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游泳场馆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游泳场馆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场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成立游泳场馆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场馆卫生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卫生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卫生监督员,负责日常卫生安全管理、监督和检查。

3.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应明确卫生安全职责,共同做好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三、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游泳场馆必须取得有效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在显著位置公示。

2.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游泳场馆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定期进行体检。

3.卫生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职责,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2)制定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卫生间等场所的卫生管理规范。

(3)加强游泳池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公共场所卫生检测(1)定期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包括余氯、浑浊度、温度、pH值等指标。

(2)对游泳场所的空气、噪音、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

5.消毒设施设备(1)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游泳池水净化消毒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对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消毒。

6.禁烟标识在游泳场所显著位置设置禁烟标识,禁止吸烟。

7.泳池水质净化和消毒(1)确保泳池水净化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更换过滤材料。

(2)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消毒剂投放量,确保泳池水质达标。

四、监督检查1.卫生监督员定期对游泳场所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卫生监督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追究相关责任。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卫生管理小组,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五、宣传教育1.加强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泳者对卫生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2.定期举办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游泳场所管理制度

学校游泳场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游泳场所的安全、有序、文明使用,保障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游泳场所的日常管理、维护及使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学校游泳场所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管理,具体工作由游泳场所管理员负责。

第四条游泳场所管理员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实施游泳场所的管理制度;2. 负责游泳场所的安全检查、设施维护和保养;3. 负责对游泳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引导;4. 负责处理游泳场所内的突发事件;5. 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游泳场所的管理问题。

第三章游泳场所安全管理第五条游泳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救生杆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六条游泳场所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第七条游泳场所内禁止以下行为:1. 故意破坏设施、乱扔物品;2. 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游泳场所;3. 在游泳场所内吸烟、饮酒;4. 擅自离开游泳场所,进入其他区域;5. 在非游泳区域游泳、嬉戏。

第八条游泳场所实行分时段开放,具体开放时间由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游泳场所容纳人数有限,如达到最大容纳人数,需排队等候,待游泳池管理人员安排入池。

第十条学生游泳须身穿泳衣、泳帽,并遵守游泳场所的各项规定。

第十一条小学阶段学生需18岁以上监护人陪同进入泳池,切实做好孩子游泳时的安全监护。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二条游泳场所管理员应对游泳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游泳场所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游泳场所应定期组织游泳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学校体育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游泳作为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然而,游泳馆作为提供游泳场所的场馆,卫生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二、卫生管理责任部门和人员游泳馆的卫生管理责任由以下部门和人员共同承担:1. 游泳馆经营者: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游泳馆的卫生工作,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游泳馆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卫生工作,包括设施和器材的清洁、水质监测等。

3. 游泳馆员工:每位员工都应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积极配合卫生管理工作。

三、卫生设施和设备1. 游泳馆内应设置洗手间和淋浴房,保持清洁,设施完善,提供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2. 游泳馆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水质合格。

并设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水质指标。

3. 游泳馆内应设置充足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保持环境的整洁。

四、卫生操作规范1. 游泳馆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相关的卫生知识学习和操作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2. 游泳馆应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卫生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

3. 游泳馆内不得吸烟、嚼食或饮食,以免影响环境卫生。

4. 游泳馆内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保持环境整洁。

五、卫生事故应急处理1. 游泳馆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传染病事件、泄漏污染等卫生事故的应对措施。

2. 游泳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确保员工具备急救知识和技能。

六、卫生检查和评估1. 游泳馆应定期请有资质的卫生检测机构对水质和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游泳馆应定期开展内部的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七、卫生管理责任追究1. 对于未按照卫生管理制度执行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罚款或者其他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违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组织与职责1. 成立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制定和实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2)负责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3)负责游泳池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4)负责对游泳场所的卫生设施进行维护、更新;(5)负责对游泳场所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6)负责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卫生管理措施1. 游泳池水质管理:(1)游泳池水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2)游泳池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每日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合格;(3)定期更换游泳池水,确保水质新鲜;(4)禁止在游泳池内使用洗发水、沐浴露等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

