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宋】陆游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夜原文赏析

2024年秋夜原文赏析
译文: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秋夜,深闺弥漫着无聊和空寂,她的思绪犹如远处的更漏声声,嘀嗒地响着,时断时续。夜风吹动筛帐的罗纹如水,帐上的绣鸳鸯似在窃窃私语,烛光轻摇着它孤独的影子,熏炉的香烟正悄悄地散去。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心中在把心上的人回忆,他正漫游天涯浪荡无迹,无处得知他的音信,无处去把他寻觅。只听得帘外雨潇潇,如不尽的相思泪,落在芭蕉叶上滴滴。
注释: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tiáo)迢。鸳帷(wéi)罗幌(huǎng)麝(shè)烟销,烛光摇。
寂寥:寂寞空虚。漏迢迢:更漏之声悠长。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鸳帷:绣着鸳鸯的帷帐。罗幌:丝罗床帐。麝烟:焚麝香发出的烟。烟,一作“香”。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xiāo)潇,滴芭蕉。
玉郎: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爱称。潇潇:风雨声,一作“萧萧”。
开头两句说:佛寺中晚钟响了,意味着薄暮降临,秋夜就要到来,一种苍茫、孤独之感暗暗产生。
第三句写落日时,秋日的.蝉声一阵阵传来,点明秋令。接下来写秋夜典型的景色: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自然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写作者自己头发花白,已成黑白二毛,还孤独地守在漫漫秋夜中,心中充满了隐痛。
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
秋夜原文赏析6
秋夜雨·秋夜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赏析
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花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花,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精选90句)

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精选90句)

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精选90句)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1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3、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唐·徐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唐·王勃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重阳节敬爱老人的诗句2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唐·徐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阻雨》唐·司空图6、重阳时节。

可怜又是天崖客。

扁舟小泊花溪侧。

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

举觞一笑真难得。

归兮学取陶彭泽。

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南宋】陆游诗全集卷十六

【南宋】陆游诗全集卷十六

【南宋】陆游诗全集卷十六七十七十残年百念枯,桑榆元不补东隅。

但存隐具金鸦觜,那梦朝衣玉鹿卢。

身世蚕眠将作茧,形容牛老已垂胡。

客来莫问先生处,不钓娥江即镜湖。

七十一翁吟七十一翁心事阑,坐叨祠禄养衰残。

樽中无酒但清坐,架上有书犹纵观。

吏部齿摇心怅望,将军髀满泪丸澜。

客来共饭增羞涩,小摘山蔬不掩盘。

七十二岁吟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过二未全衰。

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

秋晚雁来空自感,夜阑酒尽不胜悲。

渭滨星霣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三吟七十三年事事新,涵濡幸作六朝民。

发无可白方为老,酒不能赊始觉贫。

末路已悲身是客,此心犹与物为春。

柴门勿谓常岑寂,时有乡邻请药人。

七月八日马上作沟水浸新月,街槐生碧烟。

明河七夕后,倦马五门前。

小市灯初闹,高楼鼓已传。

赋诗宽客恨,哦罢却凄然。

七月二日夜赋鄙人志趣在渔樵,四十年来负圣朝。

本耻弹冠良易挂,未尝刻印敢烦销?盈盈微月生江渚,嫋嫋清笳下郡谯。

衰病逢秋真一洗,井床桐叶已先飘。

七月二十四日作闲拂青铜一惘然,此生应老海云边。

凉颸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

天上鹊归星渚冷,月中桂长露华鲜。

射胡羽箭凋零尽,坐负心期四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午睡梦泛江风涛甚壮觉而有赋梦中不记适何邦,风饱蒲颿入大江。

久矣眼中无此快,蹴天雪浪溅船窗。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电掣光如昼,雷轰意未平。

乱云俄卷尽,孤月却徐行。

露草蛩相语,风枝鹊自惊。

一凉吾事足,美睡到窗明。

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强弩夹射马陵道,屋瓦大震昆阳城。

岂独鱼虾空际落,真成盖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寻幽梦,尚听飞涛溅瀑声。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护前不少歛,树头敢望秋风起。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

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陆游的诗句_关于陆游的诗句100首阅读

陆游的诗句_关于陆游的诗句100首阅读

陆游的诗句_关于陆游的诗句100首阅读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陆游的诗句,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陆游的诗句1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6.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10.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11.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

——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1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13.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陆游《书愤》14.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15.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16.天上何曾许寄愁,酒中正自可忘忧。

