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麦冬水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麦冬水的功能主治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119b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c.png)
麦冬水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一、麦冬水的介绍麦冬水,又称麦冬桂枝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系列的病症。
麦冬水是由麦冬、生地黄、桂枝等中药材煎熬而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与作用。
二、麦冬水的功能主治麦冬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主治:1.清热凉血:麦冬水可以清热凉血,对于因热引起的口渴、口干舌燥、咽喉干痛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滋阴养颜:麦冬水中的麦冬和生地黄具有滋阴养颜的作用,对于干燥皮肤、面色发黄、气血不足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安神定惊:麦冬水中的桂枝具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梦、心悸、失眠、多梦、神经紧张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调经止痛:麦冬水对于痛经、经期不调、闭经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缓解相关的症状。
三、麦冬水的作用1.改善免疫系统:麦冬水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发生。
2.提高睡眠质量:麦冬水的安神定惊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
3.促进消化吸收:麦冬水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对于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抗氧化作用:麦冬水中的麦冬和生地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损伤。
5.调节内分泌:麦冬水中的药材成分可以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相关症状。
在使用麦冬水时,需要遵循医生指导,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和服用时间。
麦冬水虽然有很多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特殊人群在使用麦冬水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四、如何制作麦冬水制作麦冬水的方法如下:1.准备材料:麦冬、生地黄、桂枝、红枣等。
2.材料处理:将麦冬、生地黄、桂枝先洗净备用。
3.煎制步骤:将麦冬、生地黄、桂枝等材料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1小时左右,直到药液呈浓稠状。
4.过滤药液:将煎熬好的药液过滤,去除渣滓,得到纯净的麦冬水。
5.让药液降温:将药液放置自然降温,等待药液变凉后即可饮用。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8ebb5727284b73f24250d7.png)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最好。
【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分2服。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处方】黄连1两,橘皮1分,杏仁(麸炒)1分,枳实1分,麻黄1分,葛根1分,厚朴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或自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温温分减服。
下利先止,别当消息,小儿斟酌。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栀子仁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愈后,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引《活人书》【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荷叶(微炙)1两,艾叶(微炒)1两,柏叶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肺积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大黄(锉,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锉)3分。
「中医名方」黄连汤,胸中热,胃中寒,寒散热消用黄连
![「中医名方」黄连汤,胸中热,胃中寒,寒散热消用黄连](https://img.taocdn.com/s3/m/7cbcba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4.png)
「中医名方」黄连汤,胸中热,胃中寒,寒散热消用黄连
《黄连汤》最早见自《伤寒论》,是张仲
景所作,也有说法是伪作,然而,黄连汤能够
流传至今,得到历代医家的青睐,成为经典名
方之一,不能不说黄连汤确有独到之处。
黄连汤最早出自伤寒论,有说法系伪作
清代汪昂的《汤头歌》基本是中医学者必学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和解之剂中就收录了黄连汤。
黄连汤是以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这几味药材配伍而成,功能寒热平调,和胃降逆。
用于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之症。
黄连,泄胸中之热,为君药
黄连汤的主症十分清晰,为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者。
而胃失和降,故见呕吐为次要症状。
方中黄连泻胸中之热,为君药。
干姜、桂枝温胃中之寒,与黄连同用,使寒热调和,为臣药。
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益气和中,升降复常,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诸药合用,使寒散热消,升降复常,诸证自愈。
黄连汤,和其不和,使其不争,寒散热消,诸证自愈
有歌诀云: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附详解】
关注【老李讲中药】,一起学习中医药知识,分享健康养生经验。
中药麦冬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麦冬的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42b8f9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a.png)
中药麦冬的作用与功效
麦冬,又称麦冬藤,是一种中药材。
它具有清凉滋阴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1. 滋阴润燥:麦冬有滋阴润燥的功效,能够调节人体体液平衡,缓解干燥症状,如口干、咽干、便干等。
它可以滋养津液,保护和润泽气管、喉咙、口腔等黏膜。
2. 养胃止呕:麦冬能够平和胃肠,提高胃肠道黏膜的抵抗力,对于胃寒引起的纳差、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安神助眠:麦冬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紧张、失眠等神经症状。
它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 清热止血:麦冬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对于热性疾病引起的出血症状,如咳血、吐血、便血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 健脾益肾:麦冬具有补脾益气、滋阴养肾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虚肾虚引起的疲乏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6. 抗炎抗菌:麦冬含有多种具有抗炎、抗菌作用的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之,麦冬是一味具有清凉滋阴作用的中药,常用于治疗内热、
干燥等症状。
但使用麦冬时仍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使用。
中医传统偏方用黄连煮水缓解口腔溃疡
![中医传统偏方用黄连煮水缓解口腔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1368c9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9.png)