2. 游泳场所设施管理:(1)游泳池、淋浴间、更衣室等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2)游泳场所的地面、墙壁、座椅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3)禁止在游泳场所内吸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3. 游泳者管理:(1)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各项规定,维护游泳场所的卫生秩序;(2)游泳者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游泳场所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3)游泳者应自觉维护游泳池设施,不得损坏游泳池设备。

四、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管理职责,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我们希望能够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为广大游泳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游泳活动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和健身方式。

同时,游泳场所也在不断增多,如何保证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维护游泳者的健康成为游泳卫生管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档为游泳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保证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开放给游泳者使用的游泳场所,包括游泳馆、水上乐园、自然水域等。

同时,对于游泳场所内的设备、工具、卫生间、更衣室等相关区域也适用。

二、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2.1 清洁工作游泳场所应当在每日的清洁工作之前和营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

清理的区域包括游泳池、更衣室、卫生间、淋浴房及走道等。

日常清洁应当以防止交叉感染、控制污染和防止滑倒等为主。

游泳场所应当采用无菌洗涤剂或高温消毒方法对游泳池内表面进行清洁。

每日至少清理游泳池水面的污垢,并对游泳池周边的硬地面清理,保持清洁卫生。

2.2 消毒工作游泳池的水是容易感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因此必要时需要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游泳池水应当保持合适的消毒剂浓度,定期送检水质进行检测。

2.3 空气质量控制空气质量也是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游泳场所应当保持足够通风,防止游泳池内二氧化碳和氯气浓度超标。

更衣室、卫生间等区域也需要定期通风换气。

2.4 安全防护游泳场所应当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游泳池周围设置防滑垫、禁止在浅水区跳水等。

游泳场所应当提供必要的救生设备,并设置专门的救生人员,保证游泳者的安全。

三、游泳场所管理人员的责任游泳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游泳卫生管理制度负责,并加强对职工和游泳者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管理人员还应当定期对游泳场所的卫生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在游泳场所内设置警示标志,保证游泳者不会受到伤害。

四、游泳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游泳者应当遵守游泳场所的相关规定,如禁止吸烟、禁止携带食品等。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1一、游泳池卫生管理游泳场所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

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水质的卫生管理。

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

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

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1.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

2. 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

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3. 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 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游泳馆泳池水质管理制度1.必须树立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2.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

3.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

4.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5.每天必须换洗脚池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6.池水深浅测检制度①必须保持游泳池水间高度基本稳定。

②由于反冲排污而使水面下降,应及时补充新鲜水。

③配备专门人员测量池水深浅(二)游泳馆考核检查和索证制度1.游泳馆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和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持《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2.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3.游泳者更衣后须经保持余氯0.6毫克/升的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4.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4-0.5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5.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6.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7.配备创可贴、消炎、防暑降温药物,为游泳者提供服务;8.严禁出租游泳衣裤。

9.专人负责做水质监测跟踪,在班期间时刻跟踪泳池水质状况,每两小时测水质、水温、室温、泳池人数一次并记录、通报。

违者处罚50元。

10.专人及时执行加药、换泵、反冲等操作。

由于人为消极怠工导致的水质或设备问题,一次处罚50元。

11.专人负责每次晚班结束后安排投放吸尘器,早班回收、清洗吸尘器。

12.根据每天水温状况,适量安排水温加热。

送水过程中,做好过程中的水温、水量的监管工作。

出现失察、监管不严情况,一次处罚50元。

13.工作中保持机房、池边加药等工作区域内的整洁,做好药品物品安全、整齐的放置,及工作垃圾的清理工作。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前言游泳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然而,随着游泳公共场所的增多和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游泳场所卫生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保护游客的健康,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卫生管理的体系建设、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卫生人员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各个游泳公共场所提供一套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体系建设1. 管理机构设置游泳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卫生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通过设置卫生管理部门,拟定卫生标准、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对卫生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要建立卫生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激励卫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卫生管理的水平。

2. 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卫生管理制度是保障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时,应当参考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卫生管理制度应当明确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规定卫生设施的维护和修缮标准、游泳场所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垃圾处理等各项卫生管理工作。

3. 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

监督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卫生检查、现场检查、投诉处理等多种方式,保证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同时,应当建立隐患处置系统,对于卫生隐患及时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三、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1. 设施维护游泳场所卫生设施的维护工作应当保证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

