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日常检查记录表

合集下载

院感每月质控检查表

院感每月质控检查表
检查日期:
院感工作质量检查反馈记录
年 月日
检查者:
被查科室:
被查科室负责人签字:
1、院感相关制度。 2、院感相关岗位职责。 3、院感各类监测情况。
4、手卫生。 5、医疗废物及废水管理。 6、消毒灭菌物品及一次性器械使用
与管理。 7、科室日常保洁、消毒及灭菌管理。 8、传染病规范管理。 9、重 检查内容
点科室风险管理。 10、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1、医务人员防护措施落实。
12、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及风险管理。 13、急救药品管理
14、其他 存在问题
整改建措施
院感科回查记录
日期:
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日期:

医院感染督导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医院感染督导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3.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5、检验室
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
1、无菌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2、操作每个病人之间手卫生
3、熟悉七步洗手法
4、熟悉手卫生相关感念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5、检验室
年 月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督查及整改记录
督导人员:院长:
6.动态消毒清洗每年1-2次(紫外线灯管每周1次)。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5、检验室
标准预防:1。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护围裙等)。
2。诊疗不同病.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项目
被查科室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整改结果
组织管理:
1.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落实。
2.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履行职责。
3。科室感染管理自查.
4。人员参加培训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5、检验室
环境管理:1.布局合理,洁、污明确标清。
3.仪器设备清洁、消毒.
4.湿式清扫、环境整洁。
5.定期开窗,空气情新.
3.传染病报告率100% 。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4、门诊室
5、检验室
抗菌药物管理:1。有用药指征.
2.种类选择合理,用量、用法恰当。
3.联合用药有指征.
4.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正确。
1、输液室
2、换药室
3、预防接种室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3、药物现用现配,配制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4、酒精、安尔碘等消毒剂在规定时限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6、查房、换药一病人一洗手(双手无可见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
7、雾化器、螺纹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前加药,雾化器用后水槽及雾化罐干燥放置。
8、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严格执行一套一桌一巾,病人被服清洁无污染。
9、按要求进行床单终末消毒处理;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不得混用被褥。
10、护工护理病患之间严格督查手卫生,用品固定不得混用。
1、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并注明“传染性”字样。
3、包装、称重、封口、标识贴、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
4、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5、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
科室: 巡查者: 时间: 年 月 日
标标准准预预防防10分1了解标准预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2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3掌握洗手指征自觉执行七步洗手法4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立即入利器合5掌握预防利器伤的方法及利器伤的应急处理措施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2020年09月 科室B区ICU
院感总例数
2例
处理总例数
2例
检查日期
9.01—9.30
科主任签字:
日期:2020.09.31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
项 目
感 院 控 制 措 施
扣分
备 注

医院感染检查表

医院感染检查表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2007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按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

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山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广西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2008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抢救室、内镜室、血透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

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

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

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

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督导检查表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督导检查表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发热哨点诊室,切实发挥前哨功能,做到
7
发热哨点
“两个规范两个落实”。暂不具备条件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需要在门口有发热患 者告知书,内容包括本院不接待发热等症状患者,并且告知附近设置发热门诊的医
疗机构名称,应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做到规范转诊。
个体诊所和不具备发热门诊的民营医院要强化首诊负责制,在醒目位置张贴“本院
员,医护比、床护比达到要求,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班次,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全部严
格闭环管理。定点医院启用时要整体腾空独立院区或病区,xx病人与普通病人不得
同时收治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制定启用预案,开展全员培训,考核合格才能
上岗。
有核酸采样及监测管理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样本采集、运输、接收和检验的全流 程管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频次以及发热人员核酸检测反馈时间符合国家 6 核酸检测 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和 《医疗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的要求。工作人员的个人防 护、医疗废物处置符合要求。
置 毒。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储存、管理要求,按照xx医疗废 物处置流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11
单位 领导 签
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
查看辖区内医疗救治方案、xx聚集性疫情医疗救治预案、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四个 机制”的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预案等;督导检查情况,特别是诊 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督导情况。
热门诊就诊,实行闭环管理,引导路线标识要清晰醒目。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科学合
理,做到每隔2天1次核酸检测。
按照《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要求设有“三区两通道”,要选址合理,布局、流 程符合规范要求,设施设备、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发热门诊患者挂号、就诊、交费 、检验、辅助检查、取药、输液等诊疗活动在该区域完成,设置专门CT,实现发热 2 发热门诊 患者的闭环管理,CT清洁消毒记录完善,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置。发热门诊标识醒 目,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科学合理,做到每隔2天1次核酸检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要 指导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好手 卫生,保持1米安全距离。所以患者在xx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均应留观。

