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
中医治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功能主治】治肠炎,。
【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
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
白芍白术治肠炎【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无效2例(占%),总有效率为%。
葛根黄芪治肠炎【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医治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好转6例(占31。
6%),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医治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常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那么,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量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秘方验方处方
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秘方验方处方
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秘方验方处方,
音达拉﹣15:药物组成:连翘10g、麦冬15g、草河车10g、木通7.5g、牛黄4g、石膏7.5g、红花15g、草乌叶10g、五灵脂7.5g、黑冰片10g、麝香2g、黑云香10g、木鳖子5g、革拨10g、光明盐5g。
制法:除牛黄、麝香外其余各味研成细粉,将牛黄、麝香研细与以上各味配研,加蜜打丸,每丸重5g。
功能:消炎、解毒、消食、止泻。
主治:慢性肠炎。
孕妇慎服。
17、涩肠止泻汤:组成:白头翁30g、秦皮15g、黄柏10g、苍术12g、肉桂2.5g、玉片15g、苡仁30g、沉香、附片各6g,焦楂、厚朴、无花果各12g,煨诃子9g,白糖炒焦30g。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温补脾阳,止泻涩肠。
主治:伏邪久泻(慢性结肠炎)。
用量:水煎,取药液300ml,一日分二次服用。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特效偏方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特效偏方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通常采用主要采用针对病原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治疗慢性肠炎偏方:双枳术丸(何晓晖)【组成】白术30g,苍术12g,枳实12g,枳売15g。
【功效】健脾运湿,理气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下垂、胃肠动力障碍等,属脾虚湿困气滞者。
症见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结溏不调,或便有黏液,暧气矢气,舌苔腻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双枳术丸是在枳术丸基础上加枳売、苍术二药,即由枳实、枳壳、白术、苍术四药组成。
枳术丸出于《牌胃论》,由枳实和白术两味药物组成,具健脾消痞之功;白术、苍术二术,健脾以助化,运脾以祛湿,脾健則积消湿除;枳窦、枳売二枳,下气以行滞,理气以宽中,气顺则痞除满消。
四药同用,健运相助,补消相兼,升降相宜,共奏健脾、除湿、导滞之功。
【加减】脾虚甚者,加党参、获菱、山药等;寒湿者,加厚朴、半夏、干姜等;湿热者,加黄连、黄芩等;大便干结,加大黄;脘腹疼痛者,加木香、乌药;食积者,加菜菔子、山楂、谷麦芽等。
【点评】本方源于古方枳术丸,配伍严谨,药简力专。
苍、白二术,燥运相助,是健运脾胃的最佳药对;实、壳二枳,行消相济,是理气消痞的有效配伍;二术二枳合用,则消补同施,最宜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脘腹痞满之证。
何氏常以此方治疗痞满之顽症,屡屡获效。
患者生活中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认真注意食品制作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
做好水源保护,饮水管理和消毒。
饮食方面食用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名医高效良方——急慢性肠炎
名医高效良方——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暴泻多属急性,久泻多为慢性,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之物,或饮食不洁,或脾胃虚弱,湿自内生,或外受湿邪,或寒邪直中所致。
慢性多由急性失治迁延转化而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症状泄泻、腹痛、肠鸣。
急性则起病较急,日泻十多次或数十次,或伴有恶寒发热,或嗳腐吞酸、或腹胀、喜热饮。
慢性则迁延难愈,时泄时止,或久泻不止,大便日2~3次或5~6次不等,为清稀便,臭味不浓、食欲不振,精神疲惫,或见五更泄泻,滑泄不止,完谷不化等证。
论治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治之。
1.理泻汤【组成】党参、茯苓各15克,乌豆衣9克,蚕砂15克,砂仁4.5克(后下),白芍12克,台乌药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行气,渗湿止泻。
【主治】腹泻。
凡急性或慢性均可用之。
【疗效】屡用效佳。
【来源】引(《临证见解》)。
林夏泉验方。
【附记】腹泻之病,必须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环节。
脾胃功能是因,湿邪为患为果。
故治当以健脾为主,佐以行气,渗湿。
方用党参益气健脾;茯苓渗湿健脾;白芍、乌豆衣平肝养肝;砂仁、台乌药行气止痛;蚕砂化浊。
诸药合用,有健脾、行气、渗湿之功。
使用本方,应随证灵活加减,如属暴泻(急性)因于风寒偏胜者,去党参,选加香薷、佩兰、扁豆、鸡蛋花、绵茵陈、六一散之类;因于湿热偏胜者,去党参、白芍,加火炭母、蛇舌草、绵茵陈、银花,白头翁之类,甚者加黄芩、黄连。
大便带血者,加地榆、槐花;大便有粘液,加蛇舌草、鸡蛋花、白芨;因于食滞者,去党参、白芍、加麦芽、布渣布、鸡蛋花;腹胀甚,在上腹者,加川朴花;在下腹者加樟木子。
