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历年法理学真题(1998~2010)

合集下载

吉大《法理学》 复习题答案

吉大《法理学》 复习题答案

吉大《法理学》10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B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2. 以下各项,关于法与经济基础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法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变化B、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C、法可以积极保护和促进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的形成、稳固和发展D、法能促进和保护经济基础,因而具有进步性3.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该学派主张〔〕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法象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C.消灭剥削阶级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6.法理学是法学的〔〕A.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具体理论 D.方法论7.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的观点去分析社会现象的法学方法是〔〕A.阶级分析方法 B.价值分析方法 C.比较分析方法 D.语义分析方法8.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社会标准,具有自身的特性,但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法律的特性?( )A.法律的标准性 B.法律的概括性 C.法律的阶级意志性 D.法律的效率性9.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A.法表达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是确定权利和义务10.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标准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1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B.法律的性质随经济基础变化而变化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基础中自动产生12.法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 )意志。

吉大10秋学期考试答案

吉大10秋学期考试答案

吉大10秋学期《法理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1. 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 法的社会化B. 法的自由化C. 法的西方化D. 法的本土化正确答案:A满分:4 分得分:42. 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A.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B. 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C. 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得分:43. 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 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 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C. 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D. 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得分:44. 最早的人权立法是()。

A. 英国1215年《大宪章》B.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C.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D. 美国《独立宣言》正确答案:A满分:4 分得分:45. 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

A. 公法和私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制定法和判例法D. 法律和法规正确答案:A满分:4 分得分:46. 英美法系的渊源不包括()。

A. 制定法B. 古罗马法C. 普通法D. 衡平法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得分:47. “商”的广义含义指的是什么()。

A. 交换行为B. 投资行为C. 协议行为D. 一切营利性行为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得分:48. 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印度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得分:49. 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A. 历史渊源B. 理论渊源C. 政治渊源D. 效力渊源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得分:410. 法理学属于()。

A. 国内法学B. 应用法学C. 理论法学D. 法学本科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得分:4、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吉林大学]20年4月《法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复习资料答案

[吉林大学]20年4月《法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复习资料答案

【奥鹏】-吉大20年4月《法理学》作业考核试题提示:请认真核对题目后,确定是您需要的科目以及试题复习资料在下载!!!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题目序号】列属于狭义的立法的是()。

A.国务院制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B.山东省人大制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C.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D.全国人大常务会对《刑法》第384条第1款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作出的解释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题目序号】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A.两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制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题目序号】列哪个属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题目序号】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刑法的溯及力为()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题目序号】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成为()A.基本法律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C.行政法律D.行政规章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C【题目序号】通法系中的衡平法是一种()。

A.制定法B.一般法章C.普通法D.判例法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题目序号】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民主是法制的物质和制度基础B.民主必须法律化才能健康发展C.司法独立与民主可能有一定冲突D.健全法制是发扬民主的最终目标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B【题目序号】国规定的证券法不包括()A.金融债券B.政府债券C.证券投资基金券D.商业汇票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D【题目序号】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题目序号】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法律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的规定,其中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下列哪个比率()A.8%B.13%C.15%D.25%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20分)【题目序号】列各项中,依法可以申请方法专利的是()A.食品真空保鲜的方法B.一种菜肴的烹饪方法C.高血压针灸疗法D.西红柿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BD【题目序号】列哪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宪法部门()A.特别行政区法B.国旗法C.国籍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BCD【题目序号】治和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靠法律还是靠道德约束权力B.靠规则还是靠个别命令指引行为C.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D.是否承认领袖的权威地位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本题参考答案:ABC【题目序号】某因一次沉船事故下落不明,后被法院宣告死亡。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1.法的事实与法的价值(武大2007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的后果即法的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法的事实必须是法所规定的,只有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才能引起法的后果。

另一方面,法的事实的概念又反映了法的调整受到具体社会生活情况和社会事实的制约。

法的价值,是指在主体人与客体法的关系中,作为客体的法对主体的需要的人产生效应的属性。

由上可知,法的事实属于实然范畴,而法的价值属于应然范畴。

)解析:2.自由与秩序(武大2006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秩序是人和事物存在和运转中具有一定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结构、过程和模式等。

因此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秩序的具体特征。

秩序是法最基本的价值之一。

秩序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条件,它既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

(2)自由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文化,被广泛运用在哲学领域、政治(社会)领域和法律领域。

自由在法学和法律上是指人的权利,即自由权。

作为法律权利,自由是指权利主体的行动与法律规范的一致以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界限。

(3)自由与秩序都是法律价值的内容,两者在实际现实中存在着矛盾的冲突。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解析:3.社会正义(厦门大学2011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基本制度及其所含规则和原则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理学(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1.法的事实与法的价值(武大2007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的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的后果即法的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法的事实必须是法所规定的,只有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才能引起法的后果。

另一方面,法的事实的概念又反映了法的调整受到具体社会生活情况和社会事实的制约。

法的价值,是指在主体人与客体法的关系中,作为客体的法对主体的需要的人产生效应的属性。

由上可知,法的事实属于实然范畴,而法的价值属于应然范畴。

)解析:2.自由与秩序(武大2006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秩序是人和事物存在和运转中具有一定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结构、过程和模式等。

