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1500字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1500字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的一项重要素养。
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作文中,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展开论证。
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将个人的观点与概念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其次,学习能力是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关键。
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
在高考作文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快速捕捉到重点,合理组织和展开论述,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再次,沟通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
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在高考作文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学生要通过文字来与阅卷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更加清晰明了,使作文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化,创新能力成为了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重要能力。
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在高考作文中,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独特和有创意,为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使作文更加出彩。
再次,合作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全面发展与专注并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讲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口号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2017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语文者得天下。
——当下教育界的流行语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四川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测促改”活动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全面发展与专注并行古人云:心无旁骛,方可执著。
只有专心致志,盯紧一个目标,才能像鼓浪屿咖啡店专注经营的一种咖啡一样,芳香四溢,令人终生难忘。
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兼容并包,全面发展,才能更适合社会需求。
因此,既要在总体目标上全面发展,又要在个体目标上专注执着,才能两全其美。
懂得专注,是人生的大智慧。
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唯有专心做事,才能成功。
现实中,科学家在潜心专研之前都要选择方向和课题,这个选择可大可小,但方向必须是唯一的。
因为只有唯一,才能目标明确与专注。
也只有盯住绝顶的登山者,才能登到顶峰。
懂得专注,是成功的良药,也是人生的智慧。
王国提出做人做事的“六不”时,已年过古稀。
为什么到晚年才提出这样的高论呢?因为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大师一生埋心探寻学问,专注于自己人生目标,心无旁骛,勤奋努力,著作等身,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不可企及的地位。
因此,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抑或是社会科学,都需要目标的专一,才能换来成功。
懂得专注,是通向成功桥梁。
莱特兄弟在内华达州魔鬼岭完成那划世纪一飞之前,曾做过多次尝试,正是那对梦想的专注与憧憬,使兄弟二人如痴如醉,从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干起,百折不挠,终成为妇孺皆知的飞行大师。
他们的“起飞”,绝非命运垂青,而是那专注的神情感动苍天,贵在坚持,功到自然成,让他们体会到飞行的自由与快乐。
可以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让热情专注于喜欢的事物,它为你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将你的理想引向浩渺的苍穹,遥远的宇宙天体,去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高考作文是高考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文的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所在。
立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因此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思辨能力。
作文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逻辑和知识,对一个话题进行思考、分析和阐述的能力。
而一个好的立意无疑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的命题往往涉及到社会热点、时事问题等,需要考生具备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思辨能力,才能够有深刻的见解,有深入的剖析,才能形成富有观点的立意。
在高考作文中,立意鲜明,观点新颖的文章往往具备强烈的争议性和思辨性,这也是高考作文中核心素养所在。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之二是审辨能力。
审辨能力是指考生对事物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
高考作文的立意需要有深刻的审辨能力,要求考生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分辨事物的是非曲直,分析问题的缘由和原委。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只有具备了审辨能力,才能够审时度势,选择切题的立意,从而使文章有深度、有分量。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之三是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是指考生在立意时所融合的知识面、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等因素。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在立意时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对社会、文化、历史等各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对人性、道德、情感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对语言、形式等有一定的感悟和修养。
只有具备这些综合素养,才能够使文章在立意时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体现个性特色,形成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韵味。
高考作文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作文的立意则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思辨能力、审辨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多重素质。
洞察 2024 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走向,掌握后期备考关键
洞悉2024年作文命题趋势,把握后期备考重点——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2024年作文备考策略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应对方案绿阴不减来时路,守正创新不二门,以此形容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及趋势,亦无不可。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始终体现了"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辨,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在材料、提示语等方面迥异于往年,但考查核心价值、时代精神等旨归不变。
如上海卷"好奇心",指向科学精神,涵养高远的科学志趣;天津卷,指向青年如何立德修身、躬行实践;新课标 I 卷,指向奋斗追梦,讲好中国故事;全国甲卷,指向科技发展中如避免人被物化等时代命题;新课标 II 卷,指向自我与环境、自我与时代;全国乙卷,指向立己达人、美美与共、和合共生……这些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
材料虽然一反往日的宏大叙事,代之以清新蕴藉的材料,但就其内容本身,可谓绿阴不减来时路,与往年考查并无二致。
鉴于此,笔者纵观历年高考作文命题,深入解析,洞悉高考命题特点,亲自进行写作实践,并总结出应对之策,以期有所裨益。
命题趋势一:回归教材将2023年高考作文题与教材对接,不难发现,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强调回归教材。
如全国甲卷作文"人·技术·时间"与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题大同小异,必修下I 卷作文"故事的力量",直接呼应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文学作品研习单元中的"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解决方案:深耕教材,积学储宝与其漫无边际"做加法"-﹣横扫各地联考题,不如"做减法",回归课本,对每篇课文深耕、开掘、盘点,使课本成为写作的"无尽藏也"。
充分发挥课文的作文功能,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课本素材挖掘、整合、阐释、盘点;二是对课文典型写法总结运用;三是重视课本单元人文主题、单元研习及活动任务等。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21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一、人文底蕴什么就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
而底蕴则涵盖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累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底蕴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累积”指向很明晰,有意识地回去搞就可以了。
“重新认识方法和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新认识”就是指介绍和掌控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课堂教学”就是指以实际行动改建世界和社会。
