战略战役行动时军队,他不是构成军队的实体性部队。而兵团和集团军 的区别是兵团下辖数个集团军,对下属集团军负有指挥责任,而集团军在兵团首长或军区 首长的指挥下遂行具体的作战任务,其作战行动受兵团首长或军区首长的指挥和节制
兵团:兵团是介于战区和集团军之间的一级指挥层次,通常一个兵团下辖若干个军 及若干个独立师,可执行战役级作战任务。在我军历史上曾经成立了17个兵团,建国后,
陆续取消兵团一级组织,改由军区直辖军,但兵团作为一级级别是在1989年正式取消兵团 级。
集团军:在我国集团军是由若干个师、旅编成的一级军事组织。一般隶属于军区或 方面军,是构成一次战役行动的基本力量。作为一个基本战役军团,集团军一般在上级编 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合成集团军、坦克集团军、 空军集团军和防空集团军等。陆军合成化集团军是我军在战争中陆地歼敌的主要力量。一 般编制比较齐全,人员比较充足,作战能力、机动能力都比较强,我军陆军中现编有18个 集团军。而作为一级级别,他是指正军级,一般授少将衔。
兵团和军团有什么区别
搜索答案我要提问
首页
问题
全部问题 经济金融 企业管理 法律法规 社会民生 科学教育 健康生活 体育运动 文化艺 术 电子数码 电脑网络 娱乐休闲 行政地区 心理分析 医疗卫生
专栏
知道日报 真相问答机 知道大数据 知道多世界 知道非遗
用户

民国时期陆军编制沿革

民国时期陆军编制沿革

作者: 徐平
作者机构: 后勤指挥学院理论研究室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页码: 55-56页
主题词: 中华民国成立 北洋新军 集团军总司令 编遣会议 陆军部 李宗仁 两镇 阎锡山 编遣委员会 张灵甫
摘要: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国民政府的陆军组织编制经过了多次变革。

军队从几十万发展到几百万人,直至最后从大陆溃退到台湾。

民国初年 (1912一1924) 清末,袁世凯创建北洋新军,其组织编制仿效西欧列强,采取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八级编制,以军为最高一级编制,每军辖两镇。

但军这一级编制并未成立,因此,镇实际是新军的最高单位。

每镇辖步兵2协,每协2标,每标3营,每营4队;骑兵1标,每标3营,每营4。

中国军队建制

中国军队建制
连以上各级编制和机构的政工领导为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
总部首长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后勤部部长(正大军区级)、总装备部部长(正大军区级)
级区别为正、副大军区级,正、副军级,正师级,副师(正旅)级,正团(副旅)级,正、副营级,正、副连级和排级
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方面军等
一个步兵班一般为9-12人,一个步兵连一般辖三个班
但是再往上随着其它专业兵种编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很难一概而论
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各部人数往往超编,属于特殊情况
我军革命战争期间曾编制有纵队、兵团、野战军,分别相当于军(或者师),集团军和方面军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武警部队的警衔与解放军军衔类似。其中武警司令员、政治委员为正大军区职,授上将警衔,资浅授中将警衔。以下类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衔分为五等13级
中央军委主席不授军衔,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授上将,之下各级军官以职务等级为依据授予军衔
正大军区: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中将、少将;
正军:少将、中将;
副军:少将、大校;
正师:大校、少将;
副师(正旅):上校、大校;

中国军队建制

中国军队建制

陆军的编制从小到大一般是: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方面军等一个步兵班一般为9-12人,一个步兵连一般辖三个班但是再往上随着其它专业兵种编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很难一概而论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各部人数往往超编,属于特殊情况我军革命战争期间曾编制有纵队、兵团、野战军,分别相当于军(或者师),集团军和方面军我陆军现在的编制已经简化,一般为:班、排、连、营、团、旅、师、集团军,之上还有大军区,军兵种(海空军和二炮,正大军区级),总部,中央军委的组织机构其中旅一般直属于集团军,集团军是由以前的军改编而成,和前述的集团军不同各级编制和机构的军事领导为班长、连长……师长、集团军司令、军区司令等,其中班长不是军官连以上各级编制和机构的政工领导为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总部首长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总后勤部部长(正大军区级)、总装备部部长(正大军区级)全军最高同统帅是中央军委主席相应的现在军官的职务等级区别为正、副大军区级,正、副军级,正师级,副师(正旅)级,正团(副旅)级,正、副营级,正、副连级和排级中央军委主席不授军衔,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授上将,之下各级军官以职务等级为依据授予军衔正大军区:上将、中将;副大军区:中将、少将;正军:少将、中将;副军:少将、大校;正师:大校、少将;副师(正旅):上校、大校;正团(副旅):上校、中校;副团:中校、少校;正营:少校、中校;副营:上尉、少校;正连:上尉、中尉;副连:中尉、上尉;排:少尉、中尉。

