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6《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29张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6《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29张PPT)

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不论是石
油、矿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等可再生资源都 会遭遇更大压力,并需要农业生产出更多的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案例1】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据图回答: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淡水仅 占总水量的2.5%,而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0.3%,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知,2000年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建 国初期相比________。 (3)导致可用淡水、人均耕地迅速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
知识二
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 臭氧层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①_______短缺、②______破坏、 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 酸雨、土地③______、海洋污染、④____________锐减。
[思考感悟]如何预防和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酸雨形成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
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自然 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
【答案】 C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二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 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 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 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 草林结合。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归纳总结】 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 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同时向环境排放的 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 境问题。②富营养化表现在海洋中为赤潮,表现在湖泊等淡 水流域中称为水华。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5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自主梳理·再夯基础1. (2022·南通通州区期末)碳中和是指CO2吸收量和CO2排放量达到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过程B. 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C. 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减少CO2排放D.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2. (2022·南通通州区期末)某人工鱼塘能量流动关系图如下,a、b、c、d表示相关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c+dB. 池塘中的植物、鱼种甲和鱼种乙构成群落C. 鱼种甲到鱼种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c)×100%D. 去除鱼种乙,鱼种甲将呈现“J”型增长3. (2022·南通海门中学期末)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y)],a~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B. 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C. 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D. 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4. (2022·常州期末)(多选)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B. 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C. 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5. (2022·江苏高考仿真模拟调研)草原是陆地的主体,又称“地球皮肤”,是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

千百年来,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护佑着中华民族。

但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广大的温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垦荒,草场退化,鼠害严重。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高考复习课件-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高考复习课件-生态系统
重点知识: 重点知识: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
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 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 ”
植物汁液 蝉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螳螂 (二级消费者) 二级消费者) 黄雀 (三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鹰 (四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 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生物生产的基本概念 生物生产 生物量与生产量 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与净初级生产 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的基本特点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生物生产
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不断 运转,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 重新组合,形成新产品的过程,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 产。生物生产常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次。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 能,从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 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 色植物的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 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 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动物) 动物 还原者 (细菌、真菌 细菌、 细菌 真菌)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解析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点的纵坐标值,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会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2.(2021·北京,15)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答案 B思维延伸——判断与填充(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Ⅱ,4)(×)(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经典高考题)(×) (3)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016·江苏,20)(√)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9考向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9考向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2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两个方面。 ①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不代表个体,也不一定是种群,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②在食物网中,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既可有捕食也可能存在竞争。
2.能量流动易错点提醒: (1)同化量≠摄入量。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指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被利用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3)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D 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 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B错 误;鸭、鳖的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后可以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但不能为茭白提 供能量,C错误;该生态系统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正确。
3.(不定项选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 减量化和资源化。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误认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物质循环流动,而能量是单向流动。
【深挖增分点】 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 1.细胞内(大分子间):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茭白作为一种中药成分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在茭白 田养鸭、养鳖,过去茭农用农药灭福寿螺,容易导致茭白农药超标,现在福寿螺 也成为了鸭和鳖的食物。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鸭、鳖和福寿螺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养殖场污水中的化学能 C.鸭、鳖的排泄物可为茭白提供能量,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高分必备点】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能量流动: (1)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物质循环: (1)途径 ①生物群落内部: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 (2)特点: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某某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对点练习]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肥可为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B.蜣螂是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细菌只能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D.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A错
误;蜣螂是营寄生生活的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分解者,B错误;细菌也可能是
生产者,如硝化细菌,C错误。
答案:D
2.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B.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 确定甲是生产者
——————■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
1.(选择性必修2 P49“思考·讨论”发掘)不同生态系统中,除食物链之外还 有哪些成分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
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 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是生 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 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2.(选择性必修2 P51旁栏思考)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是_能__量__ __在__沿__食__物__链__流__动__的__过__程__中__是__逐__级__递__减__的__。
3.(选择性必修2 P52“练习与应用”延伸思考)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 可否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获得更多产品?为什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整合突破课件:专题七+生物与环境(61张ppt)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整合突破课件:专题七+生物与环境(61张ppt)

锁定命题热点
研究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曲线
【典例 1】 (双选题)(2013 广东肇庆二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 度的过程是( AC ) A.将某地分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 1 m2 的样方 B.将某地分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相加获得总数值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调查对象为草本植物(如蒲公英)则选 取的样方面积为 1 m2,等分样地后,计数每个样方内的种群数量,最后 计算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密度。
【典例 2】 下表是调查某种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 把表中数据转换为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年龄(年) 存活数(只) 死亡数(只) 0 1000 199 1 801 12 2 789 13 3 776 12 4 764 30 5 734 46 6 688 48 7 640 69 8 571 132 9 439 187 10 252 156 11 96 90 12 6 3 13 3 3
③画出在自然状态下,典例 2 中该种野山羊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 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图。 提示:如下图
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比较
见附表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比较
(1)图中“J”型曲线是指理想状 态下(食物丰富、空间充裕、气候 适宜、无敌害、无疾病等条件下) 无环境阻力的种群数量的增长曲 线。图中“S”型曲线是指在现实 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有 环境阻力。阴影部分是指生存斗 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即环境阻 力。(2)“S”型曲线在达到 K 值 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
均数除以样方面积所得即为结果: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