这两点须要我们掏出自己的智慧,并努力做到长期秉持训练自己。
2.人文情怀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情怀就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就是所指对人或对事物关注、钟爱的心情。
我们培育起至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注、钟爱的心情,具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审美情趣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2020高考核心素养主题作文素材包备考——健全人格(附:实用素材及满分作文)
2020高考核心素养主题作文素材包备考——健全人格(附:实用素材及满分作文)紧扣核心素养积累作文母题01概念解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明确指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心理学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来定义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性格(内外倾)、人格品质(善恶)、责任感、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
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独属阶段,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过程。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应该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觉道德追求。
02名句集萃1.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2.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3.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4.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5. 困难带来阅历,阅历给人智慧。
逆境这是天赋其人的可贵考验,在逆境中受过锻炼而走过来的人,可谓坚韧不拔。
——松下幸之助6. 勇士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的。
——奥维德03实用素材1.一场战“疫”,是一本最厚的教科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最真实的生命状态,人性的真善美频频闪现,假恶丑也纷纷上演。
战“疫”的一幕幕场景汇编成为活生生的教材,给未成年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传染性疾病是对社会性和人性的巨大挑战,是对社会治理的一场考验。
疫情之中,谁来预警,谁来战斗,如何行动,怎样高效?不同社会角色共同的社会情感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价值观,成为人们对抗疫情的核心驱动力。
社会情感的践行存在于人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情感就是培养未成年人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这是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一场“战疫”里,有科学之思,社会之思,人文之思,伦理之思,是对成人的考验,也是对孩子的考题。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包括思辨能力、综合素养、创新精神、道德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五个方面。
思辨能力是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具备独立思考、辩证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在作文立意时,要能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辨析观点,并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和思维锻炼,只有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才能够形成有营养、有深度的立意。
综合素养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
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
在作文立意中,要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文化背景、时事时势,形成富有内涵和观点独特的写作角度。
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广泛的学习和接触,只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才能够构建丰富多样的立意。
创新精神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
创新精神包括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敢于表达等多个方面。
在作文立意中,要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并通过新颖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立意。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才能够形成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立意。
道德修养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
道德修养包括正直、诚信、宽容、友善等多个方面。
在作文立意中,要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尊重他人的权益,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保持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道德修养与立意的结合,不仅能够使作文立意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还能够提升作文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形象表达等多个方面。
在作文立意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要能够用准确、简练、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写作训练和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才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包括思辨能力、综合素养、创新精神、道德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五个方面。
这些素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共同构建了一个立意丰富、内涵深刻的作文。
高考试卷语文作文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语文作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作文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学生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语文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一、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作文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高考中,作文往往占据较大分值,如全国卷作文满分60分,地方卷作文满分50分。
一个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求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还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词汇、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作文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这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个优秀的作文,往往具有清晰的结构、严密的逻辑、独到的见解。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语文作文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体现。
在作文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一个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传递正能量。
在高考作文中,学生需要关注社会热点、人生哲理等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作文写作还能锻炼学生的耐心、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作文练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作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新高考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语文作文正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通过作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评)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写作指导作文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积极参与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他们在充分探讨与论证的基础上,就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处罚措施提出了修改建议,该建议获得修订部门的认可与采纳。
材料二:在当前时代,有些人还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
在校园里,有些同学漠视班级尧、学校事务,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参加社会活动,参与社会管理都是大人的事,学生只需要好好学习。
为此,振华中学高三(1)班召开了“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班会,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及自身经验体会或社会现实,以高三(1)班同学“治平”的名义就此向振华中学全体同学写一封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一、任务解读为此,振华中学高三(1)班召开了一次“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班会,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请结合你的自身经验、体会或社会现实,结合上述材料,请以高三(1)班同学“治平”的名义向振华中学全体同学写一封倡议书。