——陆游《对酒·天上何曾许寄愁》17.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陆游《古筑城曲·长城高际天》18.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19.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20.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陆游的诗秋夜纪怀翻译

陆游的诗秋夜纪怀翻译

陆游的诗秋夜纪怀翻译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陆游的诗秋夜纪怀翻译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陆游的诗秋夜纪怀翻译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①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②北斗:北斗星,此处泛指星星。

③垂:挂④明河:银河。

⑤太清:指天空。

⑥下:落下⑦露草:露水沾湿秋草⑧散关:即大散关。

⑨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移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旧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安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二.陆游的诗秋夜江晓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① 陆游三万里河②东入海③,五千仞岳④上摩天⑤。

遗民⑥泪尽⑦胡尘⑧里,南望⑨王师⑩又一年。

解释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即将天亮时走出篱笆门迎着凉风时所想到的事情。

将晓,天将要亮的时候。

篱门,篱笆门。

迎凉,出外乘凉。

②三万里河:三万里长的黄河,这里用的是夸张手法,形容黄河很长,实际上黄河并没有三万里长。

河,指黄河。

③东入海:向东流入大海。

④五千仞岳:五千仞高的西岳华山。

“五千”也是虚数,形容华山特别高峻。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

这里用的也是夸张手法:岳,高大的山,这里指“西岳”华山。

⑤上摩天:向上能遇到青天。

摩,接触,摩擦。

⑥遗民:被朝廷遗弃的人民,这里指仍旧生活在被金兵占据的中原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⑦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非常凄惨、苦痛。

⑧胡尘:金国兵马所扬起的尘土,这里是形容他们的嚣张气焰和残酷的统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原文、赏析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原文、赏析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出自宋代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
原文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创作背景:这首词当是陆游客居四川时期的作品。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

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

译文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

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

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感怀流转,心情独白——北宋陆游的《秋夜》赏析》

《感怀流转,心情独白——北宋陆游的《秋夜》赏析》

感怀流转,心情独白——北宋陆游的《秋夜》赏析一、背景介绍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陆游作为南宋重要的词人和文学家,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思想情感。

而《秋夜》作为他的一首名篇,以其深沉细腻的描写和丰富多样的意境,成为了后世赞颂和研究的对象。

二、创作背景陆游创作《秋夜》时正值北宋晚期,国家形势动荡不安。

这首词是在山明水净之秋夜中创作而成,把作者内心的忧虑与对社会现实的触发表达了出来。

三、赏析与解读(一)意境描绘词开篇即写"银烛秋光冷画屏",以极富有气势和冷峻感受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寂静、清冷且具有壮美色彩的镜头,在读者心中立即生发出奇特而玄妙之感。

(二)情感抒发作者用"恐万古人间儿女共"的一句话,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触发暴露无遗。

他对当时动荡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命运悲凉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担忧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整首词洋溢着浓烈而厚重的思想气息。

(三)意象隐喻陆游在《秋夜》中多次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隐喻手法,如"落月屏山两两三三",使整首词充满着画面感。

(四)言志豪迈在最后一段词中,陆游以 "斜阳已是黄昏矣, 微冷青色渐飞消" 结束全篇,抒发自己不甘平庸、追求完美和追求真理的豪情壮志。

这种展现自我的要求是勇敢与超脱个人利益和社会窠臼困局,并为之奋斗付出。

四、影响与价值陆游《秋夜》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首感怀流转、心情独白般的佳作,也表达了一位文人学士的胸怀和豪情。

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可以进一步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与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五、结语陆游《秋夜》以其深厚而丰富的意蕴,将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与人们的命运感悟,也展示了陆游卓越的创作才华和深邃思想。

陆游写杭州的诗

陆游写杭州的诗

陆游写杭州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西湖春游【宋】陆游灵隐前,天竺后,鬼削神剜作岩岫。

冷泉亭中一尊酒,一昌可敌千年寿。

清明后,上巳前,千红百紫争妖姘。

冬冬鼓声鞠场边,秋千一蹴如登仙。

人生得意须年少,白发茏锺空自笑。

君不见灞亭耐事故将军,醉尉怒诃如不闻。

自真珠园泛舟至孤山【宋】陆游呼船径截鸭头波,岸帻闲登玛瑙坡。

弦管未嫌惊鹭起,尘埃无奈污花何。

宦情不到渔蓑底,诗兴偏於野寺多。

明日一藤龙井去,谁知伴我醉行歌?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宋】陆游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鬻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余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

