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E)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C.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生态健康模式是(D)D.环境—人群—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B)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C)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B)B.慢性病8.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A.传染病9.个体的免疫接种(D)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10.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是(B)B.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11.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2.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B) B.心脑血管疾病13.罹患率适用于(C)C.较小范围或短期流行14.使用一种新疗法可减少某病的死亡人数,但不能治愈该病,则(D) D.该病的患病率增加15.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C)C.该病的患病率减少16.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C.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17.表示流行强度的术语,包括(A)A.暴发、散发、流行18.疾病的流行是指(C)C.疾病的发生,明显地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19.关于患病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D.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20.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形式(A)A.流行21.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A.患病率22.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23.罹患率是指(D)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24.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E.该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2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26.美国白人,美国的日本移民与日本人的一些死因的标化死亡比如下表:疾病日本人日本移民美国白人非美国生美国生冠心病(男)100226163481宫颈癌100523348以上资料说明(D)D.两者都是环境因素起作用27.某地区1980年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该资料可计算DD.病死率28.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被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两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C)c.罹患率29.某地进行糖尿病普查,可得出(C)C.糖尿病患病率30.1983年某市乙脑发病率为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0.8/万~1.1/万。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含答案1、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是( )A、体重指数B、肱三头肌皮摺厚度C、血清转铁蛋白D、白蛋白E、淋巴细胞答案:C2、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答案:A3、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包括( )A、吸烟酗酒B、规律睡眠C、缺乏运动D、药物滥用E、性生活紊乱答案:B4、传染源是指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C、带有病原体的节肢动物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E、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答案:A5、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这属于A、化学因素的致癌作用B、化学因素的致畸作用C、生物因素的致癌作用D、生物因素的致畸作用E、物理因素的致畸作用答案:D6、下列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A、痢疾B、消化不良C、长期摄人低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D、有毒蜂蜜中毒E、疯牛病答案:D7、女性,56岁,口服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0mmol/L,2h血糖8.6mol/L,诊断为( )A、2型糖尿病B、1型糖尿病C、空腹血糖损害D、糖耐量异常E、正常血糖答案:D8、健康相关行为是指A、个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B、个体或群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C、个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D、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E、个体或群体与健康或疾病有关的行为答案:D9、男,14岁。

午餐进食海鱼后,即出现头痛.头晕.胸闷。

心跳呼吸加快,伴有眼结膜充血,颜面部及全身潮红。

测体温正常,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患者最可能是A、河豚鱼中毒B、组胺中毒C、肉毒梭菌毒素中毒D、麻痹性贝类中毒E、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答案:B10、医院开设戒烟门诊,提供行为咨询和药物帮助吸烟者戒烟,这属于( )A、强化因素B、易感因素C、促成因素D、倾向因素E、增权因素答案:C11、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具有传染性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E、具有季节性答案:A12、7名食物中毒患者的潜伏期(小时)分别为3、6、4、5、9、15、7,则其中位数为:A、8.0B、6.0C、5.5D、7.0答案:B13、除保密性外,进行健康咨询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还包括:A、建立良好关系原则B、针对性C、情感中立D、参与适度E、以上都是答案:E14、下列哪一项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原理之一A、疾病发生机制B、疾病分布论C、基因调控论D、进化论E、遗传中心法则答案:B15、以下对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水的pH越高越利于消毒B、水温越高,杀菌效果越差C、水的浑浊度越低,越利于消毒D、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3、E、接触时间越短,消毒效果越好答案:C16、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制是A、与胺作用形成亚硝胺B、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C、转化为硝酸盐D、抑制乙酰胆碱酯酶E、溶血答案:B1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食盐应小于A、2gB、4gC、6gD、7gE、8g答案:C18、小概率事件是指(P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A、P≤0.05B、P≤0.5C、P≤0.10D、P≤0.20E、以上均不对答案:A19、医院开设戒烟门诊,提供行为咨询和药物帮助吸烟者戒烟,这属于A、强化因素B、倾向因素C、增权因素D、易感因素E、促成因素答案:E20、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答案:A21、男,46岁,从事粮食烘干工作25年,近期出现视物模糊,确诊为白内障。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1、预防医学的的对象(D )A 个体 B.病人 C.确定的群体D.个体和确定的群体E.健康人2、太阳辐射能力最弱部分主要集中的波长范围是(C)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紫外线、可见光E无法确定3、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A 各种病人B 家属C 动物D 血液制品E 医院工作人员4、预防医学经历了(C)A 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 D.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E.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5、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B)A地势低凹B气温高C 逆温D大气SO2污染严重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7、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 职业病 B 心血管疾病 C 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 脑卒中 E 糖尿病8、防止噪声危害的最根本性措施是(B)A 制订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C 合理的厂房设计D 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E 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9、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C)A 生产性毒物B 生产性粉尘C 劳动组织不合理D 非电离辐射10、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D)A确定病因B 验证病因C不确定病因D寻找病因线索E进行病因推断12、呼吸性粉尘是指直径多大的粉尘(D)A>10um B=10um C<8um D<5um E<3um13、太阳辐射按波长可以分为(D)A 紫外线,可见光B 紫外线,红外线C 可见光,红外线D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E 蓝紫光14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最合理的比例是(A)A1:1:1 B1:2:2 C1:2:1 D3:4:3 E1:2:315、水体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物是(C) A 热污染 B 放射性污染 C 生物性污染 D 物理性污染 E 化学性污染16、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B)A 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C 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D 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易感者聚集的地方E 易感染者聚集的地方17下列哪种联系是病因研究所寻找的(E)A 统计学联系B 直接联系C 间接联系D 虚假联系E 因果联系18一次污染物是(B)A有机汞B二氧化硫C过氧乙酰硝酸酯D酸雨E三氧化硫19、评价室内空气清洁度的常用指标是(D)A SO2,NO2B CO,CO2C 微生物D 以上全是E 悬浮颗粒物20河豚毒素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被破坏(D ) A 日晒 B 盐腌 C 煮沸 D 加碱处理 E 浸泡21、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有(E)A高温强辐射作业B高温作业C夏季露天作业D高湿作业E以上都是22、现代家庭中儿童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不断上升,这可能与(C)有关A 蟑螂B 病毒C 尘螨D 蚊子E 苍蝇23、高温作业工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D)A心血管疾病B泌尿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E呼吸系统24、下面哪一点不属于现况研究的特点(D)A 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B 现况研究有特定的时点或期间C 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D 可以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E 不可以作因果推论25、受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最容易引起(D)A 急性中毒B 公害病C 慢性中毒D 介水传染病E 肿瘤26发生医院感染时的管理措施不包括下列哪种(E)A 隔离病人B 检疫C 检查病原携带者D 开展流行病学检查E 封锁疫情27、环境中化学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A 工农业生产性污染B 生活性污染C 室内装修污染D 天然污染E 农业性污染28、患病率的指标来自(A)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医院病例资料29、二次污染物是(B)AH2S BO3 CNO DSO2 ECO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E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完整版)《预防医学》复习题

(完整版)《预防医学》复习题

1.能量营养素:食物中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经过氧化分解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又称三大能量营养素。

