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5篇(一)教案: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习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3. 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2. 掌握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歌五首》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导入课堂气氛,介绍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正文(40分钟):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读。
2. 讨论分析:让学生根据所选诗歌,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指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声调、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3. 背景介绍: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4. 整体理解:让学生阅读整篇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主旨,分析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5.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诗歌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强化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意义?课后作业:1.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2. 思考并书写对古代诗歌的认识和感悟。
板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作者背景内容(根据具体五首诗歌进行板书)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胡适的生平及其写作风格。
2.理解短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学习理解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编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编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编版一、课前准备1、深入理解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理念和特点,熟悉教材内容分布和教学大纲要求。
2、根据教材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课程资料,包括课文、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3、根据班级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二、课堂教学1、导入课程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和编排理念。
同时,通过分享课文中的有趣情节或探讨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讲解(1)整体感知:让学生通读课文,引导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2)细节分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问题讨论: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引入相关的文学知识、背景材料或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3、实践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朗诵、写作、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巩固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三、课后作业1、复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宽视野。
3、写作训练:根据课文主题或拓展内容,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程度。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常用的辅助资料。
它包含了全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重要练习及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
以下是一篇关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使用的辅助教材。
它按照课程内容的顺序,详细列出了每个单元的学习要点、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这本学案书的编写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它包含了多种类型的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涵盖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
通过学案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学案的答案部分是学生进行自学和自我评估的重要参考。
学生可以在做完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检查,并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通过自我评估,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使用学案及答案有助于学生在课外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按照学案的指导,自觉地独立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可以在家自己做习题,然后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检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案及答案还具备一定的启发作用。
学案中的习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各种类型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是一本辅助教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学习课本内容,提高语文水平。
同时,学生也应该正确使用学案及答案,将其作为自学和自我评估的工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注:本文章为人工智能生成,仅供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XXX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XXX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XXX的人品风貌,并研究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XXX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迁。
巨大的时期造就巨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度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但是,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巨大的。
“XXX”XXX__一位高尚的,巨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修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__、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XXX、XXX、XXX、XXX、XXX、XXX、XXX“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XXXXXX,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家世之家,1945年抗战成功时,XXX从XXX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XX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分析,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课文、课文分析、文学常识、课内阅读、课外拓展等内容,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2. 研究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和写话;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5.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1.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2. 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量;3.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理解问题;4.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5.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语言研究的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1. 教师主导,学生参与。
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合作精神;2. 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3. 设置各种任务和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 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安排本教案按照教材的单元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导读:概述课文的主题、背景和情节;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 重点词汇:列举和解释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4. 阅读策略:介绍和训练各种阅读策略;5. 课内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课内相关文章;6.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和写作练。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以课堂练、小组活动、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资源: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3. 练册、作业册以及其他练资料;4. 图书馆或网络上的相关阅读材料。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七下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七下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能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 从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1. 理解“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驿路梨花”的故事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驿路梨花》,让学生学会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邓稼先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句式运用服从感情表达需要的特征。
4.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导语: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孙中山、毛泽东、钱学森……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
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他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了解背景1.字音字形。
选聘.(pìn)元勋.(xūn)邓稼.先(jià)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aì)无垠.(yín) 奠.基(diàn) 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重复;穷,穷尽。
3.文体介绍。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将从基础知识入手,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普及等。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会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识字游戏、语境对话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接着我们将一起探讨课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佳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思想深邃。
我会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和语言特点,让同学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此外本教案还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训练,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水平。
1. 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伊始,我们即将开始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之旅。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不仅关乎我们读懂课文、理解故事,更是对我们语言运用、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那么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要达成哪些目标呢?第一我们要夯实基础,这包括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积累,以及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毕竟只有基础扎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我们要提升阅读素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要学会从中汲取智慧,理解人生哲理,拓宽视野。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如何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第三我们要加强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第四我们要注重口语表达,学习语文不仅要会写,更要会说。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提高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简述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重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本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世界,简要了解一下这本教材的特点和重点。