杭湖夜归宋代陆游野艇迢迢信所之,归来常及欲昏时。

陂塘烟重怨姑恶,林薄月明悲子规。

出谷寺钟初缥缈,穿篱绩火已参差。

欣然笑向应门说,又了浮生一首诗。

春游.西湖一别不知年【宋】陆游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山远往来双白鹭,波平俯仰两青天。

残骸自觉难支久,一笑相从亦宿缘。

旅食京华诗思尽,羡公落笔思如泉。

雨中泊舟萧山县驿【宋】陆游端居无策散闲愁,聊作人间汗漫游。

晚笛随风来倦枕,春潮带雨送孤舟。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蓴丝滑欲流。

自笑劳生成底事,黄尘陌上雪蒙头。

萧山【宋】陆游素衣已免染京尘,一笑江边整幅巾。

入港绿潮深蘸岸,披云白塔远招人。

功名姑付未来劫,诗酒何孤见在身。

会向桐江谋小筑,浮家从此往来频。

灯笼【宋】陆游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灩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茱萸花诗词关于茱萸的古诗

茱萸花诗词关于茱萸的古诗

茱萸花诗词关于茱萸的古诗茱萸诗 年代:【唐】作者:【徐铉】 万物庆西成,茱萸独擅名。

芳排红结⼩,⾹透夹⾐轻。

宿露沾犹重,朝阳照更明。

长和菊花酒,⾼宴奉西清。

⾏路难 年代:【南北朝】作者:【吴均】 洞庭⽔上⼀株桐, 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耀⽩⽇, 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见咨嗟, ⼀翦⼀刻作琵琶。

⽩璧规⼼学明⽉, 珊瑚映⾯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 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弹,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对君⼦, 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弃鸣篪, 争先拂拭⽣光仪。

茱萸锦⾐⽟作匣, 安念昔⽇枯树枝。

不学衡⼭南岭桂, ⾄今千年犹未知。

落花落 年代:【唐】作者:【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纷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 与君裴回上⾦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撩乱⼊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树。

落花春已繁,春⼈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 ⾼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湘州九⽇城北亭⼦ 年代:【唐】作者:【张说】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

宁知沅⽔上,复有菊花杯。

亭帐凭⾼出,亲朋⾃远来。

短歌将急景,同使兴情催。

九⽇ 年代:【唐】作者:【张谔】 秋来林下不知春,⼀种佳游事也均。

绛叶从朝飞著夜, 黄花开⽇未成旬。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

城远登⾼并九⽇,茱萸凡作⼏年新。

⼭茱萸 年代:【唐】作者:【王维】 朱实⼭下开,清⾹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

九⽇ 年代:【唐】作者:【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 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千峰出,⼤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回沽。

秋园 年代:【唐】作者:【司空曙】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家。

强向衰丛见芳意,茱萸红实似繁花。

渔家傲 年代:【宋】作者:【欧阳修】 青⼥霜前催得绽。

⾦钿乱散枝头遍。

秋夜陆游翻译赏析注解

秋夜陆游翻译赏析注解

秋夜陆游翻译赏析注解陆游,字林默,号渊明,宋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以诗文著称,其中的《秋夜》是他创作的一首十六古韵佳作,令许多读者为之折服。

本文就着重于介绍其经典之作《秋夜》,以及翻译赏析并加以注解,以期丰富和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境及渊博的文学修养。

《秋夜》全篇共八句,以秋夜的境界作为歌颂的主题,来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

此诗的整体构思,堪称完美。

笔者在此篇作品中,尤其善于用素笔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感,以及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景象,真可谓笔耕细留明出深意。

诗人一手把握着丝绸之路般的空灵情调,一手温润地勾勒着几番抒怀,营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意氛围。

先翻译全篇:秋夜空气清,清风拂柳枝。

天涯共此时,相望不相识。

衔珠弹箜篌,细响相携耳。

泛舟风月夜,心照神仙知。

忆昔闻渔歌,归思复悠悠。

今夜月色好,与君共此秋。

对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首先,《秋夜》中作者把握住了季节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境的艺术,用恰当的语言勾勒出秋夜的神韵,使其境界更加完美。

在这首诗中,秋夜的淡淡婉转袅袅的情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柔和的秋夜之中,耳边清脆的叮当声,如同轻唱,散发着淡淡的思乡之情。

