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引流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完整版)胆道T管引流及护理

(完整版)胆道T管引流及护理

胆道T管引流及护理一、目的: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2、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

二、适应症:1、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肿瘤等行胆总管探查术后。

2、肝外胆管扩张、胆管直径在1.2—1.5cm以上.3、肝总管内脓性胆汁或泥沙样胆汁。

4、肝总管坏死、穿孔。

5、肝外梗阻性黄疸。

三、护理1、T管妥善固定:T管接引流袋后,用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上,防管道脱落.2、保持T管有效引流:(1)平卧位引流管高度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防引流液逆流。

(2)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应经常挤捏。

(3)定时更换体位,防引流管斜面紧贴组织造成引流不畅。

(4)血块及小结石堵塞管腔时,应反复挤压引流管或等到渗盐缓慢低压冲洗。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正常成人每日胆汗分泌量约为600—1000ml或800—1200ml,呈黄色、稠厚无渣.术生24h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境到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汗量混浊的淡红色或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呈黄色。

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1)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

(2)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防引流液返流.(3)遵医嘱预防性用抗生素。

5、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或0。

5%碘伏消毒,T管周围垫以无菌纱布,局部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防止胆汁浸渍皮肤引起破溃或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黄疸:在T管引流通畅情况下,术后黄疸时间处长,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胆管狭窄或术中损伤胆管等。

应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肌注vk1,防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2)、出血:术后早期出血多由于止血不彻底或结扎血管线脱落所到,后期出血可能为T管压迫胆总管形成溃疡或局部炎症出血。

应密切观察出血量,若第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血压下降、P细速、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T管引流护理

T管引流护理

“T”管引流护理
(一)目的:
1.防止患者发生胆道逆行感染。

2.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

3.观察胆汁的量、颜色、性质。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

(2)评估患者“T”管引流情况。

2.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暴露“T”管及右腹壁,注意遮挡患者。

(2)将固定于腹壁外的“T”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袋应低于“T”管引流口平面。

(3)维持有效引流,引流管勿打折、勿弯曲,嘱患者保持有效体位,即平卧时引流管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者活动时不可高于腹部引流口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

(4)观察胆汁颜色、性质、量,并记录。

(5)根据患者情况每天或者隔日更换引流袋一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具体方法是:铺垫巾于所换引流管口处的下方,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近端,将新引流袋检查后挂于床边,出口处拧紧;一手捏住引流管,一手捏住引流袋自接口处断开,将旧引流袋放于医用垃圾袋中;消毒引流管口周围,将新的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牢固,观察有无引流液引出并妥善固定。

(6)“T”管拔除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腹胀等情况。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放置或者更换引流袋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保护“T”管。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流管通畅。

2.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防“T”管脱落。

3.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1、妥善固定:将T管妥善固定于腹壁,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2、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色、质、量。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且具有一定黏性。

术后24h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如胆汁过多,提示胆总管下端有梗阻的可能;如胆汁浑浊,应考虑结石残留或胆管炎症未完全控制。

3、保持通畅:防止T管扭曲、折叠、受压。

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定时挤捏,防止管道堵塞。

必要时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诱发胆管出血。

4、预防感染:长期带管者,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

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引流管口平面,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拔管护理: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14天,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注意观察病情,若无黄疸、发热、腹痛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持续引流24h以上;如胆道通畅,无结石或其他病变,再次夹管24-48h,病人无不适可拔管。

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激素者可适当延长T管留置时间,待窦道成熟后再拔出,避免胆汁渗漏至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拔管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可自行闭合。

若胆道造影发现有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周以上,再做取石或其他处理。

腹腔引流护理1、引流管:妥善固定,标识清楚,保持通畅,引流管不能高于腹腔引流出口,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2、引流袋: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型引流袋可2-3日更换一次,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引流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病人伴有腹胀、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堵塞或引流管是否滑脱;对行负压引流者需根据引流液抽吸情况及时调整负压,维持有效引流。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排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和气体。

在t管引流的过程中,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t管引流护理措施:
1. 观察引流量:护士应每3小时观察t管引流液量,并记录下来。

如果引流量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观察引流液性质:护士应观察t管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性质等方面,并记录下来。

如果呈现混浊、异味、出现血液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3. 维持引流畅通:护士应每隔6小时左右,用生理盐水冲洗t 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4. 防止感染:护士应每隔12小时左右更换t管周围的敷料,并定期清洗t管。

