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公开课(完美)
《草原》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草原》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草原》教学案例(精选13篇)《草原》教学案例篇1案例: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三单元《民族之花》中的:2 《草原》《草原》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的。
文章记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勾画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这篇课文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老中求新。
关于本课的教学,我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把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课内课外紧密联系,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种理念,我是这样授课的。
开始我播放了歌曲《草原赞歌》,让同学们聆听美妙的歌声,想像草原的美景。
此时同学们的心已经飞进了美丽的大草原,学习课文的热情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时我放低了音乐让学生自读课文,走进课文,去领略草原独特的风光。
本篇文章,语言简练、流畅、生动,特别是第一段意境优美,令人陶醉。
在教学时,我力求通过生动语言描述,抓住动情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如:抓住第一句这次,我看到草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第一次看到盼望之物的心情,并以此来领会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激动、兴奋、惊喜的心情。
学生兴趣高涨,畅所欲言。
因为这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浓厚、文字优美的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练习读课文。
如(1)想像感受示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
(2)聚精会神生默读。
《草原》评课稿(八篇)
《草原》评课稿(八篇)《草原》评课稿1优点:美观、精细。
课如其人。
这一特色在有序的教学流程、亲切的教态和授课语言、美观精细的板书布局等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
《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既没有激荡的故事情节,更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适合反复吟诵,在诵读中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而作为一堂公开课来讲,的确很有难度。
但,授课老师还是凭借自己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有序的流程安排,顺利而较圆满的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几点不足:1.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儿化。
因为儿化音和本音,他们在表达的意思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要严格按文章本来的面目去读,以准确体现文章的原意。
2.在朗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用自己的声音表现要适度,不要过(用刻意追求的夸张的语气去读),不要刻意去表演。
正确的做法是:以自己的本音(平实说话时的声音)为基础,适度表现文章的情感(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基调,例如抒情散文和说明性的文章其基调就很不同,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
3.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读破词、读破句,也不要失字、丢字。
要准确判断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朗读时准确表现。
4.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气息的利用(正确利用呼吸方法,腹腔、胸腔、颅腔整体配合),找自己真实的声音(平时说话时的音),不要憋着气读。
5. 朗读时要组织句子(正确停顿,以准确体现文章表达的意思),根据文章表达的意思,确定重音,做法是: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朗读是否成功的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应是:能否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
朗读应该注意:读文章不是读句子而是读意思。
(我的理解:注意文章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朗读时要体现这种关系,不能割裂这种关系,把文章的一部分部分独立的做某种朗读处理6.老师对全文边读边问,显得支离破碎,目的不明确。
整节课学生读得有气无力。
有的学生读得结巴不流利,未重视单个学生朗读过关。
这是三个较严重的问题。
几点建议:有关语文教学,我还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语文老师应追求什么样的本真的语文课呢?我认为:1.本真的课堂是真实的。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草原一、教学目标1.读进去,想象草原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1自然段。
2.想开去,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蒙汉情深。
3.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1.想开去,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蒙汉情深。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的好处。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精读引领课课时建议:2课时四、教学过程校刊“跟着名家去旅行"栏目正在征稿,请你为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写一段推荐语,要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任务一:导入真实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1.校刊“跟着名家去旅行”栏目正在征稿,我们需要为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写一段推荐语。
请思考,推荐语从哪几方面写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2.学生交流讨论,力求达成共识。
——找出精彩的句段,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读者对草原的向往。
——立足语文的学习,提示老舍先生运用的写作手法,调动读者的求知欲。
小结:看来只有我们自己读懂了文章,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才能写好推荐语。
带着这个任务,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草原》。
任务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1.检查预习,指生读生字词。
第一组:一碧千里、绣上白花、绿毯、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第二组: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马头、握住不放、蒙汉情深2.借助词语,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再观察这两组语词,你有什么发现?——一组写了景之美,一组写了情之深。
(2)了解文章结构:文章哪些段落写草原“景之美"?哪些段落写草原“情之深”?——第1自然段写“景之美",第2至5自然段写“情之深”。
任务三:体会“景之美",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1.聚焦第1自然段,体会“景之美”。
(1)出示自学要求。
阅读需要我们发挥想象,读进去。
请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哪些句子让你看到了草原的“景之美",画下来并在旁边批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草原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修辞手法;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草原》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重点词汇、句型、修辞手法3. 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课文中的句型造句。
(3)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草原的文字。
2. 答案:(1)略(2)例:草原上的羊群像一朵朵白云。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保护,了解我国草原地区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草原》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1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联欢话别
细读第5自然段
1.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主客依依惜别的场面。
2.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套马
民族舞蹈
摔跤
联欢话别
3.怎样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草话斜阳”?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 怎么舍得分别呢?大家站在蒙古包外, 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里,相 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 空是那么(明朗\晴朗),使我 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 快。
景物的特点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绿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一片翠绿,又浓又润, 像要流下来似的。(也称 “翠色欲滴”) 欲:像要;几乎;好像。
这句话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小丘线 条的 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一幅 中国画 那 样让人赏心悦目。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 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白色的大花。
把草原比作 绿毯 , 把 羊群 比作白 色的大花。
作者又是如何描 写小丘的呢?
