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保证疫苗的准确性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保证疫苗的准确性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保证疫苗的准确性预防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为了保证疫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需要进行三查七对的严格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介绍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以及其对于疫苗准确性的保证作用。

一、生产环节的三查在疫苗的生产环节中,需要进行三道查验,包括原材料查验、生产过程查验和成品查验。

原材料查验是指对用于生产疫苗的原料进行检验。

这包括疫苗病毒株、细菌菌种、细胞基质等。

只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可靠,才能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生产过程查验是指对疫苗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查验。

这包括疫苗病毒培养、分离、提纯等步骤,以及辅料的添加和混合等。

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确保疫苗的质量。

成品查验是指对疫苗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这包括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等指标的检测。

只有通过成品查验,确认疫苗符合标准,才能投放市场和使用。

二、销售环节的三查除了生产环节的三查外,销售环节也需要进行三道查验,包括进货查验、运输查验和存储查验。

进货查验是指对从生产企业购进的疫苗进行检验。

这包括对疫苗的合格证明、包装完整性以及冷链运输记录的查验。

通过进货查验,可以确保购进的疫苗是合格的,并具备良好的运输保证。

运输查验是指对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和包装完整性进行检验。

预防接种疫苗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运输,只有保证运输的适当性,才能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存储查验是指对疫苗在接种单位的存储条件进行检验。

这包括冰箱温度记录、疫苗包装完整性以及有效期等。

只有在适当的存储条件下,疫苗才能保持其有效性。

三、接种环节的三查在接种环节中,也需要进行三道查验,包括接种设备查验、疫苗查验和接种记录查验。

接种设备查验是指对接种设备的合格性进行检验。

这包括注射器、针头、冷藏设备等。

只有确保接种设备的质量和合格性,才能保证接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疫苗查验是指对每支疫苗的查验。

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操作是确定受种者是否符合接种条件的重要方法,是实施安全接种的重要保障。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本操作主要涉及预诊岗位、信息岗位、疫苗管理岗位、接种岗位,为明确岗位责任,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接种的要求,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三查:
1、查人: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

预诊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定受种者是否符合接种条件。

2、查证:查对信息系统儿童个案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信息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定受种者将接种的疫苗品种及剂次。

3、查苗具: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

疫苗管理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确保疫苗及用具安全有效。

二、七对:
1、对人:核对受种者的姓名、年龄。

预诊岗位首对、接种岗位再对,以保预诊和受种对象准确。

2、对苗:核对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

信息岗位首对、开具接种处方,接种岗位再对以保准确。

3、对接种:核对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信息岗位首对、接种岗位再对,确保安全准确。

三、“一验证”
“一验证”是指在接种疫苗前请受种者或监护人验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等,确保
接种无误。

是接种岗位必须落实的一项工作。

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科学地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查”一般包括调查、询问和检查三个要素。

对于接种单位来说,要严格遵守“三查”的要求,并对接种者开展调查,以便诊断接种者的健康状况,结合接种者的身体情况,确定接种剂量和接种时间。

同时,还要询问接种者的疫苗注射史,以确定接种剂量和接种时间,并对接种者进行身体检查,以排除不合适接种的情况。

“七对”是一种指导性的制度,包括:免疫接种者与接种者须有明确的定义;疫苗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疫苗的质量要保证,接种时的技术应符合疫苗的有效性;注射器使用前应灭菌,接种、标记、处理应合乎规定;疫苗用完后,要立即报废,按规定做好清洗、灭菌处理;应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实施现场巡查;接种剂量、使用方法要掌握得当,应坚持定期采用新疫苗。

为此,政府应加大投入,给予相应的奖励,维护合理的疫苗费用支付制度,为免疫接种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免疫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免疫接种知识。

同时,应积极倡导社会民众接受疫苗免疫,以提高接种率。

“三查七对”制度是预防疾病和减少疾病发病者的重要措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防护措施,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病毒预防手段。

疫苗的预防是有效的,但它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如何实施它,因此,
科学遵循“三查七对”制度,才能起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查七对”制度是我们为了预防疾病而制定的制度,要求接种者科学有效地接受疫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因此,应按照这项制度规定的规定,严格执行,努力提高免疫接种的科学水平,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三查七对一验证实用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实用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实用制度
1 / 1 优选文档
三查七对“一考据”制度
三查七对“一考据” 操作是确定受种者可否吻合接种条件的重要方法,是推行安全接种的重要保障。