2.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3.节约蛋白质作用:当摄人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就是节约蛋白质作用4. 碘缺乏病: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5.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6. 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和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者)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浮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这种疾病通称职业病。

7.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者2℃以上的作业。

8. 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9.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97- 98%)个体的需要,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

10. 限制氨基酸:食物中一种或者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成为限制氨基酸。

11.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和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2. 矽肺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 满足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2) 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当3) 合理加工与烹调食物4) 食物新鲜、干净,对人体无毒害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1) 与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题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1. 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2.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3. 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 E )A.氟缺发B.碘缺乏 C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4. 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 )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5. 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E )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6. 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 E )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B.贮存. 加工. 烹调方式合理C.膳食制度合理 D.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E.以上都不是7. 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A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8. 钙的最好来源是( D )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 E.蔬菜. 水果9. 未受或轻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称( A )A. 原生环境B. 次生环境C. 生活环境D. 生产环境E. 社会环境10. 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属于下列( A )A. 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11. 小概率事件是指P值在多少以下( C )A. 5B. 0.5C. 0.05D. 0.1E. 以上都不是12. 参数是指( B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以上均不是13. 抽样的目的是( 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E.研究单个样本统计指标14.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预防医学复习试题库(有答案解析版)

预防医学复习试题库(有答案解析版)

预防医学复习试题库(有答案解析版)1.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标志是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

2.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3.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社会医学模式。

4.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5.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创造了人工免疫的人是Jenner。

6.预防医学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7.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加强预防医学。

8.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对致病因素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9.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心脏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10.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

11.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的主要任务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但不包括意外伤亡。

12.“健康”现象的组成部分包括一般的安宁状态、无痛苦和烦恼以及对环境变化有调节和适应能力,但不包括自我感觉良好。

13.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天花。

14.1848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卫生立法《童工法》。

针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防止疾病的发展也是必要的措施。

另外,进行疾病的普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病人、重点保健人群、老年人、健康人群以及社区内的全体人群。

服务的目标是消除和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并对接触有害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体检。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包括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提供综合的服务、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服务方式是上门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是全科医生和护士。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包括以家庭为单位、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服务方式是上门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不是以“三甲”医院服务为主,而是应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门诊服务为主。

服务所面对的问题是常见病以及疾病的早期问题。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预防医学的对象(D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 C)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四、选择题1.D2.C3.E4.C5.A6.A7. A8.A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15.ABCDE 16.ABCE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E.致敏作用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E.拮抗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B.烟尘和二氧化碳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E.砷化物和硫化氢5.飘尘的直径在( B )??A.100微米以下B. 10微米以下C. 5微米以下D. 1微米以下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A.扩散B.沉降C.转移D.氧化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 )A.肺泡B.上呼吸道C.细支气管D.毛细支气管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B )A.江河B.泉水C.雨雪水D.井水E.湖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A )A.房屋地基 B吸烟 C.人的呼出气 D.燃料燃烧 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 )A.慢性砷中毒B.慢性汞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镉中毒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A.改善水质B.除去有害物质C.改善水质混浊度D.杀灭病原菌E. 调节水的PH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 )A.﹥-1者B.﹥0者C.≥-1者D.=-1者E.=0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 C )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A.黑脚病B.氟骨症C.斑釉牙D.甲状腺功能低下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E )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E )A.氟缺发B.碘缺乏 C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E)A.镉B.砷C.颗粒物D.挥发性亚硝酸胺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 )A.消毒-沉淀-过滤B. 沉淀-消毒-过滤C. 过滤-沉淀-消毒D. 沉淀-消毒-过滤E. 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B )A.CO2B.SO2C.COD.PAH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B )A.5.00B.5.60C.6.00D.6.56E.7.00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 )A.工业企业 B.生活炉灶 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 E.意外事故排除三、选择题1.C2.A3.A4.D5.C6.C7.B8.B9.A10.B 11.C 12.A 13.C 14.A 15.E 16.E 17.E18.B 19B 20.E 21.B 22.A第三部分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 A)A.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 E.锌烟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C )A.元素铬 B.三价铬 C.六价铬 D.七价铬 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D)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E.慢性呼吸道疾病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 )种。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

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复习1.预防医学的核心问题是A.环境问题 B.健康问题C.生态平衡问题 D.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2.全科医生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是A.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B.治疗为主,预防为辅C.预防为主 D.治疗为主3.环境中汞的甲基化是A.环境自净作用 B.生物浓集C.生物转化 D.生物代谢4.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A.风 B.污染物排出量C.大气稳定度 D.距污染源的距离5.汽车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包括A. CO、甲乙基铅、尘 B.SO2、NOxC.CO、NOx、烃类、铅化合物 D.重金属6.关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正确的是A.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 B.致癌C.对肺泡有刺激作用 D.引起咽炎7.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在接触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不应低于A.0.3mg/L B.1.0mg/LC.0.5mg/L D.0.05mg/L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细菌总数,不超过A.3个/升 B.100个/升C.100个/毫升 D.1000个/毫升9.氯化消毒时,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称为A.加氯量 B.需氯量C.有效氯量 D.游离性余氯量10.评价氯化消毒效果最简便的指标是A.加氯量 B.有效氯 C.余氯量 D.细菌总数11.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因是A.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化学成分改变B. 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C.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不足D.某种化学元素明显摄人过多12.痛痛病是一种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13.脚气病的病因是A.维生素D缺乏 B.铁缺乏C.维生素PP缺乏 D.维生素B1缺乏14.脂肪不宜摄入过多,摄入的脂肪量占膳食总热能的多少为宜A. 30%—35% B.35% C.28% D.20%-30%第 1 页共11 页。

预防医学复习题(附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附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A、流感B、食物中毒C、心脑血管疾病D、白血病E、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正确答案:C2、(单选题,1 分)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患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A、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的工人数相同B、假设甲乙两厂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C、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D、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教师批阅E、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正确答案:C3、(单选题,1 分)测定尿铅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

