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西装领的制版方法
女西装纸样设计2
❖ 完成的女西装结构图
❖ 女西装面布纸样净样图
❖ 女西装里布纸样净样图
❖ 前片里布纸样可以是侧片与前片合为一片(后片也是)如 图:
❖ 女西装面布纸样毛样图
面布缝份加放及标注:弧线部分端角与净缝线垂直,袋盖上口线处加 1.5cm,底摆加放4cm贴边,袖口加3.5cm外其余部位加放1cm缝份 (嵌线布宽为袋口+2cm,高4cm已包含缝份无需加放)。
2、枪驳领
❖ 尺寸配置: 领尖尺寸一般相于或大于衣领角度; 领尖伸 出部分一般不超过衣领领角宽的一倍。
❖ 戗驳领制图步骤(与平驳领一样) 1)绘制搭门,确定第一粒扣位; 2)绘制翻驳线; 3)根据倒伏量,绘制翻领; 4)根据驳头宽和前领宽,画出驳头和前领宽。
4)根据驳头宽和前领宽,画出驳头和 前领;
(5)修顺领子外口线。
两片袖结构制图
两片袖是合体型袖子,把前后袖片进行分割,并 把袖肥与前后袖口宽的差值在后袖缝处去除,构 成袖肘弯度,达到符合人体自然状态。
该袖型特点:袖肥窄、袖山高,常用在活动量较 小的服装中,如西服、套装等。
袖长/2+2.5 或0.2号+1
胸围
腰围
臀围 下摆围 袖口
肩宽
60(58~62 55
96
78
100
经验值 24(22~26) 38(37~4
(53~60) (94~98) (76~8 (98~102) (100~1
0)
0)
04)
❖ 衣长:以人体身高为基准(0.4号+4~6cm)或参照 GB表中坐姿颈椎点高数值(一般是指后衣长);
4、确定袖肘线:袖长/2+2.5或0.2号+1
双排扣大翻领女西装的制版
西装制作要点
1.布料: 由于领子很宽,翻的很大,需要较厚的布料,推荐薄
呢面料,否则领子不能贴身,易变形,故该款式为春秋装 .
2.扣子: 下面一排扣子的位置具体在肚脐下16厘米 ,扣子
系好后,西装应贴身,并且在系扣的位置收紧.
3.领子: 该款采用大翻领,需要领子宽且长,宽度在驳头处
应贴近肩线,领子在驳头最宽处宽18厘米,向下自然收到扣
子处.西装应垫肩.
4.整体效果:西装采用长款,略盖住臀部为宜,修身,以略瘦
为宜,西装背部及胸部略紧,穿着时领部自然并轻微裂开,给
人以含蓄之美,有“犹抱琵芭半遮面”之意.
5.此款西装为套装,配裙或配裤因人而易.
6.穿着时, 可与衬衣或胸围搭配. (具体见下页效果图)
注意两个尺寸:领子的宽度和扣子的位置
X。
女西装工艺
领面 (反)
5、勾驳头、止口
吃
将挂面与前身正面相对, 前身在下,从驳领处
挂面 (反) 里布 (反) 驳口点 对位
绱领点开始缝合驳头、止口,
注意驳角处挂面略吃,止口 至下摆拐角处大身略吃。
紧
领面 (反)
领面 (反)
6、修剪缝头(阶梯形)
(1)驳口点以上缝口:领面、 挂面留0.6~0.7cm,领
0.3~0.4cm 0.6~0.7cm 挂面 (反)
(1)将领面与挂面、里布
领圈正面叠合,各部位对准对 档标记,按净样点开始缉缝, 缉线时领圈肩线处略拉,串口 不可拉还,领圈转角处不可起 皱。 (1)
(2)在大身缺嘴处、领圈
转角处及挂面上端车缝点剪一 眼刀,并将领面在前衣身处的 缝份分缝烫平,后衣身处缝份 向后片倒烫,必要处打剪口。 (2)
3、绱领底:
5、缩袖山。
用手拱针收袖山弧线吃量,拱针密度要小、紧密、均匀,并在袖山净线 以外0.3cm左右,抽缩袖山时,要求吃势均匀,无明显皱褶。
6、熨烫袖山
把缩缝后的袖山头放在铁凳上熨烫均匀、平滑,使袖山圆顺饱满。
八、绱袖
1、绱袖面。 对准对位点,先用手缝绱袖,确认绱袖准确后再车缝一周。 2、装垫肩 将垫肩的1/2点再前移1cm对准肩端点,外口探出袖窿毛边0.2cm, 将垫肩与袖窿缝份绷牢固,针距2~3cm,绷线不宜过紧。 3、绱袖里 注意袖窿对位点,方法同绱袖面。 4、袖窿里缝份与垫肩手缝固定
领底 (反)
领面 (反)
0.3~0.4cm 0.6~0.7cm
挂面 (反)
相反进行修剪。
即领底、 大身留0.6~ 0.7cm,领面、挂面留 0.3~0.4cm。并在衣角 圆弧处打剪口。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女西装工艺流程
女西装工艺流程
《女西装工艺流程》
女西装是一种受到许多女性青睐的时尚服饰,而其制作工艺也是十分复杂精细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女西装的制作工艺流程。
1. 设计稿制作:首先,设计师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潮流,设计出一份女西装的创意稿,确定款式、颜色和面料等。
