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课后练习(新)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76加几的练习课》学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76加几的练习课》学案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的练习课》学案一、学习目标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在计算过程中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二、重点难点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认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问题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体育室原有6个篮球,又买来5个篮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2.同学们做了10个小娃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6个,还剩多少个?四、参考资料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

数字后来被阿拉伯人用于经商而掌握,经改进,并传到了西方。

西方人由于首先接触到阿拉伯人使用过这些数据,便误以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造成了这一历史的误会。

后来,随着在世界各地的普遍传播,大家都都认同了"阿拉伯数字"这个说法,使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都误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实际上是阿拉伯人最早开始广泛使用数字。

传到欧洲后,欧洲人非常喜爱这套方便适用的记数符号,尽管后来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由于习惯了,就一直没有改正过来。

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

大约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

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

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

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

"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ppt课件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ppt课件

35
想: 5加( 5 )得10 10加(3 )得( 13 )。
10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8、7、6加几
8+4= 12
7+6= 13
22
10 6+5= 11
33 10
41
10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213.. 算圈填一一算圈填,、。找算规一律算。。
10 1123 13 14 16 11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 7) 15-8=7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7.
5 + 5 + 5 =15 4 + 4 + 4 = 12 6 + 6 + 6 =18 15 – 5 – 5 = 5 9 – 3 – 3 = 3 8 – 4 – 4 = 0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7 4
7 + 4 11
6 + 4 + 1 = 11
7 + 4 = 11 8 + 7 = 15 6 + 5 = 11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根据“凑十法”的思路填 空
7+4 = 7 + 3 + 1 8+6 = 8 + 2 + 4 6+9= 6 + 4 + 5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这节课你学到 了什么?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羊村练习广场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你想和谁一起做练习呢?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新
看谁反应快
6
我们和喜洋洋一起来做一做

2017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案(新)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案(新)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7、6加几课题8、7、6加几单元第八单元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逐步引导和探究,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重点理解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能够能够运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学法任务驱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复习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九加几,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9+5=()师: 5可以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

问题:请你按照数的分成填一填。

9 87 6 复习九加几的进位加法和10的组成为新课做铺垫。

新课导入师:阳关小学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你瞧,有两组小朋友在跑步呢?这两组队伍各有多少人?一组有5人,一组有8人。

师:你知道这一共有多少人吗?你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答案:数一数。

从5开始数数到13,从8开始数数到13。

一组有5人,一组有8人。

以一个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问题:你会列算式表达并计算吗?8+5=()问题:如何计算8+5?请你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动画演示:将5个人的队伍拿出2个人到8个人的队伍就凑成10。

1)8加2等于10;2)5可以分成2和3;3)8和2凑成10;4)10和3合起来是13。

由此我们得出看见8,想到8+2-10。

问题:还可以怎么计算呢?动画演示:将8个人的队伍拿出5个人到5个人的队伍凑成10。

8可以分成5和3;5+5=10;10+3=13.问题: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为什么一次拿2根凑成10,第二次拿5根凑成10。

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师:将大数凑成十更简单。

师:请你根据8加几的计算方法,圈出10,并计算下面的题。

师:看到7,想到3,7+3=10。

看到6,想到4,6+4=10。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876加几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876加几丨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
( 只)
9+5 1 6 1 5 1 8
< 或 = ㊂ 1 4 1 2
8+7 7+8 6+5
8+5
7+6 8+8 7+7
( ) 2
+
=
( 个) ( ) 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 1 ( ) 打乒乓球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2 ( ) 跳绳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3 ( ) 一共有多少人 ? 4 = ( 人) = = ( 人) = ( 人)
㊁ ㊁ 8 7 6 加几
进位 ) 的加法 ㊂ 1.能正确计算 8㊁ 7㊁ 6 加几 ( 2.解决 8㊁ 7㊁ 6 加几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㊂
夯实基础, 才能有所突破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㊂
( ) 4
3 .在
+
8+7 2.看图列式计算 ㊂ ( ) 1 4 . 1 6 1 4 1 2
6+6
里填上 > 1 3 1 6
6+ 5+ 8+ 7+ 9+
=1 4 =1 0 + + +
6+
里填上合适的数 ㊂ =7+
列出算式 ㊂ 7.看图提出问题 , ( ) 1
捉住了8 个 , 9.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还藏着 6 个 ㊂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问题 : ( ) 今天我洗碗 ㊂ 2 算式 : 1 0.把 2㊁ 3㊁ 4㊁ 7㊁ 8㊁ 9这六个数填在 里,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㊂ + = + = +
8㊁ 7㊁ 6 加几
>
如: 6 . 7 5 8 5 5 7 后 6 空答案不唯一 , 3 4 ( 个) 9. 8+6+1=1 5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导学案:8《876加几》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导学案:8《876加几》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导学案:8《876加几》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导学案第8课《876加几》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据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导学案第8课《876加几》进行讲解。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如何求一个三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和,以及如何进行竖式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学会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一位数。

3. 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装有876个果实的篮子,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我要把这篮子里的果实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果实呢?”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意义。

2. 例题讲解:接着,我出示例题876+3,让学生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并解释每一位的计算方法。

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个位数6加3等于9,十位数7加0等于7,百位数8加3等于11(因为有进位),所以写下1,把1进位到千位数上。

最终得到答案909。

3. 随堂练习:(1)876+2=(2)876+5=(3)876+8=4. 讲解练习: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我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876+3板书竖式:8 7 6+ 39 0 9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