因此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秩序的具体特征。

秩序是法最基本的价值之一。

秩序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条件,它既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

(2)自由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文化,被广泛运用在哲学领域、政治(社会)领域和法律领域。

自由在法学和法律上是指人的权利,即自由权。

作为法律权利,自由是指权利主体的行动与法律规范的一致以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界限。

(3)自由与秩序都是法律价值的内容,两者在实际现实中存在着矛盾的冲突。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解析:3.社会正义(厦门大学2011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基本制度及其所含规则和原则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NEW)吉林大学法学院《636综合(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吉林大学法学院《636综合(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吉林大学623法学综合(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624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7年吉林大学425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335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335法学理论(含宪法学)(外省卷)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外省卷)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吉林大学335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5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吉林大学335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吉林大学335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宪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3年吉林大学435综合(宪法学、刑法学)考研真题2003年吉林大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吉林大学623法学综合(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624法学理论(含宪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法理部分1.法的目的价值答:法的目的价值,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哪些价值的实现,如安全、秩序、自由、平等、公正等。

这些价值从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基本价值,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价值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实现。

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被称之法的“目的价值”。

(1)秩序秩序是法律所要实现的基本价值,它构成法律调整的出发点,也是法律所要保护和实现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秩序性只是法的价值属性之一,秩序价值只是法的价值之一。

它决不是法的唯一价值,也不是法的终极价值。

(2)自由自由是人类社会的价值,也是法所应体现的价值,实现自由,不仅对国家的立法,而且对法的实施都具有促进作用的,自由需要法律来保护。

吉林大学成人教育《法理学》期末题库

吉林大学成人教育《法理学》期末题库

法理学一单选题(共60题,总分值60分)1.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解释属于()(1分)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法定解释D.学理解释2.法律责任经过一定的期限后而被免除,被称为()(1分)A.协议免责B.立功免责C.因履行不能而免责D.时效免责3.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1分)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C.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4.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具体包括许多方面,但不包括下列哪一个选项?()(1分)A.法律的时间效力B.法律对物的效力C.法律的空间效力D.法律对人的效力5.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1分)A.意志行为B.思想活动C.道德行为D.习惯6.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采取的是()(1分)A.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有限性的是()(1分)A.法具有主观意志性,法律不等于客观规律B.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它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C.法具有概括性,法律规范是对人们行为的抽象D.法具有稳定性,而社会生活是变化的8.民法法系的发展以()为基础(1分)A.普通法B.衡平法C.罗马法D.判例法9.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1分)A.监察法B.公司法C.律师法D.劳动法10.在法律理论中,被认为是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的是()。

(1分)A.政府规章B.地方性法规C.国际条约D.公平、正义观念11.依照我国《刑法》第383条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甲贪污公款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法理学讲义

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讲义第一编法学导论本编历年出现的代表性考题: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06长简答)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守那些原则.(96—03民商卷法理简答)法学中实证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形态.(05简答)以“法律渊源”为例论述语义分析方法.(02论述)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在揭示法律现象的矛盾性特征方面发挥着特别重要作用或在法学各分支学科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一、唯物辨证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即唯物辨证的方法。

所谓根本方法,即在开放性的体系中,发挥着整体性导向功能的方法。

对于法学研究而言,坚持唯物辨证方法首先就要坚持以下几条基本的方法论原则: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必须重视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4、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二、价值分析方法法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也就是说,社会中所有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都是一种进行价值选择的活动。

为了使价值分析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功利主义原则2、人道主义原则3、现实主义原则4、历史主义原则三、实证分析方法1、社会调查的方法①宏观方面:社会结构的调查、治安状况的调查、社会组织的调查和法文化的调查。

