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

合集下载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调节分光计,学习和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使用分光计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通过调节进入光、样品室光和零位位置,实现分光计的准确测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

熟练使用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对于科学实验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介绍分光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物质溶液的吸光度。

溶液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计利用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样品,测量透射或反射光强的变化,从而得到物质的吸光度。

2. 分光计的调节方法2.1 调节进入光进入光是分光计中的初始光源,其质量决定了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调节进入光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光源,常见的包括白炽灯、钨灯和氘灯。

具体调节步骤如下:(1) 打开仪器电源,待分光计预热。

(2) 将进入光源选择开关拨到相应位置,如选择白炽灯。

(3)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片,如红滤片或蓝滤片。

(4) 根据实验需要调节光强,可通过调节进入光强度旋钮实现。

2.2 调节样品室光样品室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室光需要调节到恒定的强度,并保持稳定。

调节样品室光的步骤如下:(1) 打开样品盖,将样品放入样品室。

(2) 关闭样品盖,参考工作手册,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滤光片。

(3) 调节样品室光强度旋钮,使显示的数值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4) 确保样品室内无异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3 调节零位位置零位位置是分光计测量吸光度的基准位置,需要在每次测量前进行调节。

具体步骤如下:(1) 断开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例如通过打开安泰罗克开关)。

(2) 将零位旋钮旋转至一个适当的位置,通常为零位置刻度线附近。

(3) 连接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

(4) 确认零位调节是否准确: 打开样品盖,不放入样品,读取吸光度是否为零,若非零,则需重新调节零位位置。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引言:分光计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实验中。

在实验中,正确调节和使用分光计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对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

一、分光计的调节方法1. 调节光源:分光计的光源是实验中的关键部分,它需要保持稳定且光强均匀。

在调节光源时,首先应确保灯泡或激光器的位置正确,光源的亮度适中。

其次,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位置和角度来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2. 调节入射光束:分光计的入射光束需要保持平行和均匀。

在调节入射光束时,可以使用调节螺丝来改变光束的方向和大小。

通过观察光束在分光计内部的传播情况,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节。

3. 调节检测器:分光计的检测器需要保持敏感和稳定。

在调节检测器时,可以使用调节螺丝来改变检测器的位置和角度。

通过观察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节。

二、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误差分析1. 光源误差: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光源亮度不足或波动较大,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加。

因此,在实验中应选择稳定亮度的光源,并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查光源的亮度。

2. 入射光束误差:入射光束的平行度和均匀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入射光束不平行或不均匀,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加。

因此,在实验中应注意调节入射光束,使其尽可能平行和均匀。

3. 检测器误差:检测器的敏感度和稳定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检测器不敏感或波动较大,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加。

因此,在实验中应选择敏感且稳定的检测器,并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查检测器的性能。

4. 仪器误差:分光计本身的误差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分光计的刻度误差、仪器漂移等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增加。

因此,在实验中应注意校准分光计,并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查仪器的准确性。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本实验旨在探究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技巧。

一、分光计的调整1. 光源调整:分光计的光源是实验的关键,它需要稳定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在调整光源时,首先要确保它的位置正确,通常位于分光计的顶部。

然后,使用调节旋钮调整光源的亮度,使其达到适当的亮度水平。

2. 光栅调整: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分离入射光的不同波长。

在调整光栅时,需要先将分光计的光栅旋钮置于初始位置,然后使用调节旋钮逐渐移动光栅,直到观察到最清晰的光谱。

3. 光路调整:光路的调整对于分光计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

在调整光路时,首先要确保光路中没有杂散光干扰。

可以通过调整分光计的光路盖板或使用遮光板来消除杂散光。

其次,需要确保光路中的光线垂直于光栅,可以通过调整光路盖板的角度来实现。

二、使用分光计的技巧1. 校准分光计: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先校准分光计。

校准分光计的方法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其吸光度,并与已知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调整分光计的参数或进行维护。

2. 选择合适的波长: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不同,因此在测量物质的吸光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波长。

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光谱图,找到吸光度最大的波长,并将分光计设置为该波长。

3. 注意样品的处理:在测量样品吸光度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如果样品是固体,需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如果样品是液体,需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时,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吸光度的数值以及所用的波长和样品浓度。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