依照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本操作
主要涉及预诊岗位、信息岗位、疫苗管理岗位、接种岗位,为明确岗
位责任,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
可推行接种的要求,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拟定本制度。

一、三查:
1、查人: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

预诊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定受种者可否吻合接种条件。

2、查证:查对信息系统儿童个案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信息岗位
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定受种者将接种的疫苗品种及剂次。

3、查苗具: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

疫苗管
理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保证疫苗及用具安全有效。

二、七对:
1、对人:查对受种者的姓名、年龄。

预诊岗位首对、接种岗位
再对,以保预诊和受种对象正确。

2、对苗:查对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

信息岗位首对、开具
接种处方,接种岗位再对以保正确。

3、对接种:查对接种部位、接种路子。

信息岗位首对、接种岗
位再对,保证安全正确。

三、“一考据”
“一考据”是指在接种疫苗前请受种者或监护人考据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等,保证接种无误。

是接种岗位必定落实的一项工作。

.。

简述疫苗接种时的三查七对

简述疫苗接种时的三查七对

简述疫苗接种时的三查七对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在接种前需要进行三查七对的检查,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三查1.查病史在接种前,医生会询问接种者的病史,包括过去是否有过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过敏史、慢性病史等。

如果有过敏史或慢性病史,需要特别注意,可能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或者延迟接种。

2.查体征医生会对接种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皮肤、听取心肺音等。

如果接种者有发热、皮肤病变、呼吸道感染等症状,需要延迟接种。

3.查疫情医生会了解接种者所在地区的疫情情况,如果该地区有疫情,需要优先接种相应的疫苗。

二、七对1.对照疫苗种类接种前需要核对疫苗种类,确保接种的是正确的疫苗。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法,需要根据疫苗种类进行相应的操作。

2.对照疫苗批号接种前需要核对疫苗批号,确保接种的是同一批次的疫苗。

不同批次的疫苗可能存在差异,接种同一批次的疫苗可以保证接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对照疫苗有效期接种前需要核对疫苗有效期,确保接种的疫苗在有效期内。

过期的疫苗可能会失去效力,接种后无法产生免疫效果。

4.对照接种者身份证件接种前需要核对接种者的身份证件,确保接种者的身份信息正确。

身份证件是接种记录的重要依据,需要妥善保管。

5.对照接种记录接种前需要核对接种记录,确保接种者的接种史清楚明确。

接种记录是接种管理的重要依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

6.对照接种部位接种前需要核对接种部位,确保接种部位干净卫生。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部位,需要根据疫苗种类进行相应的操作。

7.对照接种方法接种前需要核对接种方法,确保接种方法正确。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方法,需要根据疫苗种类进行相应的操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在接种前需要进行三查七对的检查,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操作,以保证接种的顺利进行。

关于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关于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关于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疫苗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了确保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实行了疫苗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内容。

一、三查三查即指健康机构对疫苗和接种者的查验。

具体包括:1.查验接种者的医学史和疫苗接种史。

接种者的医学史包括过去的疫苗接种史、过敏史、病史等信息,这样可以评估接种者的个体免疫情况。

2.查验疫苗的标识和有效期。

健康机构应检查疫苗是否有有效标识,包括疫苗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检查疫苗的温度记录,确保疫苗在运输和存储中的质量安全。

二、七对七对即指健康机构在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时需要进行的七个对照。

具体包括:1.疫苗种类与接种者所需疫苗种类的对照。

健康机构应仔细核对接种者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确保接种者接种的疫苗与其所需疫苗种类一致。

2.疫苗剂量与接种者所需疫苗剂量的对照。

健康机构在接种时需根据接种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疫苗的剂量,并确保接种者接种的剂量与其所需疫苗剂量一致。

3.疫苗适应证与接种者的适应证的对照。

健康机构需评估接种者是否具备接种的适应证,检查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并依据国家疫苗免疫规划的相关要求进行接种。

4.疫苗的冷链运输与接种者所需疫苗的冷链运输的对照。

冷链运输是疫苗接种过程中确保疫苗质量的重要环节,健康机构需要核对疫苗的冷链记录,确保接种者接种的疫苗在冷链条件下运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6.疫苗接种处的卫生与接种者所需卫生的对照。

健康机构需要对疫苗接种处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接种的卫生环境符合要求,确保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不受到交叉感染等危害。

