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407b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a.png)
淮安民俗采风调研报告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民俗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形象的展示,也是城市人文特色的体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安的民俗风情,发掘其独特文化,为保护和传承淮安的民俗文化做出贡献。
淮安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夜市。
夜市是淮安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淮安人传统的聚会场所。
夜市上,各类小吃摊位云集,人们可以品尝到许多地道的淮扬菜美食。
此外,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被摆放在街头巷尾,吸引着游客纷纷选购。
夜市为淮安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也成为淮安市区的一大特色。
淮安的农村民俗同样值得关注。
农村是淮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保留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
例如,在农历新春期间,农村居民会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如意。
此外,农村还流传着许多传统的民歌舞,如花鼓舞、葫芦丝等,这些民歌舞展示了淮安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同时,淮安还有许多传统的农耕节日,如春耕节、秋收节等,人们通过活动庆祝丰收和祈祷来年的丰收。
在淮安的宗教信仰中,佛教是最为普及的。
淮安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如京杭大运河畔的大伯禅寺、联明寺等。
每逢佛教节日,寺庙中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无数信众前来参拜。
佛教庙会也是淮安的一大特色,寺庙周边摆满了摊位,人们可以购买各类佛教文化用品和纪念品。
除了以上所述的民俗活动外,淮安还有许多与传统医药、饮食等相关的民俗文化。
例如,淮安以扁豆面、莜麦面等面食闻名,各种美食在过年时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淮安还有许多与传统医药有关的文化,例如中药材市场、中医师传统诊断等。
总之,淮安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
通过对淮安各种民俗活动的调研,我们更加了解了淮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意识到了传承和保护淮安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大对淮安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让淮安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f1a2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1.png)
南京民俗调研报告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为深入了解南京的民俗文化,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中,我发现南京的民俗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
其中之一是南京特色的年俗活动。
南京人过年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和神仙,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拜神祭祖的仪式。
此外,南京人还有丰富多样的其他年俗活动,如走亲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这些年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南京的传统文化。
民俗食品也是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传统小吃,如南京盐水鸭、金陵酱鸭、糖醋排骨、夫子庙鸭血粉丝汤等。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也成为了南京的一张名片。
此外,民间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等,这些习俗都与民俗食品有着紧密的联系。
南京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
南京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例如清明节要扫墓祭祖,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要赏月等。
这些节日不仅同样是南京市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成为了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此外,南京还有一些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例如南京传统的民间舞蹈、杂技、戏曲等,都是南京民俗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这些艺术形式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南京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体现在年俗活动、民俗食品、传统节日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南京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南京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动南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c1293143323968011c923d.png)
关于徐州地区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及民俗民风。
暑假期间,我们对徐州地区地方特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
1.柳琴戏和梆子戏徐州的地方戏剧以梆子戏和柳琴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徐州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受到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普遍欢迎。
柳琴戏梆子戏2.伏羊节伏羊美食文化节是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每年入伏之季(7月中旬初伏第一天至8月中旬出伏),人们集中在各个饭店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
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展出等。
伏羊美食文化节开幕式3.樱花艺术节中日友好樱花林是徐州市与日本半田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象征,两市政府和人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栽植日本樱和中国樱近两千株,同时对樱花林整个环境加以改造和充实提高,使之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基地。
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时,数千株樱花以其晶莹多姿、纯洁高雅的风貌博得徐州市民的喜爱,大批国内外游客和日本友人纷至沓来,观光赏樱、饮酒歌舞,摄影留念。
4.槐花节风光宜人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第一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沿线的新沂市南郊,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胜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古便有“峰峦横万叠,胜绝蓬莱境"的美誉。
阳春时节,山上山下繁花似锦,争芳斗艳,特别是数万株槐花满山遍野一起迎风怒放,香雪似海,花影扶疏,置身其中如临瑶林仙境。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62e1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5.png)
泰州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泰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北部。
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旅游资源的地方。
本文将对泰州市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总结。
一、介绍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泰州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姜堰区的古运河和古建筑群、兴化市的长春庙和自强寺等。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址是泰州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二、泰州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泰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泰州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例如,每年的元宵节,泰州市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此外,泰州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风情。