2.治久泻方【组成】党参15~24克,焦白术12~18克,白扁豆花、焦山楂各18克,炒破故纸12~18克,炒神曲、炒泽泻各9~15克,吴茱萸、五味子各6~9克,炒白芍9~15克,诃子肉9~12 克,木香6克,砂仁6~9克,甘草6~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医圣经方治疗慢性肠炎
医圣经方治疗慢性肠炎医圣经方治疗慢性肠炎:1、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
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属赤石脂禹余粮汤。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2、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 3味赤石脂一斤,一半剉,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
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4、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5、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石见穿或拳参)6、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7、《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8、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9、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10、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11、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1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3、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14、下利。
脉反滑。
当有所去。
下乃愈。
宜大承气汤。
15、太阳病。
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
心下痞鞕。
表里不解者。
属桂枝人参汤。
16、伤寒六七日。
大下。
寸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
喉咽不利。
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
为难治。
属麻黄升麻汤。
[/cp]。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
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
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
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
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
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
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
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
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
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
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
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
慢性肠炎中医治疗秘方14方
慢性肠炎中医治疗秘方14方慢性肠炎中药方剂方剂1 党参、泽泻、白芍、诃子肉各12克,白术、煨肉豆蔻、炙甘草、生姜各9克,云苓15克,桂枝、砂仁各6克,薏苡仁30克,大枣5枚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肠炎脾胃虚弱证方剂2 党参、苏梗、陈皮各10克,白术、苍术、扁豆、莲子肉各15克,鸡矢藤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肠炎脾胃虚弱证方剂3 五倍子不拘量制用法:醋炒研细末。
每次服3克,米汤送下,日服2次。
适应症:慢性肠炎久泻不止方剂4 柴胡、川楝子、防风各6克,白术、陈皮各9克,白芍8克,山药12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肠炎肝郁脾虚证方剂5 熟附片、吴茱萸、五味子各6克,肉豆蔻、党参各12克,补骨脂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肠炎脾肾阴虚证方剂6 白术9克,干姜3克制用法:水煎。
每日1剂,睡前服1次。
适应症:五更泻方剂7 柳木炭制用法:研末。
每晚睡前开水送服15克,连服3次,不可多服。
适应症:五更泻方剂8 金樱子50克制用法:水煎。
每日1剂,饭后服,连用10天。
适应症:五更泻方剂9 柴胡、白术、青皮各9克;广木香、炙甘草各6克,白芍12克,云苓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肠炎肝气乘脾证方剂10 党参、糯稻根、云苓、蚕砂、蛇舌草、火炭母各15克,春砂仁4.5克(后入),白芍12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慢性结肠炎脾虚湿困、气滞腹泻方剂11 党参、苍术各12克,阿胶6克(另烊化冲),罂粟壳、煨诃子、木香、白芍各9克,黄连、肉桂各3克(后下)制用法:水煎服。
另白及粉9克,分3次调服。
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腹胀腹泻,大便夹脓血粘液等方剂12 黄芪、党参、白及各20克,苍术、藿香各10克,川椒5克,肉桂3克,田七3克,诃子15克制用法:制成冲剂。
每次服15克,每日2-3次,3个月为1疗程。
适应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剂13 黄连10克,冬瓜子、炒山药各3 0克,茯苓、焦白术各20克,生地榆15克,赤石脂、党参各12克,防风6克制用法:水煎服。
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有很多人在治疗慢性肠胃炎都选用到中药,因为中药副作用小,而且根治力强。