正确调整分光计的光源、光栅和光路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选择波长、处理样品和记录实验数据也是使用分光计的重要技巧。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分光计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调节分光计的方法;3.掌握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的仪器,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进行测量。

分光计由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和电子记录系统四部分组成。

1.光源:分光计使用一个稳定的、均匀的光源,如汞灯或钠灯。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钠灯作为光源。

2.色散系统:分光计的色散系统由凹透镜、凸透镜和光栅组成。

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作用是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使其与光栅发生干涉和衍射,进而产生色散现象。

3.检测系统:分光计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衍射光,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信号,最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4.电子记录系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三、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并将钠灯置于光源架上。

调节分光计的粗调节旋钮,使得从光源发出的钠黄光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和光栅之后,尽可能成为与装置光轴垂直的光束。

2.使用红色滤光片:将红色滤光片放在滤光片支架上,调节滤光片的角度,使得通过滤光片的光束尽可能平行。

3.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要测量的光束的波长。

调节分光计的微调节旋钮,使得通过光栅的光束在屏幕上形成干涉色环。

4.测量波长:测量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或者使用分光计的相关功能来测量光的波长。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测量了光的波长。

我们记录了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根据干涉色环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测量的光的波长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证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并掌握了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实验中需要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和分光计的角度,以及合理选择测量波长的方法。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使其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3、学会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刻度盘和游标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测量光线的角度,平行光管用于产生平行光,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测物体,刻度盘和游标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计的测量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当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角与入射角和三棱镜的折射率有关。

通过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可以计算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通常采用自准直法。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一个折射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

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回来的十字叉丝像,调整载物台或望远镜,使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上的十字线重合。

此时,望远镜的光轴与三棱镜的折射面垂直。

然后,测量两个折射面的法线夹角,即为三棱镜的顶角。

3、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折射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随着入射角的改变,折射光线的偏向角也会发生变化。

当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称为最小偏向角。

通过测量最小偏向角,可以计算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钠光灯、平面反射镜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节(1)粗调将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松开,使它们的光轴大致水平。

调节载物台的三个调节螺钉,使载物台大致水平。

(2)望远镜的调节将平面反射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镜的一个面与载物台的一个调节螺钉平行。

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中的十字叉丝像。

调节望远镜的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

然后,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调节螺钉,使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上的十字线重合。

(3)平行光管的调节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使望远镜中看到的狭缝像清晰。

然后,调节平行光管的焦距调节螺钉,使狭缝像的宽度适中。

(4)载物台的调节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一个折射面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

大物实验-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大物实验-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二.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1.三棱镜色散原理:入射光与出射光夹角是偏向角。

在某个入射角处,偏向角最小,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2.折射率计算公式:2sin2sinn minA A δ+=,A 为棱镜的顶角。

由此可知,求棱镜材料折射率必须先测其顶角和最小偏向角m in δ3.本实验是使光束经平行光管后通过待测光学元件,用望远镜观测光线通过待测光学元件的偏折,从而确定光学元件的某些技术参数,如顶角,折射率,光栅常数,光波长等等。

四.实验步骤:(目测初调➡望远镜调节➡望远镜轴线及平台与中心转轴垂直➡平行光管轴线与中心转轴垂直➡读数系统的调节➡测量三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1)目测粗调:使望远镜,载物台及平行光管基本水平(通过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调节螺丝和载物台下的调节螺丝,使望远镜和载物台基本水平)2)望远镜调节:(1)目镜调节:调节目镜调节手轮,看清叉丝;(物镜调焦:前后移动目镜套筒,看清绿色十字架)3)望远镜轴线及平台与中心转轴垂直:(判断望远镜转轴与中心主轴垂直依据:由反射镜两个面反射的十字相都与分划板的十字叉丝重合;各半调节法:调节倾角螺钉和载物台调节螺钉调整十字相与分划板的十字叉丝重合的过程。