这些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丰富了泰州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泰州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表演泰州市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表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泰州剪纸和苏剧。
泰州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泰州市被誉为“中国剪纸之乡”。
泰州的剪纸艺术精美绝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
苏剧是江苏地区的传统戏曲,泰州市的苏剧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许多戏曲爱好者和观众。
四、泰州的特色美食泰州市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
其中最有名的是泰州鱼米之乡的美誉。
泰州的鱼米之乡给当地美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泰州的特色美食有蟹粉汤包、扬州炒饭、姜汁糖藕等,口味独特,以丰富的江淮菜系为主。
这些美食对于品味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游客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部分。
五、总结与建议泰州市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和特色美食等。
这些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泰州市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15fa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7.png)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江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本文将对江苏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江苏文化的特点、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以及文化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江苏文化的特点江苏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资源,因此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扬州等地的园林和古建筑是江苏文化的代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同时,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
江苏文化还以其繁荣的经济为支撑,形成了商业文化的特点。
苏州、无锡等地是江苏的经济中心,这些地方的商业发达,商业文化也相应兴盛。
江苏的商业文化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与现代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风格。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江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不断发展。
传统文化在江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苏州园林虽然是古老的建筑,但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景观设计和管理理念,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江苏的传统工艺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无锡的太湖石雕、苏绣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这些传统工艺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三、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江苏文化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江苏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苏州园林、南京大报恩寺等文化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选择。
同时,江苏的传统戏曲艺术也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
其次,江苏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b644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3.png)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1.您的年龄段1) 20岁以下 2)21~30岁 3)31~60岁 4)60岁以上2.你的文化程度1)本科 2)硕士 3)高中及以下 4)其他3.您是江苏省人吗1)是 2)否4.你知道非物质文化包括那些吗1)民间文学2)民间表演艺术3)传统医药4)民俗5)传统小吃制作工艺 6)方言5.请问您知道哪些江苏非遗项目1)惠山泥人(无锡) 2淮剧(淮安) 3)南京白局 4)扬州评话 5)盐城老虎鞋6)昆曲(苏州)7)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8)梳篦(常州) 9)柳琴戏(徐州) 10)恒顺香醋酿造技艺(镇江) 11)溱潼会船(泰州) 12)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 13)泗洲戏(宿迁)6.您平时经常参加非遗宣传活动吗1)经常 2)偶尔 3)几乎没有 4)从未有过7.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南通非遗1)参观展览 2)大众传媒 3)文化产品 4)亲朋介绍 5)其他8. 如果您的父母是某一非遗传承人,您愿意子承父业,学习并传承下去吗1)非常乐意 2)无所谓 3)不愿意9. 您认为让现代的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必要1)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需传承2)了解并传承这些技艺3)这些是被时代淘汰的,无需关注10.你觉得政府应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的保护1)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参与2)注入更多资金,加大保护力度3)加强媒体关注度4)多组办一些民间艺术学习班,多办一些民俗表演展示5)赋予非遗新内容、新内涵11. 如果举办非遗展览,您是否愿意去观看?1)非常乐意 2)无所谓 3)没兴趣12.你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流失的原因是什么?1)缺少经济效益,缺乏资金2)政府保护工作不够3)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4)继承难度太大,传承人老龄化 5)保护机制不够健全13.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1)非常乐观 2)一般 3)不太看好 4)完全不看好14.你觉得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吗?1)有必要 2)看情况 3)无所谓 4)没必要谢谢您的参与!。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148f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b.png)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忙碌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了,你有什么总结呢?那么需要好好地作总结,写一份实践报告了。
那么你会写实践报告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1一、经济和社会发展※1、名企、名牌发展状况调查※2、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状况调查3、金融危机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影响调查4、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5、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调查6、名牌产品(服务)公信力调查7、全省安全生产状况调查8、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状况调查9、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10、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调查1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12、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调查13、困难群体(失业职工、零就业、失地农民等)就业状况调查14、基层民主有效实现形式调查15、城市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16、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调查17、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调查18、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调查23、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调查24、苏中苏北苏南地区招商引资状况调查25、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状况调查26、太湖综合治理状况调查27、民营经济生存状况调查28、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调查29、基层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情况调查30、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31、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32、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状况调查33、