下面小编准备了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希望对您有帮助!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方剂1【处方与加减】党参20克,白术10克,炒白芍30克,吴茱萸12克,川朴6克,黄连6克,附子15克,米壳6克,乌药15克,车前草30克,木香10克,椿根白皮10克,枳壳12克,甘草5克。
舌质红苔黄腻者,去附子,黄连加至10克;纳差,不思饮食者,去椿根白皮,加焦三仙15克; 肠黏膜充血、水肿兼有溃疡,症状较重者,可用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五倍子10克,白芨10克,槐花10克,黄柏15克。
【功效与用法】水煎服。
并加水200毫升,煎至8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
主治慢性结肠炎。
症见下腹疼痛,便后痛解,腹泻,便下黏液脓血,里急后重。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党参、白术、炒白芍补气健脾,和血;吴茱萸、附子、米壳、乌药暖中,理气止痛,温肾补阳固摄,并助温化湿邪;枳壳、川朴宽中理气,以通肠腑; 椿根白皮、黄连、车前草清热利湿;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温肾固摄,清热利湿,利气暖中止痛之功效方剂2【处方与加减】一见喜60克,生地榆30克。
【功效与用法】浓煎成100 至150毫升,晚上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14天为个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症见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纳差(吃饭差)等。
一见喜苦寒,清热解毒,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地榆凉血,解毒,止脓血,其煎剂对溃疡性大出血有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药合用可收敛止血,消炎止泻。
慢性肠炎的食疗方法1、低脂、少纤维。
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应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2、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治疗肠炎的中药处方
治疗肠炎的中药处方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有很多偏方可以治疗肠炎,常用的偏方主要有:1、马齿苋治疗肠炎,可以有效的改善肠炎所引起的腹泻症状,药物主要是马齿苋还有大蒜,先用马齿苋煎汤,然后冲服蒜泥,加上适量的红糖,每日两到三次。
2、白芍、白术治疗肠炎,可以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要是对于慢性肠炎效果比较好,可以选用炒白芍、炒白术、陈皮、防风四个药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肠炎的症状。
3、葛根、黄芪治肠炎,具有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功效,主要是治疗急性肠炎,对于急性肠炎可以有效的改善肠炎的症状。
肠炎的患者,偏方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但是也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肠炎。
中药特效方:治疗肠炎、结肠炎兼治胃痛胃炎黄芪20g、白芍15g、葛根10g、故纸10g、薏米10g柯子10g、山药12g、栗壳15g、木香6g、甘草6g五味子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用法:水煎服,每剂煎三次混合后一日二次,一剂/日。
方解:此方为三甲医院,主治医生方,经多人服用效果好。
赤脚医生献出治疗肠炎、腹泻的神奇中药粉肠炎有一个绝招----专治腹痛泄泻俗称拉肚子。
配制的药面一吃就好。
拉肚子好多老百姓有久痢久泻,几十年治不了的老肠炎,花上几元钱就能治好。
组方特别简单就一味药。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此药可导小肠热,止暑泄痢。
那就是车前子,车前子用法将车前子打粉,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送服。
一日三次【中药佳方】治疗肠炎与结肠炎【配方】:赤石脂、炒白术各20克,干姜10克,麦芽25克。
【用法】:二斤水煮剩一斤水。
一天煮一次分二次喝。
一付药煮二次喝二天。
每天早饭喝一次煮的药。
中午饭后喝一次煮的药。
每天晚饭后用一个煮熟的鸡蛋弄碎放一钱白矾面参匀一起吃下。
每晚吃一个鸡蛋连吃五个鸡蛋不用多吃。
【疗效】:三付药五个鸡蛋全吃完,保证彻底全愈。
不传秘方:进餐后辄欲大便大便溏泻百治百效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
治疗肠炎的几个好用祖传秘方偏方
治疗肠炎的几个好用祖传秘方偏方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
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
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方1:
黄连10克,冬瓜子、炒山药各30克,茯苓、焦山楂、焦白术各20克,生地榆15克,赤石脂、党参各12克,防风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饭前服。
备注:过敏性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
来源:《瑶医效方选编》
方2:
贯众汤1料、黄荆叶120克。
用法:水煎后,可供15-20人饮用。
备注:用于治疗预防肠炎,贯众汤方组成为贯众90克,苦楝根皮、紫苏、荆芥各15克。
贯众汤1料、黄荆叶120克。
用法:水煎后,可供15-20人饮用。
备注:用于治疗预防肠炎,贯众汤方组成为贯众90克,苦楝根皮、紫苏、荆芥各15克。
来源:湖南省卫生厅《10种常见疾病民间验方》。
治急慢性肠炎秘方(方16首)
治急慢性肠炎秘方(方16首)70.1 健脾固肠汤【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
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泻、久泻两类。
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
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