现用甲乙两法检测相同样品,要比较两法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宜用A、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B、配对设计t检验C、协方差分析D、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E、配对设计u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B4、(单选题,1 分)百分率的分类资料作比较,其中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则选择A、作卡方检验不必校正B、可用t检验C、不能作卡方检验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E、只能作校正卡方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E5、(单选题,1 分)公共卫生的使命不包括A、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教师批阅B、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C、正确处理疑难病症D、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E、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正确答案:C6、(单选题,1 分)比较某年某地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顺位(死因构成)可选用A、直方图B、百分条图教师批阅C、条图D、线图E、半对数线图正确答案:C7、(单选题,1 分)比较某地区2000年与2010年死因构成(呼吸系统、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等)分布有无差别,适宜的统计推断方法为A、R×C表资料的χ2检验B、方差分析C、成组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D、确切概率法E、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教师批阅正确答案:A8、(单选题,1 分)在哪种情况下,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将增大?A、暴露时间长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D、以上都是E、病死率高正确答案:C9、(单选题,1 分)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水量充足,取用方便B、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C、感官性状良好D、流行病学上安全E、净化消毒设施完善正确答案:E10、(单选题,1 分)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 )A、突然爆发,易集体发病B、发病者与某种食物有确切的关系,停止食用发病即刻停止C、夏秋季节多发D、易集体发病,具有传染性E、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正确答案:D11、(单选题,1 分)下面哪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A、微量元素缺乏B、机体免疫力下降C、呼吸道炎症D、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E、变态反应性疾病正确答案:A12、(单选题,1 分)肿瘤病人饮食指导不恰当的是A、食道癌病人进软质、易吞咽食物B、饮食结构要均衡C、多进补品D、多饮水E、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正确答案:C13、(单选题,1 分)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A、百分条图B、圆图教师批阅C、直方图D、半对数线图E、线图正确答案:E14、(单选题,1 分)抽样误差是由于A、计算引起B、抽样引起教师批阅C、测量引起D、仪器未校正引起E、操作不熟练引起正确答案:B15、(单选题,1 分)可以作为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者的人是:A、患与研究因素有关疾病的病人B、有意不接触研究因素的人C、有机会接触研究因素的人D、患相同疾病的亲属E、不可能接触研究因素的人正确答案:C16、(单选题,1 分)筛检的目的是A、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B、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C、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D、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E、验证病因正确答案:A17、(单选题,1 分)不同性质的统计资料,常需不同的统计图加以表达,一般来讲:A、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直方图B、连续性的资料宜用直条图C、连续性的资料宜用圆形图或构成比直条图D、以上都不对E、按质分组的资料宜用线图教师批阅正确答案:D18、(单选题,1 分)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A、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B、环境公害病C、区域内的传染病D、自然疫源性疾病E、种族遗传性疾病正确答案:A19、(单选题,1 分)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以上均不对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教师批阅正确答案:B20、(单选题,1 分)比较各独立事物某指标的数值大小宜用A、普通线图B、圆图教师批阅C、半对数线图D、直方图E、直条图正确答案:E21、(单选题,1 分)现况调查的性质是:A、前瞻性分析性研究B、横断面观察性研究C、回顾性分析性研究D、双向性观察研究E、纵向性观察性研究正确答案:B22、(单选题,1 分)光化学烟雾引起人体最主要的反应是A、刺激性干咳和吐血B、呼吸困难、窒息C、支气管哮喘D、鼻咽部肿瘤E、眼鼻咽及呼吸道粘膜刺激正确答案:E23、(单选题,1 分)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4.5B、以上都不对C、3.0D、5.6E、6.5正确答案:D24、(单选题,1 分)均数的标准误反映()。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

