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合集下载

资料: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资料: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应如何看待它?2011年10月27日21:37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吐槽洗脑本文源自人民日报记者史江民在2004年写的文章,刊与人民日报.第一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结一下这段话是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看新闻现象和传播活动,并以此解释出现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派生出来的。

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依赖于客观世界,不能脱离客观世界。

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的和有其特定规律的,其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能促进或阻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3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3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篇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从事新闻活动,报刊是他们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新闻活动在他们整个革命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们在长期革命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闻思想的主要方面有:(1)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压制新闻自由的反动性,肯定资产阶级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性,形成“自由报刊”、“人民报刊”思想,认为报刊总体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是人民“无处不在的眼睛”;(2)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鼓与呼,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形成“工人报刊”思想,认为报纸和面包、牛奶一样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出版自由是工人运动的空气、场地和阳光,没有出版自由就没有工人运动;(3)把报刊视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把新闻事业视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形成无产阶级的党报思想,认为党的报刊是党的旗帜,是全党思想上的中心,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总结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制度、纪律。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许多重要的论述。

他们明确指出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他们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强调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等。

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1.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_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_1

坚持正确舆论,恪守职业道德——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感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对如何提升新闻采编的综合素质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在我的工作领域中,我在严格要求自己、积攒了工作实践的同时,有了更清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新闻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遵守这样几个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我所表达的观点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正确把握新闻稿的舆论导向;二、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把工作落地,多反映基层心声,多传达党的声音;三、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来源要真实、确实、可靠,而来源所反映的事实是否真实,也要判断、核实,才能决定可否采用。

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做好升级门户网站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必须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夯实思想理论根基,提升思想理论修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判断事物、指导工作。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闻的党性原则,始终把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识素养。

我们要大量阅读经典名著,主动学习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各学科知识,有选择地浏览网络“海量信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国际眼光和战略思维。

三是深入基层,提升实践素养。

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报道才能打动观众,引起群众的广泛共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

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

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事业的认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该歪曲事实,更不应该捏造事实。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坚持事实真相,切实承担起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职业操守。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传播是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应当强调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媒体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监督者,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权力进行监督,为民众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舆论空间。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问题,不断探索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闻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特征、价值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对于新闻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观点和方法,对新闻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认识、分析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它强调新闻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折射。

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从广义与狭义的两个角度来审视新闻,即全面认识新闻的社会生产性和舆论意义,深入探讨新闻创作、传播、接受和评价等方面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1.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强调把揭示新闻背后的事实、关系和本质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核心要求。

同时,它也正视新闻创作与新闻舆论的种种问题与缺点,提出打破资本主义垄断,发扬人民舆论,助力革命进程和建设之需的主张。

2.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纸上谈兵,反对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

提倡新闻创作与新闻舆论贴近基层、贴近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梦想、愿望和情感,体现新闻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透彻分析新闻现象,深入研究其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根源和政治文化因素。

它注重新闻与历史、新闻与社会、新闻与人民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力图从科学的角度对新闻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1.它破除了资本主义媒体的思想控制和舆论压制,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民主、平等的新闻信息环境,为实现民主与开放提供了舆论保证。

2.它强调新闻与社会、新闻与历史、新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社会科学本质,从而有利于发展人民大众的思想认识行为及其价值观。

3.它在对新闻获取、处理、传播、评价等各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要求和方法,并详细地研究其中的真实性等问题,强调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达成新闻的正确性,拒绝新闻创作与传播中的形式化与扭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5、党报党刊要处理好与党的 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领导和 监督下开展工作。
❖ 6、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党刊 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新闻宣传的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2、群众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5、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内
容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
容(党报思想) ❖四、结语
什么是新闻观?
❖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及新 闻传播活动的系统化的理论观点。 它是新闻工作者世界观的一部分, 并受其指导和制约。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全新的无产阶 级的新闻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基 础上形成的。
❖1、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 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
❖2、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 领和策略,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 作。
❖3、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 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 们自己的报纸。
❖ 4、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 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 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
❖3、报纸是社会的耳目和社会的捍卫 者。
❖4、报纸是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 露者。
❖5、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 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
❖6、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内在规 律性。
❖7、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 的运动过程之中。
❖8、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 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包括两部分的 内容。一部分是他们对新闻领域一些基本问 题的看法,另一部分占主要内容的,是他们 关于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一系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人们对自然界和世间许多问题的基本认识,都是一定的哲学理念为依据和出发点。