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dabian 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
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
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
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
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核心提示: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茶叶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取茶叶先煮15分钟取浓汁约500g。
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ml左右,同煮为粥。
分2次,温热服食。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猪肚山药粥】猪肚1具切片,粳米30g,山药30g,加水煮,粥熟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乌梅粥】取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100g煮粥,粥熟入少许冰糖调味服,对小儿久泻不止有良效。
民间治疗慢性肠炎几个偏方---【白术红枣饼】取生白术250g,洗净干燥,研成细末,焙熟;大枣250g,洗净,煮熟,去核,捣烂如泥。
将大枣泥与白术末混合,制成小饼,焙干后食用。
每次3~5个,每日2次用怀山药煎汤送服。
【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入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2次服食。
【荔枝补阳粥】荔枝干(去核)、莲肉各5~7枚,山药15g,粳米50g,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入少许白糖调味服食,尤适于中老年人五更泻。
【制白果蛋】白果肉2枚,炒黄研末,装入一个鸡蛋内,将鸡蛋煮熟,顿食。
【茶叶煮粥】茶叶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取茶叶先煮15分钟取浓汁约500g。
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ml左右,同煮为粥。
分2次,温热服食。
有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功效。
延伸阅读:急性出血性肠炎的治疗方④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可控制肠道内感染,减轻临床症状。
其他止痛、解热、镇静、降温等措施可对症使用。
急性出血性肠炎的治疗方③抗休克:本病易导致休克,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休克并及时处理休克是治疗本病重要环节,并应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更多>>慢性直肠炎的中药治疗1、慢性直肠炎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滴以扶正。
民间治病绝招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汤剂大全
民间治病绝招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汤剂大全十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l.归芍香砂饮当归12g,白芍12g,茯苓9g,白术9g,砂仁9g,木香9g,麦芽9g,枳壳6g,陈皮9g,半夏7.5g,木通6g,泽泻9g,甘草3g。
水煎温服,不拘时服之。
功效理气活血养胃健脾。
主治胃溃疡,受寒易犯,疼痛难忍。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15g,生姜15g,半夏12g甘草6g,人参6g。
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饭后各服1次。
功效益气养胃,宽中行滞。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烧心,腹胀,吞酸,纳呆乏力。
3.玫瑰花代茶饮干玫瑰花片6~10g。
将上药冲入沸水,代茶饮。
功效理气解郁,舒肝健脾。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吐酸,胃痛。
十五、急慢性胃肠炎1.生姜橘皮汤生姜20g,橘皮20g。
水煎,1日2~3次分服。
功效健胃解毒。
主治慢性胃炎,胃痛,呕吐粘液或清水。
2.丹参蜂蜜汤丹参25g,檀香15g,炙甘草10g,蜂蜜50g。
先水煎前3味中药,去渣取汁,调入蜂蜜服用,每日1剂。
功效理气活血,益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脘痛。
3.枣皮红糖汤枣树皮20g,红糖15g。
水煎枣树皮去渣,加红糖调服,每日1次。
功效消炎止痛。
主治急性胃肠炎,腹泻,胃痛。
十六、噎膈、反胃1.参赭培气汤生赭石30g,野台参15g,生山药18g,天花粉18g,天门冬12g,桃仁9g,红花6g,土鳖虫5个,汉三七6g。
将前8味水煎1杯,送服汉三七面一半,药渣再煎1杯,送下余汉三七面,早晚各服1次。
功效活血降逆,和胃调气。
主治噎膈。
初病饭食不顺,渐渐饮食不能吞咽,少倾即吐,大便燥如羊粪,六脉细微。
2.二味汤威灵仙.30g,白蜜30g。
将上药水煎3次,每煎分2次服,每4小时服1次,1日服完,连服7天停药。
3.慈菇蛇草汤鲜山慈菇500g,白花蛇草500g。
将上药水前,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
功效化瘀利膈。
主治噎膈。
注意事项服后有反应时可将山慈菇减量。
4.郁金汤郁金15g,檀香9g,白蔻1.5g,陈皮6g,青皮6g,半夏6g,前胡9g,茯苓9g,苏子9g,沉香6g,木香1.5g,甘草6g。
国医治慢性肠炎神方
国医治慢性肠炎神方国医治慢性肠炎神方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仙桔汤(朱良春)〔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8克木槿花9克炒白术9克白芍9克木香5克炒槟榔1.2克乌梅炭1.5克白头翁10克〔功能〕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茵痢、阿米巴痢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