上表中前一个为主要军衔,后一个为次要军衔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4,兵:上等兵、列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结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结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结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其基本结构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以及国防动员系统。

以下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结构的简要描述:
陆军: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地面作战力量,负责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它在陆地上执行各种军事任务,包括防御、进攻和其他支援任务。

海军:海军负责维护中国的海上安全,执行海上军事任务。

其任务范围涵盖海上防御、海上进攻、海上监视和战略投送等。

空军:空军负责维护中国的领空安全,并执行空中打击、空中防御、空中侦察等任务。

空军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火箭军:火箭军是负责核和常规导弹的发射和运用的军种,其任务包括战略威慑和精确打击等。

战略支援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军种,主要负责提供信息化作战支援、电磁作战、网络空间作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支援。

国防动员系统:国防动员系统是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国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它在国家面临紧急情况时负责实施国防动员。

这些军种相互协同合作,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体战备体系。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不断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以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PLA也积极参与国
际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援助等活动。

解放军级别

解放军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级别排列每个军兵种的部队编制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

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

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

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

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解放军步兵营以及营以上单位介绍: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

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

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

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

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

另外,现在有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以前的部队编制大都是“三三制”,我军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后组建了合成化的集团军了,所以现在的部队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我还是给你介绍一下以前关于“三三制”,给你做一个参考。

营级编制 七

营级编制 七

营级编制七中国陆军部队营级编制北方平原步兵营: 每营:营机关24+步兵连3X198+炮连147+机枪连141=906营部(24人):营长1副营长1政教1副政教1参谋1管理员1 通迅员(12) 卫生队军医1卫生兵(5) 合计24。

3个步兵连: 每连:连机关15+排长3X1+班9X20人=198。

连部:连长1 副连长1 政指1 司务长1 文书1 卫生员1 通迅员(3) 炊事班班长1战士(5) 合计15。

3个步兵排:排长19个步兵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7轻机枪1 40火箭筒1 冲锋枪5 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5 合计201个炮兵连:每连:连机关18+排长3X1+班3X16+3X14+3X12=147连部:连长1 副连长1 政指1 司务长1 文书1 卫生员1通迅员(6) 炊事班班长1战士(5) 合计18。

82式迫炮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10) 82迫 2 冲锋枪 2 合计1682式无炮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8) 82无 2 冲锋枪 2 合计14。

反坦克导弹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6) 反坦克导弹 2 冲锋枪 2 合计12。

1个机枪连:每连:连机关15+排长3X1+班3X13+3X15+3X13=141连部:连长1 副连长1 政指1 司务长1 文书1 卫生员1 通迅员(3) 炊事班班长1战士(5) 合计15。

1个重机枪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8) 7.62重机 2 冲锋枪 2 合计131个高机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10) 12.7重机 2 冲锋枪 2 合计151个35MM榴弹排:排长13个炮班:班长1副班长1战士(8) 35榴 2 冲锋枪 2 合计13南方山地步兵营: 每营:营机关24+步兵连3X215炮连196=865营部(24人):营长1副营长1政教1副政教1参谋1管理员1 通迅员(12) 卫生队军医1卫生兵(5) 合计24。

解放战争解放军编制

解放战争解放军编制

解放战争中旅建制与师建制的区别主要在实际兵源的人数。

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成立较大人数的师建制,一般中央部队能够有足够的兵源建立师建制的部队,地方部队的人员一般比较适合人数较少的旅建制。

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具体建制是根据部队具体的组建历史而形成的,比如:国民党的某些旅建制部队多数是地方保安团等杂牌部队经过整合而成的,要凑齐一万人的师级部队并不容易,而且,对于国民党中央而言,也不希望吃军饷的地方军阀的杂牌军壮大,威胁中央军的统治地位,因此,对于地方部队一般以旅、保安团等方式组建抵御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解放军。

中共一方也大致如此,皮旅就是属于较大的地方部队,由于人数最多只有数千人,不可能成立师建制,人数不足勉强提高建制会使班排的人数锐减,不适合整体作战。

如果发生战斗减员会产生官多兵少的状况,不利于作战的实际需求。

在解放战争中,机动作战和游击作战中旅作为人数恰当的建制,在很多局部战斗中非常常见,但是,对于后期大兵团作战,如三大战役中,主力就不可能是旅这种小建制的部队,而是师为基础的兵团作战。

旅作为建制一般多出现在人数较少的地方部队或游击部队、特种部队的建制上。

#####################“集团军”(正军)以下设“师”(正师)或“旅”(副师);师以下设团,团以下设营;旅以下设营不设团一般两种建制:师建制:军-师-团-营-连-排-班旅建制:军-旅-营-连-排-班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

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

中国军衔制详解

中国军衔制详解

中国军衔制详解一:军衔对应军职解放军陆军军衔——军官1.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

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2.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