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能否再说几个表示“绿”的四字词语?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翠色欲流
“碧”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是 指 草原很辽阔 ,“一”是 都和全 的意思。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碧绿 、 辽阔 的特点。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 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 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草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草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默读、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草原的课文。
请大家谈谈你们对草原的印象。
(2)同学们说得很好。
草原是我国美丽的大地景观之一,我们来学习课文《草原》。
2.课文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得绘声绘色。
(2)同学们,请谈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描绘了怎样的草原景色?(3)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注意发音和书写。
(4)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课堂讨论(1)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2)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民族风情?你是如何理解的?(3)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草原?4.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
(2)我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了识字能力。
(3)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3)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讨论、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草原》的内容。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朗读、默读、背诵能力得到了提高。
3.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年《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4年《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草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观察、想象、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尊重民族风俗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运用。
4. 例题讲解(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作用。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草原的热爱。
5. 随堂练习(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运用新学的词语,写一段描述草原的文字。
6. 小组合作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重点词语:碧绿、一望无际、骏马、雄鹰、牧羊姑娘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描述草原的作文。
答案示例:草原风光旖旎,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地,让人陶醉。
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奔跑,雄鹰在蓝天翱翔,牧羊姑娘唱着动听的歌曲,让人流连忘返。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呼伦贝尔大草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讲解课文、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草原》为教学文本。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草原的描绘表达的情感;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草原》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课文《草原》的基本内容;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难点:3. 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4.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学多媒体设备;2. 课文《草原》文本;3. 相关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具:1. 笔记本;2. 彩色笔;3. 课文《草原》文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草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草原的相关知识,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究(10分钟):4. 创新教学(10分钟):教师提出创新教学任务,如:编写一个以草原为背景的故事或诗歌,或者设计一个以草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新任务。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草原的图片或绘画作品为基础,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和修辞手法,展示草原的美丽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草原》的内容,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诗歌,展示你对草原的理解和想象。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知和感受。
教师可以协助同学理清思路,让同学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知,比方: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知。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
(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
(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1.导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积累的重要性。
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同学自由朗读,假如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
“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
“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惊涛骇浪,来自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习作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写人:就要抓住人物旳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 写,还要经过经典事例来体现人物旳特点。 状物:要经过对特点旳描写,体现出自己对“物”旳喜爱之情。 写感受:写自己旳喜怒哀乐,梦想世界等内心世界,分为两部 分来写,第一部分简写引起自己丰富情感变化或联想旳原因, 第二部分详写自己旳内心世界、或喜或哀旳梦想。 编故事:既要有趣,又要合乎情理,把故事中所蕴含旳意义体 现出来。
第一种上讲台演讲旳是郑琳琅。郑琳琅说, 她带过差生,也带过优生,所以工作能力比其 他小班长强。还说自己虽然胖了某些,但还算 健康……听了她旳演讲之后,我个人以为有某 些跑题,因为我觉得在竞选三好学生时不应该 说自己旳工作情况吧!