令人怀念故园,感叹生命的芬芳,心旷神怡,无比悠然。

其次,此诗中的语言用得十分妙趣,用几句描写出一片清晰形象的意境,结合特定的语境、构思、表达,犹如把大自然的秋夜的意境在读者的脑海中投射出来。

最后还用“今夜月色好”,把诗的结尾收得恰到好处,显现出他渊博的文艺境界。

再次,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华夏文化及古代文人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沉赞美。

他联想到了以往聆听渔歌的情境,犹如朦胧的小记,隐约中可以捕捉到文人心中的关于自然的赞美,以及向往宁静的家乡的牧歌式的抒情,使充满温馨的诗情画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秋夜》的翻译赏析和注解,可以收获不少深刻的思考,可以更加深入理解陆游作品神韵,从而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从而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使其赏析更加深刻,令人受益良多。

秋夜纪怀翻译加赏析

秋夜纪怀翻译加赏析

秋夜纪怀翻译加赏析秋夜纪怀翻译加赏析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秋夜纪怀翻译加赏析,欢迎阅读。

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释】:①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②北斗:北斗星,此处泛指星星。

③垂:挂④明河:银河。

⑤太清:指天空。

⑥下:落下⑦露草:露水沾湿秋草⑧散关:即大散关。

⑨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翻译】: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赏析】: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作者简介】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注释解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注释解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注释解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注释解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陆游sān wàn lǐ hé dōng rù hǎi三万里河东入海,wǔ qiān rèn yuè shàng mó tiān五千仞岳上摩天。

yí mín lèi jìn hú chén lǐ遗民泪尽胡尘里,nán wàng wáng shī yòu yī nián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背景】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5)岳:指西岳华山。

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碰到天。

摩:摩擦、接触。

(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远眺南方。

(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

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忆的“中年始少悟,渐欲窥宏大”;《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所自述的“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秋兴》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陆游《秋兴》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秋兴陆游宋代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译文头上已经满布稀疏白发,回到故乡已整整三年。

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山河破碎,仕途狭窄;人到中年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

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

明天早上我要去被烟雨笼罩的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

注释萧萧:指发白稀疏的样子。

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迮(zé):狭窄,这里指宋朝金瓯(指国家版图)破碎,也象征着朝廷言路狭窄,预示着作者仕途不顺。

遒:这里指迫近,尽。

《楚辞?九辩》中有“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见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俯首而自省.”百战铁衣:唐代李白《从军行》有“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这里代指身经百战的将士。

画角:古代乐器名。

形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

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

”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报晓声,这里象征军营或者战争。

桐江:即桐庐江。

在浙江桐庐县。

汉代严光曾隐居此地,在桐江垂钓。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赏析“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凭栏高阁之上,作者空怀满腔愤懑,只得借酒浇愁。

“乾坤迮”迮是狭窄,为什么作者觉得天地狭窄呢?结合南宋朝廷偏安于一隅的事实,“乾坤迮”一词,用其字面意思,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金瓯残缺。

从深层次讲,这里的“迮”,不仅指有形的国土残破,更有深层含义。

此前,陆游多次被贬,反映了仕途蹭蹬,官场险恶。

正因赵汝愚等人的弹劾陷害,陆游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与打击。

此后陆游经过几度启用和罢免,陆游便开始了基本上闲居的在野生活。

所以,这时的陆游不免感叹,天地之大,竟不容他施展才华。

陆游写得最好的爱国诗

陆游写得最好的爱国诗

陆游写得最好的爱国诗陆游,北宋文学家,其作品以“爱国诗”著称,被誉为“千古第一愤青”,余篇诗文几乎均涉及爱国主题。

以下是陆游写得最好的爱国诗,并按照列表划分: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夜月一帘风露开,千里江山如画来。

望云想雨空山色,雁声传碧落分蓬。

人世多如梦一场,欢娱何必苦时间。

忍将感慨藏心底,有撩人间尘事我狂。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身惜日华年渐泯,怎奈江山壮心死。

夜深玉壶空惆怅,天涯何处识英杰。

聚散离合空烦忧,岁月如梭转瞬流。

但愿烽火今消逝,国家安危维炎丘。

3.《示儿孙万维伦等书》图尔忠臣慎勿忘,救国未能艰难长。

切勿怠惰空犹豫,时来风雨转轮光。

援笔书诗文章力,明明志在功名堂。

儿孙当勉绪国风,努力图强报家乡。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望云想雨空山立,月华如水照九天。