)a.将双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任意两螺钉的中垂线上,并正对望远镜。

b.使用各半调节法,使十字相与分划板的十字线重合;c.载物台转动180°,使用各半调节法,使成像也与十字叉线重合;d.调整完毕不再动倾角螺丝和调节螺丝;e.使平面镜正对望远镜;f.用各半调节法调螺丝c ,使十字光标与十字线重合,并180°调节,使重合;至此不动螺丝c ;4)平行光管轴线与中心转轴垂直:将望远镜正对平行光管,打开灯照亮狭缝,松开套筒锁定螺钉,调节套筒前后位置直到看到清晰的狭缝象;使缝宽约为1毫米,转动狭缝呈水平状态,与中间横线重合;再转为水平状态;5)读数系统调节:将游标置于一左一右➡松开望远镜与刻度盘的锁定螺丝,转动刻度盘使使游标的零度分别对准90度和279度,锁定➡松开望远镜锁定螺丝。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

在实验中,准确地调节和使用分光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介绍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数据处理。

一、分光计的调节方法1. 调节入射光源:首先,我们需要调节分光计的入射光源。

通常,分光计配备了一种称为“光源强度调节器”的装置,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入射光的强度。

在调节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较暗的样品来观察光源强度是否适合实验需求。

2. 调节光栅: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关键部件,它用于分散光线并选择特定的波长。

为了调节光栅,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称为“波长选择器”的装置。

通过旋转波长选择器,我们可以选择所需的波长,并观察光线是否被恰好分散。

3. 调节检测器:检测器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量光的强度。

调节检测器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称为“灵敏度调节器”的装置。

通过调节灵敏度调节器,我们可以使检测器对光的强度有一个适当的响应。

二、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数据处理1. 收集实验数据:在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光的波长和强度数据。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分光计配备的软件或计算机接口来记录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一旦收集到实验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波长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观察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计算光的波长分布或强度分布等参数。

3.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实验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样品的光谱曲线,以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结论。

结论: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对于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调节光源、光栅和检测器,我们可以确保分光计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分光计是现代化学实验室不可缺少的一种常用的仪器设备,常用于测定物质在液相中的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可以用于化学分析、医学、生物学、矿物学等领域。

1. 单色器调节单色器是分光计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用于按照波长将光分离出来。

将样品的波长值设置在单色器中,可以通过调节单色器来实现。

调节方法:先将单色器调至全开,然后打开光源可使光线从整个系统中通过。

然后观察单色器的显微镜,转动调节旋钮,使得灯丝的形状调整到最小并保持灯丝在所希望的波长范围内。

最后关闭单色器的时候,保证调节旋钮安装在一个常数位置。

2. 输样系统调节输样系统是分光计中还一个重要部件,通过样品池将样品加入进来,然后由光譜仪读取样品池中的信号。

调节方法:将样品池设置好,然后打开光源使光从系统中通过。

调节样品池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确保样品池中的光迹最亮,且能够尽可能地让光达到样品池中。

读取器也是分光计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信号从输样池中读取并转化为图形信号输出。

调节方法:将样品池中的样品加入进来,然后打开光源,将单色器设置为范围内的波长。

然后将光束对正角度,并调整读取器的等待时间,保证信号完全传输。

同时,也可以调整微调器使得光束可以越过样品形成半“比值法”。

分光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的选取样品的选取要尽量避免灰尘、杂质等杂物的与样品的污染以及出现化学反应的情况,且不能使用已过期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样品。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和溶液的稀释比例,过浓的样品溶液会影响吸收率的测定。

样品处理很重要,确保样品符合使用要求。

对于液态物质,要保证使用前样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对于固态样品,则要做好样品研磨和粉碎工作。

3. 仪器的预热对于每次使用分光计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热。

这样可以保证仪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准确性。

预热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单色器扫描速度要慢单色器的扫描速度肯定越慢越好,因为这样才能获得较准确的数据。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加深对分光计原理
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原理。

1. 分光计,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的仪器。

通过分光计,可以得到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从而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步骤。

1. 调整分光计,首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待分光计预热一段时间后,调整光
源和检测器的位置,使其对准光栅。

然后,调整单色器,使其发出单一波长的光。

最后,调整样品室,将需要测定的样品放入样品室中。

2. 使用分光计,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后,通过调节单色器,使其透射出的光通过
样品,然后被检测器检测。

根据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调整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得到了样品在不同波
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加深了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
验操作能力。

在以后的实验和研究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使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还对分光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次实验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验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摘要:本实验主要探究了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方法。

通过仔细调整和操作,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两种不同样品的吸收光谱,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分光计在吸收光谱测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