中医传统偏方用黄连煮水缓解口腔溃疡中医传统偏方:黄连水治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损伤,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中医传统偏方中,黄连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黄连煮水能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就介绍中医传统偏方中黄连煮水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又名黄连木。
中医认为,黄连具有清热解毒、驱虫、抑菌等功效,能够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症状。
黄连中含有较多的苦味成分,具有降火清热的作用。
黄连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抗菌消炎,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轻溃疡的症状和疼痛。
此外,黄连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溃疡的愈合速度。
二、黄连煮水的制作方法1. 准备材料:黄连5克,清水适量。
2. 将黄连洗净后切成小片。
3. 锅中倒入清水,放入黄连片。
4. 放在火上煮沸,然后转小火煮约10分钟。
5. 等待黄连水凉至适宜温度后,可以用来漱口或口服。
三、黄连煮水的使用方法1. 漱口法:取适量黄连水在口中轻轻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不少于1分钟。
2. 口服法:取适量黄连水,慢慢喝下。
3. 使用频率:每天漱口或口服2-3次,连续使用3-5天。
四、黄连煮水治疗口腔溃疡的原理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煮水后可以直接作用于口腔溃疡部位。
黄连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抗菌消炎,降低口腔溃疡引起的炎症反应。
同时,黄连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溃疡的愈合速度。
使用黄连煮水治疗口腔溃疡,可以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五、注意事项1. 使用黄连煮水漱口或口服时,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 患有胃病、肝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黄连煮水治疗口腔溃疡前,请先咨询医生意见。
3. 如果使用黄连煮水治疗口腔溃疡后症状未有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六、总结黄连煮水是中医传统偏方中治疗口腔溃疡的一种方法。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具有一定的疗效。
黄连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黄连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7a3563c928ea81c758f578c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连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
对于中药方剂黄连麦冬汤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黄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
对于中药方剂黄连麦冬汤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黄连1钱(9节者,去毛须),麦冬(肥大者,以苦瓠汁浸,去心)1钱。
【功能主治】烦渴火盛,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或3-5钱,水煎,温服。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黄连麦冬汤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生活常识分享。
麦冬的药物功效与作用详解
![麦冬的药物功效与作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c3c0118c8d376eeaeaa31ea.png)
麦冬的药物功效与作用详解麦冬的药物功效与作用详解麦冬的药物功效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麦冬的主要用途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
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麦冬的作用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麦冬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麦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
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叶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2、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25克,麦门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
水煎,不拘时温服。
(《千金方》生脉散)3、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
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
(《圣惠方》麦门冬饮子)4、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温病条辫》玉竹麦门冬汤)5、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50克,水煎。
(《济生方》麦门冬饮)6、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https://img.taocdn.com/s3/m/03f4af5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1.png)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10例阴虚火旺型不寐症患者予以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1-4个疗程并随访半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显效6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91%。
结论: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阴虚火旺;不寐不寐症又称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引起不寐的病因较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均可引起不寐。
不寐一症,古已有之,《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均有记载。
近年来由于现代生活节凑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不寐的门诊患者更有逐年增多之势。
本人近年来利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诊治的110阴虚火旺不寐证患者。
男48例,女6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三年有余。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3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
舌红,苔少,脉细数。
4.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熟地20克、麦冬15克、山药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5克、黄连5克、茯神5克、牡丹皮5克。
水煎服,日一剂。
7日为一疗程,共服4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前已痊愈,则不继续下一疗程。
1.4 疗效评定:1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
2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变。
麦冬汤的标准配方