②微观方面:法行为的调查、法实效的调查、法角色的调查和风俗习惯的调查。

2、历史考察的方法。

一切社会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

意义:把握历史脉络,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理解。

3、逻辑分析方法。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

必然性:法本身就是一种由各种规则构成的内在统一、结构严谨的体系。

4、比较的方法。

横向的比较与纵向的比较。

5、语义分析方法。

在法律领域中,语言的功能不仅是一般性的交流思想而且是传达国家意志和指令的载体。

第二编法的本体第一章法的概念本章历年出现的代表性考题: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的理论优势与特点.(96—03民商卷法理简答)第一节法的释义一、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第一,从立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某种意志或命令.第二,从司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法官的判决.第三,从守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约束行为的规范.第四,从法的作用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1.从法的本体下定义:规则说,命令说,判决说;2.从法的本源下定义:神意说,理性说,公益说,权利说;3.从法的作用下定义:正义论,社会控制说,事业说二、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法的定义,包含法的产生﹑保障﹑机制﹑对象﹑本质﹑目的﹑性质七要素.由国家制定﹑认可(产生),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保障),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本质),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及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目标为目的的(目的)行为规范体系(性质).马克思主义的法的本质的科学性1.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联系.2.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3.揭示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4.揭示法的主要目的﹑价值和作用.5.揭示了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总之, 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科学的揭示了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第二节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资产阶级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1.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2.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3.法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4.法受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影响.法的本质是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变化的决定力量,是深刻的、稳定的,不可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需要通过思维抽象才能把握.1.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1)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2.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仅培植了人们的法律需要,还决定着法的本质;(2)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从最终意义上说的;(3)法的阶级性与物质生活条件是统一的.第三节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是指法与相近社会现象相比较的特殊性.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2.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1.法律创制的方式——制定,认可2.法律的国家性——以国家名义,以主权为界域3.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遍的适用性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1.法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2.法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从而具有高效的利导性3.法的这种调整方式也使法与道德、宗教、习惯相区别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1.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2. 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1)国家强制力常备而不用;(2)国家强制力并非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第二章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本章历年出现的代表性考题: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自治条例、单行条例.(03辨析)法律清理.(96—03民商卷法理名词解释)法律效力的含义.(96—03民商卷法理简答)从法的位阶角度论述法的效力.(96—03民商卷法理论述)公私法划分的标准与意义.(06长简答)第一节法的渊源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一、正式法的渊源:1.立法;2.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5.国际法.二、非正式法的渊源:1.习惯;2.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3.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4.外国法;5.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第二节法的形式一、法的形式概述1.法的形式,指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即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或效力等级.2.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表明一国的法可以或可能基于何种途径产生.未然的法的概念.法的形式主要是指法所实际存在的方式或形态.二、当代中国法的形式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法规;行政规章; 国际条约; 其他法的形式.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含义以成文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的含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三种形式)(1)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含义对已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和归纳加工,使其完善化、科学化的活动.(2) 法的清理,是立法活动,(3) 法的汇编,不是立法活动,(4) 法的编纂,是立法活动,第三节法的分类与效力分类只需简单了解.一.法的效力各种法的约束力的统称,通常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般法的效力,即在适用对象,空间,时间方面的效力范围.二.法的效力和法的实效三.法的效力的三维1.法的时间效力2.法的空间效力3.法的对象效力第三章法的要素本章历年出现的代表性考题: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06长简答)宣告失踪是否是构成性规则.(03 辨析)论述法律规则的分类.(00论述)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一.概念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二.特征:个别性和局部性多样性和差别性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三.分类采概念,规则,原则三要素说.第二节法的要素的内容一、法律概念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功能:表达,认识,改进提高二、法律规则(一)释义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吉林大学824法理学

吉林大学824法理学

4.1 吉林大学824法理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法律职业的思维特点2)阶级分析方法功能3)法与法冲突的解决方法及原则4)法与道德的区别5)评析“法律是自由的枷锁”这一观点4.1.1 吉林大学824法理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法律职业思维特点:法律人的职业思维是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除了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之外,还包括以下特点: (1)通过程序进行思考。

法律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法官习惯于在两造对簿公堂的状态下听取不同意见,取得“兼听则明”的效果,在对立的意见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表现得比较稳妥、甚至保守。

法官只承认既定的法律规则,即便是判例制国家,也应遵循先例。

法官的这种稳妥性有时候还表现为遵循业已形成的传统价值。

(3)注重缜密的逻辑,谨慎对待情感因素。

也就是说,对法律决定的结论要合乎理性的推出,应当对决定理由进行说明和论证,从而增加法律判断的说服力。

(4)法律思维中的“真实”不同于科学中的“真实”。

法律意义上的真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

法律真实并不总是和客观真实相一致,法律真实更多是指由合法证据证明的“真实”。

(5)判断结论总是非此即彼。

法律必须对许多不妥协的问题作出决定,从整体上讲,法官的判决往往是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确定的结论。

2)阶级分析方法功能阶级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对于法学的理论建设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避免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

唯心主义法律观的总体特征是把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变归结为某种精神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法律观谬误之处。

第二,对于法律现象的历史考察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基本线索。

借助于阶级分析方法,可以在复杂多变、迷离混沌的历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吉林大学法学院真题完整

吉林大学法学院真题完整

吉林大学法学院真题完整版(98--2004)98> 一,简答:> 1.马克思主义法学在适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2.什么是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3.如何理解法律实现的含义?> 4.怎么认识法治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论述:> 1.论执法> 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的理论优势和特点。

