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2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7807b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4.png)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人生寓言》中的名句。
(2)能够概括并阐述每则寓言的主题及寓意。
(3)能够运用寓言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寓言故事。
(2)学会寓言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 《人生寓言》中的名句及其寓意。
2. 每则寓言故事的主题及寓意。
3. 寓言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寓言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
2. 寓言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将对寓言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寓言故事、分析寓意、解读名句。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寓言,总结主题及寓意。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寓言中的修辞手法。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寓言智慧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生寓言》。
2. 课件:寓言故事、名句、寓意分析等。
3. 视频资料:与寓言相关的生活情境。
4. 作业素材:相关寓言故事及解析。
六、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人生寓言》是智慧的结晶,通过寓言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人生寓言》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智慧。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人生寓言》中的第一则寓言,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总结寓意。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第一则寓言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讨论寓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小结:总结第一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寓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人生寓言》中的第二则寓言,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总结寓意。
初中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优质教案范本
![初中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优质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a1603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b.png)
初中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优质教案范本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初中七年级语文课程中的《人生寓言》一课的教案设计。
通过解析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二、教案目标和要求1.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思考能力,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提升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准确表达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学生掌握并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表达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解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寓言故事的概念,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寓言故事阅读(1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人生寓言》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故事解读(15分钟)•教师对故事进行解读,解释其中的寓意,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所读的寓言故事进行深入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德观和人生哲理。
5. 理解和分析总结(15分钟)•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用自己的话解释寓言故事的寓意,并针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进行分析。
6. 个人表达(10分钟)•学生依据自己的总结和分析,使用语言表达方式,准确地分享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再次强调故事中的哲理和道德蕴含。
五、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教材《人生寓言》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学生是否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理解和分析寓言故事的能力。
2. 书面评估•提供一篇寓言故事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新人教版)-2.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新人教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682e08170722192e4536f66f.png)
对比写出白兔慧心未泯。 2、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文章的原句是(和人类……决定)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 弃了所有权,她是聪明的;人类,作为白兔的对立面,理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慧心已 泯。 人类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 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既得利益的, 因而也是愚笨的。 可见,这话暗含对人类的讽刺。 3、 《落难的王子》一文中“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 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4、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 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5、作者为什么把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为王子并极写他的脆弱,并把他遭遇的厄运写得 如此凶险? 6、为什么要写“我”遇见了王子并与他交谈,又写“我”又遭到了厄运? 六:品味精美语言(选择性) 哪些语言最能形象写出白兔赏月前后的心理变化?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 并谈出 自己的感受。 例如, “慧心” “风韵” 闲适” “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 “或是无 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 地赏月”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 七:拓展延伸:两篇寓言进行比较阅读。 (选择性,见 ppt) 体验反 思: 1、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我们应怎样对待? 2、 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 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 的意志? 4、课后积累一些与之相关的名人名言。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 不 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 ;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 “塞翁失 马,焉知非福”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 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心旷神怡地赏月 诸神赏赐 (主题词:得失之患)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请求撤销 落难的王子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 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7aed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0.png)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寓言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并分析《人生寓言》中的寓意。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寓言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人生寓言》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引导学生思考寓言中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2.2 教学步骤引入课程,介绍寓言的概念和作用。
阅读《人生寓言》中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寓言中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总结并强调寓言对人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寓言的特点和作用。
《人生寓言》中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3.2 教学难点分析寓言中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引导学生将寓言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人生寓言》文本材料。
相关寓言故事收集。
4.2 教学材料笔记本、笔。
投影仪和幻灯片。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6.1 教学计划安排每个寓言故事的学习时间为2-3课时。
确保有足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6.2 时间安排课时1:介绍寓言的特点和作用课时2-3:《人生寓言》第一部分故事的学习和讨论课时4-5:《人生寓言》第二部分故事的学习和讨论课时6-7:总结和应用寓言中的人生哲理第七章:教学活动与互动7.1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寓言故事中的角色。
7.2 互动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八章:教学拓展与延伸8.1 教学拓展提供相关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ea5f0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7.png)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定的寓言故事。
(2)能够分析并解读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人物形象。
(3)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3)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提高表达和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勇于表达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人生寓言》中的指定故事。
(2)分析并解读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人物形象。
(3)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
(2)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写作、演讲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阐述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人生寓言》及其作者。
2. 自读寓言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指定的寓言故事。
3. 理解寓意: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寓意。
5. 实践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指定的寓言故事。
2. 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人生寓言》的读后感。
3.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尝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寓言故事背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指定的寓言故事,并对故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fe2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a.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人生寓言》教案一、教材分析1. 把握核心课程思想本单元的核心课程思想是“寓言故事是一种把人生道理道尽的文学形式”。