生态修复措施
完全自然恢复
修筑堤坝,堤坝上栽植本 土护坡植物,每年注入淡

人工栽植杨树、白蜡和杨树— 白蜡混交林,每年注入淡水
植被物种数
6
10
12
(种)
优势种
碱蓬、柽柳
芦苇、白茅、柽柳
野大豆、芦苇、白茅、茵陈蒿 、节节草、泥胡菜
1) 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水__平___结构,造成 甲、乙区域植被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盐__碱__度_。
[2021·河北卷]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 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注: 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 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 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专题四:结合热点情境和课本模型的生态专题
第4讲:生态平衡和常见环境问题治理 考法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法2 生态足迹和生物多样性 考法3 常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与治理
考法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 ①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保___持__或___恢__复__自___身__结___构__和__功___能__相___对__稳__定____的能力。 ②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具___有__一__定___的__自___我__调__节___能__力___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有__一__定___限__度_______________。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5.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 最高效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 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得越 少。
(2)在食物网中,则有:
6.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7.掌握生态系统中的3类信息、3种作用及2个应用
双向性
非生物环境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化学 行为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8.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
10.生态足迹的应用分析 (1)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常见状况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盈余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2022·浙江1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 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 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
P54正文)( ×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选择
性必修2 P55图3-5)( × )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 )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选择性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 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物热点知识微专题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物热点知识微专题
(1)“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①,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理由是_____。(2)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造林的树种应以本地树种为主,原因是 (答出2点即可)。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碳减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试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分析②“碳减排”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碳封存”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集CO2,再通过高压管道送到地下或者海底永久性封存③。试分析该方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 。
问题
思维落点
情境扫描
信息解码
(1)题第1空
碳中和的内涵
①+题图
吸收的碳与释放的碳相等
(2)题第3空
碳减排
②+题图
分析减排措施
(3)题
“碳封存”内涵

碳循环的全球性
[思维流程]
微塑料与健康
02
PART
二、微塑料与健康【知识储备】1.微塑料的含义:2.微塑料的分类与来源:
微塑料也有“海中PM2.5”之称,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实际上 , 微塑料的粒径在几微米到几毫米之间变动 ,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
【典例分析】例: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采取了包括“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2生命系统的信息观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2生命系统的信息观
是 蛋白质(或多肽 。
一、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例:蛋白质分选是蛋白质依靠自身信号序列,从起始合成部位定向转运到功能发挥部位
的过程。下图示为人体某种线粒体蛋白的分选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结构A是蛋白质通道,结构B是受体 B.信号序列发挥定向功能与翻译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C.参与③过程的酶是肽酶 D.信号序列和受体是蛋白质分选的物质基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
A.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B.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糖尿病等疾病 D.只能借助于囊泡将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给高尔基体
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有: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细胞核(主要)、线 粒体、叶绿体
细胞核(主要)、线 粒体、叶绿体
核糖体(分布在细胞 质基质、线粒体、叶 绿体
信息来源
DNA
DNA
mRNA
产物
DNA
mRNA
蛋白质
信息传递方向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遗传性 状
一、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内分泌
糖皮质
神经
不能正 常释放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思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什么之间?
个体
个体
种群
种群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构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概念图
双向
生物与环境之间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