2. 面料采购:经过设计稿确认后,面料采购将成为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选择优质的面料是制作高品质女西装的关键。
3. 裁剪:在确定面料后,裁剪师会根据设计稿将面料裁剪成相应的零件,如衣身、袖子、领子等。
4. 缝纫:接下来是缝纫工艺,将裁剪好的零件按照设计稿的要求进行缝制,注重缝纫的平整和牢固。
5. 细节处理:对西装的细节部分进行处理,如口袋、纽扣、领口等需要特别的技术和细心的处理。
6. 熨烫:完成缝纫后,需要进行熨烫工艺,让西装更加平整、挺括。
7. 质量检验:最后,对制作好的女西装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每件西装都符合标准,并进行修整。
以上就是女西装的工艺流程,整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这也是女西装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
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
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
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
领座宽为2.5~5cm。
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
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
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
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
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
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
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
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
第四节女西服的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
第四节女西服的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一、女西服的款式特点:三开身结构,前片分两部分,即前大片和腋下片。
前大片设腰省,左右两个嵌袋,方角袋盖。
后片有后中缝。
平驳头,平下摆,单排三粒扣。
圆装两片袖,有袖开衩,开衩处钉三粒扣。
女西服的款式变化很多,结构紧凑严谨、造型合体美观,是广大女性较喜爱的服装品种。
二、面料选择:女西服的面料可使用中等厚度的全毛、毛涤混纺、麻、棉、化学纤维等织物。
里料一般选用涤丝纺、尼丝纺等织物。
袋布既可选用里料,也可用全棉或涤棉布。
三、面辅料参考用量:1、面料:幅宽144CM,用量约150CM,估算式为衣长+袖长+20CM左右2、里料:幅宽144CM,用量约145CM,估算式为衣长+袖长+15CM左右3、辅料:有纺粘合衬适量,无纺粘合衬适量,垫肩1副,大纽扣3粒,小纽扣6粒四、成衣规格:(单位:CM)名称号/型衣长胸围肩宽袖长袖口宽165/88A 70 88+14=102 42 58 14 规格五、结构制图:结构制图的方法:可参照西装领外套的制图方法。
要点:1、侧胸省通过纸样折叠转移隐藏到公主线上。
2、凡后肩有肩公主线,就应在其上打肩省,前肩线长为后肩线长-1.5CM3、后片公主线与袖后起翘点对位(一)利用有侧腰省的女装原型进行绘制,让原型板的前后身腰围线落在同一水平线上。
(二)绘制后片:延长后中心线至衣长,绘制后片矩形。
1、后领宽水平加大1CM,以加大领围,方便内穿毛衫等。
2、肩点向上抬升1CM,向外水平加大1CM,增加小肩长,保证内穿毛衫合体。
3、腋下点向下降1.5CM,向外水平加大1.5CM,增大袖窿及加大胸围至所需要尺寸,此时胸围线下降了1.5CM,胸围半围加大了3CM。
4、后中心线在胸围线上内收0.5CM,在腰围线上内收1.5CM,在下摆围线上内收1.5CM。
5、设定后片侧缝:在腰围线上内收1.5CM。
6、设定后公主线和后肩分割线:在后袖窿弧线上取与后背宽线相切的点,在后肩线上3等分,并设肩省1.5CM,在后片腰围线上三等分点,连接这4点形成弧线至底摆,即形成后公主线和后片分割线。
女西装制图制版流程设计
图2
3,运用工具 画后片的矩形框(如图3所示)
1.