第二个上讲台旳是陈帅科。他详细地论述 了自己能当选旳理由之后,还加上了一种用来 鼓励自己旳“加油”,说旳道还不错!
写景:自然风光过风云雨雪,可以按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或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要抓住景物旳特点,还要适本地抒发自己旳感情。
写事:可以按事情旳发展顺序来写先交代事情发展旳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在写清 楚事情旳经过。假如事情比较复杂、人物比较多时,要注意把变换旳时间、地点交代 清楚,主要人物旳活动要细写,次要人物旳活动根据文章旳需要来写,最终写事情旳 结果及自己对这件事旳看法。
接下来是袁浩。袁浩旳演讲最大旳特点就 是语言幽默幽默,一开始就说了一种“女士们, 先生们”。
之后,是王叶,郭浩博,代佩东等同学。
等全部同学都演讲了过后,就开始投票。 成果出来啦:票数最多旳是舒玉儒,有五十二 票;接着是李汶月,有四十七票;其次是陈帅 科,有四十三票……
竞选完三好学生后就开始竞选优异学生干 部了。第一种上场旳是彭雪。她好像有一点紧 张,因为她说旳不太流畅。接着,是我旳小班 长徐志勇。再后来,是我旳同桌——曾梓轩。 他说地虽然不太流畅,但是他说旳内容还是不 错。他一连用了好几种“多了点……”和“少 了点……”,用到了作文里排比旳措施。
《草原》(公开课)优秀ppt课件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草原简介
草原的定义和特征
草原是一种生态系统,是土壤层薄 或降水量少时,草本植物受影响小, 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形成的。
草原的颜色和外貌在一年中的不同 时间里会有所变化,例如在冬季时, 草原会呈现出棕色的外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草原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技术
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草原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 实施生态恢复: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对受到污染的草原进行治理和修复。 推广环保技术:积极推广环保技术,提高草原环境保护水平。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对草原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草原环境污染对动物和植被的影响及控制
Part Three
草原植被类型及特点
草原植被的分类和特征
草原植被类型: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
草原植被特点:耐旱、耐寒、适应性强,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和乔木,生态环境脆弱
草原植被的生态功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态 草原植被的利用价值:畜牧业、旅游观光等
草原植被的演替和变化
草原环境污染 对动物的影响: 导致物种减少、
生态失衡
草原环境污染 对植被的影响: 导致生产力下 降、土壤退化
控制措施:加 强污染源管控、 提高环境意识、 推广清洁能源
Part Six 草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
护
草原旅游的开发和资源利用
草原的生态旅游 资源
草原旅游的开发 潜力
草原旅游的特色 和优势
草原旅游的可持 续发展策略
植被类型:草原植被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演替阶段: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变化原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 保护措施:合理利用、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课《草原》的全文,详细内容涉及对草原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描绘和阐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划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6.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草原》2. 内容:生字词课文主要内容概括草原风光描绘草原生态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1. 摘抄句子及感受:略。
2. 作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年级下册语文1.草原(共两个课时)人教新课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在相互敬酒中可体会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想象: 想一想,在敬酒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 示__例__:__干__部__可__能__会__说__:__“__欢__迎__远__道__而__来__的__客__人__来__观__光__采_ 访__!__”__老__翁__可__能__会__说__:__“__远__方__的__客__人__,__请__品__尝__我__们__甘__甜_ 的__美__酒__吧__!__”__“__我__们__”__可__能__会__说__:__“__浓__浓__的__酒__香__,__含__着_ 我__们__的__感__谢__,__真__心__祝__愿__大__家__生__活__美__满__幸__福__!__”_________
边读边想,找出课文的中心 句。
说一说课文的中心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描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 时的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 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 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景,体 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了 心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
了什么?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课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 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 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其中“绣”用得更是 恰到好处,不但写出了草原的美丽,而且表达了自 己对草原、羊群的热爱之情。
1《草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草原【文本解读】《草原》是老舍于196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用清新的笔触记叙了自己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
文章思路严谨,结构精妙,主旨鲜明,文字优美,意蕴隽永,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歌颂了民族团结的情谊。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课文语言优美,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得具体可感。
课文插图对应第2自然段的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草原风情以及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目标】1.会写“毯、玻"等9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受民族团结的教育。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到“蒙汉情深”的含义。
2.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出示单元导语页,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师:“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这个单元我们将跟着作家的脚步,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领略文字的魅力。
要注意,在阅读的时候,从文字中想开去,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会发挥想象,把具体的部分写详细。
2.回顾作者;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还学习过老舍先生的哪些文章预设:《猫》《母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3.出示呼伦贝尔的任务地图,明确学习任务:师: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辽阔的大草原,去深入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语页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主题以及学习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复习有关作者的知识,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风格、生平有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笔下的文字特点以作品表达的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0《草原》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0《草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点和草原上的动植物。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草原的特点。
2. 理解并复述课文中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
2. 大屏幕或投影仪。
3.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草原的景象和动植物。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2. 导入课文:引导学生观察草原的特点,帮助他们产生对草原的好奇心和兴趣。
3. 集体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课文中的信息。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例如:“草原上有哪些动植物?”,“草原上的动植物是怎样生活的?”等。
5. 小组呈现: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探讨。
