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

合集下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较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特别高的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电信设施等。

这类建筑物主要考虑到人员、设备、材料和建筑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附近设置接闪装置,通过导体将雷电引到接地系统中,保护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对于易受雷电影响的电气设备还需要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设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例如厂房、仓库、实验室等。

这类建筑物对于防雷的要求相对较低,重点是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防止其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另外,要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电源线路、通讯线路和信号线路,保证其防雷能力。

对于易受雷击影响的设备,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排放线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一般的一般功能建筑物,例如民用住宅、商场、仓库等。

这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在这类建筑物中,主要采取的防雷措施是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减少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不同类型的防雷建筑物有不同等级的防雷要求,采取的防雷措施也有所不同。

一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并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二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并合理布置设备的电源线路;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的防雷建筑物设计和科学的防雷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学习辅导[摘要] 建筑物雷电环境风险评估计算,线路屏蔽、等电位和SPD参数选择等。

[关键詞] 雷电环境风险评估防雷接地防雷工程施工(福州350001)福建省防雷中心王燐藩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或永久性损坏。

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后,并非万无一失的。

只可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小设备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是雷电防护分级,其关键问题是防雷工程按照什么等级进行设计,而雷电防护分级的依据,就是对工程所处地区的雷电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系统是否需要防护,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

因此,雷电环境的风险评估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

雷电环境风险评估其目的是使防雷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避免盲目性,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雷击按雷击点可分为四种:1.雷击建筑物;2. 雷击建筑物附近大地;3.雷击入户服务设施;4.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大地。

造成的损害有三种:1.由于接触和跨步电压造成生物触电;2.物理损害(如火灾、爆炸、机械损坏和化学品泄露等);3.电气和电子系统由于过电压而失效或故障。

一、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A.设:福州某小区新建筑物,高度51.05m,长度35m,宽度24.7m,年平均雷暴日数福州53天/a,该建筑物高压埋地线缆L= 500m,,低压埋地线缆L=200m,信号埋地线缆L=500m, ds=250 Ω·m。

新建筑物属智能建筑,计算该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及属第几类防雷建筑,并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答: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1应按下式确定:N 1=k×Ng×Ae(次/年),式中:N1---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年);k---校正系数;k=1、1.5、1.7、2.0(根据建筑物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取值)。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摘要:一、防雷建筑分类1.一类建筑2.二类建筑3.三类建筑二、防雷建筑标准1.一类建筑防雷标准2.二类建筑防雷标准3.三类建筑防雷标准三、防雷建筑设计要点1.接闪器设计2.引下线设计3.接地装置设计四、防雷建筑施工与验收1.施工要求2.验收标准五、防雷建筑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2.维修保养3.应急预案正文: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对于防雷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建筑物及人身安全,我国制定了防雷一类、二类、三类建筑标准。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类建筑的防雷标准及设计要点。

一、防雷建筑分类1.一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物,如重要的国家级建筑物、大型公共建筑物等。

2.二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较严重后果的建筑物,如一般公共建筑物、工业建筑物等。

3.三类建筑:指遇雷击可能导致一般后果的建筑物,如住宅、农业建筑物等。

二、防雷建筑标准1.一类建筑防雷标准:应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应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耐压性能,引下线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接地装置应满足接地电阻要求。

2.二类建筑防雷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3.三类建筑防雷标准:建议设置简易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或采用避雷带等防雷措施。

三、防雷建筑设计要点1.接闪器设计:接闪器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和重要性进行选择,确保能在雷击时有效引导电流。

接闪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能。

2.引下线设计:引下线应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铜、铝等。

引下线的长度、间距和固定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3.接地装置设计:接地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接地电阻,以确保雷击时能有效引导电流。

接地装置的形状、尺寸和材料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实际需求选用。

四、防雷建筑施工与验收1.施工要求:防雷设施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住宅防雷等级划分

住宅防雷等级划分

住宅防雷等级划分摘要:一、引言二、住宅防雷等级的划分依据三、住宅防雷等级的具体划分1.一级防雷住宅2.二级防雷住宅3.三级防雷住宅四、住宅防雷等级选择建议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的安全性。

在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因此,了解住宅防雷等级的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住宅防雷等级的划分依据和具体划分。

【住宅防雷等级的划分依据】住宅防雷等级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以及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进行划分。

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住宅防雷等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住宅防雷等级的具体划分】1.一级防雷住宅一级防雷住宅是指重要性和使用性质较高的住宅,如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大型商场等。

这类住宅的防雷措施要求严格,包括设置接闪器、防雷接地、屏蔽等。

2.二级防雷住宅二级防雷住宅是指一般性质的住宅,如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

这类住宅的防雷措施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包括合理设置接闪器、防雷接地等。

3.三级防雷住宅三级防雷住宅是指较低风险的住宅,如农村居民住宅、简易住宅等。

这类住宅的防雷措施相对简单,主要采用避雷针、防雷接地等基本措施。

【住宅防雷等级选择建议】在选择住宅防雷等级时,应结合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以及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和居民住宅可选择二级防雷,重要性和使用性质较高的建筑物应选择一级防雷。

【结论】住宅防雷等级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防雷措施的重要性,合理选择防雷等级可以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3雷电防护分区3雷电防护分区3.1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3.1.1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