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查3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查3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查36、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调查37、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的优势条件、主要障碍和对策措施调研38、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调查39、食品安全状况调查40、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41、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调查42、农村耕地流失状况调查43、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44、农村教育情况调查45、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46、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二、青少年发展※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3、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调查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调查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6、大(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状况调查7、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8、青少年消费需求调查9、大(中)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状况调查10、大学生环保意识及其行为模式调查11、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12、宗教影响与青少年成长调查13、流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调查1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调查1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16、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发展调查17、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状况调查18、鼓励和扶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落实调查19、如何采取特殊措施,选拔、培养青年人才(包括在校大学生)?三、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1、团干部人才建设状况调查※2、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调查※3、青年企业家生存发展状况调查※4、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调查5、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调查6、青年干部(45岁以下)队伍状况调查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8、新时期青年商会发展状况调查9、志愿服务状况调查10、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2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状况调研报告2、大学生就业状况3、学生党员素质状况4、贫困大学生的校园生存状况5、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调查6、浙江省大学生青年创业成功典型调查7、健康合理的大学生活方式调查8、网上虚拟组织对青少年影响研究9、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10、绿色环保的社会生活方式研究11、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12、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13、城乡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调研14、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15、21世纪10年代家乡变化调查16、能源危机对我国产业调整的影响1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问题(“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广、实施情况)调研18、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的调查19、绿色消费理念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影响研究20、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21、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22、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升学状况调查23、和谐社区(城市与乡村)建设工作调查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荣辱观教育的典型调查25、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26、社会生活观念的代际变迁考察27、金融危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影响调研28、家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29、具有浙江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31、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调查32、居民“低碳意识”调查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选题 3一、调查报告的选题要求1、应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报告的选题。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4f4c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包括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舞蹈。
苏州地区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其民间舞蹈文化却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一项关于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苏州地区民间舞蹈的特点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中包括苏州评弹、苏州民间广场舞、苏州姑娘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而且在表演内容和舞蹈技巧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苏州评弹是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以苏州方言演唱,配有“独弦琴”或“双弦琴”为伴奏,形成了独特的曲艺形式。
苏州姑娘舞则是苏州地区独有的一种优美的民间舞蹈形式,曾经风靡一时,在当地广为流传。
这些舞蹈形式都是苏州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苏州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1. 文化场馆及机构通过对苏州地区文化场馆及机构的调查发现,虽然苏州地区有一些文化艺术机构和民间艺术团体,但是这些机构和团体在民间舞蹈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而完善的保护体系。
大部分文化场馆和机构更多地关注于现代流行舞蹈和国际舞蹈,而对于本地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则显得疏于关注。
2. 传承人群及传承机制在对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传承人群及传承机制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导致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传承人群正在逐渐减少。
由于传承机制不够健全,年长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人往往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危险。
3. 政策及法规在对苏州地区民间舞蹈相关政策及法规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在苏州地区并没有专门的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化保护政策,但是对于民间舞蹈的具体保护措施并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三、保护建议1. 提高民间舞蹈的社会关注度在苏州地区,应该加强对民间舞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民间舞蹈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间舞蹈,从而提高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江苏民间美术资源调查
![江苏民间美术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8ea5b01da300a6c30c229fca.png)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型专题调查优秀成果参评论文江苏民间美术资源调查内容摘要:江苏民间美术资源是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是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价值。