7.接种者的遗留问题与接种记录的对照。

健康机构需要核对接种者的身体反应和健康问题,并及时记录在接种记录中,以防止接种后发生的异常反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通过“三查七对”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疫苗预防接种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接种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接种者的健康。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三查七对”是确保接种安全和有效的关键环节。

一、“三查”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性1、查应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询问和检查应种对象的健康状况。

这包括了解儿童近期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是否有过敏史等。

如果儿童身体不适或存在接种禁忌证,应暂缓接种,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如果儿童正在发热,此时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影响免疫反应的产生,甚至加重病情。

又如,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儿童,某些疫苗成分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因此,通过查健康状况,可以筛选出不适合接种的人群,保障接种的安全性。

2、查疫苗的冷链情况疫苗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制品,对温度要求十分严格。

医护人员在接种前要检查疫苗的冷链情况,确保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疫苗需要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保存,才能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冷链环节出现问题,如疫苗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接种后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

通过检查冷链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问题疫苗,保证接种的质量。

3、查疫苗的外观和有效期接种前,医护人员还需要认真查看疫苗的外观,检查疫苗是否有变色、沉淀、异物、裂痕等异常情况。

同时,要核对疫苗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疫苗在有效期内。

疫苗外观的异常可能提示疫苗已经变质或受到污染,使用这样的疫苗不仅无法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还可能给接种者带来健康风险。

而过期的疫苗其免疫原性可能下降,同样不能有效预防疾病。

所以,严格检查疫苗的外观和有效期,是预防接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七对”的详细内容及意义1、对受种者姓名确认受种者的姓名,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这是保证每一针疫苗都能准确无误地接种到正确的人身上的基础。

2、对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量可能不同。

三查七对让预防接种更有效

三查七对让预防接种更有效

三查七对让预防接种更有效预防接种对于预防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三查七对是确保预防接种工作更加有效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三查七对的具体内容,并探讨其在提高预防接种效果上的作用。

一、三查七对的基本概念三查七对是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进行的三个查找和七个核对。

三个查找包括接种对象查找、接种资格查找和接种记录查找。

接种对象查找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居民和易被疫苗预防疾病感染的人群。

接种资格查找是指根据接种工作指南,核实接种对象的接种资格和接种需求。

接种记录查找是指通过对接种记录的查阅,核实接种对象的接种情况和完成情况。

七个核对包括接种对象核对、身份核对、疫苗核对、剂量核对、时间核对、途径核对和记录核对。

接种对象核对是指核对接种对象的个人信息,确保接种的准确性。

身份核对是指核对接种对象的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确保接种的合法性。

疫苗核对是指核对疫苗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确保接种的疫苗品质。

剂量核对是指核对疫苗接种的剂量,确保接种的药物使用量符合标准。

时间核对是指核对接种疫苗的时间,确保接种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途径核对是指核对疫苗的接种途径,确保接种的方法正确。

记录核对是指核对接种记录的填写和存档,确保接种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二、三查七对的作用1. 提高接种工作的准确性:通过三查七对,能够对接种对象和疫苗进行全面核对,确保接种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避免了接种对象错误和接种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接种工作的质量。

2. 加强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三查七对为接种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监督管理手段。

通过对接种对象和接种过程的查找和核对,能够及时发现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促使各级接种单位加强自身的管理。

3. 提高接种工作的效率:通过三查七对,能够明确接种对象和接种过程的要求,简化工作流程,避免重复操作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接种工作的效率。

4. 提升接种服务的满意度:通过三查七对,能够确保接种过程的规范和安全,提升了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5篇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1、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转抄和执行医嘱,要下一班核对上一班,每周护士长总核对一次,查对者签字记录。

3、抢救病人时口头医嘱,需要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医嘱不清楚或未签名,不注明时间、剂量、用法时,应问清楚及补上后,方可执行。

5、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给药、输液、输血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多种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并登记,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注意观察输血过程,输血结束后,保留瓶(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对。

8、无菌手术操作前,须查对用物灭菌日期及物品质量。

9、手术病人术前要查对姓名、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

和县中医肛肠医院第三人民三查七对制度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1、操作前检查: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症。

2、操作中检查: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症。

3、操作后检查:查药品安碚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1、对姓名2、对性别3、对年龄4、对时间5、对药品6、对剂量7、对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及配伍禁忌症。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行为规范1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 文明礼貌服务。