江山如画风露开,万里冰天凉满川。

饱暖思深贪五谷,万家炊烟入夜山。

肺腑词章才下笔,吟风弄月醉心间。

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一》夜深微凉一帘秋,星光点点触寒流。

月华如镜照山河,忧国忧民久已久。

千古风华尽随风,人间逸事如梦中。

江山万里任聚散,吟诗赋予心中红。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首·其二》风阵低吟月下时,半夜浓霜满院欹。

洞房喜气满子孙,家国红颜尽韶华。

百忧被忘世态老,四海愁人尽入怀。

国母挥泪别君子,欲言又止满心哀。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首·其一》群儿出礼耶儿戏,白发千丛更凉风。

念劲风兮怱怱至,三晋声振魂魄中。

四海之巅尽荣耀,谁识忠臣赴蓬莱?草树叶黄心意冷,明朝辽东角连天。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首三》巢扰百蛮何足言,声名不但岁华翻。

盖山刚似头将校,惜尔奇思堪几昆。

点钗便折绕世悲,三州文学已如云。

若凭吟诗足忍辱,须臾齐集冲征轮。

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首二》月背风势冷,华河秋意凉。

万里江山哭,千秋帝国亡。

忧人几度泪,救国方成忙。

忧国忧民陆游秋夜将晓译文及赏析

忧国忧民陆游秋夜将晓译文及赏析

忧国忧民陆游秋夜将晓译文及赏析忧国忧民陆游秋夜将晓陆游,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一位忠诚爱国、关怀民生的文学巨匠。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激情澎湃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其中,诗篇《忧国忧民陆游秋夜将晓》饱含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下面,我将为您翻译和赏析这首诗歌。

诗歌原文:忧国忧民秋夜将晓,梦魂惊觉一片愁。

瘴江无语凉烟月,孤棹遥想野樵舟。

迢迢秋色无边际,江南瘴疠亦忧思。

白日浮云苍山黑,黄昏古木寒鸦起。

择饮何须鸡犬伴,谈笑无令粥饭飢。

忆昔厚生军中宴,金鞍玉勒恣意嘶。

比翼双飞说王煇,皇恩壮心终有归。

中原生女待春花,万顷荒湖月夜愁。

谈笑教我青云路,何时游我五湖舟?万古江山寄谢康,六朝元亮剑高张。

双髻无言金凤观,万山皆思青琐藏。

拱北信远潮退日,兰亭丝管断烟岛。

江征远忆新知县,白云美人一世好。

伤春惜日满欹眠,远梦归天居洛川。

双眼不闻泪难流,一身诗思才最鲜。

译文赏析:秋夜悄然将晓,我心忧国忧民,梦魂惊醒不禁感到一片愁绪。

在瘴疠肆虐的江上,寒冷的烟月默然无语,我孤独地想念着那些野樵的小船。

迢迢秋色无边际,仿佛一片无际的寂寥,就像江南的瘴疠之地同样带给了我忧思。

白天的浮云,苍山的黑暗,黄昏时古木之间响起了冷鸦的啼鸣声。

选取饮物无需鸡犬相伴,我也不需要谈笑间的粥饭来缓解饥饿。

回忆起往日厚生军中的宴会,那时金鞍玉勒,尽情地张扬个性。

比翼双飞的高谈阔论中曾提到过王煇,皇恩壮士,终将归来。

中原的女儿们等待着春花绽放,而我对着一片荒湖的月夜感到忧愁。

谈笑之中,教我如何走上青云之路,但我何时能够乘坐五湖之舟畅游呢?万古江山深深托付给了谢康,六朝元亮的剑高高举起。

宫廷中静默无言,只有金凤作陪,万山皆怀着对青琐往事的思念。

拱北的潮退,昭示着远方之信仰逐渐远去,兰亭丝管断在了烟岛之间。

江征的旅程让我远远忆起了那个新知县,那位美丽的白云女子,值得我一生去爱。

伤春的日子,我怜惜地度过着倾眠的时光,遥远的梦境,却依然驻留在洛川中。

重阳节的诗句_作文

重阳节的诗句_作文

重阳节的诗句【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大全】1、癸丑重九登山亭追怀顷在兴元常以是日猎中梁(陆游)生年六十九重阳,辙遍秦吴岁月长。

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

离披雉拂雕鞍堕,独(左单人右束)狐穿古冢藏。

梦断酒醒今万里,亦逢佳节重悲伤。

2、送友人如边(贾岛)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

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

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3、九日登高(王昌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4、醉花阴·重阳(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李郢)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6、渔家傲(欧阳修)九月重阳还又到。