调查通过图书文献检索、实地访问及个例分析等方法对江苏民间美术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当前民间美术资源现状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艺术资源衰落传承保护发展一、江苏民间艺术资源概述江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而富有特色,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大省,独特的民俗风情经千年的流传,现已成为一批精湛奇绝的民族艺术瑰宝。
令人惊叹的江苏民间艺术繁花似锦,压满枝头,在晴风中摇曳多姿。
江苏作为世人所公认的优秀民间艺术之乡,其民间艺术就风格而言,南北差异十分明显。
苏南的山歌、舞蹈、民乐、彩灯、剪纸、刺绣……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细腻、柔美、纤巧和灵秀;苏北的鼓舞、杂技、曲艺、石刻、风筝、农民画……则表现了黄淮文化的挺拔、刚劲、粗犷和淳朴的特质。
二、江苏民间美术资源的介绍及分类江苏民间美术资源是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其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是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因此民间美术资源价值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价值。
江苏民间美术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别:⒈工艺设计类(如苏州灯彩、无锡惠山泥人、扬州漆器、南通风筝、蓝印花布、织毯等);⒉建筑园林类(如江南民居、苏州园林等);⒊民间绘画类(如木刻版画,邳州农民画等)。
以下就根据调查结果对其中几项详细介绍:1)苏州灯彩元宵观灯,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dd4d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0.png)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文化调查报告江苏,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江苏的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化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江苏的历史文化江苏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苏州、南京等城市被誉为“江南文化的摇篮”,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园林和文物。
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
南京的明孝陵、中山陵等历史遗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江苏的文化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苏州的园林文化、苏绣、苏剧等都是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的文化则更加庄重,体现了江苏人的豪爽和正直。
无论是苏州的水乡风情还是南京的文化底蕴,都让江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地域。
二、江苏的美食文化江苏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的一面。
苏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细腻的烹饪技巧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
苏州的本帮菜、南京的金陵菜都是苏菜的代表。
无论是鱼头煲、狮子头还是清炖蟹黄汤,都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苏菜,江苏还有许多其他美食。
无锡的阳羡糕、常州的糖醋排骨、扬州的炒饭等都是江苏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无数食客。
江苏的美食文化不仅体现在饮食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例如,江苏人喜欢早茶,每天早上都会去茶楼品尝各种茶点,这也成为了江苏的一种特色文化。
三、江苏的传统节日江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江苏的文化传统。
春节是江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祭祖、贴春联、放鞭炮等活动,同时还有舞狮、舞龙等民间表演。
端午节是江苏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庆祝屈原的节日。
除了春节和端午节,江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
如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庆祝丰收和团圆。
元宵节,人们会放灯笼、猜灯谜,庆祝新春的到来。
调研特色文化村落调研报告
![调研特色文化村落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81d4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9.png)
调研特色文化村落调研报告特色文化村落是指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乡村风貌的村落。
在这些村落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欣赏到传统建筑、民俗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品。
特色文化村落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色文化村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调研的对象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甪直古镇,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特色而闻名。
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甪直古镇的特色文化和村落旅游的发展状况。
调研发现,甪直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如青砖青瓦的古宅、石桥和石阶等。
这些建筑反映了古镇的历史、风俗和居民的生活方式。
除了建筑,甪直古镇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雕、剪纸和刺绣等。
这些手工艺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甪直古镇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蜂拥而至,体验古镇的独特魅力。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古镇里涌现出一大批特色民宿和手工艺品店。
特色民宿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让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古镇的生活中。
手工艺品店则销售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让游客可以购买纪念品并支持当地手工艺人。
另外,甪直古镇还定期举办一些传统的节日和文化活动,如灯会和庙会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加深了对古镇的印象。
然而,在特色文化村落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古镇的传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其次,特色民宿和手工艺品店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特色民宿只注重表面的装饰而忽视了服务质量,有些手工艺品则存在着仿制和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促进特色文化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盐城民俗非遗研究报告
![盐城民俗非遗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d19d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d.png)
盐城民俗非遗研究报告盐城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之一。
盐城地处江苏苏北滨海平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非遗文化。
本文将对盐城民俗非遗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报告。
盐城的民俗非遗包括许多方面,如传统戏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
其中著名的有梅花脸、苏剧和大阪音乐等。
梅花脸是盐城地方特色戏曲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苏剧是盐城重要的地方曲艺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曲调而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大阪音乐是盐城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盐城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如小鱼儿舞和腰鼓舞等。
小鱼儿舞是盐城传统舞蹈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其灵活的舞步和独特的舞姿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腰鼓舞是盐城农村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以其欢快的舞蹈节奏和独特的舞姿而广受农民群众的喜爱。