![麦冬汤的标准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82d6f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c.png)
麦冬汤的标准配方
麦冬汤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中药汤剂中最经典的一款了,它的功能不仅仅是祛风散寒、解毒止痛,还可以改善内脏功能衰退,维护脾胃健康,是养生保健的利器。
麦冬汤的名字来源于它的主要原料麦芽,麦冬的含义是夏季采收的麦芽,故而取名麦冬汤。
一般情况下,麦冬汤的标准配方是:麦芽、桑枝、黄芪、当归、茯苓、党参、白术、陈皮、炙甘草各15克,猪苓12克,藁本15克,16瓣大料、适量盐和葱油。
先将麦芽、桑枝、黄芪、当归、茯苓、党参、白术、陈皮、炙甘草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接着将猪苓、藁本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煮沸,最后加入大料煮15分钟即可。
麦冬汤的营养价值极高。
麦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桑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黄芪和当归含有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党参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茯苓中含有多种对脾胃有益的生物碱类,白术中含有抗炎抗氧化的物质。
此外,在麦冬汤的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药材,如罗布麻、石膏、大枣等,促进汤剂的功效,起到补益的作用。
总的来说,麦冬汤的功效不容小觑。
它可以祛风散寒、平衡阴阳,同时还有解毒、止痛、改善内脏功能衰退,维护脾胃健康,增强免疫力,滋补全身机能,是养生保健的绝佳良品。
- 1 -。
麦冬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麦冬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efc9c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7.png)
麦冬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温肺止咳:麦冬具有滋养肺阴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肺热、痰热引起的咳嗽症状,并促进咳痰的排出。
•清心安神:麦冬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烦不宁等心身疲劳所引起的症状。
•润肠通便:麦冬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软化排便物质,缓解便秘症状,并改善肠道蠕动。
•凉血清热:麦冬可以清热凉血,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炎热情况,适用于热性疾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麦冬煎汤:将麦冬适量破碎后,加入水中煮沸,然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出麦冬渣即可。
一般每次服用10-15克麦冬。
•麦冬炖猪肺汤:将麦冬、猪肺适量洗净,放入炖盅中加水适量,隔水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一次食用适量,一周2-3次。
•麦冬煲雪耳莲子汤:将麦冬、雪耳、莲子适量洗净,放入煲中加水适量,文火煲煮2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一次食用适量,一日一次。
注意事项: - 麦冬性寒凉,体虚寒者慎用。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麦冬。
- 麦冬不宜与大蒜、羊肉同食。
- 高血压、肾病患者不宜过量服用。
总结:麦冬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润燥、清热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肺热症状、失眠、便秘等情况。
在使用麦冬时需注意用量和用法,避免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有严重疾病或不明确的症状,请咨询医生的指导。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50080c41daef5ef7bb0d3cc8.png)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麦冬属于中药的一种,又有人把他叫做麦门冬,属于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中医方面认为,麦冬性凉,服用之后能够起到很好的止咳、润肺还有清心、滋阴的作用,对于身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使用麦冬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进行煎煮服用药液之外,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进行泡水服用。
这种方法不仅制作简单,同时也能够令身体更好的吸收营养物质,一举多得。
具体的如下:第一:提高身体免疫力麦冬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对多种细菌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够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脂系统的功能,长期如此对于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有免疫能力都能够获得很好的提高。
初次之外,麦冬还具有扩张血管还有抵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中的缺氧能力,降低血糖功能,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有疾病的可能。
第二:养阴润肺止咳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医方面认为麦冬能够起到养阴生津以及润肺止咳的作用。
如果身体中出现了脾胃虚寒还有津少、口干舌燥或者是干咳甚至是咳出血的情况,建议将麦冬进行泡水服用;除此之外,当身体出现了心阴不足所引起的心悸、热病之后的干燥情况,服用麦冬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第三:治疗阴虚肺燥还有咳嗽痰多的情况如果身体患有了热病,那么对于津液还有脾胃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口渴、咳嗽、心烦失眠还有心悸、口干舌燥、舌头发红等等情况,这个时候建议服用一些麦冬,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麦冬对于以上的一些情况治疗效果很好,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肺部、咽喉,同时对于便秘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麦冬的功效一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冬的应用1.胃阴虚证。
本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
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
麦冬汤功效与作用
![麦冬汤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b617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麦冬汤功效与作用麦冬汤是一道广受欢迎的中药汤,它由麦冬和其他配方草药熬煮而成。
麦冬汤不仅具有美味可口的味道,还有许多健康功效和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并说明其如何为人体带来好处。
一、麦冬汤的主要功效1.养阴清热:麦冬汤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有口渴、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人。
麦冬汤可以滋养体内的阴液,清除体内的热气,使身体恢复平衡。
2.滋补肺脏:麦冬汤对呼吸系统有益,可以滋养肺部,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咳嗽、气促等症状。
尤其对于那些长期痰多、咳嗽不止的人来说,麦冬汤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
3.补充营养:麦冬汤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它还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4.改善睡眠:麦冬汤具有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饮用麦冬汤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5.消除炎症:麦冬汤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身体的炎症反应。
