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兵马俑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新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新版】

鸟瞰.(gǎn) 长征.(zhēng) 搏.(bó)击
统.(tóng)一 风靡.(mǐ) 匀称.(chèn)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guān
②guàn
冠军( ② ) 衣冠( ① ) 皇冠( ① ) ①sǎ ②sā
撒谎( ② ) 播撒( ① ) 撒种( ① ) ①chéng ②shèng
乘法( ① ) 乘除( ① ) 千乘之国( ② )
课文主旨
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 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
推荐阅读 秦将军俑
我曾托人从咸阳捎回秦俑的复制品,保存至今。 这是一尊站立着的将军俑,长约20厘米,宽约7到8 厘米,一只铁皮铅笔盒大小。将军四方脸,浓眉大眼, 唇上有一丛浓密的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且微成八字 状,上翘,为他的脸平添了一种威武。他微皱双眉,紧 闭嘴唇,像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也许是在斟酌一项 作战计划吧。将军的双手平直地放在腹前,紧握着,虽
然略显激动却仍不失成竹在胸的风采。这大约是一场激战 前从容不迫的将军们所特有的神情吧。
将军头戴云冠,冠中间插着一根束发的簪子,身着一 件长过膝盖的衣服。这衣服有些像长袍,只是下摆比较宽 大。衣服外面罩了一件短袖铠甲,前甲过后腰收为三角 形,遮挡住膝盖,后甲齐腰。铠甲十分厚,大约是用于保 护人体主要部分,不受敌方武器伤害吧。虽然铠甲看上去 显得笨重,却十分漂亮,前甲上还装饰着粗犷的“菱格 纹”和“云涡纹”。将军的颈上有一个装饰结,系在脖子
南征北战: 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造句: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将军常带领军队南 征北战。
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造句:我军英勇无敌,所向披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 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 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 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 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 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 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 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 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 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 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 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 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 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1)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 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 宏大这一特点的?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 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 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 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 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 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 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 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 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 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 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 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 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 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 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 珍贵。[16]

弓弩俑
弓弩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 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 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 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弓弩 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 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 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 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 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 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 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 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 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 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 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 承袭。

19 秦兵马俑

19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19秦兵马俑

19秦兵马俑

石羊镇中心学校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秦兵马俑》预习清单
一、标好自然段序号。

二、自学生字词语:圈出文中词语盘点上的词语,及需要认识字的词语,正确朗读。

三、练习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记下自己的疑问。

四、本课四字词语较多,小组内通过讨论、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尝试理解本课的四字词语。

五、思考1、(1)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完成《同步指导》一、二、三、四、五题。

19、秦兵马俑(完美版)

19、秦兵马俑(完美版)

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 短甲,下身着紧口 裤,足登马靴,右 手执缰绳,左手持 弓箭,随时准备上 马冲杀。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 下身着紧口裤,足蹬 长统马靴,右手执缰 绳,左手持弓箭,随 时准备上马冲杀。
勇猛善战 坚毅顽强
骑兵俑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 小,一匹匹形体健 壮,肌肉丰满。那 跃跃欲试的样子, 好像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空 而起,踏上征程。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 面积达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 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 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 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 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 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 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 的长方形军阵,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 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兵马俑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 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 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花都区新华七小
李光明
13 秦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殉葬-----陪葬: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认为, 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中 一个人死后依然要过着和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 国统一的秦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在中国史书 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 的记载中,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是在结束 差遣和使用。在这种观念下,无情的殉葬制度出 现了,人们把用泥土、木头或者石头制作的俑放 殉葬制度方面,他却是身体力行的第一个君 置在墓葬中,作为人或动物的象征物品为主人陪 王。 葬。
秦兵马俑
秦代 指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人教版四上语文《19 秦兵马俑》导学案

人教版四上语文《19 秦兵马俑》导学案

人教版四上语文《19* 秦兵马俑》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教师寄语: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自觉地保护!【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反复读文,运用学过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梳理课文内容。

【资料链接】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

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

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预习自测】1. 读一读,再组词。

jiān()chéng()mó()间乘模jiàn()shèng()mú()供()吏()弋()跪()拱()史()戈()桅()2、我能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有名的成语。

如、举世闻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文主要从()和()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

总面积达()米,坑内有兵马俑近()个。

类型主要有将军俑、()、()、()、()、()。

【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 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这句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2.作者怎样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兵马俑的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4.“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9 秦兵马俑

19 秦兵马俑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 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 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 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 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 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 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 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 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 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 念家乡的亲人……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 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 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 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 多,个性鲜明。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过渡段。 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文写了哪几种兵马俑?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陶马
课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20000平方米 ( )
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 有的……有的……有的……(


课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3 __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 岭之间蜿蜒盘旋。 4 向东__,隐隐可见几座城楼。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陕西 西安
秦兵马俑在我国__省__市出土。
秦兵马俑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秦兵马俑》从规模和身材、衣着、 动作神态等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使我们如临其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