这些盐城的民俗非遗不仅是盐城地区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enrich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然而,目前盐城的民俗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盐城的民俗非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其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其次,缺乏专业的保护机构和人才,对于已经濒临失传的民俗非遗项目,尚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另外,民众对盐城的民俗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也还比较有限,缺乏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盐城的民俗非遗,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对盐城民俗非遗的研究,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口述资料,深入了解其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建立专业的民俗非遗保护机构,招聘专业人才进行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加大对民俗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采取相关的措施确保其不被遗忘和失传。
民俗文化实地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实地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765f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6.png)
民俗文化实地调研报告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和仪式的总和。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俗文化,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选择了我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作为调研对象。
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整理报告。
首先,我们选择了苏州城隍庙的调研。
城隍庙是苏州地区最具有特色的宗教文化景区之一。
它是供奉城隍神的庙宇,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拜。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庙内有丰富的祭祀仪式,包括上香、祈福、烧纸、磕头等环节。
这些仪式凝聚着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敬和祈求。
此外,城隍庙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蜡烛等,这些手工艺品代表了苏州独特的文化风情。
其次,我们选择了苏州园林的调研。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调研中,我们参观了拙政园和留园两座著名的苏州园林。
这些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我们了解到,苏州园林是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建筑、植物和艺术装饰等元素,塑造出一个与自然融合的美丽空间。
此外,苏州园林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赏春、插秧、观灯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苏州传统婚俗。
在苏州,婚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仪式。
传统的苏州婚礼有许多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婚礼前后有许多环节,如过门、拜天地、敬茶、示爱、拜堂等。
这些仪式传承了苏州的传统文化和婚姻观念。
同时,苏州的婚庆行业也非常发达,有专门的婚庆公司提供各种制作和策划婚礼的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对苏州城隍庙、苏州园林和苏州传统婚俗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苏州的民俗文化。
苏州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不仅是苏州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苏州旅游业的独特资源。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可以促进苏州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3c97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1.png)
南通民俗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江苏南通地区的民俗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采访和文献搜集,收集了大量有关南通地区民俗的信息。
报告包括南通地区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民俗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南通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且对南通的旅游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南通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
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遗产。
南通的民俗是南通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对于了解南通的历史、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节日南通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南通的春节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等。
端午节则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主要特色。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吃月饼、赏月、拜月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体现了南通地区的习俗,也是南通人民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婚嫁习俗婚嫁习俗是南通地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通,婚礼一般包括红盖头、婚车巡游、鞭炮放花、敬茶喜钱等环节。
南通还有一种特色的婚宴形式,被称为“迎亲宴”,即新郎家邀请女方家庭成员前往新郎家,共同吃喝庆贺。
这种形式使双方家庭更好地融洽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婚带来的压力。
四、宗教信仰南通地区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但仍有一定的宗教信仰传统。
佛教和道教在南通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寺庙和道观是南通地区的文化遗产。
南通的宗教信仰不仅体现了南通人民的宗教情感,也是南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民间艺术南通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木偶戏、秧歌舞等。
木偶戏是南通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被誉为江苏木偶戏三绝之一。
秧歌舞则是南通地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动感的舞蹈动作而闻名。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南通地区民俗的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南通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南通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民间艺术形成了南通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且对南通的旅游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民俗手工艺
![江苏民俗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01718da84254b35eefd3421.png)
关于江苏传统手工艺的应用调查报告引言:江苏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生存的危机: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在于手工操作,一件艺术精品不仅对材质有严格的讲究,而且从创意到制作,往往历时数月或数年,这与追求高效高产的工业化是格格不入的。
如何使传统手工艺适应社会的变革,扩展它们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由于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手工艺所生存的文化土壤迅速流失,这些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与欢笑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正像一位艺人所说:“手工技艺的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以言传身教的独特方式传承。
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大师们的生存都自身难保,徒弟又如何维持基本生活呢?”保护传统手工艺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江苏人,很自豪家乡的绚烂文化,有必要去多了解江苏的传统手工艺。
也有必要向社会宣传与展示渐渐消逝的手工文化,在此做此报告调查目的:更多的了解江苏的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拓宽视野,加深对江苏传统文化印象。
调查对像:江苏长久以来的地方民俗;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制品。
