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第1页:地理学简介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分支和学科领域第2页: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第3页: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地图的符号和注记第4页:地球的气候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第5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的邻国和海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第6页: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平原和盆地第7页: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8页:中国的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9页:中国的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湖泊的形成和特点湖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0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1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种植区域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2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3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枢纽和线路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4页: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城市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挑战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6页: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旅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7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主要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8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概述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9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构成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民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0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主要国际组织和关系国际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1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经济部门和产业经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2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教育阶段和学校类型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3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科技领域和成就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4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发展主要体育项目和成就体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5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特点主要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6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和教派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7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8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页: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2页: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页: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第4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第5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第6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第7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页: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9页: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10页: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第11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第12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第13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第14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第15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第16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第17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第18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第19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第20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第21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第22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第23页: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第24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第2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挑战第26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挑战第27页: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挑战第28页: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应用的重要性科技应用的挑战中心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主要分支: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5. 农业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6.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7.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8.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9.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11. 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12. 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13. 民族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14. 国际关系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15. 经济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16. 教育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17. 科技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18. 体育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19. 艺术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20. 宗教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21. 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22. 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每个主要分支下,您可以继续添加子分支,以涵盖更多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高一地理一二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一地理一二节知识点思维导图国家的居民分布- 定义:国家居民分布是指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居民分布情况。
- 影响因素:1. 地理环境: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会影响人口聚居和分散的情况。
2. 经济因素: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区域居民的分布情况。
3. 政治因素:政府的政策、规划等也会对居民的分布产生影响。
- 居民分布类型:1. 集中分布:特定区域或城市的人口密度较大,如经济发达地区。
2. 分散分布:人口分散在广泛的地域内,如农业人口的分布。
3.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相对较稀少。
- 中国的居民分布:1. 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如华东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2. 分散分布:西部和北部地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
3. 印度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也有人口密集的地区。
- 地理意义:1. 合理规划:了解居民分布可以指导国家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人口调控。
2. 经济发展:合理分布人口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 灾害防控:了解人口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灾害防控策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定义: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指不同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 影响因素:1.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人文因素: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对地区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 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投资等也会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
- 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1. 区域GDP差距:不同地区的GDP总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东部地区相对较发达。
2. 城市化水平: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同,城市间发展差距明显。
3.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一些地区依赖单一产业发展。
- 中国的经济发展差异:1.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和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2.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经济水平较高,而一些农村地区经济较为欠发达。
3. 北方地区工业较为发达,南方地区以服务业为主导。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中国地理
各地地理特征比较
西北青藏地区
基本概况 地形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水旱灾害及其治理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基本概况 地形与农业果生产的关系 矿产能源利用与开发 长江沿岸和南部沿海地带的可持续发展
秦岭-淮河
向气温低处凸,要考虑山谷或河谷
向气温高处凸,要考虑山脉及其走向 0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闭合曲线 等温线弯曲
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脉山河相间处 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兰州附近河谷等温线向上游方向凸
读1月等温 线图注意
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海南岛,台湾 等地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概况 气候及水源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水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与西部大开发
青藏地区概况 高寒气候对青藏地区的影响
区域特征对比;纬度 位置是形成北方和南 方自然地理特征不同 的主导因素,不同的 自然特征,显著的人 文要素差异,共同影 响两个区域的发展
新疆自然特征 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深居内陆 距海远
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大气洁净,晴天 多,日照时间长
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夜晚气温低
有利方面
农作物生长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气温低
人口稀少
藏族为主
居民特点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自然风光
民族性
科研和旅游宝地
历史文化
交通以公路为主,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能源(太阳能,地热资源,水源)丰富
深居内陆,自东向 西距海越来远
西北地区干旱的环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寒草原,荒漠广布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思维导图-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犀思维导图