一、单选题1、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取得胜利得主要标志就是 CA、医学模式得转变B、健康观念得改变C、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等D、疾病谱得改变E、提高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2、预防医学得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得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A、意外死亡B、肿瘤C、心脏病D、传染病E、地方病3、现代医学模式为 BA、生物-心理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生物医学模式D、社会医学模式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得改变就是由于 E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得抗生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5、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创造了人工免疫得人就是 DA、 HippocratesB、 PasteurC、 KochD、 JennerE、Lister6、预防医学得主要目得就是 AA、预防疾病、促进健康B、预防疾病、治疗疾病C、治疗疾病、促进健康D、发现疾病、治疗疾病E、预防疾病、发现疾病7、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与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效、最经济得措施就是 AA、加强预防医学B、提高临床技术C、发明有效得新药D、发明灵敏、准确得诊断设备E、以上都不就是8、现代预防医学研究得对象就是 BA、亚健康人群B、全社会得人群C、对环境变化敏感得人群D、接触环境致病因素得人群E、对致病因素抵抗力较低得人群9、预防医学得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得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A、意外死亡B、肿瘤C、心脏病D、传染病E、地方病10、接种牛痘可预防哪种疾病 AA、天花B、鼠疫C、霍乱D、乙肝E、结核11、以下哪项不就是...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得主要任务 CA、心血管疾病B、脑血管疾病C、营养不良性疾病D、恶性肿瘤E、意外伤亡12、哪项不就是...“健康”现象得组成部分CA、一般得安宁状态B、自我感觉良好C、无痛苦与烦恼D、从事各项工作得效率高E、对环境变化有调节与适应能力13、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得传染病就是 DA、麻疹B、鼠疫C、霍乱D、天花E、滋病14、1848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得卫生立法 DA、《劳动法》B、《工厂法》C、《童工法》D、《公共卫生法》E、《卫生法》15、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得内容就是 DA、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动员全社会参与B、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为中国卫生事业服务C、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人民健康服务D、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为人民健康服务E、预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面向工农兵16、就我国预防医学工作现况,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BA、传染病继续威胁我国人民得健康B、基本消灭了寄生虫病C、高血压、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得危害正在增加D、我国就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得国家之一E、职业病危害十分严峻17、建国初期党与政府提出得卫生工作方针不包括... D.A、面向工农兵B、预防为主C、团结中西医D、依靠科技进步E、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8、以下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得就是 DA、免疫接种B、开展健康教育C、改革工艺流程D、高危人群得重点监护E、开展社区康复19、初级卫生保健得基本内容不包括... CA、改善食品供应与营养B、提供足够得安全饮用水与基本卫生环境C、治愈所有疾病D、常见病伤得妥善处理E、提供基本药物20、第三级预防得措施包括 AA、残废者康复治疗B、普查C、定期健康检查D、开展健康教育E、搞好饮食与食品卫生21、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得时间就是 BA、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B、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C、 1978年WHO阿拉木图会议D、 1979年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E、 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22、WHO为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采取得基本策略就是 CA、消灭烈性传染病B、将个体防治转变为群体防治C、实施初级卫生保健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E、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23、对病原或致病因素明确得疾病应以哪一级预防为重点? A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一级与第二级预防E、第二级与第三级预防24、下列哪项就是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得措施 B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得投入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E、提高全民族素质25、关于临床前期预防得叙述,下列错误..得就是 BA、针对发病早期,早发现、早治疗B、消除与控制各种危害健康得因素C、防止疾病得发展D、对接触有害因素得人群进行定期体检E、疾病得普查26、社区卫生服务得对象就是 CA、病人B、老年人C、社区内得全体人群D、重点保健人群E、健康人群27、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得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 BA、以健康为中心B、以农村为重点C、以人群为对象D、以家庭为单位E、提供综合得服务28、下述哪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得特性 DA、重视病胜于重视人B、服务对象主要就是老年人C、以临床治疗为主D、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家庭与社区E、服务方式就是上门服务29、社区卫生服务得骨干就是 DA、专科医生B、内科医生C、防保医生D、全科医生E、护士30、对社区卫生服务理解错误..得就是 AA、服务方式就是以“三甲”医院服务为主B、应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门诊服务为主C、服务所面对得问题就是常见病以及疾病得早期问题D、服务机构要为居民提供简单、便宜、科学有效得诊疗护理与预防保健服务E、就是社区大多数居民就医时最先接触得医疗保健服务31、社区卫生服务要提供“六位一体”得服务。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多选题)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多选题)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多选题)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ABEA. 躯体健康B. 心理健康C. 生长发育良好D. 已患疾病能治愈E. 社会适应良好2、预防医学的目的是 ACEA. 预防疾病B. 使人类不患病C. 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D. 消除各种致病因素E. 提高生命质量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ABCDE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卫生服务因素D. 行为生活方式E. 生物遗传因素4、以下哪些是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预防的任务? DEA. 心血管疾病B. 脑血管疾病C. 恶性肿瘤D. 传染病E. 营养不良性疾病5、预防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的特点表现在 ABA. 研究对象着眼于健康人群和亚健康者B. 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C. 研究方法的重点是宏观研究D. 工作重点在环境的有害因素E. 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6、就我国预防医学工作现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A. 传染病继续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B. 基本消灭了寄生虫病C. 高血压、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正在增加D. 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E. 职业病危害十分严峻7、属于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BCA.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B. 加强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C. 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D. 做好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E. 定期体检8、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包括 BCDEA. 面向工农兵B. 预防为主C. 中西医并重D. 依靠科技与教育E. 为人民健康服务9、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ABCDEA. 提供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环境B. 地方病的防治C. 提供基本药物D. 常见病伤的妥善处理E. 传染病的免疫接种10、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哪些特性 ABCDEA. 重视人胜于重视病B. 注重综合性服务C. “从生到死”的持续性服务D. 多部门协调性服务E. 保证可及性服务11、全科医学特性的服务包括 ABCDEA. 人格化服务B. 综合性服务C. 连续性服务D. 协调性服务E. 可及性服务12、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A. 诊治疾病B. 预防疾病C. 健康促进D. 健康教育E. 临终关怀13、社区预防保健的基本任务有 ABCDEA. 健康检查B. 疾病普查普治C. 计划生育与优生学服务D. 心理与健康咨询E. 计划免疫管理14、健康促进场所包括 BCDEA. 卫生保健机构B. 学校C. 居民生活区D. 工作场所E. 政府部门15、儿童最常见的几种疾病是指 ABDEA. 佝偻病B. 缺铁性贫血C. 肝炎D. 腹泻E. 肺炎16、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重点是接种以下哪些疫苗 ABCDEA. 卡介苗B. 乙肝疫苗C. 脊髓灰质炎疫苗D. 百白破疫苗E. 麻疹疫苗17、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人口老龄化 ABDEA. 生活水平提高B. 医疗服务质量改善C. 婴儿出生率上升D. 预期寿命延长E. 计划生育政策18、临终关怀的目的是A. 解除病人的疼痛和痛苦B. 尽可能地使病人安然去世C. 帮助丧偶者及其家庭D. 探讨生与死的意义E. 提倡安乐死19、影响婴幼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 ABCEA. 佝偻病B. 肺炎C. 缺铁性贫血D. 肺结核E. 腹泻20、下列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EA. 自然灾害B. 环境污染C. 生态破坏D. 社会生活问题E. 地方病21、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CEA. 地方性疾病B. 自然灾害C. 生态破坏D. 社会生活问题E. 环境污染22、环境的物理净化作用包括 ADA. 混合B. 分解C. 凝聚D. 沉降E. 还原23、环境的化学净化作用包括 BCEA. 混合B. 分解C. 凝聚D. 沉降E. 还原24、影响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损害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DA. 剂量和强度B. 个体敏感性C. 持续作用时间D. 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E. 环境情况25、环境污染物可来源于 ABCDEA. 工业生产“三废”B. 日常生活“三废”C. 农业生产D. 交通运输E. 自然灾害26、生物圈含有 ABCDEA. 空气B. 水C. 日光D. 土壤E. 岩石27、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ABDEA. 生物因素B. 社会心理因素C. 人文因素D. 化学因素E. 物理因素28、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包括 ABCA. 水俣病事件B. 痛痛病事件C. 米糠油中毒事件D.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E. 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29、工业“三废”是指 ACDA. 废气B. 废烟C. 废水D. 废尘E. 废渣30、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有 ABCDA. 范围大,受影响的人数多B. 损伤形式多样C. 健康损害多属多因多果,关系复杂D. 影响具有长期性E. 受环境因素影响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包括 ABCE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生物残体E. 人类32、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体内 ABDA. 呼吸道B. 消化道C. 毛发D. 皮肤E. 指甲33、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包括 BCDEA. 突然性B. 广泛性C. 多样性D. 复杂性E. 长期性34、大气污染对人类的间接危害包括 ABDEA. 使生物多样性锐减B. 产生温室效应C. 引起急性中毒D. 臭氧层破坏E. 形成酸雨35、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ABCEA. 接触方式B. 个体营养状况C. 接触浓度D. 职业卫生服务E. 接触的时间36、职业病的诊断依据是 ABCDA. 职业史B. 临床症状与体征C. 实验室检查D. 生产环境监测E. 毒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37、下列属于..有机磷农药所致烟碱样作用的临床表现是 ABCE A.肌束震颤B.动作不灵活C.语言不清D.瞳孔缩小E.血压升高38、就同一性质的粉尘而言,分散度高低的卫生学意义主要是 ABEA. 影响吸入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B. 决定被人体吸入的机会C. 与尘肺发病与否有关D. 与粉尘的作用性质有关E. 与生物学活性大小有关39、属于有机磷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有 ABA. 视物模糊B. 腹痛、腹泻C. 全身紧束感D. 共济失调E. 肌束震颤40、矽肺患者X胸片上的大阴影和小阴影的病理基础主要是 AEA. 矽结节B. 血管断面C. 肺纹理交叉D. 结核病灶E. 肺间质纤维化41、必需氨基酸包含 ABDEA. 亮氨酸B. 赖氨酸C. 丙氨酸D. 缬氨酸E. 色氨酸42、以下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 CDEA. VitAB. VitDC. VitB1D. VitB2E. VitB643、食物中毒分为 ABCDEA. 细菌性食物中毒B. 真菌性食物中毒C. 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D. 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E. 化学性食物中毒44、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DA. 几何均数B. 极差C. 标准差D. 中位数E. 变异系数45、四格表资料如存在下列哪种情况,需选择确切概率法 CDA. 1≤T<5且n≥40B. T≥5且n≥40C. T<1D. n<40E. n≥4046、以下资料哪些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ABCA. 身高的测定值B. 体重的测定值C. 血压的测定值D. 血型E. 文化程度47、常用的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BCEA. 几何均数B. 极差C. 标准差D. 中位数E. 变异系数48、标准误可应用于 BEA. 估计参数值范围B. 估计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C. 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D. 表示观察值分布的变异程度E. 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49、以下研究方法中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BDA. 现况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队列研究50、描述性研究的用途有 ABDEA. 描述疾病或某种特征的分布B. 提出进一步病因研究的线索C. 验证病因假设D. 提出初步的病因假说E. 进行社区诊断。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1.不是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基本策略的是(C)A.与贫困作斗争B.全方位促进健康C.消除阶级差异D.部门间的协调、协商和互利E.讲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2.初级卫生保健的核心是(A)A.人人公平享有B.社会全体成员C.以公共财政为主D.适宜技术E.基本药物3.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A.资源独享B.社区参与C.预防为主D.适宜技术E.综合利用4.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不包括哪一项(C)A.健康促进B.预防保健C.运动锻炼D.合理诊疗E.康复防残5.关于初级卫生保健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A.把社会和经济发展放到首要位置,健康放到次要位置B.在国际上必须积极处理和管理许多健康决定因素C.各会员国间加强协作D.个人对健康既负有责任又享有权利E.政府保留责任以确保其全体人民的健康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A.生物富集B.信息传递C.生态平衡D.生物放大E.生物浓缩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是(A)A.绿色植物B.动物C.人类D.微生物E.寄生虫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是(B)A.绿色植物B.动物C.某些藻类D.微生物E.阳光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是(D)A.绿色植物B.动物C.人类D.微生物E.土壤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来实现的(D)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食物链E.寄生虫11.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是(B)A.佝偻病B.水俣病C.地方性砷中毒D.布氏杆菌病E.鼠疫12.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D)A.地方性氟中毒B.克山病C.大骨节病D.鼠疫E.地方性砷中毒13.目前人为因素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C)A.生活废弃物污染B.地面扬尘污染C.工业污染D.农业污染E.生产事故造成的污染14.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污染物的(A)A.急性作用B.慢性作用C.远期作用D.非特异作用E.致畸作用15.引起水俣病的化学物质是(B)A.铅B.汞C.镉D.铬E.铜16.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A)A.生产性粉尘B.非电离辐射C.电离辐射D.高温E.高气压17.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B)A.听觉适应、听觉疲劳B.听觉疲劳、听觉损伤C.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D.听觉损伤、噪声性耳聋E.职业性中毒18.能引起电光眼炎的是(D)A.红外线B.高频电子磁场C.微波D.紫外线E.光线波19.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主要因素有(D)A.生物、心理B.物理、心理C.化学、心理D.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E.生物、物理20.男性,43岁,某化工厂工人。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