3.1.3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2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3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的地区。

3.2雷电防护区划分3.2.1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

3.2.2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LPZ0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

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2LPZ0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

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3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

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4LPZ2~n后续防雷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限制的区域。

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雷电电磁场。

3.2.3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的雷电防护区内。

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4.1一般规定4.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第4.3节或第4.4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4.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或本规范第4.3节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1.3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采用本规范第4.2节和4.3节规定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

4.1.4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4.4节雷电防护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雷电防护措施。

智能建筑物的防雷防护设计

智能建筑物的防雷防护设计

法。
要: 智能建筑物有大量耐压弱的 电子设备 , 主要是 总结这类建筑物要划分不同的区域 , 针对不同区域设计 防直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方 4; D  ̄S -P
关键词 : 防雷 区; 直击雷; 电磁脉冲 、 雷电波侵入 ; 屏蔽 ; 等
智能建筑物区别于传统的建筑物 , 它是 信 221 有与智 能建 筑物组 合在一起 的大 . 所 . 4 在智 能建筑物强 弱 电系统上加装 电浪 息 时代 的产 物 , 计算机技术 、 讯技术 、 是 通 控制 尺寸金属物件 ,如屋顶金属表 面 、 面金属表 涌保 护器(P 立 S D) 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建筑 技术密切结合 的 面 、 混凝土 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 等金属物 , 等 当雷 电直接击 中建 筑物时 预计最 大将 有 结晶 , 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 , 信息网络 已经深入 电位连接在一起 , 与防雷装置连接 ; 非框架建筑 5 %的雷 电流经过与建筑物外部相联接的各种 0 到国家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 信息安全 已经是 国 应 没 三 层 设 金 属 均 压 带 。 金属管线导体进入建筑 物内部 ,每个导体上承 家政治经济安全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智能建筑 的 2 . 所有进入 智能建 筑物 的外来 金属管 受 的电流等于总电流除以导体总数。如果导体 .2 2 最大特点是 内部配备 了大量 的电子信 息系统。 道 、 电力线 、 线、 通讯 有线 电视线 、 计算机 网络线 被屏蔽 良好的金属管道包复 ,在计算时认为有 由于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程度低 ,过电压 在在进入 L Z P 1区前做等 电位连接 , 并接地。 7 %的电流被屏蔽 层分摊 。如果 要进 一步衰减 0 和过 电流耐受能力差 , 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 , 3 L Z12 n区防雷击 电磁脉冲屏蔽措 施 剩余 的 电流 , P 、、 就要加 装 电浪 涌保护器 (P ) SD 系 旦智能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 的 设 计 统 ,P S D系统 的雷 电过电压保护是建 立在建筑 生雷击 , 雷电过电压 、 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 过 3 智 能建筑 物 L Z 区内所 有电梯 轨道、 物接地 系统共用一个接地网 ,g联合接地 的基 . 1 P1 过供 电线 、 收天线 、 接 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 等多 吊车 、 金属地板 、 金属 门框架 、 设施 管道 、 电缆桥 础上 , 采用 S D( P 正确选用 各类 S D对侵人大楼 P) 种途径侵入建筑物 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 的正 架 等内部导 电物要用金属导体如一 0 4 4 X 扁钢 连 内计算 机 、 制终端及 网络数据线 、 控 信号线 、 传 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 如果保护措施不当 , 这些雷 为一体 ,其等电位连接要以最短路径连接到最 输设备 、 遥控 、 监控系统及无线 系统天馈线的雷 害轻则使 电子设备工作失灵 , 重则使 电子设备 近 的等 电位连接带或其 它已经做 了等 电位连接 电过 电压进行抑制 , 并对智能大厦出入缆线采 各导 电物之间一般要多次互相连接。 取屏蔽 、 永久性损坏 , 智能建筑物作为社会信息系统 的 的金属物 , 接地等措施 , 可有效减少雷电对信号及 个点 , 它将对整个社会 信息安全造成影响。 因 32对 于智能 建筑物 L Z 、. . P 1 2n区 内安装 网络系统的侵害。 