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二次服。
〔方解〕凡慢性痢疾,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往往既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稽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之象.因此,在治疗立法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需清化湿热,方能奏效.仙桔汤即据此而拟订。
方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滇南本草》载“仙鹤草治赤白痢下”,因此,本品不但可治痢下赤白,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对慢性泄泻亦有效。
桔梗《别录》载: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桔梗“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枯梗治“下痢腹痛”.因此,本方用枯梗不是取其升提之功,而是取其排脓治痢之效,凡泄痢大便夹杂粘冻者,取枯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而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疗泻痢而缓解腹痛;白槿花味甘性平无毒,能清热利湿凉血,常用于肠风泻血、血痢、带下,用治痢疾,有一定疗效,其不仅能迅速控制症状,且长于退热,槟榔本为散结破滞,下泄杀虫之物,着用小剂量则善于行气消胀,故对痢疾、泄泻而腹胀较甚者,颇有功效。
诸药合之.共奏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之功。
散人注解:腹痛,腹泻,大便中有粘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可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三种情况辨治。
但无论何种,彻底治愈均属不易,“仙桔汤”,适当加减,对该病有通治的效果。
“仙桔汤”为朱良春所创制,常用于治疗慢性痢疾及结肠炎,后人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一百多例,应手而愈。
治疗慢性肠炎中医方子
治疗慢性肠炎中医方子治疗慢性肠炎是中医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以下为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方子:1. 健脾益气方:-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厚朴、炒麦芽。
- 功效:健脾益气,调和脾胃。
-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的患者。
2. 清热利湿方:-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苍术、泽泻、滑石、薏苡仁。
- 功效:清热燥湿,利水消肿。
-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内蕴,腹痛腹泻,大便臭秽的患者。
3. 疏肝理气方:- 组成: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白芍、甘草。
-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 适应症:适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的患者。
4. 温阳健脾方:- 组成:干姜、附子、肉桂、白术、茯苓、炙甘草。
- 功效:温补脾肾,助阳化湿。
- 适应症:适用于脾肾阳虚,腹痛喜按,四肢不温的患者。
5. 养血润肠方:- 组成:当归、生地、熟地、白芍、阿胶、火麻仁、郁李仁。
- 功效:养血润燥,润肠通便。
- 适应症:适用于血虚肠燥,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的患者。
6. 清热解毒方:- 组成: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野菊花、牛蒡子、甘草。
-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热。
-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风热,热毒内蕴,腹痛腹泻的患者。
7. 健脾养胃方:- 组成:山药、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白术。
-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生津。
-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口干舌燥的患者。
在使用这些中医方子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也是治疗慢性肠炎不可忽视的方面。
名老中医治肠炎秘方
名老中医治肠炎秘方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 .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 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 病例一:工x ,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 + + ) ,脓细胞(+ + ) ,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 ,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 、4 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 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 .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 苦参30克。
[制用法] 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据直肠镜检病变部位的深浅而定灌肠时的深浅,如部位较高时,灌完后把臀部抬高些,以便药液充分流人。
我国名医贾一脉偏方集锦