(图1)调查内容及结果:民俗·周庄三月廿八汛·周庄挑花篮·春节怀念凤凰姑娘·巴掌桥的来历·京口旗营的婚丧习俗·端午京口赛龙舟·除夕习俗琐忆·闲话木客·扬州的节日习俗·扬州的剪纸艺术·扬州的木偶戏·扬州的风情民俗·仪征市各乡镇政府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三把刀·盐城的民风民俗·盐城的民俗:庙门朝北·盐城的民俗祭灶神·盐城的民俗:摸秋·连云港传统民俗闹元宵·连云港四大习俗(生育篇)·连云港四大习俗(婚嫁篇)·南通立夏习俗·启海人的避讳语·南通祈子风俗·亮丽的民间绘画·南通岁时节令·苏州民俗节庆狂欢游攻略·千灯,听一曲古老的昆腔·南大街听昆曲·?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戏曲名家“百花齐放”·中国水乡传统服饰·中秋节石湖串月·苏州节令民俗·苏州当地特色节日·乌饭节·太平锣鼓·跳祧神·祈福消灾跳马灯·常州节庆·常州风土人情手工艺:南京绒花(图1),而绒花制作非常辛苦,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煮绒、染色、下条、烫绒、成型、粘接等十余道工序手工制成,想要制成绒花精品,不学到这一整套的技术是不成的,而其中基本功的学习少则三年。
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
![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2fe24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探索研究[摘 要]由于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历史原因,江苏成为民间艺术大省,其民间艺术形式众多、异彩纷呈,民间艺术产业成就也有目共睹,宜兴紫砂、苏扬玉雕、苏绣、南京云锦、苏州宋锦、缂丝、惠山泥人、靖江竹编等,都是优秀的民间艺术产业典范,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江苏地方经济的发展,值得研究学习和推广。
[关键词]江苏民间艺术产业;产业分类;产业特点;发展态势[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9-0013-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宋湲.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J].天工,2023(19):13-15.宋 湲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创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313573028Z)。
作者简介:宋湲(197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民间艺术研究等。
一、江苏民间艺术形成的地理与历史因素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低山丘陵,水系众多,各地域人群之间既联系,又由于地理隔离、交通不便,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大同”和“小异”格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江苏民间艺术形成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状态。
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文明南迁,都有把全国的工匠集中在江苏的记载。
东晋末年刘裕北伐灭秦,把秦地的诸多工匠带到建康(今南京),在建康设立锦署,为南京云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朝宋郡守山谦之从蜀地引领织锦工匠三百余人,建立官府织锦作坊,成为苏州宋锦的开端;南宋政权南迁,很多能工巧匠被带到南方,缂丝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成为苏州缂丝的起源;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集天下工匠于京师(南京)”,江南一带“硝皮工匠多为江宁人”,于是南京江宁便成为当时毛皮加工制作水平最高的地方,使南京禄口拥有“皮毛之乡”的美称。
综上所述,江苏民间艺术的繁荣是有地理与历史原因的,地形、水系的复杂,为民间艺术的成长创造了条件,而历史上定都或南迁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会集天下能工巧匠于江苏,为江苏民间艺术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灌南文化调研报告
![灌南文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90e9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灌南文化调研报告灌南地处中国江苏省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本次调研主要对灌南的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分析。
调研的首要问题是关于灌南的传统民俗文化。
灌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灌南的传统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等方面。
其中,佛教在灌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古刹和庙宇成为信众朝拜的场所。
此外,灌南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七夕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和民间习俗。
在民间艺术方面,灌南的剪纸、织锦和木雕等手工艺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其次,调研还关注了灌南的传统文化遗产。
灌南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如古建筑、古墓葬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灌南地区有不少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如刘家大院和林家大院等,这些古建筑展示了灌南历史建筑的特色和风貌。
此外,灌南还有许多古墓葬,这些古墓葬是研究古代灌南社会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传统手工艺品方面,灌南的剪纸、刺绣和木雕等工艺品都是非常有特色和魅力的,它们不仅代表了灌南的传统文化,也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宝贵资源。
调研还注意到了灌南的现代文化发展。
近年来,灌南大力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等手段,提升了灌南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我们的调研中了解到,灌南的现代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现代艺术展览和文化旅游等方面。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在灌南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
此外,灌南还举办了许多现代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
同时,灌南的文化旅游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灌南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灌南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遗产。
在现代社会中,灌南积极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文化旅游的兴盛,让灌南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8862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7.png)
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调查研究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
苏州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化,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已面临保护难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苏州地区民间舞蹈保护现状。
一、苏州地区民间舞蹈的类型和特点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在传承上也有着相应的地方特色。
主要包括宫廷舞蹈、花鼓舞、秧歌舞、桃花扇、扇舞以及民间舞等等。
其中,花鼓舞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该舞蹈以大鼓和花鼓为主要乐器,由四五个人组成一组,在演出时舞者排成梯队,手捧花鼓,脚踏“鼓点”,表现出欢快的音乐和灵动的舞姿。
1.缺乏传承人才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传承人才渐少,许多老一辈的传承人已经去世或年事已高,没有能够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人。
同时,一些年轻人由于缺少传承人的引导和指导,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并不重视,更倾向于接受现代化的舞蹈形式,这也是导致传承流失的原因之一。
2.演出机会少由于文化传承的疏忽和市场萎缩以及观念转变,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演出机会非常少。
以往经常在农神庙和节日集市等场合进行表演,但现在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许多地方已经改建或拆除,节日活动变得不如以前受到重视,使得民间舞蹈失去了表演空间。
3.资金和场地匮乏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场地的匮乏,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保护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正规的舞台演出场地十分有限,在民间倡导或场地资源整合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资金方面也相对匮乏,在舞蹈器材和演出经费方面也需要不小的投入。
1.加大传承人和普及力度为了保护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首先需要加强传承输送渠道的建设,鼓励传承人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学习者。