6. 归纳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并强调草原的重要性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草原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任务,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8. 课堂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并交给教师。
五、板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0《草原》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的特点和草原上的动植物。
2.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草原的特点。
2. 理解并复述课文中的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2. 导入课文3. 集体阅读4. 分组讨论5. 小组呈现6. 归纳总结7. 拓展延伸8. 课堂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集体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草原的特点和草原生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环节,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草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草原》。
教学内容包括:草原的美景、草原的牧民生活、草原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培养学生对草原牧民生活的兴趣,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
3. 通过对草原的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草原的美景和牧民生活。
难点:理解草原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草原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神秘。
提问: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草原的美景和牧民生活。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理解草原的变化及其原因。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草原上的花是什么颜色的?”(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是怎样的?”(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草原的美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草原的牧民生活蒙古包骑马放牧篝火晚会草原的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草原。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草原是一片广阔的绿色,上面有各种各样的野花,还有很多牛羊在悠闲地吃草。
2. 请谈谈你对草原变化的看法。
答案示例:我认为草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我们应该保护草原,让它们始终保持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草原的美景和牧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理解草原的变化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如参观草原,亲身体验牧民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解析1. 草原美景的描绘:课文通过对蓝天、白云、绿草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草原的美丽。
《草原》语文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草原》语文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课堂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2.1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草原的印象。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草原知识。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享自己认为课文的主题。
3.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描绘了哪些草原景象?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哪些?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4.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5.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草原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你如何表达对草原的喜爱之情?5.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6.课堂表演6.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如草原风貌、人物对话等。
6.2教师点评并指导。
7.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3.生字词的学习采用跟读、造句等形式,既巩固了学生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草原》PPT课件(公开课)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水等,对草原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草原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限制开发:控制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防止草原破坏 恢复和再植:对退化的草原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 监管和执法: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草原违法行为
警觉性高:草原上缺乏隐蔽处,动物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以便及时发现天敌并做出反应。
适应干旱环境:草原上的动物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例如骆驼能够在体内储存大量的水分和脂 肪,以备不时之需。
草原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草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马、牛、羊、鹿等 动物适应了草原环境,如耐旱、耐寒、快速奔跑等 草原动物在食物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草食动物控制植物数量,肉食动物控制草食动物数量 草原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草食动物控制植物数量,影响草原生态平衡
草原是全球最大 的陆地生态系统 之一,占据了地 球上可利用土地 的大部分。
草原为人类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资源, 如食物、饲料、燃 料等,同时还具有 保护土壤、防止沙 漠化、维持生态平 衡等重要作用。
草原的分类和分布
草原的类型:包括温带草原、热带草原等 草原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非洲等地区 草原的地貌特征:以草甸、草原草场为主,部分地区有大面积的沙丘和砾石 草原的气候特点:以干旱、半干旱为主,降雨较少,气温较高
智等特点
藏狐:生活在 高原地区,具 有灵活、机智、 善攀爬等特性
藏野驴:生活 在高原地区, 具有强健的体 魄和耐力,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不大一会 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 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 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 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明朗 :光线充足;明亮
(晴朗)
迂回 :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回旋)
(大方) 洒脱 :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回味:在回忆中细细体会、玩味。 (品味)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拘谨) (大方)
一碧千里: 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翠色欲流: 欲:好像或将要,
•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 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
•把河比喻成带子,写出了河的清澈 与回旋的样子,生动形象。
感受“人情美”
激情
盛情 尽情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深情
热情
话别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 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 向我们飞过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 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这些描写运用比喻等方法细致入微,形神兼 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仔细读读,再说说句 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答: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有: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来 比喻草原上洁白的羊群。)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用“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比喻草原上的小丘。)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作者用 “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来比喻“河”。)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 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 过来。(作者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来比喻策马疾驰、襟飘带 舞的蒙古族同胞。)
在天底下,一碧 千里而并不茫茫.