我国名医“贾一脉”偏方收集一、贾一脉急性肠胃炎治疗偏方本病多为饮食生冷、不洁之物致急性肠道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方1【组成】老柚子皮15克、茶叶10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2【组成】生姜、烧酒各适量。
【用法】生姜切开。
蘸酒搽四肢,以转热为度。
【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3【组成】葱白、米酒各适量。
【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脐部。
【主治】急性肠胃炎腹泻。
方4【组成】艾叶、米酒。
【用法】捣烂炒热,布包熨肚脐。
【主治】急性肠胃炎腹泻。
方5【组成】茶叶100克、生姜50克。
【用法】焙干研为细未,每次3克,1日3次。
【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6【组成】生姜120克、黄连30克。
【用法】生姜捣烂取汁、黄连研末,小火炒干。
每次6克,绿茶送,1日3次。
【主治】急性肠胃炎。
方7【组成】鲜石榴皮100克、蜜糖300克。
【用法】石榴皮水煮,至稠粘,入糖煮沸即可,每次1勺,开水冲化服。
【主治】急性肠胃炎。
二、贾一脉糖尿病偏方1.木耳、扁豆各60克。
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2.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3.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4.猪胰1条,淡菜45--80克。
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
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5.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
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6.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7.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
急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用药处方
急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用药处方消化道疾病是一种经常困扰患者的常见病,本病主要是因感受寒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肝胆克脾等所致。
治宜审证求因,对症下药,以下个人搜集的一些处方用药供大家参考:处方1:藿香、厚朴、法半夏、陈皮、炙甘草、苍术、白术、紫苏、神曲各10克,茯苓15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生姜3片。
水煎服。
连用3剂。
可芳香化浊、安胃理脾和中。
主治急性肠胃炎。
处方2:藿香、煨葛根、茯苓、焦白术、炙甘草、法半夏、炒党参、陈皮、木香、枳壳、黄芩炭各10克,桂枝5克,生姜片3片。
水煎服。
连用10剂。
主治慢性肠胃炎。
处方3:乌药9克,半夏12克。
水煎服。
主治胃痛。
处方4:木香9克,黄连3克,草果3克,川军炭3克,甘草1.5克。
共研末制成绿豆大丸。
每日3次,每次1-2丸,儿童减半。
主治急慢性肠胃炎。
处方5:黄芩、连翘、知母各150克,黄柏、大黄、栀子各200克,赤小豆50克,黄连15克。
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
每丸9克。
每日2次,每次1丸。
主治急慢性肠胃炎。
处方6:枣树皮焙干研末。
每服1-2克,日3次。
主治肠炎、腹泻;大蒜、马齿苋各适量,水煎服。
同效。
处方7:明矾3克,压碎混入2个鸡蛋内,加水10毫升,置铁锅内炒熟。
每日1次。
连用2天。
主治肠炎、腹泻。
处方8:黄芩、黄连、地榆各等份。
共研细末。
每日2次。
每次50-100克。
主治腹泻、肠炎。
处方9:黑白丑、五灵脂各100克,炒香附250克。
共研末,陈醋拌成绿豆大小丸。
饭前30分钟送服,每次20-25丸。
主治胃炎胃溃疡。
处方10:高良姜、砂仁、炙甘草各4.5克,醋香附、元胡、川楝子各9克,焦山楂12克,木香3克(冲服),去核大枣3枚。
水煎服。
主治饮食喜热恶冷急性胃炎。
处方11:焦白术、山药、醋香附、陈皮各9克,良姜、炙甘草各4.5克。
痛剧加乳香、制没药各6克;便稀者加肉豆蔻6克,车前子6克(包)。
水煎服。
主治慢性胃炎。
处方12:9个胡椒,3个枣,5个杏仁一块捣,温热黄酒送入胃,诸多心痛一块好。
治肠炎奇方妙药【学为所用】
治肠炎奇方妙药【学为所用】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白芷固肠汤【来源】彭海棠,《陕西中医》(2)1987年【组成】广木香、白术、乌梅、干姜各10克,苦参9克,白芷、生黄芪各15克,石榴皮20克,陈皮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慢性结肠炎(泄泻)。
【疗效】治疗64例,治愈12例(占17%);显效32例(占52%);好转14例(占22%),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1%。
2、复方锡类散[处方组成]由锡类散、阿拉伯胶、羧甲基约维素钠、甘油、蒸馏水,配成溶液2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
7一10天为1疗程。
[疗程疗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06例,痊愈66例,好转29例,无效11例。
其中灌肠1一4次痊愈、好转分别为15、12例,5~8次分别为26、6例。
9~12次分别为 12、8例,13次以上为16例。
治疗痊愈率62.26%。
[处方来源]江西省妇婴保健院万素青等。
3、燥湿健脾汤「药物]苦参,蛇床子、炒白术、茯苓各12克,秦皮、白鲜皮、陈皮各10克,黄芪、党参各15克,木香6克,砂仁3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
早晚空腹分服,5剂为1疗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滴虫性肠炎20例,收效满意。
[来源]陈永明,山东中医杂志1987;(3):504、苦参煎剂[药物]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各30克。
[用法]上药浓煎过滤为60毫升,兑15%醋酸溶液6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天2次,连用3—5天。
[疗效]此方治疗滴虫性肠炎48例,全部有效。
[来源]唐嗣景.湖南中医杂志1987;(5):5666 治肠炎葛根黄芪治肠炎67 治肠炎白芍白术治肠炎68 治肠炎马齿苋汤治肠炎69 治肠炎党参白术治肠炎70 治肠炎旱莲当归治肠炎71 治肠炎乌梅败酱治肠炎72 治肠炎仙鹤草桔梗治肠炎73 治肠炎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肠炎验方秘方