医院院感检查表格全套汇总

医院院感检查表格全套汇总

4
1.上班时着装不规范、外出者未更换外出衣、鞋,指甲长每人次扣 1分
3
人员管理、防 护(10分)
2.非供应室人员未严加限制扣1分,进入者未更换衣裤、鞋帽扣1分
3
3.未配置防护用品扣1分、器械清洗人员防护用品穿戴不符合要求 扣1分
4
1.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过程不符合规范要求每项扣1分
4
2.器械、器具洗涤后光洁度、功能等不符合要求每件扣1分
5
1.手消毒剂没有过期,擦手纸配备齐全
3
手卫生
2.普通病房:洗手液≥7500ml/月,快速手消毒剂≥2500ml/月,擦 手纸3刀/月
3
(12分) 3.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病历车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3
4.洗手: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擦手纸或小毛巾。考七步洗手法
、观察洗手依从性(无菌操作前后、护理病人前后、接触病人前后
制度执行(10 一次组织院感学习、科室会议,参加培训人员大于90%,缺一项扣1
分值
5
分)
2.科室每月有院感自查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落实,记录不 全扣1分
5
1.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不正确每人扣1分
3
手卫生 2.未执行手卫生指征每人扣1分
4
(10分)
扣分 扣分理由
手卫生
(10分)
3.洗手液、擦手纸、手消剂配置不到位、洗手池有污垢或霉菌斑每 处扣1分
3
7.口腔器械须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注油,然后再进行消毒 灭菌。一项不符每人次扣1分
6
8.控制照相室拍片过程的交叉污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 存备用。
3
9.灭菌锅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不符合要求扣1分,环境卫生学 监测未按要求做扣1分

院感检查表格(自查)

院感检查表格(自查)

燥备用
4.注水瓶内的水应为灭菌水,每天更换
3
其他(25 5.吸引瓶的消毒用高水平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备 3 分) 用,吸引皮管使用一次性
6.每日诊疗结束后,对各清洗槽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进行擦拭消 3 毒
7.每曰使用前检测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保存。无过期物品。 3
8.按院感要求做好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有卫生学监 4 测。缺一项扣1分
4
准备工作 2.洗手或手消毒方法正确,手卫生设施齐全
4
及手卫生 (15分)
3.未执行手卫生指征扣1分
4
4.离开工作区域未及时脱掉手套扣1分
3
1.诊室清洁,整齐、通风良好。一处不洁扣1分
3
环境卫生 2.器械及一次性物品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做好终末消毒, 4
(10分) 未做到扣1分
3.检查结束后对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一处不符合扣1分
(10分) 或不正确使用扣2分
3.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意外损伤扣1分(查职业暴露报告)
3
合计
100
检 查者
扣分理由
5.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用气枪向各管道注入空气,在流动 3 水下清洗外表与各孔道不少于5次
6.擦干外,将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用75%乙醇进行 2
冲洗、干燥,贮存于专用洁净柜内或镜房内。
1.活检钳必须超声清洗后灭菌
3
2.口圈一次性使用
3
3.注水瓶及连接管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冲净干 3
1.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扣2分,台面、地面未及时清扫 4
医疗废物 扣 2.1一分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置规范,利器未入锐器盒扣1分 3
(10分) 3.医疗废物未密闭运送、暂存,暂存环境不清洁、无交接记 3

中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以及自纠自查报告

中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以及自纠自查报告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医院院内感染自查报告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发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在以一把院长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

各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几天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3)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2)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3)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思;(4)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5)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危重急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转诊,污水污物处理管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

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院感科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追踪、反馈记录表