2.
图3
4,运用工具 绘制后领宽和后领深点(如图4所示)
图4
5,运用工具 绘制后前片胸围线、腰围先、臀围线以及前横开领(如图5所示)
图5
6,运用工具 按照15:5的黄金比例做出后肩斜的角度。(如图6所示)
图6
7,运用工具 ( )定肩宽的宽度。(如图7所示)
图61
女西服净样板示意图:(如图62所示)
图62
女西服放缝:
在服装工具模式下,运用编辑缝份量 工具进行放缝份
毛样版意图:(如图63所示)
图63
里布净样板放缝:
在服装工具模式下,运用编辑缝份量 工具进行放缝份
里布意图:(除图中有特别标明其余全部放1cm)(如图64所示)
图64
衬布制作:
如下图:颜色深的地方是需要粘衬部位(如图65所示)
图20
20,运用工具作出前片手巾袋以及大袋的袋位、袋盖。(如图21所示)
图21
21,运用工具 测量出前后袖窿的垂直长度,并把测量尺寸添加到测量表(如图22所示)
图22
22,把上两步测量的袖窿深和袖窿弧长用于建立袖山高和袖肥,方法同后片肩斜的建立。(如图袖口前面袖口需要起翘,后面袖口需要下落1CM(如图24所示)
图17
《二》前片,前侧片制图:
17,运用形状工具中的 对前片需要修改的部位进行逐一修改,修改好前后片原型样版下图。(如图18所示)
图18
18,修改好的原型样版放好码的网状图是根据我们编好的尺码表会进行自动放码。(如图19所示)
图19
19,运用工具 测量出前后袖窿的长度,并把测量尺寸添加到测量表。(如图20所示)
西装结构设计与制作
面
的 组
翻领:由于翻领部分是 外圈应该松些,使领子成 品有里外匀。
成
西装领面优化设计的方法
方法一:展开法改变领面的曲率,使领面上部松, 下部紧。解决了领子面里间的里外匀问题 。
图一
图二
方法二:折叠法所形成的分领座翻领配置方法 将男西装领面分割成翻领与领座两部分, 分割位置一般在翻折线下0.7处 。
1cm 8.测量后肩的长度,使得前肩的长度= 后肩的长度 9.后肩中垂:1.8cm 前肩中垂:4.8cm 10.画出袖窿弧线 11.确定前片省、腰省、后背省 12然后画手巾袋、腰袋 13.画门襟,确定翻驳点 14.画翻驳领 15调整下摆
二、西装结构设计和样板制作
结构图
工业样板
排料图
衣身结构图 袖子结构图
3、熨烫:熨烫的时候一定要盖 上垫布,尽可能的在反面进行熨 烫。也应该有程序,先烫里后烫 外。还有温度也要适宜,不能过 高了,以免将衣片烫坏。根据各 部位不同的需要烫平服、烫圆顺, 烫出窝势。
4、固定口袋:要将做好的口袋 用手针固定起来,以免在做其他 步骤的时候口袋发生变形了。用 手针固定起来可以保持好它的形 状,等做好衣服再拆了。
领子与挂面结构
量出前/后领子弧长,给出 领子翻折量1.2cm,按领座 2.5cm,领面3.5cm画出领子。
以驳点为基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以0.3的量旋 转),画出旋转后图形。
男西 装衣 片结 构对 位点 设计
男西 装衣 片结 构拼 合检 查
二、西装款式分析
结构图
工业样板
排料图
面料工业样板
里料工业样板
袖子结构:
1、以修整后的袖窿弧线为准, 画出袖窿弧线、 肩线、胸围线及胸宽线。 2、确定袖山高、袖肥。 3、袖肥二分之一处向后走 2cm处为与衣身对位点。 4、确定袖长及袖轴线的位置。 5、给出袖子弧度量。 6、给出大袖和小袖的互接量, 确定袖口大小,画顺袖子。 7、确定袖叉。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与制作技巧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与制作技巧作者:刘英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2期摘要:翻驳领是西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女时装中被广泛运用,领子作为服装的重要部件,其造型与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及外观效果。