1.第一句话给出了写作的具体情境和主题。
具体情境是振华中学高三(1)班召开主题班会。
其中,“振华中学”暗含中学生要勇担振兴中华的重任之意,高三是一个特殊节点,意味着学生即将由中学毕业,走向成年,迈向社会,担当社会责任。
主题是“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参与社会活动”是做法,“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根据材料可知,社会活动既含学校、家庭活动,又含广义的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是目标与方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指向“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此处为责任担当与参与实践。
意即青年要积极参与各类事务,肩负青年责任,担当时代使命。
核心素养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分析及备考
核心素养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分析及备考摘要:近五年来,在全国I、II卷高考中,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考试的重点。
全国卷在审题难度方面努力达到平衡,使学生都能读懂题意,但是由于欠缺审题意识,有时容易出现读错题的状况。
学生的作文内容往往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主干和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策略,逐渐细化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不断提高学生对作文表达项和内容项的得分能力,使学生都能创作出高分高考作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精神内涵逻辑推理语言表达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学生能否提高语文作文的能力,是作文复习是否有效的关键。
然而高考作文的考察范围比较广泛,学生很难抓住确切的复习方法。
本文围绕教育部命题方向进行探讨,分析作文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将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融入练笔中,使学生提升写作的层次。
结合思辨强、语言美的关键,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生动,争取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高考命题工作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制定相应的作文复习策略,引导高三学生打破作文局限、突破作文瓶颈。
一、注重演讲等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了有效解决写作的问题,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学生步入高三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
演讲的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并将演讲的内容制作成相应的板书。
在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脉络,将演讲有条理的呈现出来。
在演讲过程中要求学生声音洪亮,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演讲。
最好摆脱读稿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PPT,使演讲更加深刻、更加直观。
让学生进行演讲,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思考积累素材。
如果学生的演讲过程中倾注了情感,可以证明学生演讲的内容是其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且愿意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分享的。
制作板书是为了使演讲更有条理性,还能让其他学生听懂演讲的内容,也能让自己的表达更加流畅。
分析高考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及教学策略
分析高考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及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外,高考试题中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分析高考试题中的核心素养考查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考试题中的核心素养考查高考试题中的核心素养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
这些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要需求。
创新意识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素养考查要点。
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往往需要考生对于某一观点或者论述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表达。
而数学科目的应用题则需要考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也是高考试题中常被考查的核心素养。
无论是语文科目的阅读理解题还是数学科目的解答题,都需要考生具备分析问题、批判思考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思辨性的讨论和练习,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对于问题的深度分析和多角度思考。
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也是高考试题中的素养考查要点。
无论是语文科目的作文题还是英语科目的口语表达题,都需要学生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历史、政治等社科科目的作答题也会考查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社会协调的能力。
社会责任感也成为高考试题中的重要素养考查点。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发展型人才,社会责任感也成为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素养考查点。
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常常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要求学生有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人文关怀。
政治科目的试题也常常考查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理解。
针对高考试题中的核心素养考查,下面我们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校和教师要求不仅仅要把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上,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对核心素养下高考语文命题的反思与展望
对核心素养下高考语文命题的反思与展望我们来谈一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素养等多个方面。
这些素养既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必备的能力。
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是围绕着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的。
当前高考语文命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些试题偏重书面文字的理解和分析,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虽然文学经典的阅读和理解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学生更需要在日常语言运用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命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素养。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更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的高考语文命题多以传统文学作品为主,鲜有涉及当代文学和时事热点的题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的发散。
命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开拓思维,发挥创造力。
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语文知识、文学鉴赏、写作表达等多个方面。
而当前的高考命题多以考查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诚然,知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命题应该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的各项素养。
既然对当前高考语文命题存在一些问题,那接下来我们来展望一下未来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向。
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现代社会,语文的作用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学鉴赏和作文表达,更多的是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
命题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
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批判思维。
语文学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需要不断关注当代文学和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导写及备考启示(解读+审题+标题+分论点+素材+范文+启示)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导写及备考启示审题+标题+分论点+素材+范文+备考启示一、真题呈现(适用地区:海南、辽宁、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本试题可以围绕“安静˙空间˙成长”,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构思。
为什么,我们细细道来。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
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对话性。
为避免写作受到阅读因素的制约,选择了关联相对浅显的语用材料。
