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一、教学内容介绍森林类型、森林立地的概念、立地质量评价及立地类型划分的常用方法;阐明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介绍密度的概念、密度的作用规律;介绍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二、教学目的掌握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理解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四、授课方法及手段板书五、讲课具体内容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7.1 森林类型7.1.1 森林类型的含义森林类型就是根据森林的不同特征而对森林的划分,这些森林特征包括森林的地带性、森林外貌特征、森林的起源、森林的结构、森林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7.1.2 森林类型的划分(1)根据森林的地带性特征划分①热带雨林、季雨林带这一植被带是我国最南的一个植被带,位于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屿。这一植被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陆地面积狭窄。年平均温度约在22℃以上,没有真正的冬季。年降水量一般在1200-2000mm,典型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季风气候以及地形的影响,本带森林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具有地带代表性的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热带雨林在我国分布面积不大,仅见于台湾南部、海南岛东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我国热带雨林也是我国所有森林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一种类型。在区系上与东南亚热带雨林有一定联系,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最北缘的一种特殊类型。热带季雨林在我国热带季风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分布区的年平均温度是20-22℃,年降雨量一般在

1000-1800mm,但有干湿季之分。每年5-10 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80%,干季雨量少,地面蒸发强烈,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热带雨林是以阳性耐旱的热带落叶树种为主,并且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本区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植被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4 左右。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包括横断山脉南部以及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m;东部包括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多为200-500m 的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约250-350 天。土壤以酸性的红壤和黄壤为主。常绿阔叶林是本带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这类森林的上层是常绿阔叶树所组成,其中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为主。在林内通常都有一至数个优势

1

种,并常分为两个乔木亚层。乔木以青冈属、栲属、石栎属、桢楠属、楠木属等为常见。灌

木中也多常绿种类,常见的有鹅掌柴属、冬青以及柃木属、杜鹃等。草本中有常绿的蕨类如狗脊、瘤足蕨、金毛狗和苔草等。林内一般都有藤本和附生植物,在山地背阴或迎风面,树干上附生的苔藓非常普遍。我国亚热带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不但具有多种区系成分而且还富有热带起源的古老性以及含有一些特有属和孑遗种(银杏、水松、水杉、银杉、洪桐等)。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本区东为辽东,胶东半岛,中为华北和淮北平原,西为黄土高原南部和渭河平原以及甘肃的成徽盆地,大致呈东宽,西窄的三角形。整个地区的西部高东部低,明显地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山地和丘陵是落叶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人为干扰而以次生林为主,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天然林已不存在。华北区的气候具有暖温带的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而干燥,年平均气温一般为8-14℃。年降水量平均在500-1000mm 之间。由于一

年当中有6 个月以上的温暖天气,而降水又多集中于5-9 月之间,再加受到海洋湿气的影响,这都给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地区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以栎林为代表。由于热量和降水不同而引起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纬、经向的变化。在南部,主要建群种为麻栎、栓皮栎等,向北则逐渐被蒙古栎和辽东栎所取代。在近海地方蒙古栎和麻栎占优势,而离海较远则以辽东栎和栓皮栎为主。东部沿海各省只分布要求水湿条件较高赤松林,向西则为比较耐旱的油松林;而华山松林只限于西部各省。此外,在山地还可见到侧柏(石灰岩山地)、云杉、冷杉和落叶松所组成的针叶林。本区域内天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森林的比重很少,并且多为次生林,今后本区应以恢复森林为主,并在已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④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本地区包括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以东,松辽平原以北的广阔山地,本地区范围广大,山峦重叠,主要山脉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及长白山。本区因受日本海的影响,因而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但由于所在纬度较高,所以年平均气温较低,表现为冬季长而夏季短。冬季长达 5 个月以上,最低温度-30 —35℃。生长期为125-150 天。年降水量一般多在600-800mm 之间,由南向北逐步递减,降雨多集中在夏季(6-8 月)约占全年的70-80%,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山地土壤以暗棕色森林土为主。低地则为草甸土和沼泽土。本地区地带性典型植被是以红松为主构成的温带针阔混交林,一般称为阔叶红松林。这一类型在种类组成上相当丰富,针叶树种除占优势的红松外在靠南部的地区还有沙松以及少量的紫杉、崖柏。阔叶树种主要有紫椴、枫桦、水曲柳、黄檗、糠椴、千金榆、核桃楸、白皮榆以及各种槭树;林下灌木和藤本有:毛榛子、刺五加、丁香、猕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有不少本地特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上述植物多属暖温带种类,从而使这类针阔混交林多少具有一些南方(亚热带)景色。⑤寒温带针叶林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是我国最北的林区。本区为我国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冬季长达8 个月。生长期仅90-110 天,全年降水量为400-550mm,大部集中降落在7、8 月。由于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一些耐寒林木的生长。本区较普遍的土类是棕色泰加林土,低洼地为沼泽土,而且常有岛状永冻层。

2

由于气候条件严酷,本地区植物种类较少,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所组成的明亮针叶林,主要特征是群落结构简单,林下草本植物不发达。落叶松林皆伐或火烧迹地,多形成各类次生阔叶林,如蒙古栎林、桦木林或山杨林等,若再遭破坏则形成灌丛。在山的中部如经破坏则仅形成白桦林或白桦与落叶松混交林,并向落叶松纯林方向发展。本地区是我国木材蓄积量较大的林区之一,落叶松生长较快,但由于这里生长期短,且多沼泽化因而生产力并不高,今后随着森林的采伐必须大力进行更新并改造沼泽以促进林木生长。(2)根据森林起源划分森林起源是指森林发生形成特点,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林是由于自然媒介的作用,树木种子落在林地上发芽生根长成树木,发生形成的森林;人工林是用人工直播造林、植苗或插条造林方式形成的森林。森林的起源也指森林的形成方式,一般指林分的繁殖方式。实生林:由种子发芽成长形成林分,主干通直,生长高大,根系良好,寿命较高,不易感染病虫害。无性繁殖林:由插条,伐根萌芽、根蘖等方式形成的森林。特点,发生快、衰老早、易感病虫害,不宜培育大径材。(3)根据林分的外貌特征划分①常绿林和落叶林常绿林是由冬季不落叶的树种组成的森林,分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落叶林是由冬季落叶的树种组成的森林,分落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②单层林和复层林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集中在一个层次,称为单层林;林冠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称为复层林。(4)根据林木的年龄划分①同龄林林分中相同中林木或不同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