同时,应注意消毒手部和操作工具。

5. 维持患者舒适:在t管引流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并通过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不适。

6. 饮食护理:在t管引流的过程中,患者应遵守医生的饮食要求,以防止引起胃肠道不适。

总之,对于t管引流患者,护士应密切关注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且维护好患者的舒适和安全,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1 -。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T管引流护理是指对于患者进行腹腔脏器切除术后使用的引流管进行护理的过程。

T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腹腔脏器的引流管,通常置于胆囊切除手术后的胆总管或肝胆管术后的引流管。

T管引流护理的目的是避免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和康复。

一、术后密切观察T管引流情况:在T管引流置管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排出的引流液量和性状。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且量逐渐减少。

如果引流液呈现浑浊、有异味、颜色深、量明显增多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二、保持T管引流通畅:定期按医生嘱咐对T管引流进行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冲洗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疼痛或出血。

同时要注意观察冲洗后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

三、定期更换T管引流袋:T管引流液需要定期倒出并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内的引流液满溢。

更换引流袋时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四、避免T管引流带移位或拉扯:患者在床位转移或活动时,要避免T管引流带移位或拉扯,以免引起疼痛或引流管脱出。

特别是需要患者进行转位或床边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T管引流带。

五、定期检查T管引流部位:定期检查T管引流部位皮肤情况,观察是否有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六、监测患者体温和症状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症状变化,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感染症状。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七、及时处理T管引流异常情况:如果出现T管引流过多、过少、堵塞、脱落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避免延误引发并发症。

总之,T管引流护理是重要的术后护理环节,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细心操作,确保患者引流通畅、皮肤完整、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希望上述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T管引流是指通过置入体表管道的方式,将体内分泌物或排泄物引流出体外,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疾病和损伤的治疗及护理。

下面将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详细介绍T管引流的常规护理。

一、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情况:了解患者手术前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重要信息。

2.安排术前检查: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X线检查等,以明确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

3.术前讲解:向患者及家属释疑解惑,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及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中操作1.术前准备:消毒操作区域,穿戴无菌手套及口罩,取出术中所需的器械、试纸及药物等。

2.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T管型号与长度,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3.清洁皮肤:用0.5%的碘酒或洁肤剂仔细清洁引流口周围皮肤,以消除细菌感染源。

4.拉开引流孔:用消毒剂将引流孔拨开,保证T管能顺利插入,且保持通畅。

5.插入T管:将T管插入引流孔中,插入深度根据术前计划而定,同时要防止T管弯曲、扭转或过长。

6.固定引流管:使用无菌固定带或透明敷料将T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避免T管滑脱或移位。

7.连接引流袋:将引流端口与引流袋连接,保证引流物顺利排出。

三、术后护理1.监测引流情况: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引流口周围的情况,及时记录并上报给医生。

2.引流袋交换:根据引流情况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溢满导致引流管阻塞。

3.引流液管理:根据医嘱决定是否保存引流液进行检查,同时避免引流袋压力过大,引起反流。

4.引流口护理:每日使用0.9%氯化钠或生理盐水清洁引流口周围,保持引流口干燥、洁净。

5.引流管疼痛管理:观察患者是否有患侧肩胛痛、T管绕颈现象等不适,可使用热敷或按摩缓解。

6.定期更换T管:根据医嘱或院内规定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积垢或感染。

四、相关并发症预防1.感染预防:术后护理期间,加强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定期更换引流袋、清洁引流口等。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观察引流情况: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及T管的位
置和固定情况。

一旦发现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或引流液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记录。

2.定期更换引流瓶:T管引流的患者一般会配备引流瓶,应定期更
换,通常为每4-8小时更换一次。

更换引流瓶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无菌状态。

3.注意皮肤护理:由于T管需要通过切口插入体内,因此周围皮肤
需要定期清洁、消毒。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酒精棉球擦拭T管周围的皮肤,并注意保持T管周围干燥清洁。

4.防止导管脱落:要将导管妥善固定,观察导管的位置,以防导管
脱落导致引流失败,或引起创面感染。

5.保持管周卫生: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卫生,不可长期处于潮湿
环境下,以防继发感染。

6.保持休息:对于T管引流的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
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引流通畅。

7.饮食注意:带管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8.保持引流管通畅:平时注意引流袋位置勿高于引流口,平卧时不
高于腋中线,勿打折,勿堵塞,防止逆流及感染。