对于游泳池、更衣室、卫生间等卫生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设施的保养,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2. 设施清洁与消毒游泳场所的卫生设施清洁消毒是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清洁工作中,应当采用环保的清洁用品,保证清洁工作的彻底性。

对于游泳池水的处理、更衣室和卫生间的清洁消毒,应当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卫生设施的卫生安全。

游泳馆馆内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馆内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馆内卫生管理制度一、前言游泳馆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证游泳馆的健康、安全、卫生和环境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1. 室内环境卫生游泳馆内室内环境应保持干净、卫生、整洁,每周至少进行掌门换气、消杀、地面打蜡。

2. 洗浴设施卫生1.游泳馆内的洗浴设施应定期进行消毒,每周至少消毒一次。

2.洗手间、淋浴间、更衣间等公共区域应定期清洁,清洁周期不得超过一天。

3. 水质管理1.游泳馆的水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常规检测水质,每周至少一次。

2.每日控制游泳馆内泳客人数,确保人均水量充足。

3.每日进行水面和池底的清洁。

三、安全管理1. 安全设施1.游泳馆内浅水区、深水区的分界线应有显著标志,同时设有安全提示牌。

2.游泳馆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浮力救生设备,并在显眼的位置标注。

3.游泳馆内应设置警报设备,在有需要时立即向相关人员报警。

2. 报警制度1.游泳馆内应明确相应的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2.游泳馆内应设有紧急出口,并配备照明设备。

3. 监管措施1.游泳馆内应设有专人负责安全指挥和现场指挥。

2.游泳馆内有无证人员禁止入内。

四、服务管理1. 员工管理1.游泳馆员工应遵守工作纪律,接受持续性培训。

2.游泳馆员工应按要求着装,不能穿戴过于暴露或破旧的服装。

2. 服务质量1.游泳馆内的服务应整体优越,工作态度热情、细心,服务能力强。

2.游泳馆内的设施为顾客提供充分、周到的服务,顾客在使用游泳馆内设施时应遵守相关规定。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游泳馆馆内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包括劝诫、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暂时禁止使用、终止服务等处理措施。

六、附录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游泳馆员工,所有管理制度由游泳馆管理员负责执行和监督,制度更新由游泳馆管理员全权负责。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卫生许可证应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且在有效期内。

2、在信息公示栏上公示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识、水质检测报告、动态量化记分卡和人员健康证明等内容。

并定期公示水质自检结果(余氯、PH值和水温)、3、在醒目处悬挂“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的标志牌。

4、督促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5、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并予以落实。

6、更衣室、淋浴室、强制淋浴设施、强制浸脚池和水净化、消毒设备能正常使用;池水消毒、净化效果良好,水质监测结果应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

7、浸脚池池水游离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mg/l,并需4h更换一次。

8、游泳池池水游离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l。

9、游泳场所的通道、池边路面、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10、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11、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12、更衣室、淋浴室的清洁。

更衣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采光照明良好,地面清洁无污物、污水,更衣柜卫生整洁; 每天游泳结束后应彻底清扫、冲洗,并对地面、墙壁进行消毒。

13、游泳场所的厕所内不得有积粪,厕所地面应保持清洁,每天游泳结束后应彻底对厕所地面进行清洗消毒。

14、日常管理工作要有痕迹和体现,应对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施日常运转维护、浸脚池换水加药余氯检测、水质自检、消毒药投加、补充新水和环境清洁消毒等进行记录。

15、消毒剂应密闭存放在独立的存放场所(仓库),索证资料齐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8篇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8篇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8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严格按照冲身淋浴——强制浸脚消毒——游泳池流程管理,确保游泳人员持有游泳健康合格证明。

五、设置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和水质检测。

适时投加消毒剂,每场前检测余氯和水质PH值一次,并公示水质检测结果。

保证池水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要求。

余氯在0.3—0.5mg/L之间;PH值在6.5—8.5之间。

六、要使池水净化循环装置及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游泳池在开放期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5—10%。

七、要做到强制浸脚消毒池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水深不小于20厘米,浸脚池水余氯5—10mg/L.。