>>99> 一.名词解释> 1.立法目的> 2.法律清理> 3.执法> 4.法律原则> 5.法律实效> 二.简答> 1.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 2.法律实现的含义> 3.司法的功能> 三.论述> 1.法律规范的效力> 2.法律价值的特征>>> 2000> 一.简答题> 1.从价值判断看,权利和义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2.如何认定法律规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3.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守法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 二.论述题> 1.法治是人类进步的自然选择> 2.法律价值的特征>>> 2001> 1.从法的位阶角度,论法的效力> 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 3.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观> 4.权利与义务的推定> 5.以我国加入WTO为背景,论述中国的法律改革>> 2002> 1.权利在社会运行中的界限> 2.近现代法治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 3.法的作用机制> 4.德治,法治,法制的含义和相互联系> 5.论法律制裁的前提条件> 6.论中国法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 2003> 一.名词解释> 1.法律移植> 2.立法> 3.法的目的价值> 二.简答> 1.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3.法律调整的局限性> 4.法律的强制性> 5.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 三.辨析> 1.宣告失踪是否是构成性规则> 2.人民政协的监督是否属于法制监督> 3.凡是物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自治条例,单行条列> 四.论述> 1.科学技术对法律的作用> 2.结合十六大报告中加强法律监督,加强执法,加强保护人权的论述,谈谈其中蕴涵的法理思想>>>>>> 1998> 一.概念区分:> 1.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消权> 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3.遗嘱继承与遗赠> 二.什么是行经合同?当事人双方权义有哪些?> 三.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四.试述代理关系中连带责任> 五.试述债的终止> 六.试述典权与质权及附买回权的买卖关系>> 1999> 一.简答> 1.民法财产权的立法体系?> 2.表见代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规则> 3.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4.民事责任竟合的法律效果> 5.债权的成立及效力> 6.债的转移及效力> 二.论述> 1.试述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 2.试述法人行为的本质及特征?>> 2000> 一.概念区分> 1.撤消权与解除权> 2.相邻权与地仡权> 3.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4.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责任请求权> 二.论述> 1.意思表示瑕疵及法律后果> 2.民法解释方法>> 2001> 1.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2.无权代理的法定条件和成立条件> 3.物权行为无因性> 4.地上权概述和我国法律规定之不足> 5.典权制度评说>> 2002> 一.名词区别> 1.共同加害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 2.无因管理和无权代理> 3.公平责任与无过失责任> 4.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二.分析> 1.我国民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试用我国民法有关规定和现行法有关规定评析>> 2.A以某交易行为在某转让人处取得标的物占有,就认为自己取得所有权,认为任何人不得以所有物请求返还,请用民法有关规定分析此情况何时不成立?> 三.论述> 1.论民事权利与民事权益的关系> 2.完全赔偿原则> 四.写作> 自拟题目,试述自己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1000字)>>> 2003经济法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典权> 2.代位继承> 3.格式条款> 4.亲权>> 二简答> 1.民法对人权保护的表现> 2.物权的公信力> 三.论述> 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其与意思自治的关系> 2.民事法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者的关系>> 2003国际法综合(民商部分)> 1.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2.诚信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3.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异同> 4.试论合同中的买回权> 5.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003宪法> 1.检察院的工作原则> 2.简述立法机关违宪审查的作用> 3.如何理解宪法是对特定人利益的保护> 4.简述司法独立原则> 5.简述82年修宪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6.结合宪法发展的历史,论述宪政建设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1997> 1.述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 2.简述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种类> 3.简述间接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的异同> 4.简述侵占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5.述刑法中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 二.论述> 1.试论共同犯罪的形式> 2.试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 1998> 一.简答> 1.简述未遂犯的基本类型> 2.简述新刑法典对于自首制度的修改> 3.简述新刑法对于死刑规定的修改> 4.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及行为方式> 二.论述> 1.试析受贿罪与商业受贿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区别> 2.试论身份犯的学理类型及其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1999> 一.概念区分> 1.连续犯与继续犯> 2.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 3.奸淫幼女罪与嫖宿幼女罪> 4.减刑与减轻处罚> 二论述> 1.正当防卫的时机条件> 2.自首的概念.特征和处罚原则> 3.试述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利益>> 2000> 一.概念区分> 1.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 2.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 3.空白罪状和引证罪状> 二.简答> 1.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 2.伪证罪与包庀罪>> 三.论述> 1.论死刑的减轻处罚制度> 2.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2001> 一.概念区分> 1.死缓与缓期执行> 2.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 3.减刑与减轻处罚> 4.连续犯与接续犯> 二.简答> 1.特殊防卫权概念与特征> 2.贪污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三.论述> 1.论共同犯罪中的身份犯> 2.论强奸罪的加重犯>>> 2002> 一.概念区分> 1.作为与不作为>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销售伪劣注册商标罪> 3.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 4.法条竟合与想象竟合>> 二.法条分析> 运用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分析刑法365条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购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是受贿罪的规定>> 三.论述> 1.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2.自首与立功的异同2004年综合卷(法理宪法)一、简答1、法学中实证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和具体形态(10分)2、法产生的基本标志(10分)3、简述法的规范作用(20分)二、论述法的价值的涵义(25)分三、论述法的局限性(25分)四、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25分)五.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征(10分)六、简述宪法实施的保障(25分)2004年综合(刑法,民法)一、30分1 简述累犯与特别再犯的关系2 间析为抢劫而盗窃枪支尚未着手实行行为就因意志意外原因停止的定性3 挪用公款与贪污的区别二、试论停止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25分)三、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适用条件的异同(20分)四、简述(30分)1 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2 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3 法人在清算期间的性质五、试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25分)六、试述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关系(20分)。

(NEW)吉林大学法学院《828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吉林大学法学院《828民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0年吉林大学623法学综合(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425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外省卷)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4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吉林大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吉林大学434综合(宪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2年吉林大学432民法学考研真题1999年吉林大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1998年吉林大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吉林大学623法学综合(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吉林大学425综合(刑法学与民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刑法部分1.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和联系。