此 ,智能建筑防雷设计即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 信息系统的房间 , 要做局部等 电位连接 , 就是将 5结束语 直击雷防护 , 还必须高度重视雷 电电磁兼容性 。 信息 系统 的所有外露导 电物 ,如各种箱体 、 壳 如何减少雷害确是一个整体的 、 面的问 全 在执行 国家防雷规 范和结合 大量防雷工程 实践 体 、机架 等金属组件要采用 s 型星型结 构和 M 题 , 智能建筑物防雷是采取防治的办 法, 只有将 经验 的基础上 ,对智能建筑物的防雷防护设计 型网型结构作为局部等 电位连接为一体 ,并与 防 雷 问题 从 各 个 方 面 加 以 解 决 ,按 照 联 合 接 地 总 等 电位 连 接 。 均压等电位 的理论 、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 、 浪涌 电 要点做以下阐述: 1根据《 建筑 物防雷设计 规范) B 0 5 — ) 507 G 流就近疏导分流 、内 缆的屏蔽接地和通信 电 线 20 , 能建筑物 防雷区 的划分 0 0智 源及信号线的雷 电过 电压多级保护 的原则 , 正 确选 择雷 电过电压保护器件和防雷方 案 f 根据 1 PO . L Z A区 : 区内的各物体都 可能遭 1 本 到直接雷击 和导走全部雷 电流;本 区内的电磁 年雷暴 日、海拔 高度、环境因素做出选择和考 场 强 度 没有 衰 减 。 虑)进行整体的 、 , 综合的雷电防护 , 才能有效减 少雷害。 1 P O . L Z B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 2 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 的雷电流直接 雷击 , 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 ( 上接 2 8页】 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 4 1 P 、…n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 . L zl2 3 S型 等 电位 连 接 网络 质量评价标准从 ‘ 好路率”指标向 综合服务水平 可用于相对较小 、限定于局部 的系统 , 当 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数据 能遭直接雷击 , 流经各导体 的电流 比 LZ B区 PO 还小 ; 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 , 但取决 于 采用 s 型等 电位连接 网络时 , 息系统 的所有 库 , 信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 系统 (M ) P S 、桥梁 金属组件, 除等 电位连接点外 , 应与共用 接地系 管理信息系统 (MS 屏蔽措施。 B )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 2LZ P O区 的 防雷 设 计 统的各组件有大于 I K 1 /0 s的绝缘 。而 系统 的主 导作 用 ;采 用 国 际通行 的服 务类 行 业星 O V、. 5 1 2 x 21 . 防直击雷 : 由于 L Z A区和 L Z B区 且所有设施 管线和 电缆最好从 E P处附近进 级评价标准,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 PO PO R 没有界面 , 智能建筑物 L Z P 0区的防雷设计 , 主 入该智能信息系统。 进行综合评价。 要是在 智能建筑 物上 装设避 雷针或 避雷 网防 s 型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仅通过唯一 的 要彻底 改变高等级公路低等级养护的落后 雷。 点 , 地基 准点 E P组合到共用接地系统 状况,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思路清晰,目 既接 R 标明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智 能建筑物防雷根据 中去形成 s 型等电位连接图在这种情况下 , s 设 确 ,勇于创新 ,大胆实践 ,不断总结 ,持续改 其重要性 、 使用性质 、 发生雷 电事故的可能性和 备之间的所有线路 和电缆 当无屏蔽时最好按星 进 ,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 相信一定能探索出一 后果 , 按防雷要求分三类 , 通常采用在智能建筑 型结构与各 等电位连接线平行敷设 ,以免产生 条适合我国国隋的养护与管理的新路子。 感应环路。 参考文 献 物上装设避雷网具体做法 : 曹能建筑物防蕾 美刖 演肆 半 ( 径 米 M型等 电位连接 网络 一般用 于延伸较 大 『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著泽 公路养护管理与 l 1 第—奘防蕾 不大于 5 或小于 6 x 5 x 4 . 不大于 1 1 或小于 1 x oo x 28 第=类防菖 的开环系统 ,该系统 的各金属组件不应 与共用 督察体 系研究和建立 . : 民交通 出版社 , 北京 人 布大 2 x o 于 o 2 或小于 z 6 1 第 防菖 07 1 接地 系统各组件绝缘 。通过多点连接 组合 到共 20 , . 并形成 Mm等电位连接 。 实际中在 『王玉顺. 2 1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改革, 中外公路砚 另外也可以在智能建 筑物上装设避雷针 , 用系统 中去 , 0 , 可根据计 算选择 由单支还是多支避雷针保护智 设备之 间敷设较多的线路和电缆 ,以及设施 和 2 03 能建筑物 , 在计算避雷针保 护范围时, 要注意针 电缆从若干处进入该信息系统。 l 澄平扁 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及对 3 阿 在智能建筑物 中,信息 系统 比较复杂 , 可 翔 交通世界,0 3 对不同类别 的防雷 , 选择不同的滚球半径 。 20 , 22防雷 击 电磁 脉 冲和雷 电 波侵 入 的设 以采用 把 M 型 s型等 电位连接 网络组合 在一 『樊建强. . 4 1 对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作者:袁志勇李军王炽张雷史学松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6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城市智能建筑物日益增多,雷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智能建筑对防雷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智能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情况、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雷电防护要求将其雷电防护等级分为Ⅰ、Ⅱ、Ⅲ三级,为智能建筑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及现有设施是否充分作出重要依据。