天涯碧草
草 原 的 天 空
你也能用“那么——那么——” 造一个句子吗?
可爱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多么 多么明朗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 清鲜 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可以看出草原绿的无边无 际,非常辽阔,但是并不是茫 茫的绿,分不清界限,而是很 有层次的绿。
草原像绿毯. 羊群像白花.
1.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是_____ 和 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 千古常青 累了2个,分别是 ______ 和 绿水青山 __________。
2、作者是按 由上到下 的写作顺序来描写草原 的风光。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景 景色美丽 特点,表达作者的 物,写出了草原的_________ 赞美与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
骏马陶醉了
牛 儿 陶 醉 了 。
面对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
此时,作者心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 (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原的无限 乐趣。
“既……又……既……又……”
(造句)
景美
空气清 天空明 颜色美 线条柔
1.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哪 些句子感受内蒙古怎样的风土人情?用— —画出来。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蒙汉两族人 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用~~~~画出来。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 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这句话用数字说明草原非常的辽 阔,并且说出了在草原上行车的 好处!
热情好客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 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 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 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 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 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涯:边际。天涯:天边。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 间的情谊很深,不忍心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 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 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 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 原,到处都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 难分难舍。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 流,轻轻流入云际。
第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 的描写出了羊的动态美。 第二句话写出了草原的美丽轻柔,用中国画 来打比方,写出了草原的静态美。 这两个句子相对比,一个是动态美,一个是 静态美,写得更加传神。突出了草原的辽阔。
连骏马和大牛 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 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增强了草原 风光的感染力。
1、草原给你什么印象? 2、你能用什么词来概括?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中 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戏剧家。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龙须沟》《茶馆》
》选自《内蒙风光》
草 原
作 者 老 舍
中国地图
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老舍 笔下的草原所在的大概位置。
1.认识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 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 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 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 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
仿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仿写二: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在哪里都像( 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
仿写三: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 里都像( 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
品草原美
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 点?运用了什么方法?
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 住草原上的哪些景物来 描写 ?
那里的 比别处 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 示我满心的愉快.
天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mēng (蒙骗)
蒙
hào (好客)
好 hǎo (好事) sì (似乎) 似
méng (启蒙)
měng (蒙古) háng(同行)
行
xí ng (行动)
shì (似的)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
(事情发展顺序)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品草原美
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运用了 什么方法?
1、想一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抒情的方 法?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 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 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 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的小诗。”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 留恋之情。)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会的 字词同桌相互交流。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
tǎn xuàn
毯 渲
lè yí n yū jīn tí 勒 吟 迂 襟 蹄
mào jū xiū 跤
偏
涯
好客 同行 明朗 绿毯 渲染 勾勒 境界 低吟 回味 洒脱 迂回 鞭子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偏西 天涯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鄂温克
小丘柔美.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
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 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天空 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天底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 下 (中心句) 四面都 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小丘 平地 羊群 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 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 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 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骏马和大牛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