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特性。

通过将样品置于一束可见或紫外光谱范围的辐射中,测量样品吸收的光谱,可以了解样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浓度等信息。

但在使用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前,需要对仪器进行准确的调整和校准,才能得到准确、可重复的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1. 调整分光计:首先,将白板置于分光计样品室中,旋转微调钮,调整波长标尺,使其对准白板波长刻度线。

然后移除白板,将紫外可见光标准液放入样品室中,对其进行光谱扫描,调整波长标尺,对准紫外可见光标准液的吸收峰,确定测试所需的波长范围。

2. 测量对象样品:将待测样品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将其转移到石英比色皿中;在分光计样品室中设置相同的溶剂作为空白对照。

于样品室中对空白进行基线扫描,随后顺次操作待测样品,每次测量需对样品室中溶液进行基线扫描。

实验结果:利用所调整的分光计,我们首先测量了一种铜盐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看出,该物质在310nm附近具有强的吸收峰,说明该物质的化学结构中存在芳香环。

接下来,我们对一种含鞣酸的植物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

与铜盐样品相比,这种植物样品的峰值分布更为广泛,说明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

总结: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技巧,获得了两种不同样品的吸收光谱信息,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分光计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光谱分析仪器,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分光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的实验步骤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的实验步骤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的实验步骤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可见光谱的实验仪器,主要由示波器、光源、入射狭缝、棱镜、样品室等部分组成。

要准确测量,需要进行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下面将介绍分光计的实验步骤。

一、准备实验材料1. 分光计2. 标准样品3. 无水乙醇4. 毛细管5. 清洁棉布二、调整设备1. 切换波长:将分光计上下旋钮调整到所需波长处。

2. 调整狭缝:将狭缝旋钮调整到适当位置。

3. 调整入射光强:调节光源强度,使其适应具体实验要求。

4. 校准零点:打开分光计,选择透射模式,在样品池里放入空夹具,然后调整示波器至零位。

三、进行实验1. 准备样品:取一定量的标准样品,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使其体积达到标志线。

2. 测量样品:将样品池与分光计的光路相接,然后将样品池置于样品室内,调节样品室位置。

3. 校准零点:重新调整示波器至零位,此时读数应该接近于零。

4. 测量吸光度:读取示波器的数值,记录吸光度的大小。

5. 重复测量:将样品室清洗干净,加入下一次实验所需的样品。

四、数据处理计算吸光度时,应考虑到每个样品读数的误差,并采用多次重复测量的方式进行取平均值。

同时,还需对吸光度数据与所测波长进行修正计算,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以上为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的每个步骤都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调整与使用、清洁、安全操作等问题,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实验技能和研究水平。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分光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光谱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一、分光计的调节1.调节入射狭缝: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开关,待灯泡预热几分钟后,调节入射狭缝的宽度。

通常,使用较窄的狭缝可提高分光计的分辨率,但也会降低亮度。

一般来说,初始宽度设置为宽狭缝状态,进行测量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调节。

2.调节出射狭缝:打开样品池(或者称样品室)的上盖,调节出射狭缝的宽度。

与入射狭缝不同的是,出射狭缝的宽度会直接影响信号的强弱。

为了得到较好的信噪比,一般建议将出射狭缝设置为较窄的状态。

3.设置波长:选择所需的波长,可以通过旋转示波盘或者调节波长控制旋钮来实现。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并确保波长的调节准确。

此外,对于液体样品测量,还需要预先校正峰值波长。

4.调节基线:在进行比较测量或者进行定量测量时,需要调节基线。

调节基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调节零位,另一种是调节样品盖或盖玻璃的位置。

调节基线时,需要将光栅与样品光路切断,以避免基线受到初始位置的影响。

二、分光计的使用1.制备样品:首先,准备好样品溶液。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测量要求,将待测物质溶解到适宜的溶剂中,并控制好浓度。

保证样品的质量和纯度对后续的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

2.装填样品:将样品溶液小心倒入样品池中,注意避免空气泡存在。

然后,将样品池的上盖盖好,使其与仪器相连接。

3.开始测量: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开关,选择所需的波长和合适的滤光片,调节出射狭缝的宽度。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还是荧光光谱。

4.记录数据:对于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通过移动样品池或者转动旋钮来观察谱图的变化,并记录下所需的数据。