马克思新闻学不例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在不断地新闻传播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真理性,克服片面性,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深入,从而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巨大战斗力。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宇宙是各种事物相互间普遍联系的总体。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人类首先离不开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物。

必须以空间上诸多个体的连续活动为条件。

这种社会个体活动的互动性和连续性,正是事物有机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反映。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人们的精神交往激活了社会新闻信息的流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不仅人生活其中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人本身也是交互作用的结果。

不能简单地把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仅仅理解为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反映,它是每个人意识到同他人交往的必要性而采取的共同的自觉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们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交往,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产物。

马克思有过这样的分析“两个人都需要呼吸,空气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作为大气而存在;这一切都不会使他们发生任何社会接触。

作为呼吸着的个人,他们是作为自然物,而不是作为人格相互发生关系。

”。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之间自觉的精神交往才得以出现,并持之以恒。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件教程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件教程第一章
• 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犹太人
马克思的婚姻:
马克思于1843年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燕妮是马 克思的姐姐索菲亚的同学,比马克思大四岁。马克思在 大学读书期间,疯狂地追求燕妮,为她写了三本诗集。 燕妮出身于普鲁士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的枢密官, 具有启蒙思想。马克思与燕妮生育了七个孩子,但只有 三个孩子活到成人,即第一个、第二个和第六个孩子, 均是女孩。他们的第三个孩子是男孩,活到八岁因病夭 亡,其他孩子均在婴儿时期夭亡。马克思与女仆海伦·德 穆特生有一个男孩,叫弗雷德里希·德穆特(1851— 1929年)
第一章: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生平与新闻活动
本章目录:
一、马克思的家庭和早期新闻活动 二、恩格斯的家庭和早期新闻活动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活动
第一节:马克思的家庭和早期新闻活动
马克思的家庭
故乡 家人 民族
• 德国西南部的古城特利尔
•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还是当地律师协会的主 席,具有启蒙思想;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娘家在荷兰, 是犹太人
1846年他们参加国际性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将该组织 改造成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于 1847年底起草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 宣言》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的著作
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经常去大英博物 馆的图书馆,研究政治经济学,并在伦敦德 意志工人协会给流亡者上课,号召他们学习 知识,为革命的复兴奠定知识基础。马克思 先后完成约80万字的《1857—1858年经济 学手稿》和约200万字的《1861—1863年经 济学手稿》。1867年,马克思的著作《资本 论》第一卷出版。
马克思早期的新闻活动

马新观四项原则

马新观四项原则

111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四项原则是指:
1. 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2. 人民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原则。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

3.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如实报道事实真相,反对虚假新闻和夸大事实。

4. 舆论引导原则:舆论引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原则。

新闻工作必须坚持舆论引导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这四项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在新闻工作中,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关于新闻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处理新闻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现代新闻学的基础,对新闻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新闻存在、建构和实践进行的一些基本探讨和原则要求。

1.阶级性原则新闻现象是与阶级结构紧密相关的,新闻报道也是由阶级立场和观点决定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新闻必须充分发挥阶级斗争的功用,使之成为反映人民利益的工具,为工人、贫困农民和广大人民服务。

2.客观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的传递,而信息的传递必须具备客观真实性属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新闻必须遵循客观真实原则,以报道事实为前提,实事求是地表达新闻内容,同时加强校对和审查,保证新闻消息的正确真实。

3.批判性原则新闻的工作是要对现实进行反映和评价给人带来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必须具备批判性属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帮助人民认识现实世界,指导人们的行为。

4.人民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服务人民。

因此,新闻的创作与传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民众,反映人民情感和利益,为人民写真实、生动、鲜活的新闻。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引起马克思主义重视的前后两个阶段。

在弗洛伊德创办的第一国际政治大会召开前夕,马克思提出了报纸作为经济政治的日报的重要作用,即“一方面要使它反映整个经济政治的运动,另一方面将工人组织起来作为支配这种运动的主体”。