关键词:智能建筑、雷电防护等级划分、雷暴日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B)-0000-001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方兴未艾。

智能建筑物普遍称为3A建筑或5A建筑,即它集成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以及辅之于实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它是高功能、高效率、高舒适性的现代化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物的建设向自动化、信息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渗透到智能建筑的各个应用领域,并且不断增大。

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繁多而且复杂,这些微电子设备通常属于耐过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最怕受到雷击。

遭受雷击时,一部分能量(约50%)通过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泄入大地,另一部分能量则通过雷电流感应或耦合在金属管线上进入建筑物内破坏设备,因此,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国家强制性防雷标准规范有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二套,由于颁布时间和采用国际标准的不同,二套规范在许多技术问题上存在矛盾甚至是大相径庭,例如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雷电防护分级、防雷设计部分、“术语”部分等,使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困难、无所适从。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根据目前的国际规范,建筑物的防雷等级通常按照IEC 62305(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建筑物防雷标准)被划分为四个等级:
1. 防雷等级I类 (Class I):用于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保护,通常适用于关键设施,如医院、消防局、通信基站等。

2. 防雷等级II类 (Class II):适用于对设施和人员安全有较高要求的建筑,如商业和工业建筑、办公楼等。

3. 防雷等级III类 (Class III):适用于一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等,对设备的保护要求较低。

4. 防雷等级IV类 (Class IV):适用于农村住宅、轻工业建筑,对设备的防雷保护要求相对较低。

这些防雷等级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所处环境、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使用的材料、以及其中包含的设备等因素。

在进行防雷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
情况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雷等级和相应的防雷设备。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抗干扰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抗干扰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抗干扰摘要: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每年因为雷击破坏引起的建筑物电气设备损害事件时有发生,所在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十分重大。

因此,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做好防雷、接地、抗干扰极为关键,也是现代化智能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流程。

本文就智能建筑概念入手分析,着重探索了建筑工程中防雷、接地、抗干扰设计要点,以供相关工作人员探索。

关键词:智能建筑雷击事件防雷电子设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呈现出大幅度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全世界各大城市争先构建数字化城市,为智能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在智能建筑施工建设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应用中普遍存在着耐压等级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特点,这也为雷击破坏提供了一直的前提,以致于雷电灾害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频频发生,给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抗干扰尤为重要。

一、智能建筑分析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最受人们关注的一项,其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经济国际化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技术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建筑结构。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对智能建筑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就是一个建筑物在设计中除了传统的结构功能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个相应的综合性、智能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从而适应住户对建筑物用途、信息的需要。

因此,智能建筑结构可谓是一个安全性高、舒适性好、系统复杂、利用效率高的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物。

当前,现代智能建筑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结构体系,其主要包含有建筑自动化系统、信息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交错和渗透为智能建筑管理体系提供了综合、系统、全面的管理流程,也有效的保障了建筑结构功能的合理发挥。

但是,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缆线布置复杂、系统设备繁多、电子装置种类众多和防雷击能力单薄的特点,使得在工作中为了保护系统安全、设备运行正常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装备加以保护和控制,在这个工作环节,防雷、接地和抗干扰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工作流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防雷与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7 防雷与接地设计7.1雷电防护7.1.1建筑物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超过250m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且不高于25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20m,且不高于100m的建筑物;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l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7.1.2建筑物应根据雷电防护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7.1.3当采用接闪网和接闪带保护时,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接闪网格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5m×5m或6m×4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接闪网格不应大于20m×20m或24m×16m。

7.1.4当采用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滚球法保护设置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0m;2 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45m;3 第三类防雷建筑的滚球法保护半径不应大于60m。

7.1.5引下线应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且应沿建筑物外轮廓均匀设置。

建筑物应利用其结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当无结构钢筋或钢筋柱可利用时,应专设引下线。

现代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现代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探讨

现代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探讨摘要:文章针对雷电对现代智能建筑的危害、建筑物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分析智能建筑各类防雷接地技术的特点与作用,选择适合于现代智能建筑的保护接地系统与接地方法,确保现代智能建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智能建筑雷电防雷接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经济快速的发展,智能建筑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智能建筑中线缆密布、系统设备众多,微电子装备复杂,且防护能力单薄,属于耐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因此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智能建筑的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注意做好建筑物的防雷接地。

防雷与接地对于智能建筑中的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可靠传输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没有处理好,不管是雷电的直击、串击、反击,轻则会造成设备不能有效传输数据,降低智能建筑设备的可靠性:重则会损坏设备的部件,甚至导致设备瘫痪并危及人员的安全。

为了保证系统、设备安全、正常地运行,必须采取专门的接地措施加以防护。

1 雷电对现代智能建筑的危害研究智能建筑物的雷电保护,必须对雷电进行了解,分析雷电是通过哪些方式、途径、渠道危害智能建筑物,雷电是自然界中雷云之间或是雷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其特点是电压很高、电流很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雷击主要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1.1 直击雷击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热效应,电效应和机械力者。

其主要危害如下(1)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能使放电通道的温度高达数万度,雷击点的发热能量巨大,可使金属熔化,甚至引起火灾。

(2)雷电流作用于非导体上时,由于雷电的热效应,使被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被击物体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爆炸,机械效应对非金属油罐存在极大威胁。

(3)雷云对大地放电时,雷电流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时,因雷电流的变化率大(几十微秒时间内变化几万或几十万安培),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使智能建筑电力系统的设施烧毁、导致可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和火灾,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第一节概述一、雷电是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层间和雷雨层与大地之间强烈瞬时放电现象。

当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理论能够将全部雷电现象说明清晰。

目前的方法是将不同理论综合起来,尽可能完善地说明各种雷电想象。

二、雷电的形成1、雷电形成的三个条件: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有使潮湿水气强烈持久上升的气流;有使潮湿空气上升凝聚成水珠或冰晶的气象、地理条件。

2、带电云层形成的差不多过程:潮湿水气在强烈上升的过程中凝聚成小水滴,水滴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电荷,在碰撞时水滴分裂,大水珠带正电荷,小水珠带负电荷由上升气流推向云层上部,在大气电场的极化作用下,云层上部带负电荷,下部带正电荷、形成带不同电荷的云层。