对于荧光光谱的测量,一般需要额外的激发光源。

5.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使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绘制吸收光谱曲线、计算荧光强度、分析发射光谱峰位等。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使其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3、学会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读数圆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测量光线的角度,平行光管提供平行光线,载物台放置待测光学元件,读数圆盘用于测量角度。

2、分光计的调节原理(1)望远镜调焦至无穷远:通过目镜观察叉丝清晰,且当物镜对准平行光时叉丝与像无视差。

(2)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中心轴垂直:通过分别在载物台的两个垂直方向放置平面镜,调节望远镜和载物台螺丝,使反射像都与叉丝重合。

(3)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调节平行光管狭缝宽度合适,使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狭缝像,且狭缝像与叉丝无视差。

(4)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平行:通过调节平行光管俯仰螺丝,使狭缝像位于叉丝交点处。

3、测量三棱镜顶角测量三棱镜顶角可以采用自准法和反射法。

自准法是利用望远镜自身的平行光和反射光来测量顶角;反射法是通过测量三棱镜两个光学面反射光的夹角来计算顶角。

4、测量最小偏向角当入射光线在三棱镜中折射时,偏向角随入射角变化,存在一个最小偏向角。

通过转动载物台,使入射光以不同角度入射,找到偏向角最小时的角度,从而测量最小偏向角。

三、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钠光灯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节(1)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平行光管大致水平,载物台大致与中心轴垂直。

(2)调节望远镜①目镜调焦:通过旋转目镜,使分划板上的叉丝清晰。

②物镜调焦: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面正对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像。

前后移动目镜筒,直到反射像清晰且无视差。

③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轴垂直:将平面反射镜在载物台上旋转180°,观察反射像的位置。

若反射像偏离叉丝,调节望远镜俯仰螺丝和载物台螺丝,使反射像与叉丝重合。

重复此步骤,直至无论平面镜在何位置,反射像均与叉丝重合。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正确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准确性。

一、实验仪器与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吸收或透射光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来进行分析。

二、实验步骤。

1. 调节光源,首先打开分光计,调节光源使其稳定发光。

2. 调节波长,选择需要测定的波长,通过旋钮调节分光计的波长。

3. 校准基准线,将试样皿放在分光计上,调节基准线至零点位置。

4. 放入试样,将待测样品放入试样皿中,放入分光计中。

5. 测定吸光度,记录测定吸光度的数值,注意保持试样皿内无气泡。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规范,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2. 试样处理,待测样品要经过预处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数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正确使用技巧,测定了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情况下,我们能够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准确性。

同时也加深了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实验操作经验,也提高了我们对仪器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运用分光计进行实验,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实验中能更加熟练地操作分光计,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调整分光计,并利用其进行一系列实验。

二、调整分光计调整分光计是确保实验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并调整仪器的光源。

确保光源的亮度适中,不过亮会导致光谱过饱和,难以观察;过暗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调整样品室的位置,使其与光源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光线的均匀照射。

最后,我们需要调整分光计的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使其与样品室对齐,以确保光线的准确传输。

三、使用实验在调整完分光计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实验了。

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物质——食用色素作为样品。

首先,我们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以得到一个均匀的溶液。

然后,我们将溶液倒入样品室中,并确保室内没有气泡。

接下来,我们通过调整分光计的波长选择器,选择一个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四、记录数据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记录一系列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记录样品的溶液浓度和吸光度。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标准曲线,从而推断未知浓度下的样品吸光度。

其次,我们还需要记录波长选择器的波长值,以及仪器的光强值。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后续数据分析和结果推断。

五、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绘制出样品的吸光度-浓度曲线,从而推断未知浓度下的样品吸光度。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了解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情况。

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对样品的性质和组成进行分析。

六、实验误差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误差的存在。

可能的误差来源包括溶液的制备误差、仪器的误差以及操作的不精确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并使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测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样品和溶剂,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七、实验应用分光计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6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6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6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本实验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分光计并掌握它的调节方法。

分光计是一种可测量可见光谱线的仪器,可以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峰位和峰高度,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

实验步骤:1. 分光计的组装和调节:首先需要将分光计组装好并调节。

拆卸箱内各部件,按照说明书组装好。

之后将反射镜和凸透镜调节到碗状装置的中央,并调节像差、直感刻度和角度刻度。

2. 光源调节:将凸透镜置于光源前方,调节凸透镜的准直,并通过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到凹透镜。