这本教材真的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好伙伴,内容那可是既有趣又有深度。
最新2019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
对于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识字写字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六大单元。
第一单元的课文介绍了中国杰出人物的非凡生平。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本单元学习要学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的作品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章。
本单元在继续学习精读的方法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普通人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在注重熟读精思的学习中体现了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境界。
第四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
第五单元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在学习中可进行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的文章是关于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学会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全班30人,其中女生14人,男生16人。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相信通过努力会有所改变。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一、内容概要本次教学计划与教案的编写基于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涵盖了全册的教学内容和要点。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本册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文阅读:涵盖了古诗和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包括了各种文体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训练:通过系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公共场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在本学期语文教学中,我们将依据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设定以下总体教学目标。
掌握本学期语文课程中规定的生字词、成语、短语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拼读和运用。
理解并积累文言文经典篇目中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升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能够完成各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等)的写作任务。
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回应他人的言语表达。
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研讨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途径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阅读分享会、写作竞赛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简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特点及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性。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显著特点之一。
本学期教材包含了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化知识、语言文字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教材强调人文性和思想性的融合,通过课文的选择和编排,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总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学习,感受紫藤萝花的繁盛与美好,理解文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的永恒。
2.在美的意境中,品味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体验和陶冶美的情感,学习美的表达。
3.努力学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培养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交流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欣赏,情境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美丽的紫藤萝”图片,并出示看图说话要求。
“望着这一树深深浅浅的流水瀑布般的紫藤萝,你的心中一定涌起许多起伏的波澜……请发挥联想,尽情尽意畅谈一番!”意在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其进入课文学习的意境之中。
二、诵读学习,三步教学(一)专心听读,理清思路出示“听读思考题”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为什么?2.驻足赏花,引发了“我”对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回忆,这其中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又是为什么?播放优美的配乐课文朗读材料,使学生带着思考题,在优美的听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完成对“思考题4”的理解。
4.“赏花——忆花——悟花”是构思本文的思路,请分别找出各部分相应的文字段落,并说说“我”悟出了什么。
(二)细心研读,品味文意出示“研读讨论题”1.“这样盛的紫藤萝”,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说“我”是如何进行观察的?2.爱花不一定要摘花。
“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我”产生了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感受的?3.“我”在“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的香气中,联想到十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命运,你能理解“我”那时的心情吗?4.紫藤萝彼时的衰、今天的盛,引发了“我”心中的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感悟的?研读方法:分组讨论,各组重点承担一个讨论题,之后彼此交流,合作完成对课文内容、尤其对文中所蕴涵人生哲理的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永恒。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语文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16篇课文,涵盖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为核心,通过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材中的文章既有经典名篇,也有新人新作,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世界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字词的掌握。
2.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个性化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文章、视频、图片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
之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优秀8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优秀8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教学过程:一、学生朗读第三、五自然段段。
二、重点研读:第三段和第五段:1、第三段和第五段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2、第3段和第5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3、第三段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雪后的山。
秀气)4、找出第三段中最能表达作者赞美情感的一个字?本段写了哪些景色? (妙。
雪、矮松、树尖、山、草、夕阳)老师讲(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
5、美句赏析:体会下面句子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1)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拟人。
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2)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
形象生动的写出它们的状态、样子和情态和活灵活现的特点。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山秀气的特点。
)(4)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出垂柳的慈爱,娇美,充满生机和活力)(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整个济南自水面至天上的晶莹透亮,色彩艳丽的特点。
)6、读了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你心里产生怎样的感觉呢?这又是哪一种美呢?(以“山”为例说说)(阳光下的山:象慈爱的母亲,亲切温馨。
薄雪下的山:象娇柔秀美、亮丽多情的少女,令人喜爱。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依据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单元:小说世界(章节14)章节内容:涉及小说的基本知识、阅读策略和名篇欣赏。
2. 第二单元:散文天地(章节58)章节内容:涵盖散文的特点、阅读方法及名篇解析。
3. 第三单元:诗词歌赋(章节912)章节内容:包括古诗词的韵律、意象、名篇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说、散文、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说、散文、诗词的阅读理解及欣赏。
2.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等。
2. 新课内容讲解: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说、散文、诗词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名称2. 内容:课文结构、重点词语、名句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练习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组织课外活动,如诗词朗诵、作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针对不同文学体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说明:教学内容应涵盖小说、散文、诗词三种文学体裁,需根据每种体裁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活动。
例如,小说部分可以侧重于情节分析、人物塑造;散文部分应关注语言特色、情感表达;诗词部分则应强调韵律、意象等方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写作教案●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主备人备课成员七年级语文老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多媒体教法与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1.看到他,你马上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些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说话)2.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二、经典回顾1.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出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出示《邓稼先》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3.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4.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出示《故乡》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5.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出示《药》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三、小试牛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3.品味文章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
有删改。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新课导入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1邓稼先课题邓稼先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了解文中所引古诗文的大意。
2.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邓稼先崇高的品格与超凡的能力。
4.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2.学习作者杨振宁,做一个对民族、对祖国、对朋友充满至情至爱的人。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有改动。
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
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文体知识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读准字音宰.割(zǎi)元勋.(xūn)氢.弹(qīnɡ)直肠癌.(ái)奠.基(diàn)妇孺.皆知(rú)选聘.(pìn)夐.(xiònɡ)曛.(xūn)铤.(tǐnɡ)筹.划(chóu)殷.红(yān)挚.友(zhì)彷徨..(pánɡ huánɡ)辨清字形愧(kuì)惭愧摄(shè)摄影槐(huái)槐树慑(shè)威慑魁(kuí)魁梧镊(niè)镊子理解词语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