对于一些慢性炎症的患者来说,饮用麦冬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症症状。
二、麦冬汤的作用及适用人群1.适用于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群。
麦冬汤具有滋阴养阴的作用,可帮助缓解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调环境下而导致的身体干燥问题。
适当饮用麦冬汤可以改善干燥的皮肤和眼睛,提高身体的舒适度。
2.适用于经常有口干、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人群。
麦冬汤有润喉的作用,可以缓解喉咙不适,并起到保护喉咙的作用。
3.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感冒的人群。
麦冬汤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那些常年感冒、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饮用麦冬汤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4.适用于痰多、咳嗽不止的人群。
麦冬汤可以清热化痰,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状,对于有痰渠道不畅、痰液黏稠的人群来说,饮用麦冬汤具有调理的功效。
5.适用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的人群。
麦冬汤具有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麦冬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麦冬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918c90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1.png)
麦冬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麦冬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热气,清除毒素,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养阴润燥:麦冬汤能够滋养阴润,缓解因阴虚引起的燥热症状,如口干舌燥、咳嗽干燥等。
•补益养身:麦冬汤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提供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安神助眠:麦冬汤具有安神的作用,可缓解因神经衰弱、失眠等引起的睡眠问题,帮助人体放松休息。
用量
•成人用量:一次15~30克麦冬,水煎服,每日2次。
•儿童用量:根据年龄适量,一次5~15克麦冬,水煎服,每日2次。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充足的休息。
在使用麦冬汤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请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麦冬汤。
2.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不要过量使用。
3.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调整剂
量。
4.注意观察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5.请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帮助身体康复。
6.在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有利于药效
的发挥。
总结:麦冬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补益养身
和安神助眠的功能主治。
在使用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用量的控制。
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麦冬汤不能治疗所有疾病,请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使用,如果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黄连汤——精选推荐
![黄连汤——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bddac2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e.png)
黄连汤
黄连汤,中药⽅剂名,岀⾃《伤寒论》。
具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的功效,主要⽤来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腹中痛,欲呕吐者。
临床主要⽤于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管炎等病症。
【歌决】黄连汤内⽤⼲姜,半夏⼈参⽢草藏,更⽤桂枝兼⼤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组成】
黄连、⽢草(炙)⼲姜、桂枝(各三两)⼈参(⼆两)半夏(半升洗)⼤枣(⼗⼆枚擘)
【⽤法】
上七味,以⽔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次。
【功⽤】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腹中痛,欲呕吐者。
【⽅解】胸中烦热,欲呕吐,⾆苔黄,乃胸中有热之见证;腹中痛,肠鸣泄泻,脉弦紧系胃中有寒之见证。
此证因胸热胃寒⽽致升降失司,⽅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姜、桂枝⾟温,下散胃中之寒,⼆者合⽤,⾟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参、⽢草、⼤枣益胃和中。
合⽽⽤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愈。
本证伤寒,寒邪⼊⾥,其深⼊胸中者,传⽽为热,此即所谓“胸中有热”,症见胸中烦热;其深⼊胃脘者,传⽽不化,寒邪凝结中焦,故其⼈腹中痛。
【加减化裁】
①脾胃虚弱者去黄连,加⽩术、茯苓,⼭药;
②胃⽓壅滞者加苏梗、佛⼿、⾹附;
③肝胃不和者加柴胡、⽩芍、枳壳、郁⾦等;
④湿热中阻加厚朴、藿⾹;胃热内壅者加栀⼦、黄芩;
⑤瘀⾎阻滞者加川楝⼦、延胡索、五灵腊;
⑥寒热错杂者加荜澄茄、吴茱萸等。
【黄连汤:清上温下-改善上热下寒,既上火又怕冷】
![【黄连汤:清上温下-改善上热下寒,既上火又怕冷】](https://img.taocdn.com/s3/m/6b7796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d.png)
【黄连汤:清上温下-改善上热下寒,既上火又怕冷】黄连汤《伤寒论》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黄连味苦寒、甘草炙味甘平、干姜味辛热、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人参二两味甘温,半夏半升洗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既上火,又怕冷?一剂黄连汤,清上温下,改善你的上热下寒在中医上说,无论是天地还是人体都讲究着阴阳平衡,如果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就会导致人体的病理状态,人体分三焦,如果把中焦打通了,引上焦往下,暖下焦的寒,引下焦的寒,清上焦的热,那么人体自然而然就恢复平衡的状态了。
在《诸病源候论》记载“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既上火,又怕冷?一剂黄连汤,清上温下,改善你的上热下寒黄连汤,清长焦之火,暖下焦之寒,清上温下。
黄连汤: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甘草、大枣。
半夏,味辛,入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寒痰、湿痰等症状。
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经。
具有泻心火、清肝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烦失眠、心肾不交、呕吐等症状。
干姜,味辛、入心、肺经,具有祛瘀散寒的功效。
桂枝,味辛,性温,入心、肺、膀胱经,具有温通经脉,温阳化气的功效。
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水肿、痰饮、心阳不振。
人参,可补气血。
甘草、大枣,可起到调和的功效。
融合一起,从而可以清上温下,改善身体的上热下寒之症。
麦冬的功效与副作用
![麦冬的功效与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9f9953b9d528ea80c779ae.png)