本单元内容丰富,篇幅较多,内容涉及的道理也比较深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次阅读鉴赏的锻炼,也是对人生道理的一次启迪,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2. 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寓言故事来讲述人生道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但面对初中生来说,抽象、晦涩的内容并不容易被理解,所以教学中要讲求耐心和讲解具体实际的案例。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②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③能够理解和领悟寓言故事所表达的哲理思想;(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会关注他人、同情他人,培养友爱精神;②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让生活更有意义。
二、教学方法1. 听读互动法:在讲解一些思想性更强的寓言故事时,可以采用听读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导他们深度思考故事背后的哲理。
2. 图文互动法:将故事中用于烘托情节、形象入微的图画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情景感知能力的提升。
3. 角色扮演法:在讲述一些带有较强情节性的寓言故事时,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模拟演绎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此类故事的意义和思想。
4. 分析讲解法:在阅读一些较为抽象、深奥的寓言故事时,可以采用分析讲解的方式,将其寓意、哲理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以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寓言故事(1)什么是寓言故事?让学生回忆寓言故事的内容和特点,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分析什么是寓言故事。
(2)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讲述来获取大家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老师在侧重点上进行补充和讲解,让学生明确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a7c2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人生寓言》中的故事内容。
(2)能够分析并理解故事中的寓言意义。
(3)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寓言意义。
(3)通过实例分析,学会运用寓言中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同理心。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人生寓言》的基本情节。
(2)故事中的寓言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寓言故事中的深刻道理的理解。
(2)如何将寓言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人生寓言》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遭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言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实例分析:(1)教师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2)学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分析实例,并提出解决办法。
5. 小结:(2)强调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及理由。
3. 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尝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实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学会运用。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2
![《人生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2](https://img.taocdn.com/s3/m/a1148f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b.png)
《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积累使用字词,有表情朗读;培育大胆创新的表演力量。
2.过程与方法:在表演中理解文章,激发同学爱好,发挥其主动性,综合参加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了解并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宝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设计:1.由介绍导入(推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2.引出寓言,简略介绍寓言的定义。
--寓言通常是一种有寓意的小故事。
清人宣颖称之“寄寓之言”,王先谦解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都揭示了寓言的特点。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它的使命在于揭示真理,总结教训,讽刺丑恶;特殊需要揭露人们接触到却未曾意识到的荒谬。
寓言虽是小道,却也须有干预现实的胆略和洞烛人生的识见。
很多大家都是写寓言的高手。
如伊索、克雷洛夫、达芬奇、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
3.同学自读《白兔和月亮》,提示同学留意运用文字的功力:--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独具慧心”“行家”“慧心未泯”“举世无双”“无忧无虑”“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急担心”“伤心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等,--文中的各种微妙关系:两个“慷慨”,两个“慧心”,两次消失的意思有什么微小差别?两种心境--同是赏月,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境为什么完全不同?两处转折--文中有两处转折,各起什么作用?两种关系--仆人与奴隶是否是肯定的?两个人物--白兔和诸神之王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像之处?两种生活态度--白兔对待非分之财的态度和人类有什么不同?白兔为什么恳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打算”?白兔得到月亮后必定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4.同学自读,深化体会本文的寓意,说说领悟到的道理:--参考:有时拥有是一种苦痛,放弃反而带来乐趣;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等类似的看法……(可多角度去读一则寓言)5.朗读表演《白兔和月亮》,提示朗读者必需留意的表情:--这只独具审美的慧心的白兔来到林中草地无忧无虑地玩耍,心旷神怡地赏月时的表情应当是怎样的?白兔在得到诸神之王的慷慨打算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当她看着属于自己的月亮时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与表情?等等6.以同样的步骤学习《落难的王子》,提倡同学间的合作。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caf7f71eb91a37f0115c21.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教案-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风韵()厄()运泯灭()险象迭()生禀告()心旷神怡()审美:得失之患:二、理解探究1.学习《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2.《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
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2.深入研读课文《白兔和月亮》,从课文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3.读《落难的王子》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四、课内精读阅读《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问题:(1)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拟人:(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五、拓展延伸阅读《塞翁失马》读过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fd9610ee06eff9aef80766.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学会找文本中的来理解寓意;2.让学生懂得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人生态度三、教学设计:我依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到深,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文本联系到自身,层层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
问题的设计,也非常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发现问题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教学形式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启示,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教学流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互动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加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
在思维训练方面,涉及到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扩展延伸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独特感受。
另外,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体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设计这样的教案,是为了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审美教育。
这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课时:一节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出示图片师问:从此幅图,可知哪个成语?(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学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师问: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生答: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安慰他。
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 《 人生寓言(节选)》教案
![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 《 人生寓言(节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1221c87c24028915fc3be.png)
白兔和月亮李芙蓉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1、师: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大家有怎样的看法?2、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
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
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
出示课件的题目。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1、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2、师:请一位学生来细讲其中一则寓言,而其他同学试着归纳寓言故事的特点,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示课件。
3、师:作家严文井曾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
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1、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出示课件2、请一到两位同学来复述故事,再请一些学生来点评前面学生复述的情况,并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怎样复述故事,要注意哪些事项:忠实原文、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还有线索、关键的语句等等。
3、接下来同学们先齐读一边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白兔赏月的心情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得失之患和功利关系的转变此时要注意:让学生从原文的语句中找出一些主要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分析白兔心理的两次变化,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心理描写法。
5、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6、师: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由学生学着归纳寓意,合理即可。
7、师: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
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要“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
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
人生寓言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人生寓言语文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380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4.png)