肠炎验方秘方核心提示:肠炎验方秘方....[通治方]万潜斋:仙传黄金丹,专治一切寒热暑湿时疫,感触四时不正秽气。
兼治一切腹痛、泄泻、赤白痢,并绞肠霍乱、斑痧、咳嗽等症。
顶上真川连72克顶上真川贝18克(去心) 干姜72克藿香叶9克广陈皮9克黄芩63克(酒炒) 丁香9克荆芥穗9克荜茇18克砂仁9克(去壳) 麦芽9克(炒) 车前子18克(簸去空壳、浮皮,要净) 以上共药12味,须选地道料,不可加减分两,共为细末,用鲜荷叶捣汁为丸,勿用蜜,每丸约重4克。
1丸可救一人,小儿半丸,开水送下,病虽重,2丸必愈。
服后惟忌鱼半天。
是方治病应手立愈,盖他方往往偏寒偏热,惟此方寒热交制,暑湿皆宜,虽药味平淡,而效验非常,切勿轻视。
--《寿世新编》陈泽霖:我以往曾跟随家父侍诊,见他对各种慢性腹泻有一通用方:藿苏梗各9克、大腹皮9克、梗通草9克、苍白术各9克、茯苓12克、赤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川朴9克、木香9克、谷麦芽各15克。
此方本为藿香正气散加减,但用于慢性泄泻,也有较好疗效。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辨证方]1、寒证焦树德:每日半夜之后,清晨之前,肠鸣腹泻1~2次,久久不愈。
我治此证,常以景岳九炁丹合理中丸法,随证加减,制成下方:熟地(砂仁拌)12克制附片8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6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炮干姜6克党参10克白术9克炙草3克茯苓15克诃子6克另以伏龙肝80克煎汤代水以煎药。
此方对脾肾两虚所致的慢性泄泻(包括慢性肠炎、结核性肠炎、慢性痢疾等)均有较好疗效,可连服数十剂。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许叔微:温脾汤,治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药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瘥。
厚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炮) 甘草桂心(去皮,不见火) 附子(生,去皮脐)各15克大黄12克(生,碎切,汤一盏,渍半日,搦去滓,煎汤时和滓下)上细锉,水500毫升,煎160毫升,下大黄汁再煎120毫升,去滓澄去脚,不要晚食,分3服温服,自夜至晓令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70.1 健脾固肠汤【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
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泻、久泻两类。
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
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
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
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
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
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
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收效颇著。
70.2 慢性泄泻方【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组成】炒白芍10~24克,焦白术10~15克克,白茯苓10~20克,广陈皮6~10克,防风6~12克,广木香(后下)、西砂仁(后下)各6~10克,六月霜20~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化湿浊、抑肝扶脾。
【方解】本方是由痛泻要方加味而成。
慢性泄泻往往既可见脾虚之象,又可见湿热食滞蕴结肠间之征、多为虚实错杂。
肝木克脾,其临床特点是泻前或泻时必有腹痛。
本方用白芍抑肝缓痛;防风疏风升清;白术、茯苓培土渗湿;木香、砂仁、陈皮调中助运;六月霜苦寒,清肠胃、止痢开膈、消食运脾,方中以此清化湿浊。
合而观之,是抑肝扶脾、标本兼顾之良方。
【主治】肝木克脾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舌苔薄,脉细弦。
慢性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之。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纳差加白蔻仁;大便后夹有黏液脓血便加铁苋、地锦草、黄连。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70.3 治泻方【来源】徐景藩,《中医杂志》(8)1989年【组成】党参10克,山药15克,焦冬术10克,黄连2克,煨木香6克,赤白芍各10克,补骨脂10克,苦参、桔梗各6克,仙鹤草24克。
又灌肠方:地榆30克,石菖蒲15克,白芨10克。
【用法】内服方浓煎,每剂煎两次,各煎成约200毫升、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灌肠方浓煎成50毫升、趁热调入锡类散0.9克,和匀,于晚8时大便后灌肠、低压。
肛管捶入不少于15厘米。
温度保持50℃。
灌完后,腿伸直、臀部垫高10厘米,左侧卧5分钟,平卧5分钟、右侧卧5分钟,然后平卧入睡。
要求保留在肠中达8小时以上。
【功用】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收敛固肠。
【方解】本两方均为自拟方。
内服方参考了南京中医学院黄雅容老师之方。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长,泄泻日久,多虚中夹实、脾虚,常兼有肠中湿热瘀滞。
治疗上既要健脾补虚,又要清利湿热。
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补骨脂健脾益气,固肠止泻;黄连、苦参、木香、桔梗、芍药清利湿热、行气凉血、排脓止痢;仙鹤草收敛止血止泻。
《滇南本草》中有治“赤白血痢”的记载。
灌肠方中地榆、白芨止血生肌敛疮、锡类散解毒化腐生肌,对局部溃疡有愈合作用。
石菖蒲理气活血、散风祛湿、《本经》记载有治痈疮、温肠胃的作用。
诸药相伍,具有健脾益气、清利湿热,固肠止泻、敛疮生肌等作用。
内外并治,奏效颇捷。
【主治】经常泄泻、腹鸣隐痛、粪检有黏液及脓细胞、红细胞、检查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验之临床,坚持用药,每获良效。