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思想逐步成熟。

在新闻学领域里,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传统新闻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推崇客观真实性原则,注重整合主流媒体和通讯工具,拓宽报道范围,强调以风格自由形式表述新闻内容,全方位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权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简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是一种表达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变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用,可以揭示新闻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有助于批判性地理解和解读新闻报道。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2.1 对新闻的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

新闻报道的内容、选题、观点等都受到社会阶级关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阶级分析,揭示了新闻报道中的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并披露新闻报道的真实意图和目的。

2.2 对新闻的政治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新闻报道是政治权力的表达和运用。

新闻媒体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政治力量可以通过操控新闻发布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社会控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新闻报道的政治分析,揭示了新闻报道的政治属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政治含义。

2.3 对新闻的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报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新闻报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历史分析,帮助人们了解新闻报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为正确理解和评价新闻报道提供了历史依据。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际应用和意义3.1 培养批判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价,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人们在接收新闻报道时,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分析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点,不盲从、不轻信,从而提高了对新闻报道的质疑和判断能力。

3.2 揭示新闻报道的真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揭示新闻报道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辨别新闻报道中的真相与虚假,避免对虚假信息的误解和误读,保持对真相的敏感和批判的意识。

3.3 引导良好的社会议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报道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新闻传播和媒介工作的重要观点,是指导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核心思想。

本文旨在从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三个维度,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

我们将回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起源和发展脉络,阐述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地位和指导作用。

通过剖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逻辑,揭示其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揭示新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将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关怀,强调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方面的重要价值。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视角是全面而深刻的,它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一观点强调了新闻与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的紧密联系,为我们理解新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它认为,新闻必须忠实于事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这一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关注新闻的社会责任。

它认为,新闻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引导社会舆论、塑造社会意识的重要力量。

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充分考虑新闻的社会影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关注新闻的人民性。

它认为,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反映人民的呼声、关切和利益。

我的马克思新闻观

我的马克思新闻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与重要讲话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其精髓主要是:一、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二、新闻报道应该将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起来;三、新闻报道应该具有“喉舌”和“耳目”的功能;四、党性原则是新闻宣传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经历了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奠基,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的过程,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各种人类的文明成果,并将不断用新的实践上升成新的理论,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所代表的工人阶级运动实践的总结,是他们个人才智的结晶,但其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都有着严格的科学性,是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严格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提出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对指导新闻工作实践,规范新闻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更要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记者们作出的各项要求。

在新闻报道中,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定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记者所报道的内容不能具有随意性,而必须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对于新闻文字的运用也不能主观臆断,不能进行毫无事实依据的推断。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我们首要的原则就是客观和真实,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记者们工作的现实环境具有不可抗拒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真实反映生活,就必须深入实地地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单个事实真实、准确,还要注意在总体上和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记与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记与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记与考试重点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新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现实和发生变化的信息的一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任务:揭示事物的本质、发挥批判精神、为阶级斗争服务、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特点:新闻是客观真实的反映,新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是服务人民群众的。

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方法,即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揭示其本质;批判辩证法方法,即在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运用辩证思考的方法,把新闻事实与其背后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找出问题的实质所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即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去看待新闻事件,把握其历史和现实发展的逻辑,从发展的全局和趋势上进行分析。

5. 考试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根本任务、主
要特点和方法;分析新闻事件时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当前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4篇通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4篇通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4篇通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篇1)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

从最初的《共产党宣言》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闻传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仅是对一种思想的传承,更是对真实、公正、全面报道的追求。

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

真实不仅是对事实的准确描述,更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揭示。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入调查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例如,曾经有媒体对某事件的报道出现偏差,导致舆论误导,对当事方造成不良影响。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阶级性,新闻是一定阶级的舆论工具。

这使我认识到,新闻并非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是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立场。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应当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声。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捍卫正义、公平的价值观。

此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强调新闻的教育功能。

在现代社会,新闻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更是普及知识、引导公众思考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新闻应当担负起启迪民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任。

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鉴别、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在实践中,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更加深刻。

参与学校的新闻采写活动时,我努力践行真实、公正、全面的原则。

在报道校园新闻时,我力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同时,我也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

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深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人们对自然界和世间许多问题的基本认识,都是一定的哲学理念为依据和出发点。

马克思新闻学不例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在不断地新闻传播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真理性,克服片面性,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深入,从而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巨大战斗力。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宇宙是各种事物相互间普遍联系的总体。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人类首先离不开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物。