另外,为了增强年轻人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应该加强公共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民间文艺培训的普及力度。
2.拓宽演出场地和渠道为了让民间舞蹈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应该加大演出场地的整合以及拓宽演出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
告
实践参加者:庄艳雯
实践主题:关于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报告
地点:家中常州图书馆篦箕巷
时间:2010年8月3日——8月10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江苏区域文化研究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
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后有了长足的进展。
鉴于这种现状,通过查
阅书籍,利用网络资料,深入民间挖掘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了解源远流长的江苏文化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一.背景资料——认识江苏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
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 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
是
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 11%,连绵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
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
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
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
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
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
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
的古文化。
这里是中国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
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以及徐州和洪泽湖附近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
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
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经济文化
中心。
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的说法,扬州成为南北交往要冲的城市。
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与浙江,
上海接壤的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苏州、松江(今上海)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苏
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世界盛誉。
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
列前茅。
二.江苏文化区域的划分
对江苏省境内的文化区域,目前大致有四种分法:
(1)五分法。
以王长俊主编的《江苏文化史论》为代表,把江苏境内的区域文化
划分为五大块:吴文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金陵文化(宁镇文化),以
南京、镇江为中心;徐淮文化(楚汉文化),指徐州、淮安、宿迁以及连云港、
盐城的部分地区;维扬文化,以扬州及泰州为中心;苏东海洋文化,指南通、
盐城及连云港的海岸区域。
(2)四分法。
罗宗真《吴地文化研究之我见》一文认为:“吴地文化是江苏四大
历史文化之首(余为汉文化、六朝文化和明文化)。
”许辉《六朝文化与江苏文化
大省建设》一文认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在长达300多年的六朝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六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3)二分法。
沈立人《弘扬长江文化振兴长江经济》一文认为:“长江三角洲,
应当包括长江下游的南北两岸,不仅是江南的沪、苏、杭一带。
朱黎霞、陶忠
元在《浅谈江苏南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说:“尽管江苏地区由古至
今发展形成了好几种区域文化,如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吴文化等,但按照其发展区域来看,可以长江为界,概括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江北
地区的主导文化为淮扬文化,而江南地区则为吴文化。
”
(4)三分法。
蔡健、杨海平《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一文认为:“江苏
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苏北,苏南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古隋
唐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江淮文化和古汉文化为主要特色。
”
三.具有江苏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
(一)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而对区域文化最好的诠释便是方言)
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
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摘自《江淮官
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以下举一些具有地方的特色便于比较:
常州话谢谢:霞霞睡觉:困告无锡话膝盖:青馒头膝
盖:青馒头连云港大哥:大姑大姑:大锅泰州话
东西:杲昃吃苦:挨搞
——参考百度百科(二)
(二)旅游资源
1.江苏旅游资源按区域可分为长江、太湖及徐海三个旅游区。
(1)长江旅游区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包括扬通泰镇宁五市。
主要景点
有南京: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莫愁湖、等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个
园等。
(2)太湖旅游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明水秀,包括苏锡常三市。
主
要景点有苏州:古典园林、水乡古镇、虎丘、寒山寺、苏州乐园、玄妙观、
盘门三景等。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公园、无锡影视基地、灵山胜境、
善卷洞、竹海等。
常州:中华恐龙园、淹城遗址、天宁寺、天目湖、南山竹
海等。
(3)徐海旅游区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包括徐淮连盐宿五市。
主要景点
有徐州:龟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徐州汉城、北洞山汉墓等。
淮安:周
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
连云港:花果山等。
宿迁:皂河安澜龙王庙、
骆马湖旅游风景区等。
2.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三.民间艺术资源
1.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
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
珍品之一。
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
名锦”
2.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
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
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
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3.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
“昆剧”。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4. 常州梳篦,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
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百
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
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
制成,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使用,有缓解头痛,治疗失眠,醒脑,聪耳,明目之保健功效。
四.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本上网络上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的理论介绍让我理性地对区域文化的由来,
分类有了一定的理解。
而通过实地走访,来到常州篦箕巷,南京夫子庙并结合
以前在江苏各地旅游时拍下的照片,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江苏丰富的旅游资源和
宝贵的民间的艺术资源。
对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调查任重道远,
暑假的实践只是一小部分,我也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为江苏特色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