70.4 泄泻灵汤【来源】王英鹏,《中医杂志》(3)1982年【组成】党参12克,白术15~18克,茯苓10克,黄芩、车前子、防风、苍术、柴胡、白芍各9克(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方解】方用四君子汤助阳气、强脾胃为主,并配入黄芩清热、车前子淡渗利水;苍术燥湿健脾;柴胡、白芍疏利缓急;防风祛风胜湿,鼓舞胃气。
诸药相伍为用,以助阳气、强脾胃为主,并配合升提、燥湿、淡渗、疏利、清热、健脾六个治疗法则,运用风药升提胜湿,鼓舞胃气,因而加强了疗效。
【主治】慢性腹泻。
【加减】气血虚甚,加黄芪15~32克,白芍用至12克;营卫不调、经常感冒者,加羌活、独活各9克,姜枣引;腹胀痛甚者,重用白芍,加川厚朴、陈皮、半夏、高良姜、元胡等;脾肾阳虚,加吴茱萸、肉蔻、补骨脂等,甚者见四肢偏冷、脘腹发凉,加炮附子、干姜、草豆蔻;饮食积滞、脘腹痞胀者,加焦六曲、焦山楂、焦麦芽;泄泻稀水、寒甚者,加苡仁、炮附子、山药,重用车前子,减黄芩;久泻不止者,加升麻6~12克,或诃子肉、罂粟壳、赤石脂等;脾虚甚,炒白术可用至32克以上。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临床运用,只要见证不是单纯的实证和热证,一般慢性泄泻,本方皆可运用。
但病非一日,须坚持用药,并随证加减,其效始著。
70.5 清利肠道方【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桃仁、杏仁、生苡仁各9克,冬瓜子30克(打碎)、黄芩、赤芍各15克,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清理肠道。
【方解】方用桃仁、杏仁开利肺与大肠之气血;生苡仁、冬瓜子、黄芩入肺与大肠而燥湿清热;赤芍行血则便脓自愈;马齿苋、败酱草清大肠之热而解毒。
诸药合用,共奏清理肠道之功。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渍肠道型),证见便垢不爽,日三、四行或更多次,腰痛不甚、肠鸣后重,苔腻而黄、脉弦细。
【加减】寒象明显,腹有痛感,可加肉桂2.5克,取其厚肠止泻,特别病久者宜之。
【疗效】经过多年反复使用,已作为本人临床“抓主症”之方。
凡便垢而不爽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70.6 理泻汤【来源】林夏泉,《临症见解》【组成】党参、茯苓各15克,乌豆衣9克,蚕砂15克,砂仁4.5克(后下),白芍12克,台乌药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健脾、行气、渗湿。
【方解】腹泻之病,必须抓住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环节。
脾胃功能是因、湿邪为患为果。
故治以健脾为主,佐以行气、渗湿。
方中以党参健脾;茯苓渗湿;白芍、乌豆衣平肝养肝;砂仁、台乌药行气;蚕砂化浊。
诸药相伍为用,共奏健脾、行气、渗湿之功。
【主治】腹泻。
凡急性或慢性均可用之。
【加减】临床时可据症情灵活加减施治。
如属暴泻因于风寒偏胜者,去党参,加防风、钩藤;因于暑湿偏胜者,去党参,选加香薷、佩兰、扁豆、鸡蛋花、绵茵陈、六一散之类;因于湿热偏胜者,去党参、白芍,加火炭母、蛇舌草、绵茵陈、金银花、白头翁之类,甚者加黄芩、黄连。
大便带血者,加地榆、槐花;大便有黏液,加蛇舌草、鸡蛋花、白芨;因于食滞者,去党参、白芍,加麦芽、布渣叶、鸡蛋花;腹胀甚,在上腹者,加川朴花,在下腹者,加樟木子。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70.7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组成】煨葛根、黄芩炭、黄连炭、白芍、生甘草、桔梗各10克,大豆卷15克,广陈皮10克,金银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可连续服5~10剂,以愈为度。
【功用】清热泻火,苦寒坚阴。
【方解】病因于火、泻利黄水如注,故名火泻。
此病虽非伤寒表邪内陷,其为火邪直犯阳明经可知。
故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苦酸微寒之白芍,同原方中之甘草,是仲景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之黄芩汤,后人称此方为万世治利之祖。
又加甘平无毒大豆卷,以其有止泻、健脾之功,《本经逢原》谓“入脾胃散湿热也”。
李时珍谓“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陈平伯谓“口渴下利,……此湿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芩、桔梗、煨葛、豆卷、甘草、橘皮之属”。
更加甘寒之金银花,甄权与陈芷器皆用此药以“治下澼”、“热毒血痢水痢”,取其能清热解毒止泻。
组成此方。
共奏清热泻火、苦寒坚阴之功。
【主治】火泻,泻下黄水如注,证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急性则每日泻下10次左右、慢性则每日3~6次,有时带有不消化食物,肠中雷鸣,多无腹痛、时微时甚、有迁延数月至数年不愈者。
舌红无苔,脉弦数,手足温暖。
【疗效】数年来,常用于临床实践,屡收奇效。
治愈甚多,疗效满意。
70.8 久泻断下汤【来源】郭廉亨,《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炙椿皮、土茯苓各9克,川黄连、炒干姜各6克,石榴皮4~6克,防风、广木香各4克,炙粟壳9克,元胡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也可加大剂量改作散剂、丸剂。
丸剂每服9克,散剂每服6克,日服2次。
勿在铜铁器中煎,捣。
【功用】燥湿开结,寒热并调,理气涩肠。
【方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范畴。
泻或痢之急性发作,多为饮食不节、不洁、积滞于中,或湿热、秽浊、热毒侵犯胃肠的邪实证;泻或痢之日久缠绵,既因急性期误治失治而迁延不愈,更多肝郁脾虚、湿聚酿热、邪郁肠道,久则入络损肠所致。
临床上多呈寒热、虚实交错之证。
“久泻断下汤”是苦寒辛热同用,开泄与固涩并举之方。
方中以椿皮、土茯苓、黄连燥湿清热治其因;以干姜之辛热,配黄连之苦寒解肠之寒热郁结。
石榴皮(或乌梅)、粟壳敛肠止泻以固其本。
复以木香、元胡理气活血,防风胜湿升清,共复其用。
诸药相合,则湿热清、郁结解、溃疡愈、肠气和而功能复。
所以它是本病的一个通用效方。
【主治】久泻久痢之湿热郁肠、虚实交错证(过敏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证见长期溏便中杂有脓液,或形似痢疾,先黏液脓血,后继下粪便,左下腹痛,或兼见里急后重、时轻时重。
【加减】便下黏液量少而后重甚者,去粟壳加槟榔6克以降泄肠中气滞;大便溏而频,量多而有热感,加薏苡仁15~20克以利湿健脾止泻;日久气虚、肢倦乏力,加党参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