3、雷电的形成的差不多理论:1)、雨滴分裂作用理论当潮湿水气上升到高空,由于高空气温较低,产生凝聚,在上升气流运动过程中逐步增大形成小水滴。

由于上升气流的不稳固,水滴在运动过程中相互摩擦、碰撞、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水珠,大水珠带正电荷,小水珠带负电荷,小水珠容易被上升气流带到上层云层,大水珠则留在下层或降落到地面,如此便形成了电荷的分离过程。

当带电荷云层逐步积存到足够的电荷量时,便产生闪电现象,形成雷电。

实验证明:①、水滴分裂时确实是大水珠带正电荷,小水珠带负电荷;②、分裂水滴所需气流的速度为3—8m/S,正是雷云中上升气流的速度。

2)、电场极化理论距离地面8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而且是带正电荷的,而大地是带负电荷、形成比较稳固的大气电场。

因此,电离层和地这两个带电导体中间被不导电的大气所绝缘,形成一个电容器。

使处于其中的任何导体上端带负电荷,下端带正电荷,(云层也是如此)既发生极化。

此外,近地大气中还常有一定量的离子,其中正离子较重(约为电子的2000倍)不大活动,而负离子则活动性较大,在大气电场的作用下,负离子向上运动,正离子向下运动形成上负下正离子层;另外,空气中水滴分裂后形成上负下正的带电云层,进一步被大气电场极化,这些云层电荷量逐步积存增多,达到了足够的能量时,便产生闪电现象,形成雷电。

浅析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

浅析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

本 工程 建筑 高度 为7 8 m, 其 中地 下室 4 . 5 m, 整个建 筑 物地 面 以上2 I ) 层, 1 — 4 层每 层 层高r 4 A m, 5 - 1 8 层 每层 层 高3 . 8 m, 1 9 - . 2 . 0 层 高3 . 7 m,顶 层 构 架层 挑板 顶 高 度8 2 . 1 m。 地下一 层 为全 埋式 , 功能 为车 库 、 设 备层 及机 械 库 , 人 防等级 为 6 B 级, 一 至 五层 为裙 房 , 其 中一 层 为 : 消 防控制 中心等 ; 二层 为 机房 等 ; 三层 为后 勤办公、 会议室; 四 层 为报 告厅 、 资料室等; 五 至 六层 为 值班 室 及 治安 办 公 室 等; 七 至十 八层 为综 合办 公室 等 。
四墨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
建筑理论与设计
浅析智 能建筑 防雷保护设计
王照淞
上海 中建建筑设计院有 限公司 2 0 0 1 2 2
摘要 : 随着 经 济社会 的不断发 展 , 新 型 智能建 筑 得到 了广 泛 的应用 , 同 时得到 了长足 的发展 。在 新 型智 能建 筑建 设过 程 中 , 必然 会 应用 到 大量 的 电气 设备 , 这 些 电气设 备 在应 用 的过 程 中 , 通 常会 由于 各 种原 因的影 响 。 从而 留下极 大的 安全 隐患 , 从而 给 人们 的 生命 财 产安 全造 成 了严 重的威 胁 。本 文结 合工 程项 目, 从综 合 防 雷的 角度 出发 , 探讨 如 何在 建 筑物 中防止 雷 击和 雷击 电磁 感 应 . 保
位置 , c 4 取1 0 。
c 5 为 电子 信息 系 统发 生雷 击事 故 的后果 因子 。 该 大楼 实际 情况 为信 息 系 护重点是感应雷的危害, 防雷方法则应根据抗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进行分 但在 中断后无 严 重后果 , 所 以c 5 取1 . 0 , 区保护。两者各有其不同的保护对象 , 不能盲 目套用常规的防雷保护法去解 统 业务 原则 上不 允许 中断 , c 6 表示 区域 雷暴 等级 因子 , 取1 . 0 。 决信息系统的雷电安全问题。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

含量 、 济 合 理 性 等 因 素 综 合 考 虑 , 定 了 经 制
电定 位 仪 的 测 量表 明 : 数情 况 下 , 多 v的 取
智 能 小 区 的 星 级 评 定 标 准 , 智 能 小 区划 值 为0 0 将 . 9~0 1 / m 实 际上 , .次 k 。 v值 与 年 通 当T 增 分 为 : 星 级 ( 通 型 , 号 ★ )二 星 级 ( 一 普 符 、 提 平 均雷 暴 日T 的取 值 有 关 。 常 , 大 高型 , 符号 ★ ★ ) 三星 级 ( 前 型 , 号 ★ ★ 、 超 符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 能 建 筑 智 物 的 建 设 向 自动 化 、 息 化 和 节 能 化 方 向 信 发 展 , 电子 应 用 技 术 为 代 表 的 新 技 术 已 微
则 使 用 。 据 《 能 建 筑 设 计 标 准 中第 一 章 果 雷 电 日越 多 , 雷 云 之 间放 电 的 比 重 也 根 智
现代 化建筑 。
多雷 区 (0 0 、 雷 区(0 d 0 、 2 <T ≤4 )高 4 <T ≤6 ) 从 大 量 的 观 测 结 果 来 看 , 云 之 间 放 雷 电远 多 于 雷 云 对 地 放 电 。 一 定 区域 内 , 在 如
收规 范 编 号 为GB 0 3 - 0 3 二 套标 准 强 雷 区( , 0 。 , 539 20 。 T。 ) ≥6 都适 用于 智能 办 公楼 、 合 楼 、 宅 楼 的新 综 住 建扩 建 、 建 工 程 , 他 工 程 项 目也 可 参 照 改 其
建 筑 科 学
SIO &TC OOY CN E E EH LG . N
皿圆
智 能 建 筑 物 的 雷 电 防护 分 级 划 分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是指建筑物所需的防雷保护措施的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每一类建筑物又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以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