本文就翻驳领款式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包括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驳头止点及搭门的变化、串口线、倒伏量等因素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并通过制作技巧解决工艺制作中的难点。
使服装整体显得美观、庄重。
关键词:女时装;翻驳领;款式变化0 前言衣领的设计是整件服装的设计重点。
翻驳领在所有领型中是变化最丰富,运用最广,技术性最强,也是结构最复杂的一种。
一件衣服衣领的外观是否美观,结构和工艺是否到位,都关系到一件衣服的品质。
特别是翻驳领,驳领的造型应该是线条流畅,服帖挺括,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女时装翻驳领的款式变化翻驳领款式造型的变化: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驳头止点及搭门的变化、串口线的变化、驳头造型的变化、翻折线造型的变化、翻驳领倒伏量的变化、面料的厚薄和面料所用纺织材料的差异等对翻驳领的结构都有较大的影响。
1.1 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领座尺寸受脖子运动舒适性的限制,一般取值在2.5~6cm,翻领宽度在盖过装领线的下限以外可根据设计有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盖住整个肩部,一般在18cm以内。
当领座宽被确定,翻领越宽,与领座的差值越大,领子的上口线与下口线的差值也就越大,领子的形状就越倾倒,领座领低,线弯度就越大。
1.2 驳头止点及搭门宽的变化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驳头止点根据扣位的高低可高可低,扣位越高,驳头止点越高,扣位越低,驳头止点越低;翻驳领的搭门有宽有窄。
对翻驳领的款式变化起很大的作用。
1.3 串口线的变化对翻驳领款式变化的影响串口线是分割驳领和翻领,也是领型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串口线通常是直线的,它在一定位置上可以做任意角度的变化,串口线的角度不同,驳领的形状就不同。
女装的缝制工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归烫袖窿。将衣片上胸部放平,袖窿靠身,左手拉住 外肩端,右手握熨斗由里将旁侧乳峰处伸开向外归烫至袖窿 凹势处,使旁侧胸部隆起,袖窿斜封、横刀都要均匀归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5)推烫肩头。将衣片肩头靠身一边放平,把领圈横丝烫 平,肩头缝直丝塔向外肩推熨0. 6cm。日的是防止里肩丝 塔弯曲起涟状。再在肩缝1/2处略微归拢,同时把外肩袖窿 上端直丝伸直,使肩头产生翘势。
调头,在衣片上胸部搁垫工具,熨斗在腰省缝上部落下,慢
慢向上胸部推烫,推至乳峰点。通过推烫,使胸部圆顺,乳
峰隆起、饱满,见图5-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8)门襟格的推、归、拔工艺与里襟格对称进行。 (五)敷牵带(图5-10) (1)画止口。将驳头和门里襟止口净线画准,缺嘴大按规
(4)袋盖做好后要将两块袋盖复合在一起,检查袋盖规 格大小及丝塔、左右对称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将袋盖按4. 7cm宽度,上口缝份修成0. 7cm。。
(5)烫嵌线牵带。一般嵌线的反面都要放直丝塔的牵带, 以增强嵌线的厚度,见图5-1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2.开袋
(1)缉袋盖和嵌线。将袋盖宽度4. 7cm净线对准袋口线 钉,毛缝向下,缉上袋口位。将嵌线粘牵带一边毛缝对齐袋
第一节 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八片女西服缝制工艺
3、结构制图:见图二
(1)女西服后衣片制图(图 1—3—①)
(2)女西服前衣片制图(图 1—3—②)
②领净样:划领净样在领子净样的基础上制作,在装领前领角和外止口已经夹好,因此净 样的领角和外止口是净缝,领口和串口是毛缝。