9.淋浴时的保护:沐浴时应采用淋浴方式,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
伤口处,敷料被渗湿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感染。

禁止盆浴。

10.标记和观察:可在T管上标明记号,以便观察T管是否脱出。


发现胆汁引流不通畅,则要看管道内部是否发生堵塞,可以尝试挤压T管,同时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11.注意保暖: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凉。

术后t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术后t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术后t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术后 T 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1.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折叠,定期冲洗引流管,防止堵塞。

2. 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3. 妥善固定:T 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患者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

4. 防止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

5. 注意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 观察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处理。

7. 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进行适量的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8.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检查 T 管的位置、通畅情况及肝功能等。

9. 注意自身症状:患者要注意自身的症状,如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10. 心理护理:患者可能会因为 T 管的存在而感到不适或焦虑,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如有疑问或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哦。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
1、密闭和妥善固定
引流的装置衔接紧密避免渗漏,T管不宜太短尽可能不固定床上,T管出皮肤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对外露部分做好标记,引流早期不慎滑出,会到致胆汁型腹膜炎,后果严重。

2、有效引流
通常,是保持有效引流的前提,若引流不畅会到致胆道压力增高,胆汁溢出,流入腹腔引起感染;半卧位、平卧时引流管远端不高于腋中线;站、坐、行走时不高于腹部切口。

3、观察引流量、色、质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术后24h分泌300-500ml;恢复进食后600-700ml;以后每日减少至200ml。

正常胆汁黄绿色、清亮、沉渣有一定粘性、术后1-2日颜色可呈淡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若突然减少甚至无流出:提示管道阻塞、扭曲、折叠或脱出,对症处理;引流过多:提示胆道下梗阻。

4、分阶段观察
术后48小时、3-5天、术后1周,术后10天引流情况。

5、严格无菌预防感染
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定时做胆汁常规和细菌培养;引流管接头应不少于4㎝;严防向上挤压引流管,冲洗时勿加压,用自然大气压的速度冲入液体。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血:结扎线脱落、肝断面渗血、凝血功能差肝叶切除术者卧床休息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切口、引流液。

胆瘘:胆管损伤、下端梗阻、T管引流不畅、滑脱。

感染:膈下感染、引流液逆流。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T型引流管是一种常用的引流管,其护理要点包括:
1. 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和干燥,每天更换引流管周围的敷料,并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2. 引流管的固定:确保引流管固定在正确的位置,防止移动或脱落。

使用透明胶带或特殊的引流管固定器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身体的合适部位。

3. 引流液的记录:每天记录引流液的总量和性质(如颜色、气味等),以监测患者的排液情况。

4. 引流液的清理:定期清理引流管,避免堵塞。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冲洗引流管或更换引流袋。

5. 引流管的状况观察:定期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情况,确保引流管没有弯曲、扭结或牵拉的情况。

6. 饮食和活动限制: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和某些活动的参与,以防止引流管被拉扯或发生意外。

7. 定期更换引流管: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引流管,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的护理要点可能会因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护理时,请始终遵循医生的指导和护理原则。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如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

2、评估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消退情况及大便颜色“T”管周围皮肤有无胆汁侵蚀。

二、护理措施
1、引流管用胶布“S”形固定,标示清楚。

2、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受压。

4、“T”管周围皮肤有胆汁渗漏时,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观察胆汁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或下床活动时保护“T”管的措施。

2、告知患者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如患者需带“T”管回家,指导其管路护理及自我监测方法,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指导患者进清淡饮食。

护理查房记录。

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

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

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一、前言管引流是指通过管道将体内的液体或气体引流出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护理中,对于患者进行管引流时,需要护士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管引流的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了解医嘱:在进行管引流之前,护士需要了解医嘱中关于管引流的具体要求,并按照医嘱执行。

2. 准备器材:根据医生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如导尿包、尿袋等。

3. 术前教育:对于需要进行管引流的患者,应该提前进行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三、操作过程1. 洗手消毒:在操作之前必须洗手消毒,并戴上无菌手套。

2. 确认患者身份:在操作之前必须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医嘱。

3.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姿势:根据不同类型的管引流,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

4. 前置准备:在进行管引流之前,需要进行前置准备,如清洁皮肤、涂上适当的消毒剂等。

5. 插管操作:根据医嘱要求进行插管操作,并确保插管位置正确。

6. 固定管道:在插管后,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以防止移位或脱落。

7. 调整引流量: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要求,调整引流量和引流时间。

8. 观察患者病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四、术后护理1. 观察引流液体:术后需要持续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 维持通畅性:保持导管通畅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堵塞,并及时清理。