答:(1)绑架罪与抢劫罪二者的概念①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②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2)绑架罪与抢劫罪二者的区别①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

②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3)绑架罪与抢劫罪二者的联系二者有诸多的相识之处,如其行为的目的都具有违法性;都采取了一定的暴力手段;都侵害公民得到财产、人身法益等。

吉林大学考研必看

吉林大学考研必看

吉林大学考研必看我们是吉林大学在校研究生,现提供我校各专业历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内部辅导笔记。

各专业均有历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内部辅导笔记,2010年刚考过的真题也有!【一】考研真题来源:1、通过各个院系的研究生直接从导师那里要来;2、研招办有熟人,向研招办熟人索要而来;所有真题已经请参加过考研的同学验证过,绝对保证是我校的考研真题!保证真实,保证权威!几十块钱是小事,考生前途是大事!我们不会拿一个考生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我们都是考研过来人,都知道资料对于考生的重要性,误人子弟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

诚信做人,质量绝对有保证!【二】参考答.案来源:答.案是向各专业导师要的标准答.案,有详细解答和评分过程,保证权威。

【三】内部辅导笔记来源:内部辅导笔记均是本校的大四学生在考前找导师划的考研重点、考研范围,都是内部的第一手资料,有很大参考价值!笔记内容每年变化都不大,请大家放心购买。

请大家相信我们资料的真实和权威性,谢谢!我们是我校几十名各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出售考研资料团队,各专业都有研究生同学,我们有完善的售后保障服务,可为购买资料的同学提供各种咨询以及专业课复习指导。

我们出售考研资料已达一年之久,有良好的信誉保证,需要购买考研资料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们。

我们所售资料价格远低于其他卖资料的同学,薄利多销,为考生服务!(长期有效)联系Q Q : 364909448以下各科均有历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内部辅导笔记,资料清单如下:101哲学社会学院601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801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602基础理论(科学思想史或科学哲学)802科学技术哲学603社会学理论与方法803中外社会学史804民族学人类学理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604公共管理学与社会保险805社会保障理论、制度与社会政策102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806文学概论606语言学理论807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808中国文学史809中国现当代文学810欧美文学史607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811新闻传播业务812广告学理论608大众传播学813广播电视艺术学609 考古学专业基础(含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610中国古文字学611书法文献与书法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966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103外国语学院225二外(英语)226二外(俄语)227二外(日语)228二外(德语)229二外(法语)612英语实践814英语专业基础及综合(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613俄语实践815俄语专业基础及综合(俄语理论、俄苏文学、俄罗斯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614日语实践816日语专业基础及综合(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615西班牙语实践817西班牙语专业基础及综合(西班牙语言学、西班牙语言文学、西班牙国家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616朝语(韩语)实践818朝语专业基础及综合(朝鲜韩国语言学、朝鲜韩国文学、朝鲜韩国概况、现代汉语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617英语实践技能819英语相关研究专业基础(语言学概论、英美概况、现代汉语及中现当代文学基础)104艺术学院618中外音乐史820音乐作品分析619美术理论综合测试501造型基础(素描、色彩)620设计理论502专业技法105体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21体育教学论、体育概论622人体解剖生理学201经济学院82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2法学院623综合(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822法理学624综合(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823中国法制史625综合(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825中国刑法学626综合(法理学、刑法学、商法学)826民法学827刑事诉讼法学828经济法学829环境法学830国际经济法831武装冲突法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203行政学院628政治学原理与法学基础理论832中外政治思想史833中外政治制度629政治学原理与国际政治学834国际关系史630行政管理学835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631公共管理学836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632管理定量分析837电子政府概论、程序设计方法204管理学院838国际商务管理839生产管理840工程经济学841会计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842管理学原理843技术经济学633信息检索844图书馆学基础845信息经济学846档案学理论199综合能力299M B A联考英语205商学院847西方经济学848高级语言程序设计849会计学850管理学199综合能力299M B A联考英语301数学研究所634数学分析851空间解析几何和高等代数852理论力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2物理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35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 853量子力学854 理论力学855电子线路856大学物理303化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36综合化学—(分析、有机、物化)857无机化学637综合化学二(无机、有机、物化)858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638综合化学三(无机、分析、物化)859有机化学639综合化学四(无机、分析、有机)86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861高分子化学和物理862化工原理304生命科学学院640生物化学863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理学)864药学一(生物技术制药学、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理学与药物分析学)865药学二(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与药物分析学)401机械学院866理论力学867材料力学868C语言程序设计869生产计划与控制870理论力学(专用)871材料力学(专用)402汽车工程学院641产品造型设计872设计艺术基础866理论力学867材料力学873传热学874工程热力学875电路与数字信号处理4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76材料科学基础877物理化学404交通学院867材料力学878结构力学879交通工程学880运输组织学881交通工程总论866理论力学882汽车理论(汽运) 883运输技术经济学884物流工程405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885生物化学886微生物学887分子生物学888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889耕种机械890机械原理891农业生物环境工程866理论力学892普通生物学893复合材料概论894食品生物化学895食品微生物学896农业经济学501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97光学898半导体物理与器件899数字电路与信号系统900半导体物理与材料90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902生物医学电子学与医学仪器502通信工程学院875电路与数字信号处理903自动控制原理904常微分方程5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505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906电子技术(模拟、数字)或90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909电工学(电路、数电)90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01地球科学学院360数学(理)643普通化学910地质学基础644C语言603建设工程学院926工程力学927 岩土力学928结构力学604环境与资源学院360 数学(理)929环境学概论930环境工程学931水文学原理与水文地质学基础932水力学933水文地质学基础与地下水动力学605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934地质学基础935勘查地球物理936地理信息系统701白求恩医学院647生物综合937药理学938细胞生物学939医学遗传学306西医综合702公共卫生学院306西医综合648预防综合649卫生管理综合703第一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308护理综合650 口腔专业基础综合307中医综合651化学综合704 第二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308护理综合307中医综合651化学综合705第三临床医学院306西医综合308护理综合650口腔专业基础综合307中医综合651化学综合706口腔医学院650口腔专业基础综合707药学院647生物综合938细胞生物学306西医综合652生物医学综合651化学综合708护理学院308护理综合801公共外语教育学院225二外(英语)226二外(俄语)227二外(日语)228二外(德语)229二外(法语)654 英语语言实践940 英语专业基础(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655 日语语言实践941 日语专业基础(现代汉语、日本语语言学、日本概况)656俄语语言实践942俄语专业基础(现代汉语、俄罗斯语言文学、俄罗斯概况)802马克思主义学院657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943科学社会主义944中共党史94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农学部658化学946动物生理生化947细胞生物学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648预防综合806植物科学学院658化学659高等数学948植物生理生化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807军需科技学院949政治经济学950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951食品营养学952管理学953西方经济学901东北亚研究院954经济学综合(含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955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956区域经济(含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957国际关系理论958人口学导论662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959日本文学史902古籍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903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663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960固体物理或961量子力学905理论化学研究所639综合化学四(无机、分析、有机) 86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906高等教育研究所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64教育技术学962综合卷(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