东篱菊放金钱小。

月下风前愁不少。

谁语笑。

吴娘捣练腰肢袅。

槁叶半轩慵更扫。

凭阑岂是闲临眺。

欲向南云新雁道。

休草草。

来时觅取伊消耗。

7、十拍子/破阵子(苏轼)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

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

东坡日月长。

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

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8、鹧鸪天(辛弃疾)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惟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9、九日醉吟(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10、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们迎凉有感》,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

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们迎凉有感》,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

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们迎凉有感》,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岁月斑驳、时光清浅,红尘滚滚、花事匆匆,多少繁花用一季的守候,奉献了万紫千红,却最终敌不过凄雨寒风。

深秋时节,残香犹闻,余韵还在,可是冬之神灵已是舞姿优雅,也更显落叶的沧桑和精美。

人生如不停变换的季节,令多少诗人为之惆怅。

李白眺望远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牧思念故乡,“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诗人秋夜难眠,下面品赏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是陆游68岁那年的秋天,创作于故乡山阴。

诗的题目长达11个字,却意义深远。

初秋之夜既漫长又闷热,“秋夜将晓”,这本是熟睡正香的时刻,诗人却因心事重重不能入睡。

于是他披衣起床,步出篱门,看似迎凉,实是散闷。

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陆游遥望星空、忧国忧民,不禁有感而发,酝酿成诗。

诗的前两句气势雄伟,描写北方壮丽的山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和五千仞,都采用了夸张的语言,形容绵长的黄河和高耸的华山。

诗人此时不可能亲眼看到黄河和华山,但他却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图景。

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泻千里,向东流去;高峻的华山巍然屹立,穿入云霄。

诗人特别点出黄河、华山,用意很深。

这一山一水象征着祖国,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怀念。

可是梦里这壮丽山河已被金朝占据,沦入敌手,诗人心中感到不平,因而流露出无比的痛惜之情。

诗人借助赞美黄河、华山,抒发其备受压抑的爱国热忱。

诗的后两句描写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盼望解救的心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用了“泪尽”二字,形容其悲痛到了极点。

诗人回顾历史、鞭挞现实,靖康二年,金兵攻陷宋朝京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自此北宋灭亡,南宋却偏安江南。

北方的老百姓们在金朝统治下,身受压迫,生活痛苦。

感旧陆游翻译

感旧陆游翻译

感旧陆游翻译介绍陆游,字耆卿,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他的诗歌写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感慨和忧虑,深受后人的喜爱。

本文将选取陆游的几首著名诗作进行翻译,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诗作翻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篱门迎凉,草虫知有到秋窗。

蜀僧抱瓮出尘埃,世上何曾有此胆?旅人莫坐夜流连,奈尔潮空老万千。

正当世世处人间,意气素来忘尘烟。

翻译:秋天的夜晚即将过去,我开着篱笆门出来享受凉爽的空气,草虫们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

一位蜀地的僧人抱着一壶水从尘埃中走了出来,世间之中,还有谁敢如此胆大?旅人们不要在夜晚逗留,不要受海潮的牵绊,因为它只会让你变得老去。

我们正处在世界之中,应该拥有一颗宽广的心境,忘却尘世的烦恼和纷争。

《春日杂感》此心置高处,亦置高处,心何日去低处?心高处,人处高处,未必带来安乐。

今昔皆如此,欲问谁今夜?长亭外,河应是西陵。

欲问人、回首、应见人已憔然老矣。

翻译:这颗心放在高处,还是放在低处,心灵何时能升华?心灵放在高处,人也会处在高处,但并非一定带来安乐。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我想问问,这个夜晚,有谁与我同样的感受呢?长亭外,河的这一端应该是西陵。

如果问起有关他的消息,回头一看,应该可以看到他已经变得憔悴而老去。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在塞北,秋天的景色与众不同,衡阳的雁儿飞走了,没有留意。

四面边地传来角声纷起,千嶂里,长长的烟雾落下,孤寂的城池关闭。

喝一杯浑酒,我的家在万里之外,我曾发誓却无计可回。

羌笛清悠,霜雪遍布大地,我无法入睡,我作为一个将领回到家,却看到父老泪流满面。

分析与解读陆游的诗作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和思考。

他以独特的词句和意象,刻画出自然景色和人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