3. 调节样品池:在样品池中加入样品,并将其插入样品池插座中。

调整池中液面的平行度和高度,使得光线在样品中通过和离开时不会发生偏折。

4. 光阑的调节:在实验之前,要确定需要测量的波长范围,并使用相应的色散元件调节光阑,并使用滤光片屏蔽不需要的波长。

5. 定标:对于每个波长,通过测量标准物质的吸光度来定标,以便后续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6. 测量: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中,调节光阑,记录吸光度,反演计算出样品的透过率和吸光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睛。

2. 在调节样品池时,要避免将样品洒入仪器内部。

3. 在测量样品之前,需要先进行仪器和样品的定标,以便得到准确的结果。

4. 在将样品放置入样品池之前,需要先清洗干净,以避免污染结果。

5.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分光计是一种利用色散元件分离出样品的吸收光谱的仪器,通过调节反射镜和凸透镜的位置,调节光源和样品池的位置,以及使用光阑、滤光片等进行调节,可以测量出样品的光谱信息,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实践分光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分光计的基本结构和调节方法,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仪器和材料:分光计、样品溶液、试管、移液管、光栅、光源、调节螺丝。

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的仪器。

它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测量光的强度。

分光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光栅、入射口、出射口、光电探测器等。

实验步骤:1. 调节光源:首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

通过旋转光源旁边的调节螺丝,使光源的亮度适合实验需要。

注意不要让光源太亮或太暗,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调节入射口:将样品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入射口。

通过旋转入射口旁边的调节螺丝,调节入射口的位置,使光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样品溶液上。

调节时要注意入射口与样品溶液之间的距离,以免影响光的入射角度。

3. 调节出射口:将光栅放入出射口,并通过旋转出射口旁边的调节螺丝,调节出射口的位置,使光线能够通过光栅并进入光电探测器。

调节时要注意出射口与光栅之间的距离,以及出射口与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被探测器接收。

4. 测量光谱:调节好分光计的各个部件后,可以开始测量光谱了。

将样品溶液置于入射口,并打开光电探测器的开关。

通过旋转光栅旁边的调节螺丝,可以调节光栅的角度,从而改变光的波长。

同时,观察光电探测器上的读数,记录下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

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旁边的调节螺丝,使光栅旋转到最大读数的位置,这样可以找到样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样品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图。

根据光谱图可以得到样品溶液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通过分析光谱图,可以判断样品溶液中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光源的亮度调节,以及入射口和出射口的位置调节。

这些调节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溶液的浓度和纯度,以及光栅的角度调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实验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调整光栅平面垂直于平行光管 将光栅旳非刻
痕 面朝向望远镜放于载物台上(放法同双面镜),调 整a或b(此时不可调水平调整螺丝!)使绿“十”反 射像与上方叉丝重叠。转动望远镜、游标盘,使绿“十 ”反射像、中央明条纹、叉丝三者重叠,拧紧游标盘 止动螺丝。
调整光栅刻痕与平行光管狭缝平行
调整螺丝c,至望远镜转动过程中, 各级谱线旳高度相同,再复查是否 满足图2要求。
狭缝 锁紧螺钉
俯仰调整螺钉

松开狭缝锁紧螺钉 前后移动狭缝


转动狭缝
转动狭缝
调整平行光管俯仰调整螺钉 锁住狭缝锁紧螺钉
3.分光计旳测量原理
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
α1 β1
望远镜
δ
δ =(α2-α1+β2-β1)/2
α2 β2
望远镜
读数措施
游标窗口
游标盘 主刻度盘
233º13΄
偏心差
主刻度盘 游标盘
松开
游标盘锁紧螺钉 ③
锁紧
载物台升降锁紧螺钉

移动底座

望远镜支架 望远镜水平调整螺钉
调整 载物盘水平调整螺钉
④ 松开望远镜锁紧螺钉
载物盘水平、望远镜俯仰调整旳特例
平面镜两侧面旳反射像同步位于
d

d 时,只需调整载物 盘旳水平调整螺钉
平面镜两侧面旳反射像分别位于
d

d 时,只需调整望远 镜旳俯仰调整螺钉
俯视
侧视
转动载物台或望远镜 调整望远镜俯仰或载物盘水平调整螺钉
3) 调整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垂直
①放置平面镜
②拨动 游标盘 ③调整载物盘水平调整螺钉或望远镜俯仰调整螺钉
载物盘水平、望远镜俯仰旳各半调整