③止口净样:止口净样是在夹止口之前划止口用的,因此止口边是净缝。 ④袋盖净样:袋盖净样除袋口边为毛缝外,其余三边是净缝。 ⑤扣眼位样板:扣眼位样板是在衣服做完后用来确定扣眼位置的,因此止口边应该是净缝, 扣眼的两边锥孔,锥孔时注意应在实际的扣眼边进 0.2cm。
①根据净样板放出毛缝,衣身样板的侧缝、分割缝、肩缝、袖窿、领口、止口处一般放缝
1.0cm,后中放缝 1.5cm,下摆贴边宽一般为 4cm。
②袖子的放缝同衣身,袖山弧线、内外侧拼缝放缝 1.0cm,袖口贴边宽 4cm。
③挂面一般在肩缝处宽 4cm,止口处宽 7~8cm。挂面除底摆贴边宽为 4cm 外,其余各边放 缝 1.0cm。
④领底在领外围线和领角去掉止口量后四周放缝 1.0cm,领面的后中线为对折线,在翻
折线、止口线切入存量后四周放缝 1.0cm。
⑤袋盖的上口放缝 1.5cm,其余三周在切入存势后放缝 1.0cm。
⑥口袋嵌线长为袋口大加上 4.0cm 的缝份量,宽度一般为 7.0cm;双嵌线袋如一个口袋用 两根嵌线的话,其宽度一般为 4.0cm。
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
梁永教案
4、里料排料:(见图 2—4)
西装领子的裁剪方法
西装领子的裁剪方法
西装领子的裁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步骤,做好这一步就能为西装服提供一个美观大方、时尚漂亮的细节。
因此,熟练掌握西装领子的裁剪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要准备好领子所需要的材料:一份西装领子模型和足够多的面料。
确定西装领
子的类型和风格,比如是正圆领还是西装领,有条子、波浪条还是菱形等,接下来便开始
裁剪:
1、将模型正面朝上摆放在面料上,紧紧地贴贴,用测量尺将模型的轮廓图踩出;
2、折弯面料,小心的沿着轮廓线把两面的面料裁剪下来;
3、然后再仔细的剪出领子下摆,把面料在宽度方向上折叠,以免被信封,在折叠的
接缝处留下2-3厘米;
4、将面料折叠起来,在内里凹面把领子四边位置标记出来,利用绗缝脚将面料四边
给绗上;
5、绗上面料之后,把贴有领型模型的一面背面对着缝好的领子,用熨斗将领子模型
外缘熨连缝上,然后将领子夹缝开;
6、最后把领子的上摆剪开,完成一件西装的领子。
以上就是完成一件西装领子的裁剪方法,只要按照上述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将
西装领子裁剪得十分完美,给西装定制一副时尚而漂亮的领子。
纸样师必备-衣领款式造型,之三翻驳领纸样设计
纸样师必备-衣领款式造型,之三翻驳领纸样设计衣领款式造型重点:1、各式平领的纸样设计2、各式立领的纸样设计3、各式翻驳领的纸样设计4、校服领、衬衫领、旗袍领及西装领制图难点:1、单立领和翻立领的差异2、解剖衣领款式的变化原理及纸样设计方法之三翻驳领纸样设计翻驳领结构有两种:无翻领和有翻领。
如燕子领是一种只有驳头的无翻领款式,而西装领、青果领等是属于有翻领的款式。
无翻领的款式制图比较简单,只要把衣片制作出来即可;而有翻领的款式制图较复杂,其衣领不宜单独制图,必须以衣片的领围为基础加以绘制。
1、有翻领的翻驳领西装领是有翻领的翻驳领的典型,如图是单排扣十字型西装领款式。
绘图时要有以下尺寸:衣领领座;领面宽和后领围弧线长,其绘制步骤如右图所示。
翻驳领分体方法人体颈部形状是上窄下宽的锥形体,衣领应该做成这种外形来配合颈部的形状,即领下口线要稍大于翻领线。
但在绘制西装领时却达不到这个要求,反而领下口线小于翻领线,做出的西装领易出现衣领离颈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离颈毛病的发生,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将向下弯曲的领下口线用拔烫工艺拔直,甚至拔成向上弯曲来使领座部分服贴,但这要求面料有良好的可塑性才行;二是采用领座向上弯,领面向下弯的分体结构分割开衣领纸样,重叠翻领线使之变短来改善衣领的外观。
由于这种方法效果较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档服装中。