2002-2010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

2002-2010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

2002-2010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6.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

"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单选第6题)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答案】C【考点】对法律格言的理解【解析】有关法律格言涵义阐释的题目,最好的做题方法是采取排除法。

选项A,权利不因为是否知道法律而受到影响。

选项B,权利只是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好比冰山一角。

选项D,权利和法律显然不能等同。

再分析选项C,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对应的是实然和应然。

首先是法律赋予了某项权利,其次是在现实中行使某项权利。

7.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

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单选第7题)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答案】C【考点】法律事实、法定权利、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绝对义务【解析】综观本题,可以首先排除选项B,然后通过对三个概念的把握,逐一分析其他选项。

选项A,张女和司机之间因为司机的侵权行为而产生法律关系,所以,二人之间是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的。

选项C,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在一般情况下,针对一般对象发布的能够反复适用和普遍适用的抽象的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在特定情况下,针对特定对象发布的一次性适用的具体的法律文件。

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宪政专业历年真题2010__2004

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宪政专业历年真题2010__2004

吉林大学2010——2004真题2010年综合卷简答1,危害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2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原则。

3观念交付。

论述1法对正义的促进作用2刑法第十七条的内容3公平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专业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3简析信赖保护原则4行政复议中和解与调节的区别5行政强制的基本内容与现实意义6宪法法修正案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内容7宪政实施的条件8案例:(1)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找的考宪政的帮忙回忆的)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行政法学供宪法行政法学专业用1·简述正当程序法律原则的基本要求(15分)2·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15分)3·简述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设定的原则(15分)4·论述我国行政立法的性质及原则(35分)5·论述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35分)6·论述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35分)试题名称:综合(法理学刑法民法)1·简述现实权利与法定权利的关系(15)2·简述死刑缓期执行的成立条件(15)3·简述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种类(15)4·论述守法的主观条件(35)5·论述教唆犯及其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35)6·论述表见代理(35)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15)2·简述我国公务员的涵义及范围(15)3·简述行政复议概念及性质(15)4·简述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35)5·论述我国《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基本制度和原则(35) 6·论述行政诉讼的性质与功能(35)综合1·简述法学的研究对象(15)2·简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异同(15)3·简述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15)4·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35)5·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论析(35)6·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35)200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部分一.简答题(共计15分)1.简述法律的目的价值及其特点(15分)二.问答题(每题25分,攻击75分)1.阐述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吉林大学法理学课程

吉林大学法理学课程

吉林大学法理学课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是从()。

A.法律部门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B.法律制定到实施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C.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划分D.认识论角度所进行的划分2.()属于边缘法学学科。

A.宪法学 B.法理学 C.法律社会学 D.国际法学3.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国家意志C.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4.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意味着()。

A.国家强制力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B.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定会受到国家制裁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最后一道防线。