预防医学各章复习题一、单选题(1~6)1.现代医学模式是A.生物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分子生物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3 预防医学的核心问题是A.环境问题B.健康问题C.生态平衡问题D.疾病问题E.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4 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E全社会的人群5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1级预防措施A.自我保健B.健康教育C.定期健康检查D.环境保护E.化学预防6.下列关于第1级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免疫接种B.控制和消除环境致病危险因素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D.定期体格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E.怀孕期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二、多选题(7~8)7.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A.生物遗传B.生活方式C.社会经济D.卫生服务E.环境8.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D.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E.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三、名词解释(9)9.预防医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BEEEC 6.D二、多选题:7.ABDE8.ABCE三、名词解释:9.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的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第一章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一、单选题(1~24)1 罹患率的定义是A.(观察期间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B.(1年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C.(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D.(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E.(观察期间新老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0‰2 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A.发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续发率E.生存率3 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暴露4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时,称为A.暴发D.大流行B.散发E.暴露C.流行5下列影响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因素中哪一项与疾病的关联相对来说最强A.年龄D.民族或种族B.性别E.婚姻C.职业6 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用A.发病率D.累积发病率B.罹患率E.生存率C.患病率7 某地连续5年统计胃癌死亡率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A各年死亡专率比较D各年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E各年粗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8 某地统计脑卒中粗死亡率上升,而标化死亡率下降,这是因为A.该地人口较年轻D.该地发病率下降B.该地发病率上升E.该地对脑卒中防治措施不得力C.该地人口老龄化9 鼠疫属于A.统计地方性疾病D.地方性疾病B.自然地方性疾病E.地方病C.自然疫源性疾病10 拟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应选用以下哪一个测量指标A.发病率D.续发率B.罹患率E.感染率C.患病率11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D.诊断标准的变化B.患病率的升高和下降E.疫苗接种率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E.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罹患率D.患病率B.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C.发病率14 疾病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民族分布、城乡分布、职业分布15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E职业发病率、职业死亡率16发病率指标来自A.住院病人资料D.社区人群资料B.门诊病人资料E.所有病人资料C.专科门诊病人资料17.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E.社区人口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18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死亡率D.病死率B.发病率E.罹患率C.患病率1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多以死亡为结局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D.病死率B.发病率E.死亡专率C.患病率20.2001年某县发现桑毛虫皮炎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73879人,经过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576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D.期间患病率B.罹患率E.患病率C.感染率21.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E.观察期间某病的统计数22 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A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D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B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E周期性、免疫性、大流行C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23.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保持稳定24.常用存活率反映其疗效的疾病为A.肺炎D.高血压B.恶性肿瘤E.糖尿病C.伤寒二、多选题(25~33)25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A.研究疾病流行及规律B.提供病因研究线索C.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D.为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E.可以直接证实病因26下列选项中描述疾病发病频率的指标有A.发病率D.死亡率B.患病率E.生存率C.罹患率27下列选项中,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A.诊断水平提高D.报告率提高B.病死率降低E.病程延长C.发病率增高28疾病分布呈散发的原因是A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B预防接种后使人群维持一定免疫水平C该病以隐性感染为主D该病传播机制不易实现E该病为长潜伏期传染病29 对于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横断面分析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B.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趋势D.对慢性病横断面分析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E.对慢性病出生队列分析能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30 造成疾病在人群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A遗传因素不同D定居点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B社会经济状况不同E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C居民风俗、生活、饮食习惯不同31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的影响主要在于哪几个方面A.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B.流动人口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C.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传染病的传播纽带D.流动人口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E.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导致免疫空白出现32 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暴露机会D.劳动强度B.劳动条件E.精神紧张强度C.民族33 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的影响因素有A.气象条件D.风俗习惯B.人们的生活方式E.人们的文化水平C.人们的劳动条件三、名词解释(34~36)34 散发35 出生队列分析36 自然疫源性疾病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CCB4.C5.A6.C7.A8.A9.C10.A11.B12.C13.B14.B15.D16.D17.A18.D19.E20.B21.B22.D23.E24.B二、多选题25.ABCD26.ABC27.ACDE28.ABCDE29.ABCDE30.ABCDE31.ACDE32.ABDE33.ABD三、名词解释34.散发:是指某病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预防医学》复习题(全部内容)(1)

《预防医学》复习题(全部内容)(1)