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 廉洁奉公。

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 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 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医师岗位工作职责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预防接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预防接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预防接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是国家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三查七对”制度。

本文将从“三查七对”制度的内涵、意义、执行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三查七对”制度的内涵“三查七对”制度是预防接种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三查:接种前查、接种时查、接种后查。

接种前查主要是对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进行排查,确保接种者符合接种条件;接种时查主要是对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等进行检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接种后查主要是对接种者的反应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 七对:儿童姓名、年龄、性别、接种程序、接种剂量、疫苗效期、注射方法、注射部位。

七对是对接种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接种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二、“三查七对”制度的意义“三查七对”制度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对于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通过“三查七对”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接种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避免因疫苗质量问题、接种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接种事故。

2. 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通过对接种者的健康状况、接种禁忌症等进行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接种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免疫效果。

3. 提高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实施“三查七对”制度,能够促使接种工作人员更加认真负责,提高接种服务的规范性和同质性。

4. 增强家长和社会的信任:通过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让家长感受到政府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严谨和负责任,增强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为了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级卫生部门和接种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1. 加强培训: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三查七对”制度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三查七对一验证的制度

三查七对一验证的制度

三查七对一考证的制度
精选文档
三查七对“一考证”制度
三查七对“一考证” 操作是确立受种者能否切合接种条件的重要方法,是实行安全接种的重要保障。

依据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本操作
主要波及预诊岗位、信息岗位、疫苗管理岗位、接种岗位,为明确岗
位责任,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
可实行接种的要求,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拟订本制度。

一、三查:
1、查人:检查受种者健康情况、核查接种禁忌。

预诊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立受种者能否切合接种条件。

2、查证:核对信息系统少儿个案与少儿预防接种证。

信息岗位
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以确立受种者将接种的疫苗品种及剂次。

3、查苗具: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

疫苗管
理岗位首查、接种岗位再查,保证疫苗及器具安全有效。

二、七对:
1、对人:核对受种者的姓名、年纪。

预诊岗位首对、接种岗位
再对,以保预诊和受种对象正确。

2、对苗:核对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

信息岗位首对、开具
接种处方,接种岗位再对以保正确。

3、对接种:核对接种部位、接种门路。

信息岗位首对、接种岗
位再对,保证安全正确。

三、“一考证”
“一考证”是指在接种疫苗前请受种者或监护人考证接种的疫苗
种类和有效期等,保证接种无误。

是接种岗位一定落实的一项工作。

.。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守护健康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守护健康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守护健康预防接种是保护人们免受疾病侵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接种程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查七对成为了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预防接种和认真执行三查七对,我们可以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建立更健康的社会。

一、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疫苗是指通过模拟疾病的抗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获得主动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也有助于控制传染病在整个社会中的传播,维护公共卫生。

二、三查七对的概念三查七对是指在接种疫苗前,进行三查和七对的核查工作。

三查包括:核对接种对象、核对接种史、核对接种证件;七对包括:对照疫苗说明书、对照疫苗批号、对照疫苗有效期、对照疫苗保存条件、对照剂量和途径、对照接种禁忌疾病、对照过敏史。

只有在确保接种对象安全合适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三、三查七对的意义1. 保障个体健康:通过三查七对,可以减少接种错误和剂量失调的发生,确保疫苗的有效接种,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保障个体健康。

2. 阻止疾病传播:通过准确核查接种对象,可以识别出潜在传染源,避免疾病继续传播,阻断疫情蔓延。

3. 保障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不仅关乎个体,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状况。

只有大部分人群接种疫苗,才能形成群体免疫,达到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效果。

四、规范预防接种程序1. 接种对象核对:在接种前,核对接种对象的身份信息,确保接种的对象符合接种要求,减少接种错误的发生。

2. 接种史核对:核对接种对象的接种史,了解已接种的疫苗品种和剂量,避免重复接种或遗漏接种。

3. 接种证件核对:核对接种对象的接种证件,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便追溯和管理。

4. 疫苗说明书对照:在接种前,对照疫苗说明书,了解疫苗的适应症、剂量、接种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5. 疫苗批号对照:核对疫苗包装上的批号,确保所用疫苗符合质量标准,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疫苗。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是关键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是关键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是关键预防接种是保障公众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预防接种的效果,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预防接种三查七对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是一种主动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形成免疫抗体,增强身体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预防接种能够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然而,仅仅进行预防接种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预防接种三查七对的含义“三查七对”是指在进行预防接种前,需要进行三次核查和七个方面的确认。