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

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

3.2021年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

(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

考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图解2.分析下列实例,确定反馈调节类型实例1如图所示的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课件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 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幼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多__、__中__年__个__体__数__适__中__、__ _老__年__个__体__数__较__少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样__方__法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标__记__重__捕__法____。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时间变化,甲曲线先增加后减少, 乙曲线呈“S”形,丙曲线下降,在池塘中投放一批鱼苗后,由于一段 时间内鱼没有进行繁殖,而且一部分鱼苗由于不适应环境而死亡,故种 群数量下降,如曲线丙;存活的个体重量增加,如曲线乙,种群总重量 先增加后由于捕捞而减少,如曲线甲。综上可知,D正确。
【解析】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144(只 /hm2),A正确;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这样使得第二次 捕获的个体随机性差一些,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B 错误;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雌/雄= (14+18)÷(18+18)=32/36=8/9,C正确;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 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D正确。
核心考点二 种群数量变化的 “J”形曲线和“S”形曲线
1.种群数量增长中的经典曲线:(科学思维:模型构建)
(1)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是生存斗争 中被淘汰的个体数。“J”形曲线无K值,而“S”形曲线有K值。
(2)乙图中: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 数量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解析:本题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考 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通过对比不同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体现 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分析与判断要素的考查。夏季草原生态系统 中,第二营养级羊的数量远少于第一营养级牧草的数量,其数量金 字塔为金字塔;森林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昆虫的数量远多于第 一营养级乔木的数量,其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故 A 正确,B、 C、D 错误。
3.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并能再 次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P94 思考与讨论)( × )
4.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该农业生 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
率。[P98 练习拓展(二)]( × )
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把碳释放到 大气中的速率相差较大。(P101 与社会联系)( × )
点即可)。
解析:(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各 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而消耗一部分能量,另一 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消耗,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等流向分解 者,另一部分输入到下一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因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2)由题意可知,该反转 不是由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 的可能原因是:顶级肉食性动物对甲、乙的驱赶作用而引起的甲、 乙的“恐惧”程度有差异,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 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 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 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该种大型肉食性动 物捕食野猪,二是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
6.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 断循环的。而农作物一般不能从大气中吸收,要从土壤中吸收氮。
(P104 拓展题)( √ ) 7.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
方。(P112 制作)( √ ) 8.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P124 图片)( √ ) 9.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蓄洪防旱、调节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 为 10%~20%。 ②能量利用率 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b.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c.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
具有__自__我__调__节__的__能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
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青__蛙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 用有_消__费_者__是__实__现__生__态__系__统_物__质__循__环__和__能__量_流__动__的__重__要__环__节_;__调_节__种__间_
6.理解碳循环及其过程
(1) 碳 进 入 生 物 群 落 的 途 径 : 生 产 者 的 _光__合__作__用__ 或 化 能 _合__成__作__用__。
7.牢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作用
8.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抵抗力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 (填图)
9.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三、三、四” (1)三个层次:_基__因_多样性(同物种内)、_物__种_多样性、生__态__系__统__ 多样性。 (2)三种价值: ①直__接__价值: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 赏、科学研究。 ②间__接__价值: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潜__在__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3)四类保护:就地保护、_易__地__保__护_、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 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2 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 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其自身光合 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的能量可直接流向初级消费者和分解 者。
[题组集训 提考能] 题组一 高考分类练 明考向
类型 1 翻阅教材,原味品高考 1.[2019·全国卷Ⅱ,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 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
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 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 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答案:(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 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人教必修 3]P92
[高考 VS,教材]
5.[2018·全国卷Ⅱ,31]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 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
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
__逃__离__该__生__态__系__统__的__数__量__比__乙__多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
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
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 大_型__肉__食__性__动__物___捕__食__野__猪__;__野__猪__因__恐__惧__减__少__了__采__食____( 答 出 两
[纵引横连 建网络]
①双向传递 ②全球性 ③循环性 ④单向流动 ⑤逐级递减 ⑥抵抗力 ⑦ 负相关 ⑧自我调节能力
[边角扫描 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P90 正文中部)( √ )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P92 正文上部)( √ )
图乙中能量 W1 为该营养级的_同__化__量__,等于_A_1_+__B_1_+__C_1_+__D__1 (其中 B1 为现存量)。
(3)某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两种分析方法
5.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点提醒 (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 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 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 或“储存”。
气候等。(P125 正文中部)( × )
考点梳理 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 19 “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
1.辨析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四个误区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生__产__者__;寄生细菌属于_消__费__者_
动物都是消费者
蚯蚓、蜣螂等属于分__解___者_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_蓝__藻__、__硝__化__细__菌__等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
答案:A
[人教必修 3]P96
[高考 VS,教材]
2.[2019·全国卷Ⅰ,31,节选]某果园中存在 A、B 两种果树害 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Y 诱杀 B 可减轻 B 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 A 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__同__化__量____。 (2)同化量-呼吸量=_用__于__生__长__、__发__育__和__繁__殖__量____。 (3) 一 个 营 养 级 粪 便 量 不 属 于 该 营 养 级 同 化 量 , 而 属 于 ___上__一__营__养__级____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部分。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__费__者__
2.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 (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__基__石_。 (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物__质___循__环__。 (3)分解者:是__物__质__循__环__的关键成分。
3.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
[人教必修 3]P96
[高考 VS,教材]
6.[2017·海南卷,2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 生 态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是 指 _生__态__系__统__所__具__有__的__保__持__或__恢__复__自__身__结__构__和__功__能___相__对__稳__定__的__能__力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 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
答案:(1)太阳能 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人教必修 3]P94
[高考 VS,教材]
4.[2018·全国卷Ⅰ,29,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 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解析:(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 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 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 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