《预防医学练习题》绪论1.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A.妇女和儿童B.健康人C.病人D.残疾人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分析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B.分析疾病分布并制订治疗方案C研究与制订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D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E.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健康是指()A. 没有疾病B. 没有虚弱C. 躯体和心理健康健康D. 社会适应良好E. 以上都是4.关于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说法错误的是()A.预防为主B.以城市为重点C.中西医并重D.依靠科技与教育E.动员全社会参与5.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病因学预防B.“三早”预防C.临床前期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6.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是()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健康保健E..病因预防7.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中,三早预防是()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健康保健E.病因预防8.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占比例最大的是()A.生物学因素B.行为生活方式C.社会因素D.气候因素E.卫生医疗服务9.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健康的看法,关于现代健康观内涵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依赖于自我保健与预防措施B.主要依赖于医生与药物C.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D.健康权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人权E.不仅长寿,而且有更好的生命质量10.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A.无病就是健康B.身体各器官结构完好,功能正常C.身体强壮,精神饱满D.没有疾病,身体又不虚弱E.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和道德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1.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人群的健康状况B、环境因素的生物学效应C、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D、人类疾病的预防措施E、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增进人群健康12.健康的决定因素是()A.环境因素B.有害行为、不良生活方式C.卫生服务D.遗传因素 E、以上都是13.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包括下列内容,除外()A.预防为主B.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C.大力发展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D.中西医并重E.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4.第二级预防是指()A、临床期预防B、病因预防C、病残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E、疾病后检测15.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工作属于()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四级预防E、综合预防16.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A、个体B、群体C、个体和群体D、健康人E、病人17.预防医学以下列哪一项为主线()A、环境-人类B、环境-生物C、环境-健康D、环境-生物-健康E、环境-人群-健康第一章环境卫生1.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交通污染B.工业污染C.生活污染D.自然灾害污染E.核泄漏污染2.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的是()A.可预防性B.长期性C.广泛性D.多样性E.复杂性3.碘缺乏病(IDD)的流行病学特征地区分布正确的是()A.北方>南方B.丘陵>山区C.农村>城市D.沿海>内陆E.平原>山区4.以下物质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是()A.次氯酸B.次氯酸根 D.氯化钠C.盐酸 E.氯化钙5.我国对粪便、垃圾的下列无害化处理方法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A.高温堆肥B.低温厌氧堆肥C.沼气发酵D.垃圾填埋E.垃圾焚烧6.引起水俣病的化学元素是()A.铅B.镉C.铬D.汞E.砷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A.降低饮用水的硬度B.除去水中硫氰酸盐C.煮沸饮水D.食用碘盐E.饮水除氟8.酸雨是指PH值小于()A.5.0B.5.6C.6.0D.6.5E.7.09.下列污染物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氮C. 一氧化碳D.光化学烟雾E.二氧化碳10.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A. 消毒-沉淀-过滤B.沉淀-过滤-消毒C. 过滤 -沉淀 -消毒D.沉淀-消毒-过滤E.过滤 -消毒-沉淀11.某公司搬到办公大楼一段时间后,很多员工出现了流泪、嗓子痛、头痛、全身不适合容易疲劳等症状,下班后这些症状明显缓解。

预防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院医护人员之比,宜计算A、率B、构成比C、方差D、中位数E、相对比正确答案:E2.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存在易感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A、生活条件的差异B、性别不同C、年龄不同D、营养状况的差异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正确答案:E3.直方图可用于:A、某现象随另一现象的伴随变化趋势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各现象的比较D、某现象内部构成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4.三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P<0.05,则结论为()A、总体率之间两两有差别B、至少有两个样本率有差别C、三个样本率各不相同D、至少有两个总体率有差别E、三个样本率不全相等或完全不相等正确答案:D5.职业中毒是由于A、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B、接触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C、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D、接触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中毒E、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正确答案:C6.某孕妇,25岁,生产一脊柱裂畸形儿,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B1B、维生素AC、叶酸D、烟酸E、维生素B2正确答案:C7.原生环境是指()。

A、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D、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正确答案:D8.某男性,40岁,在家人的劝导下,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戒烟,根据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他属于哪一阶段A、行动期B、无打算阶段C、打算阶段D、准备期E、维持期正确答案:D9.关于置信区间,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在样本例数确定的情况下,上述二者是矛盾的B、在置信度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样本例数可提高精度C、置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置信度1-α的大小D、置信区间的精度反映在区间的长度E、99%置信区间比95%置信区间好正确答案:E1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A、构成比之和必为100%B、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正确答案:E11.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B、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C、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D、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E、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正确答案:C12.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设对照,因为:A、可比较病例组中研究因素暴露史是否不同于对照组B、可增加研究的内容C、可随访对照,以确定对照是否患该病D、控制混杂因素E、可增加样本大小,以便得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正确答案:A13.病人的疗效分级(痊愈、好转、无效)A、无序分类(两项分类)B、数值变量C、无序分类(多项分类)D、计量资料E、有序分类正确答案:E14.肿瘤病人饮食指导不恰当的是A、多进补品B、食道癌病人进软质、易吞咽食物C、饮食结构要均衡D、多饮水E、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正确答案:A15.应用于现况调查中的筛检方法,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A、特异B、简便C、灵敏D、快速E、易行正确答案:A16.处于任何危险度级别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接受A、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B、临床预防C、药物治疗D、卧床休息E、手术治疗正确答案:A17.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B、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C、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D、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E、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正确答案:A18.与队列研究比较,在疾病病因研究中,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A、确定疾病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倚B、确定可疑暴露因素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倚C、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D、花费大、时间长E、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有很大困难正确答案:B19.为了制定尿铅的参考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尿铅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上限B、可以制定,但是无法确定是上侧范围还是下侧范围C、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下限D、可以制定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E、无法制定,要制定参考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正确答案:A20.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C、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D、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正确答案:B21.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B、职业C、民族D、学历E、血型正确答案:D22.张某,45岁,某机关干部,平日工作以坐在办公室为主,也不喜欢锻炼,前日单位健康体检,被发现患有糖尿病。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及答案1、具有促进钙磷吸收,促使牙齿和骨骼发育的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12D、维生素CE、维生素D答案:E2、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人体后通过哪条途径上行到中枢神经系统A、血液系统B、淋巴系统C、神经系统D、消化系统E、呼吸系统答案:C3、水体过去曾受有机污染,现已经完成自净过程A、水中氨氮含量高,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含量不高B、水中硝酸盐氮含量高,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C、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高,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不高D、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高,硝酸盐氮含量不高E、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均高答案:B4、决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A、原子化效率B、原子化温度C、原子化时间D、灰化温度E、灰化时间答案:A5、下列水质分析各项检验中,超过4小时仍可测定的是A、pHB、HgC、铬六价D、亚硝酸盐氮E、氯仿、四氯化碳答案:B6、微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能降解和消失,说明该水体有A、氧化能力B、还原能力C、分解能力D、清除能力E、自净能力答案:E7、用于表示水中总需氧量的是A、TOCB、TODC、CODD、BODE、VOC答案:B8、测定饮用水pH的标准方法是A、滴定法B、比色法C、重量法D、电位计法E、pH试纸法答案:D9、可以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并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抗体是A、IgGB、IgMC、IgAD、IgDE、IgE答案:C10、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进行考核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级别最低为A、乡镇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E、国家级答案:D11、关于抗体本底测定错误的陈述是A、抗体检测时,即使使用成熟的检测方法和精提纯抗原,在无疾病的人群或动物中仍显示一定程度的反应B、每一种新抗体检测方法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抗体本底测定C、本底抗体的主要来源是杂散抗原、共同抗原和既往感染D、进行本底调查需要在疾病流行区采集一定数量的健康个体血清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并计算几何平均滴度E、共同抗原可在无疾病个体中产生高滴度的抗体答案:D12、最新发展起来的标记免疫技术是A、放射免疫B、酶免疫C、荧光免疫D、化学发光免疫E、电化学发光免疫答案:E13、可进行选择性计数的方法是A、显微镜直接计数法B、MPN法C、倾注平板计数法D、微菌落快速计数法E、表面涂布计数法答案:B14、我国北方地区洪水型和雨水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A、褐家鼠B、猪C、黑线姬鼠D、蛇E、牛答案:B15、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氏染色法B、镀银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吉姆萨Giemsa染色法E、美蓝染色法、Alberr法和Neisser法答案:C16、[☆]在合成各种不同RNA中,具有搬运氨基酸功能的是A、cRNAB、mRNAC、rRNAD、tRNAE、RNA答案:D17、★水中硼的测定方法是A、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B、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C、磷钼蓝分光光度法D、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E、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答案:D18、在下列元素中,被用作原子量测量的新的国际标准者为A、19FB、16OC、40CaD、1HE、12C答案:E19、在空气污染物检测中,悬浮颗粒物中能用鼻和嘴吸入的那部分颗粒物称为A、呼吸性颗粒物B、可吸入颗粒物C、胸部颗粒物D、细颗粒物E、粗颗粒物答案:B20、★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A、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B、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C、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D、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E、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答案:B21、纸层析分析方法属于A、常量分析方法B、半微量分析方法C、微量分析方法D、超微量分析方法E、痕量分析方法答案:C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4.000mol/LH2SO4溶液,其H+浓度为4.000mol/LB、H3BO3的KA1=5.6×10-10,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C、在0.1mol/LHAc溶液中H+]=0.1mol/LD、NaAc水溶液呈碱性E、NaAc水溶液呈酸性答案:D23、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分光光度计的条件是A、较浓的溶液B、较稀的溶液C、各种浓度的溶液D、10%浓度的溶液E、5%~10%浓度的溶液答案:B24、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伤口D、胎盘25、★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A、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B、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和分离度C、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D、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E、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答案:B26、免疫球蛋白(Ig)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轻链可变部分VL的结构特点B、轻链恒定部分CL的结构特点C、重链可变部分VH的结构特点D、重链恒定部分CH的结构特点E、分子量的大小答案:D27、分离嗜肺军团菌的基本培养基为A、血琼脂培养基B、BCYE-α培养基C、GVPC培养基D、巧克力琼脂培养基E、普通琼脂培养基答案:B28、关于RNA分子,说法错误的是A、与碱基A配对的碱基是U而不是TB、RNA分子通常为单链C、RNA分子所含的修饰碱基较DNA多D、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较难水解E、2RNA分子也可作为遗传物质答案:D29、★已知A气体含量为80%时,其峰高为100mm,现进一等体积待测样品,得到峰高为70mm,使用单点校正法可知该样品中A气体的体积百分含量是A、70%B、80%C、56%答案:C30、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A、芽孢B、荚膜C、鞭毛D、普通菌毛E、性菌毛答案:A31、[☆]以噬菌体为媒介的DNA转移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E、转染答案:B32、下列不能放氟化钠溶液的器皿是A、玻璃器皿B、聚四氟乙烯器皿C、聚丙烯器皿D、陶瓷器皿E、不锈钢器皿答案:A33、[☆]蔗糖经水解后,旋光性质发生变化,这种水解后的蔗糖称为A、还原糖B、转化糖C、变旋糖D、葡萄糖E、果糖答案:B34、[☆]根据气相色谱流出曲线中色谱峰的位置,可以A、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测定B、对被测物质进行定量测定C、对色谱柱效能进行评价D、对检测器灵敏度进行评价E、对检测器的紫外线强度进行评价答案:A35、下列数字中有三位有效数字的是A、溶液的pH为4.3B、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为5.40mlC、分析天平称量试样的质量为5.3200gD、移液管移取溶液25.00mlE、分析天平称量试样的质量为0.0123kg答案:B36、用于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是A、二氨基萘荧光法B、二硫腙分光光度法C、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D、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E、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答案:D37、凝集反应的抗原是A、可溶性抗原B、完全抗原C、半抗原D、超抗原E、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或颗粒性抗原答案:E3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氯仿、四氯化碳的允许浓度为A、CHCl3≤20μg/L,CCl4≤20μg/LB、CHCl3≤30μg/L,CCl4≤10μg/LC、CHCl3≤40μg/L,CCl4≤5μg/LD、CHCl3≤50μg/L,CCl4≤4μg/LE、CHCl3≤60μg/L,CCl4≤2μg/L答案:E39、油脂在储存、运输期间,由于含有过量的水分和杂质,发生某种反应产生游离脂肪酸,使酸价增高。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措施的科学。