D.只有法具有强制性。

5.含有“可以这样行为”的模式的法律规范,为()。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6.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技术性规定 D.法律规范7.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 ).A.制定法B.判例法C.习惯法D.党的政策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省、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部门规章9.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相结合 D.保护主义10.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A.按照法的某种共同性或历史传统的不同B.按照法的制定机关及其法律效力的不同C.按照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的不同D.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11.强调政府在法律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理论是()。

A.本土化理论 B.国际化理论 C.进化论 D.建构论12.法律移植的最高形式是()A.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法律移植B.落后的国家移植先进国家法律制度C.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1.马克思主义法学在适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什么是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的等值关系?3.如何理解法律实现的含义?4.怎么认识法治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二,论述:1.论执法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的理论优势和特点。

99法理学一.名词解释1.立法目的2.法律清理3.执法4.法律原则5.法律实效二.简答1.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2.法律实现的含义3.司法的功能三.论述1.法律规范的效力2.法律价值的特征2000法理学一.简答题1.从价值判断看,权利和义务之间是什么关系?2.如何认定法律规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3.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守法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二.论述题1.法治是人类进步的自然选择2.法律价值的特征2001法理学1.从法的位阶角度,论法的效力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3.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观4.权利与义务的推定5.以我国加入WTO为背景,论述中国的法律改革2002法理学1.权利在社会运行中的界限2.近现代法治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3.法的作用机制4.德治,法治,法制的含义和相互联系5.论法律制裁的前提条件6.论中国法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一.名词解释1.法律移植2.立法3.法的目的价值二.简答1.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3.法律调整的局限性4.法律的强制性5.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三.辨析1.宣告失踪是否是构成性规则2.人民政协的监督是否属于法制监督3.凡是物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自治条例,单行条列四.论述1.科学技术对法律的作用2.结合十六大报告中加强法律监督,加强执法,加强保护人权的论述,谈谈其中蕴涵的法理思想98 法理综合卷一,简答:1.马克思主义法学在适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什么是权利和义务在数量上的等值关系?3.如何理解法律实现的含义?4.怎么认识法治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二,论述:1.论执法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的理论优势和特点。