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

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校官1.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3.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4.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尉官1.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解放军陆军军衔:士兵解放军陆军军衔——文职干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陆军集团军编制
2009/04/25 23:30
全军共18个集团军:
北京军区:27(石家庄)、38(保定)、65(张家口)集团军
沈阳军区:16(长春)、39(辽阳)、40(锦州)集团军
济南军区:20(开封)、26(潍坊)、54(新乡)集团军
南京军区:1(湖州)、12(徐州)、31(厦门)集团军
广州军区:41(柳州)、42(惠州)集团军
成都军区:13(重庆)、14(昆明)集团军
兰州军区:21(宝鸡)、47(西安)集团军
陆军第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3011部队,军部驻湖州。

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8旅,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晋西北军区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张宗逊),解放了青海。

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10月回国驻扎开封。

1975年与20军互换,调驻湖州。

所属部队在浙江和苏南地区。

陆军第12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3061部队,军部驻徐州。

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太行军区地方部队,首任司令员王宏坤)。

1952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4月回国驻扎金华。

1961年调徐州,1967年调合肥,1978年返回徐州。

所属部队在苏北地区和安徽。

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7100部队,军驻驻重庆。

前身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太岳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陈赓)。

1950年驻开远,1968年调重庆。

所属部队在重庆和四川。

中国陆军第14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7200部队,军部驻昆明。

1948年2月由太岳军区地方部队编成,首任军长李成芳。

1950年驻大理,1968年接13
军驻开远,1985年迁昆明。

所属部队在均在云南。

中国陆军第16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5301部队,军部驻长春。

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原115师部队,首任司令员杨得志,后为杨勇),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

1950年驻遵义,1953年1月入朝作战,1958年4月回国后一直驻扎长春。

所属部队均在吉林。

中国陆军第20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1320部队,军部驻开封。

前身是新四军第1师、新四军第1纵队(首任司令员叶飞),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

上海战役后担任上海警卫任务,1951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回国驻扎杭州。

1975年与1军互换,调防开封。

所属部队均在河南。

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8210部队,军部驻宝鸡。

前身是新四军第2、4师编成的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首任司令员罗炳辉,后为韦国清)和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于1947年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

解放了浙东南。

1952年3月入朝作战,1958年8月回国驻扎大同。

1967年调宝鸡。

所属部队在甘肃和宁夏。

中国陆军第26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1146部队,军部驻潍坊。

前身是鲁中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首任司令员王建安)。

上海战役后在上海浦东和崇明岛担任海防任务。

1950年11月入朝作战,1952年6月回国驻扎莱阳。

1998年调潍坊。

所属部队均在山东。

中国陆军第27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6267部队,军部驻石家庄。

前身是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首任司令员许世友)。

上海战役后担任上海市警备任务。

1950年10月入朝作战,1952年10月回国驻无锡。

1969年调石家庄。

所属部队在河北、山西和天津。

中国陆军第31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3111部队,军部驻厦门同安。

前身是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

参与解放了福建。

自1949年南下后一直驻防厦门。

所属部队均在福建。

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6393部队,军部驻保定。

前身是滨海军区主力部队,山东第一、二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

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7月回国进驻通化。

1967年调保定。

所属部队在河北和北京。

中国陆军第39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5521部队,军部驻辽阳。

前身是新四军第三师(首任司令员黄克诚),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首任司令员刘震)。

解放镇南(友谊)关。

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5月回国驻营口。

1999年调辽阳。

所属部队在辽宁和吉林四平地区。

中国陆军第40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5631部队,军部驻锦州。

前身是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和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部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首任司令员程世才)。

参加海南岛登陆战役。

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7月回国后一直驻锦州。

所属部队在辽宁和内蒙古赤峰地区。

中国陆军第4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5110部队,军部驻柳州。

前身是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山东第5、6师,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首任司令员吴克华)。

参加了广西战役。

1951年1月进驻潮汕地区。

1969年调柳州。

所属部队在广西和湖南衡阳地区。

中国陆军第42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5200部队,军部驻惠州。

前身是南满军区部队,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首任司令员万毅)。

第一批入朝作战,1952年11月回国驻湛江。

后调惠州。

所属部队均在广东。

中国陆军第47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8310部队,军部驻西安临潼。

前身是359旅,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首任司令员梁兴初)。

随第二野战军进军四川,1950年在湖南剿匪。

1951年2月入朝作战,1954年9月回国驻雷州半岛。

1960年调衡阳,1970年调西安临潼。

所属部队在陕西和甘肃。

中国陆军第54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1521部队,军部驻新乡。

1952年10
月将第44、45军整编为54军,45军军部为新军部,军长丁盛。

1953年2月入朝作战,1958年7月回国驻西北,1968年调新乡。

所属部队均在河南。

中国陆军第65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6455部队,军部驻张家口。

前身是晋察冀野战军第8纵队(冀察军区地方部队、首任司令员郭天民)。

1950年解放宁夏。

1951年2月入朝作战,1953年10月回国驻张家口。

所属部队在河北和天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