(写课题,齐读课题)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二、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词2、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5、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三、教学首尾段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

(绝无仅有)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2)作比较(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
第五单元
课题
19、秦兵马俑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上课时间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提出不懂的问题,会的举手讲解,没解决的问题下节课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巩固识字
2、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二、精读课文
(一)、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பைடு நூலகம்俑的规模宏大?
2、独学,全班交流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模仿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交流自己写的话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9《秦兵马俑》秦俑身着的铠甲有多少种是什么质地的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9《秦兵马俑》秦俑身着的铠甲有多少种是什么质地的新人教版

秦俑身着的铠甲有多少种?是什么质地的?秦俑坑出土有大批铠甲武士俑,所穿甲衣因兵种和职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

甲衣采用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形象逼真,是研究秦国防护装备最珍贵的资料。

秦俑甲衣的类别,大体可分为高级军吏俑的、中级军吏俑的、下级军吏俑的、御手俑的、一般步兵俑的、骑兵俑的共六类。

而每一类中,由于甲衣的形制或做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式。

1.高级军吏俑的甲衣,分双肩无披膊的和双肩有披膊的。

其形制大体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略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于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这类甲衣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彩色花结,华丽多彩,显示了等级的高贵。

2.中级军吏俑的甲衣,有两种不同形制的甲衣,一是背带式的前胸甲,二是前后摆下缘平齐的彩色鱼鳞甲。

背带式的前胸甲主要特征是只有前身的护甲,没有后身的背甲及披膊,用背带固着于身上。

下缘平齐的彩色鱼鳞甲,由前身甲、背甲和披膊等三部分编缀而成。

前身甲和背甲的长度相同,下摆的边缘平齐。

3.下级军吏俑的甲衣,由前身甲、背甲和披搏三部分组成,周围没有宽带形的边缘,前身甲和背甲下摆边缘均呈圆弧形。

4.御手俑的甲衣,甲衣较长,有两种不同的形制:一是双肩无披膊的,一是有披膊的,披膊长及手腕,手上有护手甲,颈部有盆领。

5.步兵俑的甲衣,形制基本相同,均以甲片联缀而成。

甲片大,甲片的排数少,由前身甲、背甲及披膊三部分组成。

6.骑兵俑的甲衣,主要特征是甲衣较短,下摆的底边仅到腰部的革带处,双肩无披膊,比较轻便,便于骑射。

它由前身甲和背甲两部分组成。

以上六种甲衣中,第一、二两类甲衣数量较少,是军队中高级和中级指挥人员的防护装备,其共同特点是在整片甲衣上嵌缀甲片。

第三至六类甲衣数量较多,应当是秦国军队主要的防护装备,其主要特点是由甲片直接联缀而成。

甲衣因是泥塑而成的艺术形象,并非实物,其质地不易确切判断。

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时期已有铁甲。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9.秦兵马俑
概括全文,承上启下
请你想一想
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 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的句子,想一想作 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地临潼出 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 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刻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 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现了秦 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
有的凝
视远方,好 像在思念家 乡的亲 人……
请你模仿说话:
有的
,好像

高度评价
“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 的骄傲。”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 兵马俑的发现,世界上已有八 大奇迹。”
——法国总理希拉克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地临潼出 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 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刻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 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现了秦 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
武士俑平均 高约1.8米,体格 健壮,体形匀称。 它们身穿战袍, 披挂铠甲,脚登 前端向上翘起的 战靴,手持兵器,
整装待发。
武士俑
骑兵俑
骑兵俑上 身着短甲,下 身着紧口裤, 足蹬长筒马靴, 右手执缰绳, 左手持弓箭, 好像随时准备 上马冲杀。
马俑
陶马与真马
一般大小,一匹 匹形体健壮,肌 肉丰满。那跃跃 欲试的样子,好 像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 空而起,踏上征 程。

tǒng shuài
统率

享誉世界
zhēng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殊死拼搏
请你读一读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白果乡小学:陈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颂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之前大家游览了长城、颐和园两处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继续游览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景物呢?(出示图片),提问:大家知道图片里面的景物叫什么吗?(兵马俑)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秦兵马俑呢?(秦,指秦朝;俑,指古代殉葬的陶像;就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陶像。

)二、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提问:这篇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课文是分几个部分来介绍兵马俑的?是按照什么结构来描述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至8自然段;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课文结构总述—分述—总结)三、理解全文深入分析1、齐读第一部分,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告诉了地点、举世无双),兵马俑是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2、学习第二部分,齐读第二自然段:a、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兵马俑规模宏大)b、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规模宏大呢?勾画出来C、本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作比较、列数字),这样有什么作用?(气势恢宏)3、指定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读了本段,作者接下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首先我们来看看类型众多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读4、5、6、7自然段(将军、武士、骑兵、马俑)主要描写了每一种兵马俑都有什么特点呢?(外貌、动作、神态)。