我们看看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文段:(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
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
那么,使用耳机②?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
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
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
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
但事实上,③,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
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作文的立意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它决定了作文的方向和主题,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和评分。
在高考作文立意中,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是思想素养。
高考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在立意中要体现学生的思想素养。
学生可以选择社会热点话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教育问题等,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在立意中凸显思想素养,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作文的品质和评分。
其次是文化素养。
高考作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
在立意中可以选择与中华文化或世界文化相关的话题,如中国传统节日、古代诗词、外国文学作品等,通过对这些文化的理解和剖析,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运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提升作文的档次和水平。
再次是人文素养。
高考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在立意中要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以选择与人类命运、社会关系等相关的话题,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生价值等,通过对这些话题的思考和探讨,展示自己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和思索。
在文章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名著经典句子等,彰显人文关怀和文化修养,提升作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最后是语言素养。
高考作文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立意中要体现学生的语言素养。
可以选择抽象的主题,如理想、自由、希望等,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述和描绘,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立意中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提升作文的美感和艺术性。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包括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
学生在立意时要注意体现这些素养,选择与社会热点、文化和人类问题相关的话题,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2023届高考作文预测”核心素养之学会学习”写作精析与范文
2023届高考作文预测”核心素养之学会学习”写作精析与范文一、概念分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六大板块。
“学会学习”是六大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会学习”是“自主发展”的第一个要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方面。
乐学善学:指的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于反思:指的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信息意识:指的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其中,“乐学善思”对于当代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乐学与善思。
先说“乐学”,“知之者步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与兴趣是求学最好的导师。
当心中求知的火苗被点燃,我们就会有主动求学的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收获更佳的学习效果。
反之,如果我们只把知识当成求取高校与学位的手段,当做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就很难从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从'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焦虑,到'学海无涯乐作舟'的逍遥,是人生的一步大跨越,是境界的大提升。
教育者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意识,而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善于从学习中发掘兴趣,寻找点燃学习热情和激情和意义与途径。
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既是是我们乐学的作为,也是我们学乐的境界。
再说“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往往决定了学习的品质与走向。
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将自己的求学历程向更深处漫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知识提炼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
分析高考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及教学策略
分析高考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及教学策略高考试题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其中核心素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核心素养包括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这些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和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高中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高考做好准备。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思考、提问、分析、判断和验证等过程,通过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常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如各类数学题。
针对这种考查,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反应速度和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模式。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根据问题特点、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迅速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中很多科目都被赋予了解决问题的任务,如英语作文和物理题。
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过程,以及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勇气。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能够采用新颖或创新的方法、思路或产品来解决复杂问题或满足需要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很多科目都需要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如语文作文和化学实验。
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沟通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手段,与他人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很多科目的内容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如英语和政治。
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沟通信心和沟通能力。
总之,高考试题中核心素养的考查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高考的能力。
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的思辨、解决问题、创新、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勤学善思、与人合作共赢,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并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高考作文作为整个高考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其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素养和核心素养。
那么,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应该具备哪些方面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思辨能力作为高考作文立意的核心素养之一,思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归纳、推断等思考方式,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学生能够在立意阶段充分运用思辨能力,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对所要写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多角度去考虑,那么作文的内容将更具深度和思想性,深受评卷老师的青睐。
二、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化内涵、人文历史、道德伦理和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他们在立意阶段就能够充分融入到所要表达的主题中去,具有良好的文化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写的文章能够突显出文化品位和修养。