99法理综合卷一.名词解释1.立法目的2.法律清理3.执法4.法律原则5.法律实效二.简答1.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2.法律实现的含义3.司法的功能三.论述1.法律规范的效力2.法律价值的特征2000法理综合卷一.简答题1.从价值判断看,权利和义务之间是什么关系?2.如何认定法律规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3.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守法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二.论述题1.法治是人类进步的自然选择2.法律价值的特征2001法理综合卷1.从法的位阶角度,论法的效力2.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3.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观4.权利与义务的推定5.以我国加入WTO为背景,论述中国的法律改革2002法理综合卷1.权利在社会运行中的界限2.近现代法治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3.法的作用机制4.德治,法治,法制的含义和相互联系5.论法律制裁的前提条件6.论中国法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2003法理综合卷一.名词解释1.法律移植2.立法3.法的目的价值二.简答1.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3.法律调整的局限性4.法律的强制性5.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三.辨析1.宣告失踪是否是构成性规则2.人民政协的监督是否属于法制监督3.凡是物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自治条例,单行条列四.论述1.科学技术对法律的作用2.结合十六大报告中加强法律监督,加强执法,加强保护人权的论述,谈谈其中蕴涵的法理思想1998年民法试卷一.概念区分:1.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消权2.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3.遗嘱继承与遗赠二.什么是行经合同?当事人双方权义有哪些?三.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物权制度的必要性?四.试述代理关系中连带责任五.试述债的终止六.试述典权与质权及附买回权的买卖关系1999年民法试卷一.简答1.民法财产权的立法体系?2.表见代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规则3.动产善意取得制度4.民事责任竟合的法律效果5.债权的成立及效力6.债的转移及效力二.论述1.试述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2.试述法人行为的本质及特征?2000年民法试卷一.概念区分1.撤消权与解除权2.相邻权与地仡权3.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4.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责任请求权二.论述1.意思表示瑕疵及法律后果2.民法解释方法2001年民法试卷1.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2.无权代理的法定条件和成立条件3.物权行为无因性4.地上权概述和我国法律规定之不足5.典权制度评说2002年民法试卷一.名词区别1.共同加害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2.无因管理和无权代理3.公平责任与无过失责任4.代位继承与转继承二.分析1.我国民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试用我国民法有关规定和现行法有关规定评析2.A以某交易行为在某转让人处取得标的物占有,就认为自己取得所有权,认为任何人不得以所有物请求返还,请用民法有关规定分析此情况何时不成立?三.论述1.论民事权利与民事权益的关系2.完全赔偿原则四.写作自拟题目,试述自己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1000字)2003经济法综合一.名词解释1.典权2.代位继承3.格式条款4.亲权二简答1.民法对人权保护的表现2.物权的公信力三.论述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其与意思自治的关系2.民事法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者的关系2003宪法1.检察院的工作原则2.简述立法机关违宪审查的作用3.如何理解宪法是对特定人利益的保护4.简述司法独立原则5.简述82年修宪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6.结合宪法发展的历史,论述宪政建设的世界性和民族性1997年刑法1.述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2.简述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种类3.简述间接故意杀人与伤害致死的异同4.简述侵占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5.述刑法中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二.论述1.试论共同犯罪的形式2.试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1998年刑法一.简答1.简述未遂犯的基本类型2.简述新刑法典对于自首制度的修改3.简述新刑法对于死刑规定的修改4.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及行为方式二.论述1.试析受贿罪与商业受贿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区别2.试论身份犯的学理类型及其与共同犯罪的关系1999年刑法一.概念区分1.连续犯与继续犯2.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3.奸淫幼女罪与嫖宿幼女罪4.减刑与减轻处罚二论述1.正当防卫的时机条件2.自首的概念.特征和处罚原则3.试述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利益2000年刑法一.概念区分1.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2.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3.空白罪状和引证罪状二.简答1.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加重犯2.伪证罪与包庀罪三.论述1.论死刑的减轻处罚制度2.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2001年刑法一.概念区分1.死缓与缓期执行2.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3.减刑与减轻处罚4.连续犯与接续犯二.简答1.特殊防卫权概念与特征2.贪污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三.论述1.论共同犯罪中的身份犯2.论强奸罪的加重犯2002年刑法一.概念区分1.作为与不作为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销售伪劣注册商标罪3.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4.法条竟合与想象竟合二 .法条分析运用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分析刑法365条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购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是受贿罪的规定三.论述1.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2.自首与立功的异同2004年综合卷(法理宪法)一、简答1、法学中实证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和具体形态(10分)2、法产生的基本标志(10分)3、简述法的规范作用(20分)二、论述法的价值的涵义(25)分三、论述法的局限性(25分)四、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25分)五.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特征(10分)六、简述宪法实施的保障(25分)2004年综合(刑法,民法)一、30分1 简述累犯与特别再犯的关系2 间析为抢劫而盗窃枪支尚未着手实行行为就因意志意外原因停止的定性3 挪用公款与贪污的区别二、试论停止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25分)三、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适用条件的异同(20分)四、简述(30分)1 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2 表见代理制度的价值3 法人在清算期间的性质五、试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25分)六、试述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关系(20分)2005年初试法理&宪法简答1. 法律行为的特征2. 法产生的标志3. 法的价值的三种含义4. 法律调整和道德调整的关系5.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论述1.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2.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 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性质及内容4. 法治原则在法的运行中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民法&刑法简答1. 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危害行为的类型2. 绑架罪的成立条件3. 聚众斗殴罪与伤害罪的区别4. 买卖合同中的物的风险负担5.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6.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关系论述1. 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价值评述2. 中国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条件3. 对过错归责原则优缺点的分析,谈现代归责原则的发展趋势4. 论占有的性质与制度功能06 年法学考研真题(外省)2006年吉林大学法学专业考研试题(外省)法理学一简答 1. 法治的含义2. 法的目的交换价值的含义及特点3. 人权的保护4. 法律程序的作用二论述 1. 法的功能及其局限性2.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与“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尤其徒刑”两规范的联系与区别3. 法律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建设宪法学一. 简答:宪法实施的原则二. 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刑法学一. 简答:1.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及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2. 罚金刑与没收财产刑的区别3. 重大责任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二. 论述:1. 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2. 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适用条件及其适用原则民法学一. 简答:1.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2.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3. 配偶权的含义和内容二论述: 1. 评价《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制度”的规定,以及在未来《民法典》对这一制度的设计建议2. 论物上请求权2006年吉林大学法学专业考研试题(吉林省)法理学简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法理还有公私法区分的标准与意义,论述:1、法的局限性和法治的关系2、法和自由的关系3、国家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宪法:1宪法修改的限制2 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在宪法关系上的地位刑法: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联系和区别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法定刑、量刑情节与宣告刑关系民法:简答1、如何划分法人与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责任2、我国民法通则代理中连带责任3、物权优先效力论述1、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物的处分及其违法行为法律责任2、英美法中事实上的预期违约与大陆法系不安履行抗辩区别2007年真题法理1 法的目的性价值(15分)2 法律全球化及对我国法律的影响(25分)3 法的作用和局限性(25分)4 美国一16岁男孩杀祖父为财产,按普通法有继承权,法官作出否定判决. (!)法官作出判决运用的方法(5分)(2)法官为什么作出否定判决,若作出肯定判决会发生什么后果?(5分)(3)评价判例制度(15分)宪法1 宪法规范及其特点(10分)2 宪法的作用(25分)3 宪法实施的原则和条件(25分)刑法1 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和联系(10分)2 行贿罪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内容(10分)3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形式(25分)4 论量刑原则(30分)民法1 债权让与的生效条件(10分)2 物权公示的公信力的内容(10分)3 公序良俗原则的规范功能(25分)4 侵权归责原则的体系(30分)2008年吉林大学法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课试题1. 法律全球化的意蕴152. 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实现方式153. 法律解释的概念和原则154.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355. 如何实现司法公正356. 关于“烟花禁改限”的一段文字,提到禁止的效果不好,于是改为限制,并且在指定方案过程中举行听证会,听取民众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