人生寓言语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2.分析寓言中的寓意,学会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二、教学重点1.寓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2.分析寓言中的寓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
2.如何激发学生对寓言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寓言故事素材、PPT、教学视频。
2.学生准备:寓言故事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寓言吗?谁能给我讲一个寓言故事?(二)新课导入1.讲解寓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中的寓意。
(三)案例分析1.分析《狐狸和葡萄》的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强调寓言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二)新课导入1.讲解寓言的来源及发展历程。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文学价值。
(三)案例分析1.分析《乌鸦和狐狸》的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强调寓言在人生中的启示作用。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寓言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二)新课导入1.讲解寓言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寓言故事。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2.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2.强调寓言创作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寓言故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新课导入1.讲解寓言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实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1.分析《农夫和蛇》的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强调寓言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
六、作业布置2.尝试创作一个寓言故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3.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教案的教学,相信同学们对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寓言的智慧,成为更加成熟、理性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册第二单元《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册第二单元《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e56e23a58da0116d1749c1.png)
8、课题:《人生寓言》学习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相关资料】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正音】嬉戏xī撤销chè风韵yùn 皎洁jiǎo禀告bǐng 厄运è金窖jiào 抢劫ji é行乞qǐ落难nàn 泯灭mǐn 俘虏l ǔ阴晴圆缺qíng 心旷神怡kuàng 险象迭生dié【寓意】《白兔与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的坚强起来。
【自主学习】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拟人: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7、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5)“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线索人物。
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导、学、练一、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嬉戏(xī)慧心(huì)慷慨(kǎi)禀告(bǐng)B.落难(nàn)熟悉(shóu)拐杖(guǎi)抢劫(jié)C.金窖(gào)风韵(yùn)行乞(qǐ)皎洁(jiǎo)D.折磨(mó)厄运(è)心旷神怡(kuàng)奴隶(lú)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粗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6b99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3.png)
在此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寓言故事中的寓意、人物形象、语文知识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我会为每个小组设置一个讨论话题,并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
a.对比分析:让学生比较不同寓言故事的异同,发现规律,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b.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角色扮演,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课堂小结,巩固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a.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寓言故事续写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2.写作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改编或续写。要求学生在保持原有寓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提交方式:纸质或电子文档。
3.情感分享: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寓言故事的感悟,内容包括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对自己的启示等。
提交方式:课堂分享或纸质、电子文档。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初一语文课文《人生寓言》教案
![初中初一语文课文《人生寓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5da0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b.png)
初中初一语文课文《人生寓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含义和特点;2.分析课文《人生寓言》的主题和情节;3.掌握课文中普通老鼠和白耳鼠的性格特征;4.通过课文的阅读和探讨,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普通老鼠和白耳鼠的性格特点;2.课文中“寓言”的形式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的理解与把握;2.学生对于“菜鸟与老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听说训练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曾经听过或读过的寓言故事,比如《老鼠与猫》、《狐假虎威》等,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同时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人生寓言》。
(二)讲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说明文字中出现的“老鼠”的象征意义。
然后让学生分析文中两只老鼠的性格特点,并比较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和命运。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绝对的完美。
(三)课堂讨论1.请学生就课文中的“擅长”、“不擅长”、“劣根性”等词语进行解释和分析,了解各个词汇的含义和形象表达;2.将学生分为两组,让一组扮演普通老鼠,一组扮演白耳鼠,让他们模仿文中老鼠的语言和动作,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意义;3.引导学生围绕“菜鸟与老手”主题,探讨一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的看法和经验,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和借鉴。
(四)听说训练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讲大赛”。
要求参赛选手在2-3分钟内就“菜鸟与老手”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表扬、批评和答辩,从而增进大家对于这个主题的深入讨论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1.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文章结构明确,内容丰富,字数300字以上;2.课外阅读一篇相关寓言或者寓言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字数300字以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寓言”的含义、形式和特点,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了解“菜鸟与老手”的认识和思考。
《人生寓言》教案(优秀4篇)
![《人生寓言》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b396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e.png)
《人生寓言》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教案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生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课文特点、地位及作用:《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两则寓言都依据辩证逻辑构想而成的。
本单元内容上紧承第一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
但侧重点稍有不同,第一单元侧重人生感悟,本单元侧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上了一个台阶,内容比较深沉、严肃,理性的成分浓厚得多。
这样的编排,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层次。
本单元教学要求,与上一单元既有延续性,又有所提高。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求熟读课文,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同时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在阅读方法方面,要继续练习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据此,我确立了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要求,结合新课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审美、闲适、慧心、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多愁善感等;(2)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4)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奇妙。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解寓意,学习精美的表达。
体验反思,提升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三)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点)2、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对人类的讽刺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难点)二、说教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我教读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第一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比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巩固练习
第二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
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
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
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
然的还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
了什么?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5、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
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
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
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
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
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
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
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
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
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
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课后记: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是本课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