实验9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9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9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一、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1.分光计的调整(1)调整分光计的目的分光计通常用来测量线光源光线经各种光学元件(如狭缝、光栅、棱镜等)后的偏转角度。

测量时,转动望远镜,使之对准偏转光线,由读数窗所得读数变化即得角度。

所以,实验测量前调整仪器目的为了小件系统误差。

① 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平行光能成像清晰;② 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载物台平面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 ③ 平行光管发射平行光,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分光计的使用---测量三棱镜棱角用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三棱镜的棱角,光线经两反射面反射,两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 ,a 与棱角A 的关系为∠A=2a∠角度 次数 左 右 ∣左A -右A ∣ ∣左B -右B ∣ 4--BB A A A 右左右左+=∠A 窗B 窗 A 窗 B 窗 一 324°32′144°29′ 204°25′ 24°26′ 120°7′ 120°3′60°2.5′标准偏差S=1.5' 仪器误差为△仪=1′U=22/3)(仪∆+S =1.5' ∠A=u ±∠A =’。

2.460±1.5'二、分析与讨论1.在调整分光计时,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出现一下两种情况:⑴若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而与望远镜光轴不垂直,则当转动载物台时,无论哪个反射面对准望远镜,在望远镜中看到的叉丝像总是偏上或总是偏下。

⑵若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而载物台平面不垂直,则当转动载物台,使一个反射面正对望远镜时若叉丝像偏下;转过180°,使另一个反射面正对望远镜,叉丝像必偏上。

这时可以调整载物台调整螺母a 、b 、c 中任选两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
1) (2



2
)
望远镜右位置


1
左游标读数

右游标读数
2
读数盘上角游标的读数方法。
图(a)游标上22与读数 盘上刻度重合, 故读 数为 149022。
图(b)游标上14与读 数盘上刻度重合,且零 线已过了半度线,故 读数为 1490。44
分光计的调整 :
1. 望远镜:分划板+绿十字清晰; 2. 目测粗调;(望远镜平行/载物台平行); 3. 各半调节法细调望远镜,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
平行光管
三角底座
载物平台 读数盘
2.分光计的调整 :
调节分光计的三个要求是 :
(一).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 (使分划板落在目镜和物镜的焦平面上)
(二).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三).同时使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中心转轴垂
直。
(三).同时使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中心转轴垂直。
(1)目测粗调;(望远镜平行/载物台平行); (2)各半调节法细调望远镜,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
a. 将三棱镜置于载物平台的偏后位 置处,让顶角A 的角分线大致对齐
平行光管的光轴。(如右图)
A

B
C
b. 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同时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棱面 AB .
AC上, 转动望远镜测定两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若两方向的
夹角为, 则 A 1 。
2
望远镜左位置

左游标读数
1
2右游标读数

同时载物台平面与仪器转轴垂直; (3)调节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平行光管的光轴与望远镜光轴
重合;
B3 B1
双平面镜 B2
双面反射镜的位置
绿色叉丝的位置
+
h
h+
+
2
+
+
+
各半调节法调整望远镜
+
+
+
平行光管的调节
平行光的位置
实验内容 :
1. 按调节分光计的要求调好分光计。
2. 用反射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A 。
同时载物台平面与仪器转轴垂直; 4. 调节平行管出射平行光,平行管的光轴与望远镜光轴重合;
(狭缝像清晰,狭缝水平,和分划板水平横线重合);
测量棱镜顶角的步骤:
1.狭缝偏后位置处,对齐平行光管的光轴。 3.转动望远镜,找到反射的狭缝像,读取1,2; 4.棱镜换一下位置,重复测三次;
实验目的 :
a .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b .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分光计 :
分光计是分光测角计的简称,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光线 偏转角的仪器,因此又称测角仪。 1.分光计的结构 :
分光计由五大部分构成: 三角底座.望远镜.平行光管. 载物平台和读数盘。( 如图片 )
望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