必须以空间上诸多个体的连续活动为条件。

这种社会个体活动的互动性和连续性,正是事物有机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反映。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人们的精神交往激活了社会新闻信息的流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不仅人生活其中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人本身也是交互作用的结果。

不能简单地把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仅仅理解为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反映,它是每个人意识到同他人交往的必要性而采取的共同的自觉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们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交往,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产物。

马克思有过这样的分析“两个人都需要呼吸,空气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作为大气而存在;这一切都不会使他们发生任何社会接触。

作为呼吸着的个人,他们是作为自然物,而不是作为人格相互发生关系。

”。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之间自觉的精神交往才得以出现,并持之以恒。

第二节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1)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既“三为方针”)。

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18.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面对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面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事业,报道的着眼点自然应当放在主流方面、主导方面。

(2)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理论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马克思1818.5.5—1883.3.14恩格斯1820.11.28-1895.8.5《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1842-1843年),恩格斯是该报通讯员。

《新莱茵报》,马恩创办,马为主编(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马恩为之撰稿(1851-1862年)他们为200多家报刊撰稿,论著中提到的报刊约1500种,其中《泰晤士报》提到约1000次。

创办或主编、编辑的报刊12家。

二、马恩的传播与新闻思想1,“世界交往”的观念A.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社会生产结构将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劳动力结构将以智力劳动(即白领)为主;社会资源结构将以信息、知识为主;居于社会中心位置的将是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不再是行政权力)。

(参见《全集》46卷下册218-223页)B.对电子媒体(当时仅有电报)本质的认识:用时间消灭空间。

(参见《全集》46卷下册16-33页)“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100倍。

” (马克思,全集10卷653页)“由于交往手段的持久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

”(恩格斯,全集22卷554页)C.对民族交往的认识:以全人类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恩格斯论“精力充沛的美国佬”与“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参见《全集》4卷513页和6卷326页)2,对新闻的认识A.变动产生新闻。

B.新闻的层次变化。

C.新闻时效。

马克思:“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D.对新闻真实性特点的认识:“报纸的有机运动”。

(同上,第211页)E.“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1862年提出,《全集》第48卷12页)3.党报思想“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

”(恩格斯,《全集》4卷300页)说明:原文”die Presse einer Partei”应翻译为“一个党的出版物”(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印刷品传单),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政党出版物的任务,不是指面向社会发行的有党派倾向的报刊。

当时“党”的组织结构相当松散,与列宁以后共产党的差别很大。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A.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B.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章)。

恩格斯的概括:党的领导机构对党报实行“道义上的影响”。

(全集38卷88、517页)三、列宁的生平和党报活动列宁1870.4.22-1924.1.21列宁创办和主编的党的报刊有40多种,没有给党报党刊以外的报刊撰写过稿件(这也是党的纪律规定的),没有写过新闻。

在党的报刊上发表的全部是政论。

列宁参与的代表性报纸:旧《火星报》(1900-1903年)与劳动解放社共同创办,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同为主编,实际上列宁全权负责,共主编了52期。

《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创刊)列宁领导创办,1917年起为党中央机关报,5月5日为前苏联出版节。

四、列宁的党报思想1,党报的党性列宁提出“党性”概念的背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1903年不存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自行活动,造成“党”的意识淡漠。

列宁1903年提出:从小组习气转变到党性。

列宁提出的衡量党性的三条标准(1905年):A党的纲领B 党的章程C 党的策略决议(参见《列宁全集》2版12卷79、95页)列宁对党报党性的论述观念上,党报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齿轮和螺丝钉”的有缺陷的比喻;个人创造性和爱好的广阔天地,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参见《全集》2版12卷93-94页)组织上,党报和著作家必须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接受相应组织的领导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设想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9月28日)提出设想:没收大资产阶级的报纸和印刷所,首先给予国家,其次给予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万选票的大党(复数),第三,给予有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例如1万人以上)。

(参见《全集》2版32卷157页)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1917年11月9日)列宁签署公告:“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4卷117-1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3,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背景:1918年3月起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公社制度,即共产主义试验,取消商品交换、实际上取消货币、逐步消灭家庭劳动,实行公共食堂等等。

