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目前已进入H7N9禽流感高发季节,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咳嗽等,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该病无人传人证据,目前呈偶发状态,市民无须恐慌,早期使用达菲可取得满意疗效。
预防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身`体状况;
2、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等;
3、要尽量减少直接接触禽类,尤其是避免直接接触和食用病死禽。
4、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尤其是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发病前是否有禽类接触史。
XX社区居委会
20XX年XX月XX日。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一、背景介绍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首次在中国发现并报告于2013年。
该病毒主要传播于家禽及野生鸟类之间,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禽类污染的场所、器具、食品等途径感染。
该病毒传播快速、致病性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二、预防措施1.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前往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等高风险地点。
2.提高个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洗及消毒家庭、工作场所等环境,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接种疫苗:及时接种禽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5.教育宣传: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防控意识。
三、监测和早期诊断1.加强动物监测:开展全国范围的禽类流感抽样监测,发现病例及时进行隔离。
2.建立早期诊断体系: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病例的早期发现率,减少病毒传播。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病情传播的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病例隔离与治疗1.病例隔离:对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2.病例治疗:对于确诊病例,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支持疗法,加强对病患的护理。
同时,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提高病例的康复率。
五、环境消杀1.禽舍环境消毒:对养禽场等高风险场所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杀,确保禽类环境的清洁卫生。
2.食品安全控制:加强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场所消杀:加强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集中居住区等场所的消杀工作,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六、应急准备1.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布置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以便应对疫情的发生。
2.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责任心。
3.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H7N9禽流感的威胁。
七、社会参与1.加强政府领导:政府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保障资源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要点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要点1、禽流感主要是指禽类(鸡、鸭、鸟等)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7N9禽流感为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类之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直到我国最近报告出现了这种病例。
2、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人会出现严重肺炎,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
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还未确定,但高度怀疑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3、建议养成勤洗手、开窗通风、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旦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全身不适时,戴上口罩及时到指定的医院就医,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龙渊小学(宣)2013年5月8日1.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根据有关人禽流感感染的资料,但一般认为有几类人比较容易被感染,他们是: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其中,与患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最大。
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那些原来就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禽流感后,病情重,死亡率高。
2.如何预防H7N9流感?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1)手部卫生: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
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
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2)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核心信息
一、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鸡、鸭、鸽子和候鸟等)中流行和传播。
禽流感一般不感染人,但是其中的部分亚型如H7N9等可感染人,从而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二、得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感染病毒后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
早期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
三、三条途径可以感染H7N9禽流感:
1、人类可经呼吸道感染;
2、密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3、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四、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1、不要接触鸡、鸭、鸽子和鸟类。
2、鸡、鸭肉和鸡、鸭蛋一定要煮熟煮透吃。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洁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
手触摸眼睛、口鼻。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4、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整洁、通风。
5、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由家长带小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
7、开展晨检。
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晨检。
一旦发现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ppt课件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
•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 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 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 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 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18
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 由于该病为新发传染病,人类对其认识有限。已有证据表 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禽类的可能性大,目前 该病毒在我国禽类中的分布范围不明,尤其是禽类感染 H7N9病毒不发病,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监测工作的加 强,新病例可能会不断出现,也可能在新的地区出现。
5
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 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 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 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 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 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 竭等,甚至死亡 。
6
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 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 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 类。根据对现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 活禽市场暴露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 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 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卫生与农 业部门将联合开展更多的流行病学调查以 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 。
有针对流感(H7N9)病毒的疫苗吗?