院感科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追踪、反馈记录表

院感科质量检查、持续改进、追踪、反馈记录表
检查科室: 检查时间: 年
月日
主要检查内容:
1、建筑布局流程
2、质量管理
3、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
监测
4、手卫生与职业防护
5、教育培训
6、医疗废物管理
存在问题:
考核部门: 签名:
原因分析:(被检查科室填写):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年月日前签
名:
效果评价(主要是对上次整改措施的落实与成效评价、持续改进/改
进建议、反馈):
评价时间: 年月日前签
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202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全套详细表格)

202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全套详细表格)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科室名称:检查时间:检查者:456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7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8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内容记录表---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内容记录表---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科室:巡查者:时间:年月日医院院感自查记录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
科室:巡查者:时间:2020年1月18日
项目
感院控制措施


备注



1、水龙头功能良好,能正常使用。
2、有擦手纸或干手设施(设备),能满足正常需要。
3、配备有液体洗手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
4、手依从性强,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能遵循手卫生指征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6、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连续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7、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8、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区域,无过期,无破损。




1、治疗室每日三氧消毒一次,记录规范;三氧机定期清洁,每周用95%酒精至少擦试一次并记录。
2、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督促院感科做好监测,监测回执保存完好。
2、传染性废物双层垃圾袋,并注明“传染性”字样。
3、包装、称重、封口、标识贴、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
4、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5、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
存在的问题:
整改意见:
7、雾化器、螺纹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前加药,雾化器用后水槽及雾化罐干燥放置。
8、餐具按要求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9、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严格执行一套一桌一巾,病人被服清洁无污染。
10、按要求进行床单终末消毒处理;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不得混用被褥。
11、护工护理病患之间严格督查手卫生,用品固定不得混用。
3、治疗室、换药车、查房车等配有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手。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3、药物现用现配,配制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4、酒精、安尔碘等消毒剂在规定时限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5、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在治疗台前、处理无菌物品、加药、注射等操作时戴口罩,手卫生符合要求。
3、包装、称重、封口、标识贴、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
4、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5、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
科室: 巡查者: 时间: 年 月 日
6、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连续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7、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8、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区域,无过期,无破损。




30分
1、治疗室每日消毒一次,记录规范;紫外线灯管定期清洁和监测强度,每周用95%酒精至少擦试一次并记录。
2、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督促院感科做好监测,监测回执保存完好。
3、治疗室、换药车、查房车等配有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手。
4、止血带、体温计、氧气湿化瓶、吸引瓶等用后消毒、存放符合要求。
5、氧气湿化瓶、吸氧管一人一用,长期使用每周更换一次,湿化液用蒸馏水,每日更换,鼻导管(面罩)清洁。
6、查房、换药一病人一洗手(双手无可见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
医院院感自查记录日期科室存在的问题院感人员签字科室人员签字注射室中医门诊针灸室检验科住院部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儿科门诊预防保健放射科
科室每月院感自查记录
2020年09月 科室B区ICU
院感总例数
2例
处理总例数
2例
检查日期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全套表格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全套表格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

科室院感自查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院感自查持续改进记录表
3、包装、称重、封口、标识贴、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
4、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5、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
存在的问题:
整改意见:
科室
自查日期
存在问题及
整改建议
整改措施
及成效
科室院感质控组人员签名
科室负
责人签名
时间
8、餐具按要求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9、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严格执行一套一桌一巾,病人被服清洁无污染。
10、按要求进行床单终末消毒处理;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不得混用被褥。
11、护工护理病患之间严格督查手卫生,用品固定不得混用。
12、拖把、抹布区分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晾干备用,容器清洁。
4、止血带、体温计、氧气湿化瓶、吸引瓶等用后消毒、存放符合要求。
5、氧气湿化瓶、吸氧管一人一用,长期使用每周更换一次,湿化液用蒸病人一洗手(双手无可见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
7、雾化器、螺纹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前加药,雾化器用后水槽及雾化罐干燥放置。
7、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8、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区域,无过期,无破损。




1、治疗室每日三氧消毒一次,记录规范;三氧机定期清洁,每周用95%酒精至少擦试一次并记录。
2、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督促院感科做好监测,监测回执保存完好。
3、治疗室、换药车、查房车等配有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手。
3、药物现用现配,配制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4、酒精、安尔碘等消毒剂在规定时限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5、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穿刷手衣,戴口罩及帽子,由专用通道进入手术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