3. 防止感染:术后需要加强消毒措施,防止感染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患者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4.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5. 安全措施:在术后需要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因为管道脱落或移位等原因导致意外。

五、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确认患者身份和核对医嘱。

2.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发生。

3. 在插管过程中要温和、缓慢,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引流方式,主要用于排除胆汁或胰液。

在进行t管引流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t管引流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1. 术后立即观察:在t管引流术后,应立即观察患者的情况,检查t管引流是否正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 注意引流量:t管引流的引流量应每小时记录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引流袋高度:引流袋的高度应根据引流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引流量较大,应适当提高引流袋的高度,以保证引流顺畅。

4. 定期更换引流袋:为避免引流袋污染,应定期更换引流袋。

更换引流袋前应先用消毒液清洗并消毒。

5. 注意伤口护理:t管引流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以防止感染和出现并发症。

6. 监测患者病情:对于t管引流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病情,包括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等情况。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保证t管引流的顺畅性和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1 -。

T管引流护理

T管引流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
(一)务必避免发生“T”管滑管事故,昏迷或烦躁病人应予制动,应牢固固定“T”管。

(二)每日记录胆汁引流量,观察其性状,色泽的变化,并将引流的胆汁按医嘱每周送常规检验两次、细菌培养一次,如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后炎症控制、“T”管下端通畅、色泽转为深黄、清晰无沉渣、胆汁常规检查正常,一般术后两周可考虑“T”管胆道造影,证实胆管通畅后即可拔除“T”管。

(三)在拔除引流管之前,通常先将引流管夹紧,观察2-3天,病人无症状,体温正常,则可考虑拔管,如有恶心、右上腹胀痛、伴有发热情况,则仍需继续引流。

(四)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常规消毒,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5-7天内勿用加压冲洗引流管,因此时引流管与周围组织及腹壁之间尚未形成粘连,否则又将导致脓液或胆汁随着冲洗液流入游离腹腔,发生腹腔或膈下感染。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护理措施
t管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引流方式,用于排出体内不良物质。

在进行t管引流的过程中,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以下是t管引流护理的几个关键措施:
1. 定时观察t管引流情况: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定时观察t管引流情况,及时记录排出液体的数量、质量、颜色等,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

2. 遵守无菌操作:在更换t管引流装置时,护士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引流口,同时注意手部卫生。

3. 调整t管引流装置:根据患者的体位变化或引流情况,适时调整t管引流装置的位置,避免积液。

4. 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t管引流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护士应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给予膳食指导和营养支持。

5. 疼痛管理:t管引流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6. 安全护理:t管引流患者需要高度的安全护理,护士应保证患者的床边设备完好,避免意外发生。

总之,t管引流护理措施需要细致认真,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 1 -。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T管是否引流通畅,观察患者有无黄疸、引流液性状有无异常。

2、评估患者有无发热、腹痛等。

3、了解患者对T管引流目的及护理措施的掌握程度。

[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T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堵塞。

使用弹力胶布将T管固定于腹壁皮肤,给予量取外露长度;翻身和活动时避免牵拉而造成T 管滑脱,造成胆汁性腹膜炎。

2、保持T管周围皮肤的清洁,胆汁渗漏时及时更换敷料。

使用抗返流引流袋,保持引流袋的位置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

3、仔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

正常胆汁色泽为深绿色或棕色,稠厚、色清、无渣,成人每日月800~1200ml。

术后一般胆汁量一般有多渐少。

如果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应考虑是否管道扭曲。

受压或堵塞,是否有血块、泥沙样结石或蛔虫堵塞;胆汁稀薄,可疑有肝功能不全;胆汁浑浊提示有感染的可能;胆汁为血性液,需警惕吻合口出血或胆道出血,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健康指导]
1、指导出院患者携带T管的注意事项,包括衣着宜宽松、柔软,以防引流管受压;沐浴采用淋浴,用塑料膜覆盖引流管出口处,避免造成引流管及腹壁引流出口处潮湿,增加感染机会。

2、若发现引流管异常或身体不适等,及时就诊。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7-1。

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

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

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
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
一、护理准备
1.准备护理用品:T形引流管、体外引流装置、毛巾、清水、棉球、洗液、敷料等。