两个要点:A.树立模范的劳动公社的榜样:“我们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使榜样力量在新的苏维埃俄国成为首先是道义上的,其次是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范例。

”B.在报刊上设立“黑榜”。

当时列宁认为:取消报纸的订阅制而实行分配制,是向共产主义迈进了一大步。

他说:“让我们的报刊上那些所谓日常新闻的材料减少到十分之一(如能减少到百分之一更好),而让那些向全体公民介绍我国少数先进的劳动公社的模范事迹的报刊广泛销行几十几百万份吧!”(参见《全集》2版34卷137-138页)1920年底列宁取消共产主义试验,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恢复报刊的订阅制。

1922年3月在党的十一大上,他反对通过禁止《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

(参见《全集》2版43卷131页)附:斯大林关于党内交流的基本思想斯大林1879.12.21-1953.3.5列宁1922年底和1923年初评价6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优点和缺点,他们是:斯大林,党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40年被刺杀)加米涅夫,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布哈林,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8年被处决)皮达可夫,苏联银行行长,中央委员(1937年被处决)1925年斯大林禁止1910年起由列宁倡导出版的党内《争论专刊》,提出:“我们不是自由主义者,在我们看来,党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

” “形式上的民主是空洞的,而党的利益才是一切” (《斯大林全集》7卷319、320页)苏联党1937-1939年“肃反扩大化”错误的恶果:1934年党的17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139人,98人被逮捕和处决;1961名代表中,1108人遭到同样命运。

被处决的苏员30万人,而当时的苏员总数为187万人。

受到各种迫害的人总数800万人。

军队系统,元帅5人中3人被杀,16名最高级和次高级将军中15名被杀,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名、199名师级指挥员中的136名、397名旅级指挥员中的221人被杀。

1939年18大时,党员人数减少到不到160万人。

斯大林在18大上说:“本届第18次代表大会共代表将近160万个党员,就是说,比第17次代表大会时少了27万个党员,但这一点坏处也没有。

相反地,这正是好转的现象,因为党由于清除了本身的坏东西而巩固起来了。

”(《斯大林文选》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五、毛泽东的新闻活动毛泽东1893.12.26-1976.9.91.1918年10月参加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连续听课半年。

2.1919年7-8月主编《湘江评论》周报。

3.1919年11月-1922年12月,任湖南《大公报》馆外特约撰述员,组织了两次有名的时事讨论。

提出:“傍着活事件来讨论”。

其他(略)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新闻活动刘少奇(1898-1969)1922年主持《安源旬刊》;1940-1941年任《江淮日报》社长。

领导人民日报创刊。

周恩来(1898-1976)1919年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100多期,主持《觉悟》杂志。

抗战时期党的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董事长;延安广播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1904-1997)1933年5月-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机关报《红星报》。

六、毛泽东的党报思想和新闻思想1.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其党报思想原来: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毛泽东改为:一边区二国内三国际四副刊毛泽东党报思想的要点:通过报纸指导工作。

1948年4月毛泽东将他的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2.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两个要点: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3.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1942年4月30 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 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吴成为边区第一大典型。

此后共宣传了600多个典型人物和单位,效果很好。

1966年概括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

4.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5.报纸批评:1954年提出“开、好、管”方针。

6.“三闻”观点(1957年提出:新闻,旧闻,无闻)7.政治家办报(1957-1959年提出,复杂的背景)8.省级党报的五大作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1958年1月)9.通过党领导的传媒开展大批判(错误,从1950年批判电影《武训传》,直到“文革”时期的报纸、广播电视“夺权”)10.“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思想11.新闻业的“反映论”(1957年提出)12.新闻要真实13.“免疫论”(50年代关于《参考消息》的论述)14.“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1955年提出)七、刘少奇的新闻和宣传思想刘少奇的思想是对毛泽东个人思想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毛泽东新闻和宣传思想”如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应当是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的思想结晶。

1,党领导的传媒是“桥梁”、“导线”的比喻。

2,提出记者考察党的政策的任务(1948年10月)3,提出“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同时有立场”的“八字方针”(1956年5月)刘少奇:“对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的消息,我们应该有选择地登一些。

有些报刊登国际新闻只登说我们好的,骂我们的或者说一句美国好的都被删去,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第359-360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