地凯科技介绍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以及不同等级的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的要求。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的重要性。

建筑物的重要性是指建筑物的功能、用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重要性越高,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国家重要机关、军事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文化遗产、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电力枢纽、石油化工、核设施等,都属于重要性较高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指建筑物内的人员密度、活动性质、易燃易爆性等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越复杂,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商业场所、住宅场所、仓储场所等,都属于使用性质较复杂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是指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位于雷暴频繁的地区、高海拔的地区、开阔的地区、孤立的地区、周围有高大建筑物或金属结构的地区等,都属于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是指建筑物本身或者内部设备、人员、物资等受到雷电灾害的损失程度。

简述建筑防雷等级划分

简述建筑防雷等级划分

简述建筑防雷等级划分
建筑防雷等级划分是指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高度、结构形式等因素,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等级,以确定防雷措施的标准和要求。

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的要求,建筑防雷等级划分分为四级:Ⅰ、Ⅱ、Ⅲ、Ⅳ级。

Ⅰ级是指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较高,雷电流密度较大的区域,如高山、丘陵等地区。

此级别的建筑物需要采取较高的防雷措施,如铺设接地网、设置避雷针等。

Ⅱ级是指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较高,但雷电流密度较小的区域,如平原、沿海等地区。

此级别的建筑物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如设置接地装置、避雷针等。

Ⅲ级是指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较低,雷电流密度较小的区域,如内陆、城市等地区。

此级别的建筑物需要采取基本的防雷措施,如设置接地装置等。

Ⅳ级是指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较低,雷电流密度极小的区域,如密闭室内等。

此级别的建筑物只需要采取一些基本的防雷措施,如设置接地装置、避雷针等。

建筑防雷等级划分对于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建筑防雷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防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 -。

建筑防雷等级分几类

建筑防雷等级分几类

建筑防雷等级分几类
建筑防雷等级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建筑物的防雷
性能等级的划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筑防雷等级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I类、
II类、III类和IV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等级的定义和区别:
一、I类建筑防雷等级
I类建筑防雷等级是指对雷击危害较大,雷电频繁的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等级。

这类建筑物为雷区内重要建筑物,对于防雷措施的要求最为严格。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医院、电力设施等对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的建筑物都属于I类建筑防雷等级。

二、II类建筑防雷等级
II类建筑防雷等级是指一般民用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雷措施等级。

这类建筑物雷
击危害较小,雷电频率适中。

一般来说,住宅、办公楼、商场等民用建筑都属于II 类建筑防雷等级。

三、III类建筑防雷等级
III类建筑防雷等级是指对雷击危害较小,雷电频率较低的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雷措施等级。

这类建筑物一般地区性的公共建筑、农村房屋等属于III类建筑防雷等级。

四、IV类建筑防雷等级
IV类建筑防雷等级是指对雷击危害极小,雷电频率极低的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雷措施等级。

这类建筑物一般是无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如储藏室、临时建筑等。

综上所述,建筑防雷等级根据建筑物对雷击危害的不同程度和雷电频率的不同
情况进行了划分,分为I类、II类、III类和IV类四个等级。

对于不同类别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防雷等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的安全。

高层智能小区防雷设计存在问题

高层智能小区防雷设计存在问题

高层智能小区的防雷设计存在的问题摘要:本文针对现行建筑物防雷相关规范,结合对高层智能小区的防雷装置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此提出共勉。

关键词:高层智能小区;防雷装置;浪涌保护器;设计abstract: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current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standards, with some of the problems found on the top intelligent community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audit work, in this paper, encourage each other.key words: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urge protector;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类别已从以往的办公写字楼扩展到宾馆、医院、体育场馆、住宅、厂房等领域;有着向智能小区、智能城市发展的趋势二、高层智能住宅小区的雷电防护特点2.1系统多,须加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结构的配合及协调。

如:综合布线系统、安保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都须做雷电防护。

2.2楼层高、占地区域大,相对普通建筑物,它所遭受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远高于普通建筑物。

遭受雷击之后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大。

三、高层智能小区建筑物防雷划分和雷电防护等级3.1 依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来划分建筑物防雷等级;笔者所在的惠州区域的高层智能小区,根据其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所得,一般都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

物业服务应知--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等级

物业服务应知--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等级

物业服务应知--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等级1 雷电的分类和作用形式雷电是由带电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的放电,雷电的作用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1 直击雷雷云直接对建筑物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放电的现象称为直击雷。