以下是预防医学的复习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治疗疾病B. 诊断疾病C. 预防疾病D. 研究疾病的病因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一级预防措施?A. 健康教育B. 疫苗接种C. 定期体检D. 疾病筛查答案:D3. 预防医学中的“三早”指的是什么?A.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C. 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D.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A. 空气B. 水质C. 噪音D. 遗传答案:D5. 预防医学中,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生活质量B. 延长寿命C. 降低医疗成本D. 减少疾病发生率答案:A二、填空题1. 预防医学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2. 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指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3.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_______和_______,从而预防疾病。

答案:健康意识、健康行为4.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5. 预防医学中的“健康促进”是指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手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答案:政策支持、社会动员、健康教育三、简答题1. 简述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答案: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识别和控制健康风险因素,制定和实施预防策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减少疾病负担等方面。

2. 描述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区别。

答案: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早期发现并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以减少疾病的影响和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医学复习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含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单选题,1 分)有关0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来自汽车尾气B、属于二次污染物C、易进入呼吸道深部D、儿童对03敏感E、可引起哮喘发作正确答案:A2.(单选题,1 分)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A、>一l价B、>一2价C、>+1价D、>一3价E、<一1价正确答案:A3.(单选题,1 分)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2.58σ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是A、97教师批阅B、99C、95D、49.5E、47.5正确答案:A4.(单选题,1 分)已知甲药的疗效不会低于乙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甲药的疗效是否明显地优于乙药,此时应选用A、双侧检验教师批阅B、单侧检验C、Z检验D、卡方检验E、t检验正确答案:B5.(单选题,1 分)锌缺乏不可能导致()A、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B、智力下降C、味觉、嗅觉功能下降D、儿少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性发育延迟E、暗适应能力下降正确答案:E6.(单选题,1 分)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A、观察指标B、样本C、影响因素D、个体E、全部对象教师批阅正确答案:D7.(单选题,1 分)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B、雨雪水减少C、绿地减少D、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E、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正确答案:E8.(单选题,1 分)在病因探索中,队列研究的优点之一是:A、简单易行B、一次研究,能获得多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C、上述均可D、一次研究,能获得某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E、一次研究,能够获得多个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正确答案:D9.(单选题,1 分)某人食用自制臭豆腐1天后,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震颤,继而出现咽喉部肌肉麻痹、吞咽困难、脉速加快,该患者可能患有()。

A、沙门菌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正确答案:C10.(单选题,1 分)直方图可用于:A、各现象的比较B、某现象内部构成C、某现象的发展速度D、某现象随另一现象的伴随变化趋势教师批阅E、某现象的频数分布正确答案:E11.(单选题,1 分)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国居民膳食中,热能主要食物来源是A 动物肝脏B 奶及奶制品C 蔬菜水果D 豆类E 粮谷物2. 配对设计中配对条件是A 处理因素相同B 非处理因素相同C 影响实验效应的非处理因素相同D 研究因素相同E 影响实验效应的研究因素相同3. 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A 主动监测B 漏报调查C 哨点监测D 被动监测E 以上都不是4. 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的程度即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的是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环比发展速度E 发展速度5.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按研究目的分为A 描述性和阐述性B 选择性C 理论性D 实验性E 观察性6. 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特点是A 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有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妇女居多B 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无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老人、幼儿多C 污染物来自汽车排出物,气温低有逆温,受害者妇女、婴幼儿多D 污染物来自汽车排出物,气温低有逆温,受害者以妇女、婴幼儿多E 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有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以老人、婴幼儿居多7. 环境卫生学研究A 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 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 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 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 地理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8. 某独生女儿,偏食严重,只吃一些水果和谷类食物,最近发现手脚麻木,关节疼,并有“抽筋”现象。