2.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T形引流管的规格和长度,并对规格和安装负责人进行检查。

3.对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说明T形引流管的安装方法,并说明T 形引流管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必要的护理。

二、T形引流管的安装
1.做好清洁护理:用洗液洗净患者的皮肤,消毒患者的皮肤,同时应观察患者面部血管状态,确定T形引流管安装的位置。

2.安装T形引流管:将T形引流管安装到选定的位置,安装时应尽量保持患者舒适,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疼痛感,并确定T形引流管的固定位置。

3.调整T形引流管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T形引流管的安装位置,以使其更加舒适,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4.连接T形引流管:将T形引流管连接到体外引流装置上,并确认T形引流管的正确连接位置。

三、护理细节
1.定时更换T形引流管:根据规定的时间,定时更换T形引流管,以保证T形引流管的正常使用。

2.检查T形引流管:定期检查T形引流管,确定T形引流管安装的位置、连接的位置是否正确,引流量是否正常,T形引流管的连接器是否松动,以及T形引流管的管壁是否变薄或变形。

3.给予舒适护理:给予患者舒适的护理,定期检查是否有不适感,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观察患者的反应: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体温、呼吸、皮肤状况、心血管系统等,及时整理电子病历记录。

四、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T形引流管安装的情况,引流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情况。

T管引流的护理操作规程

T管引流的护理操作规程

T管引流的护理操作规程【评估】1、病人病情,合作程度、患者的需求。

2、“T”管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伤口敷料、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情况。

3、解释告知“T”管留置时间,患者配合的方法。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护士: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无菌弯盘(无菌血管钳1把、无菌方纱2块)安全别针、治疗巾、棉签、安尔碘、必要时备用手套、伤口换药物品。

环境:安静、清洁、舒适,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体位:取舒适体位(需要时护士协助),注意保暖【方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及床头卡、手腕带,告知并解释目的,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取合适卧位,充分暴露“T”管与引流袋连接处,注意遮挡患者。

手消毒,✂在引流管口下方铺治疗巾,置弯盘于治疗巾上,✂取安尔碘棉签1根消毒引流管接口约10cm,打开弯盘,将引流管接口置于弯盘中 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进端(距“T”管接口上方2/3处, 塞紧引流袋下方的活塞), 取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撕开外包装, 将引流袋挂于床沿,将带帽引流袋接口放于治疗巾上,取3根安尔碘棉签放于无菌弯盘中 两手各拿一方纱,分别包裹T管接口和引流管接口处,分离两管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将换下的引流袋放于医疗垃圾袋中。

消毒引流管口及周围,(取3根安尔碘棉签分别依次消毒,由内向外,由远端向近端,再次消毒管口)将清洁引流袋接口去帽,连接牢固 确认引流通畅 协助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和床单位。

宣教相关注意事项。

手消毒, 记录T管位置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评价】1、病人及家属知晓“T”管引流护理的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操作。

2、引流管固定稳妥,引流通畅。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理论提问】1、“T”管脱出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处理?答:原因:引流管固定不牢或意外脱出。

预防处理:“T”形管除缝线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外固定。

一但脱出,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3-5天脱出者,一般需重新手术,术后5-10天者可协助医生用导尿管沿腹壁引流窦道插入至胆总管引流,术后10天可暂不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引流管口每日换药1次,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5、若敷料渗湿,应立即更换,每日在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6、若发现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等应及时就医
T管引流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胆总管探察或切开取石术后,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管引流,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主要目的引流胆汁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④经T管溶石或造影
二、观察要点及护理要点
项目
内容
护理要点
观察要点
1、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小时引流液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6、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疽、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
康复及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选择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食物及饱餐。肥胖者应适当减肥
2、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遵医嘱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带T管出院的病人,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沐浴时采用淋浴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日常生活中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在T管上标明记号,以便观察其是否脱出;
2、保持有效引流: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受压
3、引流袋低于切口30cm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置于胆囊水平以下
4、严格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
5、T管引流时间约7~14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T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T管一天后拨管。
2、观察病人出血量,若>100ml/h,持续3h以上,或病人有血压下降,脉细速,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50ml以上者,疑有胆漏立即与医师联系。长期大量胆漏者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操作要点
1、妥善固定: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
2、注意观察及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3、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疽、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4、.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
并发症:
黄疸
出血
胆漏
1、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浓度,遵医嘱肌注VK1。将病人指甲剪短。以温水擦洗皮肤,保持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