•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人用疫苗。 • 但已启动疫苗研发准备工作。
16
目前的治疗方法?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培训

–没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甲型 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 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
–标本采集、包装、运送等应当严格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等生物安全相关规定 执行。
• 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 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各级爱卫会要切实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强化组织管理和督促检 查,结合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基层单位, 在城乡范围内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要重点加强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着力解决活禽销售、宰杀方 面存在的突出卫生问题。
送国家流感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在2周内完成病毒分离和序列测定工作,并将 序列提交流感病毒序列数据库进行反馈。
• 各医疗机构采集的血清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由当地 网络实验室将血清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开展 相关抗体检测。
• 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活禽市场和家禽养殖场等重点地区环境标 本的采集与检测工作。
八、疫情形势研判建议
•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牵头部门的作 用,根据疫情形势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市,建议采取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 ,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措施; –在发生疫情地市,建议采取休市和彻底消毒措施; –在有条件的地市,鼓励采取季节性休市措施。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传染源
• 传染源
健康教育人感染禽流感优选文档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 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 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 靠病原学检查。
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 (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
间,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 员; (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 员
密切接触者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 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 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 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 行诊断、报告及治疗。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 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 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
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 感病毒。
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 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 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 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 分布广泛。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PB2 PB1 PA HA NP NA MP N S
流行病学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一、H7N9禽流感简介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最早于2013年在中国被发现。
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排泄物而传播给人类,尤其是与感染禽类密切接触的人群。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传染性较强,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它可以在人际之间传播。
二、H7N9禽流感的症状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1. 发热:体温超过38℃。
2. 咳嗽:干咳或有痰,可能伴有喉咙痛。
3.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气短。
4. 肌肉或关节疼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
5. 乏力:感到疲倦或虚弱。
三、预防H7N9禽流感的基本措施1. 避免接触禽类:尽量减少接触活禽、禽类粪便或禽类市场,特别是生病或死亡的禽类。
2. 做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或其环境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3. 健康饮食:确保禽肉、蛋类和禽蛋熟透煮熟,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禽类及其制品。
4.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那些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
5. 注意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四、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禽类或其环境后触摸口、鼻或眼睛。
2.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
3. 注意个人防护:在接触禽类时,佩戴合适的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
4. 避免养殖场、禽市场等高风险区域:尽量避免进入养殖场、禽市场等高风险区域,如有必要,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5. 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禽类的情况。
五、H7N9禽流感的治疗1. 及早就医: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接触禽类的情况。
2. 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3. 休息和补充营养: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范文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范文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它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禽畜或其排泄物而传播给人类。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对于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预防措施,以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首先,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禽类身体分泌物中,如粪便、鼻涕、唾液等,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禽畜或其排泄物,人类可以感染到病毒。
此外,空气中的气溶胶也可能携带病毒,从而导致疾病传播。
因此,接触感染源的方式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其次,要加强对禽流感症状的认知。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人类身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包括高烧、咳嗽、喉咙痛、呼吸急促、肌肉疼痛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的2至7天内出现。
如果有这些症状的同时有过接触禽类的情况,就需要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另外,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避免接触野生鸟类等。
其次,避免生食鸡肉或鸡蛋,确保食用禽类和蛋类的彻底煮熟。
另外,使用正确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除此之外,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及时监测也是非常关键的。
定期对家禽和野生鸟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毒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此外,建立病毒样品库和疫苗研发机构,加强疫苗研制工作,以提高防控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禽类饲养环境的管理,确保禽类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最后,要加强公众的健康宣教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认知水平,教育公众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提高他们的防控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要加强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预防,通过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加强禽类监测和对公众的健康宣教工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2024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1. 了解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在防治禽流感中,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和症状是很重要的。