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选择合适得交通运输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货运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我国交通运输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南北向的铁路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农业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的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东部地区农业分布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农业分布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走科技强农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农之路,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依靠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工业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工业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重工业以生产生产数据为主的工业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轻工业以生产生活数据为主的工业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我国工业的分布空间分布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大连、沈阳、鞍山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北京、天津、唐山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上海、南京、杭州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以轻工业为主得综合性工业基地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方向的差导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型。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1)
中 国 的 疆 域 与 行 政 区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世界 第三: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地理位置的四个端点: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 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 处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 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 的水 资源 好海 洋资 源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分配不均及解决措施:具有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南丰北缺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1)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2)人多,工农业用水量多;不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可以有效缓解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2)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中线工程 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3)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1)
中 国 的 河 流
1、秦岭---淮河的意义: 1、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与一月O℃等温线相似 3、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相似 5、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7、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粮食作物:北方小麦,南方甜菜; 糖料作物:北方甜菜,南方甘蔗; 油料作物:北方大豆、花生,南方油菜 熟制:北方一年一熟(东北平原)、两年三熟(华北平原); 南方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珠江三角洲) 2、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3、黄河和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线是:内蒙古河口和河南盂津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下游地区。治理黄河 的关键是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①、 自然原因:(1)土质疏松 (2)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 人为原因:严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7、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8、长江为中国长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9、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 10、长江及黄河概况
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我国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 大渔场,舟山渔场最大。 丰富的矿占资源: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巨量的化学资源: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渤海西岸天津和河北境内)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 鹰歌海盐场等。 保护“蓝色国土”: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思维导图大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思维
导图大全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介绍了人口的概念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解释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等概念。
探讨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
介绍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思维导图
在这一章中,教科书介绍了人口的概念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解释了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的概念。
讨论了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思维导图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讲述了产业区位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和选择的原因。
探讨了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
具体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分布、市场需求、劳动力和政策支持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和区域发展》中,重点介绍了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资源流动、扩大市场、加速社会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
介绍了当代交通运输面临的问题,同时,探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介绍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了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和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讲述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包括全球性、综合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和不均衡性等。
强调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分综合基础知识 地理思维导图 脑图
地理自然地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到远水星(体积质量最小)、金星(自转速度最慢,自东向西转)、地球、火星、木星(体积最大、自转最快)、土星(密度最小,行星环最明亮壮观)、天王星、海王星大气构成:78%氮,21%氧,微量氩、二氧化碳、水地表向上的大气层分布: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对流层:低中高纬度高度不同,天气现象,上升1km,温度降低6℃平流层:对流层顶~50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中间15~35间有一层20km的臭氧层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强烈对流热层(电离层):中间层顶~500km,能反射地面发射的电磁波散逸层:热层以上陆地地壳:含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1/2),其次是硅(1/4)地震和地震带: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中国地理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1.8万千米我国的地势、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式分布,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注: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3。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河流: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黄河(含沙量最大),珠江(汛期最长、流量第二)湖泊: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
淡水湖:潘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浙江)、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我国面积最大的 淡水湖: 潘阳湖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盐湖: 察尔汗盐湖我国的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行政区划(三级)①省、自治区、直辖市②自治州、自治县、县、市③乡、镇、民族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民族:56个民族,汉族占91.11%,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八上地理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思维导图)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山脉纵横交织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
西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东侧:台湾山脉
中部:长白山,武夷山
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积雪广布,冰川广布,多盆地与谷地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一望无际,起伏和缓,西北沙漠,戈壁广布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盆地
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内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有油田
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天山,东高西低,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巫山~横断,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
沃,物产丰饶,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平原
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放度较高,人口
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
丘陵自北向南: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山区面积大
优势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种植业
劣势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
地势西高东低
第一节阶梯
地形:高原,山地
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节阶梯
地形:高原,盆地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
地,四川盆地,吐鲁潘盆地
第三节阶梯地形:丘陵,平原
有利于形成降水,加强沿海与内
地的沟通,水流湍急,产生巨大
的水能。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一本书掌握中国 地理》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日历
地理
月 安徽
世界 字
第章
历法
生命 月份
陆地
天
我国
直辖市
地理知识
知识
高原
储备
01 第1章 前言
目录
02 第2章 历法日历
03 第3章 中国地理概况
04 第4章 名山秀岳
05 第5章 高原盆地
06 第6章 平原丘陵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历法日历
第3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4章 名山秀岳
第5章 高原盆地
第6章 平原丘陵
第7章 岛屿半岛
第8章 河流湖泊
第9章 瀑布泉地
第10章 沙漠森林
第11章 草原湿地
第12章 峡谷洞穴
第13章 地质公园
第14章 特色地貌
第15章 考古发现
第16章 中华奇景
第17章 历史文化名城
第18章 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简介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地理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此书不但开阔视野,又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所以说,它既 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实用佳品。作者根据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史料,编撰成这本集知识性、趣味 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理书籍。其内容涵盖历法日历、名山秀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岛屿半岛、河流湖泊、 瀑布泉地、沙漠森林、草原湿地、峡谷洞穴、地址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考古发现、中华奇景、历史文 化名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介等方方面面。让你轻松阅读浩博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目录
07 第7章 岛屿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