八、采购消毒剂时索取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同时氯化消毒时有防护措施,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要在显眼处设立严禁性病、传染性皮肤病、肝炎、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患者入池游泳的告示标牌。

十、保持游泳池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池水悬浮物。

十一、保持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无积水;保持机械通风装置等卫生设施运转正常;并定期消毒。

十二、不出租游泳衣裤。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五条鼓励和支持公共场所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细则的行为,有权举报。

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游泳池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于所有游泳池公共场所的管理和运营。

卫生管理职责游泳池经营者应负责以下卫生管理职责:1. 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的水面和周边设施。

2. 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提供充足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淋浴间和更衣室,并保持其清洁和良好运作。

4. 检查并清理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运行正常。

5. 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游泳者卫生要求为了维护公共卫生,游泳者应遵守以下要求:1. 必须在入水前进行淋浴,并确保身体清洁。

2. 不得在游泳池内排泄体液。

3. 不得携带宠物或食物进入游泳池区域。

4. 使用合适的泳具和贴身游泳服,以确保个人卫生。

5. 遵守游泳池规则和员工的指示。

卫生检查和整改卫生管理部门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1. 卫生检查将包括水质和设施的检查。

2. 如发现卫生问题,游泳池经营者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

3. 卫生管理部门将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达到标准要求。

处罚规定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游泳池公共场所经营者或游泳者,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警告:口头或书面警告,要求立即整改。

2. 罚款:根据违规情况,对经营者或游泳者处以适当的罚款。

3. 暂停经营资格:对严重违规的经营者,暂停其经营资格一段时间。

4. 法律追责:对严重违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涵盖了卫生管理职责、游泳者卫生要求、卫生检查和整改以及处罚规定。

通过遵守本制度,我们将为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最新《游泳场所卫生规范》(GB9667-96)

最新《游泳场所卫生规范》(GB9667-96)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G B9667-9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和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

第三条用语含义(一)本规范所称游泳场所,是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项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二)循环净化给水系统,是指将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过滤净化使池水澄清并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后,再送回游泳池内重复使用的系统。

(三)直流式给水系统,是指将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流,按设计流量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再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的流量连续不断经排水口排出游泳池的给水系统。

(四)直流净化给水系统,是指地面或地下水,经过滤净化和消毒杀菌处理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后,按设计流量连续送入游泳池,再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流量排出游泳池的系统。

(五)浸脚消毒池,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六)强制淋浴,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身体清洗而在通道上设置的淋浴装置。

第二章场所卫生要求第四条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一)天然游泳场所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内不应有污水排放口,岸边100米以内不应堆有污物或存在渗透性污染源。

水底与岸边地质适宜,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物。

水流速度不大于0.5米/秒,并应划定卫生防护区。

严禁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开辟天然游泳场所。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游泳作为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的运动,逐渐成为了大众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

为了保障游泳场所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场所服务质量和形象,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确保场所设施干净卫生、水质清洁,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游泳场所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时也适用于所有参与游泳场所卫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和游泳场所用户。

三、职责和义务1.游泳场所负责人(1)全面负责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2)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证场所环境整洁、设施安全、水质清洁;(3)培训和督促游泳场所的工作人员,确保他们严格依照本制度的要求完成各项卫生管理工作。

2.游泳场所管理人员(1)对场所的各项设施及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2)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巡检、清洁等工作规范严格;(3)对游泳场所内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和上报。

3.游泳场所工作人员(1)严格按照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卫生管理工作;(2)做好巡检、清洁等工作,保证场所环境整洁、设施安全,水质清洁;(3)培训和监督游泳场所的用户遵守游泳场所管理规定,确保场所安全。

4.游泳场所用户(1)遵守游泳场所管理规定,遵守游泳场所卫生安全制度,正确使用场所设施;(2)培养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不携带传染病进行游泳。

四、具体管理规定1.卫生检查游泳场所应对设施、器材和场地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确保各类设施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还应注意游泳场所各类器材与器械的卫生管理,如公共毛巾、游泳设施、游泳衣、泳镜等。