具体包括:1. 查证实施条件:核查接种对象的身体状况和接种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年龄、孕妇状态、过敏史等。

2. 查明免疫对象:核查接种对象的身份、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

确保预防接种的对象准确无误。

3. 查明预防接种史:核查接种对象的预防接种史,包括接种类型、接种时间和剂次等信息。

了解接种对象的接种情况,为后续接种提供参考。

4. 对应患病和病毒监测:针对特定的传染病,核查接种对象的患病情况和病毒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5. 密切接触史排查:核查接种对象是否有与患病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情况。

如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

6. 过敏史了解:核查接种对象是否有过敏史,尤其是对预防接种疫苗成分过敏的情况。

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7. 体温测量:在预防接种之前,对接种对象的体温进行测量。

确保接种对象身体状况良好。

三、预防接种三查七对的重要性1. 确保接种安全:通过“三查七对”,能够对接种对象进行全面核查和确认,筛查不适宜接种的人群,避免接种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2. 提高接种效果:通过核查预防接种史和病毒监测等方面的信息,能够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接种效果,增强免疫力。

3. 防止交叉感染:通过密切接触史排查和体温测量,能够及时发现患病人员和有传染风险的人员,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制度

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制度
白破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 ml
白喉、破伤风
麻风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 ml
麻疹、风疹
麻腮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 ml
麻疹、腮腺炎
麻腮风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 ml
麻疹、腮腺炎、风疹
乙脑减毒活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疫苗名称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预防疾病
乙肝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肌内注射
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CHO疫苗10μg/1ml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皮内注射
0.1ml
结核病
脊灰疫苗
口服
1粒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 ml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0.5 ml
流行性乙型脑炎
A群流脑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 ml
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C群流脑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 ml
A群及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甲肝减毒活疫苗பைடு நூலகம்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甲型病毒性肝炎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剂量和预防疾病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进行三查七对的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预防接种的三查1. 查证:指核对接种对象的身份和接种证件,确保接种对象的身份真实可信。

在接种时,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接种对象的个人信息,并与接种证件上的信息相对照,确保接种对象的身份无误。

2. 查历史:指查看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史,了解其是否已完成相关疫苗的接种。

工作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情况,并记录到接种记录册或电子系统中,确保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史清晰可见。

3. 查病史:指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是否存在禁忌证。

工作人员需要询问接种对象的病史,并评估其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对于存在禁忌证的接种对象,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预防接种的七对1. 疫苗对应病种:指每种疫苗针对的是哪种疾病。

不同的疫苗对应不同的疾病,因此在接种前,需要明确所接种的疫苗和其所预防的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

2. 疫苗对接种者的适应症:指该疫苗针对的接种对象。

不同的疫苗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适应症,因此在接种前需要明确所接种疫苗的接种对象范围。

3. 疫苗对不良反应的观察:指接种疫苗后需要观察接种对象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对象的身体反应,如发热、红肿等,并及时报告给相关工作人员。

4. 疫苗对接种时间的要求:指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段。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时间要求,一般是根据接种对象的年龄和相关疫情来确定。

达到最佳接种时间可以提高预防接种效果。

5. 疫苗对接种部位的要求:指疫苗需要注射到人体的哪个部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注射部位要求,一般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正确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的效果。

6. 疫苗对接种剂量的要求:指每种疫苗的接种剂量。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接种剂量要求,一般是根据接种对象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来确定。

三查七对

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三查
1、受种着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
2、接种证和接种卡
3、疫苗及注射器的外观与批号有效期
七对
1、儿童姓名
2、年龄性别
3、疫苗品名
4、规格
5、剂量
6、接种部位
7、接种途径
过敏性休克处置流程
两大特点:1、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2、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1.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包括皮肤潮红、瘙痒,
继而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
涕、声音嘶哑等。

2.呼吸道阻塞症状喉头水肿、和(或)支气管痉挛(哮喘)是本病多见的表现,也是最
主要的死因之一。

患者出现咽喉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
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3.其他症状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
出现大小便失禁。

1、患儿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平静注意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
每次0.01mg/kg 最大量0.33ml(1/3支)
体重不明者:按照以下剂量
2岁以下 0.0625 ml(1/16支)
2---5岁 0.125 ml(1/8 支)
5--11岁 0.25 ml(1/4 支)
11岁以上 0.33 ml(1/3-1/2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