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探讨,形成独特或新颖的思路和观点。
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学生具备出色的创新思维,那么他们在立意阶段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立意和角度,从而让自己的作文更具有原创性和吸引力,更容易获得高分。
四、责任感责任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写的作文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理解。
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责任感,那么他们在立意阶段就能够充分思考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自己的作文更有价值和意义。
总之,高考作文立意中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多方面、全面性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文化素养、创新思维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优秀的高考作文。
语文核心素养考查背景下的考试作文命题探究
742021.1•高中通。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对于文化差异性的认同,需要在现实比较与真实情境的体味中实现。
综上,高中作文教学需要基于学生的体验,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文章:一是夯实体认传统文化的根基,体察匡正时代文化导向;二是回溯体悟文化历史渊源,体味发展文化认同。
唯其如此,作文方能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双主双线’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批准号:D/2015/02/41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庞朴.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1986(5).[5]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语文核心素养考查背景下的考试作文命题探究(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 222100)◆高考纵论摘 要:作文应该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高体现。
可当下不少的学生作文立意雷同,结构单一,内容重复。
考试作文命题的缺陷使得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考查功能弱化。
考试作文命题应力避材料选择不当、设题主观随意、情境脱离生活等突出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更趋科学合理,使考查更加准确公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考试作文;命题缺陷;命题建议一、考试作文命题存在的问题1.刻意的表述抬高了审题的门槛。
先来看一下202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作者:赵晶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31期
摘要:高考作为检验学生中学学习成果以及选择优秀学生的重要考试,伴随时代的发展,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以简单的知识检测为主,而是渐渐地朝着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方向发展。
而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近年学生教育的重难点,也逐渐出现在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当中,作文命题逐渐转向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民族和国家情怀、思维培养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督促。
这就需要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入这些元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大环境下的学生应试能力。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核心素养
高考作为一次关系到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业的考核,更是对教育部门的挑战,不仅要在考核中准确地测试学生的学业知识,还要融入对于学生的全面考查因素。
而高考作文作为考试的一个重点,由于其本身的灵活性,往往会融入一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因素,渐渐地偏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导向,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情况展开分析,研究高考作文命题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联系。
一、高中作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意义
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是逐渐地把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要求学校的基础教育中要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学生自我身心发展、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能够熟练使用自身知识并且担任和能力相当的职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体现在高中语文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描写、鉴赏审美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命题中就是通过作文命题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导向,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文字创作中体会到人文气息,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结合各地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其核心素养发展导向
由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多元性,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偏重的方向也不尽相同,主要的方向有培养学生的自我审视发展能力、培养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结合几个省份的作文命题来展开分析其导向:
1.注重中国特色,宣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文命题中明显地展示了特色的中国元素以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迫切愿望。
像2017年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热点,全国Ⅰ卷中的作文命题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支付宝、共享单车、广场舞等许许多多关键词,学生也是耳熟能详,写作目的很明确,主题关乎中国的特色文化、政治生活、民俗民风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关键词之间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将中国的特色元素展现得丰富多彩。
例如,2017年中国提出的重大政治策略之一“一带一路”,给国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备、更加特色鲜明的外交之路,将中国的特色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弘扬了优秀的民族精神。
再如,北京卷中“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这一主题,以学生通过想象,以自身认为有代表性的照片来反映特色的中国文化,以小见大,通过对于某一方面的描写,来加深学生对于国家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国情怀,
2.关注自身健康成长,在生活中发现美与智慧
一切智慧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发现美与智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如此,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例如,浙江卷的作文主题“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在引发学生对于三种“书籍”展开思考的同时,也让学生联想到了人性的思考,关注到生活中哪些是要读的“有字之书”,哪些是要用心体会的“无字之书”,哪些是要用行动去体现的“心灵之书”,在思考中感悟生活,完善自我。
全国Ⅲ卷中,主题“我看(的)高考”,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切身感受,直击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正视自我,完善自我。
3.关注时代变化,培养创新意识
时代在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例如,江苏卷中以“车”的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侧面反映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改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创新对于时代进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未来意识。
三、结束语
时代进步的潮流汹涌,要想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取得进步,就需要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质。
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逐渐专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在未来会做得更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荣维东.思辨写作:高考作文命题的应然取向和发展路向[J].语文建设,2017(19):55-57.
2.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名师解读[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6(12):4-15.
3.张元双,张悦.考查语文核心素养引导教育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评析[J].语文学习,2017(8):13-15.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