2.水质管理作为游泳场所关键管理指标,必须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保障游泳健康。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游泳池水质的安全和游泳者的健康,提高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游泳池及其周边设施的管理,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水上乐园等。

第三条游泳池经营者有责任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游泳池的卫生情况负有全部责任。

第四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力求卫生管理的全覆盖和全程控制。

第五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标准等要求,确保卫生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游泳池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向经营者和职工进行培训。

2. 监督游泳池设施和水质,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的卫生要求。

3. 定期进行池水质量的检测,对游泳池水进行处理和消毒。

4. 确保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包括公共卫生间、更衣室、走廊等。

5. 整理和分析游泳池卫生管理的数据,并向经营者报告。

第八条游泳池经营者有责任提供足够的经费和物质条件,支持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三章游泳池设施卫生管理第九条游泳池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进行清洁,确保池边及池底的干净。

第十条游泳池设施应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和消毒,确保设施的卫生状况。

第十一条游泳池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游泳池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

第十三条游泳池设施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岗位证书,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池水卫生管理第十四条游泳池水应保持清澈透明,不得出现浑浊、发黄等异常情况。

第十五条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第十六条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处理和消毒,确保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消除。

第十七条游泳池水的处理和消毒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技术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游泳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

游泳业卫生管理制度规范

一、总则为了保障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游泳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场所、游泳培训机构、水上乐园等涉及游泳活动的公共场所。

三、卫生管理职责1. 游泳场所负责人为本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2. 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具备卫生知识,按照卫生要求操作,确保场所卫生。

3. 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四、卫生管理内容1. 场所卫生(1)场所内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异味。

(2)游泳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游泳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禁泳标志,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者进入游泳场所。

2. 水质管理(1)游泳场所应配备水质检测设备,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游泳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池水污染,如及时更换池水、加强泳池过滤系统等。

(3)游泳场所应加强对游泳者入池前的淋浴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设施设备卫生(1)游泳场所应定期对游泳场所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设施设备卫生。

(2)游泳池设备、救生设备、卫生设施等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4. 人员管理(1)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证明。

(2)游泳场所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3)游泳场所应设置更衣室、淋浴间、休息室等,方便游泳者使用。

五、卫生监督检查1. 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对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场所进行整改。

2. 游泳场所应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卫生管理成绩显著的游泳场所,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安全事故的游泳场所,依法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游泳场所卫生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制度

游泳场所卫生制度1. 引言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身体锻炼和休闲活动,但如果游泳场所的卫生不达标,将会对游泳者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制定和实施游泳场所卫生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游泳场所卫生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游泳场所的卫生要求游泳场所的卫生要求是为了确保游泳者在使用泳池等设施时不会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以下是游泳场所卫生制度中常见的要求:2.1 游泳池的水质管理游泳池的水质管理是游泳场所卫生的重要方面。

游泳池水应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以下是游泳池水质管理的要求:•定期对游泳池进行化学测试,包括检测游泳池水的pH值、余氯含量和总溶解固体含量等。

•游泳池的水质监测记录应保存并随时可供卫生部门检查。

2.2 游泳池设施的清洁和消毒除了水质管理外,游泳池设施的清洁和消毒也是确保卫生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游泳池设施清洁和消毒的要求:•游泳池应定期清洁,包括清除游泳池壁、地板等表面的污垢和沉积物。

•游泳池设施应采取合适的消毒方法,如使用氯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2.3 游泳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除了游泳池本身的卫生要求外,游泳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游泳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游泳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游泳场所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如更衣室、洗手间等。

3. 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卫生管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游泳场所卫生管理措施:3.1 卫生培训和知识普及游泳场所应通过卫生培训和知识普及,确保员工对卫生要求有所了解。

这包括向员工提供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技巧,教育他们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游泳池设施。

3.2 卫生监督和检查游泳场所应建立卫生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游泳池水质和设施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可以由专业的卫生机构或相关部门来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游泳管理办法》,履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职责,维护游泳场所的治安秩序,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结合本游泳馆的实际,特制定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1.由游泳馆负责人、救生组长、场务组长组成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贯彻有关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法规,规定承担游泳馆的日常安全管理,维护游泳馆的日常秩序。