1.2 雷电感应雷电感应(也被称为感应雷)是雷电的第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

雷云在建筑物和架空线路上空形成很强的电场,在建筑物和架空线路上便会感应出与雷云电荷相反的电荷(称为束缚电荷)。

在雷云向其他地方放电后,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突然消失,但聚集在建筑物的顶部或架空线路上的电荷不能很快地全部泄入大地,残留下来的大量电荷,相互排斥而产生强大的能量使建筑物遭受破坏。

1.3 雷电波侵入当架空线路或架空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或与遭受雷击的物体相碰,以及由于雷云在附近放电,在导线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沿线路或管路将高电位引进建筑物内部,称为雷电波侵入,又称高电位引入。

物业服务应知-----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等级2 雷电的破坏形式各类雷击的其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1 机械性破坏机械性破坏由两种力引起,一种是强大的雷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巨大电动力,另一种是雷电流通过物体时产生的热量,引起使物体内部的水分急剧蒸发而产生的内压力。

2.2 绝缘击穿性破坏高电压使供配电系统中的绝缘材料被击穿,造成相间或对地短路,使破坏的范围和程度迅速地扩大和增强。

同时高电压会对电子元件产生破坏(击穿),这是电气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雷电破坏形式。

2.3 热力性破坏热力性破坏是雷电产生的巨大热量使物体燃烧和金属材料融化的破坏现象。

2.4 无线干扰性破坏由于雷电波中夹杂有大量高频杂波,对通信、广播、电视等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有强烈的干扰破坏作用。

物业服务应知-----雷电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雷等级3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防雷要求进行分类。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民用建筑物应划分为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划分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城市智能建筑物日益增多,雷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智能建筑对防雷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智能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情况、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雷电防护要求将其雷电防护等级分为Ⅰ、Ⅱ、Ⅲ三级,为智能建筑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及现有设施是否充分作出重要依据。

关键词:智能建筑、雷电防护等级划分、雷暴日1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方兴未艾。

智能建筑物普遍称为3A建筑或5A建筑,即它集成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以及辅之于实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它是高功能、高效率、高舒适性的现代化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物的建设向自动化、信息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渗透到智能建筑的各个应用领域,并且不断增大。

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繁多而且复杂,这些微电子设备通常属于耐过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最怕受到雷击。

遭受雷击时,一部分能量(约50%)通过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泄入大地,另一部分能量则通过雷电流感应或耦合在金属管线上进入建筑物内破坏设备,因此,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国家强制性防雷标准规范有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二套,由于颁布时间和采用国际标准的不同,二套规范在许多技术问题上存在矛盾甚至是大相径庭,例如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雷电防护分级、防雷设计部分、―术语‖部分等,使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困难、无所适从。

另外,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其雷电防护技术往往处在落后的境地,由于设备得不到可靠的雷电防护而造成损坏的灾害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外颁布了多份有关或包括智能建筑物雷电防护的标准。

为了更好的消化和运用各种标准,并按照标准设计较佳或最佳的雷电防护系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智能建筑防雷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参考应用国际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和实践证明成功的防护技术,探讨现代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技术。

对有关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级及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等技术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防护等级划分原则作为建设管理部门的国家建设部关于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小区方面主要出台了以下几套国家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号为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质量验收规范》,编号为GB50339-2003。

二套标准都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楼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其他工程项目也可参照使用。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第一章1.0.3节:―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系统应根据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划分为甲、乙、丙三级(住宅除外),且各级均有扩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智能建筑的等级按有关评定标准确定。

‖另外,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按智能小区的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了智能小区的星级评定标准,将智能小区划分为:一星级(普通型,符号★,)、二星级(提高型,符号★★,)、三星级(超前型,符号★★★,)三种类型。

这几套规范或划分标准已经出台运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其中的划分标准已为广大智能建筑设计施工者掌握并应用。

《标准化法》第十条规定―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建设部第24号令《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了―制定国家标准必须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工作‖。

为了更好的协调配合,使制定的智能建筑防雷技术规范能够迅速地被使用者熟悉和掌握,更好更快地发挥市场规范作用,在划分雷电防护等级时,参考采用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关于智能化小区星级评定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另外,从智能建筑物内部各子系统的配置情况、设备所要求的工作环境、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其中的甲、乙、丙三级智能建筑和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智能小区保护级别、要求有很大不同,应区别开来。

故在技术规范中将它们的保护级别设置不同。

各地区的雷暴活动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年平均雷暴日比较多,有的地区则较少。

因此,处于不同雷暴活动频率地区的级别相同的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水平也不一样。

所以,在制定防护等级时,参考《建筑物点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GB50343-2004第三章中的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标准,将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为少雷区(Td≤20天)、多雷区(20<Td≤40)、高雷区(40<Td≤60)、强雷区(Td≥60)。

从大量的观测结果来看,雷云之间放电远多于雷云对地放电。

在一定区域内,如果雷电日越多,则雷云之间放电的比重也就越大。

对于建筑物防雷设计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雷云对地放电的年平均次数,用地面落雷密度γ来表示。