产生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A 血清锌下降B 血清钙下降C 血清钾下降D 血清钠下降E 血清磷下降9. 容易产生周期性或趋势的偏性为A 单纯随机抽样B 多级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E 分层抽样10. 下列属于二次污染的是A SO2B NOC N2OD 光化学烟雾E N2O411. 风疹病毒有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致癌作用D 致畸作用E 致突变作用12. 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 混杂偏倚B 信息偏倚C 失访偏倚D 选择偏倚E 入院率偏倚13. 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A attack rateB mortality rateC incidence rateD prevalence rateE infection rate14. 铅进入机体后主要贮存在A 肝脏B 肾脏C 脑组织D 骨骼E 脂肪组织15. 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A 信息偏倚B 失访偏倚C 混杂偏倚D 选择偏倚E 随机误差16. 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等属于医学科学研究的哪一类型A 基础研究B 实验发展研究C 应用研究D 调查性研究E 以上都不对17. 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B 多发生在早晨C 主要污染物是SO2D 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E 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18. 水体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生活污水C 农业污水D 炼油废水E 炼焦废水19.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A 危险因素B 保护因素C 混杂因素D 无关因素E 以上都不是20.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为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病死率D 死亡率E 出生率21. 给人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属于:A 自然自动免疫B 自然被动免疫C 人工自动免疫D 人工被动免疫E 被动自动免疫22. 评价管网是否出现二次污染的指标A 细菌总数B 总大肠菌群C 粪大肠菌群D 游离性余氯E BOD23. 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A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B 化妆品痤疮C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D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E 军团菌病24. 光化学烟雾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经过转化形成的()烟雾A 浅紫色B 浅蓝色C 浅緑色D 浅粉色E 浅灰色25.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前提是A 职业史B 症状和体征C 生产环境资料D 排除其他疾病E 实验室检查26. 婴儿食用亚硝酸盐或硝酸浓度高的食品会患哪种疾病?A 口腔-生殖综合征B 高铁血红蛋白症C 癞皮病D 佝偻病E 霍乱27.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有哪些A 增强肠道的功能B 降低血浆胆固醇C 控制体重D 降低餐后血糖E 以上都对28. 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是下列哪一种?A 阳离子型B 非离子型C 阴离子型D 两性型E 助洗剂29.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 麻疹易感人群B 麻疹患者数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 接种麻疹疫苗后恢复人数E 接种疫苗后无效人数30. 当维生素A缺乏和过量时,可能引起的症状是A 夜盲症B 结膜干燥角化C 早产D 羊角风E 以上都对31.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 含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地面水B 含大量K+、Na+、SO42—的废水进入地面水C 含大量重金属的废水污染地面水D 含大量Ca2+、Mg2+的废水进入地面水E 以上都不是32. 位于膳食金字塔顶端的食物是A 粮谷类B 油脂类C 鱼、肉、蛋D 豆制品E 蔬菜及水果33. 成人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A 钙B 钠C 磷D 钾E 铁34. 下列哪些是判定健康促进干预项目的价值A 有效性B 适当性C 效率D 公平性E 以上都是35. 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亡资料。

请问这种方法属于A cohort studyB case-control studyC cross-sectional studyD experimental studyE theoretical study36. 与城市空气SO2污染的危害有关的是A 硝盐酸B 光化学烟雾C 汞D 酸雨E 水体富营养化37. 以下哪一种指标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与强度?A 相对比B 率C 环比D 构成比E 相对数38.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中适用于多因素设计的A 完全随机设计B 拉丁方设计C 配对设计、析因设计D 完全随机设计、正交设计E 配对设计、随机区组设计39. 饮水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是A O3B KMnO3C 溴仿D 碘E 氯40. 用中草药烟熏和单纯烟熏来研究某种中草药烟熏对空气的消毒作用,属于对照的A 空白对照B 标准对照C 实验对照D 相互对照E C和D41. 剂量-反应关系呈S曲线的是A 苯B 碘C 铁D 氟E 维生素A42. 医学研究分类按研究方法可分为A 实验研究、观察研究B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C 调查研究、资料分析性研究D 资料分析性研究、经验体会性研究E 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资料分析性研究、经验体会性研究43.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A 燃料燃烧B 建筑材料与装饰物品C 厨房油烟D 来自室外E 室内人的活动44. 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增加三氯甲烷与四氯化碳指标,其理由是A 这两种物质可使水的感官性状变化B 这两种物质可损害肾脏,引起人群中毒C 这两种物质在加氯消毒时,可与原水中存在的有机前体物形成氯化副产物D 这两种物质可以影响混凝沉淀和消毒效果E 以上都不是45. 一次污染物是指A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B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C 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D 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E 以上都不对46. 氯化消毒中产生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A 氯化铵B 氯酸根离子C 次氯酸D 液氮E 氨气47. 是实验者导致的误差A 感官误差B 系统误差C 抽样误差D 粗差E 顺序误差48. 噪声所致听力损伤在听力曲线图常以哪一频率为中心出现下陷A 5000HzB 4000HzC 3000HzD 2000HzE 1000Hz49. 下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中,哪种说法是错的A 水中氮磷含量增加B 水质感官性状恶化C 溶解氧急剧减少D 水藻类大量减少E 水中微生物死亡50. 实验室用鸽、鸡研究人类高脂血症是遵循动物选择的哪项原则?A 标准化原则B 差异性原则C 相似性原则D 相容或相匹配原则E 规则化原则51. 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B 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C 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D 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E 受害人群广泛及是否爆发流行52. 一般以哪一类食物中毒最常见。

A 细菌性食物中毒B 化学性食物中毒C 真菌性职务中毒D 有毒植物中毒E 有毒动物中毒多选题:51. 属于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A 生产性毒物B 生产性粉尘C 致病生物因素D 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E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52. 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 预防为主B 中西医并重C 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 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 加强农村工作53. 下列属于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原因的是A 工矿企业废水、废渣污染B 自然灾害污染C 意外水污染事故D 生活污水污染E 农业污染54. 在发展中国家,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 癌症B 心血管疾病C 传染病D 呼吸系统疾病E 中毒55.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有A 接触机会B 个体特征C 接触方式D 接触时间E 接触强度56. 符合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求的是A 低糖B 高蛋白C 低蛋白D 丰富的维生素E 适量的脂肪57. 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 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 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58. WHO列出的国际监测的传染病包括A 疟疾B 流感C 脊髓灰质炎D 登革热E 回归热59.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A 物质环境因素B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 卫生服务E 生物遗传60. 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包括A 医学监护B 健康监护信息的收集、发布、上报、管理C 劳动者生理、心理因素的监测D 劳动场所急救设施的配置和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E 职业病和工伤的诊断、抢救、诊疗和康复服务是非题(A表示是;B表示错)61.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由于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引起的以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和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 )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62. 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63. 要避免“匹配过度“,因为匹配比例超过1:4,不能提高研究效率64. 病例对照研究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不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的个体作为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