2.贯彻“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实施水上救护制度,定额配备合格的水上救护人员,准确地判断和发现情况,积极救护游泳人员。

3.本馆的救护人员兼管安全,上岗时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劝阻和制止游泳馆内不安全的行为,防止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4.深、浅水区有明显的标志,游泳池周边设有宣传牌、警告牌和管理工作的告示牌,并设有广播设施及救护观察台,救护器材齐备,并有效使用。

5.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管制刀具进入游泳馆。

6.禁止向游泳人员出售含酒精的饮料,禁止酗酒、醉酒者进入游泳馆。

7.配有可正常便用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灯,经常检查电器设施,确保电器设施的安全正常和有效使用。

游泳馆泳池水质管理制度
1.必须树立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2.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

3.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

4.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5.每天必须换洗脚池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6.池水深浅测检制度
①必须保持游泳池水间高度基本稳定。

②由于反冲排污而使水面下降,应及时补充新鲜水。

③配备专门人员测量池水深浅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1.游泳馆对外开放需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2.游泳馆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和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
3.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
4.游泳者更衣后须经保持余氯0.6毫克/升的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
5.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3-0.4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
6.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
7.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8.配备创可贴、消炎、防暑降温药物,为游泳者提供服务;
9.严禁出租游泳衣裤。

游泳馆更衣室清洁消毒制度
1.更衣室内凳子保持干净卫生无污迹,必须随脏随打扫。

并定期用84(1:250的比例)消毒的抹布擦拭,确保无灰尘及霉变。

2.垃圾桶内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消毒。

更衣室内、衣柜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保持干燥。

3.客少时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清新无异味,更衣柜要定期打开晾晒,保证更衣柜里始终清爽干燥无异味,每天白班晚班用消毒水浸泡的抹布把更衣柜的内外擦拭两遍达到消毒效果。

游泳馆泳池水清洁消毒制度
1.水池水通过过虑循环,把杂物过滤到了沙缸随水管排放,沙缸要每星期进行清洗从而确保正常的循环过滤。

2.在循环水消毒器中及时加消毒药,在水循环的同时把水中细菌杀死,起到消毒作用。

3.每月进行一次换水,在换水的同时用消毒水将池底及四周彻底地刷洗一遍,保证绝对干净,无杂物及沉淀物之后方可进行换水。

4.每天清洗两次循环泵过滤网,保证正常的水循环过滤。

5.水池边上的污渍每天用消毒水浸泡过的抹布统一擦拭一遍,保证卫生标准。

游泳馆器材管理制度
1.专用器材做到专人专用,并由使用者维护保养。

暖气、灯光开启专人负责。

主管随时对器材保养情况作检查。

2.未经允许器材不得出借。

各人做好保管工作。

3.节约能源,不得在馆内洗衣物,充电等。

4.水处理设备是游泳馆最重要的设备,维护管理要求较高。

水处理员对药剂申购、领用、使用、记录等工作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并通过使用,不断提高使用率。

热能消耗费用最大,加强日常管理是唯一可以降低成本的方式。

水处理设备保养要求极高,定期保养沙滤缸、感应器、表具、阀门等,能够保证工作正常。

游泳馆急救应急制度
一、当溺水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游泳池管理员发现情况后,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二、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120报警,并通知临场指挥后,协助实救或补位。

三、当事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并作肩背至救护室急救,待救护车到时送往医院。

四、临场指挥接警后,立即手持无线话筒,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门卫或其它岗位人员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接护室。

五、门卫人员或其他岗位人员,立即同在馆人员赶赴现场,并向领导报告。

六、泳池管理人员作好临场记录。

游泳馆出入场管理制度
一、入退场时,要按先后顺序进行,馆内不得故意拥挤、起哄、堵塞通道及出入口。

二、入场时游泳者必须持本人体检合格游泳证,本场次入场券,经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入场。

三、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孕妇谢绝入场,严禁酗酒者入场。

四、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及其它危害安全的物品进入场内,不准将动物带入场内。

五、入馆不准四处乱跑、喧哗、打闹,保持馆内肃静。

六、馆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乱丢果皮、纸屑等。

七、游泳者必须着深色游泳衣裤,不合格者谢绝入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