2. 严密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监测禽类的病情和病毒变异情况。
通过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措施限制病毒的传播。
3. 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等级:加强禽舍的清洁和消毒,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
减少野生鸟类进入饲养区域的机会。
4.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养殖场的登记备案,规范养殖行为。
检疫人员和兽医人员要加强对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5. 严禁活禽交易:禁止非法活禽交易和非法市场出售禽类产品,确保禽类产品的安全性。
6. 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传递禽流感的防护知识和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禽类尸体等。
7.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信息,加强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治措施的研究交流,共同应对禽流感的威胁。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防治知识,具体的防治措施可能会根据疫情和科学研究的进展而有所调整。
建议您在实际应对禽流感时,及时获取最新的官方指导和专家建议。
第 1 页共 1 页。
人感染H7N9流感知识宣传1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
(1)勤洗手:接触禽鸟类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鼻。
(2)保持环境卫生,注意生活工作环境的清洁、通风。
(3)少接触禽鸟: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特别是避免儿童与禽类接触;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流感流行期间,少去禽鸟市场。
(4)咳嗽喷嚏遮口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掩口鼻。
(5)煮熟煮透:禽肉、禽蛋须煮熟煮透后再食用;病死禽类应作深埋或焚烧处理,禁止加工或食用。
(6)生熟分开:处理生肉和熟肉的砧板、刀具及器皿要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7)发热咳嗽早就医:如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接触禽鸟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佩戴口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8)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
(9)主动关注疫情动态信息及政府与权威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保持健康的心态,不恐慌、不听信谣言与小道消息,对于遏制疫情扩散及保护自身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北街幼儿园宣
2017年2月12号。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2014.1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自2013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安徽、江苏、浙 江、河南等地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 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82例,其中死亡17人
国家卫计委、国家中管局先后分别召开“人感染 H7N9禽流感视频培训会”3次,下发诊疗方案和防 控指南,指导防控工作。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五、治疗
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2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疗程5-7天。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 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不足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 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 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 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 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 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 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三、临床表现
• (二)实验室检查
•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 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 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 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
• (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 性。但仅可作为初筛实验。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咱先来说说这 H7N9 禽流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我记得有一次去菜市场,那场景可热闹了。
各种摊位,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
我路过一个卖活鸡的摊位,就看见那些鸡挤在笼子里,毛有点乱,眼神也不太精神。
当时我心里就犯嘀咕,这鸡的状态可不太好啊。
咱得先弄明白啥是 H7N9 禽流感。
这 H7N9 禽流感啊,就是一种由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这病毒厉害着呢,一不小心就能让人中招。
那这病毒是咋传播的呢?比如说,接触了感染了 H7N9 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这些禽类,或者它们的粪便、分泌物啥的。
还有啊,要是去了有病毒的环境,也可能被传染。
要是不小心得了这病,症状可不好受。
一开始可能就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发烧、咳嗽、嗓子疼。
但慢慢地,病情可能会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肺炎这些严重的情况。
所以啊,咱们得做好预防。
首先,尽量少去活禽市场,特别是那种环境不太好,卫生条件差的。
要是非得去,也得做好防护,戴个口罩,回来赶紧洗手。
家里要是养鸡鸭,可得把卫生搞好。
鸡舍鸭舍经常打扫,消毒,给它们也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
还有,吃鸡肉、鸭肉、鸡蛋这些,一定得煮熟煮透,别半生不熟的就吃,那可危险啦。
我邻居家的小孩,有一回非要吃炸鸡,家长没注意,买了那种不太正规的炸鸡,结果孩子吃了拉肚子,把一家人吓得够呛。
这就提醒咱们,吃的东西可得注意。
咱们平常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别对着别人。
还有啊,加强锻炼也很重要。
每天跑跑步、跳跳绳,增强体质,让身体棒棒的,病毒也就不容易找上咱。
总之,H7N9 禽流感虽然可怕,但只要咱们做好预防,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把它挡在门外。
别像我在菜市场看到的那些状态不好的鸡一样,让自己的健康也变得“没精打采”。
咱们得时刻保持警惕,让自己和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1.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
根据有关人禽流感感染的资料,但一般认为有几类人比较容易被感染,他们是: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其中,与患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最大。
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禽流感后,病情重,死亡率高。
2.如何预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1)手部卫生:
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
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
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2)呼吸卫生: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3)饮食安全:
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生吃家禽家畜的禽肉内脏,煮蛋时蛋白蛋黄要变得坚实方可实用。
病死家禽不得食用。
3.有针对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疫苗吗?
目前没有防止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
不过,H7N9病毒已经在最初的病例中被分离。
研发疫苗的第一步是选择可以制作成疫苗的候选病毒。
4.日常生活中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与病死禽类的密切接触,一般公众这种机会很少,感染的机会并不多。
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在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3)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
(4)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5.人如果接触了禽鸟该怎么办?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地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鸟。
如果接触了禽鸟或被禽鸟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后,应该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洗手。
即使与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也不要恐慌,因为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机会很低。
如果接触后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你的接触史,以便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