其定义是每个雷暴日每平方公里上的平均落雷次数。

我国过电压保护规程中对地面落雷密度γ取为0.015次/km2。

近年来我国一些单位雷电定位仪的测量表明:多数情况下,γ的取值为0.09次/km2~0.1次/km2。

实际上,γ值与年平均雷暴日Td的取值有关。

通常,当Td增大时,γ也随之增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Td的变化也很大,很难取统一的一个值。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33委员会1980年推荐的计算公式较为合理,该公式为:γ= 0.023Td0.3式中:γ –地面落雷密度(/km2﹒d),Td-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次)。

将各雷暴日等级标准中年平均雷暴日次数带入上式,即可计算出各地区的年平均落雷密度值。

将处于高雷区或者强雷区的的乙级智能建筑防护水平提升一级,按照甲级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水平进行设计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及设备人员的安全。

依此类推,将处于高雷区或者强雷区的的丙级智能建筑防护水平提升一级,按照乙级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水平进行设计施工。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必须考虑:根据IEC 61024-1-1:建筑物防雷第一部分:通则,第一分部分:指南A—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选择:第2节.建筑物分类中:建筑物是根据雷击的间接后果(这些后果可能对建筑物、其存放物或周围事物构成危险)来分类的。

可能构成危险的雷电的直接后果有:着火、机械损坏、人畜的伤害以及电气和电子设备的损坏等。

雷电可能引起恐慌甚至引起爆炸以及诸如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毒性物质、生化污染物的泄露。

雷电对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调节系统及供电系统,可能具有特别的危险,由此引起对公众服务的中止、数据生成及商务活动的中止。

灵敏电子设备安装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内,因此可能需要特殊的防护。

标准还列举了一系列的特殊建筑物:(1)具有有限危险性的建筑物(由于其建筑材料、存放物或者使用者而使其整个空间易因雷电造成的间接后果而受损的建筑物);(2)对周围事物构成危险性的建筑物(一旦遭雷击,其存放物会对周围事物构成危险的建筑物);(3)对社会及自然环境构成危险的建筑物(由于遭受雷击而可能引起生物、化学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建筑物);(4)其他的建筑物(对其防雷装置可能需要作特殊设计的建筑物)。

因此,对于一些有特殊用途的智能建筑物还应单独列出、分开考虑。

对于集成了大量灵敏电子设备的大型公共性智能建筑物,因雷击带来的过电压会引起设备的误动作甚至损坏,影响到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大型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国家级金融中心、大型通信枢纽、电力调度中心等,会引起人员积压滞留、恐慌、生命安全、数据丢失等问题,带来无法估计的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因此应该把这类特殊智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水平确定在比较高的级别,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公众性服务的连续性。

同样道理,对周围事物或环境构成危险的工业建筑、存有不可复原的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大型展览馆等、往来人员较多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影剧院、体育馆等智能建筑,因雷击因雷击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火灾等,其防护水平也应相应提高,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雷电防护等级为Ⅱ级和Ⅲ级智能建筑物的雷灾损失则相对于Ⅰ级智能建筑物要低一到二个等级,因此其防护水平也相应降低一到二个级别。

在该技术规范中,依据国家有关智能建筑等级的评定标准及各类工程的使用功能、管理要求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对智能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甲级,适用于配置智能化系统标准高而齐全的建筑中;乙级,适用于配置基本智能化系统而综合型较强的建筑中;丙级,适用于配置部分主要智能化系统,并有发展和扩充需要的建筑中;对于智能化小区,依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智能化小区星级划分标准,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

现代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情况、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划为Ⅰ、Ⅱ、Ⅲ三级。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简易性,智能建筑综合雷电防护等级应按以下二种方法之一划分:(1)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建筑内智能化系统的配置情况确定雷电防护等级;(2)按表2.1《智能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的选择表》确定建筑物的雷电防护等级。

2.1 智能建筑雷电防护等级划分根据以上的划分原则,智能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情况、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雷电防护要求将其雷电防护等级分为三级: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智能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应划为Ⅰ级:(1)配置智能化系统标准高而齐全的甲级智能建筑;(2)所处地区年平均落雷密度大于4.92的乙级智能建筑;(3)建筑内集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火灾消防报警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甲级智能化系统,承载着不可终止的公众服务系统的大型公共性智能建筑物,因雷击损害会造成巨大破坏和社会影响,如大型车站、机场、码头、医院、国家级金融中心、大型通信枢纽、电力调度中心等;(4)对周围事物或环境构成危险的工业建筑(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品为易燃易爆材料、有毒物质等),因雷击会造成爆炸、着火、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5)保存有不可复原的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大型展览馆等,因雷击会造成火灾,人员伤亡和难以估量的损失;(6)往来人员较多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影剧院、体育馆等智能建筑,因雷击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7)三星级智能化住宅小区。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智能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应划为Ⅱ级:(1)配置基本智能化系统而综合型较强的乙级智能建筑;(2)所处地区年平均落雷密度大于4.92的丙级智能建筑;(3)集成了不能终止的公众服务系统的中型公共性建筑物,建筑内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水平,功能较Ⅰ级公共性智能建筑有一定差距,但具有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因雷击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也不及Ⅰ级严重;(4)对周围事物或环境有一定危险的工业建筑等,因雷击不易造成爆炸、着火、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5)中型商场、中小型影剧院等智能建筑,因雷击不易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