19_秦兵马俑

19_秦兵马俑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

课堂小练笔:抓住外貌、神态描写,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 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 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 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 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 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 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 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 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 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 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 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 向披靡的大军。
马俑
陶马与真马 一般大小,一匹 匹形体健壮,肌 肉丰满。那跃跃 欲试的样子,好 象一声令下,就 会撒开四蹄,腾 空而起,踏上征 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端详 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 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暗下 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 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 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 凝视 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兵马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兵马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9《秦qín 兵bīng 马mǎ俑yǒng》秦qín 兵马俑bīngmǎyǒng 在zài 我国wǒguó西安xīān 的de 临潼líntóng 出土chūtǔ,它tā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是shì享誉xiǎngyù世界shìjiè的de 珍贵zhēnguì历史lìshǐ文物wénwù。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规模guīmó宏大hóngdà。

已yǐ发掘fājué的de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总面积zǒngmiànjī近jìn 20000平方米píngfāngmǐ,差不多chàbuduō有yǒu 五十wǔshí个gè篮球场lánqiúchǎng 那么nàyāo 大dà,坑kēng 内nèi 有yǒu 兵马俑bīngmǎyǒng 近jìn 八千bāqiān 个gè。

在zài 三sān 个gè俑yǒng 坑kēng 中zhōng,一yī号hào 坑kēng 最大zuìdà,东西dōngxī长cháng230米mǐ,南北nánběi 宽kuān 62米mǐ,总面积zǒngmiànjī14260平方米píngfāngmǐ;坑kēng 里l i 的de兵马俑bīngmǎyǒng 也yě最多zuìduō,共有gòngyǒu 六千liùqiān 多duō个gè。

一yī号hào 坑kēng上面shàngmian,现在xiànzài 已yǐ盖gài 起qǐ了l e 一yī座zuò巨大jùdà的de 拱形gǒngxíng 大厅dàtīng。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王延玲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王延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阅读中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写文。
教法
学法
教法设计
师解释最后一个词:乘,读shèng,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2.同学们字词都掌握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你找到答案了吗?
(读后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任意作答,只要符合课文内容都应予以表扬)
3.秦兵马俑在哪?(1段)我国挖出来三个俑坑,它们规模十分宏大。
默读2段,思考:作者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念,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才默切配合,淋漓一片。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文中有身材描写,着装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无论用词,还是造句都让人神往——想真的到那里去看看。尤其是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对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展开的联想,很值得一学:
陶马——跃跃欲试
教师总结
文中除了写了兵马俑的外貌以及着装还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在哪?
(有的……有的……有的……,生感情朗读)喜欢哪一种俑就站起来读那一段,读出各种俑的特点。
6.领略了这么壮观的场面,又欣赏这么鲜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对兵马俑涌起了怎样的感情?
(生自由说。如:对祖国的热爱。对兵马俑的好奇,要去看一看。对祖国的文物要保护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9 秦兵马俑
学习目标:
1、理解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时间: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

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

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

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
4、分析过渡段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
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能够叫——(过渡段)
三、精读课文
(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

2、交流:(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
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

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C: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看着插图,作者拍摄的
角度就是从上往下看。

认真看图,感受一下这个行行、一列列的长方形军阵。

看后,再读读,)
3、说说课文是怎么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总分段式、有详有略)
4、小结:作者使用总分段式,用抓住特点,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抓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有详有略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段文字。

(二)教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自由读文章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2、交流: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
3、一个自然段写了一种俑,现在大家再认真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兵马俑写得活灵活现的?如果你认真地读了,过会给你们一个游戏的机会。

当然,游戏的主题就是这些内容。

4、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我说俑的特征,你们猜我说的是哪种俑?
A、它身材魁梧,头戴鹖冠……它是哪种俑?
B、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
C、看它那神态自若的样子……
D、只见他们张弓拉箭,目视前方,或立或跪,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将手中的箭射出去。

5、课文中能把所有类型的兵马俑都写出来吗?那老师说的是什么
俑?请根据特点去猜猜。

6、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举出来,而是选择重点的向我们介绍。

这几种甬一样吗?真所谓“类型众多”。

作者从类型上去刻画,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的?默读第八自然段。

看看你能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7、交流:(排比句、先写神态,后是作者的联想、有省略号)
A、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这是用了什么写法?
B、再看,作者在每一分句中,先写了……(神态)再写了……(作者的联想)
C、引读。

D、读着这些描写和作者的联想,你们想到什么?看到这么多兵马俑,你们想到什么?
E、我们发现句中有个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说说我们眼中的兵马俑。

F、说话练习
8、通过作者描写,让我们又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从“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

你从这体会到什么?(兵马俑很逼真)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四、总结全文
1、我们知道秦兵马俑绝世无双,绝无仅有。

齐读第一自然段和
第九自然段。

读出我们的理解。

你觉得这两自然段有什么联系?(都写到了秦兵马俑的地位,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2、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来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幻灯出示题词)。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题词?
3、交流
五、布置作业:
课后大家能够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六: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