翻驳领离颈图示翻驳领离颈图示翻驳领分体方法图示翻驳领分体方法图示2、戗驳领绘制尺寸配置领尖尺寸一般相于或大于衣领角度;领尖伸出部分一般不超过衣领领角宽的一倍。
3、关刀领和青果领关刀领和青果领纸样制图与十字型西装领相似,但需增加双襟位6cm。
灵活运用关刀领的尺寸配置,通过改变翻驳领的宽度和领型等方式,可以设计出各种款式的翻驳领造型。
翻驳领实际是平领和立领的综合结构,其正面看似平领造型,而侧面又有立领外观。
这主要是受领座的影响,当领面和领座的宽度差加大,领面容量增多,翻驳领就会逐渐转化为平领结构。
女式西装的衣领裁剪方法
女式西装的衣领裁剪方法
女式西装的衣领裁剪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女式西装衣领的零部件依次取出并摆放整齐,包括衣领面、衣领夹、衣领中衬等。
2. 标记剪裁线:用钢笔或水笔在衣领面的内侧标记出剪裁线。
剪裁线的位置一般从最低点开始,略微向两侧弯曲,并且与衣领面的顶部对齐。
3. 剪裁衣领面:按照标记的剪裁线从顶部开始,逐渐将剪裁线下方的衣领面剪掉。
要注意剪裁线周围的边缘要尽量保持平滑,以便后续缝制。
4. 缝制衣领夹:将衣领夹的长边压平,对折后将短边缝合。
然后将缝合的边缘剪裁成V形,以便更好地贴合衣领。
5. 叠合缝制:将衣领中衬放在衣领夹的内侧,将衣领面放在衣领中衬的外侧。
然后将三者用缝纫机缝合在一起。
要注意缝线的位置要靠近衣领夹的边缘。
6. 整理尖角:将衣领的尖角处剪裁成V形并剪去多余的衣领面,然后通过反褶将衣领翻正。
7. 最后修整:对整个衣领进行整理,检查是否有露线或线头等问题,并进行必
要的修整。
注意:以上是一般女式西装衣领的裁剪方法,具体的步骤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款式或设计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裁剪过程中,最好参考具体的图纸或教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裁剪出理想的效果。
领子的结构制图
领子的结构制图一、立领结构制图立领结构制图可分为贴领式立领、离领式立领、偏离式立领,均是由领窝向上直立的领型。
由于人体领部前倾,前下颌向前探出,因此领子一周高度不宜相等,最好后领宽高于前领宽。
一般情况下,立领高度最低不小于1CM,最高不超过人体眼睛部位,女装最佳3~5CM,也有特殊款式的扇形领,前低后高至脑后超过头顶,贴颈式立领、离颈式立领、偏离式离领,均由改变领脚线的曲度、方向及大小所形成。
离领式立领近似于圆柱体,展开呈矩形,着装后领子在颈根部适体,在颈中部有较大空隙量,见图。
离颈式立领形成需要领脚线长度和立领高度两个数据,领脚线长度为领圈长度,立领高度,一般女装为3~5CM。
离颈式立领高度在超过下颏时要考虑加大领口弧线长度,使领子上口适体。
如果领上口线高度在人体颈部正常部位时,领子高度变高需要改变领脚线曲度。
贴颈式立领领上口线长度小于领脚线长度,着装后领子比较适合脖颈中部细处,。
传统制作领子结构制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直条领压叠1。
2~1。
5CM,画顺形成,见图。
二是用角度计算领脚线曲度方法求出,从领子外效果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制作的立领容易出现领子在两侧肩颈点处压迫脖颈以及前止口与领子前领嘴不平行三、正装圆袖结构制图圆袖也称为西服袖,为两片袖结构。
一般在正装、西装、职业装、礼仪装等结构中使用。
现代品牌服装要求袖山头前圆后登,袖肘有弯势,袖子与衣身贴体程度强。
在两片袖制图时,一般采用单独制图方法,这种方法打制的袖子不能达到袖山深浅与BL线水平时袖子,在衣身的前后位置正,需要移动袖中线前后位置与SP点的对位,来调整袖子与衣身的位置。
事实上,这样已经破坏了衣袖的丝缕平衡以及袖山截面与袖窿截面形状的对位。
为了达到衣袖丝缕平衡、袖山吃势量合理、袖子服贴、袖低无多余皱纹,我们采用最新的袖子制图方法,按转移省后的袖窿进行袖子结构制图。
目前,在袖子结制图中,也有采用在袖窿基础上进行袖子制图的方法,但袖子效果往往不佳,主要原因是在没有转移省前的袖窿基础上进行袖子结构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