麦冬的功效与副作用麦冬的功效是什么?1、麦冬能有效治疗素体阴虚。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捣烂,煮熟,绞取汁,加人蜂蜜500克,放锅内以重汤煮,不断搅拌,待液稠如饴,盛于瓷器中备用。
每次用温酒调服1匙,每日2次。
长服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之功。
2、麦冬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党参、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克,乌梅、知母、甘草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效果会比较明显。
3、麦冬能有效治疗慢性胃炎。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9克,黄芪9克,党参10克,王竹10克,黄精10克,天花粉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4、麦冬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口渴多饮。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黄连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有缓解燥渴的作用。
5、麦冬能有效治疗肠燥便秘,大便于结。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6、麦冬能有效治疗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
水煎服,每日二剂。
本法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有良效。
7、麦冬能有效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等身体疾病。
表现为阴虚燥咳者应该使用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
每天服用一次,效果相当不错。
8、麦冬能有效治冠心病心绞痛。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尝试使用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
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作用。
麦冬的副作用:1、麦冬煎剂有镇静作用。
麦冬亦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能推迟回苏灵引起的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死亡发生的时间,但不能使动物免于死亡。
2、对心肌有收缩振幅的作用。
豚鼠离体心脏灌流法表明,麦冬总皂甙及总氨基酸小剂量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心肌,减少冠脉流量,但两者对心率无影响。
参麦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参麦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676a769a417866fb84a8e7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参麦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参麦黄连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参麦黄连汤的方剂。
【处方】人参5分,麦冬3钱,川连4分,生枣仁5钱,石菖蒲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疫疹邪热未尽,伏于心胞络,终日昏昏不醒,或错语呻吟者。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其实用参麦黄连汤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关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78e221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9.png)
关于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黄连
【功效】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
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
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
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
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肿。
【作用】: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中药化学成分】:根茎主含小檗碱(berberine)5%-8%,还含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表黄连碱(epiberberine)、groenlandicine和5-羟基小壁碱(berberastine)等;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常统称黄连生物碱。
【用法用量】:2~10g;煎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
中药网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服用较久易伤脾胃,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用。
黄连麦冬为主治口苦
![黄连麦冬为主治口苦](https://img.taocdn.com/s3/m/85d8454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d.png)
家庭医药 2018.0949传统医学医学白露时节宜喝粥“秋吃早粥”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养生方式。
尤其在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
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有补养作用的粥食,对健康大有裨益。
大米、糯米等主料可以健脾胃、补中气以及防秋燥。
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添加一些豆类、干果等辅料,以达到更好的调养效果。
品茶香,饮美酒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凝结的露水对茶树有很好的滋养功效,所以这时的茶叶会有一种独特的滋味,甘醇无比。
白露茶历经春夏两季,不像春茶那样不耐泡,也少了夏茶的燥苦,它不凉不燥、温和而清香,同时还能提神醒脑、清心润肺、温肠暖胃。
古人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便在白露那天9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此时天气渐渐转凉,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又过14天,进入秋分,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才开始入秋。
“分者平也”,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承接露水,煎后服用。
此外,古人还用白露露水酿成“秋白露”酒,并认为这样的酒最香醇。
阴阳平衡,营养均衡秋分时节昼夜均等,所以我们养生也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使阴气平和,阳气固密。
均衡营养,首先要做到不挑食,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和“七大营养素”的平衡摄入。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食欲大多有所下降,很容易缺乏营养,因此到了秋天,要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平衡。
秋蟹正肥,小心食用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
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不过再美味的东西,也不能多食,适量即可。
黄连麦冬为主治口苦黄连15克,麦冬、芦根、白茅根各30克,生地、赤芍各20克。
水煎,每天1剂,每日2次,连服用3剂,可缓解阴虚咽干、口苦症状。
重庆武隆 谭严峰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口苦是一种症状,不少慢性病都可能出现口苦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